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会考复习要点提纲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一、工农武装起义和井冈山的星火

1、1927年三大武装起义 (1)1927.8.1南昌起义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1927.9秋收起义

领导人:毛泽东

重大事件:a文家市会议:放弃长沙,向山区进军

b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19

27、底、广州起义

领导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要点: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

※三大起义意义是: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为建立人民军队、从城市→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揭开序幕 c、城市包围农村战略在中国走不通

2、中共“八七”会议

时间:1927.8.7;地点:汉口

内容: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意义: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为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指明新的出路。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1)1928.4井冈山会师,

双方:朱德、陈毅、南昌军和湘南工农武装毛泽东、工农革命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二、土地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 1931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雇农;联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在“工农武装割据”指导下,1930年,已建立十几块根据地;1931年冬,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临时中央主席。

三、日本大举侵华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慢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路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背景:(1).摆脱本国经济危机

(2).趁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时机

1932年,日本扶植傅仪作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2.“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指挥下,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国民政府与日本签定了《凇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本军队可暂驻扎。

四.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必先安内”作掩护,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五.红军的反围剿

针对1930—1931秋,国民党三次“围剿”,毛泽东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方针,粉碎“围剿”。

1933春,周恩来、朱德抵制错误指令,打破第四次“围剿”。 1933.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六.红军的战略转移 1. 长征的背景及过程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中央实行消极防御,主张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抗。结果,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

1934.10开始长征;1935.1遵义会议

过程:四渡赤水→金沙江(跳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甘肃、陕西。

2.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内容:a.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c.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

1935.10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吴起镇会师 1936.10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甘肃会宁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七.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936年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李兆麟、周保中是抗联的主要领导人。

1933年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抗日:由冯玉祥和吉鸿昌组织

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举起反蒋旗帜于1933.11,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由李济深任主席。同红军签定《抗日停战协定》。

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1935年,日军威逼平津,制造华北事变。

2、 何应钦同梅津美治郎谈判,达成“何梅协定”。其主要内容是:中央军队撤出河北,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3、 日本有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4、19

35、中共“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1935底,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会后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九.“一二•九”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5.12.9,北平学生数千人举行游行示威。学生的爱国行为:

1、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政策;

2、揭露了日本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

3、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国主张;

4、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平津学生组织南下宣传团。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十.西安事变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又称“双十二事变”

亲日派何应钦企图制蒋于死地;亲英美派宋庆龄、宋子文为和平解决,营救蒋介石奔走;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①显示各阶层团结抗日的愿望;

②共产党主力和平解决,充分表明诚意;

③和平解决揭开国共由内战→和平;对峙→合作抗日的序幕,扭转时局的关键。

★ ★重要的复习大题:会考说明P45问答题6,因题目本身的问题,可以不用看!!本学期

期中测试以及统练中涉及的相关题目看一下。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

“八•一三”事变以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日军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再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1937.9—1937.11 凇沪会战;1937.12:南京大屠杀,南京30多万人被害。

太原会战与凇沪会战同期;朱德.彭德怀命令林彪率领115师再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938.春开始的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10 广州.武汉也被占领。宣告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937秋,中共中央于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五台山为中心;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

背景:a 国民党亲日派“亡国论”;

b 亲英美派“速胜论”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驳斥“二论”。

内容:a 既不能速胜,亦不会亡国,最后胜利定属中国,是持久战;

b兵民是胜利之本,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五、汪伪政权的建立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

1、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

1938年10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抗战相持阶到来的原因:(1)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对日军)

(2)中共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敌人后方

(3)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中国也无力反攻。(对中国)

日本因此改变侵华战略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

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38年12月,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汪伪政权是日本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2、 野蛮的经济掠夺(从农业、工矿业、金融和劳动力四方面来掌握)

3、日本推行奴化教育

目的: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实现其同化政策。

六、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背景:日军改变侵华方针,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国共的矛盾。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蒋介石任委员长。“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标志国民党政府抗战以来政策重要转变;政策重心由对外→对内,由抗日→反共;

两面性:a 想投降,要反共b 又抗日,不敢彻底破裂。

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争取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皖南事变”

1941年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中共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任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委。

3.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1)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2) 1944年豫湘桂战役

a.背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失利,与南洋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 b.目的: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c.是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规模最大的战役。 d. 国民党一溃千里,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恶果。

4.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1)独裁统治的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

(2)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了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七.共产党坚持抗战

1、百团大战

(1)目的:振奋全国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 (2)1940下半年,彭德怀于华北大规模作战。

(3)意义:大大提高共产党、八路军威望,坚定了全国抗战胜利信心。

2、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1)1941年,日本为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后方基地,对敌后进行大“扫荡”,“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大政策”。

根据地军民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开展反“扫荡” (2)由于日军“扫荡”,国民党包围、封锁,严重自然灾害,1941—1942年根据地严重困难。

3.抗日根据地建设

a.军事:游击战,运动战,反“扫荡”。 b.政治:“三三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经济:①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②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

d.思想上: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

影响:1942年,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倾,“右”倾错误,达到空前团结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八.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1945年春,延安)

(1)背景: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b.1944年起,敌后战场局部反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发展壮大。

(2)主要内容:

a.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

b.党的任务:发动群众,打败日本,建立独立,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意义:

a.中国人民近百年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大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e.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重要的复习大题:会考说明P45问答题第

7、8两道题目。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背景:a.由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国民党的矛盾(主要矛盾)。

b.扶蒋反共是美对华基本政策。(目的是建立亲美反动政府,控制全球战略;表现为命日本只能向国民党投降;军事、经济援助)。

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945年8月)

(1)原因: a.蒋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b.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2)1945年8月,蒋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3)中共为何去谈判: a.尽力争取和平。

b.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阴谋。 c.团结教育广大人民。

(4)中共提出三大口号:和平、民主、团结。

(5)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陪同下(延安—重庆)。 (6)1945年10月10日《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内容: a.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b.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唯一落实); d.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

但未解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合法地位。

意义:是人民力量的胜利;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3、政治协商会议 (1)1946初,在重庆召开。

(2)围绕政权和军队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争论焦点。

(3)全国人民压力,共产党努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会议。 (4)决议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二.全面内战暴发

1946年6月,首先向中原解放区进攻,标志内战爆发。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明显优势。毛泽东与美记者斯特朗谈话中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1947年春,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其中:

a.西北野战军“蘑菇”战术,三次战役。

b.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全歼精锐部队整编74师3万多人。

三.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返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

1、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豫陕鄂;陈毅、栗裕—豫皖苏,三军品字阵。这一年,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到1948年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

(1)概况:国民党主力基本消灭;华东、华北、东北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基础。

(2)广大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

(3)歼敌最多战役:淮海战役;参加两次战役的指挥员:林彪、罗荣桓(辽沈、平津) (4)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四.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

主要内容:a.党工作重心:乡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全国胜利的方针:胜利后党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以及由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c.警惕“糖衣炮弹”。

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订案

1949年4月周恩来、张治中以八项条件为基础于北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民政府4月20日拒绝签字。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 ★ ★重要的复习大题:会考说明P37材料题9。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1956)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内容:1.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选举毛泽东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为副主席 3.首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二. 开国大典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1.开国大典:

 1949.10.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标志中国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C.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

2.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 1950年夏,基本歼灭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

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三.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1.抗美援朝:

 出兵原因: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 结果:1953年夏,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以美军失败胜利结束

 胜利意义:

A.沉重打击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B.保卫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 C.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D.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2.土地改革:

 时间:1950夏

 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 结果: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土改

 意义: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3.镇压反革命

 时间:1950年10月

 经过:经过一年,基本肃清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取缔娼妓、贩毒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

 意义:社会秩序得到安定

以上三项统称建国初的三大运动,都起到了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 四.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 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 国民经济崩溃

 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官僚资本大肆搜刮;战争的影响和破坏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国民经济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

 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收支、物资供求、现金出纳平衡

C.合理调整工商业——利于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发展。

3.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

五.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1953-1957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由低向高,自愿互利,1955年掀起合作化高潮

 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受到农业影响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 结果: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意义: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六. “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

1. 一般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工矿业突出,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 鞍钢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机床厂。

3. 武汉长江大桥贯通。

4. 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七.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1.时间: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北京召开。

2.内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本章复习题:会考说明P39,材料分析题9,10,1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1966)

一. 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1956年秋

地点:北京

2.内容: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确立的情况下——

A. 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C.总任务

: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D.经济建设: 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3.评价: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原因: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

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特点:1958年党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浮夸风、共产风、高指标、瞎指挥为主要标志,左倾错误泛滥。  危害: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其劳动积极性

3.评价: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三. 三年经济困难及其原因

1. 反右倾斗争:1959夏,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发动批判彭德怀为反党集团的“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中断纠“左”的进程。

2. 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1959-1961 A. 党内左倾错误的继续(包括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

B. 自然灾害严重

C. 苏联撕毁合作协议 D.

四. 七千人大会

1.恢复经济的八字方针: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2.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在京召开7000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毛泽东等带头作自我批评,为反右倾中被错判的多数人平反。但政治上左的错误并没有得以彻底纠正。

3.结果: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五. 十年建设的突出成就

总体上看,成就巨大。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胜利等油田,石油已几乎自给。

成功实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结晶牛胰岛素。出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

★ 本章复习题:会考说明P49问答题第11题。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 二月逆流

1967年,王洪文为首的在上海开始夺权,即所谓“一月革命”,由此掀起了全面夺权风暴。

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挺身抗争,批评中央文革小组的种种荒谬做法。力图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江青诬之为“二月逆流”,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的罪名,迫害老同志,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林彪、江青一伙把刘少奇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二. 九一三事件

九大以后,林彪集团加紧争夺权力。林彪策划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9月13 日慌忙同妻儿叶群、林立果外逃,飞经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客观上上宣告文革破产。

三. 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批判林彪时,提出批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解放老干部等,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复苏的局面。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迅速回升。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际上是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毛不能容忍,又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局势又陷入混乱。

四. 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

1976年1月,周总理去逝。北京和各地群众利用清明节掀起全国范围的悼念周恩来,痛斥

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这就是四五运动。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至此文革宣告结束。 五.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后果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它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

★ 本章复习题:会考说明P41材料题第12题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目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主要内容: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主义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主要内容: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三.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

人民公社旧体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 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8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内容:(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四. 对外开放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 原则:平等互利。

 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 开放的主要内容:(1)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2)扩大对外贸易;(3)吸引外资;

 主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五. 中共十四大

 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  主要内容:

(1)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2)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意义:为我国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 本章复习题:会考说明P41材料题第12题;P4问答题第9题;

P50问答题第12题;P51问答题第13题;

第九章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一. 一国两制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二.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按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新中国同邻近国家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

 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三.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 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有了重大突破。

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重新取得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定《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 本章复习题:会考说明P47问答题第10题;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复习试卷

中国古代史上(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C

1、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B

2、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A

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就是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他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D

4、夏朝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A

5、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朝、禹

B.夏朝、启

C.商朝、汤

D.商朝、武王

C

6、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B

7、西周时,周王通过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C

8、西周的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制陶业

B.纺织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煮盐业

A

9、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A

10、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D

11、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B

12、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D

1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B.金文刻在青铜器上

C.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D.小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A

14、《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中所指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

1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B

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A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B

17、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B

18、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C

19、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C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孔子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

21、下列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书的是 A.《春秋》

B.《诗经》

C.《尚书》

D.《论语》

B

22、秦王赢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A

2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

C

24、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大规模地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唐玄宗

D

2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A

26、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B

27、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2 C28.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A

29、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D30、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 A.巩固中央集权

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C.颁布了推恩令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C

3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中央盐铁专卖

B.削藩

C.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

C

3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C

33、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D

34、公元105年,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A.张仲景老派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A

3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孔子

B

36、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B

37、《史记》叙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B

38、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B

39、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D4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期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3

D

41、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C

42、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夏朝末期

B.商朝初期

C.商朝后期

D.西周初年

D

4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A

44、《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书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经验 ②该书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③提出了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思想

④为北魏贾思勰所著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B

45、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通畅的交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秦统一以后,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C、修筑万里长城

D、设置专门管理交通的官职

D

46、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之处在于:

A、开创大一统的局面

B、重视改革政治制度 C、发展官办教育事业

D、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D

47、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

B

48、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D

49、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等级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C50、秦统一后,右图的字体成为全国的标准字体,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复习方法漫谈

山东泰安岱岳区范镇二中 亓法祥

古代史的复习必须防止历史知识简单的重复,切忌把主要精力放到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的死记硬背上,而是要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掌握各个单元及专题的知识结构。与历史概念、发展线索、阶段特征和知识结构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才是考试的重点。如何在复习阶段,快速、高效地掌握好古代史的内容,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

1.掌握一条朝代更替主线

教科书是按照中国朝代的更替而编写的,是中国古代史的一条主线,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分清前后顺序,切忌复习到考前都不知道哪个朝代在前,哪个朝代在后,这是学习历史的最大忌讳,因为历史学是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实证性学科。只有在熟悉朝代更替和时间起止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脉络和框架。 2.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概况

如果想做到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宏观把握,就必须从某个朝代的社会历史概况做起,也就是说对某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几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比如:要掌握唐朝的社会历史概况,在政治上,盛世局面的出现、完善科举制、合并州县等,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等,在思想文化、科技、建筑及雕版印刷等,这几年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的考查,尤其是秦汉、隋唐、宋元的科技成就是考查的重点。在民族关系方面,要重点掌握与匈奴的关系及和战政策,考查重点是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中外关系方面,要掌握与东亚、西亚等国的交往 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中国古代史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也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分裂时期,但是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问题。北方民族迁入中原,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是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的关键因素。隋唐时期又是中国大一统时期。对于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够从整体上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4.重点掌握几个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史有几个基础知识主线贯穿其中,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政治制度中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的土地制度、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中的民族融合、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四大发明”及儒家思想的演变等,这些都是历年中考或会考的考查重点。

总之,在历史备考过程中,要总结整理知识点,同时注意方法和技巧。

1.基础阶段复习策略

中国古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为30%,其脉络比较 清晰一些,主要是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断代的顺序叙述,其中每个断代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几 个部分。这是基本的框架。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人物、事件等元素汇流而成,因此知识点也显得比较零碎、庞杂。在了解知识框架的同时,同学们一定要结合韩教授 的讲解要对这些小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在中国古代史基础阶段的复习中,除了要对历史框架及其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外,还要要结合韩教授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 很多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层次,比如应清楚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制度的沿革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比如田制、赋役制度、选举制度、官僚制度、兵 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问题。这些都是材料题和简答论述题考的重点,所以要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要重点掌握。从历年 的考试真题分析中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史在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题、简答题里面都有涉及,所以在此阶段要既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为以后的强化提高奠基。

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复习方法:

第一,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中国古代史,应以时间为线 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专题。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 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第二,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而言。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点,特别是十分具 体的考试点,如考试中的选题填空,教材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那样将会分散对历史整体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 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 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 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第三,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读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而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古代史,这其 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对外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有至少有两个: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 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用时甚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回忆一遍。二是变死记为记忆。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 的复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终的收获将是“得意忘言”。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 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 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整个古代史 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古代史将转化为你自 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第四,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 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农业生产工具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 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 低。

第五,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 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 史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尽量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古代史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 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期延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 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时交叉复习(最好古代与古代对应,近现代与近现代对应),可以将两者互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 可以联系起来记忆。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以下复习重点:

一、重点时段。从整个历史的连贯性角度言,无所谓重点时段,因为历史是环环相扣,无法割裂的,缺少任何一个时段,历史将会断裂,变得支离破碎。但若就 考研关注点或蕴含知识点而言,一般以汉、唐、宋、明、清为主;魏晋南北朝、西周、春秋战国、元次之;夏、商、五代十国又次之;原始社会当然是最次要的了。 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的划分,不可过分拘泥。考试的关注时段会随历年考题的变化而变化。如某一时段经常成为历年的考点,也许就意味着下一次考点就会转移 方向。再者,排得较后的朝代整体说来知识含量较少,但就某一问题而言,其重要性绝不下于靠前的王朝。典型之例如元朝的“行省制度”,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史上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又如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三大选举制度之一,当然也十分重要。如果仅根据时段的划分就忽略这些重大问题,显 然有胶柱鼓瑟之嫌。因此,时段重点的划分并不没有太大的意义。考生切记、切记!三年的考题均可证明此点。

第二、重点专题。以专题进行排 列,其轻重大致如下: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阶层、思想、文化、军事。这个划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时段,专题轻重会有变化。例如民族问题的重要 性似乎不如政治、经济,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而政治制度在此时反倒不怎么引人注目了(九品中正制是最重要的制度,08已考)。南 方经济的发展也是此段的重点。又如社会阶层,隋唐以前较重要,以后不太重要。但隋唐以前所占地位也不相同,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阶层相当重要, 成为这两个时期社会变动的特点之一。要掌握一个时段内专题的轻重,必须了解这个时段的历史特色,切记生搬硬套。二是,同一专题在不同时段会以不同形式表现 出来 。如民族关系在清代体现为国家疆域问题,这是民族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清代的历史主题之一。三是,“政治”含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政治制度当然是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军事制度、选举制度、法制制度也包括其中。除此而外,还包含政治史。这在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一般说来,政治史考大题的可能性不大,更 多是对知识点的考察,如名词、选择填空等。

第三、重点人物。相对而言,这个划分比较准确,每个时段的重要人物一般都有定论,主要指与社 会变动密切相关,或对社会变动影响巨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特别是前者,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其行为、措施可以涵盖多个方面,甚至通过了解其人,就可以了解 某一时代的历史风貌。最典型的如秦皇、汉武、光武、曹操、魏文、隋帝、唐宗(二宗)、宋祖、成吉思汗、忽必烈、明太祖、成祖、康、雍、乾等人,而管仲、李 悝、商鞅、杨炎、王安石、张居正、韩非、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也对历史影响巨大。考研也许不会单独将某一人物作为考题,但完全可以将与其有关的某一方 面或某几方面作为考试内容,因此,一定要掌握这些历史人物。

第四、专题内的重点与非重点。同一个专题,并非所有内容都很重要,这主要指 思想文化方面。如思想方面,主要是有特色的思想,诸子百家、董仲舒新儒学、经今古文之争、魏晋玄学与佛教、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比较重要,其他次要。就 科技文化言,由重到轻排列:史学→地理学→金石学→科技(包含医、数、化、建筑、)→艺术→文学。就中外交流言,宋以前应重点关注与东亚、南亚特别是朝、 日关系,元以后重点关注与西方的关系。

第五、制度重要,过程次要。

第六、重要改革。改革很难将其归属在哪一方面,因 为大多数改革涉及诸多方面。比较重要的改革始终是考试的关注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改革:管仲相齐、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前秦改革、北魏改革、周武 改革、刘晏改革、杨炎改革、后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改革、张居正改革。在某一时代,改革是当时的主旋律,就更要予以关注,因为这是理解当时社会特色的 关键,如春秋战国,可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

第七、重点事件与重点年代。政治事件、重要战役、重要区域、统一年代、改革年代、制度颁行年代。

2.强化阶段复习策略

对于中国古代史,在基础复习阶段,你已经了解了知识的基础框架,知道了知识的发展脉络,而且对于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在这个阶段要把已掌握的知识 点更牢固的印进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要理解知识点,结合最新考试大纲整合归纳知识点,打破章节、朝代限制进行专题式复习和比较复习,比如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专题、选举制度专题等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老师的讲解,更清楚的掌握知识考点,以防自己漏掉大的知识点。同时我们要针对考试题型有意 识地对自己加强训练,因此我们对历史学专业课试题的分析有以下这样几点:

第一,选择填空。政治、思想文化所占比重最大,但两者之间难分 伯仲。这种情况显然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容特性有关。从出题者的角度而言,选择填空的目的是考具体的知识点,同时这个考察又反映考生的复习面。一个选择填 空所包含的点和面的内容,可以较其他三种题型为多,多就意味着琐碎。而政治史以及思想文化的特点,正是多而琐碎。每一部分断代史这两部分都占去了相当多的 篇幅,仅从量上说,不仅不比政治制度少,而是多出很多。多,迎合了选择填空考试的目的,琐碎则意味着出综合性大题不太容易(当然,某几个阶段的思想史可以 出大题,但科技文化决无可能),只能出选择。从选择填空的特点看,如果复习不扎实,几个选项比较容易相混,而文化中的著作、作者以及政治史上的事件,也容 易相混,从这个角度分析,两者也最适合选择类的题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适合出名词解释。毕竟选择题题与名词解释联系特别密切,大部分选项可以看做是名词解释的变形,如07的“稷下学宫”、“南衙北司之争”、“三法司”,08的“青铜器”、“《三国志》”、“农书”,09的“达鲁花赤”、“明儒学案”等。

同时,还要注意,经济类的内容也比较适合这一题型。在经济类内容中,比较重要的如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各种工业类型中每个断代比较有特点的部分、商业 等,都可以此题型出现。而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特别是前者,由于在后三种题型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而言,在选择填空中所占分值就比较小了。

第二,名词解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较为重要,然后是政治史。这个题型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是衔接选择 题与史料、简答题的过渡题型。这决定了该类题型考查面一般情况下小于选择大于史料与简答。不过,从本质上说,这类题与后两者更接近。因为无论政治制度,还 是经济制度,实际上主要由名词组成。举例而言,每朝每代政治制度向专制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政治机构,而这些新机构及其官员,就是历史上 新出现的名词。经济制度也是如此。无论赋税制度还是土地制度,只要有变化,肯定出现新名称,改革变法也是如此,其所改所变部分如果是制度,也必然诞生新名 词。所以,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史简单说,是系列新旧名词的累加。看一下统考就可以发现,史料题有时就是考名词解释,如:07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 身”“传胪”、08的“都正”等。而简答题(包括史料分析题中的简答题)则可以看成是名词解释的重新整合或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概述,最典型者如08 的“元代行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在名词解释中所占比重较高。政治史的名词解释主要考查政治斗争和事件,变法改变也在其中。

第三,史料题与简答题。两者情况相似,即政治制度所占比例均为75%。至于思想文化与经济制度在这类题型中的轻重,应该认为,后者较前者重要。特别在史 料题中,更是如此。从内容上分析,史料题实际就是一个简答题,只不过这种简答题要求的题材更为苛刻,即除了所考内容在历史上比较重要这一条件之外,还必须 有可以依据的比较完整的史料。中国古代史料的特点,以政治制度为主,举凡历朝历代政治制度的变迁,多有详细记载,经济制度从广义上说,属于政治制度的一 种,所以有时也会比较重视。其他方面的记载比如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经济问题,记载很少,出题难度比较大。当然,经济方面的部分史料,也可以出题,但与政治 制度相比,余地很小。上述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史料题不会超出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范围(当然,部分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及社会结构问题也应该注意)。由于 有了史料限制,即使就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内容而言,史料题的范围也会比简答题小许多。简单地说,所有史料题均可以变换成简答题,而许多简答题却变换不了史 料题。明白了这点,考生就不必为史料题发愁,也可以知道史料题的复习目标即历史上的重要制度。

2010年史料题增加了句读。如果句读仅 限于考查阅读能力而不考查历史知识,对考生而言,反而比较难以对付,这意味着这种题型没有范围,并不一定局限在制度内。由于这部分内容刚出现,无法预料其 具体内容。但是,需要考虑,出题者也许会将句读、史料结合为一体,即在比较重要的制度性史料中,让考生句读,然后对史料加以分析。这种捆绑式命题对考生有 利有弊。利:缩小了考查范围,同时史料可能比较熟悉;弊:一旦无法句读,史料也无从分析,这种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总的说,还是利大于弊。

简答题为什么集中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范围内,不言自明。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了解其发展线索,并最终掌握其规律。无论选择还是名解,都不能完成这个任 务。毕竟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内容,且比较琐碎。了解历史发展线索,乃至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正是要摒弃琐碎,高屋建瓴。只有对比较重大的历史制度进行考查,才 能做到此点。而从有关中国古代的记载来看,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不了解这一内容,就谈不上真正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这样,统考大题关注政治制度 以及经济制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肯定,不但过去,即使在将来,这两大专题也是统考的主要内容,这是由历史学的特点决定的。

3.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此阶段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此时的重点一方面是对遗漏点的再回顾与对已知知识点的再梳理,另一方面是对真题进行练习和分析,把握真题的出题思路,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一)阶段目标

跟随冲刺班的学习,对所有内容进行再复习,要求掌握和运用95%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温故和学习,这一遍要更加注重对整体知识 结构的把握,以及对知识点的运用,与出题和答题结合提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行模考班的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二)阶段任务

在这个阶段已经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了,这个阶段的执行是以前三个阶段为基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要考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但这 并代表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考研了,不到考研的最后一分钟不可以那么轻易懈怠,因为在这个阶段复习的某个知识点就有可能成为考研的试题,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能放 松,要调整好心态,在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讲解与指导下更好的查缺补漏。同时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温习以前笔记上的难点和重点,最后,还要 尤其注意对真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任务分解:

第一,调整好心态。

越是到考研最后阶段,心态问题愈显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精神基础。要知道考研拼的不光是智商,更是情商。所 以,在冲刺考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调好心态,淡定、坦然、勇敢的面对一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要克服浮躁、畏惧心理,做到在战略上 “藐视”、战术上重视考研。也许考研只是你们人生路上的一站,但是在这里你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样一段的可贵的经历值得你们永远追忆。漫漫考研路上,你 们如此坚强的走到现在,当然你们也有理由高唱着《国际歌》中的这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对于以前的学习,你们也许已经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但是知识点那么多,难免会有遗漏,此时要在前几轮复习的基础上回归课本,依据大纲把以前复习过 的知识点再快速回顾一遍,同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可以把以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的知识点再回顾一下,重点复习自己以前遗漏的问题。同时认真听老师的 分析讲解,对知识点做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

真题有很多有用信息,透过它可以捕捉到命题思路、命题重点、标准答案形式,进而可以预测考点,做到有备而战,获得高分理想成绩。通过真题可以得知,历史 学基础考试所命题目都是确定的、无争议的,比如中国历史上首个驻外使臣等;很多题目在通常所说的重点附近,很容易被忽略,因此要对这方面知识予以充分重 视;通过真题还可以得知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先做简要总体概括,再叙述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过程、影响评价等,这样的答案才是完美的。同样,简 答论述题的答题思路,也可以自己从大量真题的标准答案中总结出来。这些工作貌似十分不起眼,但是其意义却不容低估。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 巧,可谓是是取得高分的一大法宝,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四篇: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民族总结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整理》

秦汉: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促进边疆开发。

匈奴:秦---北击匈奴,修长城,东到临洮 西到陇西

汉---匈奴威胁汉的政权,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越族:秦—南征百越,设四郡(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开灵渠,移民垦荒。

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兴起于东北的鲜卑族拓拔部。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②少数民族开始汉化,促进自身进步。

孝文帝:政治改革向汉族学习,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唐: 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被西北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

宋:宋面临辽、金和西夏的威胁。

元:蒙古族

明清:满洲族。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③版图最终奠定。(乌兰布通战役和多伦会盟平西北和北部的蒙古准噶尔叛乱,接受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文化成就知识总结(高三复习)

中国古代史文化成就知识总结

类别 时期 代表者 春秋 战国 汉武帝 西汉 天 文 历 法 东汉 唐 北宋 张衡 僧一行 沈括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成就

①《春秋》BC613“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

地位或影响

①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历法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 基本上确立 19 年 7 闰的原则。 ②比西方早 160 年。 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制订较完整历书“太初历” 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① 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② 地动仪 ①《大衍历》 ② 测量子午线长度 ①《梦溪笔谈》 ② “十二气历” ①创制简仪和高表等 20 件观测仪器 ①在我国和世界

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 13 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对世界 13 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 阿拉伯传入欧洲。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世纪传播到朝鲜、越南、日本,8 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传到非洲 和欧洲 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明末 造 纸 印 刷

宋应星

西汉前期 东汉 蔡伦 隋唐 南宋 毕升 唐末 北宋 南宋 宋代 西汉 史学 东汉 北宋 司马迁 班固 司马光 秦 雕 塑 东汉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 艺 绘 术 画 东晋 隋 唐 宋 东汉 曹魏 书 法 东晋 曹不兴 顾恺之 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 张择端 蔡邕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北魏 隋末唐初

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比欧洲 早 400 多年。向东传到日本朝鲜, 向西传到埃及欧洲

唐中期 火 药 指 南 针

航海上已经普遍使用。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新航路 的开辟起重要作用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四川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兵马俑 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 砖瓦、瓦当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楚国《妇女凤鸟图》 《御龙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画像石、画像砖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春秋战国

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

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我国现在最古老的帛画

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游春图》 《萧翼赚兰亭图》 “唐画之祖”

《清明上河图》

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有名的书法家

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兰亭序》 《黄庭经》 “书圣” 与其父合称“二王” “魏碑”及“龙门十二品”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

颜真卿 唐 柳公权 张旭 怀素

《颜氏家庙碑》 《神策军碑》 草书 《自述帖》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及其他乐器 《大面》 《城舞》 九部乐 十部乐,分健舞和软舞, 《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 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离骚》 《九章》 《九歌》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陌上桑》 , , , 曹操《蒿里行》 ;王粲《七哀诗》 ;蔡文姬《悲愤诗》 《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 《登池上楼》 《拟行路难》 南方《采桑度》 北方《敕勒歌》 《木兰辞》

创立了“颜体” 创立了“柳体” “草圣”

音 乐 舞 蹈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隋

隋 唐 西周至春秋 春秋 汉 东汉 东晋 南朝 屈原 乐府诗

建安文学

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我国伟大的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之一

特点: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

多彩,语言通俗深刻

特点: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

山水诗的代表作 对后世影响较大

陶渊明 谢灵运 鲍照 乐府诗 陈子昂

诗 歌

南北 朝 初唐

特点:缠绵婉转 特点:慷慨激昂

唐诗革新的先驱

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人 盛唐 高适、岑参:边塞诗人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陆游

诸子散文 司马相如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三吏”“三别” 《新乐府》50 首 小“李杜” 以诗为主,词也很出色 “诗仙” “诗圣”其诗为“诗史”

文 学 散 文 赋

中唐 晚唐 南宋 先秦 西汉 东汉 南唐 北宋 北宋 两宋 南宋 南宋 元 曲 小 说 元 元末 明初 明 清

杜牧、李商隐

《示儿》 老子,墨子,孟子,庄子《秋水》 《逍遥游》韩非子《五蠹》 《子虚赋》 《上林赋》 《两都赋》 前期多描写宫廷生活,后期主要是南唐亡国之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雨霖铃》

孟子:刚柔相济 庄子: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特点: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缺点:辞藻过于华丽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 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 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 属于婉约派

班固 李煜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 关汉卿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钗头凤》

继承和发展了苏的豪放词风

元曲: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

《窦娥冤》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最杰出的代表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 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吴敬梓 蒲松龄 类 书 书 籍 丛 书 道 家 明 清 清

春秋 战国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 ①创始人②学说较深奥,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③无为 ①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②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①创始人。②思想核心:仁。③维护周礼。 ④教育:“有教无类”的思想。⑤编订整理了“五经” ①发展孔子学说②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①具有唯物思想。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①发挥儒学思想 ②独尊儒术 ③思想核心: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①"理"是万物本源,是第一性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①《论衡》②万物由元气构成 ③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 ①代表平民利益 ②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②“以法为本”来治国,且“法不阿 ②"气"是第二性

我国古代

优秀的讽刺小说 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解缙 官修 纪昀

老子 庄子

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对保存文化 遗产贡献很大。 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大

春秋 战 国 西汉 南宋 东汉 墨 家 法 家 战国 战国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朱熹 王充 墨翟 韩非子

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

儒 学

被称为“亚圣” 使儒学处于统治地位

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古代杰出的唯物思想家,对神学展 开了深刻的批判

贵” ③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佛教经中亚传入内 派人求佛法,建白马寺 佛教盛行 西行取经, 《佛国记》 《神灭论》的反佛思想 ①北魏太武帝 ②北周武帝

法家集大成者。主张有积极意义, 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西汉末 思 东汉明帝 想 佛 魏晋南北朝 哲 教 学 南北朝 法显 宗 齐梁间 范缜 教 反佛 东汉 道 教 东晋 萧梁 明 葛洪 陶弘景 李贽 黄宗羲 明 末 清 初

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对我国古代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①东汉时形成 ②主要经典《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①结合儒家思想改革道教 ②《抱朴子》 ①道教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②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 ①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孔子是“天生圣 人” 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①激烈批判封建君主制度,是天下之大害 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思想带民 主色彩。 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 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进 步 思 想

②提"法治",反对"人治" ③提出"工商皆本" ①强调“经世致用”,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

②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才能“天下治矣” ①唯物观点:"气"是物质,"理"是客观规律

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 很大

王夫之

②辩证法思想,否定理学 ③发展观:看待历史,提出“趋时更新”

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上一篇:中国茶文化学习心得下一篇:作风再整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