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与对策

2022-11-09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起源于2 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推出的“跟踪”服务。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引进这一制度, 我国目前已有百余所高校图书馆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在党校系统的确立与推广显得相对滞后, 随着党校教学科研改革的深入进行, 党校图书馆改进服务方式,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也势在必行。本文就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对策作些初步探讨。

一、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

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是指图书馆根据馆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工作能力选聘学科馆员, 组织学科馆员参与馆藏文献建设, 主动为相关学科的教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工作机制。党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 可以加快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为教研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党校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促进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党校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需要。

广大领导干部到党校培训的目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提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行动能力, 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为了适应新时期培训领导干部的需要, 各级党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和科研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全面系统掌握信息资源, 而教研人员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 时间精力有限, 为实现教学有质量, 科研出水平的目标, 教员迫切需要熟悉图书馆藏资源、有较强的文献检索技能、具备某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科馆员来指导和帮助收集信息。教学科研改革的深化, 客观上要求党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和内容,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为教研人员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利用学科馆员熟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学科知识的优势, 为对口教研人员提供针对性强、参考利用价值高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从而增强信息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为教员节省大量查找资料的时间和精力, 为教学上水平, 科研出精品打好基础。

(二)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网络条件下党校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需要。

网络信息时代,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党校教研人员迫切需要既懂得信息组织、管理知识, 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挖掘和整理, 主动且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而学科馆员正可以担此重任。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党校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教研人员的需要, 图书馆要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有所作为, 必须变革管理和服务理念, 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 建立学科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逐步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不断拓宽服务范围,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进一步深化服务层次。

(三)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党校图书馆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的需要。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要求学科馆员要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 专业图书情报知识, 强烈的信息意识, 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综合整理能力,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能力, 要求学科馆员成为学者、专家复合型人才, 能为读者提供对口专业知识信息服务。在党校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有利于图书馆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图书情报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外语知识的学习, 不断强化工作责任感,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高为教学科研进行信息服务的水平, 从而提高党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四)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党校图书馆改善馆藏资源, 提高馆藏质量和利用率的需要。

地市级党校图书馆资源以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历史等书籍为主体, 存在新书采购量少、不及时, 馆藏资源严重老化, 电子文献资源和期刊种类相对较少等现象;同时用于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又十分有限, 而通过学科馆员与教研人员的沟通联系, 可及时了解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建设要求和建议, 根据馆藏信息资源存在的不足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 改善馆藏资源, 提高馆藏质量, 并对相关学科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分析归纳整理, 主动为教研人员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深层次信息服务, 使馆藏资源得到更加充分运用。

二、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主要对策

(一) 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优化馆藏资源。

对于党校图书馆员而言, 充足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 而目前地市级党校文献信息资源比较薄弱, 文献资料以纸质文献为主, 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纸质文献资源查找速度较慢, 查准率查全率较低, 严重影响馆员信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 是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制约因素。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培养用户信息素养、加强与教研人员的联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促进馆藏资源发展是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当前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方面, 着力做好藏书发展, 着力做好采集、整理、分析、评价电子文献资源, 加强电子资源管理和使用指导, 做好学科数据库的选购工作, 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 为学科馆员获取最快、最新、最全的信息资源提供物质基础。

(二) 加强学习培训, 提升馆员素质。

图书馆员的素质决定信息服务的质量高低, 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学科馆员是党校学科馆员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合格的学科馆员应该具有图书情报、文献信息专业知识, 又具有特定学科知识背景, 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现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 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善于与读者沟通。但党校图书馆现有学科馆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老化、专业面狭窄、缺乏现代信息服务技能等问题, 同时具有图书馆学和其他专业学位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科馆员能够提供的是图书借阅、文献检索等粗浅服务,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文献进行收集、加工、综合、分析、评价及使用指导等深层次服务能力较弱, 导致教研人员对学科馆员的信任度、满意度不高, 人员紧张和缺乏高素质人才成为制约党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最大短板。因此, 党校图书馆要通过引进人才和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学科馆员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增强服务意识, 改进服务质量。一是通过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 引进图书情报管理专业博、硕士担任学科馆员。二是加强现有图书馆员业务知识培训, 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自觉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学习优秀图书馆员信息服务理念、学习先进的文献资源开发技能;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开设的专题课学习, 及时了解相关学科发展趋势及教研人员的信息需求, 以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争当合格学科馆员。三是鼓励学科馆员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党校应该创造相关条件, 鼓励学科馆员参与本校自选课题及市级重点课题的科研活动, 独自负责科研课题或参与教研课题组调研工作, 发挥其深厚学科专业知识及善于采集情报信息的特长, 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客观上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三)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充分调动学科馆员的积极性。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不仅需要合格的学科馆员、充足的信息资源, 还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 明确学科馆员的任职资格、选拔程序、岗位职责、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奖惩制度。党校学科馆员制度能否成功推行, 取决于学科馆员工作热情的高低、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目前部分党校图书馆在推行学科馆员制度过程中急于求成, 匆匆忙忙上阵, 学科馆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学科馆员的工作岗位职责、服务目标缺乏明确规定, 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和合理的奖惩制度, 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学科馆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在工作中存在应付、推诿现象, 不乐意多花时间、多花精力为教研人员提供深层次服务。因此, 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真正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 必须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服务目标,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充分调动学科馆员的积极性。图书馆每年应定期对学科馆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与用户联络的频率、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参与咨询课题情况、培训的人次及内容、用户对学科馆员业务能力的评价、用户对学科馆员对于教研部门教学科研的影响和帮助能力的评价。依据工作绩效考核结果, 对优秀学科馆员在单位年度考核评先评优中要优先考虑, 并给予奖励, 对不合格的学科馆员要给予批评, 甚至解聘。通过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引导学科馆员良性竞争,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从而使学科馆员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坚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上一篇: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15例体会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