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供电企业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国有供电企业范文

国有企业改革_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 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从国有改革的思路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国企改革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者收购

一、国企改革的原因

(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二)所有者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办法来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所有权。国务院也必须委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委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所有权并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条件下,由于"人人所有,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义务",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

(三)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

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企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例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中心目标。国企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东多样化是良好治理结构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简称为"国企改制"。国企改制的成果之一是"上市",上市反过来有助于固化改制的成果,但上市并不是改制的唯一目标。

三、国企改革的实践问题

(一)证券市场效率问题

将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境外证券市场有严密的法律和规则,运作经验也比较成熟。而基于承载国企改革与解困的历史使命,国内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澜,以及各方经验的欠缺,证券市场逐渐失信于人,各类问题最终彻底暴露。目前,证监会制定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国资委制定相关文件,限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确保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准确评价国企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并采取期权等手段有效激励国企高管人员。

(二)管理层收购问题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管理者既是买家又是卖家,那么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MBO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融资收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收购标的价一般都远远超出收购主体的支付能力,管理层往往只能够支付起收购价格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差额就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因此融资能否成功是整个收购能否进行和成功的关键。然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完成MBO所需要控制的股权数量和动用的资金金额都很大;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层的收入相对较低,也导致了收购所需的资金缺口非常巨大,也就难免出现非法融资的现象。所以管理层收购中定价问题是关键,我们一方面要完善证券市场,使的证券的价格可以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避免资产贱卖;另一方面,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中介机构,由规范的中介机构来操作国有资产的买卖,而且要在规范的交易场所内进行。

(三)管理机制和制度问题

国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做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绝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一直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目标是"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都难;职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使得"三项制度改革"有了突破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起步点。国企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董事会的功能,加强监督,打造职业经理人,和谐地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职工身份转化问题。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改革的成绩也就更加显著。

(四)垄断行业改革问题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中央企业。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新的厂商,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拆、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参与市场竞争。尚未进行实体性体制改革的铁道、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则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和政府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安全、环保、普遍服务等监管,也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

(五)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中小企业太多,他们仍然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优势。因此,今后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参考文献:

1、王风刚.多元结合--国企改革之路[J].商场现代化,2008(5).

2、刘姿含.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

第二篇: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再生

[论文关键词] 国企企业文化分析探讨

[论文摘要] 本文从国企多年的运作、管理机制,对其企业文化沉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企的改革方向,提出了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正进行体制和营运模式的变革。企业在转型时期,正是已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断被废除,或不断被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替代的时期。企业的转型过程,是对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的冲击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出新课题的过程。在这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针对和依据未来的竞争环境、营运模式和自己的发展战略,有效地整合、提炼现存的企业文化,创建新型的、具有活力的优秀企业文化,这是摆在国企面前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 国有企业文化沉淀分析

(一)民族文化精华是现代企业理念的最为宝贵的来源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大环境。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劳动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值得骄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超越时代的文化精华无疑是现代企业理念最为宝贵的来源之一。如马鞍山钢铁公司以“自强不息”作为企业精神,天津第三制本厂的企业精神是“信、达、雅”,云南红塔集团的“天外有天”,衡水电机厂的“和谐管理”等等,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政治优势是国企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在国企的政治优势,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势,这是西方任何企业所没有的。党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重要保证与有效载体。

(三)行业性质形成其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

不同行业,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其企业文化的特征也不同。例如,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它的企业文化具有尊重科学、严守规程、顾全大局、服从指挥、管理严密这样的特征。煤炭、石油行业,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它的企业文化一般都有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高科技行业,则要求有创新精神,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于某些垄断行业,它的企业文化又具有因循守旧、缺乏危机感、创新能力差等特征,还存在着“大锅饭”、“铁饭碗”等现象。

(四)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形成了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良文化国企经历了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运营模式,企业形成了服从命令、遵章守纪等优良传统,但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时,暴露出了许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不良企业文化。如:物力资源作用凸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相对弱化,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性强,人性相对压抑;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冒险意识、创新意识不足,安逸感强、惰性足、危机意识弱,存在求稳知足,依赖企业、不思进取的“等、靠、要”思想,对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又是构建新型企业文化的沉重包袱。

(五)多层代理的产权管理模式使职工的主体意识淡漠

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政府对其采取多层代理的产权管理模式,政府是其唯一的投资主体。企业单一全民所有制的产权模式使企业员工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但也让员工感觉不到产权对行为的约束,形成了“吃大锅饭”、不注重企业生产效益的思想行为;大多数员工认为自己在为国家经营这块资产,“人人都有份,人人都不能拿”。职工在企业资产运营中的主人翁地位是虚置的,他们对自己的收入、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是模糊的。在这种产权管理模式下,企业产权自我保护意识、产权主体的权力和约束弱化,导致员工对企业偏离经济上的认同,增强政治上的认同,企业文化染上浓厚的政治化色彩。

(六)价值取向造成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

企业经营者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接受其考核,经营者的决策目标是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的任务,行为举止力求符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体系。经营者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依赖性大,服从意识强,纪律性强。这就造成经营者一只眼睛盯着市场,一只眼睛不得不盯着上级脸色的经营管理局面。在这种背景下,造成了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缺乏创新意识,开拓性、创造性差。

(七)企业道德的“伦理中心”原则较重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化色彩,忠诚、勤劳、节俭、团结、礼貌、遵纪、守信等伦理道德在国企的企业道德中占主体地位。企业的经营者往往重视企业的“道德形象”而不大注意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视职工对道德完善的追求,而不大重视职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强调“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忽视了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八)企业文化建设浅层化,不重视实施企业文化战略

由于体制、机制和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国企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简单化的倾向,把精神文明建设等视同企业文化深层整体内涵,有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还有的将企业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简单视为企业文化活动。企业使命、企业经营目标、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理念不明确,殊不知企业文化是一个战略系统,不是支离零散的组合体。

二 国企文化的再生探讨

要适应转型的要求,国企在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

企业文化不只是CI,不只是口号,不只是领导文化,不只是政治思想工作,不只是文体活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存在,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历经无数次的积累筛选而产生的,并经过有意识升华提炼而成的。企业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创业史话、精神风貌、道德准则、规章制度、模范事迹、行为习惯等中。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这种“新管理”相对于“旧管理”来说,其突出特征是在管理中植入了“灵魂”。企业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就是企业文化的转变,是以物流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的转变,是工业经济管理的价值观向知识经济价值观的转变。这种“新管理”平台的建立,有其严格的条件限制,其内在前提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外在表现是以人为本的经营哲学思想的确立。

(二)认真进行企业文化调查评估

企业文化调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期工作,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文化评估是企业文化调查的继续,是企业文化调查的深入和展开,在思维上是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进行评估时,应考虑民族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外来文化、企业传统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要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进行企业文化的障碍分析和优势分析。

(三)企业文化应定位准确

企业文化应定位于适应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理念空间和柔性支撑。企业选定的战略方案与企业文化能否很好相容匹配,对于该战略方案的成功实施关系重大。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容匹配,则它将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柔性支撑系统,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冲突,由于传统习惯和价值观的作用,会使企业员工采取抵制抗拒的态度,阻碍企业战略的实施。如果选定的企业战略方案与企业文化不甚适应,企业战略决策者必须反思:是否可以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是否可以改变文化以适应战略的要求?还是必须改变战略以适应文化的要求?企业文化可采取以下设计思路: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对企业文化判断评估——利弊权衡——择优汰劣,提炼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沉淀;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系统的分析,理论的升华,合理的创造,赋予企业新的文化内涵;采取文化积累与创造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新型的优秀企业文化体系,从而使其结构更完备,功能更齐全,更能适应企业新的发展要求。

(四)自主与外援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一门相当深奥、十分复杂的学问,而一般企业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光靠自己进行企业文化设计建设,会弄得不伦不类,难以形成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专业咨询机构虽有此类专业人才,但缺乏对企业经营层、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的经历、处境、理想、追求等的深刻了解,如光靠外援,易搞得花里胡哨,不切合企业的实际。只有把自己与外援有机地结合,相辅相成,才有可能构建适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体系。

(五)加强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需要创新,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必须不断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谋略和方式方法。知识经济需要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体系,企业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组织,一个鼓励创新的组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不仅仅是指技术的进步、产品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企业行为、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甚至文化理念层次上进行调整。国企企业文化的创新,当前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理念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丰富、优秀的管理思想,它们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认可和肯定,西方许多的先进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并在核心理论中与我国传统(以人为本)文化有很多契合之处。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基础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开始,纵深开发企业理念,这样才会有自己的特色,才会具有生命力。

二是机制创新。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它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必须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弹性。国有企业要抓住改制的契机,建立全新的劳动用工、干部聘任和分配等制度,职工通过严格执行制度,使企业所倡导的行为理念转化为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和目标管理等机制,通过建立内层文化来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企业的人才才会合理地流动,人力资源才会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是要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创新中的独特作用。企业家应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理念),并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将其经营哲学(理念)灌输给企业员工。企业家要以身作则,以其形成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群体的理念和行为。

(六)企业文化建设与CI策划有机结合

CI策划这股自美国、日本吹过来的劲风让国内众多企业乐不可支,倾囊而为。但由于一些企业对C I的认识比较肤浅和片面,甚至抱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C I设计与实施进入误区,出现“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重C I策划,轻企业文化体系构建。C I缺少经提炼的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企业精神文化的支撑,对企业内部不能发挥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对外不能深刻地辐射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2)重VI(视觉形象),轻B I(行为形象)和M I(理念形象)。视觉部分——眼睛一亮,行为部分——我行我素,理念部分——依旧沉重。这样的所谓“C I”,既难以深入人心,真正起到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又对整个C I的推广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和C I策划时,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深层的文化渊源的提炼,又注意企业文化的设计。同时,还应注意六个结合,即:与企业现实基础有机结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与市场开拓有机结合,与实现优质服务有机结合,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建平.企业文化与C 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

[2]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9.

第三篇: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党建工作新制度

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

党建工作新制度、新载体的探索

北京市京水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城乡建设集团参股的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占33%,其他法人股占6.6%,职工股占60%。目前,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现为国家二级企业、“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质量效益先进单位”,北京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国家经济转型和企业改制后,既给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必须创新的课题,同时又为党的工作制度、工作“载体”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环境和前景。面对新的形势,京水建设公司党委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把握创新定位、确立创新理念、力求创新突破,实现党政工领导班子成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工作任务的核心;党员和党的干部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旗帜;广大员工群众成为提高和发展企业生产力、创造和谐企业的主力。

一、深刻理解“两个意见”精神,围绕“两个意见”创新党建工作制度。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和国资委《关于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以及城乡党委的要求,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创新党建工作制度,在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把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向党的先进性建设转变”;“把党员的管理措施向制度化和长效机制上转变”。在完成“两个转变”过程中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1、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公司党委结合改制后实行的动态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凡是新成立的工程项目部,施工超过一年时间的,在组建项目部的同时

把支部建设一同考虑,改变了过去新项目成立后由于没有党支部组织,对党员管理教育、尤其对流动党员不好管理教育的现象。“支部建在项目上”既为完成各项工程施工任务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又在施工生产实践中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成立劳务公司支部。将短期项目部的党员和流动党员集中管理。短期项目部经理担任党小组长,实现了所有党员都与组织有紧密联系。

3、加强理论学习。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工作要求,以党委中心组为中心,以高层领导干部和基层党支部为重点,进行以“执政为民”、“反腐倡廉”、“法规法纪”、“八荣八耻”等专题培训内容的教育。由于培训组织、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到位,党员、干部未发生任何违法乱纪问题。

4、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目前,公司在“局域网”、宣传橱窗均设有“党务公开专栏”和“厂务公开专栏”,使公司党务、政务工作始终置于党员和广大员工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如:党委对拟接收的预备党员广泛征求党内外同志意见已公开两期。“两个公开”制度,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促进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5、结合公司实际,探索党员教育模式。以往的党员教育,基本上是以文字材料为主的“党课教育”和“谈心”、“谈话”形式。目前,党委除坚持传统的党课教育和谈心谈话教育形式外,主要是以基层支部为单位,结合党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专题录相节目、以及购买学习书籍等。为进一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今年在党员中开展了“谈体会、提建议”的‘1十1’”活动,即:“谈个人保持先进性体会,提一条对党组织建设的建议”。利用现代传媒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模式进行党员教育,既有活力又有吸引力。

二、认真探索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办法。公司纪委结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根据《2006年京水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工》做到任务目标、责任主体、具体措施、落实期限“四到位”,结合“四到位”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同时,制定相应规定加大审计工作的力度,对项目解体、干部离任等进行认真审计。为杜绝基层单位设置“小金库”问题,纪委深入基层进行宣讲和检查,先后对四个子公司和项目部财务人员进行调整,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以“三个支点”为党建工作载体,持续推动党委、行政、工会合力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行政营造‘大家庭’的温暖”、“党委体现组织思想工作的价值”、“工会突出‘娘家’作用”,己成为公司党委开展党建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坚实“载体”。

1、围绕和谐,行政营造“大家庭”温暖。在公司改制过程中,做到“有情操作,真情善后”,对下岗分流的30余名员工全部解决了重新就业问题;公司高层领导春节前举行了公司改制后第一次新春团拜会等;使员工在思想形成了“大家是我家,我要爱大家”和“在北京我代表京水建设人,在外埠我代表北京首都人”的意识。这种意识和实践,又形成了“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创一片市场”、“与京城百姓共建碧水蓝天”的京水建设人的理念。

2、围绕服务,党委体现组织思想工作的价值。公司党委把所有的组织思想工作都看作是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体现组织思想工作价值。凡在危急和重要关头党委都明确地向党员、干部公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处理问题,并具体向党员干部提出了“危险关头我敢上,困难时刻我能行”的行动口号。做到了“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在持续推动以“三个支点”为载体的公司文化建设工作中,党委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一直在努力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不断提升服务工作水平。目前,公司主办的《开拓》报(设置有“工作报导”、“一线采风”、“公司视点”、“党建之声”、“经济窗口”“京水建设之歌”、“员工文化生活”等栏目)、宣传橱窗、以及黑板报,己成为公司重要的文化建设刊物和宣传思想工具。“局域网”、电子屏幕己成为员工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和公司重大工作活动信息的不可缺少传媒手段。而公司各部室编办的《电子杂志》则成为企业内部沟通信息、交流工作的重要途径。

3、围绕建家,工会当好“娘家”。公司工会于八十年代被北京市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多年来,由于公司党委把工会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工会主席进入党委会,因而从政治上确保了对工会组织的领导和工会工作的开展。企业行政则对工会工作全力支持,工会活动经费按期足额拨付,并先后投资34万元固定资产共建“职工小家”;事关员工利益的事情及时与工会交换意见,在员工上岗、培训、考核、处分、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都邀请工会代表参加,认真听取工会意见。在党政组织的支持下,工会始终把“建家”当好员工“娘家”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并做到“三个有所作为”。

①把“维护职能作为头等大事”。

②把“员工冷暖”作为要紧的大事。

③把“员工文化生活”作为不忘的大事。

建于九十年代的公司“职工学校”,已成为公司进行员工培训、教育的重要设施,年平均培训员工200余人次。2001年被北京水利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一处好的文化设施”。在开展寓乐于教的文化活动中(1)、结合公司改革改制和生产经营工作的“难点”、“热点”开展群众性的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

2、)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城乡集团和公司组织的

文体比赛活动;(3)、让员工有书看、看好书。目前,工会图书室藏书达1万余册;(4)、为工会分会配备文化活动硬件。近几年,工会投入40万元为基层分会购买文体娱乐器材。

在公司(包括改制前)承建的400余项建筑工程中,工程履约率100%,工程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91%,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0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公司颁发“五一劳动奖状”。同年,公司《“三个支点”撑起企业文化建设舞台》的文化建设经验,被中央文献出版社收入出版发行的《中国创新与发展研究文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编纂发行的《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集》。

第四篇:供电公司创建全国一流供电企业纪实

天道酬勤

××供电公司创建全国一流供电企业纪实

大江东去,百舸争流。在全党上下掀起学习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亿万人民满怀豪情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供电公司以其昂扬奋进的步伐跨入了全国一流供电企业的行列,这是3000名××供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

铸造的又一座光明的丰碑。好范文版权所有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供人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征途。从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到一流企业挂牌,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追求卓越,勇创一流,使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安全和效益健康发展,生产规模和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供电公司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特大型供电企业,今天,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屹立于冀东大地。

走出樊篱天地宽

××,连接××、东北的交通要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素有钢城、煤海、北方瓷都的美誉。19世纪末,当近代工业传入中国之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成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

一代代××供人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书写了××供电事业可歌可泣的篇章

在共和国的编年史上,记录着1996年大地震这一极其惨烈的一页。大地震使××电网遭到严重破坏,80以上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97以上的配电线路被夷为平地,250名供电职工及900多名家属被夺走了生命。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供电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援建大军的全力帮助下,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电力抢险大会战,为××这座死亡之城重新带来了希望和光明。震后二十多年来,××供电公司经历了艰难的恢复建设时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在地震的废墟上,建设起了一座支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庞大供电体系。截止到2005年底,××供电公司共拥有35千伏至500千伏变电站66座,变电总容量729.76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246.6公里,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7.5亿元,年售电量超过127亿千瓦时,主业劳动生产率23.13万元,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位居全国同级供电企业前列,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这座重工业城市的腾飞提供着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摆脱桎酷,走出樊篱,××供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作为老牌供电企业,××供电公司有着自己的辉煌。然而,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造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严重滞后,主业人员超编,机关机构臃肿,管理水平低下,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公司包袱沉重,企业在走向市场的道路上负重前行,步履蹒跚。2003年4月,××供历时七年之久的达标创一流工作,因人员效率不符合一流供电企业定员标准,被集团公司考评组一票否决。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是咬紧牙关,迎难而上,还是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刚刚调整不久的公司领导班子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思想是工作的先导,跳不出旧的思维定势,就很难迈出新的步伐。党政“一班人”认真坐下来重温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深刻领会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阻碍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挑战自我的勇气,发动职工掀起了一场以“面对新形势,理清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4个月的大学习、大讨论、大揭摆,职工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查摆出“满、旧、大,懒、散、漂,短、浅、软”等9大方面130多条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弊端,形成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再创一流的共识。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围绕“竞争上岗”、“拉开分配档次”、“主辅分离”、“打破垄断”四个关键性问题,组织了别开生面的青年辩论会,产生了巨大反响。从而促进了干部职工对形势任务和厂情网情的再认识,大讨论变成了转变观念的大课堂、深化改革的推进器。

再创一流,改革不容回避地被推向前沿。打破旧的传统格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成为企业前进的必由之路

2005年,××供电公司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对所属多经企业实施战略重组。重新组建了电力建筑安装公司和电力多种经营公司两大实体性全资子公司,形成了一公司两实体的发展格局,为推动多经公司向着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迈进奠定了基础;以一流企业人员效率达标为突破口,精简机构、精干主体、竞争上岗、转机建制,公司主业机构改革总体方案随之出台。改革后的公司主业定岗1794人,达到了国电公司一流供电企业定员标准。机关处室由原来的17个精简为12个。公司主业车间由原来的12个精简为10个按照精干主业、主

辅分离、运检分开原则,从主业剥离出修试所、通讯所及主业的检修班组、车辆和司机,重新组建了检修公司、运输公司和通讯公司,并在机关和主业车间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从而,为实现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目标奠定了基础,为公司构筑新的发展框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位优秀企业家说:“企业的改革发展,每一步都象自然界水的

流动,是填平一个又一个坑凹,消灭一个又一个低水平的过程。”创一流工作也正是如此,只有铲除一个个拦路顽石,排除一个个薄环弱节,才能实现企业总体水平的提高。××供人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踏出一条通天的大道。

以创一流工作为龙头,从管理入手,从基础抓起,全面拉动各项工作上水平

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按照管理达标,文明生产的要求,公司建立完善了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修订技术标准2829项,工作标准1181项,管理标准195项。制定了《双文明建设管理办法》、《文明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处罚规定》、《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标准化班组建设实施办法》、《办公区定置管理标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重新规范,制定完善了各类工艺、操作、检修规程。在机关处室实行了工作日志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在新区分公司、修试所、物资公司三个不同的基层单位进行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在建设路营业站、路南营业站开展了窗口示范化建设,在220千伏韩城变电站、500千伏姜家营变电站实施了标杆变电站工程,抓纲带目、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基层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实现一流的社区管理,公司投资绿化职工生活小区9500平方米,配备大众健身器材25套,建设了园林式休闲亭、文化长廊,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医疗设施、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优化了生活空间,提高了职工生活质量。同时,对公司办公大楼、用电楼、俱乐部和部分车间进行了整体外装修,美化了办公环境。

以强化安全管理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严格的安全保证体系

公司领导牢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警示,把安全当作企业的命脉,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抓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责任。公司把一流供电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压力逐级传递到每一个职工,形成了个人保班站、班站保车间、车间保全局的三级安全保证体系。公司着力加强习惯性违章管理、危险点源分析管理、小型施工作业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活动,以防止人身事故、反习惯性违章、防止误操作事故为重点,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基础。

以整治设备为突破口,狠抓安全薄弱环节,强身健体,固本强基

2005年夏季,××供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遏制各种事故发生,在全公司大力开展了迎峰度夏百日安全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广大职工迅速行动起来,提出了以防外力破坏、防自然灾害、防污闪、防鸟害、防倒塔、防变压器受损等19项反事故措施,对设备实施大刀阔斧的整治。先后对66台主变压器线圈普遍进行了测试,对部分变电站直流设备进行了改造,对保护设备进行了调整;加固ZM塔461基,对输电线路固塔紧拇900多基,防雷击改接地电阻700多基,及时发送防外力破坏违章通知单;为20座变电站设备加装增爬裙,增涂了RTV;带电更换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耐张绝缘子212串,加装输电线路防鸟刺17000余支。使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经过顽强拼搏、艰辛努力,圆满完成了北京申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陶瓷博览会和中国评剧艺术节等重大政治保电任务。特别是在单电源、单线路的情况下,确保了长达三个月之久的××港口地区军事演习的政治用电。2001年,××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实现了集团公司考核的75天无事故长周期记录3个,国电公司考核的100天无事故长周期记录2个,集团公司考核的150天无事故长周期记录2个。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取得了连续安全生产325天长周期的好成绩。

与时俱进谋发展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眸××供电公司创一流历程,2001年达部标,2003年上二星,2004年被命名为三星级企业。今天,当“一流供电企业”的牌匾挂上公司大门的时候,它雄辩地告诉人们:“发展是硬道理”。

在迈向一流供电企业的道路上,××供人始终坚持把加强电网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企业率先发展的先决条件,不断优化电网结构,使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地震后,××城市电网基础薄弱,电力“瓶径”现象严重,人民群众办电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经过长期艰苦的大规模恢复建设后,特别是2001年以来,××供电公司抓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城网投资10.08亿元,农网投资13.22亿元,大力实施城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为××电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科技为先导,实施电网建设滚动发展规划,3年里城市电网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站4座,500千伏1座,完成了江城220千伏大型枢纽变电站的改造工程;新建和扩建110千伏变电站19座,新增输电线路303.06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800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85.55万千伏安。××地区220千伏网架由原来的放射状结构发展成为目前南北两个220千伏环网的坚强的网架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2005年5月投入运行的500千伏瓦家屯变电站,是实现了××、东北交流联网的关键变电站,它的启动标志着××电网迈入了超高压电网的历史发展阶段。

截止到去年底,继栏化市成为冀北地区第一个竣工县后,××地区10县市第一期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全部通过××审计验收,改造低压用电村5094个,大大提高了农村用电质量,农村低压线损率由改造前的22降至12以下,售电量平均增长了28.5。

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和现代化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为根本,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经过多年努力,××供建设起了覆盖全局几乎所有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公司拥有ALPHA服务器13台,PC服务器10台,计算机1200余台,管理岗位微机配置率达到了100。MIS系统集办公自动化(OA)、生产、用电、地理信息、经营管理、公司主页六大部分40多个子系统,遍及全公司所有单位、各个班组、营业站、变电站,并通过微波由集团公司连接到国际互联网,达到了国内供电企业领先水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司档案引进了清华紫光管理系统,企业档案目标管理达到××一级标准;CC-2000调度系统的投入,使调度自动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由光纤、微波、载波和“一点多址”组成的现代化通讯网络,使生产指挥调度畅通无阻;通过双向终端对××地区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电力用户实行负荷监控,远程抄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22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少人值班,近郊11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无人值守。在线监测、状态检修远红外测温、带电作业等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监测能力和安全系数;配网自动化建设,有效增强了配电网络互联互带能力,逐步实现了正常情况下的开环运行和设备故障检修时“手拉手”互带,大幅度减少了对客户的停电时间;周官屯仿真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FS6检修间、线路培训基地的建设,为生产人员提高技能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1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58期,参加培训人数2507人,全员培训率84.6,继续教育培训率达81.7。全年公司完成QC成果26项,科技成果18项,优秀科技论文33篇,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带头人。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管理,增供扩销,努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电网的发展、科技的投入、设备的治理,直接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供电公司电压合格率综合完成98.94,其中A类电压达到99.04,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3,线损实际完成值3.30,充油设备渗漏率达到万分之二点四。在此基础上,公司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从强化用电经营基础管理入手,增供扩销,开拓市场,全年完成售电量127.45亿千瓦时,上缴电费收入53.99亿元,当年电费结零,陈欠电费回收率78.81。公司上下合拢五指,严格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合理调度使用资金,全年实现内部利润6321万元,超出集团公司下达的5360万元利润指标961万元。2001年,改制重组后的多经企业,实现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逐步向集团化、产业化迈进.全年实现产值3.66亿元,实现利润627.9万元,有效地减轻了主业压力,壮大了公司实力。

天道酬勤筑丰碑

从2003年11月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到2005年10月公司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供顺利完成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形成了公司新的领导核心。一年多来,公司党政“一班人”牢记“要抓住机遇切不可丧失机遇,要开拓进取切不可因循守旧”的警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奋进,务实创新,不断谋求企业的快发展、大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公司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加强班子成员的作风建设。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从企业重大问题抓起,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紧紧依靠工人阶级,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企业,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在企业中发挥了坚强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书记刘顺平被评为“××电力系统优秀党委书记”,经理周安春被××电力公司授予“杰出青年管理创新奖”

精神文明硕果累累。××供《双文明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企业改革发展总的目标任务只有两个:把生产经营搞上去,实现利润最大化;把精神文明搞上去,建设一流职工队伍。进一步确立了书记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书记,经理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经理,实行“一体化”管理,“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的“大政工”格局。在全公司持续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社区创建工程,争百优、创最佳、当标兵评先工程,科技兴企、读书育人、岗位成才素质工程,标杆变电站、示范窗口、支部规范化样板工程”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逐步建立起了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奖勤罚懒的良好机制和工作氛围。公司已连续15年荣获××市文明单位,14年省级文明单位,连续4年荣获××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和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好范文版权所有

队伍建设蓬勃向上。公司抓住作风建设这个关键,以思想觉悟“高于”群众、业务水平“精于”群众、工作业绩“优于”群众、遵纪守法“严于”群众为标准,认真开展党员技术练兵、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树立了党员队伍在企业改革、转机建制、提高“两效”的良好形象。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公司涌现出了一大批扶贫帮困、捐资助教、见义勇为、职工互助等先进典型。在纪念建党80周年系列活动中,××供人以昂扬奋进的风采,荣获××市“颂歌献给伟大的党”大合唱一等奖,荣获××电力集团公司“创新奖”。

企业形象全面提升。2001年以来,××供电公司以“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实现了城市居民生活限电为零,新闻媒体曝光率为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电力提案为零的零目标。连续五年夺得××市“便民利民杯”竞赛第一名,荣获××市“双为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被××电力集团公司、××电力公司授予“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公司建设路营业站被团中央、××电力公司等19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信用建设示范单位。今年,又被河北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愚公移山志,天道酬勤人”。××供电公司创一流的艰苦历程,值得每一个××供人骄傲。然而,面对飞速变化的改革发展形势,××供人清醒地认识到,达到国内一流不过是万里长征的一步,前面的路还更长、任务更艰巨。今天,这支电力生力军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又一次整装待发,向着国际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迈进。经理周安春、党委书记刘顺平充满信心地表示:“再经过二至三年的不懈努力,××供电公司一定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定会以名副其实的全国特大型供电企业的崭新形象,自立于电力工业之林。”

第五篇:兰州供电公司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

管理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十二五”信息通信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服务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为重心,按照“抓建设、重运行、促应用、保安全”的工作思路,2013年底,完成县公司供电所信息内网全面接入,在2014年底,通信网络建设完成调度电话、会议电视系统全覆盖,35kV变电站光纤覆盖率达到100%(武川变通过租用2M通道解决);根据是省公司统一部署,完成SG-ERP主要业务应用在县供电企业的全面覆盖;建设和完善县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内、外网隔离,有效提升网络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构建信息化管理、建设和运维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建设并狠抓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为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提供全面支持。

二、重点工作内容

(一)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县供电企业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县供电企业至地市公司和基层站所信息通道全覆盖,提升现有信息通道的带宽。完善县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实现双网隔离,实现信息网络建设与电网建设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地市公司至县供电企业网络带宽,规范县供企业信息网络通道租用管理。适应主营业务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消除信息壁垒,破解管理壁垒,按照公司统一的系统架构和信息标准,梳理各业务主线的集成需求,扎实推进县供电企业各类应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基层单位重复录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共享水平。

(二)业务系统全面覆盖

根据省公司统一部署,开展ERP成熟套装软件等7大主要应用系统,以及政工管理等5个综合及保障类信息系统在代管县供电企业的推广覆盖,2014年完成在所有县供电企业的全面覆盖。

(三)信息安全支撑保障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按照有关要求对县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在接入信息内网前进行安全测评,办公计算机等终端安装部署桌面终端管控系统和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强化信息安全管控,落实公司统一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切实解决基层单位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开展县供电企业安全培训和隐患排查,重点解决隐性互联网出口、违规外联、弱口令等安全热点问题。为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网络平台。改造完善信息通信网络机房,以满足设备基本运行为目标,重点解决基础装修、配电系统等问题。

(四)加快通信通道建设步伐

县供电公司35kV变电站光纤接入应与电网一次建设同步规划,利用输(配)电线路敷设ADSS或OPPC光缆,选用光电一体化通信设备,满足变电站信息业务接入的要求。部分因地处偏远,光缆线路投资偏大的变电站,采用租用2M通道,并配置相应接入设备,解决变电站调度电话、综合自动化业务的传输通道。在2014年底,县级供电公司35kV变电站光纤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武川变通过租用2M通道解决)。

(五)加快电视会议建设步伐 2013年,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电视电话会议系统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统一构建网络硬视频MCU资源池,同时配置统一的标准化电视会议终端,实现MCU资源共享调配与应急备份、各级单位灵活组会、小型会议自助开会等功能,并与专线硬视频系统配合,完善多组重要会议双系统保障体系。兰州供电公司4个县(区)供电公司配置4套一体化视频会议终端,实现电视会议系统全覆盖,该项目计划2013年底全面实施完成并投运。

(六)健全信息通信运维体系

规范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运维人员配置,健全完善运行检修制度,实现各类日常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完善县级信息通信调度与电力调度的沟通机制,合理安排信息通信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做好重要时期及业务的信息通信服务和保障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管理提升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公司成立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部署、协调和指导该项工作,研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公司相关议定事项的督促落实,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协调落实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

(二)职责分工

信通分公司:按照国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要求和部署,配合省信通公司做好系统延伸覆盖及配套网络建设等工作。负责县供电企业通信网络规划及建设工作。组织县供电企业建设或提升县供电企业至地市公司和基层单位的信息通道,开展入网安全自查和信息网络安全测评等基础准备工作。对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管理、培训和技术支持。各业务部门:在系统延伸覆盖和深化应用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要工作,参与系统建设方案审核。

县供电企业:按照省公司和地市公司统一部署,配合省信通公司开展系统延伸覆盖及配套信息网络建设工作,提供工作开展所需办公环境;落实信息网络安全责任制,开展信息化工作自查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措施并落实责任,解决突出问题,消除工作薄弱环节。组织开展通信网络规划及通信网络建设具体实施工作,做好信息通信设备的管理及运维工作。

四、实施步骤

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管理提升工作,应纳入公司“三集五大”系建设范围,与各专业管理提升工作协同开展,满足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进度要求,计划于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

(一)自我诊断阶段(2013年3月-4月)

围绕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工作目标,结合本单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情况,开展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管理诊断分析,梳理信息通信工作的薄弱点与存在问题,根据县供电企业不同体制,确定整改重点,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形成《信息通信管理提升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4年6月) 统筹安排资金和人力资源,逐级细化县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延伸覆盖和深化应用工作诊断基础上,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解决突弱环节。

2013年6月30日前,信通分公司负责将各县供电企业至公司网络带宽升级至20M。

各县供电企业至基层单位已实现自建光纤覆盖的,2013年12月31日前,各县供电企业自主完成信息网络升级,带宽不小于10M。各县供电企业至基层单位未实现自建光纤覆盖的,按照《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信通部关于下发县供电企业信息专用通道租用意见的通知》(科信﹝2013﹞49号)中谈判的通道租用价格,2014年6月30日前,各县供电企业与运营商完成新的租用合同签订,要求各县供电企业至所属基层单位信息网络统一租用光纤专线,带宽不低于2M。

县供电公司35kV变电站光纤接入应与电网一次建设同步规划,利用输(配)电线路敷设ADSS或OPPC光缆,选用光电一体化通信设备,满足变电站信息业务接入的要求。部分因地处偏远,光缆线路投资偏大的变电站,采用租用2M通道,并配置相应接入设备,解决变电站调度电话、综合自动化业务的传输通道。2014年底,县级供电公司35kV变电站光纤覆

盖率达到100%以上(武川变通过租用2M通道解决)。

2013年12月31日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电视电话会议系统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统一构建网络硬视频 MCU 资源池,同时配置统一的标准化电视会议终端,实现 MCU 资源共享调配与应急备份、各级单位灵活组会、小型会议自助开会等功能,并与专线硬视频系统配合,完善多组重要会议双系统保障体系。兰州供电公司4个县(区)供电公司配置4套一体化视频会议终端,实现电视会议系统全覆盖。电视电话会议设备安装投运后,组织各单位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并编制有关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会议发起、申请、调试及检修流程。

2013年6月前,永登县公司、榆中县公司配合营销部完成营销系统覆盖建设,2014年6月前,根据省公司统一安排和业务部门的需求做好其他业务应用系统覆盖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

2014年6月前,根据省公司统一安排,完成县供电企业防病毒系统、桌面管理系统的部署,实现桌面安全防护率100%的目标。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4年7月-12月) 在各县供电企业完成内部自评验收的基础上,组织信息通信管理提升考核验收,科学评估工作成效,总结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巩固优化信息通和安全管理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管理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管理提升活动组织机构,主管领导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局面。

(二)整体协调,分步实施

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在深化应用中的主体作用、信息通信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支持作用、关键用户的专业带头作用,实现合力推动。信通分公司与各业务部门充分会商,在全面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全年任务安排,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和人员,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有序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三)加强管控,全面推进

建立定期例会、定期检查、工作月报的机制。注重过程控制,加强各阶段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切实解决影响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活动宣贯,全面动员参与,提升公司信息通信安全保障和深化应用水平。

(四)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将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管理提升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业绩考核体系,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工作推进有序,取得实效

上一篇:供应商承诺书范文下一篇:工艺员的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