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2024-05-06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精选7篇)

篇1: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潘德全

【摘 要】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农村众多语文老师日思夜想的问题。我曾在迷茫中思索,在思索寻“法”(教学方法),曾一度,沉迷于“法”而不能自拔,结果却收效甚微。后来,我在聆听了国内许多语文名师的“众家之言”后,仍有一种“沉醉不知归路”之感。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对于“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不再迷醉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认为: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出路,“模式”与“教法”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所选择的“路”。在经过一番追根溯源的思考后,我不禁扪心自问: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我认为,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

二、给语文课堂教学来段“截拳道”;

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工在课外”。

关键词: 语文 有效教学 语文原生态 截拳道

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众多工作在农村中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所深深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为此而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甚至是不辞长途的奔波,不顾旅途的劳顿,与全国著

名的语文教学名师“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成功的经验。然而,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无不有一种“苏俄的‘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之叹。那些全国著名的语文“名师”,他们所探索出来的“宏论”,无疑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语文教学财富。但是,它们大多诞生于“城市”这块沃土,他们所面对的学生与我们农村广大语文老师所面对的学生有着天渊之别(指语文素养的层次差异)。城市或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与我们广大农村中学的情状不适,它们救不了,也提高不了我们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相信,就是那些“语文名师”空降在我们这块土地,也会因水土不服而捉襟见肘(当然,我不是说,我们要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甚至是夜郎自大,我们还得博采众家之长,还得借它山之玉)。于是,“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就成了摆在我们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难题。

对此问题,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得出如下拙见,我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

我们知道,原生,意思就是来自系统自己的,原汁原味的东西。而“原生态”,简单的说就是“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形态”。同理,我们的“语文”,它的根系深远、博大。它的土壤是华夏五千年的泱泱文化,也有着我们中华民族“语文”的“原生态”,它骨子里同样的,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有我们民族“语文”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根源习俗与生存状态,即“语文原生态”(用此词,我不是猎奇,怪论)。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上一种没有被特殊雕琢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常态课。为此,我们应立足于中华民族“语文”的自身特性,结合我们所处的实际情况,到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中去寻找良方(当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必不可少的)。孰不知,正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培养了如:“司马”、“李杜”、“唐宋八大家”、朱熹、曹雪芹、王国维等大家。这是我们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所谓无法望其项背的。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让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讲究“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这是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同时,我们也知道,我国古代“语文”没有独立设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具有独立性,而是包含于“文、史、哲”当中,具有综合性特色。虽然我们的现在的“语文”,已分科独立出来,已无法 “复古”,也 “复不了古”,但它仍不失其“原生态”。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探寻并回归“原生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力求做到将政、经、史、哲、伦理,以及自然科学等知

识的渗透进去。不置可否,这就同时也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博览群书。

其次,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讲究“熟读精思”。它表现为“学生的阅读与教师的讲解相互配合,在读书声中学生对作品渐趋熟悉,在讲解声中理解渐趋深刻、全面。一旦熟读成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熟读精思”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读”是越来越稀罕了。再说,我们应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学生只要篇篇熟读、读熟、精思,便可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例如:“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美读吟诵”①这一观点的提出,就是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本色语文”,“把语文当作语文来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②,让语文课堂有一点“语文味儿”③,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原生态”。只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如听如赏原生态之乐,如观如舞原生态之舞。那美,那效就显而易见了。

二、给语文课堂教学来些“截拳道”。

近年来,网上学习,名师课堂,优质课、示范课等等,供我们语文老师借鉴的课堂教学资源可谓不少。然而,这些课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下特点:演、饰、虚、华,甚至近乎完美无瑕而大雪无痕。简言之:方法太多、绝招太多、套路太多、流派太多。那似乎是高手,或天资聪颖者所能为之。可对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我们这些“出生草莽”的老师来说,却无多大收益。总之,无法学,学不来,用无效。

鉴于此,我联想到,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其思想能冲出众多技击流派的荫庇,而闪闪发光,其奥秘何在呢?它“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以最简单的方法,最高的效率击倒对手,指引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它“讲究没有形式,如此便可表现为一切形式。因为截拳道没有派别,所以可适应于任何派别。”④它反对任何固定的形式,强调“无形之形、无式之式”。它无任何固定的技术坳作,更没有套路形式,有的只是实战中的“务实”。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妨给语文课堂教学来些“截拳道”。

再说,“新课标”要求我们: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导”;“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课堂上,“老师是合作者,参与交流,并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应呈现为自主、合作、交流”;“老师不对结果做出权威性的评价,而是将学生引入学习过程,引入思维过程,而后对过程进行肯定”。换句话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要迷醉于教学方法、绝招、套路、流派,不要局限于方法、绝招、套路和流派,更不要受其所束缚。要给语文课堂教学来些“截拳道”,要“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少一些“演”、“饰”、“虚”、“华”(表现为:语文课堂教学打着“新课改”的大旗,出现了“剑走偏锋”的现象,要么把语文

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历史地理知识课,生物知识课,综艺活动课,多媒体信息课„„要么上成了严重脱离文本、架空文本、海阔天空、空头讨论、辩论、乃至漫天拓展、缺少语言积累和语言品味的空洞语文课⑤),要多一些“真”、“朴”、“实”、“美”。

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工在课外”。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讲究联系日常生活;讲究“文”与“道”。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岂可一概弃之而不用,视之而不屑?我们中国语文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语文教学中的许多观念都是代代相传,因袭而至今的。因此,我们不能狭隘的认为“新课改就是革命”,我们应当领悟到“课改是改革,不是革命”⑥。不管怎么“改”,也不能改掉语文的“原生态”,如果改掉了语文的“原生态”,就改掉了“语文课堂教学”赖以生存的根,而没有“根”的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何“效”可言。

在此,我们虽谈的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一味的把目光往“语文课堂”看,不能一味的把劲往“语文课堂”使。我们应当清楚的明白,“一位老师,一位真正的好的武术教练从来就不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是一位领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而这路必须由学生们自己来发现。”⑦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外之工不可少(也就是我所说的“工在课外”)。要上语文课堂“有效课”,不仅不能忽视课外,我们更应重视课外之“工”,以提高“课堂”之效。这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语

文老师来说,这一点对提高我们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大有助益的。另外,如:现代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对待学生要求尊重、赞赏、帮助、引导。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⑧又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给她学生提出的“关于语文学习的十点建议”(即:第一、读经典。第二、读历史书籍、读人物传记。第三、背诵古今中外的诗词名篇。第四、作摘抄。第五、写周记,自由表达,没有束缚。第六、读点哲学和美学书籍。第七、写读后感和评论、随笔。第八、读报、看新闻。第九、读自然、读鸟兽、读花木。第十、看经典影片、听名曲、赏名画)⑨就为我们“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工在课外’”的观点作出有力佐证。这同时也启示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课外之工”。这是我们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农村中学广大语文老师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大”到理念和方向,“小”到方法和技巧。然而,我认为,如果我们的方向不对“路”,过多的从方法和技巧上去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那无疑是缘木求鱼,舍本逐

末。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味的希祈通过方法和技巧(在此,我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学方法”)的魔术般的变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很多时候是做无用功,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因此,我认为,我们农村中学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博采众家之长,相信而不迷信,结合自身实际,走自己的“路”。同时,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

二、要给语文课堂教学来些“截拳道”;

三、要修语文课外之“工”,以提课堂之“效”。

参考资料:

①《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韩军 著

②《高举着本色语文的大旗前行》 黄厚江 著 ③《程少堂讲语文》 程少堂 著

④《李小龙截拳道思想探秘》 胡红权 著

⑤《从“语文味儿”看程少堂伪精英的架势》 任明新 著 ⑥《黄厚江讲语文》(语文出版社)黄厚江 著 ⑦《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出来》 李小龙 著 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苏立康 著 ⑨《我的诗意语文教育观》 董一菲 著

篇2: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对大多数打工者来说,薪酬福利,是他们的需求重点,什么职业发展类的激励政策都是虚的。你这企业待遇若还不错,大多数人的努力,是以不被评估为不合格而遭解聘为目标,是以挣钱为目标。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因渴望得到某些东西而产生的动力,一方面是因害怕失去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产生的压力,在动力和压力相当的时候,组织目标就能得以最大化的实现,当企业中员工的动力大于压力的时,或者压力大于动力时,都会降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员工在你的组织中最大的需求,就是渴望每月拿到3000元的绩效奖金,当他的能力很强,绩效目标带给他的压力很低的时候,这个目标就不会激发他的潜力。当他的能力很弱,达成绩效目标所带来的压力大于3000元奖金所带给他的动力的时候,他可能会降低自己的期望,会像阿Q一样寻求自我安慰:拿不到3000,拿1500也已经不错了,但他也可能会在心里对企业产生不满,觉得企业对自己不公平,故意定个高目标来克扣自己的工资,当他在团队中散布因不公平感产生的消极情绪时,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文化和团队的士气,

假如他的能力,挣钱的需求期望带给他的动力,在公司的绩效薪酬政策下,或他的需求期望带给这个激励政策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

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中,企业的所有激励政策,都是和评估制度相链接的。而在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评估方案中,最终影响到经营成果的KPI指标,占的权重最大,关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占的权重微乎其微,有的甚至没有对该项进行评估,在领导者眼里最当红的员工,是哪些业绩最好的员工,尽管很多是以牺牲公司描述的价值观换来的,他照样是公司的大腕。

在一家对价值观有着清晰描述的企业来说,当有人用牺牲价值观做代价来完成业绩,并成为公司的红人时,这家企业真实的价值观,并不是它陈述的价值观。在典型的以结果做导向的企业组织里,员工呈现打工心态,正常。解决之道:用目标和计划管理,赋予员工责任,绩效评估方案,着重于评估过程。

当一个企业的绩效评估方案,有意识的逐渐的将关注重点,由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时,该企业就已迈向文化管理的征程了,才能真正公平公正的待人了,员工也才能在企业里找到归属感了。

篇3: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分析思考:

1.教师自身的原因。缺乏远大的教育理想和职业追求。他们普遍反映工作量太大,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平时看的书籍集中在教材与教参上,很少涉猎教育理论、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很少去反思与研究。个别教师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读书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只知课文的文章,名著的节选,自己都没有看过原著实在是令人担忧。

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单调。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的生存方式,对自身工作缺乏一种事业的追求,从内心深处难以产生阅读的需求。有些老教师过分地依赖自己的经验,缺少忧患意识,不重视知识的更新。有些教师教书工作时间长了,单调而重复,容易产生职业感,从而也逐渐失去了工作学习的激情。由于经常不看书的缘故,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教师课外阅读数量少甚至缺失其根源来自于教师自身对课外阅读的不够重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教师自身发展,教学成效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中提到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阅读应该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它应该具有主动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有些教师虽然对阅读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而难以静心下来看书。管理者急功近利的短视,沉迷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极大地阻碍了教师读书的热情。教师们每天必须花精力搞好备课、讲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教学,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想方设法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学校没有举行过任何促使教师阅读的相关活动,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学生的分数上。在大力提倡科研兴教的今天,农村的教师偏处一隅,不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教师的知识得不到补充与更新,不能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教师只能是井底之蛙,闭目塞听。

3.社会方面的原因。不论是教育系统还是整个社会都与阅读环境不甚和谐,整个社会处于转型的躁动期,同时影视文化和网络的冲击也极大地占用了读书的空间和时间。农村的教师除了工作压力大外,生活负担也很重,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大部分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得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自身经济非常拮据,没有补贴,没有奖金,为了生计得整日劳碌,周末也不得休息,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走进同事的课堂观摩学习,或者进行校本专业学习,他们所工作的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都十分困难,没有财力聘请专家培训或者外出学习,因此教师们大都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建议措施:

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职业热情。许多农村的教师职业热情不够,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应该把这当做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因为只有热爱教师这职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教师的光辉形象才会熠熠生辉。

2. 提高语文 教师的课 外阅读意识。一名语文教师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开发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可见,对语文教师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3.倡导新型的读书方式。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也走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应该大力提高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语文教师现在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提倡网络阅读的方式,着眼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篇4: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分析思考:

1.教师自身的原因。缺乏远大的教育理想和职业追求。他们普遍反映工作量太大,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平时看的书籍集中在教材与教参上,很少涉猎教育理论、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很少去反思与研究。个别教师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读书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只知课文的文章,名著的节选,自己都没有看过原著实在是令人担忧。

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单调。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的生存方式,对自身工作缺乏一种事业的追求,从内心深处难以产生阅读的需求。有些老教师过分地依赖自己的经验,缺少忧患意识,不重视知识的更新。有些教师教书工作时间长了,单调而重复,容易产生职业感,从而也逐渐失去了工作学习的激情。由于经常不看书的缘故,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教师课外阅读数量少甚至缺失其根源来自于教师自身对课外阅读的不够重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教师自身发展,教学成效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中提到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阅读应该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它应该具有主动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有些教师虽然对阅读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而难以静心下来看书。管理者急功近利的短视,沉迷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极大地阻碍了教师读书的热情。教师们每天必须花精力搞好备课、讲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教学,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想方设法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学校没有举行过任何促使教师阅读的相关活动,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学生的分数上。在大力提倡科研兴教的今天,农村的教师偏处一隅,不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教师的知识得不到补充与更新,不能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教师只能是井底之蛙,闭目塞听。

3.社会方面的原因。不论是教育系统还是整个社会都与阅读环境不甚和谐,整个社会处于转型的躁动期,同时影视文化和网络的冲击也极大地占用了读书的空间和时间。农村的教师除了工作压力大外,生活负担也很重,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大部分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得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自身经济非常拮据,没有补贴,没有奖金,为了生计得整日劳碌,周末也不得休息,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走进同事的课堂观摩学习,或者进行校本专业学习,他们所工作的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都十分困难,没有财力聘请专家培训或者外出学习,因此教师们大都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建议措施:

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职业热情。许多农村的教师职业热情不够,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应该把这当做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因为只有热爱教师这职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教师的光辉形象才会熠熠生辉。

2.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意识。一名语文教师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开发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可见,对语文教师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3.倡导新型的读书方式。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也走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应该大力提高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语文教师现在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提倡网络阅读的方式,着眼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总之,广大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广泛涉猎知识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有效途径,要积极投身到课外阅读和学习中去。

篇5:申论:新农村建设规划路在何方?

2010-03-02 11:3

4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却出现了诸多问题,重复规划,浪费建设问题严重、规划建设不科学,不规范;规划人才紧缺,技术素质跟不上;工业布局不合理;农村基础建设标准不能适应现代代农业要求等,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亟不可待。

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之所以出现上述突出的问题,原因比较复杂,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划滞后,缺乏科学性;二是规划监管存在盲区,管理效率不高;三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四是缺乏规划专业人才,技术和素质不高;五是政策配套不完善,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六是宣传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对规划的认识不够。

新农村建设规划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多管齐下,加强规划工作。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把规划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把规划工作作为一项考核的内容来抓,实行一票否决制。要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缺乏定位,目标和方向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区域乡村发展规划,以城市建设规划为借鉴,使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具有科学性和发展性。

其次,通盘考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各地应该确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思

路,结合实际,做到省、市、县、镇各级规划有所衔接,尽快出台基础设施规划,方便查询;另外,在工业布局上要做到“大的一盘棋,小的各自由”,做到规划,既要有城市的东西,更要有农村的特色。

再次,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监督检查工作。规划局,建设局和国土局等部门要协调一致,确立牵头部门,成立专职的规划监察执法队伍,把规划审批和监察工作统一起来,对农村地区违法建设进行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彻底解决乱搭乱建问题。

第四,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国家立法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新村规划的法律法规,尽快起草,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办法》,通过立法的形式把规划工作确定下来,把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规划工作有法可依。

第五,加大对规划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通过把规划专业的大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规划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把在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技术和素质;还可以通过组织农村里面有能力,素质较高的村民进行培训,不断培养规划方面的人才,解决当前规划人才紧缺和技术素质跟不上的问题。

第六,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加深农民对规划的认识,让他们摒弃

传统风俗习惯、风水宝地意识,并积极参与到规划工作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

篇6: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首先,要明白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评判标准。

笔者认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评判标准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有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高效课堂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兼顾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提高,要有思想火花的碰撞体现其魅力;更重要是要有长效的适应性、生命力。

如何达到这个标准?笔者谈谈个人做法:

一、尽力地驾驭好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每堂课笔者都力求把教学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趣味横生,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及时地捕捉课堂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并维护一种易于学生表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以营造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思考遇到障碍或偏差时,笔者就指点迷津,用语精炼、力求一语惊醒梦中人,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当学生自己突然产生某种新颖的形象或思想的心理状态,即灵感或顿悟时,笔者就及时地予以肯定,并使之成为课堂亮点;当学生一时不能接受所学的知识,笔者就及时地调整策略,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学习内容;当学生的情绪、行为发生微妙变化或异常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避免消极情绪的扩散,同时允许他们恰当、适度地表达情绪,使其心理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二、力求课堂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每堂课笔者都力求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具体来说:要么夯实学生知识记忆,充实学生记忆储备;要么激发学生文学情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智力水平;要么端正学生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生活技能;要么规范学生道德认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或者兼而有之,绝不偏离和违背语文学科特点。

三、力求课堂兼顾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提高

课堂即使教师教得很认真,学生学得很辛苦,若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只有兼顾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于是,笔者想方设法弄清每个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弄清每个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在备课时立足于本班学生实际接受水平,注意多设计一些与学生当前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课堂上为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帮助。

四、化静为动,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耀

笔者听了不少公开课,感觉多是教师哗众取宠的表演,很少真正注意到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课堂都是按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剧本,学生则是像演戏一样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课堂毫无思想火花的碰撞。即便有思想交锋,也是编程好的,好看好听,但不真实。学生思想潜能得不到真正的释放,学生的认识得不到真正的改进与完善,智慧也难以成长,成绩也难以进步。所以,笔者要求自己课上不仅要精准地挖掘出教材中内在的人文思想,寻找教材文本作者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切合点,还要寻求笔者的思想与学生思想的沟通和融合。然而学生的思想常常是静静地埋藏于心灵深处,犹如打火石,需要在激烈的碰撞中方能喷发出耀眼的火花。故而,课堂上笔者时刻注意挖掘和捕捉学生涌动的思想,化静为动,让学生表达出来,并与之碰撞、交锋,让思想的火花闪耀光芒。

五、谋求有长效适应性的课堂

谋求有长效适应性的课堂,笔者认为应做到:

(一)树立长效的记忆理念

高中语文需要记忆的知识有很多,因学生的特点、记忆对象的特点各异,记忆方法就要各异。有时笔者让学生将记忆的知识在头脑中对自己陈述,或让学生对别人陈述,有时让学生化繁为简记忆,有时让学生按特征记忆,有时让学生寻找规律记忆。每堂课笔者不只满足于让学生一时记忆住,更追求能让学生经久不忘,记的知识越来越多,且能有效地应用和迁移。为此,首先记忆的内容笔者让学生课上能理解,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记住它。其次新课堂笔者总留心挤出一点时间或以链接的方式让学生对以前记忆的内容加以巩固。《论语》中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所讲的就是知识要不断巩固的道理,不巩固就会记后忘前,不是经常有学生到了高三,高一高二记忆的知识又忘了,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记忆。

(二)确立长远育人观念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段话意思是,一个人把《诗》三百篇背得烂熟,让他处理政务,他不会,让他去当外国使节,他不会处理外事,他虽然背得很多,那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绝不只是让学生一时愉悦,要有长远育人的眼光,要帮助学生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课堂笔者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找到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想象,而且可以实际看到、听到乃至触摸到,接受新知识会更快,课堂气氛也就热烈,同时也培养学生适应所处社会的行为要求、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的能力。

篇7: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在何方

纵观近八年的改革,我们的课堂也的确因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有些问题至今困扰难解,且一直在提醒我们:慢点走,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想想路在何方。

一、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自主课堂”该有怎样的面貌?

导学案和自主课堂是相伴相生、荣辱共存的自主课堂是指在教师教学自主的前提下,从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出发,通过合理、巧妙的途径或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广泛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规律探寻,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最优学业的积极课堂。

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语文课堂,似乎都能看作是自主课堂,因为教师们确实都放手了,有的甚至还放手到规定一堂课45分钟,教师只能讲5~10分钟,其余时间都属于学生自主学习。但,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课堂吗?它满足“教师教学自主、充分尊重学生需要、强调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了吗?不急着给出答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课堂实例。一教师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第二课时。铃声打响后教者给足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分小组汇报上节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学生先小组合议讨论,接着又自主地从该课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现象、通假现象、句式特点等不同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和台前展示。从学生上黑板书写到口头汇报的过程来看,学生自己找出的重点是恰当的,组员之间的配合是默契的。各组之间的内容选择虽有重复,但至少表明学生都在关注本课基础,抓住知识重点,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表明事先该教师没有给学生范围的限制,学生有了最大的自由度和选择余地。多好的“我觉得这些字词句对于大家很重要”的“预学导航”题型设计!学生之间的相互纠错、对抗质疑等也很自觉,及时有效。像“乃重修岳阳楼”一句中的“乃”,应该译成“于是、就”,就不属于实词类,应归为虚词类(虚词中的副词);还有“学习目标”之“自主赏析文章典雅韵致的语言,情感朗读”这一课堂重点,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自主学习的目标指令和课堂操作的航向指引,学生能在教师的要求下,先自主赏析,说出理由,然后放开声音情感朗读。教师的预设、课堂流程上的主攻方向都始终围绕着上述目标进行,突出“自主”二字,这是不是自主课堂的一个很好的微课实例?

一位教师在上《孙权劝学》一课时,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的,五次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1.读准字音、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2.读顺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小组互读,检查朗读情况,组长指名朗读,组内评选优秀诵读者) 3.读懂大意,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意,口头翻译课文(采用留、替、调、补、删等方法);4.读出语气(双重否定、反问、赞叹等),体会人物(孙权、吕蒙、鲁肃)的不同身份及性格;5.读出疑问,我还有问题没解决;五次不同的要求,一步一个台阶的攀升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做法的很好体现。

我们的教学切忌打着“自主课堂”的招牌,不干“自主课堂”的事情,教师不放心学生,仍是自己套着、牵着学生往预设的方向走,没有突出学生的的主体地位,当然这样做也很难有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了。

二、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学生思维力该得到怎样的彰显?

凡是课改后行使用导学案的语文同仁可能都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如今的语文课上起来不仅自己感觉无味,学生好像也提不起多大劲头,思维力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来自于导学案的编制已让学生提前知晓上课的环节流程,教师课堂提问时的埋伏、包袱已提前让学生洞悉。就像变魔术、玩戏法一样,观众若已经洞悉表演者下一步要做什么,甚至怎么做了,一切还有吸引力吗?回到语文课堂,若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一味按导学案设计程序去进行,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还有新意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的课改历经几年艰辛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但少有“包袱”,鲜有“峰同路转”是让我们语文教师感觉最为尴尬和无奈的事情。不按照导学案行程走,会被说成不是课改课,学校考核不过关;按照导学案方向指引,会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如此一来,导学案仿佛成了“鸡肋”。

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还是来看一下上述所举课例《岳阳楼记》的导学案设计。比如【共学助行】(二)自主探究,解读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知人论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教师出示的学法指导是:联系课前查阅资料,结合范仲淹生平经历、本文创作背景等理解。

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很多参考资料上的解读都写着“此句表现出作者忧同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的政治抱负”等字样,但至于为什么是这样,范仲淹在这里发出如此感叹的背后有怎样的背景、心境和深意,也许学生并不完全知晓。此时,就该教师出场了,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及时补充有关范仲淹的三则“资料助渎”材料,帮助学生解文寻根,知人论世最后教师用“自幼孤贫、勤学苦读、庆历新政、政治革新、几起几落、百折不挠、军中一范、西贼破胆、先忧后乐、心系天下”这一组四字关键词提炼浓缩,概括精准,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提炼范本。

仍然是【共学助行】(二)自主探究,解读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知人沦世。导学案提出“范仲淹在文章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这句话有怎样的言外之意”这一问题,试想如果学生不去了解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及为人个性,是很难挖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的,对友人的规劝、劝勉之意也只能停留在字面里、参考书上,而无法深入其中。此时,教师又及时补充《滕子京负大才》:“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这段文言材料的选择和补充,既自主考查了学生对文言句意的理解,更有对“劝慰友人”该层意思的进一步拓展,从而表现出范仲淹的“乐观自勉”。此时,再要求学生将这两种意思朗读出来,学生更有干劲,课堂更为活跃。

再回到前面所举的《孙权劝学》一课。学生已知教师要教授该课,怎样导人才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当然从课题《孙权劝学》直接导入未尝不可,但几乎没起到任何激趣的作用。而前面上课的这位教师,课堂伊始即采用教者口头讲述“败走麦城”之“汉建安二十叫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来攫住学生的心,非常明智聪慧。此环节虽没有多媒体声光电的刺激,但一则“评书”故事已在瞬间让学生专心致志,兴致勃勃,注意力很快转移到对设下计谋打败关羽的“吕蒙其人其事”的认真学习和了解上了。

再如一教师上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导学案设计中提出:弄懂下列问题后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1.注释中有哪些有用的信息?2.文中的“独”“粒”“强”分别与文中哪句呼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文章用舟子的话结尾,有何深意?这样的问题设计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是毋庸置疑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已提前知晓问题而对课堂学习丧失兴趣,相反会更专注,更投入。因为他们想知道的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到了怎样的程度,还有多少深度广度才能触及到作者的内心,读懂张岱的“痴人说梦”。这样的问题设计及自主学习过程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考查他们的知识、能力及思维含量,从而让学生变得乐而想学,乐而愿学,学而不厌。

援引上述课堂剪影,实则想表达的还是: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要想促进学生更积极有效地思考,彰显其更多的思维力,教师必须对文本有独立个性化的钻研和深度解读,以及在此前提下的对学生活动的精心设计,此为不二法门。

三、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师生的愉悦激情该得到怎样的焕发?

上海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不能因为有一个个问题的呈现(虽然一再强调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梯度性)而板着面孔,毫无变化。导学案设计中的“我的疑问”或“我还有新的发现”或“你的疑问还有吗”就是为学生、为课堂所作的留白和喜悦、激情的诞生之地,课堂中很多不期而遇的精彩往往就会在这些地方、这样的时刻引爆。比如,仍是《岳阳楼记》导学案设计,教师原本只是设计了“范仲淹在文章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这句话有怎样的言外之意”,并没有设计让学生怎样来朗读这一问题,但在课堂上因为有了学生出色的发言,继而教师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能读出‘乐观自信’‘劝慰友人’这两种不同的语气和情感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只读了一遍,重音、语气、情感落在“斯人”“谁与归”上。但此时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重音、语气、情感连读两遍,学生第一遍重音落在了“微斯人”上,读出了无奈感伤的语气;第二遍重音落在了“斯人”“吾准与归”上,读出了自信乐观、豪迈坦荡的语气。两遍不同,第二遍更好。此处看似轻轻一拨,实则力拔千斤,它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体会出了他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由此看来,一堂好课,若没有教师“自鸣得意”的起承转合、穿针引线、机智点拨,就很难有学生的满意表现。而上《孙权劝学》的教师,课堂上用“文章写到‘蒙乃使就学’后大有长进就行了,又弄了个鲁肃出来干什么?他起什么作用呢?”轻松幽默的一句话点化,学生顿时都笑开了,紧接着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鲁肃是如何赞吕蒙”及“侧面描写”这样的教学内容上来。多么棒的课堂教学语言。这样的妙语绘声导学案上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全在于教师自己的语言锤炼、胸中丘壑和课堂把控。这样的课堂教学过渡语言,学生愿意听,教师更愿意说。

再比如教授人教版七下《木兰诗》《孙权劝学》《社戏》等课,教师带领学生慢走细嚼,驻足欣赏,采花酿蜜,好不自在。在导学案编制的留白之处,学生当堂完成了“木兰暮宿黄河的心理刻画”“木兰荣归故里的场面描写”“吕蒙苦读勤学的画面想象描写”“双喜和六一公公对话时的言外之意揣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适时介入,让学生既兴奋又紧张,动脑子讲合作,几分钟独立思考后的小组交流,在全班展示时迸发出了热烈绚烂的火花。课堂上看似即兴的碰撞、点染、畅游都让人内心充盈,面上含笑,乐而忘返,称得上是极美的不定期来临的课堂享受。

由此看来,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师不是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有事要做,有法可想,有技能展,继而师生共同感觉愉悦,激情澎湃,兴味盎然。

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语文同仁们,应当高兴地使用之。导学案使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

路在何方?

上一篇:通信网络建设合同下一篇:预备党员自评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