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原则

2022-12-24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突出解题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解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解题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没有遵循解题教学的基本原则, 问题来源缺乏一定的生活基础, 学生不易理解;解题方法单一、思维不够灵活;问题的呈现方式较为单调; 对问题解决缺乏合理性的评价, 这些都导致解题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肤浅阐述小学数学解题教学应遵循些基本原则:

1问题的来源应以生活化为基础, 让学生易于感知

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他们的理解能力, 问题设计的情境应取之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 便于学生感知, 易于理解。 因此,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 设计富有情趣和实际意义的问题背景, 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 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 这样解决问题学生才感觉到有价值。 但从苏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看, 很多问题设计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 对于一些具体的数学概念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 这给他们的问题解决带来很大困难。 教学时, 教师不妨进行适当的重组, 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如教材选用“一辆汽车3 小时行120 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 5 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道例题对于刚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对速度、时间、路程以及三者之间关系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 甚至对于实际生活中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更没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数学问题, 学生不易感知。 如果将例题适当改编为:“王老师买5 支相同的钢笔用去20元, 若她要购买9 支这样的钢笔, 需要付多少元?”这样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背景进行适当改编, 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学生易于感知, 更能理解。 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 他们则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2问题设计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

要改变传统的解决问题“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 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文字表述的应用题, 学生不易理解, 更找不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因此, 对于数学问题以怎么样呈现方式展示出来,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灵活选择。 比如可以结合填表、漫画、情境图、数据统计等形式展示出来, 引导他们学会分析每一种不同的呈现形式的应用题, 从不同角度分析蕴含的数量关系, 培养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 如: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测量一个星期的气温, 并将之形成一张图表展示出来, 然后求出一个星期的平均气温;再如, 苏教版教材中运用大量的师生对话的形式, 展示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 这样“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便于学生理解。

当然, 教师也可以突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将“纯文字化”的表达模式有机地与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情景剧表演等有效地结合起来, 这样既直观形象, 又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多样化的学生的需求。

3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 提倡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对于数学问题解决时, 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引导他们将自己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大声说出来, 并积极倡导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对于数学解题教学时, 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问题解决本身, 而是让学生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方法, 以形成策略, 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但实践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局限于“唯一”答案、“唯一”解题方法, 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 对于学生“怎么想, 如何做”更是置之不理, 这些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 教师要适度地引入开放性解决问题,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大胆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示出来, 冲破传统应用题解决思维的封闭性, 给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过程中设计这样一道例题:王丽服装厂接到生产1200 件衬衫的任务, 前三天完成了40%, 照这样计算, 完成任务还要多少天?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后, 小组汇报总结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1) 1200× (1-40%) ÷ (1200×40%÷3) ;

(2) (1-40%) ÷ (40%÷3) ;

(3) 3÷40%-3。

当然, 这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分不开的, 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 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

总之, 数学学科教学离不开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该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小学数学解题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注重“生活化”问题教学, 把解决问题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 把握问题解决的本质;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教学, 让学生领悟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 突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题过程中, 一方面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特点, 突出强调解题教学的基础原则,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教学,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11年.

[2] 杜一凡.儿童探究式学习策略培养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第18卷, 2005年.

上一篇:脱氢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的合成工艺下一篇:汉源县核桃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