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原则心得

2023-04-12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原则心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则研究综述

【摘要】阅读不仅是搜集信息、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思维、获得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线性发展的,而非止于某个年龄阶段,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就必须从小学开始促使他们广泛阅读。阅读教学历来在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就学校的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教育之本。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耗时耗力多,效果却不甚理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应该教给学生哪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则历史进行研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未来小学阅读教学原则的一般趋势,提出实用的教学策略,试图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阅读教学原则;语文;小学

【正文】

(一)研究背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讲,阅读就是一种运用概念进行吸收、判断、推理、内化的复杂思维过程。阅读不仅在搜集信息、认知世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心灵对话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育中的重头戏,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不可或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方面的能力,将阅读与表达融为一体。那么要实现这些目标,阅读教学是其基本途径。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状况怎么样,效果如何?学生和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态度如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什么?如何优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主题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对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交融与共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近年来,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通过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目标、过程与方法,从而发现问题所在,提出科学实用的教学策略,丰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2.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从中提炼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针对性的精华理论,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经验,力争对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三)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

一、国内外阅读教学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一)国外阅读教学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把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必须有其特定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国外的阅读教学理论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阅读教学经历了一个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的变化过程。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便易性、彻底性和迅速性原则对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强调教学应该用最直观的方法,从观察开始,避免强制灌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60 年代的阅读是一种被动、“自下而上”的模式。 即阅读先按照视觉刺激传到口头的重新编码滞后做出字义反应的单向流程进行。这一时期,读者忽视上下文的联系,只能是被动的对文本做出单一的反应,不利于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

此后,经历了漫长的时期,阅读教学逐渐走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过程。近年来,美国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再是机械的输入的教学模式,而是逐步走向了构成主义的教学模式。构成主义的教学模式无疑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自己探索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独特的思想。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阅读教学的实效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所支持的观点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依据对外在信息的认知,主动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即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认识潜能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近三十年来,国外阅读教学的焦点集中于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其关键点在于阅读的深层意义取决于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对大脑图式知识的启示。阅读教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对阅读教学的科学性有了更富建设性的探索。从阅读教学的模式来看,美国、加拿大的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诊断——处方”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其中的“教——学”活动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预习需要来选定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师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以及游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的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以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

澳大利亚所采用的“语篇教学”模式也是极富有实践意义的。其强调应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一个完整的整体分解的支离破碎。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以及阅读,重视的是语境教学、拓展教学,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受和吸收信息。这对于加强教学的人文蕴将具有重大意义。

从阅读教学目标来看,不同的国家要求也各不相同。 法国对小学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倡导小学生应有特定的阅读时间为其提供特定的阅读环境,倡导在发展好小学生的朗读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系统的默读方法,从而提高默读的速度,增强理解能力,以便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英国则把阅读当作生活中的乐趣,认为阅读就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各种杂志读物,鉴别所读的诗歌、杂志、小说的质量。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足够信心,不仅仅把阅读当成是课内的学习,更是为了扩充见闻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满足个人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成为一个自觉地阅读者。

美国的小学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精读,能够对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足于读物本身的特点,用批判的眼光来评价文学作品。因此其阅读既可以看作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又是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情感表达。 虽然各有差异,但不难发现各个国家在阅读教学中都侧重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认识潜能以期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以上国家阅读教学模式与目标的比照,我们了解到国外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1、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

2、阅读目的的多样性。

3、充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4、注重对读者主体的关怀程度,这对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5、重视培养学生确立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国内阅读教学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我国阅读教学古而有之,如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 “教”、“学”二字 ,但那时的阅读教学主要指“诵读教学”。春秋战国时期《周记》当中“乐语”即语文与音乐的结合便指包含“诵读”的教育。孔子的《诗经》是所谓“诗书教化”的第一部诵读材料。

之后的《学记》批评了当时诵读的弊端即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墨守成规的按照文本诵读。所以其中出现了大量有关教与学问题的积极意见,其中有这样的记载:“故君子之教,喻也。” 这里的“喻”,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比喻,而是启发、诱导的意思。从“道而弗牵”到“强而弗抑”,便开始显现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教学方式。再到“开而弗达”则更进一步指出教师的作用就是鼓励、启发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如果教师都能够这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与学本身相互融洽,师生关系融洽,从而达到学生既不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又能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主人,就能使学生产生“和、易以思”的效果。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秦汉时期的阅读教学有《论语》、《孝经》等官方规定的教育用书。这个时期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生读的字要多,读的次数要多,要逐字句的用汉代语言解释先秦语言,之后才进行理解性的诵读。《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的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即是强调教师要善于启发,在学生没有努力想要弄明白的程度时就不要去开导他,要求教师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学生,直到学生心里清楚了意思却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再去启发他,不要生硬的灌输标准答案,一定要让学生有个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这一点也是尤其值得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隋唐的诗歌读本讲究记诵积累,宋元的蒙学教育要求熟读精思,到明清时期的阅读大都是讲究读书究理。纵观以上的诵读教学之法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阅读经验。

近代以来,伴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性,语文阅读教学也逐渐走向正规化。1909 年初,蒋维乔发表了《论小学校以上教授国文》,揭示了当时语文阅读中存在的弊端,对教授法有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这篇文章正式“揭开了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帷幕。” 20 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受国外阅读教学思想的影响,提出教学法应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从而取代了之前的教授法。

五四运动以后,受新思想的启发,阅读教学理论达到高潮。1920 年 3 月,胡适首先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学国文的教授》,在这篇文章当中,胡适对国文教学的目的、甚至教材、教法等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此时众多语文教育专家也都纷纷参与了关于教学法的讨论。尤其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权伯华、朱自清等在阅读教学的领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到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初,由于对苏联的教育推崇和借鉴,教育部将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阅读教学充满了苏联文学的教学模式,于是凯洛夫的“五环节”成了我国阅读教学的主流。与洛寒所提出的:“语文是一种工具,要按照学习和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也就是说,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相对应。 七八十年代以来,阅读教学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家各派的模式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即教学过程基本都由感知——理解——应用——巩固组成。继而又衍生出一些更为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潘风湘老师的“八步教读法”,我们所熟知的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再有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这些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学习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人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体验而理解世界,同时也理解自己,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同样的建构。”教师的作用以及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包括读“进去”和读“出来”。“‘进去’和‘出来’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缺一不可。” 阅读教学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使身心与文本结合在一起,首先是教师必须对文本要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对文本要有很好的解读能力、洞察力,更要有很强的领悟力。我们都知道文本的解读,基本的是对语言构成系统的一种诠释,当具备了敏锐的语感、深厚的语言品悟和富有穿透力的悟解能力,读者就能切入语言内部的情感世界,悟作品的内在情意,对文本做力透纸背的解读判断,慕君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在与文本世界、与作者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同时,也与自我进行着反思性对话。”

实际上理解本身就包含着反思的因素,所以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是使自己通过对话理解自己,在进行着自我反思,自身知识世界的建构。 通过对理论的概括总结,可以发现我国的阅读教学在五十年代的提高阅读效率到七十年代的讲读、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都是较为单

一、零散的。直到八十年代在钱梦龙、魏书生老师等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出现了“自学——指导式”、“目标——导控式”等模式,这几种模式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九十年代在李镇西老师语文民主教育、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张孝纯老师大语文教育的影响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强调积累与感悟的过程,注重阅读的自主、高效。在不同教育学说的指导下,目前我国的三维目标理论发展的非常完善,也非常适合目前的课堂教学实际。同样从理论方面看阅读教学模式也是异彩纷呈,无论是“自主——探究”、“情境——体验”还是“创新——求异”其目的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以便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高效的阅读,然而真正的能够将这些理论落实在教学实践中的却是少之又少。

相对于国外的阅读教学模式,我国教学模式虽有所创新,其三维目标也很具体,然而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于追求知识目标的达成,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实践中更多地是要求学生对于文本作者思想的精确理解和背诵积累上,对知识技能的重视大大超过情感态度,忽略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体验和感悟。

许多国家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都提出应当重视阅读目的多样性,能够把阅读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参与大众交际。相比之下,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则较为单一。基本上是要求学生精确理解文本,继而背诵积累。简而言之,就是我国的阅读教学实践还处于技能化和填鸭式的层面,机械地注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较为忽略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感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自己的特性。依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主体性,显现实效性、倡导人文性,蕴含情意性,悟出审美性,发展思考性。

只有做到了这几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效益。 1.主体性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程度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意味着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从而得到深刻的体验,将客观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现主体性要关注全体学生个体的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要提倡个性化阅读,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认识、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及情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实效性

这里的实效性主要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学的更多更好,在一堂课上,要通过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收获来评论一节课到底有无成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实效性是为了使学生读的能力、思的能力、写的能力都得到有效地训练,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启迪,引发其深层次的思考。 3.人文性

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是指人类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我成长,与言语主题主观授意紧密相关的生命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达到形象的感化作用,学会做人。同时,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在《我与你》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精神生活的养成。现在的教育是一种训练专业技能的工具,知识成了统治者,人变成了手段与产品。”

4.情意性

阅读教学之所以与其他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因为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本身的主体与客体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因素。课文里不仅有鲜明生动的各类形象,更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和深刻的理性。《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都对阅读教学的“情意性”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5.审美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阅读教学的审美性实际上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切的体验语言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悟出文中所蕴含的意境、人情,陶冶学生的心灵,以美怡情、启真、以美促德,从而促培养语文素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6.思想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魅力在于延伸学生的思想,教会学生思考,。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性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使命。要让学生在理解、体验而有所领悟与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乃至探究中激活思维。

三、把握阅读教学原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该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理解、掌握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并能迁移运用这种知识和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思想感情,以熏陶感染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则属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范畴。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构成了语文学科这个统一的整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并运用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感受到这种知识与技能带来的阅读乐趣后,才会产生热爱语文、乐于阅读的情感。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只有在一定的工具性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其人文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对新理念、新教材,许多教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迷茫、无助的状态。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认为,这是一种“语文教学常识的失落”。她认为,面对新理念、新教材,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对于大家公认的、长时间共同遵守的一些语文教学原理和规律,以及由这些原理和规律所构成的语文教学秩序,在一定的时间里应该是稳定的,不能轻易改变的。这些语文教学的原理和规律,很多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例如“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以语言实践为基础,适当给以语言规律和方法的指导”,“作文教学要读写结合”等等。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应突出问题意识

“带着问题读书”应该成为小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不是也常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吗?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激疑启思,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能够自己提出有价值、有深度、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问题意识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紧扣课题提出问题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许多篇目中,课题可以说就是这些文章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课题,扣问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主动与文本对话的兴趣,而且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走向五彩缤纷的文本世界,去搜集处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去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去体会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去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等之际,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才能踏上一条学生“自能读书”的康庄大道。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将”和“相”分别指谁?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后来又是怎样“和好如初”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自己探究,去搜集相关信息,探求、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并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三味书屋》一文中,可以抓住“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心里”这句话,提出“这个‘坚定的信念’指的是什么?”“从‘默默地’、‘深深地’这些词语中,你能够体会到什么?”等问题。又如在《钓鱼的启示》一课中,可以抓住“我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提出问题:这“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么做的?等等。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起到深化课文内容的作用。例如特级教师杨明明执教的《惊弓之鸟》一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杨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是更羸,有的说是原先的猎人,有的说是大雁自己。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十分激烈。老师相机进行语言训练,要求学生用 “这只受伤的大雁,只要„„就„„”说话。杨老师将语言训练、思想教育巧妙地渗透在一个高明的问题中,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阅读教学应训练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许多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一切创新思维、创新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和拓展,是知识的活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科书这一特殊的课程资源,根据课文特点,激活学生想象思维的火花,并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

1、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想象能力

语言文字,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要素,也是表达作者情感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中,作者通过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世界,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这些具有广阔想象和体验空间的语言文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泊船爪洲》这首诗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感性认识,想象春到江南,万物复苏,满目苍翠的迷人景象,进而体会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之情,达到训练想象能力的目的。

2、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发想象能力

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常流露的书面产物。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使文章所描绘的情景在脑海中一一重现,构成一幅幅图像,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共喜,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这种情感共鸣,进而体悟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训练想象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文情并茂的课文时,教师用极富情感的语调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对草原的感性认识,通过课文中的生动描写,想象蓝天白云下一碧千里的广袤草原,以及草原上色彩艳丽的小花、线条柔美的小丘、白色大花般的羊群等等,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景色奇丽的草原风光图。通过想象色彩清新、笔调柔美的画面,使学生在感受到色彩美、景致美的同时,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夕阳”的那种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3、依据课文“空白点”,拓展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里,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许多课文中都有欲言而未明说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具有广阔而充满生机的想象、体验和解释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中,“父亲”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对所面临的“道德难题”做出选择后,打电话通知了同事库伯。但“父亲”打电话的内容课文却未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空白点”,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一下“父亲”可能对库伯讲些什么话。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会有些什么对话等等。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感悟和体验,以达到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阅读教学应渗透学习方法

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现代汉语词典》)。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习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古人说,授人以鱼,可解一时之困;授之以渔,可以享用终生。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也提倡“从读书中学会读书,从作文中学会作文”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证明了学生所真正需要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在于获得寻求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文里的许多知识,都是由教师作系统而详细地讲授,学生无需经过探究、理解就可以获得学习的结果。而对于获得学习结果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则不加以明确指导,学生也没有机会抑或更本就不知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探究、发现、领悟和掌握。这样,学生就很难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始终贯穿“授人以渔”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学法指导,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螺旋上升,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概括主要内容、预习课文、自主研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等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熟练地迁移运用这些方法与技能,在新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阅读,达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四、阅读教学应强调由读导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是指作者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叙述、描写、比喻、夸张、排比、渲染等,它是深刻而生动地表现文章思想内容,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等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由读导写,读写结合,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更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田本娜教授指出:“不论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指导,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的同时,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笔者认为,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领悟作者选材的精当,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或者是感受作者流淌于文中的情感思想,或者是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应该包括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表达作者情感思想的词语的感情色彩等等的比较、发现、感受与领悟上。“课标”在第一学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三学段“在阅读中揣摸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等具体的要求上,体现了文章表达方法的多样性,也提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理解“课标”。叶圣陶先生再三告诉我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应通过阅读活动,依据“课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作者结构文章的基本方法和文章的表达顺序等方面去发现、去“感受”、去“体会”、去“揣摸”、去“领悟”,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读导写、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阅读教学由“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也体现了阅读教学既教读又教写的学以致用的目的任务。

当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指导情感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把握单元训练重点等等内容,也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以“平等者中的首席”(多尔语)的身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现和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得到和谐统一。并激励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

4、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王涛: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第二篇: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 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这是教学的根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都必须是科学的。不能向学生传播错误的观点和内容,一旦发现教学中的错误,应及时纠正。

(2)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说的根据教材的特点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材,各学科教材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各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应有不同的特点。二是同一学科各部分教材有各自的特点,也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语文为例,有的课文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来陶冶情操,有的课文是通过人物的刻画来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有的课文时通过论述来阐明某个观点批判某种错误等。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努力发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并根据学科特点,联系实际,结合知识进行教学,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要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做到学懂会用。

(1) 要以理论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力求把知识讲清讲透。

(2) 要恰当的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很广泛的,一般包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品行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联系当代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成就的实际等。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三、启发性原则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被苏格拉底称为“产婆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就在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自信心。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 发扬教学民主

四、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到抽象逐步转化的,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亲身感触的具体实物或形象,可以减少学生

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地领会和接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教学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

(2) 直观手段的运用与教师的讲解密切结合。 (3)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五、 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教材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学记》:“学不躐”,“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南宋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学要求。当代美国教育家哈伯德认为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爬山一样,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上升的坡度必须合适。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是:

(1) 要按各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顺序进行教学。 (2) 要抓好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3) 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使之能持久的保持在记忆中,需要时能正确的再现出来,加以运用。这个原则又称积累与熟练原则。 孔子要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教学要引导学生清晰的感知和深刻地理解教材,为巩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要有效的组织好复习和练习工作。

(3) 要教会学生在运用和学习新知识中巩固知识。

七、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健康发展。

朱熹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提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由来。《学记》中也提出“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 教学要有统一的全面的要求

(2) 要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3) 教学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搭配原则

《如何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选择和确定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这门课,结合教学实践说说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搭配原则有哪些?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在小学阶段搭配教材内容,要优先考虑小学生所处于的特殊发展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现自己;有效注意时间短暂,兴趣转移快,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本着先难后易,先新后旧,先灵敏、速度后力量、耐力等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合理搭配。

水平一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以基本活动为主,如队列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与滚翻、攀登与爬越、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内容,与相应的游戏教材搭配起来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被游戏化的教学,符合该阶段水平的儿童特点,使其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水平二阶段的学生主要以跑、跳、投、体操、武术、小足球、韵律活动等内容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民间体育活动、体育健康常识、学校特色等内容并采用游戏和趣味性较强的比赛相搭配。

水平三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发展学生速度、柔韧和灵敏素质为主,同时选择搭配加速跑、跳远、体操、武术和球类等项目,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掌握一到二项健身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为终身自觉从事体育锻炼夯实基础。

总之,合理搭配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会有所不同。讨论中,很多教师都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同时在教学中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地域特色。尽管影响教学的因素很多,只要选择搭配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都是成功的体育课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最好方式。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健身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生理、心理等各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善,过大的强度、负荷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危害。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的内容是否简便易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效,对学生的身体会带来伤害的内容就不可选择。 二:差异性

教学宗旨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自身素质等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学习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依照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选择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 三: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有意注意开始阶段,这时无意注意仍起到重要作用,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感知常常与具体形象思维融合在一起,且自我克制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尤其是7—8岁的孩子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只能维持10—15分钟左右。所以,低年级教学内容应该趋向一般单向传递和简单的游戏情节为主。 四:生活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尽量选择能与学生实际爱好、兴趣、需求相一致的内容,注意内容的终身效应。本来我们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我们也应使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五:多样性。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同一内容的练习,时间久了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产生怠倦心理,对体育活动也随之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全面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生理、心理等各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善,身体需要均衡地发展,柔韧、灵活、速度等身体素质需要得到全面的锻炼。所以,在教学中应把体育知识、锻炼方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七:安全性 “安全第一”,无论选择什么教学内容,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准备工作做好,才能相对减少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科学性

为了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教材内容进行校本化、儿童化、趣味化改造,同时简化教材内容的技术结构,主要包括简化规则和降低要求,例如,我们把小学高年级的蹲踞式跳远的技术简化成,直线跑→单脚跳→向上蹲→双脚落,规则简化成,起跳板改成起跳区,即从起跳点量到落地最近点,让学生活动时不受过多的限制。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让学生充分感受运动的快乐。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尝试

内容摘要: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 教育 的辩证统一。如何实现“道”,笔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尝试。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 教育 的辩证统一。如何实现“道”,笔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道统一 尝试

一、将语文课堂作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平台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时常告诉学生“汉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炎黄子孙,学好汉语,我们责无旁贷”;“你热爱祖国吗?那么,就要努力学好汉语。”重点从四个方面切入:

1、江山多娇,当以自豪。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许多文章对祖国风光进行了描绘和讴歌。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简单,能吸引他们兴趣的,常常是一些直观、表象的东西,因此,教学中我较多地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 例如:《迷人的张家界》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导学时,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同学们领略了张家界的“美”。之后,让大家自由发言,说说“你喜欢张家界的美景吗?”“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地方像张家界一样美?”归纳后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风光如画,地大物博,我们当以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倍感自豪,我们要热爱她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并出示了提前准备的“桂林山水”、“黄山四绝”、“西双版纳”的图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又便于激发爱国感情。

2、中西对比,弥足珍惜。在一些影视片或课外读物中,经常会有一些宣扬资本主义“先进”“富裕”的内容,加上一些“出国”“留学”等时髦话题,小学生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倾向,甚至将西方社会想象成神话中的天堂,从小做起出国梦。因此,要善于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帮他们澄清事实,纠正认识。 例如:《小 音乐 家扬科》通过波兰孩子扬科的惨死,揭露了剥削制度的罪恶。在作课文 总结 时,我借题发挥了几句:“扬科是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穷孩子的一个缩影,在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并非人人都有车坐、有搂住,仍然有许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读不起书。”并结合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3、捍卫主权,匹夫有责。《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课文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教学时,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列举了我国 历史 上涌现出的许多英雄人物,然后启发学生:为维护民族利益,我们英雄的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前赴后继,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传统,永远保持民族气节。

4、投身建设,义不容辞。近年来,我国 现代 化建设突飞猛进,这使得对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一方面扩大了就业途径,另一方面职业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人们在选择工作岗位方面的迷茫和满意率低。《白杨》一课歌颂了老一辈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克服万难,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崇高品质。教学时,我结合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教育学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类人才,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 科学 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同时,我们要继承老一辈建设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崇高精神,不应在“岗位”、“待遇”问题上挑肥拣瘦。评价自身价值的高低,应看贡献的大小,而不是收入多少。

二、将语文教学视为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奠基时期,作为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有效的利用教材中的典型文章、典型事例,往往会比空头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金色的脚印》讲的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上一篇:小学生预防近视的方法下一篇:小学生营养餐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