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神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小学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关键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同。作为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创建有助于学生成长,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精神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精神文化论文 篇1:

构建校园文化载体 丰富学校育人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校园文化;目的;原则;育人途径

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学校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布局和建设,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敦煌中学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构建校园文化载体的目的和原则为着力点,从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舆论文化建设和课余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谈校园文化育人的途径和效果。

一、构建校园文化载体的目的

校园文化载体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舆论文化、课余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构建校园文化载体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构建校园文化载体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办学方向目标明确,树立全局观念,使校园文化建设从方向上保证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

2.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3.特色性原则: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突出地方历史文化,把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

4.创新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创新,精心设计、主题突出、个性鲜明,给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构建校园文化载体下的育人途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例如,校园规划布局、建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等。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舆论文化、文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它通过环境设施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师生的言行和审美观念。敦煌中学校园物质文化深深植根于学校办学传统,又体现出当代教育理念,充分融合了建筑特色与人文关怀,突出敦煌文化元素。敦煌中学东临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南接天下奇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使学生受到敦煌文化的熏陶和沙漠奇观的震撼。学校建筑以气势恢宏的汉唐式风格为主,行政楼、教学楼、公寓楼之间以走廊相连并将实验楼、图书馆、餐厅楼环绕其中,含有团结一心共铸辉煌之意。学校精心设计的墙壁、亭台,廊檐、园林、喷泉鱼池、雕像石刻等,将学校打造成为书香校园和园林校园,形成立体的育人环境,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达到不教而育人的效果。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机制。学校制度文化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敦煌中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制度,打造校园文化精神,抓作风、促教风、带学风,努力建设优良校风。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优良育人校风。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的体现,也是师生共同理想信念、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主要包括校史、校训、校风、校歌及校庆活动等,通过校园精神文化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激励师生学习先辈治学精神,弘扬学校精神文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敦煌中学有着7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修订校史,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爱校、爱学习的热情,增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耀感。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舆论文化是学校宣传的窗口,也是展现学生思想、交流心得、展露才华的阵地。敦煌中学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站、微信平台、电视台、校报、校刊和党员活动阵地、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的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

5.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课余文化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文化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此外还有大型主题晚会、文艺演出、校运动会等。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诠释了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展示着一所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成为师生最乐于接受、参与度最高、最有表现力的校园文化载体。

编辑:张慧敏

作者:金支平

小学语文精神文化论文 篇2: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

【摘要】小学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关键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同。作为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创建有助于学生成长,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的科学引导下创造的班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科学的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动班级健康的发展。一直以来,我任职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岗位,在现实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的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之中。特别是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中团队的建设。坚持统一的价值观念、拥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坚定的信仰,从而才能够同心协力创建班级文化。

一、建设物质文化,创建良好教室环境

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學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班级文化建设十分的关键,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树立准确的价值观念等,所以创建班级文化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建设充满童真与乐趣的教室环境

低年级小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正式开始进行义务教育,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既期盼又害怕的。因此这个时候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照片,然后一起动手布置教室,张贴到教室的固定位置,再写上自己的名字。此外,还能够在教室的墙角处布置上卡通图片,绿色植物的图片等等。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共同开展班级活动,创建良好的教室环境,让小学生一走进教室就产生亲切感。

(二)创建团队合作,开展教学活动

在低年级小学生适应了小学教学环境以后,能够把照片以及卡通图片拿下来交给小学生自己保管。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团体,根据学生的喜好建立各种具有特点的“园区”,这也同样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等。开展团队合作,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与能力。

二、建设班级制度性文化,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所谓班级制度指的是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认同的并且自觉遵守的班级准则。创建科学、完善的班级制度是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班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班级制度、学习制度、班委会选举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等等;刚刚进入到小学的孩子因为年龄都比较小,自控力比较差,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均衡,因此纪律涣散,老师需要在平时的方方面面多教育严要求,可是同时也要善于把控这一点,低年纪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为学生创建自我展示与锻炼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得到展现与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的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善良、真诚、活泼、积极向上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班级精神文化的创建要坚持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确定班级奋斗的目标以及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班风、学风、人际交往、班级讨论、价值观、精神追求等等。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稚嫩,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以及价值观念还没有成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精神文化如果形成就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力量。小学低年级班级精神文化可以确定为:善良、真诚、活泼、积极向上。这十字精神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所提出的。例如,跳绳、乒乓、唱歌等。给每一个学生表现自身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特长与优点。而且,还可以举办大型的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为灾区儿童献爱心”、“读书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建设班级行为文化,用爱滋养培育学生

班级行为文化是老师与学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渐渐形成的文化内容,是班级风貌与精神文化的直接表现。例如,一些小学老师倡导提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活动。还有一些小学语文老师提出多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例如读书交流会、体育活动等等集体性的活动。开展新鲜有趣的班级活动能够多方面的满足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低年级学生班级行为的创建,需要结合游戏内容,创造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这是一项始终关键的工作内容,需要老师多关注学生,用爱去滋养和培育学生。通过实践研究证明,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文化环境能够让老师与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共同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的核心内容。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思想与班级团聚力。有效的鼓励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班级管理之中,进而学会管理他人与自我管控。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过程,其发挥的教育作用十分强大,往往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小学老师需要耐心、积极的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与班级行为文化四方面提出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具体方式。从而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黎花.让班级文化建设滋养学生的心灵[J]. 教书育人. 2016(28)

[2] 李萍.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宁夏教育. 2016(09)

[3] 方根秀.創造一个“识字王国”[J]. 新班主任. 2016(10)

[4] 钱亚春.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完美教室[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6(10)

作者:曹利

小学语文精神文化论文 篇3:

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共筑教育之梦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力和灵魂所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以南宁市兴宁区燕子岭小学为例,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主要论述了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校园活动的创新不够,实效不明显;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活力,轻视学风建设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共筑教育之梦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力和灵魂所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它不仅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而且也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对于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及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校园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融入到校园建设中来,如何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共筑教育之梦是我们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南宁市兴宁区燕子岭小学为例,提出鄙人的初浅看法。

一、何谓小学校园文化

近年来,学术界研究校园文化的专家、学者很多,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论述了校园文化的概念,笔者比较赞同大多数专家对广义校园文化的界定,他们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和服务管理过程中开创和形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其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个性发展、良好习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能,创新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的姿态将小学校园办出成绩,办出特色。那么,何谓小学校园文化?笔者认为小学校园文化是指在小学特定的育人环境中,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学习、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搭上了末班车,学校建设日新月异,本文以南宁市兴宁区燕子岭小学为例,现有两栋教学楼,完善建成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8个功能教室及科技实践基地,各种教学仪器均达国家二类配备标准,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然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有: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不到位。

学术上出现一些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学者多是大学教师,由于我校教师的学历80%以上是大专学历,缺乏研究的理论基础,他们对校园文化内涵、作用及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全面、准确、科学。特别是大多数教师对校园文化课程的认识不足,认为本职课程学好就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而忽略了校园中的一些潜在教育课程,比如:学校板报、公告栏、橱窗等,这些地方都会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二)校园活动的创新不够,实效不明显。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校校园文化活动比较丰富,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活动的总体创新不够,未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未体现校园文化的特点,未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锻炼的各方面能力及要掌握的知识范围,缺乏实质性的文化建设内容,未能全面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没有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三)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活力,轻视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是小学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使全体师生享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是必要的。然而,我校校园虽环境整洁优美,做到了自然环境的优化,但缺乏文化氛围,部分教室虽张贴了名人字画和名言警句,但更新频率较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室陈列单一,文化气息薄弱,失去了培养学生个性的机会。如果说外部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架的话,那么校风建设就是校园建设的灵魂,而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只注重提升学生成绩,忽略了最关键的校风建设。

三、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共筑教育之梦的途径

如前所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不同的方面,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她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对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一是校长要高度关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二是校长要注重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和创新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三是校长要树立建设校园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反思学习,开阔视野,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负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二)开发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拓丰富的管理渠道。

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日渐增多,这也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开发和拓展校园网络文化,将学校的网站搭建成学生、教师、家长,人人参与的平台。这种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对学生而言,具有教育、引导、渗透、规范等功能,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管理、发表作品进行展示、结交师生,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对教师而言,他们可将课堂教学部分地引入了网络教育的方式,还可利用校园网络管理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知识;三是对学校来说,使学校管理不再是对学生进行支配或者控制,而是为师生和家长服务,可以加快校园文化的传递,可以对外界宣传本校的文化。

(三)培植小学校园的精神文化,提升学校内涵。

文化的积淀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校园精神是处于深层次的、本质的、凝练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培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本学校的历史传统、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精神文化;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贯穿于其他的文化层次,可通过校训、办学宗旨等其他层次的文化建设,缓慢的渗透和灌输到的校园文化中。比如:我校遵循"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办学理念,以"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宗旨,以"在鼓舞中创造奇迹"为校训,全面开展"鼓舞教育",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EEPO"有效教育与"SDP"项目研究为切入点,辐射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积极健康开展,打造鼓舞文化校园,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总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基础教育工作者,还是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人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之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苑琳琳.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师者,2012,(7).

[2]陈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与管理,2012,(5).

[3]刘林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社科学论,2012,(1).

作者简介:赵桃艳(1975.11- )女,南宁市燕子岭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作者:赵桃艳

上一篇: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