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精神下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2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这些作品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使他们能够领悟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文化意蕴,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文化精神下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文化精神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近些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论著。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研究需要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学习态度、教师素质、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指出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进步、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为大学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方向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是母语基础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却长久以来被边缘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准确的定位,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近些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提倡和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大学语文开始被重新重视起来,很多人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批评和建议;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对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方向。

1 对大学语文价值定位的研究

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来说,如何定位大学语文价值,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长久以来,大学语文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中不甚重要的一部分,被很多人忽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作用,没有对大学语文做出准确的价值定论,因而,大学语文的价值定位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重点方向。

大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作用是加强学生的母语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书写能力。通过对优秀文本的阅读、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感悟、外化和综合运用能力。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还在于有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领悟到其中的语言艺术之美、人性人情之美、自然风光之美,感受到文学作品中带来的精神震撼和对生活、生命的再认识,与此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视野。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承载着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播,是学生认知世界的一个窗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大学语文价值定位的研究是不应被忽略的。

2 对大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研究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环节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师素质的研究经常成为一个热点。从现今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够重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在高校中,一般把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缺乏有效的管理。有些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由一些非专业教师担任,这无疑降低了教学水平和课程深度,使得这门课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有些则是请文学院的各科教师担任,但是这些教师往往攻读某一方面,擅长精深的学术研究,所以对于要求综合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显得并不恰当。

大学语文教学需要的是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知识层面引领学生;然后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能以丰富的学识吸引学生,还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稳重而不失活泼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等;最后,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创新思维,时刻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向,积极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推进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和改革,这样,教师本人和大学语文学科才能共同成长。

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素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不够重视。作为校方,应该设置专门的教研机构,提高教师的待遇,鼓励和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3 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研究

大学语文应该用什么教材,具体教学内容是什么,成为近几年教学和教材内容和改革的争论焦点,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一直以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是选取古今中外具有极大影响的文学作品,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欣赏,很显然,这种教材内容存在很大问题。

第一,教材内容选编存在比较严重的倾向性,很多教材选取了大量的文言文,对于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则取之甚少。当然,这也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无法开阔眼界;第二,在教材课程内容安排上,阅读和和欣赏占了绝大部分,很少有实际的文字语言训练和独立的思考练习,这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训练,无法真正提高语言文字水平,与实际生活脱节。

不过,现在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大学语文的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一方面继续坚持大学语文教材传播知识,美德育人的传统;一方面也注意和现实相结合,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尽可能与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反映浓郁的时代特征;另外,在教材的编排上,努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水平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4 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中,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说是最贴近实践的。大学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优秀文化和道德的传播,在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是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而老师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就是要反对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式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也需要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那种介绍文本写作背景、分析语句、提炼中心思想式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应该摒弃,在大学语文教育阶段,要允许学生有多种思维,多种见解;教师应该有所取舍,将精讲和泛读相互补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多种能力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方向开始走向多样化和专业化,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探究我国大学语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大学语文研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美衡.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 石柏胜.近年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综合述要[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3] 付敏霞.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08(7).

[4] 高竞艳.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和教学现状的思考[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12).

作者:吉家亮

民族文化精神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2:

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这些作品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使他们能够领悟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文化意蕴,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大学语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审美鉴赏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Chine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ZHAO Liju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Guyuan, Ningxia 756000)

1大學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定位不明晰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大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学过程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而不应局限于教材本身。但是,从目前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仍然突出。进入大学阶段由于很多学生比较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对一些公共课,尤其像大学语文这类公共课程重视的程度不足,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也不太明晰,存在片面性,认为其不重要。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课程的定位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这门课程的作用与意义也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解。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的动力。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程由于学生对课程缺乏充分的认识使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完成学分,同时,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教师也没有把课程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结合起来,因而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1.2不能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单一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经典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作品等,这些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内涵,而且对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主要依据教材选编文学作品,进行作品的赏析。他们并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单一。例如,在讲解古代诗词歌赋时,一般先介绍作者生平创作、作品的历史背景,进而探讨作品中的思想意义等。因此,不论何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其教学过程与中学教师的教学过程非常相似,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给学生一定的错觉,使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仅仅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另一方面,从教师方面来说,缺乏对学生实践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从而遮蔽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

2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措施及对策

2.1更新教育理念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它以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习的重点,尤其在传统文化背景下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能够领悟文学作品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大学语文在教育理念上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换,即由原来知识的讲解者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引领者,同时,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理念上转变,而且还要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之中,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启发,使学生养成自觉的、自主的学习习惯。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惯性学习思维的限定,以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启发,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爱,启发思维,培养他们对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领会文学作品中蕴含文化精神,同时阅读经典可以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正如“各专业年轻学子,通过阅读经典,获得真正充分的教育基础与共通的文化背景,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2.2营造多元的授课风格

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更新,而且还要注意营造多元的教学风格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他们对于新事物、新方法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不断的更新授课的风格,例如,对课程中涉及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庄子》《孟子》《红楼梦》等,教师在讲解重点内容的同时,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等背景,结合一些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等,描绘作品中意境,以此营造生动的授课风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教材编选的一些相对简单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的自主能力。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汇集了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从古典诗词、歌赋到现代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课程内容不仅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关注对青年人思想的启迪、审美情趣的培养、修养提升。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要鉴赏文学作品本身,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构建。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功能,尤其是对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无论他们从事哪一领域的工作,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学习大学语文还要加强学生对文学经典的诵读,教师可以利用媒体、视频等让学生倾听优秀的经典诵读片段,再指导学生进行准确的阅读方法,如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对作品情感的把握等。通过长期诵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积累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的感悟传统文学经典,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大学生面对未来职业的发展,不管是书写简单的个人简历,还是撰写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以及逻辑性等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大多注重课本上教学内容的讲授,而对于学生写作的训练相对较少,对于写作只是在课堂上讲述一些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缺乏对写作的实际训练,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训练,而且训练要从简单到复杂,要循序渐进的展开,例如,教师要在课堂上讲清楚写作的理论知识和注意事项,然后选择优秀的例文进行讲解,并布置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随堂写作,最后要有选择的进行讲评,讲评有针对性、要集中的对学生写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使他们逐渐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另外,学生写作的语言比较通顺,用词也比较恰当,但是他们对文章的逻辑关系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教师还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另外,要选择一些优秀的评论性文章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学习,只有把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写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3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大学语文考核评价体系大多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评价。而大学语文的学习不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它主要是对学生的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现行的大学语文考核评价体系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何将考核中存在的这种“主观性”变为“客观性”,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公正,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的细化、量化为“客观性”,并确定为考核的评价权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除了平时的考核以外,期末的考核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而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主要以文学鉴赏和各种评论性文章的书写为主。因此,考核方案的制定主要根据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要求,针对的文章的立意、语言、逻辑、格式等几个方面制定评价细则进行评价。

3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3.1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各类文化典籍,也有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礼仪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经典的文化遗产大多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并且通过文学作品得以大量的反映。大学语文中选编的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诗词、歌赋到散文、小说等,这些作品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既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关注对青年人思想启迪。因此,教师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是讲述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能力的构建、修养提升、心灵升华、智慧启迪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诗经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一个“宜”字,字里行间彰显了女子内外兼修之美,也就是说美丽的新娘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表,而且还要具備“宜其室家”的品德,使家庭和睦、兴旺发达才能算得上美丽合格的新娘。再如,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语文不仅是传统人文精神的张扬,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

3.2审美情趣的培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而且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编者所选择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但是课程内容大多以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为重点。作品无不涵盖了从先秦到现当代的文学经典作品,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以及一些国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知识,而且学生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可以理解作品中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自身的文化修养。例如《诗经》内容丰富,无论是反映劳动的诗歌、爱情的诗歌《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等,还是战争、徭役的诗歌无不显示了厚重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中含蓄悠远地意境。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江、月为侧重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夜晚曲江及扬子江畔的美景,诗人把世间的美艳与世外的空灵集于一体,达到了一种兴象玲珑的境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可以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意境美、音韵美、含蓄美。因此,大学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不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虽然它也可能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学知识、艺术特点等,但是大学语文教学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相关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的情感来感染人、打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3.3人文精神的培养

从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上看,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还要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政治、艺术等知识,而且还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和民俗知识。因此,大学语文除了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鉴赏能力等工具性的功能,而且最重要的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结合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家国情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的观看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价值和精神方面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要注重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领会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各类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启迪自己未来行动的方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大学语文这个载体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大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优秀的“国学”经典作品,传递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知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精神的成长,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宁夏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本科教学项目(项目编号:NJY20200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2]李彩霞.“传统与现代经典选读”教学模式探析——以海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95-98.

作者:赵莉娟

民族文化精神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3:

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规律,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顺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究

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是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能够对学生的涵养气质、精神世界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通过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質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节奏进行掌控,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完善的人文素质培养思路。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越来越被重视,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1.学科性质略显模糊

尽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历经多年,但是对大学语文性质的鉴定,还多是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进行判断的。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程,并且长期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上,这与英语教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轻视的学习态度。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对于学科的定位比较模糊。要想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从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对自身情感进行塑造。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学语文课堂上未能体现出的内容。

2.课程定位缺乏统一

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那些刚刚经历高考入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需要进行必要的巩固和延伸,同时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也要进行必要的强化。部分学生自身的人文综合素质不高,其人文精神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学语文中的课程内容来对其进行改进。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对于大学语文内容的定位考虑,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工具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种延续,也就是简单的补课;二是人文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要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进行培训;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洽的定位,让学生在掌握汉语言实用技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由于以上教学观念无法进行统一,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不高。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

1.大学语文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大学课堂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大学语文的教育定位在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中,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确和不具体的学习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对人文性的主体内容展开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关注语文教育的历史环境,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2.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薄弱,且人文课程的开设数量较少,所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人文素质主要是指由能力、知识、观念、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修养和气质的表现。它可以促进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发展,协调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由于社会经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拜金心理严重,审美水平低下,甚至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国大学语文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教师却并未对语言文学知识展开透彻的讲解。所以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背后的内容,揭示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

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协调。教材是由相关专家总结出的重要学习经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内容展开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将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当然,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也不能被教材束缚,教师要钻研教材,对其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例如,在对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其中的精华,通过挖掘其现实意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展开教育。对于一些作家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前人对其所做的评价,教师都可以讲述给学生,不只是单单让他们对作品进行理解。在大学课堂上对《孟子》《论语》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找准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人文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延伸出庄子、韩非子等人的学说,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学识和智慧。为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体验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比如在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诗人的诗歌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节操和品格进行深入的感受;同时结合诗文之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诗人创作的理想和抱负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诗歌作品有更好的把握。又如,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从乐府体诗歌的结构特色以及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入手,引导学生对诗歌中所体现的感情进行全面了解,深化学生的人文思想感受,强化其整体的学习质量。

2.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改善教学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到首位,强化整体的思维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开放式的引导。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这样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对教学课堂展开必要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古文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感受。只要教师烘托出必要的学习氛围,学生普遍能够对“施仁政、反暴政、反兼并”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那些具有戏剧性质的文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对文章的主体进行阐述,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教育讲究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发掘,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阅读和理解,将创作者的主要思想、创作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内容融合进来。比如在对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进行学习时,当学生在对词中凄苦悲凉的情绪进行感受时,教师不妨将李清照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讲述出来。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流落江南,丈夫的过世使她孤苦无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时,也可以掌握触类旁通的方法,对一些诗歌、散文进行欣赏阅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例如,对教材上的《煮酒论英雄》和《宝玉挨打》等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不妨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帮助学生对语言内容展开视觉化的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化自身的理解程度。在对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进行学习时,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内容,或者以举办朗诵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深化其人文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大建,迟宝东,刘子琦.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4(8).

[2]姚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100-102.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11).

[5]汪亚明,魏一媚.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3).

[6]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7).

[7]孟新芝.革新内容与方法提升效果和能力——谈大学语文课程与改革[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1).

[8]蒋业华.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性定位及其实施[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

[9]葛娟.大学语文课程走向何处——对大学语文课程本质观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6).

[10]金银.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1]霍然.普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探索[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5).

作者简介:罗金艳(1978—),女,研究方向:文学教育。

作者:罗金艳

上一篇:实践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下一篇:哲理与文本教学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