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精神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楚雄技师学院的办学过程,阐述了对学校精神的认识,重点介绍了学院技校人精神的凝练、阐释和培育。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建设精神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设精神文化论文 篇1: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积极构筑班级精神文化,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教师要结合主题班会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征集班训班徽中进行积极导向,在组织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团结合作,促使学生在讨论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引导他们自主解决各种班级矛盾。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教师能更好地建构班级精神文化。

[关键词] 班级精神文化;心理健康;小学班主任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也是班级师生在学习、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班级的认识和信念体系。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班风学风导向、团结状態集体舆论、班级人际关系等,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言行和他们的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之间的密切关系,组织各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更积极健康的心理。

一、设计主题班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主题班会指的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设计特定主题的班会,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规范行为、提升品德的作用。

一些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其他同学。针对此问题,教师组织了“怎样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个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学生首先了解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表演家长工作的状态,使其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此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说赚钱和社会贡献度是否完全成正比。学生在讨论中逐渐认识到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同时也很难完全用金钱去衡量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不同的职业只有相互配合、合作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是否有正确的观念,是否会因为他人的家庭状况轻视别人。在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净化精神世界的作用,他们对待班级同学也更为友善。

在主题班会的促进下,学生能进入到班级特有的文化活动氛围中,从而更好地端正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情操,开启智慧。这样就为构筑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自主设置班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具有特色,有独特的班级精神,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定班训、班会等方式表述自己对班级特色的思考。教师则要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地引导,进行积极导向,让班级逐渐形成正确的班风和学风,让班级学生形成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价值取向。

在设定班训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我们班级要争取成为全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要成为所有班级仰慕的对象。”该建议提出后,得到了一部分同学的赞同,但是另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垂下了头,似乎提不起兴趣。教师此时便进行引导:“如果有的同学虽然经过了努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成绩还是无法大幅度提高,拖了班级的后腿,大家觉得这样的同学还能成为大家的好同学吗?”这样的话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在一番辩论后学生认识到,成绩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要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进步,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情不同。最后学生设定班训为“做最好的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设定了更有意义的班训。

在班级建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定明确、规范的奖惩制度,并引导学生自主设定班训、班会主题、班规等,若他们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去做,则要引导其他同学相互帮助、提醒。渐渐地,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要努力遵照班训、班规的要求去做,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参加实践活动,塑造团结的积极形象

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的班级,班级成员相互之间要互相合作,少一些埋怨、敌视和蔑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创造相互了解的机会,促使他们积极合作,团结互助,进而形成积极的氛围,解决各种问题。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很少主动帮助他人。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到“学习共进小组”的活动中,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每人都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同时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对方提升自我。在一段时间后检查学习共进小组的成绩,看看双方是否都得到了进步。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他人得到进步,自己也会产生愉悦感;此外,学生还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都能成为“学生”或“小老师”。在两人学习共进小组的基础上,教师还组织了多人小组,学生能进一步展开互动交流,看看能从小组成员的身上获得怎样的启迪。在相互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强化。

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各种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融入活动中,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这样就能构筑良好的班级活动氛围,对学生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让他们逐步改善心理问题。

四、讨论典型案例,培植健康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并能产生共鸣的言论和意见,它对班级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强的动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班级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讨论,让他们产生顺应的心理,从而培植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组织集体活动的时候,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自认为没有资格参加讨论,活动并不积极。在大家讨论谁能代表班级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时候,恰好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报名,教师便把握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成绩差的学生能否代表班级形象,参加校园大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成绩的优劣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全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想要为班级尽一份力,其他同学应该积极鼓励,给予支持。渐渐地,班级舆论得到了调整,在召开班级会议的时候,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发言,若他们的提议好,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班级的沟通氛围得到了改善,学习成绩不再是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班级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扩散、传播,并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在集体舆论的影响下修正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自觉地维护班级的利益,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班级目标。

五、自主解决矛盾,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人的宠爱,或多或少会造成骄傲、自私等问题,在班级生活中会因为无法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和同学产生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主解决矛盾,积极展开反思,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对同桌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如将对方的书本弄到地上,占用了太多的空间等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引导他们参与到“夸夸说说我的同桌”主题活动中。在该活动中,学生要各自说出同桌的优点和缺点,看看谁说的内容更多、更详细。在交流中,两名学生发现对方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优点也不少,还是一个好同桌。此后教师又引导他们反思为何同桌身上也有不少优点,但是自己平常却看不到,反而会放大对方的缺点,还因此而争吵,以后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一方面在有矛盾的时候要想一下对方为自己做过什么,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和对方协调,另一方面则要在有矛盾的时候理性地和对方商讨,尝试友善解决问题。

在自主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要形成共同心理倾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产生互相欣赏、吸引的亲和性情感,这样才能构筑相互信赖、理解和支持的班级氛围,更好地解决人际矛盾。

班级精神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形成的,大家在相互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交换意见和看法,并在相互影响中进行契合,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級舆论和班级风气,这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要积极构筑隐性课程资源,促使学生逐步调整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班级精神文化,对自身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月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3).

[2]廖祖权.从三个层面营造班级学习文化氛围[J].中小学班主任,2020(11).

(责任编辑:姜波)

作者:吴海霞

建设精神文化论文 篇2:

“立德铸魂”建设学院精神文化高地

摘 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楚雄技师学院的办学过程,阐述了对学校精神的认识,重点介绍了学院技校人精神的凝练、阐释和培育。

关键词:技校人精神 当代学校精神 凝练 培育

一、学院办学过程回顾总结

楚雄技师学院的前身是楚雄州技工学校,始建于1973年11月,1974年2月在南华县海子山挂牌招收第一届学生(设机修、铸造、精加工三个专业、共计150人)。2000年晋升为省级重点技校;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技校,办学规模达到1690人;2005年晋升为高级技校,在校生达到3180人;至2008年办学规模突破万人,在校生达到10160人。2010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楚雄技师学院。2013年1月学院提出了“建设一流的有特色的楚雄技师学院”的奋斗目标,以“二次创业”为抓手,建立了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数控应用技术系、生物化工系等四个系,试行院系两级管理,进一步强化专业学科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一所办学历史只有40年的地州级技校,在近十年间,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坚守阵地、抢占先机,成功转型,办学规模连续六年稳定在万人以上,连续五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装备制造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被誉为云南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了全国知名技师学院。

承载着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国中职示范学校、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学院先后走出了全国技工院校杰出校长习晋光院长,全国模范教师白元慧老师,云南省职教名师王兰老师,云南省技术状元、省级技能大师张彦青老师,省级技术能手紫文才老师等一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根植于云南边陲彝州大地上技工教育这片文化沃土,传承和凝聚着“忠诚踏实,敬业执著,奋发图强,创先争优”的技校人精神,书写着教书育人、精工铸艺的动人乐章,成为楚雄技师学院打造办学品牌中光彩飞扬的“名片”。

二、对学校精神的再认识

树因根深而挺拔,人靠精神而立世,校因精神而勃兴。中外名校无不各具独特的学校精神,并成为铸就学校品牌,引领学校发展,成就学校辉煌的精神原动力。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名校,决非仅仅靠其组织形态和行政模式,而在于其校园内涌动着的精神力量。一所真正的名校的打造,决非朝夕之功,往往是在经历“倡导、实践、提炼、再实践、升华”的过程中逐渐浓缩而成的。历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名校精神铸造了一批名校品牌。如剑桥大学是牛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因不满牛津的一些做法而开办;哈佛大学是剑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因不满剑桥而到美国开办的,可以说剑桥大学的精神铸就了哈佛,哈佛大学精神又铸就了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新呼唤,学校精神的回归与重塑更加值得期待,建设技工大国和技工强国的要求更加迫切。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庄重使命,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远离世俗污染,重拾人文精神,摒弃 “工具化”的遮蔽,坚守职业教育岗位,恪守技工院校本质,占领精神文化高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重塑良好形象。

三、学校精神的凝练、阐释和培育

1.凝练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是这所学校整体面貌的体现。

楚雄技师学院的前身楚雄州技工学校,创办于“文革”后期“恢复整顿”“发展国民经济”的特殊社会历史时期,可谓应时而生,白手起家,艰难起步。1978年至199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楚雄技校步入了发展成型期,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等方面极大改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1999年至2003年技工教育率先走入“市场”,学校进入改革发展期,在探索实践中,学校确立了“市场引导就业,就业指导办学,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有道德、守纪律、能吃苦、专业强、技能精”的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观念,“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建设思路,按企业“订单”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004年之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形成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团结、勤奋、文明、朴实”的校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诚信、勤学、守纪、尊师”的学风。

2010年在创建技师学院的过程中,学院全面总结办学近四十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按照精炼传统、概括现实、引领未来、体现导向、便于流传等五个原则,对学校精神进行概括提炼,定名为“技校人精神”,其表述语为:“忠诚踏实、敬业执著、奋发图强、创先争优”。

2.阐释

“忠诚踏实”,即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勤俭朴实。反映了技校人特有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是技校人精神的特质。表明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要有忠心诚意,要保持一种朴实精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崇实而用笨功,树立朴厚的校园风尚。

“敬业执著”,即热爱技工教育、立德树人、教真育爱、关爱学生,对学生成长尽责、信念坚定、勇于担当。表达了技校人的职业精神、责任意识、为师之道,是技校人精神的基石。

“奋发图强”,即奋勇前行、顺势而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能力、保持前进动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彰显了技校人刚毅顽强、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志,是技校人精神的精髓。

“创先争优”,即开拓创新、勇于创建、富于创造、敢于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克难攻坚、突破自己、勇于超越、奋力实现梦想。昭示了技校人开拓创新,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和昂扬斗志,是技校人精神的核心。

我国宋代思想家、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技校人精神”,四句话,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学院当代学校精神,集中体现了技校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工教育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奋勇担当,表达了技校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育人,加强管理、团结干事、丰富内涵、凝聚人才、凝练特色、提高质量、树立品牌、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坚守。

3.培育和践行

学校精神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其建设过程是依据反映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概括特色等四个建设原则,是不断进行培育、凝练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学校精神。就楚雄技师学院来说,就是要把技校人精神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实验实训、行为养成、服务社会等方面和广大师生员工之中。抓住了技校人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就抓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技校人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和个性特质,是学院的灵魂,是技校人文明素养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概括提炼,是引领学院改革发展的旗帜。培育和践行技校人精神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解读、达成共识,更要春风化雨、浸染熏陶,使其弥漫于整个校园。

技校人精神是楚雄技师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既要坚守本质,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扬弃、承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展示其精神张力,引领学院永续发展,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作者单位:楚雄技师学院)

作者:张孟培

建设精神文化论文 篇3:

用鲁班精神引领建设类高职院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

[摘 要] 建设类高职院要用鲁班精神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建设类高职院;鲁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和杰出的发明家,建设类高职院要用鲁班精神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鲁班其人其事及鲁班精神的科学内涵

鲁班(前507年—前444年),姓公输,名班,战国时期鲁国(今山东滕州)人,后世尊称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1987年,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行业性荣誉奖——建筑工程鲁班奖。1996年,建设部将1981年政府设立并组织实施的国家优质工程奖与建筑工程鲁班奖合并,奖名定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数额为每年45个。200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新的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评选办法,每年评选出鲁班奖工程80个。

每个行业,都有一种灵魂,叫“工匠精神”。那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鲁班身上所彰显出的“吃苦耐劳、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敬业创新、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即是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注重细节、刻苦钻研的精神;鲁班发明各种仿生机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敬业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先生将鲁班文化与鲁班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严守规矩、诚信执业的工匠本色;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牌战略;互相帮衬、合作共赢的行业风尚。

二、用鲁班精神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享誉省内外,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精神文化建设,把传承鲁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融入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显著成效。

(一)凝练形成了“明德建业,精作筑能”的校训

“明德”要求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师生要以德为立身之本,自强自省自悟。“建业”要求师生尊重并真正接受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立足本职岗位,不断超越自我,建立辉煌业绩。“精作”要求师生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始终做到精心操作、保证质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筑能”要求教职工树立职业精神,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要求学生树立全面发展意识,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树立精作理念,修筑经得起时间和灾害考验的精品建筑。

(二)凝练形成了“真心求学,实意做事”的校风

“真心求学,实意做事”体现了鲁班精神的科学内涵,凝练了学院勇创一流、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与励精图治、坚忍不拔的顽强品性,彰显了师生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豪迈气概和脚踏实地、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做好践行校风的主体,以每人一点一滴的行动培育和维护良好的校风,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

(三)凝练形成了“弘德精业,正己立人”的教风

“弘德精业,正己立人”强调师德水准关乎办学成败,教师要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完备的人格;教师授课答疑前须精心准备,授课答疑时须用心讲解,授课答疑后必须细心回思,力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四)凝练形成了“尚学尚能,成人成才”的学风

“尚学尚能,成人成才”强调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每一位学生都要自觉学习,善于学习,有效学习;学生须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志向,勤奋学习,刻苦磨砺,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创设形成了特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

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设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如“鲁班建筑科技文化节”使学生置身于建筑科技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建筑文化的内涵和要求;“鲁班讲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体会行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的熏陶;“鲁班励志读书节”引导学生读建筑书、明建筑业、想建筑事、做建筑人,争做当代鲁班传人。

参考文献:

[1]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涛.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J].山西建筑业,2016(5):7-10.

作者:任永辉

上一篇:强夯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地方民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