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主思想开端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习近平对多党合作提出“四新”要求,确立了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新目标,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落实“四新”要求为起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上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民主思想开端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民主思想开端研究论文 篇1:

回顾、反思与展望: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30年

【摘 要】我国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介绍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各国的基本经验做法,到结合国情,开展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已有研究涉及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特征、意义、依据、制约因素及实践对策等,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着研究主体比较单一、研究方法缺乏时代感等问题。反思已有研究,文章认为,今后在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中应扩展研究内容和研究维度,更新研究方法,加大研究队伍建设,让教师成为个性化教育研究的主体。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本土化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1.仝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尚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德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概述

我国研究者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个性化教育”为主题,对近几十年的中文文献资料进行搜索,共检索出各类文献1906篇,其中期刊论文1660篇,硕博士论文153篇,会议论文53篇。每年论文发表的具体数量趋势见图1:

笔者结合文献内容,对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发展进行了分析概括。

个性化教育思潮涌现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兴起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话题,这一时期多是对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和评述,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刘根平的《J.W.基夫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述评》,张崇喜的《当代世界个性化教育发展趋向》,俞啸云的《为了开发每个青少年的个性潜能——国外个性教育综述》与《为了开发每个青少年的个性潜能——国外个性教育综述(续)》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学生个性与个性化教育的认识,为个性化教育的本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整体来说,个性化教育并没有广泛进入我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相关的研究成果仍寥寥无几。

随着国家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颁布,1999~2012年,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1998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些政策文件不仅为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者们在这一阶段对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意义、特征、制约因素、实践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建构了自己的研究维度,在研究视角上也将个性化教育放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探讨。

2010年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自2010年开始,对个性化教育内容的研究更加全面,研究者们开始使用更加多样的研究方法探索不同学科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开始走入课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局限于思辨研究,并基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不断提出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新举措。

二、个性化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特征、意义、制约因素、实践策略等几个方面。

(一)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研究

讨论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有必要先从“个性”这个词谈起。个性是个多学科的概念,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这影响到研究者对于个性化教育内涵的认识。而关于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不同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诠释有所不同,但始终存在着共通的认识——对个性化教育本质的把握。

1.个性的内涵。

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定义个性,认为个性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或“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哲学中“个性”与“共性”是相对应的一组概念,属于一对辩证关系,哲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1],对于个体而言,个性是其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而“所有社会学的个性定义的特点是他们否认个性的自定的属性。个性总是这样或那样被看作社会背景的反映或依赖于社会背景”[2]。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培养人的活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定义“个性”时更加突出个体所处的历史环境、个体的能动性与生长性,“是个体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3]。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学科视野,各个学科所理解和定义的“个性”不尽相同,其关注和强调的方面也有所区别。但无论以何种方式理解,大家的共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而且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多数研究者是在“个性”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个性化教育的。如顾明远提出“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并进一步解释: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扈中平在其著作《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个性化教育是在发现和尊重现有个性基础上,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包括体能智能、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冯建军则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5]另有研究者基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诠释,由此提出: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別差异的教学方式,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的教育”[6]。

目前,大家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常见的认识偏差,即把个性化教育类比于“因材施教”“一对一教育”“个性教育”“个别教育”。于越在文章《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实施》中对上述四种偏颇的认识进行了系统的辨析,认为:“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某种教育理念或教育形式,而是在尊重教育自身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7]实际上,“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观点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特别是现代教育实践,则显得过于单薄笼统;“一对一教育”可称为目前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的一面旗帜,但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非“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个性教育”属于心理学家的观点,与教育学领域的学生个性发展有较大的区别;“个别教育”仅仅是教师针对某些学生开展个别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有关个性化教育的定义,都在传达着这样一个观点: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形式的变革,而且是教育目的、教育价值等方面的跨越和更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把个性化教育简单理解为某种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或教育形式,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教育系统,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系统。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正确理解个性化教育的内涵,避免个性化教育就是个别教育的认识偏误,既不能偏颇狭隘地理解“个性”,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师生“点对点”的个别教育;也不能把个性化教育单纯理解为特长教育、精英教育,成为个别人的专利。

(二)对个性化教育特征的研究

特征是指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个性化教育有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但是,个性化教育的特征具有复杂性,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特征不能简单地从个性的独特性、和谐性、主体性等特征入手,而应有广阔的视野。

刘彦文等学者把个性化教育的特征概括为民主性、针对性、多样性、全面性、社会性和主体性。[8]第一,个性化教育是真正的民主化教育:一是教育民主的本质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个人特点的教育,让其充分、和谐、自由发展,这与个性化教育的价值追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是个性化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型的。第二,针对性与民主性有交叉点但也有不同:相同点在于,为个体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民主化教育,也是针对性的体现;不同点在于,针对性还暗含选择,即针对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发展优良个性,摒弃消极个性。第三,个性化教育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在学校教育制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具有兼容性,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的发展需要。第四,个性化教育真正把握了人全面发展的潜能,个性的全面性最终构成个性整体;个性化教育的全面性还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第五,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一方面,社会化总是具体人的社会化,社会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必然体现出个人的特点;另一方面,个性化必然是在社会过程中完成的,个性化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性化。第六,个性化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反应,使得个性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学会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达到主体的最高境界。

张尚兵等学者则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个性化教育三方面主要的特征:学校特色化、教学艺术化和学习个人化。[9]第一,个性化教育必然包括学校的个性,即学校特色化,具体包括独特的办学思想、特色的管理和特色的课程设置。第二,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张扬。第三,学习个人化是个性化教育实现的基础,只有把学习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习变为个人自主的行为,学习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三)对个性化教育意义的研究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整齐划一式教育提出的,是对当前“应试教育”强调标准化评价、固定教学方法和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回应。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增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提高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1.为社会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基础教育培养出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人才。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看,这种基于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龄化社会加速形成、经济结构升级举步维艰,社会转型对新型人力资源的需求迫使教育进行转型和创新。[10]另外,当今世界已经步入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具有协作精神,勇于迎接挑战;具有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现代意识,具有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11]新时代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本质与优良个性的培养不谋而合,因为优良的个性是一个人能顺利地适应社会的客观环境、发展变化和需求的一种良好的、健全的心理特征。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为社会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个性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活跃、独立、自由的个性是创造力萌发与生长的土壤,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创造性的人才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独特的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一种反映。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力。[12]

2.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机械、培养模式单一、教育管理强求一律等。种种问题导致千人一面,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此类顽疾致使教育不能承担起促进“个性的释放与完善”的历史重任,这就意味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3]提出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这不仅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也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14]有学者从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与个性化教育的要求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结论: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15]此外,個性化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诸多启示,如注重实践,使教育过程人性化;尊重选择,讲求平等,改革学校课程;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等。[16]

3.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

教育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石。教育公正主要包括起点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过程公正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区分性别、种族、贫富,在平等基础上以各种适合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17]抛开客观因素,教育公正主要体现在教师、学校、社会在教育过程中是否给予不同的学生公平的心理影响、和谐的文化氛围和公平的竞争机会等。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有效保证了教育起点公正,那么,个性化教育的意义与教育过程公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个性化教育彰显教育过程公正,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而且,个性化教育尊重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其本身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因此,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公平的教育,在本质上,个性化教育与教育公平是相互融通的。[18]

(四)对个性化教育制约因素的研究

个性化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19]在当前,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虽然个性化教育有诸多意义及其实施的必要性,但必须注意到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可能性,即应看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性,以免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流于形式。有学者认为,在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制约,包括升学考试制度、教育优质资源的有限性、学历至上的用人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学校内部机制的制约,表现在“应试教育”理念强固、课程设置单一、班级集体授课模式、教师缺乏个性化等方面。另外,教育评价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了个性化教育的实施。[20]还有学者从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分析制约个性化教育实施的诸多因素,指出学校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升学,工具主义倾向严重;学校课程设置高度集权,学生与教师的主体性缺失;教学组织形式僵硬死板,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学生评价与考核单一,导致个性化教育难以实施等。[21]

(五)对个性化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

如上所述,个性化教育涉及一系列教育相关的要素,因此,多数研究者以系统的眼光提出策略建议,以加快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进程。如杨德山提出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优化课程体系,推动建立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堂教学,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师资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22]刘华东提出建立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机制,主要包括转变教育思想,创造宽松的环境;明确和落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拓宽专业口径,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方法灵活性,构建适应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23]刘彦文和袁桂林提出了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一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二是在学校中落实个性化教育,如教育目标具体化、确立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教师教授艺术化、课程个性化、评价多维化等。[24]

也有研究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实践策略,如王振权在《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一文中对个性化教育涉及的“一生一案”“一课一品”“一科一谱”“一评一策”“一师一家”五个实践范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为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实践指导。[25]李小宝提倡通过创设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自由”,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各种特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各种能力都能得以充分施展。在具体操作中,做到以下四点:模拟实践,整体参与;展开思维,任其发挥;充分民主,鼓励竞争;走进社会综合提高。孙小渌在《大班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一文中指出:一是要悉心發现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利用心理测试报告和与学生的多向交流准确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学生的真实表现;二是营造和谐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通过教学节奏的把握、学习小组的编排以及自信心的培育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26]另有研究者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对个性化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见解。吴刚认为:个性化学习系统需要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支撑,特别是泛在学习,需要教育云技术与条件支持;而学生驱动的自主学习,更需要充分可用的教育资源。同时,由于学习分析学的崛起,我们可以借助技术平台将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通过智能分析,转化为教师的针对性课堂决策及反馈。换言之,个性化教育将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这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开端。[27]大数据为个性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推进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28]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关注区域与学校视野下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推进情况,总结先进理念与有效举措。

三、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个性化教育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目前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内容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涉及了内涵、特征、意义、制约因素、实施策略等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方面,从理论思辨拓展到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已经将个性化教育置于区域、学校、课堂等不同场域,从课程、教学、教师等方面展开探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状况和现实困境,或者使用人种志或者民族志深描学校的个性化教育,使用教师随笔、案例故事等研究教师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理解与认同。研究视角方面,相关研究者已经从新课改政策、学科教学、课程设置、个性化学习、师生关系等视角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纵观整个个性化教育的研究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研究内容亟须进一步拓展。个性化教育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本土化过程,但鲜有研究者探讨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的价值方向和价值立场问题,缺少个性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一致性的研究。在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及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个性化教育所承载与担负的历史重任是不同于以往的。因此,个性学生与个性化教育的价值意义在新时代必然有新的提升,研究者需要加强这一层面的认知与探索。

其次,个性化教育的研究维度应更加全面。纵观现有研究,更多的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对学生未来生活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的关注较少。今后研究还可以把个性化教育与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既能感受当下个性自由成长的幸福,又是为未来自由幸福的生活做准备。另外,已有研究多关注区域与学校的成功经验,而没有把视线放在教师对于学生个性与个性化教育的理解,实际上,教师的理解与认同直接影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作为个性化教育实施的核心角色,班级作为个性化教育实施的主要场域,课堂教学作为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等都没有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

最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队伍应更加壮大,研究方法应更加多元。目前个性化教育研究的主体多是高校的理论研究者,而在个性化教育实施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并没有成为研究队伍中的主要力量。教师参与个性化教育研究,不仅能强化自身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还能够提供另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因为教师处于距离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发生的最近的地方。研究方法层面,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成为主要的趋势,还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实现不同学科之间方法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傅艺.国内哲学界对个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哲学,1993(3):60-62.

[2]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吕敏,刘彦.中小学整体改革与个性发展──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第七届研讨会暨讲习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5(3):1-4.

[4]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8.

[5]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2004(2):11-14.

[6]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57.

[7]于越.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145-148.

[8]刘彦文,袁桂林.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J].教育评论,2000(4):16-18.

[9]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16.

[10]冯明,潘国青.个性化教育:理想照进现实——2012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2):78-81.

[11]崔瑞锋,田东平.个性化教育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6):49-51.

[12]谢小燕.个性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5-89.

[13]刘彦文.个性化教育是现实的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2(5):13-24.

[14]崔瑞锋,田东平.个性化教育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6):49-51.

[15]陳至立.大力提倡个性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3.

[16]韩冬梅.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8):38-39.

[17]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43-47.

[18]傅坤昆.个性化教育:理念、实践与反思——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综述[J].中国教育刊,2011(10):9-11.

[19]刘彦文,袁桂林.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J].北京教育:普教,2000(12):17,37.

[20]柳丽平.中学实施个性化教育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21]马炳霖.我国普通高中个性化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2]杨德山.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4):69-72.

[23]刘华东.关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几点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94-97.

[24]刘彦文,袁桂林.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J].教育科学,2000(3):9-12.

[25]王振权.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J].中国教育学刊,2012(5):13-17.

[26]孙小渌.大班教学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4):7-8.

[27]吴刚.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教育:策略与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15(7):104-110.

[28]张莉.深化院校研究推进个性化教育——“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9):107-109,2,111-112.

作者:仝磊 尚琦

我国民主思想开端研究论文 篇2:

开启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新征程

摘 要:习近平对多党合作提出“四新”要求,确立了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新目标,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落实“四新”要求为起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上来。民主党派要以新思路、新手段和新形式为保障,彰显参政党履职尽责的新作为;要全面加强参政党建设,使参政党呈现新面貌。

关键词:新时代;“四新”要求;履职尽责;参政党建设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3.011

一、“四新”是对新时代多党合作提出的新目标

2018年2月6日,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1](以下简称“四新”)。 “四新”是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后,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换届完成以后,就统一战线发表的一次重要讲话。 “四新”目标是中共中央立足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就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提出的重要思想。这既是新时代对发展我国多党合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在新时代发展多党合作提出的方向和目标。“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部署。

“四新”是一个整体,四个方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包容、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提高思想共识为基础,以努力履职尽责为依托,以加强参政党建设为保障,以营造多党合作新气象为依归。“四新”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行动总纲,具有一个鲜明特点:新时代一开始就有高度自觉的顶层设计。也就是说,新时代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前瞻性,这是新时代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之一。新时代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发展具备这个特点。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组成部分的多党合作也是这样,“四新”目标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其深刻的思想性充分显示了这种特点。

“四新”的提出标志我国多党合作制度進入新阶段。全面落实“四新”要求,将是我国多党合作在进入新时代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心工作和目标。

二、“四新”的深刻内涵

“四新”是对新时代多党合作提出的新目标,具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一)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提出了“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的要求。思想共识的“新提高”就是要将思想共识提高到中共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思想共识上要有新提高,就要深刻领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只有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个最重要的政治原则问题上形成共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民主党派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政治意识,牢记责任使命。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党派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上来。

(二)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

履职尽责是我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方式。2015年5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由“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党协商即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也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平台。习近平多次强调“开展政党协商,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在政党协商中,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重要责任。民主党派担负着政党协商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习近平说:“‘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2]习近平运用两句古语形象地表达了执政党和参政党各自在政党协商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值得参政党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贯彻执行。参政党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中共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民主党派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的重要论述[3]。参政党要把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调查研究,发挥界别优势,努力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献计出力。民主党派要通过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及时准确地了解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断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从各个层次和领域扩大社会成员的有序政治参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

(三)参政党要有新面貌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参政党也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职能,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水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多党合作的参与者,其自身建设水平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就是说,为了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不仅执政党建设要搞好,参政党建设也要搞好。只有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在互相促进,才能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习近平明确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具有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执政党和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共同主题。个性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主要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参政党建设的问题则主要是党要像党、树立形象。民主党派既然是政党,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挚友和诤友的政治责任。

当前,我国民主党派成员已达到110多万人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成员成为民主党派的主体,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了民主党派,成为民主党派成员,民主党派队伍构成、思想观念更加多样,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所以,各民主党派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自身建设,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组织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政治交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严把成员发展质量关,加强对各级组织和成员的教育和管理;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始终保持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四)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

近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功实践,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这就是多党合作的优势所在。

在新形勢下,要从增强制度自信、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的高度,深入研究多党合作的理论基础、鲜明特征、实践价值和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多党合作要呈现新面貌,就是要进一步彰显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为此,就必须按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和战略布局,研究制定和完善一些新的制度规定,使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健全,使新型政党制度的潜能更加充分激发,其独特优势魅力更加充分彰显;就必须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关切,加大多党合作宣传力度,讲好多党合作故事,提升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国际话语权。

三、以新作为贯彻落实“四新”要求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多党合作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政治建设推进参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内监督制度,促进思想共识新提高,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政治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传统,增强共识意识,搞好共识教育是一直坚持并实践着的。如民革最近修改的章程中有“五个坚持”“四个意识”“提高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等内容的表述。

(二)以新思路新手段新形式为保障,彰显履职尽责新作为

新时代开端,民主党派进行了政治交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习近平指出:“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探索有效形式。”[4]就是要在协助选题、知情明政、考察安排、意见反馈、成果转化、媒体宣传以及人财物的保障上有新力度、新手段、新思路。这些思想已经在实践中得以贯彻执行,比如恢复创建双周座谈会(现在称为“双周协商座谈会”),2016年开始的民主党派对口脱贫攻坚的民主监督活动等。此外,各地还在创建一些新的参政议政形式,比如浙江建德市政协建立了专门的民主监督工作部门、北京市政协开展了对政府预算进行监督(现在已经扩大到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等。要在这些经验基础上再进一步努力,通过创造新形式、建立新机构和部门、使用新方法等,使民主党派履职尽责有新作为和新成效。

(三)全面加强参政党建设,使参政党呈现新面貌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把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由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四项能力发展为五项能力,即增加了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是指民主党派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本领,是民主党派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关键。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本领,民主党派也不例外。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民主党派的历史就是民主党派运用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不断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历史。民主党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是民主党派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贯穿民主党派发展的始终。

民主党派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自身建设,加强学习和理论研究,完善制度与机制,整合党(盟、会、社)内外的资源,与时俱进地改善党派的整体知识结构,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水平,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

2018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诚意和决心,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的诞生,奏响了协商建国的华美乐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即将进入崭新时代。7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各民主党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合作初心,增强责任和担当,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携手前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和好同事,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共创多党合作事业的光辉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辉煌业绩。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 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 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 参政党要有新面貌[N].人民日报,2018-02-07(01).

[2]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N].人民日报,2017-01-23(01).

[3]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03-05(01).

[4]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EB/OL].(2015-05-20)[2018-02-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责任编辑:杨绪强

作者:郑宪

我国民主思想开端研究论文 篇3:

第四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他们主张“以夷为师”,学习西方,变法维新,企图实现民主共和。清王朝被推翻后,中国并未真正富强起来,旧的思想观念仍在阻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于是有识之士们又掀起新文化运动,为国人带来新的思想解放潮流,直至引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使中国社会彻底旧貌换新颜。学习本专题,关键是要理解这些先进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 背景:鸦片战争前“经世致用”的主张奠定了思想基础;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坚炮利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探索新知。

2. 概况: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运动期间,组织人编译出《各国律例》《四洲志》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出《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3. 目的: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 局限: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其思想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5. 影响: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

二、“中体西用”思想

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2. 内容: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朝封建统治危机。

3. 实践:洋务派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了近代海军,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4. 局限:“中体西用”的思想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5. 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是近代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

三、维新变法思想

1. 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主张: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3)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世纪末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3)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皇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4)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反对封建专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四、民主共和思想

1. 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2. 提出:1894年在兴中会入会誓词中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1905年资产阶级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3. 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 影响: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并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五、新文化运动

1. 背景: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 内容: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 局限: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同时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4. 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先进的中国人找到了改造社会的先进思想武器。

【考点解析】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化的过程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三个阶段,而且由浅入深,逐渐深化。

1. 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先进技术。

2.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 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十月革命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

二、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发展的历程

民主是一种体制,但对个人而言,则体现为公民权利,或称之为人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是从西方传入的,近代中国人民追求人权、民主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产生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1. 民主思想的萌发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的冲击,传统中国社会中最早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他们提出的“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很大的局限,但它体现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和官僚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的共识。出于对“西政”的不同理解,早期维新思想家开始提出“设议院”“君民共主”的政治改良主张,中国民主思想因此萌生。

2. 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末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民主思想也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严复把西方近代的政治文化精辟地概括为“自由为体,西学为用”,他认为,在西方,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康有为则把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他用儒学的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依据;随着戊戌维新的展开,梁启超在兴民权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思想,他认为较高的国民素质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即要有懂得民主的国民,所以提高国民素质是走向民主政治的第一步。

3. 民主思想的基本成型

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孙中山在实地考察并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基本成型。

【专项训练】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文中“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林则徐等人开始关注世界的形势

B. 洪仁玕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一些官绅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

2.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

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B.中体西用的观点

C.还政于民的主张 D.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3.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B.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4.“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

B.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D.“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也进入到了一个承古萌新的转折时代。在社会思想方面,“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它与尊君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经文,而必先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决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弛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演讲

材料五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与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其思想主张并结合史实说明其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贡献。

(3)阅读材料五,简要分析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材料中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准确地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

作者:孙继业

上一篇:新医院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下一篇: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