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28

[摘要]对湖南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通过湖南女子学院的个案分析,分析研究湖南女子学院的基本状况、女性学科的课程体系、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后提出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促进就业的措施,通过加强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加大对女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女大学生性别心理问题的调适,以帮助其增强未来的就业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论文 篇1: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创新

摘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的概括和总和,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新学科。王毅武教授长期潜心于此领域的研究,他运用“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精于评论、把握脉络、重在发展”的方法,从学科架构、专题研究与学术评论三个方面客观、准确、公允地阐释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完善以及创新的内在逻辑性,把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内容与创新

王毅武教授几十年的潜心研究铸就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学术成果,新作《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第二版)一书(以下简称《研究》)2011年3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笔者作为该书前后两版的责任编辑,对于王毅武教授的研究及其成果很熟悉、很赞同。《研究》一书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论述充分、立意新颖,注重“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精于评论、把握脉络、重在发展”的基本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专题,从学科架构、专题研究与学术评论三个方面客观、准确、公允地阐释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完善以及创新的过程、条件、内容、特征及其内在逻辑性。本书明晰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与深入的研究充分体现着王毅武教授从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开始,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整体研究这一过程的艰辛与执着,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真实写照与理论结晶,从而把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一、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学科建设的创新

王毅武教授首倡并长期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一新学科,他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开始,对于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对象、任务、方法、分期、阶段、线索、脉络以及基本特点、核心范畴、理论主线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立体性、多层次的框架性研究,并逐步将研究拓展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一书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架构与基本内容大致成型,学科建设和主要问题已基本清晰。

1.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任务、特征与分期。王毅武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并解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与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及其规律性的科学”[1];其任务是“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基本过程的历史考察,实事求是地介绍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早期共产主义者、主要领袖人物、著名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客观地再现富有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 这个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具体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这种中国化的过程与创新在实践中产生了怎样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 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特征。王毅武教授又细分为“内容特征”和“研究特征”。内容特征: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研究特征:过程性、综合性、概括性、评论性和预测性。这样的总结概括既有客观性,又有创新性。

理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分期过程中的结点问题至关重要,王毅武教授对“六大结点”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端;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的先声;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载体;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是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洗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新时期的起点。把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端确定为辛亥革命并相应进行必要的阶段划分,尚属首次,具有开创意义。

3.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环境、线索与方法。王毅武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产生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在于社会主义在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要具体化、特色化,而且在于社会主义得以在中国实践的环境系统,亦即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以实践的客观条件与环境特征。[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正是在中国现实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环境特征之上产生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特定的关于经济现代化的理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既不是简单的逻辑回归,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论及的本来意义社会主义的现实,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也就使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国情的函数。

王教授认为,概括并把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线索是该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他指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与中国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基本相一致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其主干部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线索是清晰的、鲜明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过程,大致表现为:产生——形成阶段;实践——发展阶段;改革——创新阶段。依据这一基本过程,又可以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线索概括为:来源、产生、发展、创新的不同时期。[4]

在史学研究中,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判断其研究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具有开拓性,在很大程度上看其研究方法是否有创新与突破。王毅武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既是一门经济科学,又是一门历史科学,其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对象和任务所决定,它在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时,又具有其具体形式,即过程法、分析法、比较法与评论法。其中“过程法”和“评论法”是创新点。需要说明的是,王教授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又区别了研究方法与阐述方法,两种方法相互结合、互为促进,研究方法为阐述提供内容,阐述方法体现研究成果,并且将阐述方法概括为: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重在发展。研究方法与阐述方法不尽相同,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研究方法是基础,阐述方法是说明;研究方法是本质,阐述方法是形式。

4.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理论主线。王毅武教授在《研究》[5]中提出“理论主线”的内涵,即贯穿于一般理论的研究并对其具有制约作用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任何一门学科或研究领域都存在着自己的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线是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认识与争论。王教授从我国经济理论所研究的主要方面与问题、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过程、我国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以及著名经济学家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三个方面精确、充分论证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线的存在与意义,批判了以往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认定计划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的错误理解,指出:计划与市场都不过是一种调控手段,都表现为一种经济机制与经济过程。计划的本质在于实现宏观控制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比例性;市场的本质是使整个系统的各经济主体实现利益与平衡运行。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内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之中,统一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把市场与计划归结为价值规律的微观规定性与宏观规定性的实现形式,在学术界还是第一次。探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线亦属学术创新。

5.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范畴。王毅武教授在思考与概括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时,将其定义为:既能够客观反映某一理论体系概念链条的本质联系,又能够科学体现决定这一理论体系的现实过程、特征及其趋势的基本理论概括。既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任务是概括、总结并说明以实现现代化为核心任务的经济观念、理论以及学说的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及其规律性,是关于为何、如何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学问,是中华民族近现代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伟大与艰辛奋斗实践与历程的真实概括与总结。因而将其核心范畴规范为“现代化”也就易于理解了。王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结晶,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概念链条以及核心范畴对我们的启示,逻辑地将“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具有客观性、逻辑性与科学性,这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现代化”这一核心范畴的选择,既能够揭示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式与实质,又能够揭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特征。因此,将“现代化”规定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是科学和必要的。

二、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内容的创新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是从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研究起步和推进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少不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主要代表人物在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独有经济思想与理论方略,促进与创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王毅武教授概括与总结了这些代表人物的理论,将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串接起来加以汇总和集成,从而实现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创新。

1. 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概括。王毅武教授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百年考——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6]中指出,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一种思想与理论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其在一个国家的实现与发展程度取决于它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以及它给这个国家创造的发展空间。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在中国国情基础之上产生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特定的关于经济现代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社会主义运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反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具体实现形式。中国现代经济的形成、发展与创新过程,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联系,中国的社会主义与科学意义的社会主义相比较,王毅武教授将其概括为“国情十条”[7],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加以概括与总结,明确了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从而在此基础了上论证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所在,即实现现代化。“国情十条”的概括与说明,在学术界尚属首次,

2. 关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理论阐释。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殊性,王毅武教授概括为“市场经济八条”[8]。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我们不仅在认识上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飞跃,而且对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新高度。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吸收了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造的优秀成果,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而且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问题。

3. 关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性的理论说明。王毅武教授对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规定性做出了创新性的研究。他指出,价值规律有两重含义:从微观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宏观看,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经济各部门间的分配是由社会各种实际需要及比例决定的。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价值规律的微观规定性;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价值规律的宏观规定性。这里,王教授首倡价值规律“双重规定性”[9]——宏观规定性、微观规定性。价值规律“双重规定性”的阐释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说明是一致的。

在王教授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可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组织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其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作用,从而在理论上畅通了我国经济模式设计与体制改革实践的道路,把握并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转轨。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两个事物的外部联系,而是同一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双重要求及实现形式,相互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计划不仅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起作用,市场也完全可以由计划来指导并且成为实现计划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计划和市场不仅不是对立物,而且同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联系的两个重要特征,都是经济手段,二者之间既不是“板块”间的结合,也不是相互间的“渗透”,而是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4.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基础与创新。30多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时期,党和人民获得的最大思想财富就是邓小平理论。王教授认为,邓小平的伟大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我们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发展中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二是为我们贡献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从经济学角度将其概括为“创新十条”[10]。“十条”新认识基本都是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加以阐发的,构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并集中表现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点与贡献。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总体目标,其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都适合、有效、促进的富民强国之路,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这就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逐步丰富与完善起来的科学发展观。王教授认为,科学发展观不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建设与实现现代化的崭新理论成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王教授概括为:以人为本,不折腾;全面、协调、可持续,包括实践第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农村建设,科教兴国,统筹兼顾,市场经济“九大理论支点”[11]。这一概括极富创新力,尚属首次。

三、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重要节点的创新

理论研究的重要节点如同织网时经纬线的结点,既决定着网格的大小,又影响着网的牢固程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节点实际是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关键范畴或认识创新。

1. 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不是“主观社会主义”。孙中山最早用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说明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最初形态。孙中山认为人民真正达到民生主义就达到了社会主义,也就跨入了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王教授认为,深刻认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能不联系后来的“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本质是: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起社会主义的力量。列宁曾把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称为“主观社会主义”。应当说明,列宁的这一判断是在1924年孙中山提出“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之前,并没有接触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及其已经实现的“三大转变”。王教授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认识,指出“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已经实现了革命性的“三大转变”[12],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性内容。如果说,由于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那么,由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所引致的新三民主义的“三大转变”就使得他的民生主义从主观变成了现实。

2. “半封建半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质区别。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是一个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于中国国情认识的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王教授系统研究并阐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两种对旧中国国情概括的异同。

王教授指出,关于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用语顺序问题,也不是一个一般概念的逻辑问题,而是关系到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本质、社会性质的主体内容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认识而产生的理论形态的基本概括,并且直接涉及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目标与路线的制定、政策与策略的执行,甚至还影响着与此相联系的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3]他认真考察了两者的差异:关于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主体认识方面;关于革命任务的确定和前途预测方面;关于民主革命过程中政策和策略方面;关于对革命成功后中心任务估计方面。王教授首次将“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论述,科学地认识、区别并把握旧中国两大基本特征,系统论证了旧中国国情的封建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对于正确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至关重要。

3. “生产条件所有的不同一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条件。王毅武教授提出:“只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所有不同一,就必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种所有状况不同一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方式,决定了不同历史阶段上商品经济的不同性质。”[14]他认为,“社会主义虽然消灭了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但是由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费用还是由劳动者个人负担,劳动者还必须将劳动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因而社会主义还没有消灭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生产要素所有的不同一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结合方式的特殊性,构成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15]王毅武教授的这些理论认识是极其深刻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此外,王毅武教授关于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若干观点、结论,被后来党的代表大会或政府工作报告所印证。例如,王教授1986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也要有市场,两者都是调控手段”等观点,与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的观点相一致;1992年提出“三农”问题,与2002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相一致;1996年提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情理之中和题中应有之义”等认识,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后来的宪法修订、党章修改中得到印证与体现;2002年提出“反封建是中国亟待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与党的“保先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治国新方略(五个始终牢记)的基本精神相符合;如此等等,恕不一一罗列。

参考文献:

[1]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对象、特征与分期[J].海南大学学报,2006,(4).

[2]王毅武.至理新说——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61.

[3][4]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环境、线索与方法[J].海南大学学报,2007,(5).

[5]王毅武.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主线[J].青海社会科学,1990,(6).

[6]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百年考——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J].福建论坛,2011,(10).

[7]王毅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定位[J].海南大学学报,1998,(4).

[8]王毅武.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8.

[9][14]王毅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86,(6).

[10]王毅武.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基础与理论贡献[N].海南协商报,1998-12-01.

[1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发展[J].福建论坛,2008,(2).

[12]王毅武.论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J].海南大学学报,2001,(3).

[13]王毅武.关于中国国情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2002,(5).

[15]王毅武,吴磊.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15).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作者:陈霞

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论文 篇2:

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摘要] 对湖南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通过湖南女子学院的个案分析,分析研究湖南女子学院的基本状况、女性学科的课程体系、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后提出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促进就业的措施,通过加强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加大对女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女大学生性别心理问题的调适,以帮助其增强未来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湖南高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女性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从1998年国家招生规模扩大以后,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101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1998年高校毕业生的近7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而高校女生所占的比例,从1964年到2011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个期间大概上升了1倍,2011年女大学生比例是51.14%[1]。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遭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和性别歧视,教育并没有消除性别不平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基本国策。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无论男女,只要谁有进取的精神,谁就取得成功。性别意识作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内容之一,其强弱与科学程度对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来讲,性别意识的教育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率。

一、湖南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对就业影响的调查

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了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采取开放性问卷形式,从2013年3月到2013年4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了420名应届女毕业生,回收有效问卷411份,有效率为98%,具体调查情况分析如下所示(表1):

(一)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已被启蒙但需深化教育

为了了解湖南女大学生对性别概念的认识情况,问卷直接设计了“你知道什么是性别意识”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3.1%的女生不知道什么是“性别意识”;只是听说过“性别意识”一词占到57.3%;对其有所了解的占19.6%。这说明湖南女大学生已对性别意识这个新型概念有所知觉,但认识理解的层次还处于较浅显的层面。

(二)女大学生普遍敏觉性别歧视但传统观念依然牢固

问卷中对用人单位不招女生的看法一题的统计结果显示,女大学生敏觉到不招女生的现象中含有性别歧视成分,对性别歧视现象有较为普遍的敏觉[2]。但清晰认识到此条款存在性别歧视含义的比例为22.3%。她们甚至比较理解用人单位因性别结构失衡、工作环境不适合女性等原因不招女生的举措。这说明湖南省女大学生对现代性别意识内涵没有深层次的知觉,而传统性别观念依然牢固,对女性在体力上的差别和女性不宜“抛头露面”,女性要受呵护,不宜做辛劳的事务等性别不平等观念的本质缺乏知觉,绝少有女生反思“男性占绝大多数的单位为什么不会因为性别比例失衡而不招男生”的现象。

(三)女大学生对性别不平等现象缺乏敏觉和深层认识

传统性别意识中还存在着将女性外貌商品化的问题,认为女性更适合如礼仪、迎宾、商品模特等纯表达性职业,因此,有些单位针对这样的工作岗位标明只招女生这样隐含性别不平等观念的条件[3]。所以本调查还特别设计了“你如何看待用人单位只招女生”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这个隐含着更严重性别歧视内容的问题上,女大学生的敏觉度非常低。在问卷中可以理解的占到73.6%,这说明对该深层性别问题女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认识能力。

二、湖南女子学院性别意识教育促进就业案例分析

(一)湖南女子学院的基本状况

湖南女子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湖南女子职业大学,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92人,博士、硕士287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8 000多人,设有9个系、30多个本专科专业。湖南女子学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女性气质的培育,重视性别意识教育,办学特色明显。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0%以上,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构建具有湖南女子学院特色的专业体系

从女性的心理、生理特征看,女性性情温和,较男性更加细腻。在就业选择方面,女性倾向于智力型、服务性、轻便型、稳定型的职业。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趋向看,劳动的技术内涵日趋丰富,智力成分不断增强,特别是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为女性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女性特征与经济转型的撞击,引发出湖南女子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的新思考。学校根据适合女性性别特征、适合女性求职倾向、适合女性人才市场需求的基本原则,重新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具有女校特色的专业体系。近几年增设了服装表演、形象设计、播音与主持、幼教与家政、电脑美术设计、酒店管理、商务英语、英语教育、音乐表演与管理等十几个紧贴女性、紧贴市场、紧贴社会的专业,为进一步适应女性就业与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女校专业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女性学科的课程体系,加强性别意识教育

近年来,湖南女子学院女性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大步前行,女性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已开设与妇女、性别相关的课程有《女性学》《女性心理学》《女性社会学》《妇女思想史》等。近年来,学校在性别意识教育与女性学专业、性别研究与女性文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等领域成绩显著。在全校范围开设的女性学课程,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女性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构建女性学科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反馈,不但开设与本课程相关且反映学科现状与发展的选修课,如“女性与文学”“女性心理与健康”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加强课程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在每个学期结束之时,发放课程评估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落实教学改革成果。

现从事《女性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1人,其队伍结构如下:其中教授4人(占36%);副教授3人(27%);已有博士学位与在读博士的教师5人(占4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人(占63%);36-45岁的教师5人(占45%);35岁以下教师5人(45%)。2011年学校申报了女性学本科专业,现已通过省教育厅批准。湖南女子学院加强性别意识教育,强化女性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明确女大学生自我责任,提升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有利于争取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

(四)加强性别意识教育就业成果显著

学校始终以加强性别意识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为己任,以女性充分享受高等教育权益为宗旨。在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今天,湖南女子大学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来,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6%以上。学校性别意识教育提高了该校学生的素质,吸引全国许多优秀企业到校揽才。从湖南女子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活动一览表可见一斑(表2)。

三、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促进就业的措施

(一)加强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湖南女子学院的个案分析成功经验来看,高校要自觉主动地开展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开设课程,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加强对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着力引导女大学生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其求职能力和竞争技巧,以社会实际需要和本人能力相结合,激发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她们的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二)加大对女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应对女大学毕业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优秀毕业生要重点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自身条件一般、性格内向、机会相对较少的同学,要较早地给予关注和指导,与她们一起分析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对于在择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女同学,我们一方面帮助她们进行心理调试,鼓励她们增强信心,指导她们适当调整择业目标,避开热点,同时与用人单位沟通,使其转变观念。对于传承传统社会性别观念较深,存在消极、自卑、行为偏离主流的女大学生,要进行现代社会性别意识专题教育和讨论,以纠正观念而改善她们的择业就业行为[4]。

(三)女大学生性别心理问题的调适

要帮助女大学生建立性别的正确观念,剔除传统性别的无意识行为;促使女大学生打破精神枷锁,提高现代性别意识的敏觉力和自觉力;消除其依附心理,形成其独立自主精神;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均衡融合为一体;用现代性别意识而不是女性主义眼光看待权利与平等,自觉加入男女解放、共同进步的当代文化观念建设的潮流中去。

(四)在政府的扶持和法律的约束下,改变企业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

首先,企业应当通过产业升级、增加研发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梯队等方式扩大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以及提升企业文化;第二,企业应当消除传统性别观念,在雇佣过程以及企业内部对男性与女性劳动者给予平等对待,给予女性平等的竞争机会、薪酬福利待遇以及工作晋升机会;第三,企业应该通过严格科学的考核体系以及合理的筛选机制消除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从而构建一个公平透明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与环境[5]。

(五)女大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应当建立合理的职业预期

对女大学生来说,在选择工作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状况与需求,合理评价不同职业对于女性的内在价值,同时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对整体及细节状况有深入了解,从而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就业决策;在进行毕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可以通过选择继续深造的方式来规避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或者寻求其他途径如转换专业的方式来增强自己未来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斯琴.社会性别意识下女大学生平等就业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120-122.

[2] 束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02-104.

[3] 郑杨.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意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2(9):78-80.

[4] 魏颖,郑杨,滕妍.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意识研究[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3(3):150-152.

[5] 魏颖.从性别意识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05-107.

[编辑:汪晓]

[收稿日期] 2014-02-05;[修回日期] 2014-02-12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支撑计划项目“女子大学生创业观对就业的影响研究”(2011zk5015)

[作者简介] 彭娟(1969-),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女子学院会计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彭娟

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论文 篇3:

高校培养法务管理人才模式研究

摘要: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的复合型法务管理应用人才是新世纪高等教育被赋予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分析培养法务管理人才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及以赛促学两种培养模式,以期为法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决策指导。

关键词:高校;法务管理;应用性人才

在教高[2012]10号文件中,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明确提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迅速,学科体系日益完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涉及法律的事务及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致使我国现有高等法学教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法制理念教育还有待深入,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构建。此外,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在现有国内高校的培养模式中,法学往往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学习和研究,而把法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还鲜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法律、又懂管理,同时又熟悉实务操作的法务管理人才,这为法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政策支持。法务管理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包括法学、管理学及经济学,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企业可能和已经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事前的合理预防和防范、事中的恰当协调和控制、事后的妥善处理和总结,以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及减少法律损失,保障企业目标顺利实现。其是企业管理中最年轻和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

一、培养法务管理应用性人才的可行性

1.法学普及越发广泛。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30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法学研究,已经从一门原本非常孱弱的法学学科成长为一门显学,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了世人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与法学发展相关联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法学学科在过去30多年的变化,可以用显著来加以形容,也可以说是从一颗弱弱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众所周知,法学属于社会科学,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诸多学科门类中,法学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它们分别为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法律史、诉讼法学、刑法学、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和军事法学。作为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法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法学专业是一个受欢迎的热门专业,成为全国高校普遍设立的一个专业。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法学学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有近三成高校设置了法律院系和法律专业,在校学生达10余万人,且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总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法学学科建设完善齐全、法学师资实力雄厚、专业普及率高,法学问题研究广泛且深入。毫无疑问,目前法学的发展现状为法务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法学基础。

2.管理学发展日趋成熟。在20世纪70年代末,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式拉开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确定了改革与开放的路线方针,首肯了管理的重要性。开放打开了国门,使昌盛于国外的管理科学得以顺利进入中国,并开始吸引愈来愈多的研究者。企业管理协会以及其他各种与管理相关的学会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管理学院或管理科系作为许多高校重要学科之一被普遍设立,经济管理研究机构、培训中心也纷纷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中国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该标准将管理学列为工程与技术科学的一个一级学科。管理学之下,列有管理思想史、未来学、管理心理学等11个二级学科和48个三级学科。这一标准首次确认了管理科学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正式提出了管理科学的学科层次机构。管理学已出现在社会的许多地方,且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呈现出日趋成熟的态势。

3.政策扶持和引导。在教育部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结合区域特征、历史传承、学科优势,强化办学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促进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加强学科创新建设,促使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意见中还提出要加快卓越法律人才建设,促进法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创新,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这为法务管理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政策基础和发展保障。

二、培养法务管理人才模式

1.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学生入学后,可为学生安排导师,导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法务管理的研究方向,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组织讨论,也可由学生自己把对问题的研究思路、方法、认识等以论文等形式书写出来,可作为平时成绩,若有可能可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研究的动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导师或任课老师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过程,导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熟悉,所以对学生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指导效果会更佳,便于学生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缩短学生摸索时间,这样便于出成果,成果的完成又同时会刺激学生对研究的热爱,形成学与研的良好互动;学校、学院设置本科生研究项目,每年由学生围绕法务管理自拟题目,进行研究项目经费申请,学校或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的研究项目和问题进行评审,择优录取,申请成功的学生,在规定的研究时间内交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如政策建议书、论文或报告等形式,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奖励形式可以是一定数额的奖金也可是充当一定数额的学分,总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研究,有助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避免学生把大部分业务时间浪费和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2.构建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比赛是激发思考和深刻理解问题的一个好的方式,通过不同类型的比赛,如辩论赛、挑战赛、模拟法庭、情景模拟等,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动手、组织和演讲技能的锻炼,并可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比赛的地点、场地、规模等可以不限,可由学校或学院组织较为正式的比赛,也可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随机给出与法务管理有关话题,设定正反两方,展开讨论,或给定情景,赋予学生相应角色进行表演比赛,让学生作为企业法务部门的负责人处理、控制发生风险,既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院、学校可设置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省市、国家,甚或国际级的相关挑战赛,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团队、学生给予一定奖励,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以促使学生对自身应用能力的锻炼,并不断把这种比赛文化完善、传承,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些赛事活动对法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塑造和培养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

法务管理是管理学年轻的分支之一,是法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创新性研究方向和领域,培养法务管理应用型人才是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及缓解纯法学专业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响应国家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号召的生动体现。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法务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基础上,针对法务管理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及以赛促学两种培养模式。法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把两大成熟的学科法学和管理学有效融合,探索出一些有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曹均伟,陈芳.日、德、美大公司法律事务管理模式及启迪[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8(27):12-17.

[2]曹凯.煤炭企业集团的法务管理体制初探[J].中国煤炭,2010,36,(2):33-35.

[3]郑家茂,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2008,(1):83-85.

[4]曹玉梅.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J].教育探索,2007,(10):19-20.

[5]陈慧敏.融“赛教学”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9,18(3):10-13.

基金项目: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资助项目“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法务管理应用人才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徐鹏(1980-),男,汉,山东曹县人,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务管理。

作者:徐鹏

上一篇:领导者应急管理民营企业论文下一篇:计算机软件设计软件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