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专业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工商管理类专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优化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一直是其中难点和重点。着重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专业、小方向”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和“大专业、小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探析。

第一篇:工商管理类专业论文

工商管理类专业集中实习的探讨

摘 要:实习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提升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行集中实习既是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需要,也是方便学校管理和满足实习单位预期的需要。但是,实行集中实习也会面临部分学生逃避实习、学生不愿到实习基地实习、实习结束不愿返校、导致学生挂科较多和毕业论文选题困难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合理设置实习类型与时间、实行弹性实习制度、开拓建设更多实习基地、引导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以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授课方式等措施以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集中实习的效果。

关键词:工商管理;集中实习;应用能力

应用性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实习在其专业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次实习时间较短或者实习地点较分散等原因,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习效果不甚理想,无论是学生、学校还是实习单位对此都不是很满意,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指出,实习实践是新时代本科教育五大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之一。為此,这里拟就集中实习进行探讨。所谓集中实习,是指实习时间集中在4周以上而且实习地点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的实习方式。上述提及的凡是时间少于4周或者地点不集中的实习均称之为分散实习。

1 工商管理类专业集中实习的必要性

1.1 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需要

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各大高校纷纷加大了实习环节比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商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15%,而实际上多数高校都超过了这一要求。以河南省为例,在当地45所高校中,有30所高校的比例在15%-30%之间,甚至有8所高校超过了30%,仅有7所高校低于国家标准。尽管如此,但是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所撰写的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来看,毕业生对于学校培养体系最不满意的就是实习环节,反映最强烈的是实习与企业的结合不够。之所以如此,与分散实习不无关系。短短1周或2周的实习时间,很难有实质性的实习内容,学生通过实习也难以有多大收获和深切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实习不过是走过场。所以,精选实习类型,集中实习时间,有利于丰富实习内容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1.2 方便学校管理的需要

有的分散实习在校内进行,如公益劳动,学校管理相对比较简单,通过考勤防止学生擅自离校就可以了。但多数实习都是在校外进行的,如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如果实习地点较为分散,学校管理起来就比较困难,实习检查无法取得规模效应和威慑效应。集中实习除了方便学校检查之外,也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高效的实习基地从而维持校企长期关系以开展更为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1.3 满足实习单位预期的需要

一般来讲,实习单位都要求至少实习4周以上。如果实习时间过短,除去办理体检、入职的时间以及岗前培训的时间,剩余真正实习的时间就很少了,对于实习单位来讲,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但为了组织一次实习,实习单位要同时与学校和总公司协调沟通,而且还需要进行岗位分析甚至是岗位调整,实习单位觉得费事,除非是临促或者遇到紧急任务,否则他们一般不愿提供短期的实习机会。

2 工商管理类专业集中实习遇到的问题

2.1 部分学生逃避实习

由于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有些实习只能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容易给人“放羊”的感觉。等到了大三或大四安排集中实习的时候,受之前实习组织的影响,学生认为集中实习也一样是走过场从而产生逃避情绪。另外,如果把集中实习安排在考研季,在学校鼓励考研的背景下,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集中实习耽误了他们考研学习,从而不愿参加实习活动,如果集中实习安排在公务员考试的紧张备考期间,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有少部分学生甚至谎称自主联系了实习单位,返校后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实习材料,找一些社会单位掏钱盖章了事。

2.2 学生不愿到实习基地实习

一方面是因为实习单位在给学生安排工作时,考虑到是生手或者出于保密的需要,往往安排的都是些不重要的岗位和非核心的业务,而且实习单位认为,数周或者数月的实习期限,学生很难对企业做出多大的贡献,因此,实习期间的待遇一般都是比照临时工而制定的,相对于正式员工的待遇要低很多。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对学校缺乏信任有关,一些学生可能认为实习单位与学校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实习单位支付的报酬低,是不是存在让利于学校的情况,而新闻媒体对于一些学校强制学生实习从中渔利的负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不信任。另外,也与学校提供的实习基地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有关,长时间的集中实习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实习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也有学生希望趁机回到家乡实习顺便照顾父母或者寻求就业机会,如果学校提供的实习基地过于集中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城市,显然会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偏差。

2.3 实习结束不按时返校

一方面是学生出于工资报酬的考量,如果实习时间不够1个月或者不够半个月,工资报酬就会损失很多,一两千元对于学生来讲可能就是不小的数目,所以学生更愿意选择向“好说话”的学校老师请假从而拖延返校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实习单位出于工作任务的考量,如果实习单位正好赶上销售旺季,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可能会想方设法不让学生返校,在目前招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有实习单位确实希望实习的学生留下。

2.4 导致学生挂科较多

与集中实习相对应,理论课就需要集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话周课时就要比分散实习多一些,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课程负担,基础较差的同学就会感觉更吃力,挂科的情况就会增加。特别是专升本的同学,由于专升本人数较少而往往需要与普本的学生一起合班上课,一起集中实习,他们理论课集中学习的时间就更短,负担也就更重些。加之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又是跨专业考进来的,如从电气或机械专科专业跨专业考取市场营销或者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他们学习起来就更加吃力,挂科的情况就会更多些。

2.5 导致毕业论文选题困难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大学毕业论文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便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因此,集中实习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资料搜集机会。可是,如果有多位学生在一个单位甚至在同一岗位实习,就很难保证做到一人一题。有时候即便题面意思不一样,写作过程中也没有一起讨论过,难免还会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复,如某同学写的是“H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另一同学写的是“H公司的销售管理”,对于擅长定性分析的本科学生来讲,想做到这2篇论文在写作内容上不重复或者小范围重复是很难的。

3 推动工商管理类专业集中实习的对策建议

3.1 合理设置实习类型与时间

教育管理部门对于实习类型及时间安排并没有硬性规定,只是给出了指导意见,但高校一般都要求安排1周或2周的公益劳动、金工实习等短期的实习活动,这些只能采用分散实习方式。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也常常是高校规定的实习环节,二者均可以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进行。毕业实习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的前几周,为避免社会实践占用过多的理论课时间,可以将其安排在暑期,也可以将其安排在学期末毗邻假期的前几周以有利于学生利用假期延长实习时间。可以在大四上学期设置“专业实习”,时间为整个学期或者大半个学期都可以。如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实习为6-8个月,安阳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习为13周。之所以安排此次实习,是为了增加实习与企业相结合的机会;之所以将其安排在这段时间,是因为这个时候社会招聘活动已经开始,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之余提前获得面试的机会。除此之外,不必再专门安排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等实习类型,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合理安排就可以体现。

3.2 实行弹性实习制度

针对集中实习时间与各种备考时间冲突的情况,首先,要向学生明确集中实习和各种备考的关系。集中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规定动作”,而各种备考是学习之余的“自选动作”。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必须优先保证集中实习的完成。只有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才能减少学生对于集中实习的抵触情绪。其次,可以考虑实行弹性实习制度。尽管从理论上来讲,集中实习应优先保证,但作为学校来讲,还是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备考时间,毕竟就业率是大学很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实行弹性实习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二者兼得,减少二者在时间上的冲突。所谓弹性实习制度,是指备考的学生在集中实习期间以备考为主,利用零星的时间到实习基地实习,待研究生考试或者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再利用假期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只要累积完成实习所要求的学时数即可。弹性实习制度只适用于实行计时工资的实习基地,而且一般适用于学校当地的实习基地。安阳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自2017年9月起,便与实习基地安阳沃尔玛超市协商采用这种弹性实习制度,无论是实习基地,还是学校和学生,对于这种制度安排都比较欢迎。

3.3 开拓建设更多实习基地

近年来,一些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纷纷走进校园,通过与学校签订实习基地合同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营销策划、渠道开发与维护、零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实习岗位,都收获了很好的实习效果。但与大公司合作,校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弱,公司方提供的报酬相对低一些;与地方高校联系的往往都是大公司的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提供的实习岗位在学校当地;与地方高校合作的大公司数量有限。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无法满足,也导致毕业论文选题困难。首先,学校除了与当地公司合作之外,应在不同城市选择多个行业开拓建设更多的实习基地。当前,中小企业迫切希望招聘大学生充实其干部队伍,提供实习岗位也有利于这些企业通过提前介入而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生,学校与之谈判时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也强一些。其次,应将实习基地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应将实习基地集中在学校和生源所在省的省会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学生向往的城市,这样的话,即便学生的实习单位不是同一家公司,只要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也便于学校集中检查和管理。第三,注意提高实习基地的针对性。学校可以发动老师和往届生依托社会关系寻找有意合作的公司,然后让即将实习的学生选定几家,或者在学生自主联系的实习单位中选定几家。

3.4 引导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

让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存在诸多弊端,有的公司会以自己是分公司而总公司才能盖章为借口来尽可能延长实习时间;有的公司通过高利诱惑误导学生从事传销活动、诈骗活动或者其他非法活动;一旦学生与实习单位出现了纠纷也不好解决。因此,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首先,应明确实习的目的,降低学生的期望值。实习与就业的目的存在本质的不同,对就业而言,工资报酬未必就是第一位要考虑的事情,对于实习来讲,更不应如此,实习是为了深化对于已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是为了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是为了积累经验与经历,是为了搜集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其次,应给学生分析不同类型实习基地的利与弊,让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目的来选择。大公司提供的实习待遇可能低一些,但是其有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可供学习,其品牌影响力可以提高以后就业面试时的筹码;到中小企业实习尽管会累一点,但是它可以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发挥空间。第三,打消学生的质疑和顾虑。可以将实习基地的选择过程和基本情况告知学生,让其理解学校组织实习的初衷,对实习基地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和信任;向学生展示实习基地合同以及教育部门关于学生实习的有关规定,报销学生实习期间来回的交通费用甚至对学生的伙食费给予适当的补助。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学生对于学校实习安排的信任。

3.5 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随着应用型大学建设力度的加大,实习活动经费不断增加,为学校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首先,应发挥实习单位的监督主体作用。出于利益考虑和工作需要,实习单位监督实习过程更有积极性。事前可将实习目的、实习要求等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要求其严格监督学生的实习工作,对学生工作的得与失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防止学生通过频繁跳槽等方式规避监管,可规定实习期间实习单位不能超过2家。其次,派相关老师到实习单位检查学生的实习工作。一方面显示学校对于实习工作的重视,督促实习单位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与实习单位当面沟通,协商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稳定学生情绪,也能防止部分学生谎报实习单位而逃避实习。第三,加强对实习材料的检查。实习结束后,要求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认真检查学生提交的各种实习材料。除了检查规范性外,还要检查实习内容是否符合实习目的和要求,特别要留意是否存在没有实习而杜撰实习内容的情况。第四,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实习过程监管。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自行设计开发了一款APP并用于实习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值得借鉴和推广。他们要求学生实习期间通过APP每天签到签退、每周提交一份周记、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老师可以通过APP实时知道学生所处的位置、了解学生想法、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批阅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

3.6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授课方式

为避免出现大量挂科的现象,首先,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集中实习的专业,应加大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力度,适当减少每学期集中闭卷考试的课程数量,缓解每学期考试的压力。当然,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不是减压,只是通过考核方式和考核重點的改变,将短期内的考核压力适当分散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区间内。比如,一些课程的考核,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在假期调研,根据调研报告的质量来打分。其次,应改革课程授课方式。对于一些选修课程,可以安排在集中实习期间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授课,把课程的考核与学生的实习相结合。通过授课方式的改革,也可以减少每学期理论学习和集中考试的压力。同时,对于网络讲授的课程,要切实加强管理,防止授课和考核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郑红玲,宋艳华.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6,(20):107-109.

[2]郝增宝.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J].成人教育,2011,31(12):94-96.

[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河南省教育厅.2015-2016学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R].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6.

[5]李燕凌,胡扬名,张云英,等.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7(4):31-34.

作者:史建军

第二篇: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专业、小方向”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优化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一直是其中难点和重点。着重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专业、小方向”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和“大专业、小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职;培养模式;课程平台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客观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例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等。这些变化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职业在渐渐的消失,交叉学科职业、新兴学科职业在不断的出现。这样的变化其实也是对高职院校在开设学科时提出了新的考验。课程需要不断的调整才能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工商管理类专业提出了“大专业、小方向”模式的建设,这种课程建设模式的改革能够较好的迎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但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许多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工作能力表现包括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企业预期的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这跟课程体系的建设存在很深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高校在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以及设计课程时。没有深入的研究社会以及企业对该专业的需求点,导致人才培养定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课程的设置变的程式化、人才培养目标趋向于同一化。

(2)第二个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基础课的比例过高,专业课所占的学分反而偏少,很多专业没办法体现专业特色,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趋向于相同,尤其是在专业基础课的部分;另外专业选修课比例过低,有些院校考虑到教师授课的方便,会把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保持一致,没有考虑到专业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学习意愿。很多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较少,加上场地的受限,学生很难在实践方面有所锻炼。

(3)在课程内容方面。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较为明显,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是分离的,学生在课程结束以后,只学到了很多理论的知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是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2 “大专业、小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实行“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后,一年级不分专业,实行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第一学年末按本人志愿及相关规定在学院内部选择专业,并按所选专业进行专业化学习;此外,学校贯穿整个三年学程的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大专业”是针对管理类专业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的培养,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大专业方向下不同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具有共性的,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年,先统一学习,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科的选择,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就有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等五个专业可选。

“小方向”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每个专业对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分,可分出三到四个小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特点选择一到两个小方向进行学习和发展,每個专业可以针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小方向的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

总的来说“大专业、小方向”的模式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课程的对接。学生的能力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所选择的小方向更是针对特定的岗位选择,我们所做的是把课程的内容和岗位职能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真正与实际岗位相联系。

(2)兴趣与专业方向的对接。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设置,让专业的灵活性更强,学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迫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去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3)方向与课程的对接。大专业是小方向的基础,只要在初期学好基础课程,才有可能具备一定的水平去选择自己的专业道路。

3 “大专业、小方向”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3.1 创新的教学内容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书本里的内容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将岗位中的工作内容带入教学中,使用模块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专业有个多个方向之后,岗位中的内容变动形成的新模块知识可以加入到课程模块教学中来,这样一来,专业的稳定性不会被破坏,而新的知识又融入教学中来,课程体系更加的完整。

3.2 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饱受诟病,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主体,而老师应该是引导他们完成学习的人,如何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呢?首先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是灵活的,每个学生的需求不同,时间的掌握也不一样,模块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对学习时间的不同要求;另外,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接受度,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通过课程的考核与否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成小方向教学中的模块化学习。

3.3 借助多元化平台

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是很迫切的,那么将企业教学纳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让学生与企业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接触,把他们对于岗位能力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实践环节,这样可以加深课程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小方向的选择,去接触不同类型的企业,完成自己课程的学习,加深理解。

4 “大专业、小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4.1 基础课程的设置

首先要解决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这当中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制约、科学技术的制约、社会政治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在课程的设置中要考虑整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例如一名营销专业的学生,他需要具有开展营销方案与策划的良好专业素质,另外,作为一名营销人员,他还要具有处事能力、交际能力、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素质,所以在课程设置环节,应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要求。这时候基础课就需要开设思想品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体育、外语等课程。

4.2 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

现今社會对人才的需求还体现在复合型这个方面,单一专业的学习以及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了,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三位一体,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对这几个专业的知识都有所涉及,怎样去设置课程,让课程满足社会发展中不同岗位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综合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工商管理类课程为例,专业基础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等等。

4.3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块课程)

每个专业在划分小方向之前,该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的基石,是划分小方向之前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去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他们可以从快递货运、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这四个方面进行选择,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模块课程的学习。

4.4 实训课程的设置

与企业进行联系,不同方向的课程配备对应的实训课程和企业实习机会,学生只有在真正接触了岗位,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这也让实践课程更加的专业和真实。

高职院校承载了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模式的研发创新,只有转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大专业、小方向”模式的提出,也从另一个方面给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肖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_大平台_小模块_课程体系的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07,(3):79-80.

[2]欧阳峣.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4,(4):103-112.

[3]常化滨.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宝钢科技,2007,(6):94-95.

作者:杨学分 袁泓

第三篇: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

[摘 要]本文探讨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的需要,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以后的管理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改进,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此,将数据流程分析和管理模型与计算机的结合列为两个教学重点。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数据流程;管理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6.041

0 引 言

信息化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来对各类管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管理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管理职能,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目的是为了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能,教师讲授课程的重点自然也就偏向于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不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那么该如何向他们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呢?一些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贺盛瑜和赵卓宁[1] 强调了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重要意义。滕佳东[2] 在确定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为5个模块: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信息化管理思想、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过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朱恒民等[3] 强调了教材内容要符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并指出国内的信息类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现象,他们选用了国外的《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张晴和金荣学[4] 则从有效教学的角度,从教学的目标与重点、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实践环节、师生关系等4个方面,探讨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问题。

应该说,目前业界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在向管理类专业学生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应该偏重于管理。但在该课程应该讲授哪些内容,从而实现偏重于管理的问题上,依然在探索和总结之中。

纵观目前国内的典型教材[5-6] ,基本上还是以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作为主线索。在向管理方向倾斜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变为降低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教学比例,而增加一些与管理相关的知识。这样就会造成主线索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尽管学生不再觉得这是一门单纯的计算机课,但却成为了一门大杂烩。

下面,就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问题,谈一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和看法。

1 教学目的

要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首先得明确教学目的。

在笔者讲课时,有同学认为,既然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的不是自己开发系统,那就是学习如何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了。笔者则明确向学生指出,现在软件系统的客户操作界面一般都设计得很友好。一个大学毕业生在经过简短的培训之后,一般都能够很好地操作具体的管理软件。而且,针对不同的企业,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种类很多。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应该是教会学生使用某种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在各种管理活动中,都需要使用信息。一些管理活动(如物资采购)会产生数据,一些管理活动(如财务处理)既需要数据,也能把原始的数据加工为更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一个管理活动,会涉及数据的输入、输出、加工、传输、存贮等处理环节,而计算机具有数据处理的很多优势。如果在一项管理活动中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处理,可以认为该项管理活动实现了信息化。如果一个企业中的大部分管理活动都实现了信息化,则可以认为这个企业实现了信息化。

信息化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应该是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是为企业的信息化服务。

尽管信息化非常重要,但是从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目前的效果还很不理想,成功率并不高。以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产品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为例,企业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

导致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参与开发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负责系统开发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管理知识,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不能满足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参与系统开发和具体使用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中不能提出好的建议。要弥补这样的知识结构缺陷,相应地也有两种方式:一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学习管理知识,二是管理人员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

因此,向管理类专业学生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发现,因系统开发人员缺乏管理知识或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给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设计的数据流程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也就是引入信息系统之后,企业新的业务流程达不到企业的管理要求;二是信息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停留在存贮、传输、检索等简单的层次,不能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企业感觉管理信息系统的用处没有预想的大。此外,企业自身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业务流程的频繁变更等,也会造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难以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这就给了我们一种启迪,应该把数据流程的分析和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2 两个重点内容

2.1 分析数据流程,让学生思考该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系统分析阶段,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新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是由业务流程来具体体现的。因此,分析信息化之后的业务流程应该如何进行,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任务。这一分析工作的进行和新业务流程的最终确定,应该是由系统开发人员和委托开发方的管理人员共同确定的,既要体现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处理的优势,又要符合企业具体业务的实际需要。

在引入了信息系统之后,原有的业务流程往往会发生变化,这实际上已经构成目前企业管理中热门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重构)的重要内容。

目前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结构化方法是面向过程的,对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即画出数据流程图是其主要手段。面向对象的方法则把系统功能的实现看作是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在近年来的软件开发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在后期的程序编写阶段有目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作为支撑,但是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开发系统,而是从具体业务岗位的角度,对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及与系统开发人员一起确定引入信息系统之后的新业务流程。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中的数据流程分析既能充分反映引入信息系统之后具体业务流程的情况,还能与BPR这一管理理念很好地结合。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将数据流程图作为重点。

阅读别人画的数据流程图是比较简单的事,因此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停留于阅读别人画的数据流程图,而要自己动手画,从简单的业务流程直到稍微复杂一些的小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学生深入下去之后,就能对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输入、输出、运算、传输、存贮等环节有较深的认识,进而对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方式、数据传输的路径、管理人员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各个业务流程之间数据的共享、原有业务流程和新业务流程之间的比较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到参与设计业务流程、在引入信息系统之后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新构造等。

以一个医院的门诊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学生在画比较详细的数据流程图的过程中,从最开始对信息化模糊的认识,逐渐过渡到思考这样的问题:病人是否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挂号?如果可以,那么挂号的凭证又该如何处理?病人缴费数据是否该直接传给财务部门?划价和收费的环节是否可以合并?医生是否可以开电子处方?如何开电子处方?开了电子处方之后病人的病历又该如何处理?病人取药的信息能否及时地进行统计并通知药房?对这些以及类似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表明学生已经开始深入地了解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这一问题。

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对于管理工作如何信息化问题的认识能够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学生以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就能结合实际工作的业务流程,对这样的问题提出好的建议:如果所在的工作岗位业务流程已经信息化,那么其数据流程是否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如果所在的工作岗位尚未信息化,那么引入信息系统的时候,该如何设计数据流程?

如果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定能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2.2 管理模型与计算机相结合,以解决更多管理问题

从本质上来看,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处理管理活动中的各种数据,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包括运算、存贮、检索、传输等。从目前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较多的是计算机的数据存贮和数据检索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而对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运算功能,实际上使用得并不多。要使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就得为解决管理问题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型,然后再使用计算机来对模型进行求解或根据模型来进行运算。也就是说,只有把管理模型和计算机结合起来,才能够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ERP系统为例来向学生阐述以上理念。

ERP是目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典型,它是在MRP(Material Required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ERP产品的种类较多,但一般都包括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这三大模块。其中,生产控制模块是ERP系统的核心所在。生产控制是一种以计划为导向的生产、管理方法。企业首先确定一个总生产计划,然后经过系统层层细分后,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据此生产、采购部门按此采购等。

那么,主生产计划又该如何来制订呢?企业可以按订单、按库存、按预测的市场需求等来制订主生产计划。对于按订单生产的企业,如果先后接到了多个订单,对交货期的要求也不一样,那么该如何来安排生产和采购呢?如果企业根据预测的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那么该如何预测呢?主生产计划下达后,采购部门又该如何采购(采购批量、每次采购的间隔等)才最经济呢?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具体的管理模型。而且,面临不同的情况,管理模型也会有所差别,一些还需要做近似处理。只有在有了具体的管理模型之后,计算机才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

在教学中,可以假定具体的企业情况,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管理学知识,通过适当的管理模型来具体计算企业应该如何制订主生产计划,又该如何将主生产计划分解之后下达到生产和采购等部门,生产和采购部门又该如何去组织生产、采购物资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了解了ERP的结构,又明白了管理知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意义,还巩固了已学的管理学知识。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该如何使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去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

3 总 结

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之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其余内容的组织就显得相对比较容易。图1是我们进行教学时的课程内容框架图。

图1中的“管理信息化”模块即上面所介绍的两个重点内容。“系统开发”模块则包括“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两个子模块。“开发方法”可以按照传统的生命周期法来组织内容,即将系统的开发按照生命周期分为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等5个环节,同时适当介绍其他系统开发方法如原型法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介绍项目管理的内容,因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保证前面论述的“数据流程分析”和“管理模型”两个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其余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课时和学生的基础来进行增减。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上机、课堂讨论等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 贺盛瑜,赵卓宁.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19(7): 42-45.

[2] 滕佳东. 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10): 95-97.

[3] 朱恒民,翟丹妮,洪小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探索[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3): 69-72.

[4] 张晴,金荣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1(19): 101-103.

[5]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6]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张义刚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土建工程师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