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讨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可操作性,以期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从教育目标来说,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践型、复合型人才。中职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从事社会工作,语言能力会影响到其就业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改革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学改革管理论文 篇1: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先提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然后总结了几点“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明确教学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更新语文教材、设计专业化语文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旨在顺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满足“面向职业”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面向职业 中职 语文教学

目前,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提升迅速,中职教育,备受大众的高度重视。分析中职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对于复合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较高,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加强职业教学的融合。众所周知,在我国中职教育中,语文属于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養需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巩固专业服务基础。所以应深入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从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出发,将“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落实下去,旨在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与进步。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一些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不足,很难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所以无法将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中职语文教学困难重重。

(一)对中职语文教学作用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中职教育性质和特色的影响下,学校过渡注重培训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反而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比较淡化。目前,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体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不足,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等规划的完整性缺失,继而影响到语文课程的设置。同时,在学校语文教材中,所列出的观点也是比较片面的,研究深度不足,教学过程中尚未将学生未来相关职业的内容融合其中[1]。而且学校领导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视度有待提升,使得学生逻辑思维和价值观难以顺利形成。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首先,在语文教学内容中,与时代发展潮流并不相符,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甚至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的牢固性不足,自主学习与思考问题能力比较弱化,而且自律精神严重缺失,如果仅仅借助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对于古诗文或现代文的理解能力,同时也不利于职业观和道德观的塑造[2]。除此之外,一些中职管理力度并不高,学生一旦与社会群体接触在一起,极容易染上恶习,从而无法将精力全面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语文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先进性缺失

在诸多中职学校中,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占据者主导地位,照本宣科更是比较常见,不仅很难巩固学生文化素质基础,也很难确保学生对语文教学形成正确的理解。此外,在语文教学方面,课程内容与实际的联系性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甚至影响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从而很难确保良好的就业效果。

二.“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语文教学改革,旨在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上来,满足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同时密切整合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与社会就业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给予学生顺利就业强有力的保证。基于中职院校视角,应从教学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在设置语文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与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对学生未来就业发展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专业出发[3],将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的针对性、合理性发挥出来,将专业化、实用化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对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进行高度明确化,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加强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进行不断简化,使学生可以对课堂内容实现完全吸纳。其中,实用性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学习方面,积极融入应用知识以及求职相关内容,更好地顺应“面向职业”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二)更新语文教材

通常来说,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本身文化基础并不牢固,中职语文教材的针对性不足,涉及到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并不多,这难免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针对于语文教材,应与时代发展趋势相一致,赋予中职语文生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联系专业设置需要,也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将调研工作落实下去,基于不同视角研究分析不同专业语文课程,对专业和岗位性质进行深入剖析,根据中职教育特色,加强有针对性的语文教材的编制。其中,在语文教材中,要加强文学作品的融合[4],彰显出时代精神,所选取的文章应最大程度地符合现代科技成果与文化生活,并且要将专业性质和特点凸显出来,基于此,可以大大拉近语文教学与时代、生活之间的距离,为提高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专业化语文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在基础必修科目中,语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存在着一些心理误区,所以过渡重视理论认知,导致对实践部分的重视程度较低。而对于中职学生自身,在专业学习中应注重联系个人专业,在各学科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也要与专业实践形成密切联系。同时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实践活动安排较多[5],所以基于中职语文教师群体角度,应提高对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供便利性,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比如在“职场人物访谈”语文综合活动设计中,该部分实践活动可以密切联系学生个人专业方向,并对学生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教师应加强访谈调查小组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成员应借助内部讨论,以此来对相关内容进行明确化,如访谈对象、访谈纲领等,促进访谈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开展访谈活动时,教师在课堂中应详细讲述心得总结分享,引导每组学生从自己小组的访谈结果出发,积极展示优秀小组的访谈记录,确保学生专业发展信心的持续增强。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在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中,中职语文教师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对于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此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思维进行不断完善,将“面向职业”融入到语文教学,从职业规划发展出发,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基于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对于较少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6]。基于中职院校视角,应将教学培训落实到位,教师应加强先进教学知識的学习,对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高度明确化,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从而发挥出自己的“传道授业”职能。

(五)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在评价学生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时,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考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考核结果的评价,可以将反馈信息的针对性发挥出来,教师还可以借助考核和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认知,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高度明确化。针对于传统语文作业,课后背诵、做课后习题等比较常见,而在期末评价考核方式中,考核结果主要以学生的期末学习成绩为主[7],对于学生职业化机能和专业素养评价的重视度明显比较低。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构建,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不同学生的专业需求出发,将语文学习方向的针对性发挥出来,并使评价标准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得到保证,实现学生的语文课堂实践成绩与考核范围的紧密融合,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同时,使语文考核标准得到进一步丰富,给予学生职业素质强有力的保证。

综上所述,在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方面,中职语文教学不容忽视。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面,应对改革方向进行高度明确化,也就是“面向职业”,凸显出就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服务的导向性作用,将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并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目标,也要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学生为主体改革理念,加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除此之外,中职语文教材也要展开全面研究,集中整合教材和学生专业,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将学生未来职业要求反映出来,满足人才培养的本质需求。

参考文献

[1]闫佩佩[1],纪升娟[1]."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9):38-39.

[2]胡佳彬.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9):P.143-144.

[3]刘斯燕.突出职业特色构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9):P.114-115.

[4]郑小玲,潘艳艳.以提升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8):161-161.

[5]陈茂盛.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兼谈行为导向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20):70-71.

[6]胡世玲.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000(015):258-259.

[7]吕小春.教育改革背景下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0142-0142.

(作者单位:颍上信息工程学校)

作者:王男

语文教学改革管理论文 篇2: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语文改革的基本方向及可操作性分析

摘 要: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讨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可操作性,以期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

从教育目标来说,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践型、复合型人才。中职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从事社会工作,语言能力会影响到其就业情况。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往往是其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中职毕业生在进入幼儿园后才能快速地融入教学氛围,更好地与幼儿沟通,并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

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对各学科进行整合和调整,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其专业的特殊性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教材内容基本符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在教学当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材内容不够切合专业实际,需要进行适当改进。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沿袭了传统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内容,并未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教材和教师的安排。在一般的中职学校当中,语文教师往往采用“类同式”的教学范式,无论是教还是学基本为一种模式。与此同时,根据笔者近三年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2010年表示对语文没有兴趣者占62%,2011年上升到67%,而到2012年则上升到71%。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进入了一个怪圈——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仅看考试成绩而不看教学实效,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对语文产生了厌倦感。毕业后,学生写作能力差,书写报告时常常提笔忘字,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引用不得体。同时,教师也教学无力,课堂气氛非常压抑。

2.原因分析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是各个学习阶段的必修科目。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落实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需要为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奠定相应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但通过笔者近些年来的调查和教学发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进入了怪圈,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语文教材中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少得可怜,且内容陈旧,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

(2)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上也有,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专业课改革相距甚远。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很难接受新兴的教学观念与教学体制,在执行过程中自身具有排斥情绪,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难有起色。相应的,学生也提高不了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甚至逃课的现象。

(3)缺少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中职学校接收的学生入学起点较低,自我学习能力差,语文基础知识不够,难于管理。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技工人才,学生在入学时的目的就是学习一项技能,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并不用心;学生在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交流、识字的能力,感觉没有必要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另外,中职语文考评体系陈旧,缺乏竞争机制,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动力。

体制方面,中职学校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师资力量,语文教师方面没有很好地进行优选;教师奖励机制上将语文教师排除在外,岗位竞争机制上缺少对语文教师的考核,所以,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缺乏积极性。

(4)语文考评机制陈旧。目前,中职学校在学前教育语文课程学习的评测管理机制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测试模式,无法体现出现代教育下的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只要在考前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有的学校对于语文考试半透明或者透明化,并没有将语文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依据,导致语文课程可有可无。

三、强化专业意识,整合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优化

(1)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譬如,可以拿一篇美文,采用课堂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一人一句地进行朗诵,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尝试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比对各组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相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的效果。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修养,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语文学习,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而这项能力是中职学生普遍需要加强的。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能够通过听、看、读、写、说五个方面融入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之中,深刻体会文章内容,并且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读、多写,教学内容上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能够真正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内心的世界。譬如,中职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刚刚走入校园的学生难免有思家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使教师和家长都能感到欣慰。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多多安排一些写作任务。譬如让学生写一些广播稿、申请书、调研报告、通知、自荐书等,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进行设计。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3)将学生能力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学主要任务。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要结合教学计划,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多说、多看、多写、多听;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听、说、读、写的训练,无形中积淀了学生的文化修养,有助于学生健康地面对人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和生活。

2.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实践能力

(1)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现代教育要转变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是组织和引导作用,要充分地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故事大会、文章发表等活动,促进学生灵活掌握语言技巧,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2)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课时安排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这样,学生就有条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地研究。但是很多学生贪玩心理很强,不愿意读书写字,这个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自身素质差,学校及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学校应该多开设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也要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学生也就不会迷恋网络。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古迹、展览馆、博物馆等,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逐渐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写作。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从身心上得到发展。

3.改变考试方式,调整学习方向

(1)“化整为零”,降低常规考试所占比重。现代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要从笔试中脱离出来,真正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考试制度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形成成绩累加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在校期间自我表现的能力,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学习平台,“化整为零”,形成一种灵活的考试评定标准。

(2)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考试内容。教学内容方面不能够生搬硬套,要走出传统教学的形式,增加与中职院校学生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且对这部分内容着重考评,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考试。考试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地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在传统的考试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考试不但考试内容固定、考试形式单一,而且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所以,语文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的制定中。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积极开发学生的潜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考试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

总之,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上,要以培养学生自身读、写、说的能力为主,通过对原有语文教学传统体制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大胆尝试教学新方法,不断突破,让学生耳目一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中职语文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张弛有度,让课堂充满温馨与互动。

参考文献:

[1]龚浩怡.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教、学、做合一”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4,(06).

[2]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3]周序,林艺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评述——兼与《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作者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8).

[4]赵嫦.职高学生语文能力构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5]熬碧红.中职语文教学定位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3,(03).

[6]蔡伟.课堂教学创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谢家芝

语文教学改革管理论文 篇3: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首先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对中职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后介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在以就业为导向下的加强语文教学体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人性化教学、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灵活化教学过程等教学改革措施,从而有效地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人性化教学教学模式一、概述

语文作为我国母语教学的基础课程的,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中的交流、沟通、表达等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中职教学以职业教学为目标,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与培养非常看重,而中职语文作为职业素养基础教学科目,保障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教育全面改革的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也应该本着职业素养教学为原则,以就业目的为导向,从而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和能力,从而使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個人职业生涯的快速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能够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培养成全面的、综合性的技术人才,从而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表达、沟通的语言工具,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其次,以就业为向导能够让中职学生更加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越来越苛刻的实际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培养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能力下,增强其思维、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最后,以就业为导向为中职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中职语文以就业导向开展的口语训练、书面表达,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的表达能够,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情商,使其能够游刃有余地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来提高自我。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加强教学体系改革

教材是中职语文教学体系的具体表现,是连接学生、教师之间的有效桥梁。由于当前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为了让中职学生的教学和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在教学体系改革方面,要时刻以就业为导向,更加突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在对中职语文教学体系的改革,以学会招聘中实际的需求为向导,突出学生实际的动手实践操作,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体制的指定、教材内容的编排,从而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提高教师素质

在以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大,不仅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更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中职语文教师在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以及素质和涵养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为学生树立品德教学、涵养修为的榜样,促进学生隐形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提高教师素质更要扩展到实际的就业需求上,通过与第三方企业组织的校企合作,让教师能够亲身感受企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训练也更具针对性和符合性。

3.开展人性化教学

当代的中职学生,自尊心非常强,个性表现非常突出,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提高奠定基础,通过开展人性化教学,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职语文学习效果和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当前中职学生生活环境比较舒适,个人自我认可程度比较高,所以在开展学生人性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从而加强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与认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本着重视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去除传统的教师为课堂整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充分地为学生留下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空间,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当然,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在不跨大学生自身价值、不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前提下来开展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例如,通过多设计和组织集体活动,来让学生理解集体的力量,认识到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有效地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价值,有效促进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才。

4.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作为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通过持续性的说教式授课,学生听讲后自己消化吸收来完成整个中职语文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首先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而且中职学生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很难学到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的技能和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能力需求,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就业的基本需求开展相关的教学创新。

首先,为了照顾不同能力和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来看展分层教学,从而加快不同层次学生的提升,真正能够学习到社会需求中的需求。其次,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例如在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训练,可以以行为导向法开展模拟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整个中职语文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最后,语文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时,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课题,让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放开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展中职语文相关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生活、就业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

5.灵活化教学过程组织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本着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原则,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过程组织,突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习到与社会接轨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并且将实际的任务真正分配到学生每一个人,而后在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下,让学生真正实现交流与合作,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此外,通过活化教学组织模式,更有利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突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社会属性和生活属性,使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与社会接轨,为学生构建一个的社会与学校之间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四、总结

在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只有坚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时刻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中职语文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中职语文教学体系、提高中职语文教师自身素养、开展人性化教学、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灵活化中职语文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全面地促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拉近学生技能与能力培养与就业需求的距离,真正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让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荣圭.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92.

[2]姚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6,(12):149.

[3]张立珍.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J].赤子,2015,(12):264.

作者:林静

上一篇:高职经济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工商选题原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