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学探究论文

2022-04-16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创新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电视民生新闻关系探究”(ZB—201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新闻学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新闻学探究论文 篇1: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与“新闻学概论”教学逻辑探究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更新了“新闻学概论”教学内容。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逻辑,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学为教,以“金课”标准评价课程教学。本文探索接受式、参与式、迁移式学习等多元混合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我建构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实现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习近平新闻舆论总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立场到全球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创新及发展。“新闻学概论”既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构建新闻职业理念的核心课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关键环节在课堂,因此,本文探讨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融入“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逻辑,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成效。

课程内容及教材选择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学习的起点,对专业认知、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统领作用。该课程主要阐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新闻学的基础概念及原理,包含新闻基础概念的认知、新闻事业的性质及功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等。 “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因此, “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根本性目标是夯实学生的理论素养,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分析各类新闻传播现象。当下时代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媒体传播格局深刻调整,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更趋复杂。面临新形势,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互联网发展规律,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方针原则等,构成了“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前沿内容。

“新闻学概论”的教材版本数量难以准确统计,当前首推的是“马工程”首批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该教材围绕新闻内容生产这一内核,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基本概念、新闻事业、新闻工作、新闻队伍等。2020年教材得以全面修订,吸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围绕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和网络强国战略等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及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 “以学为教”的课程教学理念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命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改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及内容重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特点,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新闻学概论”课程旨在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维方式,课程目标与思政价值导向高度吻合。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闻学概论”知识更新的客观要求。以课程思政重构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精髓,深化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涵理解和情感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也是“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应有之义。

基于学情分析,以学为教

“新闻学概论”大多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身份转变,高考压力得以释放,但对大学学习缺乏全面认知,应试思维仍然较为突出。加之初入大学的诸种不适应,导致学习意义感缺失,出现学习迷茫、学习无力、学习焦虑等典型症候。理论课程学习存在枯燥、畏难、难以深入等现象,课堂主动性思考不足。另一方面,新闻理论鲜明的政治性导向与学生日常媒介接触泛娱乐化的偏差,拉大了新闻理论应然与现实实然之间的距离。基于学情分析, “新闻学概论”课程确立“以学为教”的教学逻辑,明确新闻理论的学习意义。在知识教学中融入大学学习方式的示范与引导,强化参与式学习环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实践性思维,逐渐从注重知识机械记忆到新闻理论体系构建的迁移。

以“金课”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知识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生成与获得的条件,二者互为前提,相互转化。本科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激发学生潜能,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所以,应围绕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成果的关联度,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取向的课程评价标准。

美国教育兼心理学家布卢姆将认知过程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诠释了知识与能力间的迭代升级。建设一流“金课”,必须具备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等特征。依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高阶性”注重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级能力的培养,着重学生从教材知识到新闻思维的转化,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分析及实践能力。 “创新性”可以从两个角度考量:一是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吸纳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融入课堂教学,跟进新闻业界动态,反映学科研究前沿成果;二是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探索灵活适切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挑战度”则与前两者密切相关,课堂教學立足教材、开发教材,而不是照搬教材,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引导,培养新闻发现力和判断力,从满足低阶性的课程过关考核到新闻理论思维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策略运用

讲授法

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日益凸显技术主义取向,传统讲授法往往遭遇误读。但是,从课程教学实践看,课程目标与有限学时的矛盾,加之学生认知基础、主动性不足、个体差异化等学情因素,讲授法反而能够较好平衡各种因素,最大化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讲授法虽然是教师主导,但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一是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结构这一逻辑主线,帮助学生建构整体的理论框架。二是释疑解难,阐析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等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奠定新闻理论思维的基点。三是准确解释党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讲授法基于“知识意义”维度,不仅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逻辑,而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形成基础及实践价值。

案例教学

新闻案例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范例,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够较好抵消新闻理论的抽象性及理解难度,提升学生上课的热情,而且直观展现新闻理论的实践价值,增强国情认知,强化课程学习目标。选择中国新闻奖作品、当前社会热点舆论等案例,正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流,而典型的新闻传播失范案例则能够反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深化学生的新闻职业担当。设置学生新闻案例点评环节,从“学案例”到“评案例”延伸,通过话题选择研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内化程度,有效衔接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引导。

参与性学习

大学教学具有鲜明的研究性,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灵活融合在讲授法中,强化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责任,培养发现型的主动思考意识。一是“线上”与“线下”结合,指导学生梳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我见”的课堂讨论,强化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解读,达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共识,并锻炼学生信息搜集、综合分析能力。二是布置课程实训项目,理论学习与新闻实践结合,打通“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小组合作开展校园主题新闻策划,最终成果课堂分享交流。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从话题选择、内容取舍、表现形式、创作心得等方面检验其对新闻价值、舆论宣传,媒体功能等基本理论的内化理解,实现从知识到认知、从认知到创造的能力迁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内涵构成了“新闻学概论”课程的知识主体,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更新了“新闻学概论”教学内容。遵循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学逻辑,基于学情分析,以学为教,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金课”标准评价课堂教学。探索接受式、参与式、迁移式学习等多元混合教学策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注重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我建构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实现课程育人的多元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38.

[2]余雅斌、黄姣华.学习意义感的缺失及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20( 12):36-42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 18JD710035);2016年度湖南文理學院“习近平的新闻理念与马工程《新闻学概论》教学研究”(JGYB1633)]

作者:户松芳

新新闻学探究论文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电视民生新闻的关系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创新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电视民生新闻关系探究”(ZB—201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珂,女,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研究;张心意,女,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王婷慧,女,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电视民生新闻正是以平民的视角关注民生话题,强调对普通人的关注,为电视新闻注入人文关怀内涵,所以被称为电视新闻的第三次改革。该篇文章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电视民生新闻的关系入手,从而进一步探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电视民生新闻的走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諧社会;民生新闻

构建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充分发展、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主要产品之一,是当前新闻大潮中极具人缘和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新闻类型,因此如何保证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发挥其良好的舆论传播功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民生新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民生新闻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新闻宣传的“桥头堡”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新闻传媒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励社会全体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拼搏;需要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党的耳目喉舌作用,保持良性和健康的发展道路,协调整合、引导凝聚社会各界人士多层次力量,齐心协力、同谋发展、共谱新篇。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新闻浪潮中极具市场活力、深受市民欢迎的主要新闻类型,是构筑新闻媒介传播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遍地开花的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的收视率均排在前列,其广告收益仅次于电视剧,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获得高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的民生新闻,日益成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形成认知进而进行推理、判断的重要渠道,日益成为广大老百姓了解社会、观察社会进而采取行动的重要依据。

由于民生新闻受众面广泛,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了新闻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一位成员,在引导受众、监督社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桥头堡”角色。因此,民生新闻是否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是否始终坚持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运营的轴心,是否能保证对社会和民众作出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是影响广泛的大事。

(二)民生新闻品格逐渐下滑会伤害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生新闻在诞生之初,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喜爱。然而在发展进程中,众多民生新闻栏目渐渐偏离原有宗旨,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迷失和滑坡。在众多的民生新闻中我们发现: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对暴力行为及过程进行详细深入的报道刻画;为了做到所谓的客观真实、“用事实说话”,片面追求即时效果往往不加取舍的再现新闻场景,于是凶杀案现场中的尸首异处、交通事故中司机乘客全身血肉模糊、医院手术过程中的开膛破肚等血性内容充斥荧屏;对相关部门扫黄打非的报道以及通过隐性拍摄对社会不良之风进行舆论批评的报道,演变成了在媒体引领下电视观众的一种集体窥隐,如“某省级名牌新闻栏目在改版的第二天就不惜成本,劳心费力的报道了省会一家娱乐场所内三陪女跳脱衣舞全过程的新闻”[1]。民生新闻品格下滑的趋势,如不加以制止,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民生新闻中大量交通事故、凶杀案件、打架斗殴、抢劫偷盗、房屋倒塌、交通堵塞等充斥荧屏,会给广大受众传递社会公共安全薄弱、民众生活腐朽堕落、社会随时随地充满危险的错误信号。这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本质上与和谐社会的内涵表现背道而驰。当然,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媒体大唱赞歌,而是在善意和积极的态度下做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不是为了追求“眼球流量”,并面对社会进行丑化和恶化。

第二,民生新闻迎合受众消费主义倾向,大量展现娱乐化、低俗化、庸俗化的内容,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这会消解社会公共价值、腐蚀社会理想,加速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人的商业化和娱乐化,阻碍对内心修为和精神理想的追求,从而消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智力和精神动力。

(三)提升民生新闻品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规范先进有序,社会运筹灵活的当的社会。[2]”以人为本,以大多数人的根本需要的实现和最大幸福的满足为出发点,构建一个公平、友爱、正义、安定、和谐的社会。新闻媒体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需要民生新闻重建和提升其新闻品格,其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主流价值。民生新闻应通过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高尚的道德风貌,在全民族形成坚定的凝聚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通过突出主流声音、反应主流民意、传播主流舆论,为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舆论范围,提供美好的社会价值理想;通过对全体社会创造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正确的反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个团结稳定、安全正常、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第二,加强正面典型报道,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精神动力。民生新闻应该加强对正面典型的报道,用正面典型事件激励人,用正面典型人物鼓舞人,为建筑和谐社会塑造高尚的情操和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例如:对人民的好警官任长霞的报道,不仅让全中国的老百姓为之动容,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老百姓对警察工作的理解,融洽了警民关系,而且使众多的干警为之折服,决心以她为行动榜样。

第三,遏制民生新闻报道泛娱乐化现象的蔓延。民生新闻起初以百姓的视角、用百姓的语言来贴近百姓生活,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但是这种“民间立场”逐渐演变为对受众口味的盲目迎合,而出现了对新闻事件娱乐化的报道,以大量的个人隐私、市民生活猎奇、明星的私生活、城市暴力、人为或自然突发灾害等为报道对象,做低俗化、娱乐化的解读来吸引观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民生新闻应该遏制这一种泛娱乐化现象的蔓延。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

(一)从小民生到大民生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把民生定位为小民生,取材多是市民生活的原生态直观反映,诸如道路堵塞、交通灯不亮、夫妻吵架、犯罪等琐碎内容。电视观众刚接触到这样的内容,因其较强的接近性,所以有兴趣收看,可长此以往,观众的视野会变的狭窄,对政治、经济等话题不感兴趣,这与社会主义媒体不仅要传播信息还要培养受众良好的收视习惯和提高收视品位的要求是不符的。

现在的民生新闻很少见到政治、经济等硬新闻,美其名曰是观众不愿意看。其实这些新闻可以从百姓的视角进行解读,真实的反映百姓生活的社会环境,关心普通百姓的就业、消费、经济、股市等。小民生新闻是初级阶段的民生新闻,但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的罗列、堆砌事实会降低新闻的真实性。大民生是站在百姓的立场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它是由感性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有解决一家一户的难题到升华到化解整个社会的矛盾。

(二)关注“三农”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角大部分是城镇市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接直观的诉求,农村题材报道应撑起民生新闻半边天。目前,电视民生新闻中,“三农新闻”的报道比例已有所提升。但这类报道中,农民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农超对接,顺便采访农民。另外,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农民形象,常常是负面的,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媒体无意间忽视、淡化了他们的优良品质。

纠正中国的乡村被媒体遗忘的现实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制定法规或政策,强制性规定各级电视台播“三农”节目的比例,借此打破媒体二元市场格局。其次,对农村题材要深度挖掘。农民关注的是创增收、医疗、低保、留守儿童等问题,对这些内容要集中深入报道,既满足了农村观众的需求,又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的国情。最后,涉农节目要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有特色又不土气。

(三)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Theodorel.Glasser 认为公共新闻是:把受众作为公民和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坎坷和受害者;帮助政治团体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了解问题;改进公共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坐视其恶化;帮助公共生活顺利进行[3]。

公共新闻不见得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但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吸收其理念和合理元素,促进自身的发展。

1.凸显内容的公共服务性

报道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家长里短,而是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解读新闻方式上,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为什么、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提供建議,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

2.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电视民生新闻要立足公共利益,汇集社会多元声音,设置公共生活话题,吸引受众参与到社会事务的讨论中。栏目要正确引导舆论,报道公共事务时要客观公正冷静,将批评监督和鼓励弘扬相结合,将揭露不正之风和弘扬真善美相结合,将满足受众物质需求和追求精神境界相结合,坚持媒体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

参考文献:

黄工华.民生新闻莫变味[J].声屏世界,2006(1).

邓伟志.和谐社会浅说[J].上海大学学报,2005(1).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作者:周珂,张心意,王婷慧

新新闻学探究论文 篇3:

新闻媒介与社会话语生产

[内容提要]对于新闻媒介的本质属性,尚处于争论之中。从新闻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出发,探究新闻生产的“产品”的核心形态问题,以及新闻是反映社会还是建构社会的问题,实际上构成了对新闻观问题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当代新闻建构主义的观点主张,新闻媒介实际是社会话语的生产活动,新闻媒介是社会“意义”的建构。

[关键词]新闻媒介;社会话语;生产

关于新闻媒介的本质属性,因其涉及到精神生产、物质生产两个层面的问题,目前尚未有十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方面争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新闻媒介具有作为商品的生产属性。也就是说,新闻媒介无论为了何种社会目的,试图达到何种社会功用,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活动。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既然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活动,那么,就新闻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来理解,新闻生产的“产品”的核心形态是什么?新闻是反映社会还是建构社会?对此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构成了对新闻观问题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当代新闻建构主义的观点主张,新闻媒介实际是社会话语的生产活动,新闻媒介是社会“意义”的建构。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通过对电视媒介的“编码解码”体系的研究,认为电视作为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意义的生产、建构、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显而易见,霍尔的媒介理论受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和消费理论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所以,霍尔首先把新闻传播活动的流程,按照物质产品的生产流程来解读。他认为,电视媒介作为一种商品,它和受众之间构成了一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也遵循一般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规律。就新闻生产的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具有物质化特征的精神生产活动。但是,当我们把新闻媒介确认为是一种商品生产活动时,即作为具有物质生产特征的精神生产活动,那么新闻媒介的核心属性究竟是什么?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是什么样的需要?对此霍尔解释,所谓新闻的核心属性,其实就是“意义”的生产。新闻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媒介首先满足的是人们对各类不同信息的需求,那么,这种满足信息需求的过程,就是生产“意义”的过程,而它的媒介形式载体,就是具有“意义”内涵的符号体系。因此,从其本质来看,作为新闻媒介的符号体系的生产,其实就是社会意义的话语生产。

从人类精神活动的角度考察,新闻作为人类精神交往的活动方式,其媒介产品的本质,即产品的内核,实质就是人类的“意义”的生产和交换,以及建构社会“共享意义”的信息消费活动。这样,新闻生产的产品的内涵就是“意义”,“意义”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也就构成了新闻产品的基本价值内涵。更进一步看,决定“意义”的核心则涉及到社会的价值和权力构成。

对于新闻媒介的“意义”核心是价值和权力结构的认识,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新闻场域”和“文化资本”的概念对其进行阐释。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指一个“某种类型的资本的特定分布结构”,是一个围绕特定的资本类型或资本组合而组织的结构化空间。依据这一解释,新闻媒介引起资本的介入和组织形式也就构成一个场域。在布尔迪厄看来,新闻场域就是社会的话语生产平台,它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通过转换、移植、膨化、过滤等方式对这些社会话语进行再组织。在这个话语生产场中,市场与商业需要构成了生产的巨大动力,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其运行机制则是由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规范结构所决定的。布尔迪厄认为,新闻场域的特点,首先受制于商业利益的支配。以节目收视率、广告份额等为标准,已经成为目前衡量新闻媒介的实力的主要指标。所以,这种掌控新闻媒介的形式,也就意味着新闻媒介的符号权力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力;其次,新闻场域体现了“文化资本”的特征。新闻场域作为一个现实的关系网络存在,其内部经济资本与象征资本的共生关联与角逐客观上造就了媒介本身的权力结构。从布氏的理论,我们可以推绎出,作为意义生产的新闻媒介,其核心主要是受制于社会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价值和权力结构。这样,以价值和权力的构建为逻辑起点,当前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新闻观,就提出新闻的社会话语生产的理论认识。这种观点认为,新闻生产其实就是一种话语生产。那么,联系前面所述的意义的生产,简言之,所谓社会意义生产,其实就是社会话语生产,话语生产就是社会意识的建构。

新闻媒介是社会话语生产的理论观点,构成了当代“建构主义”新闻观的主导倾向。所谓建构主义新闻观,作为当前新闻学理论研究中颇为流行的一种见解和观点,是在传统的“新闻反映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首先,我们应明确的是,不论是新闻的“建构论”,还是“反映论”,其核心都建基于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对新闻真实性问题的解读。新闻建构论与传统的新闻反映论的观点相左,认为新闻媒介并不反映现实,而是通过社会话语生产,给我们建构了社会现实,并由此影响到我们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论新闻观则认为,新闻媒介是社会现实的镜像,新闻的真实性就是新闻报道与现实生活的互相符合的特性。对此,建构主义媒介观则认为,新闻仅仅是对来自社会现实的事实经过选择、过滤和提纯之后的事实表述。新闻媒介并非是现实的客观反映,媒介现实只不过是现实真实的另一个层面,任何经过新闻媒体报道的现实,是新闻媒介的生产者的认知框架的反映,是新闻工作者在特定的新闻传播价值取向的选择。作为新闻生产者创造的媒介文本,就带有明确的生产者主观意愿表达的倾向。新闻建构论虽然并不完全否认新闻媒介的客观真实性的存在,但并不承认对客观事实的新闻表述与客观实在的事实之间存在着绝对的对等关系。

著名新闻话语研究学者梵·迪克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在新闻生产的微观层面上,给我们揭示了新闻制作过程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关系。他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要探究新闻话语生产的本质,首先就要厘清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文本处理”问题。在他看来,新闻制作过程中存在两种文本形式,一种是新闻事件的“源文本”,即新闻事件客观性来源;另一种是“新闻文本”,即新闻记者根据“源文本”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和整理。显然,在由“源文本”向“新闻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生产机制和明确的社会影响因素。这些生产机制和影响因素影响了新闻的生产,形成了我们对新闻的认知,进而影响到我们对事实和事实真相的认识。所以,他认为,其一,新闻给我们建构了我们的认知世界;其二,新闻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也就是说,处于现实世界和人们认识之间的中介的新闻媒介,并不能完全照搬现实,而是给我们建构了社会话语体系,我们通过话语体系而认识社会和现实。显而易

见,我们认识的现实是新闻媒介建构起来的媒介现实。正如梵·迪克指出的,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他这里所说的其核心意义就是,媒介给我们建构了对世界的认知。因此,新闻媒介的核心是社会话语的生产者,而不是反映者。例如,新闻所报道的凶杀案,媒体不仅限于简单地正确或歪曲、甚至夸张的方式对犯罪事实的报道。相反,媒介中再现的是诸如由警察等权威部门提供的对犯罪的界定和看法,例如,极有可能凶杀案的主角变成了有色族裔的少数群体。因为新闻媒介在报道事件时,权利和价值观念始终作用于其中,从而形成了媒介报道的基本价值取向。

可见,新闻媒介的社会话语建构功能就成为建构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涵。我们以标榜新闻中立和新闻自由著称的美国媒介为例来分析。秉持公正自由、客观中立的新闻观念的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多为负面报道,其背后是媒介充斥着意识形态的魑魅,“妖魔化”中国的阴谋。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威胁论”和所谓“人权”议题,始终是美国新闻界典型的涉华报道的主题。研究表明,美国的公众几乎完全依靠美国媒体来了解和认识中国。因此,美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制造和建构了美国关于中国的各种舆论和民意。这样,美国公众通过新闻媒介所了解到的中国,显然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媒介建构的中国,是社会话语体系的符号化象征。在这符号化的象征中,意识形态和权力、价值起到决定性作用。

新闻媒介是社会话语的生产者的建构主义新闻观,同传统新闻观发生一系列的冲突。首先,关于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传统的所谓新闻真实性就是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观点,显然受到了挑战:新闻真实不再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问题,而变成了新闻描述事实的所有可能性的问题。在话语生产的意义上理解新闻真实,就包含了3个层面的问题:事实意义、媒介意义和受众意义。这3层意义的生产与现实构成关系是,新闻媒介的真实性问题将会被主观性彻底淹没;其次,是新闻产品的属性问题。传统观点始终拘泥于新闻的具体形态,总是用两重属性,即私人性和公共性的观点来界定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是,如果把新闻媒介纳入到社会话语生产的构建论视野中考察,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伪命题。因为,社会话语生产本来就没有什么私人性和公共性的问题。因为话语本身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个人总是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宰制;第三,新闻的受众解读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新闻的受众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总是一种单线的“传-授”过程。那么,新闻作为社会话语生产的观点,则彻底颠覆了这一认识。新闻话语完全是受众的建构行为,毋庸置疑,新闻生产者理所当然地建构信息,而受众的新闻解读更是话语的建构。这样,新闻信息传播不再是单线的传和受,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定位和关系结构也面临严重的挑战。

总之,新闻媒介作为社会话语的生产方式,无论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总是为特定的价值体系和权力系统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在这一构建中,就形成了特定的话语结构方式和表述体系。看似自由、公正、客观的新闻观念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被意识形态、权力和价值的操纵。

作者:姚君喜

上一篇:高校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财务会计提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