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微博7.0的新闻报道现状探究——以@人民网微博中的新闻报道为例

2022-09-12

一、研究背景

中国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新闻资讯在移动端渗透率已超过66.6%。据2016年微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截止2016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其中9月份移动端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9%;9月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2%。2017年8月9日,新浪微博公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6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到3.61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占比达92%,再创新高[1]。相比以往,微博7.0在基础功能设置、内容推广、UI设计等方面都有全面升级,原创微博解除140字限制、头条文章性能优化、新增视频推荐流、互动方式升级、直播体验优化、多账户支持等。人民网官方微博作为新浪微博平台中的优质账号始终与时俱进地走在媒体前沿[2]。

二、人民网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探究

2011年8月8日,人民网官方微博正式开通。截止2017年10月1日,人民网官方微博粉丝数已经突破3910万,发布微博近12万条。2017年9月1日-2017年9月30日,一个月内人民网官方微博共发布微博1838条,日均发博数约61条。由于信息量庞大且复杂,本文选取2017年9月24日-9月30日作为主要研究样本,这一周内无重大国际、国内会议,也无重大节庆活动,微博发布属于常态,因此适合作为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除此之外,人民网官方微博在特殊事件的新闻报道上也独具优势,本文也将选取其中一些作为经典案例分析。

(一)平台化的新闻

微博7.0中的新媒体平台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平台化,它是一种以微博7.0为载体,基于载体的各项功能之上、在自有的管理制度之内对各个合作媒体所生产出的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传递更精、更准、更有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独家新闻几乎不复存在,任何事情只要一传到网上,就有机会被广泛传播。2017年9月24日-9月30日,一周内人民网官方微博累计发布微博424条,其中新闻报道的微博量为297条,占比70.05%。新闻来源为人民网的新闻报道微博52条,占新闻报道微博的14.86%,其它来源的新闻报道微博占比85.14%,这些新闻来源主要为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看看新闻Knews、法制晚报、成都商报、梨视频、封面新闻、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

如今,互联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单纯以内容生产为主体的媒体费效比日渐攀升,许多媒体都开始从内容生产转型向平台化建设。人民网作为媒体行业的领头羊,也在新浪微博中开始了自身的平台化建设升级之路。人民网官方微博作为权威的新闻报道发布账号,平台化建设既是一种机会,又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良好的媒体发展环境既需要其自身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其他的新闻来源具备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人民网官方微博平台化建设发展至今来看,他是十分成功的,在进步的道路上一直飞奔。在微博7.0中,看看新闻Knews、梨视频等多个极具实力的新闻报道账号顺势而起,人民网官方微博聚力融合,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将普通的新闻报道的内容生产升级成为一个平台化的新闻报道媒体。

(二)碎片化的新闻

碎片化指的是完整的新闻信息内容在形式上被分解成多个零碎的小块内容。虽然微博7.0解除了正文140个字符的限制,但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人民网官方微博依旧保持着正文140字以内的排版风格。除了正文字符,它的图片、短视频、超链接以及多次转发等功能使其本身就具有碎片化的新闻的特征。

微博中的新闻报道不仅仅是要求准确传播,它更是要追求快速传播,在持续发生的事件中,一条信息往往要经过多次发布才能完成完整的新闻报道。在人民网官博对2017年卡塔尔VS国足的新闻报道中,文字简短,累计不过300字,呈现出碎片化传播的状态,却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6条微博为受众播报了事件全过程,既有时效性又有人情味。发文中多次出现“转”字引导受众转发,即是在新闻报道上抢占了先机的同时大幅度地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广度。

碎片化的传播使微博中的新闻报道在时效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对自然灾害、战争、体育比赛等信息明确、背景清楚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之中,并且它还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完整性。但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公共事件当中,这种碎片化的传播容易使受众忽略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各方关系和社会背景,陷入“非黑即白”的简单逻辑判断。

(三)短视频新闻

在微博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今年6月,微博日均短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159%,其中头部用户短视频的发布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在微博7.0人民网官方微博常态发布中,2017年9月24日-9月30日,一周内人民网官方微博累计发布微博424条,其中新闻报道微博为297条,以短视频为主的新闻报道微博为141条,占新闻报道微博总体的47.47%。从冷媒介与热媒介的角度来看,图文新闻报道相比于文字新闻报道属于热媒介,而短视频新闻报道相比于图文新闻报道则为更热的媒介。越是热的媒介描述的事实越充分、给予人的想象空间越小,新闻报道注重事实,短视频新闻报道恰好符合这一需求。从用户需求和阅读习惯角度来看,近几年碎片化阅读不断蔓延,广大受众群体从深阅读转变为浅阅读,从读文转变为读图再转变为看短视频。新闻媒体若想提高受众的粘性,必然要顺势而为,将新闻报道以受众喜爱的形式展现出来。新闻报道原则与受众需求不谋而合,加之以微博7.0的渠道支持,人民网官方微博使内容、渠道、技术三位一体,打造出了领军的权威新闻报道平台。

(四)新闻与内爆

在媒介时代,人们通常在信息中获取必要的意义,形成人们的经验知识和某种看法,进而继续进行传播,这一过程即为内爆。内爆可能产生以某个新闻事件为起始点进而拓展出的更多的经验知识,也可能导致信息大量的增殖,形成信息冗杂、过剩。人民网官方微博通过对新闻报道与内爆进行适度的把控,进而实现更强的传播效果。以人民网官博对传销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今年7月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后溺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人民网官博在两个方向进行了新闻报道与内爆,其一是对其他的与传销有关的新闻进行组合,形成系列报道;其次是编辑制作如何辨别传销组织的贴士图文。8月,人民网官博发布9条传销相关新闻报道,形成系列报道,还发布了警惕传销的两篇长图文。一套组合拳下来,既让广大受众意识到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实现了效果更强的传播。

三、结论与启示

微博是舆论的主战场,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添加适当的引导内容。碎片化、高互动的特点使信息能够在微博上迅速和大范围的传播,形成新闻报道的内爆,为舆论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媒体将受众引导向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方向,实现新闻报道与舆论引导俱佳的效果。

摘要:新浪微博自2009年成立以来经过了8年的更新迭代,如今的微博7.0已经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而微博7.0的新闻报道与传统新闻甚至早期的互联网新闻都有较大区别。本文以人民网在新浪微博上的官方账号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总结微博7.0中人民网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特点,以期提出具有实践参考意义的观点与结论。

关键词:微博7.0,新闻报道,人民网

参考文献

[1] 崔保国.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

[2] 王高飞.微博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R].新浪,2017.8.

[3] 周嘉琳.社交网站用户自我呈现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上一篇:校企合作培育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浅析下一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