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媒体化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2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中的一大亮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多种教学媒体化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多种教学媒体化基础教育论文 篇1:

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分析

一、教学媒体综述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一般地,从媒体的组成和使用方面把教学媒体分为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模型、教具)、电教媒体(投影、录音、录像)及信息媒体(课件、视频、计算机、网络)等。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演示工具,是验证知识结论的,对学生传输知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静观教师的演示。静听知识的传授,师生之间没有交互,没有课堂反馈。显然。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就只能机械记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弊端是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来。教学媒体不再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要适应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媒体的应用观念必须改革。但教学媒体在课堂应用中,由于不同的教学媒体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不同的人可能对它们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不同的学科内容需要不同的媒体来呈现。所以,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上应用教学媒体,通过教学媒体展示一些直观形象或创设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使他们主动感知、主动探求、自主发展和创新。成为在当前课改形式下教师要研究的新课题。

二、教学媒体在课堂上使用的原则

其一,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其二,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

其三,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

其四,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三、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1、有利于教学标准化

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时,由于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其内容规范、标准,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规范。同时,采用相同的信息传递给所有的学生,以供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很容易解决课堂教学组织的无序行为。从而对实现标准化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2、有利于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通过教学媒体展示一些直观形象或创设氛围,其具有生动的画面形象、动画、特技效果、声音效果、清晰的信息等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使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大部分媒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习者呈现和传递大量的信息,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习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特别是应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教学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

1、教学媒体给学生营造心理氛围

新课程强调让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求知欲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感受建立密切的联系。而要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创造与探究的兴趣,就必须优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媒体的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提高刺激信息的物理特性,使之兴趣盎然。保持思维的激活状态,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带着浓厚的求知欲望投入学习。

2、教学媒体使情境再现

情景再现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教学内容的原始情境。也可重新创设教学内容的原始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想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可利用教学媒体让结论设置带有悬念,引入思考;或有问题,叫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第二次处理教材内容时要进行删减、增补、改编、重组以及通过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教材内容问题化,成为问题的链接,学生在信息资料的支持下,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诱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自己尝试、探索,使问题一个个地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教学媒体创设交互、反馈平台

媒体实际上是一种交互工具,也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一种认知工具。对媒体的应用重视了学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并最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教学媒体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全过程,让他能动手、动脑、动口。在“学习做”、“做中学”、“用中学”,用不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另外教学媒体的应用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反馈平台。这种反馈一是学生对教师“教”的反馈,二是教师对学生。学。的反馈。反馈方式可以用传统媒体方法(如纸条、作业、答问等),也可以用现代媒体方法(如课件、网络等)。

五、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媒体的局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不同时期出现的教学媒体带给人们的期望与影响也不同。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既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与缺陷。

幻灯机能给人呈现放大的、细腻的事物图片,它比用教科书、语言呈现事物更具体、更形象,学生可以详细地观察和研究,它呈现的只是事物静止状态下某一瞬间的信息,并不能说明当前的状态;电视录像善于表现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与状态,但它对于事物细节的表达又不及幻灯投影;现在很常用的多媒体比以前的任何一种教学媒体的功能都强大,既可以呈现静态信息,也可以呈现动态过程,还可以呈现动画信息,但它对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对学生心灵反应的捕捉和回应却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解决所有教学问题的万能的媒体,我们只能根据教学媒体的使用原则恰当地选择应用。

2、媒体教学在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关键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何种媒体更合适。不是越先进的媒体就越好。能用简单媒体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复杂媒体。

(2)各种媒体都有内在的规律,必须正确地加以利用。再好的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不要为追求绚丽多彩而偏离教学主题。

(3)教学媒体在课堂应用中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会使课堂容量增大,如果其中很多信息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成为脱离实际的无用信息,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4)对某个教学目标而言,有的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媒体。即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专长。

(5)运用媒体的方式,主要决定于学习的效果。媒体的使用不会“自动”促进学习,如何运用比如何选择更为重要,传递什么比用什么手段传递更为重要。

作者:曾令鹏 凤辉燕

多种教学媒体化基础教育论文 篇2:

正确审视现代教学媒体 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中的一大亮点。原来,我对现代教学媒体总有一种排斥性,一是认为准备费时,劳民伤财不合算;二是痛恨有些人拿现代教学媒体做摆设、走过场;三是仰慕刘德武等名师不用现代教学媒体照样大显神威。

新一轮课改为我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尤其在近两年所听的200多节不同层次的研讨课、展示课和示范课中,更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现代教育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和形成能力。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为快乐的数学活动,优化了数学教学过程,这样的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愿不愿”“会不会”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体现一位数学教师是否拥有现代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其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生动

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和深入理解教材,它能创设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当时当地学生无法看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者无法听到和听清的各种声音,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迅速上升为理性认识,克服了违背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倾向。这样就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教学过程更加丰满、生动和活泼;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数学素养。

2.激活了学生的心理因素,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既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特点,又具有开阔视野、方便观察、启迪思维、增强记忆等作用,因此,它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把学生真正推向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推进他们的学习进程。另外,现代教学媒体有时提供的是替代经验,因此,还可以缩短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时间,加速教学进程,使他们在同等时间内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展示了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到位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类现代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对于解决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象都有其优势,特别是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后,其功能就更强。教师采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其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化小为大、化宏观为微观,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等方法表现教学内容,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讲清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目标的达成更加完善、到位。

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以上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呢?

笔者认为,教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和能力,把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最佳作用点上,才能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不然就让人觉得是讲排场,搞形式,走过场,华而不实。

1.在“教学重难点处”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教学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最本质的学习内容。学习一门学科的知识,形成该学科知识的结构体系,必须首先学习并掌握该学科的知识重点。在媒体组合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是由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模糊性造成的。尽管有些教学难点可能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得不到解决,也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现代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也应努力落在教学难点的化解上。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先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然后直观演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此演示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时间:同时;地点:两地;方向:相对;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课件分步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突破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的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类应用题的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2.在“动机引发处”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内驱力。以前的教学,由于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所以灌输的强制性影响很大。这样做,对于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

如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导入时,我校一位骨干教师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奥特曼和大家一起学习,首先让奥特曼出谜语考小朋友来引出小白兔,随之电脑“切入”4只小白兔的集合图,然后随着奥特曼的讲解:兔子妈妈想给它的4个兔宝宝每人一个红萝卜,又“飞入”红萝卜的集合图。这样,动态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耳、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在“材料丰富处”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而无法理解教学内容的现象。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一定要想办法,通过媒体组合,呈现多种互相沟通的渠道,如举例验证、操作示范、信息反馈等,使学生在自身与教学内容之间搭起一座求知的桥梁,以丰满学生的认知过程。

如“分数的意义”中单位“1”的建立,当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后,我通过媒体,进一步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做单位“1”,屏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

4.在“思维调拨处”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摆出一些表面相似、实际相差甚远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积极思考、辨别,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这一教学活动,能否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辨活动的关键是问题的设置。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设置能够引起学生思辨兴趣的问题。如贲友林老师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一课在这方面就表现得相当出色,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可谓瞄准了时机,用在了调拨学生思维的火候处。

课伊始,贲老师在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先是小组内借助学具合作,再全班交流,运用动画演示有关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把学生经历过的操作推导活动留下的动态表象过程用现代教学媒体动态地再现出来,既浓缩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练习设计中,贲老师能选取生活化的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素材,同时他能采用文字、表格、图片、对话、故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通过多种媒体组合呈现出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题目变得鲜活、生动,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本中的题目“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6.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贲老师加工改造成了“阿凡提赶羊”,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的“包装”让学生耳目一新,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新问题、新设想得以展现。

总之,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现代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也在不断丰富,面对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挑战,作为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起科学选择教育最佳作用点的意识,真正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周琴秀

多种教学媒体化基础教育论文 篇3: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摘 要: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现状,文章从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五方面论述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启示,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各要素进行重组,构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以教育信息化推動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在支持终身学习、促进素质教育、助力教育公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资料检索与调查研究表明,目前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授-受”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课堂参与的能动性与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主体性,这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自身发展。课题研究期间,笔者不断参与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分析及与学科教师的访谈了解到,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主要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师生课堂地位不平等、教学内容缺少整合设计且呈现方式单一、多媒体教学创新应用不足、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不灵活、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并没有给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应有的支持力。

一、主体间性教学理论的内涵

在师生地位、作用和关系方面,当前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还主要是以“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为指导,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客对立的二元,认为两者的关系不可调和。目前盛行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理论似乎同时注重师生双方,然而主导和主体二者是不同概念的范畴,前者是指作用,后者是指地位,亦可归结为“学生中心论”。从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基本要求的新课程改革来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主客二元对立是师生关系认识的误区。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就要求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形成“主体间”关系,课堂教学中,两者是平等交往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能够对学生的想法感同身受,学生也要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通过两者的平等会话协同创造课堂,实现共同成长与发展。关于主体间性内涵的理解,西方哲学主要是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角度来分析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从认识论的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自我”和“他我”的沟通,是一种认识上的“共同性”。海德格尔(M.Heidergger)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个人的“此在”和他人与世界的“共在”,人与人因共在而结成主体间性。[1] 结合资料分析,主体间性是对异化的个人主体性的扬弃与超越,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与协作。该理论主张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从对象化活动向交往活动转变,即师生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交往和对话”是师生主体间关系形成的核心,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主要体现在师生双向主体、交往平等、相互合作、移情理解四个方面。[2]

二、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诠释,课堂教学主张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强调主体间通过对话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方面,主体间教学理论注重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主体性特征,能够作为社会关系而存在,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该理论对新课改所倡导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创造者,课堂交往实际是师生共享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加强自身主体性的认识,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了解和关心学生;学生也应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主动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能够自发地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及主导作用,主动与教师合作。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生共存,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通过彼此理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创建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即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及能力,以更好设计教学内容及策略。[3]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应该学会倾听,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教育内容的意义,以各种方式激发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指导与问题启发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再次,教师要平等地关爱每个学生。即在正确认识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前提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策略,使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4]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应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动学习的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进行探究发现。同时,要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学生要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理解别人的想法,通过学习反思与自我评价对所学内容产生新的思考和判断,以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4.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

一方面,教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能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智慧,师生在相互对话中形成平等和谐的主体间关系,并真正实现各自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平等地关爱每个学生,能够对学生的想法感同身受,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平等的对话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5.使用现代媒体技术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即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基于原有知识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非结构性知识的习得。即教学过程,教师要能够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能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问题解决及交互协作过程,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获取基本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意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非结构性信息。

三、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教学活动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理论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5] [6] 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确立的基础,相对稳定结构框架是指课堂教学中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的结构与其相互作用的不变性,也指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阶段间相互联系方式的不变性。简言之,教学模式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目的影响与改变系统行为特性的思路,是对复杂的教学组织方式的简约表示。教学模式是一种宏观的结构体系,为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利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则需要给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即有效推动教学模式运行的教学操作指南。基于此,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从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启示可以看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平等交往实现 “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指导学生熟悉与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学内容进行探究发现,对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共生共享。基于上述教学模式内涵的理解,依此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组成要素及教学过程各环节的重新组合来考虑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由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形成,模式采取非线性结构,以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各组成要素围绕师生这两个教育主体进行重构,从而实施教学。(如图2所示)以“整体优化各要素、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素质教育”为构建适宜模式的理念,[7]“自主、探究、发现”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各环节,遵循“明确目标、主体参与、交流协作、创新思维、促进发展”的原则,以使主体间性视阈下所建构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教育主体间关系平等化、师生交流协作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并重、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过程创造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特征。

1.建立师生平等交往的教与学理念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应形成主体间关系,通过彼此的平等对话建构与获取新知,从而转变传统“授-受”的课堂教与学观念。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尊重与赞赏学生,能够帮助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自我发展,并善于进行教学反思。课前,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特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构课堂;课中,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课后,通过网络为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8]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转变学习观念,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协作,并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营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共生共享,共同对学习结果负责,并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共同成长。

2.利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基本理念,能够认真分析教材,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术获取课堂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整理、加工与再创造,实现媒体资源与课堂学习内容的整合。同时,能够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合理确定课堂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并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知识的习得、学习过程的理解及情感态度培养方面。由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对象具有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学习缺少自我引导与控制等特征,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这不仅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利于师生的自我实现。例如,对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基本知识的学习,采取讲授法和自学辅导法;对于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掌握采取示范模仿法效果会更好;对于诗歌、文学、鉴赏等内容可充分利用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采取情景陶冶法。

3.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采取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教学对象群体的特殊性,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智力、学习动机等学习者的特点灵活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譬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学习自主意识差,适宜采用讲授、强化的方式,即不仅注重学生主体自发地参与课堂,还应注重强化教学内容的习得;高年级学生在认知发展、学习能力等方面相比低年级要强些,适合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发现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从特定目标的实现角度来考虑选取适宜的组织形式,例如,实际问题解决的内容适合采取案例分析、引导发现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自发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引导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专题内容时则适宜采取自主探究、课内外互动协作的组织方式;复习课通常采取问题启发、自主学习法;系统性和特殊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中出现的非良构性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合作等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交流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为促进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及自身发展,教学组织应根据学生的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境相应地发生变化。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辅助课堂教学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与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与管理。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能够熟练地鉴别、加工与创造性地应用多媒体学习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营造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提供支持服务。其次,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双向交互性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设法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所应担负的责任,鼓励班上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及时做出调整与改进。再次,教师在课后要善于通过网络对学生在家庭学习及作业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以指导与帮助,以便通过师生之间的持续交流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5.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转变过去为了媒体而应用媒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媒体应用理念。课堂教学中,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及实际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对媒体应用的意义、使用时机、应用方式及效果认真设计,以真正实现通过媒体优化教学的目的。对于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师要善于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应用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逐层解析,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此外,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还应适时地使用传统的黑板来辅助课堂讲解,例如,在教授语文字词的拼写、数学算式的推导等内容时,可利用黑板随机书写,同时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减少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对所讲内容难以理解消化的问题,从而促使班上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6.建立以评促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注重甄别与筛选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应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以便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取及合作交流等具体行为表现,促使班上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具体实施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可采取档案袋评价方式,即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袋,以此作为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与自身成长的工具,为终结性评价提供支持材料,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对于以纸笔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除了注重客观知识的识记与写作等方面的考核,还应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及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实现以评促发展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

四、 结论与反思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为自主、探究、发现、合作等反映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提供了支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及交互性重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取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并能有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课堂管理与评价。然而,不同地域的学校在信息化软硬件资源配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认知特点与信息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为确保该模式的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受不同教育理论影响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本文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以主体间性教学理论为指导,结构完整、目标具体、策略灵活、评价完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针对性,旨在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在创新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目标与内容、灵活组织教学、通过媒体辅助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提供借鉴,基于不同的教学实际,该模式应动态地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郭浩.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新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5-8.

[2]蓝同磊.试论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意义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5-56.

[3]裴雅彬.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模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7):98-99.

[4]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74-176.

[5]李佩武,李子鹤.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J].教育探索.2010,(8):38-35.

[6]张萍,王长杰,温秀芹.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2-104.

[7]郝志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研究论纲[J].教育科学研究.2003,(3):9-13.

[8]岳欣云,黄宏建.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何去何从[J].电化教育研究.2007,(3):51-55.

(编辑:郭桂真)

作者:周素娜

上一篇:我国集团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小学网络教育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