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论文

2022-04-26

【编辑留言】企业建会、职工入会,凡此种种都是工会的常规化工作。只不过,门面好做,效果难言。随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出台,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被纳入党政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基层工会的活力如何迸发,很多方面亟待破题。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继“平山模式”试验后,又开启了值得借鉴的一次尝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论文 篇1:

十师北屯市全力打造非公企业工会“活力链”

“感谢园区工会为企业的年轻职工搭建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我,放飞梦想。”前不久,当十师北屯工业园区晨牛旅游工艺品公司员工毕云菲登上“五一”先进模范表彰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时,心情万分激动,她高兴地对笔者说。北屯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组织了演讲比赛和职工技能大赛,作为选手的她一举夺得桂冠,也收获了梦想成真的幸福。

北屯工业园区作为十师北屯市非公企业职工的聚居地,现有已建和在建企业83家,企业职工500多人,预计年底可实现职工就业1350人。十师北屯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把它列为师市总工会“一号”工作来抓。他们通过成立工会联合会让职工有“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大扶贫帮困力度让大爱无疆、帮助工会联合会实现信息共享和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等五大措施,增强非公企业工会的活力,让企业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的魅力所在和作为“职工之家”给予的无限温暖,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许多企业员工纷纷在朋友圈为工会组织点赞,他们盛赞园区工会是企业职工真正的“娘家人”。

走进北屯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的职工之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工会联合会章程和组织机构图版悬挂在墙上。一楼的文化活动室台球、乒乓球台布置得错落有致;图书室、电教室设计巧妙、藏书甚多、设备齐全,企业职工有的正在打乒乓球健身、有的在图书室的书海里畅游,有的在电教室观看科普片,一幅和谐安宁的画面跃然纸上。据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徐子胜介绍:十师北屯市总工会和北屯工业园区管委会高度重视职工文化休闲场所的建设,启动了书香园区、文化园区、平安园区和健康园区的建设工程,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功能齐全、简约实用的“园区职工之家”,让企业职工在休闲之余有学习、健身的场所,受到了企业职工的欢迎。

为了贯彻落实全总“两个普遍”的基本方针,加强园区非公企业工会的基层组织建设,十师北屯市总工会在园区非公企业职工中实施了“找家”活动,对园区所有的企业职工进行摸底、登记,按照行业特点和人数开始组建工会小组、基层企业工会和园区工会联合会,并月8月24日成功召开了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产生了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和女职工委员会,开创园区职工自我管理、自我保障的先河,让园区职工真正有了自己的“家”。截至目前,北屯工业园区会先后组建了金屯油脂、顶山食品、惠仁医药、屯富热电和园区管委会五个基层工会及一个企业联合工会,工会联合会企业会员21个、职工会员454名。基本实现了园区企业工会100%全覆盖的目标。惠仁医药工会干事何瑞琴说:感谢工会组织为我们企业建设的“职工之家”,让我们真正享受到“家”的温暖。

扶贫帮困爱心捐助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北屯市激发非公企业打造的“活力链”之一。北屯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成立后,在企业中发出了“争做园区爱心企业”的倡议,联系园区企业为社会做公益,奉献爱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也彰显了非公企业工会的魅力所在。北屯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联合山东浩宇希望集团,发动员工自筹资金1万元,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来到得仁老年公寓,为老人们送上了一片爱心,让老人们感动不已。园区工会和晨牛旅游工艺品公司联合为北屯中学困难儿童购买了衣物、学习用品和善款1万多元,让困难学生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投入到学习中来,为中国梦而努力读书。山东浩宇希望集团北屯分公司经理刁广稳说:“正是因为有十师工会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园区工会的多方联系,才促成了我们能有机会为社会做公益事业,尽一份社会责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非公企业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晨牛工艺品公司项目的包工头因为资金链断链,在去年10月逃之夭夭,欠工人60多万元工资没有发放。十师北屯市总工会和北屯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协调,投资方晨牛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拆借资金60余万元,及时为工人们发放了工资,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然后再启动法律程序追讨包工头的欠款。施工民工为园区工会赠送了一面锦旗:“工会是是我家,为民讨欠款。”晨牛旅游品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辉说:“作为园区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企业,就要敢于担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感谢工会帮助我们协调,能为农民工们解决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师北屯市通过实施工会组织全覆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扶贫帮困奉献爱心以及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措施,打造非公企业工会的活力链,让非公企业工会真正成为企业职工的“娘家人”,为十师北屯市的非公经济发展再立新功。十师北屯市总工会主席童自建告诉笔者:“通过增强非公企业的实力与活力,让企业职工实现了‘有为有位’。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对非公企业工会的支持力度,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开通工会微官网,为企业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启动‘中国美’劳动技能大赛和工间操争霸赛等文体活动,在企业中大力倡导劳模精神,用先进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非公企业职工,为实现十师北屯市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作者:徐子胜 唐明

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论文 篇2:

购买服务的工会实践

【编辑留言】企业建会、职工入会,凡此种种都是工会的常规化工作。只不过,门面好做,效果难言。随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出台,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被纳入党政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基层工会的活力如何迸发,很多方面亟待破题。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继“平山模式”试验后,又开启了值得借鉴的一次尝试。

去年8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作为全面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纳入党政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

一个有机体能否高效地运行,不单基于上级层面的整体布局,更依托于基层活力的真正激发。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的延伸领域和运转能力,始终是待解之题。2011年,本刊记者采访并报道的《平山模式启示录》,展示了基层工会组织进行的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试验;4年后,再次聚焦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是因为组织建设是基层工会建设的基础,它在此方面的创新,是否又一次带给我们别样的启示?

之所以关注平山区总工会,是因为平山区地处本溪市中心城区,所辖9个街道办事处,48个社区、11个行政村;全区现有独立工会组织426个,拥有工会会员5.5万人,其中“非公规模企业”(50人以上)47家,小微企业(25人以下)379家。这种状况——非公企业聚集以及规模小、行业领域多的特点,与其他城区工会所面临的情况相类似。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成为常态化路径。那么对于市区工会而言,围绕城市发展的特点展开工作,与其说是顺势之举,不如说是命题作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和工业工会联合会。”说起工会结合平山区“商贸立区、工业强区”的思路,成立了区级行业工会,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认为有其共融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行业特点和类别,又成立了商贸、餐饮、医药、美容美发和矿业、化工、金属加工等7个行业工会。”

在区级行业工会建立后,进一步细化分支机构,针对辖区小微企业多、分散广、行业杂等实际,平山区总工会在全区9个街道组建了街道一级的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北台、桥头街道成立了工业工会联合会,组建了13个具有区域特色的街道小行业工会。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解释,这只是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构建的一环,“通过区、街道两级行业工会的成立,完成了‘横向到边’的目标。”

从“纵向”看,2009年,在本溪市辖下所有县区工会中,平山区总工会在全区9街道全部成立了总工会,配齐了48个社区兼职工会干部。“之前存在很多问题,街道一级的工会主席,大多由街道的武装部长、宣传委员等兼任,人员身份混杂。”在于凤龙看来,街道、社区一级的工会组织建立完备,不仅使基层工会组织体系“网格化”,“而且地方组织体系作用更加明显”。

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分析说,对于最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这样一个基层工会组织体系的基本格局,正是因为“补白”的需要,“区域工会(街道总工会)所熟悉的是一个区域内的某家企业、某个行业以及所属职工,在这一区域内,工会工作比较容易开展。但要想把本区域内的行业,同其他区域内的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受到一定限制。从这个层面上说,产业工会相比区域工会有明显优势。”

“使两方面相互发生作用,就需要纵横结合。”据兼任区服务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的平山区总工会副主席迟金波介绍,在实际工作运行中,采取了行业工会主席兼任区域(街道)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区域工会联合会主席兼任行业工会副主席的组织形式,搭建了区域、行业相结合的工会组织网络。全面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基层工会工作组织体系。

像迟金波这样一身两职的安排,正是“平山模式”网格密度化的设计初衷。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平山区总工会采用各街道人工委副主任兼任各街道总工会主席、社区副书记兼任社区工会主席的方式,“借势借力”。

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介绍,这种“条块分明,权责明确,层级清晰,目标统一”的管理机制,明确区、街道两级行业工会(联合会),接受区总工会及街道总工会的领导;区、街道两级工会联合会负责对所属行业工会进行具体工作指导;具有行业特点25人以上非公规模企业由区行业工会指导;行业特点不明显的25人以下、3人以上的小微企业,归街道工会联合会指导,形成了“区域与产业相互结合,区域和行业互为补充”的工作机制,“打个比方,网眼越密实,筛出来的沙子越精细。”

从效果看,过去平山区区域内25人以下的非公企业近千家,由于不够条件而不能独立建会。建立了“纵向到底”的区域工会和“横向到边”的行业工会、街道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和区行业分会后,使组织网络延伸到了全区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彻底解决了小微企业建会难、职工入会难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平山区区域内非公企业建会入会率动态100%。

2010年,全总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的集中行动,明确要求到2012年底,企业法人单位建会率达到90%以上。不得不说,建会率一直是近些年工会工作之重、之常,但是建会之后,工会能发挥多大的效用,才能满足同时要求入会率达到92%以上的职工们,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又是多少呢?

平山区总工会显然有自己的“布子”——以行业工会为牵头主体,探索维权职工合法权益上提一级的途径和方式。重点解决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受企业劳动关系制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只停留在纸上等实际问题。如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为了解决协商主体不对等,双方力量不对等,最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重点在行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由行业主席代表行业职工与行业企业代表进行协商,“不仅解决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不好谈、不会谈、不敢谈的问题,从而破解了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难的问题。”

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谈及,行业工会在不断加大对职工维权、法律援助的同时,区域工会和社区工会纷纷建立社区帮扶站,组织成立“帮扶志愿者服务队”,“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没有时间献爱心”在全区叫响。

作为区级工会,平山区总工会在编人员不过十几人,这也是目前这个群团组织中县区一级单位正常的编制配置。显然,当面对全区几百家企业、几万名工会会员,无异于“螳臂之力”。因此,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以及聘请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担任区所属行业工会专职主席,都是扩充力量,形成合力的设想。

但在现实中,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虽然被很多工会尝试启用,在劳动关系上却存在一定的局限。于此,平山区总工会有自己的用人之道,“选择在政府部门或在街道工作过且已退居二线的干部,兼职社会化工会干部,他们不仅熟悉本地区情况,有基层群团工作经验,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影响能力和广泛的人脉。”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解释说,“这些人员都有正常的退休金,我们只为他们提供工会工作的薪酬即可。”

据了解,在省总和市总没有明确经费给行业和区域分成时,平山区总工会就在年初预算中,拿出工会近70%的经费支持行业工会和区域工会开展工作。“为调动积极性,还尝试建立了工会工作者工作费制度,比如对一些非公企业的工会工作者每月给予200元的工作补贴。”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坦言,随着平山区基层工会组织体系的不断延伸,需要基层工会工作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来保证组织体系的健康运转。但用工会经费购买服务毕竟没有先例,平山区总工会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

无论政府部门或是像工会这样的群团组织,经费的支出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采访中,平山区总工会一方面笑言自己是“吃蟹之举”,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它如履薄冰的谨慎。

还好,国家层面对此也有所认识。今年1月,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群团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支持群团组织立足自身优势,以合适方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到此,对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的采访报道可以结束,落笔之际,不禁再一次想起4年前对于“平山模式”的报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应该涌现更多像平山区总工会这样“吃蟹之举”的主动作为。其实,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目的正确比政治正确更值得尝试。

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论文 篇3:

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 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上海作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地区,自2015年11月啟动工会改革工作以来,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上海工会按照增“三性”、去“四化”、促“三转”的改革总要求,围绕工会组织体系这一重点,不断强化工会功能建设、机制建设、载体建设、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工会组织基础、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努力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为上海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充分认识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是工会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深化工会改革,持之以恒推进工会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这是各级工会的首要任务。

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是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近年来,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且大量涌现,上海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把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好,增强工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就能有效地把包括新就业形态群体在内的各个职工群体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这是工会担负政治责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关键所在。

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是深化群团改革、增强“三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是深化改革的基础一环,是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关键所在。工会工作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把组织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把基层工会真正建设好、发展好,把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让广大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工会改革的成效。

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最先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带来的新挑战,全市职工队伍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领域面临新的矛盾和风险。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就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加强工会工作、工会服务的有效覆盖,确保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确保劳动关系领域政治安全。
二、持续创新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

上海工会顺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以提升组织活力为目标,持续探索工会组织建设的方法路径,不断推进工会组织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实施属地建会、在地服务。坚持工会组织的覆盖与产业形式变化和职工队伍的变化相适应,与职工就业的灵活性提高相适应,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以“属地建会、在地服务”为原则,以企事业单位工会为基础,以产业园区(商务区)、科技园区(孵化器)、项目工地以及街面工会为重点,形成点、线(圈)、面全域覆盖的格局。同时,以平台工会(行业工会)为链接,纵横贯通、线上线下相结合把广大职工组织团结起来。

创新建会方式、入会渠道。针对灵活就业群体、新就业形态职工以及小微企业、劳务派遣、项目外包等职工群体,打破传统建会入会制度障碍,探索扫码入会、网上入会、属地入会、行业入会等多种方式,使职工入会更便捷、联系工会更紧密。同时,抓好入会人员的服务工作,推动工会活动内涵更为丰富,切实增强工会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职工群体的吸引力。

注重赋能基层、精准发力。坚持眼睛向下、深耕基层,把更多的服务指导和政策支持给予基层,更好地为基层工会赋能、为基层工会松绑、为基层工会撑腰,使基层工会工作更好满足广大职工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以“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为目标,探索非公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会经费的差异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工会经费下沉基层;推行工会社工培养保障计划,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
三、切实体现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新成效

近年来,上海工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在扩大组织覆盖面、激发基层活力、优化工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切实体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有工会组织”。

织密工会组织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激发基层活力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街镇“小三级”工会组织规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基本形成了“市总工会、区局产业(集团)工会、街镇总工会”及“街镇总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即“小二级”工会)、基层工会”等“大三级”“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进一步推动“小二级”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目前,上海“小二级”工会有1094家,其中区域性工会联合会主要有园区、楼宇、商圈、网格片区、居村、市场、街面、建筑工地等8种组织形式;行业性工会联合会涉及家政、物业、商贸等传统行业以及文创、动漫、民宿等新兴行业。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制定《关于街镇“小三级”工会建设经费补助的实施办法》《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新建会单位工会运转启动资金补助、企业体制外发展职工入会活动经费补贴等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权益维护、素质技能提升、帮困送温暖、劳动保护、文体活动等经费支持。出台《关于上海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培训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工会社工队伍建设,工会社工全部下沉至街镇及“小二级”工会,不断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力量。目前,在街镇及以下的工会社工1023名,其中约78%的社工分布在各“小二级”工会组织,在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工会服务效能。统筹党群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职工集聚的园区、重大项目工地、楼宇、居村等地建设各类实体化服务阵地,使其成为面向各类职工群体的宣传平台、建会平台、服务平台,让职工真正感受到加入工会的好处,体会到“娘家人”的温暖。目前,全市已建成群团服务站和爱心接力站超过2000家,为户外职工等职工群体提供休息、咨询、学习、文体等服务;建成爱心妈咪小屋4489个,位于商场、超市、医院内,向社会公众开放;建成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100个,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建成职工学堂500多家,为职工就近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创造条件;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点422家,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8万余件,挽回经济损失43.3亿元。

作者:莫负春

上一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层面设计管理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