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工业企业论文

2022-04-15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微工业企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微工业企业论文 篇1:

谈小微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间段。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小微工业企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小微工业企业的界定、分布及发展状况,指出了制约小微工业企业经营发展中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小微工业企业 转型升级 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经明确提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扩大内需、强调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因此,在当前国际经济的复杂环境下,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加强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国家经济发展既需要大企业,同样需要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1]。只有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才会促使我国经济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地发展。小微企业的发展好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关乎社会民生问题,关乎老百姓就业问题,更关乎社会稳定。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我国经济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2]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年来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日益加大、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由于小微工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其他类型的小微企业要明显得多,遇到的问题相对就更为突出。

一、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工业企业)的单位数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八成以上,从业人员数约占三成,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一成。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小微工业企业。

当前,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状况不佳,微型企业比小型企业状况相对更差。小微工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较多,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突出的主要问题有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快、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紧张、招工难、融资难,等等。

第一,小微工业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偏低,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附加值偏低,利润率低,企业经济效益欠佳。

第二,小微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强,特别是当沿袭多年的“中国制造”的各种优势一旦不再具备的时候,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小微工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越发衰落,企业出口更加困难。

第三,小微工业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许多小微工业企业还处在“家庭作坊式”的低水平,仍是家族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过去对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该模式就制约了小微工业企业的正常发展。

总之,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小微工业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恰恰对小微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加积极的要求。

二、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小微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非常必要。

第一,从国际上的大环境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后金融危机的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影响,生产经营困难较大的小微工业企业大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较低的企业。

第二,我国正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力淘汰影响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两高一资”(两高,即高耗能、高污染;一资,即资源消耗性)产业。在我国小微工业企业中,属于“两高一资”的企业所占比重较高。

第三,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稳定有效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小微工业企业自身的各种特点决定了它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促进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关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向,对就业问题、民生问题以及社会稳定的意义巨大。

然而,小微工业企业目前发展的状况是:企业发展的水平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经营形势的复杂环境下,小微工业企业必须看清形势,把握机遇,下定决心进行转型升级,才能有效克服自身的各种问题,突破困境,保持较快较好的发展。

三、制约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分布地域广,技术含量偏低,经济效益差,资金不足,新生消亡频繁,等等。正是小微工业企业这些自身突出的特点,导致了在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

(一)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

对于小微工业企业而言,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资金紧张造成了一些小微工业企业关闭破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成长,是小微工业企业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具体来说,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的困难主要体现在:1.资金缺口较大,2.融资门槛偏高,3.融资成本高。

(二)小微工业企业招工难

近些年,企业的招工难问题越发严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微工业企业,影响更为巨大。根据有关调查,在有招工需求的小微工业企业中,仅有一成出头的企业能够招到全部所需员工;其他绝大多数小微工业企业只能招到部分所需员工,甚至招不到企业所需员工。

(三)小微工业企业成本高

近些年,高成本越来越影响小微工业企业的经营发展。近年来,在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用工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厂房用地成本居高不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小微工业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对于成本上升的问题,东部地区和制造业的小微工业企业显得尤为突出。高昂的成本,使得越来越多的东部地区和制造行业的小微工业企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以往低工资的用工成本优势越来越弱化,“中国制造”的优势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四)市场需求不足

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后金融危机的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各国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生产利益的原因,采取了多项措施,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严重影响小微工业企业出口。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也不足,这影响了小微工业企业的生产动力。

(五)税负重

税负重的问题在小微工业企业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直接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当前,小微工业企业所涉及税费的种类较多,部分税种设置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净利润。

四、促进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目前国内、国外经济的复杂大环境下,必须大力促进小微工业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保持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提升小微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

积极支持小微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着重支持小微工业企业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有效进行节能减排。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服务的平台,集中各项优势的科技资源,为小微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服务。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进行有效运用,大力保护和管理各项知识产权,进行宣传教育,有效普及知识产权的一些相关知识,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促进小微工业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以创新驱动,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实现从粗放式发展方式向集约式发展方式的改变,力争从“中国制造”的发展模式向“中国创造”的发展模式积极转变。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产业进行积极改造。推进小微工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小微工业企业的推广应用。

(三)积极引导促进小微工业企业集聚发展

企业的聚集发展是世界范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对于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要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培育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企业园区”,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引导小微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加快企业产业升级。重点建设产业集群环境,完善产业集聚要求的各项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将众多零散而产业相关的小微工业企业聚集起来,弥补单一企业规模不足的经济损失,形成明显的群体规模优势。利用群体效应和共同资源,共享群体信誉,提高集群企业信誉度和知名度,铸造产业区域品牌效应。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将显得非常重要。要花大力气对基础好、有长远发展规划的小微工业企业进行大力培养,促进这批企业尽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小微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必须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bz/ t20110909_402753122.htm.

[2]赵海东.企业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北方经济,2011(12),75-77.

[3]科技智囊专题研究小组.帮扶小微企业突破困境、转型升级[J].科技智囊,2012(5),8-25.

作者:万舒晨

小微工业企业论文 篇2:

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研究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工商银行时强调,从当前来看,小微企业是就业巨大的容纳器,事关中国经济的活力与繁荣;而从长远看,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的大批小微企业,将汇聚成巨大的动能,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海西州作为青海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促进海西州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推动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至今,海西州工业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海西州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作为海西州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海西州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规模小

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由于资本存量水平低、信用度不高、资金筹措相对困难,因此生产规模扩张速度缓慢、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在产品质量、技术含量等方面很难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相比。近年来,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增长迅速,但生产规模小、利润率低、经营状况容易波动等因素,仍然制约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

(二)企业初级产品多

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主要给大、中型企业输送原材料、半成品和配套设施,终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是典型的初级加工型发展模式。

(三)企业结构不合理

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中重工业比重高达98%,主要从事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生产,工业生产用电量与工业总产值对比,仍然显现高耗能局面,总体上还处于“卖资源”的低级阶段。由于海西州工业生产季节性突出,产能季节性过剩问题依旧明显。矿产品开采企业占整体小微工业企业的30%以上,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原材料深加工企业发展缓慢。

(四)企业资源环境约束大

在国家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由于产业链原因,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大中型企业受到政策影响,生产经营状况不佳,影响了很多为其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从2011年经济运行整体环境来看,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由于受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大幅缩水。

(五)企业市场竞争力弱

一是产品竞争优势不足。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突出表现为初级产品多和粗加工产品多,精、尖、特、优产品少,竞争优势不足。二是产品销售市场空间小,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州内市场,很难走向外部市场。

二、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

(一)信贷投资节奏与小微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不配套

根据调查,60%以上的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存在季节性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其主要原因为:

1.外部原因。海西州进行矿产资源类开采的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庞大,生产经营周期具有季节性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资金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往往是在年初恰逢这部分企业的停工期内要求企业进行信贷资金的申请,如果此时企业申请信贷资金,常常要承担过多的信贷利息,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企业往往不愿意在此时提出申请。但在企业真正需要资金扶持的时期,由于年初金融机构已经投放出较多的信贷资金,这部分企业无法在此时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2.内部原因。小微工业企业经营行为具有短期化、不确定性因素大的特点,再加之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有倒闭或破产的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目前,许多小微工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较为混乱。同时,小微工业企业受到企业规模小、资产和有效抵押物少、企业自身信誉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严重削弱了融资能力,造成小微工业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支持,企业融资渠道仍然以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为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能落后

海西州小微工業企业,由于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难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小微工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无法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资金,追求短期收益倾向较重,导致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三)营销方式落后,目标市场不明确

一是营销活动决策层未能采取积极、主动态度去适应营销环境,未对市场环境进行透彻分析。现阶段海西州部分小微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凭借主观想法来判断现实的市场环境,甚至对企业的基本环境、基本条件掌握不清,这样就会对企业整体营销活动,甚至对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

二是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定位模糊。不仅缺乏固定消费群体,而且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三是经销商选择有误。海西州有些小微工业企业为了使产品覆盖较大范围,未经严密调查、审核以及评估,便接受中间商代理申请。有些经销商的不合理定价以及不妥当的服务,影响了该企业的形象。

(四)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者素质偏低

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学历偏低。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10%,从业人员主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劳动素养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

二是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很难留住,多数企业不具备专业财务人员,大多企业为“家庭式”“作坊式”管理模式,风险意识差,市场适应能力弱。

(五)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海西州不断推进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政策,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后续扶持合力还未完全形成。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给予更多关注,对“草根企业”和创业能力弱的小微工业企业扶持,特别是对扶持政策执行力度较弱,整体服务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短期内扶持政策效果不够明显。

三、加快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对策

目前,解决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是增强工业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环境来看,扶持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刻不容缓。

(一)各方合力解决融资难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企业发展壮大,只有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才能摆脱桎梏,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

1.建立适合小微工业企业生产模式的贷款形式。第一,由于小微工业企业的融资需求通常是以额度小、期限短为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制定贷款产品时要考虑贷款品种的灵活多样性,根据小微工业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和季节性生产的特殊要求,推出适宜小微工业企业“短、频、急”需求的贷款产品。第二,商业银行适度提高对小微工业企业贷款的比例,主动设立一定风险容忍指标,满足其合理信贷要求。再次,扩大小微工业企业动产融资范围,增加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仓单抵押融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等业务。

2.加大非银行信贷服务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难的另一个方面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证。一是建立产业链下游企业应付(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由小微工业企业所提供服务的产业链下游企业支付赊销应付账款,或先期支付的预付账款进行抵押融资,减少小微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二是引进风险投资,利用投资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小微工业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三是在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适当允许民间资本、外资等设立小型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小额信贷公司为小微工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改革行政审批流程,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小微工业企业贷款额度相对较小,对信贷审批效率要求高。小微工业企业对融资需求时效性较高,银行传统信贷审批操作流程不能适应小微工业企业融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在传统的信贷审批流程基础上,缩减不必要的环节,建立小微工业企业独立授信机制,簡化手续,降低门槛,对符合条件的信贷申请,及时办理,提高效率,有效增加小微工业企业的现金流,争取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担保”方式,提高审核和放贷效率。

(二)构建创新技术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1.建立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整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骨干企业等科技资源,通过政府搭台,实现小微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骨干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共同致力项目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帮助小微工业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二是鼓励小微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政府对小微工业企业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一定补助或奖励,鼓励小微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帮助小微工业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发展海西州新兴战略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围绕着海西州全面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区”建设要求,政府要引导小微工业企业主动进行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小微工业企业发展。一是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引导小微工业企业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强大活力和竞争优势。二是推动小微工业企业投向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无机盐生产等附加价值更多的产业。三是积极发展节能工业,指导小微工业企业尽快走出高能耗、粗放型经营方式,走上绿色经济发展轨道,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三)制定营销策略,拓宽营销渠道

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营销的竞争。小微工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永久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营销策略的制定。

1.产品市场重新定位。市场定位在营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往往是产品营销的第一步。一是了解市场需求、明确服务,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二是分析竞争对手、识别自身企业优劣势,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三是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赢得先机,抢占市场。

2.创新营销模式。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首先,小微工业企业需主动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加强工贸结合、农贸结合和内外贸结合。通过政府搭建集中采购分销平台,联合采购、集中配送、降低成本,形成抱团方式“走出去”。其次,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小微工业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企业“网络标识”。开展网络营销不仅节省广告费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微工业企业来说比广告效果更好。同时,注册网址后,可通过电子商务联盟提供一对一推广,实现在百余家国内顶尖行业门户、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同步发布。这种精准的卡位推广方式,可以大规模捕捉到目标客户。此外,还可获得电子商务联盟提供的权威“推荐企业”标识,使其更具公信力和诚信价值。小微工业企业要使用网络营销方式必须明确产品或者服务项目,明确哪些是网络消费者选择的产品,这样可使小微工业企业通过网络营销获得更大的利润。

(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就全社会发展来看,加强小微企业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增加经济效益;有利于引导企业规范经营。随着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小微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1.建立小微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微企业想要做大做强,依靠的就是人才。人才匮乏,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缺失,使小微工业企业很难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变化需求,难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因此,政府要帮助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当地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高科技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完善企业用工机制,将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小微工业企业留人难问题。

2.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加强小微工业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小微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经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财务人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发挥理财和创财以及企业管理参谋作用,体现自身价值。小微工业企业尤其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解决小微工业企业陷入经营性流动资金紧缺困难。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缩减库存货物,避免资金滞留。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调查评定赊销客户信用,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得到证实的死账、呆账,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3.制定企业家培养目标。企业家综合素质的高低程度是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也是培育和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关心、支持和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他们营造创业创新、创优创富的舆论环境,充分激发投资创业热情,充分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完善企业家培育机制,在数量和质量上增加、提升企业家队伍。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士自主创业,为发展壮大企业家队伍注入活力,增加后备力量。组织小微工业企业家与内地优秀企业进行对口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借鉴经验。另外,还需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对企业家实施绩效奖励,设立优秀小微工业企业家奖励资金,表彰优秀小微工业企业家对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完善相关法律和扶持政策。明确小微工业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一是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小微工业企业的运行。规范登记管理和财产权属,规定小微企业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鼓励和扶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对扶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进行梳理,通过报纸、电视、政府门户网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2.设立小微企业专门管理机构。小微工业企业的数量众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对小微工业企业的管理很多地方还不完善,建立国家小微工业企业专门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管理小微工业企业,协调和处理小微工业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增强扶持和服务力度。变被动监管为主動服务,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扶持措施,帮助小微工业企业化解经营中的矛盾,引导小微工业企业走上良性竞争、有序发展之路。一是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在每年的各项采购中给予小微工业企业一定份额比例,支持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持续经营发展。二是采用“政府搭台,企业登台”的方式,为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提供更多的会展,采用“政府带队走出去”的方式,开拓营销市场。三是设立小微工业企业交易网。为海西州小微工业企业提供一个免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网上商务服务。四是积极寻求反馈。定期针对扶持政策的效果进行调查访问,并对实施过程中的新困难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根据反馈和前瞻结果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帮扶服务。

四、结语

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海西州要把扶持小微工业企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努力为小微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地域性与行业性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小微工业企业集中提供信息、培训、维权等服务。同时,要建立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多元化发展的用工和人才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一批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小微工业企业为主体的示范产业集群,形成大中型企业带动小微工业企业配套发展的分工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姜焕叶.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应对[J].党政干部论坛,2014,(09)

[2]项松,孙荃.日本战后中小企业发展及政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7)

[3]马玉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D].武汉纺织大学,2016

[4]张冬,夏双露.广东花都小微企业发展路径分析[N].中国工商报,2015-09-30

作者:马震

小微工业企业论文 篇3:

新发展格局下辽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依据辽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及2019年至2020年辽宁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对辽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概况进行统计描述,深刻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招工难、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国内国际新形势和新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小微工业企业未来发展指出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小微企业;工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基金项目:2020年度全国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调研课题“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研究”(2020dfdxzddykt019)。

成长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片沃土上的辽宁小微工业企业有其自身突出特点和局限性,在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疫情对企业的重创,更是“雪上加霜”。党和政府相继出台多项帮扶企业纾困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并逐渐恢复正常。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疫情仍未结束,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疫情后期的新常态给小微工业企业带来了新变化、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引领小微工业企业迈入“十四五”,是当下小微工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现状

(一)以私营微型企业为主

辽宁省的小微工业企业主要以私人控股、微型、私营等形式存在。如图1,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98.5%的小微工业企业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仅占1.5%,而在内资企业中83.3%的企业为私营企业。

从企业规模来看,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中规定的企业划分标准,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计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调查数据显示,92.2%的企业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7.8%的企业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在300万元至2000万元)。如图2,从企业控股情况来看,91.4%的企业为私人控股企业,其次是集体控股企业仅占3.6%。

(二)集中分布在工业基础好或沿海经济带地区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是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创新的沃土。小微工业企业发展依赖性特点尤为突出,多为配套生产型企业,企业生产主要是围绕大中型企业集团进行的。形成了以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带有明显重化工业特征。因此,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在工业基础好或沿海经济带地区的地域特征[1]。如图3,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从地域分布上看,辽宁省大部分小微工业企业集中分布在国有企业集中、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大连、沈阳、鞍山、葫芦岛、营口等地,依次为大连占比25.3%,沈阳占比22.6%,鞍山占比8.1%,葫芦岛占比7.2%,营口占比6.6%。同时,沿海经济带是辽宁省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很多政策优惠和发展空间,多数企业选择落户在此,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超过50%的企业分布在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地区———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等地。

(三)行业集中度较高

辽宁工业小微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辽宁工业小微企业中93.4%为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部分占比相对较小。制造业中,资产总量排名前10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煤炭及其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

在全省制造业小微企业中,这10个行业的资产总计占比为73.8%,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为62.7%,营业收入占比为65.8%,税金及附加占比为67.7%,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比为58.2%。

(四)企业活跃度较高

企業平均“年龄”较轻,市场活力充足,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动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小微工业企业平均“年龄”仅为11岁,从企业“年龄”结构来看,超过百年的企业仅有1家,“年龄”在50~100岁的企业有140家,“年龄”在20~50岁的企业有1万多家,接近90%的企业“年龄”在20岁以下。同时,小微工业企业还是促创业、稳就业的“生力军”。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共有8.6万户小微工业企业落户在辽宁,共创造了84.3万的就业岗位。小微工业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特别在激发市场活力及提供社会就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制造业为辽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辽宁省工商登记注册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工业企业13623户,同比增长10.46%,新增工业个体户25456户,同比增长19.19%。据辽宁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02.16万人,其中工业企业280.7万人,占比31.1%,而小微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0.1%。

(五)企业生命力顽强

小微工业企业“身材小”,却拥有着强劲的生命力。疫情初期,受疫情冲击明显,但随着疫情逐步趋稳,小微工业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到第三季度亏损企业逐渐减少,并逐步恢复正常水平。如图4,据调查企业样本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小微工业企业亏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5个百分点;二季度逐渐收窄为55.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7个百分点;三季度开始企业逐渐接近历史同期水平,为38.2%,比上年同期增加4.3个百分点;四季度企业已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为34.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六)企业经营状况、景气状况向好

疫情初期给小微工业企業生产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短期的。如图5,调查数据显示,疫情初期即2020年二季度,40.2%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欠佳,比上年同期增加14.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有31.2%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欠佳,比上季度减少了9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仍增加5.8个百分点,企业经营状况在逐渐改善,逐渐摆脱疫情影响恢复到同期历史水平,到四季度有27.5%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欠佳,比第二季度减少了12.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略增加2.6个百分点。在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企业帮扶政策的有力扶持下,以及自身不断努力想对策,找出路,使得企业迅速走出困境,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并出现向好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占15.7%,比上年同期增加2.5个百分点。

虽受疫情影响,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预期不如往年,但仍抱有较强信心。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对下一季度生产增速判断方面:预计加快或持平的企业占66%,比上年同期略低3.6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预计下降的企业占34%,比上年同期略高3.6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减少5.5个百分点。

企业克服后疫情时期带来的影响,不断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62.4%,比第二季度提高12.4个百分点;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下降的企业占36.6%,比第二季度减少12.4个百分点。

企业库存充足,订单增加。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企业产成品库存数量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67.8%,比第二季度提高8.9个百分点;企业产成品库存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32.2%,比第二季度减少8.9个百分点。企业产品订货量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57.9%,比第二季度提高14.3个百分点;企业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42.1%,比第二季度减少14.3个百分点。

二、挑战

小微工业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弱点,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招工难、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以及诸多复杂情况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一)疫情挑战

据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疫情初期,94.5%的被调查企业受疫情冲击明显,73.5%的企业无法及时复工复产。除了受季节性或时间段生产等传统因素影响外,企业未能按时复工复产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未批复复工占30.2%、缺少防护措施占8.6%、工人短缺占12.2%、缺少原材料和零部件占15.6%、企业物流运输陷入停顿占9.5%、订单减少占23.9%。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多项应对疫情融资优惠政策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但企业资金短缺压力仍较大。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的疫情初期,79.8%的被调查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压力。

因为疫情影响,企业未来预期不佳,投资者谨慎决策,放缓投资,项目延期,减支自救。还有些企业不得不进入“冬眠”模式,经营活动全面暂停。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的疫情初期,55.0%的企业预计投资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52.9%的企业预计比上年同期减少30%以上。

(二)竞争挑战

规模小、实力弱是小微工业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往往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偏低位置,同时由于其核心竞争力偏弱,没有形成行业“链条式发展”的产业发展优势。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与大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行业互补,产业分布格局不合理。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结构相似,小微工业企业没有形成与大企业之间的产业互补格局。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资产总计占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有5个行业,分别是其他采矿业占比96.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占比63.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占比61.2%,非金属矿采选业占比50.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占比50.03%。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占比最少的恰恰就是这些行业。

(三)融资挑战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由于大部分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需求频率高而融资金额小,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缺失或虚假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掌握企业真实情况,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所以不论是传统线下融资还是线上融资都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困境。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而转向民间借款或者自有资金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资金流动。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仅有12.3%的企业从银行获得其全部贷款,5.5%的企业获得大部分贷款,12.4%的企业少部分获得贷款。

(四)成本挑战

生产成本上涨挤压了企业营业利润空间。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成本增长6.0%,比上年同期增加4.74个百分点;企业平均用工成本增长3.98%,比上年同期增加3.28个百分点。而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是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此外,土地、房租、物流成本近年来也增长迅速,多项成本过快上涨挤压了小微企业利润空间。

(五)转型挑战

产业转型意味着小微企业的“重生”,而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依托和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只有把握住转型、创新的机会,才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调查显示,只有10.5%的企业表示已经考虑或正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创新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比例偏低,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制约企业创新发展。资金短缺居首位,占33.8%;其次是缺乏创新技术条件和人才,分别占21.8%和20.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仍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调查显示,仅有27.4%的企业采取联合开发、技术成果转让等途径获取新技术。因此,难以形成结构调整中的重大突破。

三、机遇

(一)“暖企”新政频出,为小微工业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几年辽宁省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关帮扶和支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负担、应对疫情等方面为小微工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新政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高效便利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政府努力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精简企业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审批成本,大大增加了群众创办企业的信心。政府的办事效率大大提升,激发了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2020年,辽宁工商新登记注册的小微工业企业为13623户,同比增长10.46%,平均每天就有大约37家工业企业落户辽宁。

第二,多项扶持政策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辽宁省税务局税务数据显示,2020年,辽宁省(不含大连)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480亿元。同时,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60.9%的小微工业企业享受到税收减免政策(包括减半征收所得税、免征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印花税、免征增值税政策),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6个百分点,企业平均税金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8%。超过半数被调查企业享受到税收减免政策,企业税收负担不断减轻,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下,改革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新机遇

数字经济是技术的进步,同样也是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的革新。企业只有拥有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才能在数字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按下加速键。

1.创业创新基地为企业“双创”提供支撑平台。2020年度辽宁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4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3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通过双创支撑平台为企业集聚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优势资源,为企业区域性的创业创新提供扶持制度体系和经验。

2.“支付+”为小微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从现金支付时代快速跨越到了移动支付时代,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249万亿元,稳居世界首位。这种“支付+”的技术服务为小微工业企业转型设计提供了机遇,“支付+”在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了智能终端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后端平台,为商户提供收单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累积起大量的用户及商户双方的交易数据,并基于数据展开营销、管理、融资等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服务,助力小微工业企业经营所涉及的人、货、场、资等全部环节,为小微工业企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提供综合服务,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三)新发展格局为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下,小微工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找到新的出路。

1.现阶段,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新冠疫情仍在海外扩散,主要经济体经贸摩擦在加剧,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大调整。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大部分为内销型企业,因此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企业常规业务影响较小,相反却给它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型小微工业企业将迎来在新型消费需求扩容增效中的新发展机遇,通过淘宝、小红书、抖音等新数字平台技术来“直播带货”。企业通过新的产品销售模型和市场营销部署来占领市场,为自己迎来新的商机[3]。

2.企业生产要素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良性循环运转是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的必然要求。国内市场供应链、产业链的发展是双循环战略实施的重点[4]。辽宁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尤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依赖性,且多为配套生产型企业,企业生产主要是围绕大中型企业集团进行的。小微工业企业只有积极融入供应链中,依附核心大中型企业,才能在产业链中稳住位置,进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2-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3855 44648810422&wfr=spider&for=pc.

[2]郑明月,肖劲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新经济导刊,2020(3):57-62.

[3]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格局[EB/OL].[2020-12-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329076832450034&wfr= spider&for=pc.

[4]王緝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02(3):47-54.

责任编辑:韩芳

作者:吕秋芬

上一篇:金融革新研究论文下一篇:畜牧生态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