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虽然已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仍然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要真正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顺利实现,政府就需要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同时加强对教育法律实施的监督;扩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教育论文 篇1:

论我国教育法治进程中的教育权利保障

摘 要:在中国教育法治发展过程中,权利保障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而在权利保障中,又主要是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问题。针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建国后尤其是20世纪后期改革开放以后,从受教育权的立法、实施和救济等方面采用多元的保障机制,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的实现,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育;法治;权利保障

一、教育权利的立法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通过的几部宪法都确认了公民的受教育权。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将我国的教育性质界定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提出将“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无论是我国1954年《宪法》还是1982年《宪法》都规定公民的受教育权,并且规定举办各种学校,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学前、中等、职业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在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教育的同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学成才、扫除文盲,鼓励在合法的前提下兴办各种教育事业。

在宪法的指引下,我国相关教育法律也都分别对公民的受教育权等教育领域的权利从不同的层面加以立法保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不同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群体,均可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并规定了受教育者享有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等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当受教育者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依法申诉或者提起诉讼的权利。

二、教育权利的实施保障

如果仅有立法上的受教育权保障,而没有实施方面的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就是一纸空文,所以我国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对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了实施方面的保障,以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根本实现。

1.资金保障

公民受教育权的实施保障,基础和关键是资金的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12年,《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顺利实现,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2015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升至25 861.87亿元,①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6%,比上年的4.10%增加了0.16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合理安排教育经费,转移90%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民族及贫困地区。同时,严格教育经费监管,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专项检查常态化,建立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教育绩效拨款制度。

2.资助保障

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也是公民受教育权的根本保障。国家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共计金额5 564.43亿元,从而帮助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力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在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投身国防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也是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的重要条件之一。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安全也成为了当前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国家法律、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等学校安全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基本确立。比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刑法》等有专门涉及学校安全问题的具体条款。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校如何开展安全工作、如何处理安全事故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还颁布了《中小学安全岗位职责分工指南》、《中小学幼儿园应急演练指南》等相关文件,对基层学校的安全工作加以指导,为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預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公平保障

公民不仅仅享有受教育权,其受教育权在实现过程中还需要得到公平的保障。近些年,我国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公平实现。主要措施是将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以及弱势群体倾斜,逐渐缩小教育差距。正视城乡教育差距,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支持乡村教师发展。实施农村数字教育资源配备计划,实施农村学校膳食营养改善计划,以定向招生形式扩大农村贫困地区招生规模,实施农村学校校舍改造计划,积极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高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设立残疾人服务政策,为残疾人专设中医专业硕士学位。

三、教育权利的救济保障

如果仅仅在立法层面和实施层面对教育权利加以保障,而忽视对教育权利的救济保障也是不行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强受教育权实体权利保护的同时,也加强受教育权的程序保护,在公民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完善的救济手段。这对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避免其受教育权利受到侵害具有重大的作用。

公民受教育权的救济保障主要包括申诉、复议和诉讼等。我国法律首先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权的申诉救济。当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根据《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我国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检举,相关责任机关或责任人必须彻查处理,不得压制、打击、报复。在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法》当中,具体规定了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在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诉。

其次,我国立法还对公民受教育权提供了行政复议的救济手段。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发布实施,该法为教育行政复议行为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当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行政部门的妨碍时,公民可以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申请,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

再次,我国立法对公民受教育权还提供了诉讼的救济手段。公民可以根据自己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不同性质,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作者:黄亮

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教育论文 篇2:

论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

摘 要:我国虽然已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仍然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要真正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顺利实现,政府就需要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同时加强对教育法律实施的监督;扩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等。

关键词:受教育权;保障;实现

一、我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法律措施

(一)明确了国家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护义务,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保障。这种保护义务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规定国家为保证公民受教育权提供相应的设施,二是规定国家为保证公民受教育权提供相应的经费。依据《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分别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所需经费的筹措及增长做了具体规定。

(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各种教育制度,主要有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扫盲制度等等。如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依法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国家、社会、家庭都要为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尽义务。

(三)建立了教育法律救济制度。依照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可通过教育申诉和教育行政复议或教育诉讼的形式,依法请求有关机关保护。现有教育法律救濟制度,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了切实保障。

总之,我国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最基本的保护,这种保护让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让绝大多数公民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

二、公民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和教育费用的迅速增长制约着公民教育平等权的实现。我国现阶段是“穷国办大教育”——受教育的人数巨大,教育资源却相对不足,仅仅依靠国家的投入,无法为绝大多数公民提供充分的教育条件。而同时,近年来教育的费用迅速增长,收费标准相对较高,大大超过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严重地影响了部分家境贫困的青少年的学习和深造,给各个阶段的受教育者尤其是贫困学生造成了难以逾越的“经济障碍”,使得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大量存在。例如,初等教育中男女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中等教育中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不平等,高等教育中考生的入学机会不平等。

(二)教育乱收费严重影响着公民受教育权实现。非义务教育的收费政策为筹集发展教育事业所需要的经费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更多的公民创造了接受非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近年来某些学校制定的收费名目太多,标准过高,大大超过了学生及其家庭的承受力。义务教育乱收费的问题也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中小学以赞助费、借读费等名义变相收取高额费用,这种现象在一些“重点学校”尤其突出。这是对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侵犯,违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成为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社会问题。

(三)地方政府及学校的法治意识淡薄,损害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某些地方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经常将“不准村民的孩子到学校上学”作为收费、集资和解决难题的手段。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设置不合理条件,拒收应当在本校入学就读的学生。还有变相开除学生、教师办“黑班”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公民的受教育权。而且,我国目前的教育立法对学校权利的授予、运行、制约及其责任承担等问题都缺少法律规定,这就造成了学校滥用权力,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不受法律的限制、制约,滥用权力及越权行为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四)教育法律制度不完善,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不利。我国教育立法比较重视国家教育权的确立及其保障,没有给予公民受教育权及其保护应有的地位。

与此相关,教育法律中直接关于受教育权的法律规范很少,而且比较抽象,这给司法机关审理公民受教育权受侵害案件带来了困难,也为受教育权受损的公民寻求法律保护造成了麻烦。

(五)社会力量办学中存在大量违法问题,妨害了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但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民办学校在办学中出现的问题屡有报道。有的“贵族学校”在收取高额学费后经营管理出现问题,不仅给学生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有甚者,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空壳学校来进行诈骗活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妨害了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三、保障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建议

(一)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公民受教育权保驾护航。首先,进一步加强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机制,尽快完善尚不完备的主干教育法律体系,适应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为此,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补充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实施细则,使教育法律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立法滞后的弱点,应及时审核已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教育法律,按法定程序修改已与现实不相符合的部分,废除已经阻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部分;审核不同级别的教育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协调性,避免立法的重复和上下位法的冲突与抵触。再次,完善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途径。近几年来,受教育权的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体现了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对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立法需明确规定学校公法人的法律地位与性质,特别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特别公法人所承担的法律义务,享有的权利及其限制。高校在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的过程中,其基本原则应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并且,受教育权应由司法途径作为最终保障,而不能仅由学校自行裁决。

(二)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应追求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作为第一要务,不应把教育仅当成“形象工程”,把发展教育当成包袱。

国家机关作为国家权力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应积极为公民受教育提供条件,尤其是物质保障。国家机关应按法律规定的比例、时限、用途使用教育经费。一方面,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培训。同时,社会有关方面也应按照《民办教育法》的规定,积极推行规范的社会办学,为公民提供更充分的受教育环境。

(三)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治教。制止教育违法行为,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加强宣传和学习,完善教育法律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的力度,依法严肃处理侵害公民受教育权的行为,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为此,各地方政府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要加强对教育执法人员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并对教育执法人员定期进行教育法制培训,增强其教育法律意识。其次,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和具体制度。教育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不仅要符合实体法的规定,还要符合程序法中有关期限、方式等规定。

(四)加强对教育法律实施的监督。当前,我们应加强落实各种监督方式,发挥其监督作用:第一,应加强党的监督,明确党对教育的领导,确定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应加强立法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对教育法律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并提出意见和处理建议,而被检查部门则应交付检查报告。第三,应加强行政监督,完备教育行政申诉、教育行政复议等行政监督的具体制度。第四,应加强司法监督,在立法上应对违反教育法律的法律责任具体化,使法官有法可依。第五,应加强社会监督,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舆论工具加强对教育执法的监督。

(五)扩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们学习、了解先进的科技成果、发展动态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教育的改革。加快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提高公派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尽快提高急需人才的培养水平。鼓励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机构,迅速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管理、金融、法律、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同时各级政府应积极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提供教育服务,发挥我国传统教育的优势,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总之,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信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A].教育法学通论[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晓静.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护浅谈[J].江西社会科学,2002,(11)164-165.

[3]罗了一.论公民的受教育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1).

[4]李秋萍,章口兰.受教育权浅论[J].前沿,2003,(10).

作者:刘海霞

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教育论文 篇3:

和谐社会中受教育权法律保护问题探析

摘 要:和谐社会是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实现的社会。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但对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完善教育立法; 厉行教育执法; 强化教育行政救济手段等,确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关键词:和谐社会; 受教育权; 教育立法; 教育执法; 教育行政诉讼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问题和矛盾呈现出多样性、多发性的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必须要妥善地、积极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实现利益之间的和谐,从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1]。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受教育权的权利属性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多要素中,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保障受教育权是发挥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主导力量的关键性措施。这是因为:第一,受教育权具有天赋人权的性质,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2]72。受教育权的这一性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贯穿于个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便是这一能力的培养过程。正是通过不同阶段的教育学习,个人不仅获得和发展了思维、情感、语言和行为方式,而且学会了在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的制约下,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生存能力和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同时,接受教育一方面使得个人的劳动技能、科学知识、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通过每一代人的学习、模仿、继承或变革而世代相传; 另一方面也使得包括理解力、创造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内的人的思维特征不断强化,从而促进人类的进步。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必须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个人的其他权利和自由。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成员,只有不断接受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并在社会和历史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受教育权是实现其他人权的基础性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民的其他权利的实现程度。公民在政治方面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以及选举等自由和权利的实现,需要公民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 公民在经济方面的一系列权利也往往受到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如公民的劳动权能否得到充分实现,也主要是由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因此,要充分保障和实现基本人权,关键措施之一是要充分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受教育权。第三,受教育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性质。受教育权包含不受国家、社会团体、其他公民侵犯的含义,从此意义上讲受教育权是自由权。至于国家发展教育设施,举办学校的义务,当然是公民的社会权[3]51

二、公民受教育权的立法规定

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在达到一定年龄和智力程度时,都有从国家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它主要包括接受义务教育权,入学就读权,教育平等权,终身教育权,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权等。我国一贯重视对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国内立法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都有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

(一)国内立法方面

1、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为平等受教育权奠定了原则和基础。《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48条同时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内容。所以,从宪法内容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2、我国其他法律对受教育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18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2条规定:“民办学校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学籍管理制度,对受教育者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第33条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此外,我国的《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都对受教育权作了类似的规定。

(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受教育权在早期的各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受教育权真正作为一项人权是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确立的。《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14条明确规定了该项权利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为保障这种权利的实现,初等教育应属强迫性质,免费普及全民; 各种中等教育,应以一切适当方法,特别应逐渐实行免费教育,广泛举办,使人人都有接受的机会; 高等教育应根据能力,以成绩为准,逐渐采取免费教育制度,使人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对于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等教育的人的基础教育,应尽可能加以鼓励或推进; 各级学校的制度应积极加以发展,奖学金制度应予设置,教员的物质条件应不断改进,等等。可见,《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基本上概括了受教育权的内容,是迄今为止关于受教育权内涵所作出的最完整的释义[4]85

从这些法律文件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是很重视从法律角度去规定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但在实践中公民受教育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实现,甚至经常发生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权利的法定化并不意味着权利的实现,法定权利向现实权利的转化需要许多条件的支持。

三、受教育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权利中一项最重要的权利。全面认识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必须认识和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以往,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往往比较关注自身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而对自身的受教育权不太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并开始关注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受教育权。这一变化导致近年来因受教育权遭到侵害而提起的教育行政诉讼逐渐增多,从而使人们在受教育权保护上的认识偏差逐渐显现,也使受教育权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漏洞逐渐暴露。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受教育权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立法保护力度不够

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一个比较完备的教育法体系也初显轮廓,但由于国家法制建设起步较晚,教育法律制定之初就缺乏完整的、规范的、在更高意义上的理性的体系。从立法实践来看,颇有仅仅为了满足教育实践之所需而立法的倾向。因而,仅有几部法律和十几部行政法规,其余则是大量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法数量少,层次不高,而其中有关保障受教育权利的内容则更为单薄。不仅如此,就现有的有关受教育权利方面的实体性规定,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专门规定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法》,包括理念和操作层面的教育用语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入学年龄,《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里非常关键的一词“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具体是指哪些地区,又是哪些“条件”,并没有作明确规定,而且在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也没有加以补充说明,这无疑会引起实践中的某些混乱。第二,关于贫困学生的就学补助。《义务教育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实施细则的第17条第2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第18条“依照义务教育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享有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细则中尽管进行了补充,但其中最关键的“贫困”标准却未作界定,因此不可能对所有处于贫困状态的儿童实行救助。

实体法所规定的公民具有的受教育权利,并不必然转化为一种现实权利。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义务一方没有履行义务,或者权力一方滥用权力,而导致公民受教育权利受损的情况发生。另外,我国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虽然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把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纳入了行政复议的范围,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公民受教育权利作为一项宪法权利,现行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权利具有直接司法效力,人民法院不受理违宪案件; 第二,《教育法》第42条虽然规定了受教育者具有申诉权和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没有法规或规章对学生申诉制度作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即缺乏专门负责受理学生申诉的机构和救济渠道等方面的规定。因而,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只能以受教育权受到侵害致使财产受到损失为由,转化为民事诉讼索赔案,最终使公民受教育权利侵害案件往往既不符合行政诉讼要求,又与民事诉讼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公民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而行使起诉权时,很容易被法院以“不在受案范围”为由驳回起诉,结果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救济; 第三,《教育法》第29条第2款虽然规定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但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作进一步的规定。因此,当受教育者因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提起诉讼时,法律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很好的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

(二)教育执法问题严重

自从1986年以来,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进入依法治教的新阶段,但目前在教育执法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主要表现在:

1、部分教育法律法规对执法主体的规定不够明确,执法队伍没有理顺。教育执法大部分属于行政执法,之所以会产生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与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职责不落实有很大关系。虽然《教育法》第9章第71条、第81条,对执法主体的规定比较明确,如政府、主管部门等,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不少教育法律法规对执法主体的规定比较模糊,如“上级机关”、“有关部门”等,以至于在执法问题上出现见利益就争、见责任就推、互相扯皮、互不负责的情况,最终导致教育纠纷及教育违法案件得不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2、一些政府部门法制观念淡薄,不习惯运用法律来从事管理教育工作。这些部门总觉得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仍习惯于靠行政命令办事,尤其是一些肩负组织指挥职能的领导者头脑里存在着传统的“人治”观念,以至于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单位出现了有法不依、重权轻法、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执法违法等不正常现象。

3、监督教育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目前的教育执法监督制度,主要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监督,各级人大对“一府两院”的权力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等三个系统。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问题是监督力度不够,某些关系不够顺畅,执法监督的权威性差。

(三)教育行政诉讼举步维艰

在主流行政法理论中,具体行使教育权的学校与享有受教育权的学生之间的关系被视为特别的权力关系。基于学校的教育自主权、大学自治等特殊考虑,学校在学生的录取、考核以及相应的学籍管理方面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受到法治原则的约束。因此,如何协调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明确法律保留原则对教育权的制约成为维护教育自主权与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法治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有关受教育权保障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教育行政诉制度依旧存在诸多空白,受教育权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依然缺少完整、具体、系统的法律制度保障。这使得行政主体在实施教育管理时具有过度的自由裁量权,从而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护形成制约。目前有关受教育的规范性文件中,虽然已有几部法律,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由于缺乏法律保留原则的制约,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涉及教育的事项只能遵循法律优先原则,对规范性文件的冲突只进行“合法性”审查,消极地要求行政主体的行为不得与效力等级高的规范性文件抵触,抵触无效; 而无法运用法律保留原则对法律尚无明文规定,行政主体未得到法律明确授权而作出涉及公民重大权利的自主决定进行审查。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明确了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但并未直接将公民受教育权的事项列入法律保留的范围,因此,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事项,存在着规范性文件低层化以及法律保留空白的弊端。这一立法的欠缺造成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无法对此类事项进行实质的合法性审查[5]187-188,妨碍了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

四、完善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一)加强教育立法保障

权利通过宪法等法律形式被确认或认可,只是对权利的宣示[6]173。是否实际享有宪法法律认可的权利,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要保障公民受教育权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有法可依,完善教育法律立法体系。首先,加大立法步伐,尽快完善尚不完备的主干教育法律体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次,要使全国性的教育法律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宪法权利要有具体的法律作出规定。再次,要统一教育法制,防止不同位阶的法律文件互相冲突或抵触。最后,要灵活变通实施教育法律。通过这四方面的努力形成纵横兼顾、内容全面、层次分明、统一灵活、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提供充分法律依据和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完善教育执法措施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变教育执法观念,实现管理方式和习惯的转变。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要提高认识,改变过去主要靠政策,靠行政手段的做法,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来对教育行为进行规制。要实行这个转变,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各级政府机关和教育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关系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针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牢固树立法大于权的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依法治教。第二,增强教育执法执法力度。明确教育执法责任制,将教育法律法规中的各项规定逐条分解到有关部门,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使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第三,加强教育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我国目前教育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现状与法制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各省之间的差距较大,并且全国相当多的地、市、县没有专门设置教育执法机构。因此,应加大教育行政部门执法机构的建设力度,在机构改革中,教育执法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建立起一支力量较强、素质较高的教育执法工作队伍。

(三)强化教育行政救济手段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一方面,要完善学生救济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是我国教育法所确立的一项法定救济制度,它是保护受教育者权利的一条重要救济渠道。当前急需在立法上将学生救济制度予以规范化、细致化,使其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则需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立受理学生申诉的专门机构和配备专门人员,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受教育权的可司法性。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究其实质,即是受教育权的可司法性[7]172。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8月13日就齐玉苓案作出“法释[2001]25号”《关于以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法保护的公民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打开了宪法司法化的通道,开创了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先例。这对于推动教育行政诉讼具有积极作用。

(四)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8]163。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是社会的需要,是作为未来建设者的需要,同时也是依法治教的需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和智力等方面的原因,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基本法律意识,初步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应抓住中学生的特点,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法制教育应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联系实际,以案说法,寓教于乐。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同样不能忽视,除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外,还必须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总之,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对国家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法治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制度性选择[9]。通过法治手段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受教育主体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找到对其予以保护的具体制度,公民受教育权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具有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锦光,刘飞宇. 法治与和谐社会论纲 [J]. 法学家,2006(6):1-7.

[2] 刘松山. 有关公民受教育权的几个问题 [M]//郑贤君.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3] 胡锦光,任端平. 受教育权的宪法学思考 [M]//劳凯声.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莫纪宏. 受教育权宪法保护的内涵 [M]// 郑贤君.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5] 李 昕. 行政诉讼制度对受教育权的保护 [M]//郑贤君.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6] 温 辉. 受教育权入宪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温 辉. 受教育权入宪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胡正昌. 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2-46.

作者:董立山 胡正昌

上一篇:新闻传播活动腐败治理论文下一篇:舆论围观下的刑事司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