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论文

2022-04-26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论文 篇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意识教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方向。文章从探讨目前公民意识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成因出发,提出了积极培养和提高公民意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市场经济的保障。民主体制的健全、法治秩序的建立都要求公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为前提。我国著名法学家张友渔把公民意识喻为“现代社会意识重要支柱”。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公民意识必须成为我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精神素质,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因为在我国当代,公民意识是以基本权利与义务观念作为核心,以主体地位作为基础,以责任、使命感与集体主义观念作为条件。包含爱国、责任、自主、平等、公德、节俭、规则、纳税、科技、环保、国土、国防等意识在内的公民意识,面对未来,也同当代年轻公民发展方向一致,比较容易促使年轻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社会各价值目标中处在主导地位,拥有巨大的指导与引导效应。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应当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根本实施,不断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民意识教育的科学途径。由此可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战略任务。

公民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的传播媒介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在不自觉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

第一,公众的公民意识正在不断觉醒并逐步养成。从近年来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中可以看出公众参与的高涨热情,这说明民众具有表达的渴望和参与的愿望。

第二,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越来越强。从孙志刚案由于公民参与而最终导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到圆明园防渗工程由于公民参与而被扭转,再到现在每年的全国两会召开时期,网络上公民自发讨论民生大计等都展现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的强烈。

第三,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增强。2008年汶川大地震,公民纷纷自发帮助救灾,一些民间志愿者亲自前往伸出救助之手,体现了在灾难面前公民的高度责任感。2010年,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并实施,村民委员会选举成为我国农民实现民主的最直接形式,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具备一定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四,公民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批判和监督意识。网络的兴起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为现实和便捷的平台。因表达或举报渠道的不通畅,“网络反腐”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推动反腐工作的一把利器。特别是微博、微信的不断发展壮大让网络成为民间反腐的前沿阵地。

从整体上来说,公民挚爱祖国,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对国家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熟悉了解,有着很强的民主意识,崇尚自由,注重权利,同时拥有一定程度的现代公德意识。但不容忽视的是公民意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民意识短板现象主要体现在:首先,缺少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和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细致了解,过多崇拜西方国家的生活模式;其次,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细致,对法律的作用认知不够,缺少诉讼意识;最后,在公德问题方面存有了解与行动之间比较大的差异,缺少公德意识的问题随处可见。导致上述这些现象发生,不仅有社会历史原因,而且也有教育方面与公民自身的原因。①

“公民意识”的学习资源匮乏。在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后,我国民众难免拥有一些宗法等级理念与臣民意识,缺乏权益理念与主体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社会心理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在逐渐步入成熟,主体、平等、权利、民主、效率、法治等公民意识也随之得以强化。可是,一些臣民心理的守旧理念依旧会在很长一段時间里给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带来影响。由此可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并未留下几多公民能够模仿与学习的“公民意识”资源。

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意识培养教育应当是坚持“大教育”的战略。“大教育”指的就是有效借助现有的教育之道,不但要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学模式教育,而且还应当采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社会教育,乃至是家庭教育。②家庭可谓一个较好的教育场所,其在情感、品德等方面有着独具的优势,并且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感受、沟通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而此模式目前却未全面展开。由于教育的某些失误,导致我国一直以来欠缺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虽然一些文件中强调权利、义务、集体观念、民族感的教育,但是我国目前仍没有具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教材、内容。

公民意识教育缺少价值共识的战略姿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民道德方面的价值取向,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极好的指引。公民意识教育应当以价值共识的教育姿态,而价值共识的教育姿态即借助沟通、对话和理解等,使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之间构成具有共同享用性的价值态度与关切,乃至实现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成果。而目前却未全面促成此种局面。③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从法律意义上讲,公民不但具有身份问题,更主要的是其具备意识问题。公民意识系公民对其本身的法律、政治地位及其同国家和别的公民之间互相关系之自我感悟。④公民承载着社会主义建设伟业的历史重任。在建构和谐社会的里程中,强化公民意识培养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张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总结,短短二十四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指出了体现当今全国公民“最大公约数”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基础。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稳固全党全民团结奋斗共同理念基础的高度出发点指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亦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是兴国之魂,影响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践行的主体,不仅包含政党与国家,也包含广大公民,而最重要的主体便是公民个人。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此决策部署的意义,全面推动培养公民意识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项工作,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成果创造正确的价值引领导向以及充足的精神支撑。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积极探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和渠道。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项理论课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课题;不但需要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积累。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应当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具体应当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公民意识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渠道,做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整个社会未构成大气候,公民教育未构成体系与制度、课程化的状况下,一定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行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优势。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公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认知掌握人与自然、与社会二者之间关系,为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奠定理论基础。

要切实把培养公民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广大公民对公民之权利义务的了解愈加深刻全面,增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力度。

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应当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精心组织、构架,推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报道和评论,并针对各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凸显的新的思路、做法、典型、成效等实施深入集中报道。互联网络媒体也应当利用传播速度快、传输覆盖范围广、互动性比较强等特点,经过系列报道、博客等方式,积极引导互联网上的舆论效应,及时回复网民关切,构成互联网方面宣传的强势。

通过上述措施促使公民知道哪些能够去做,哪些一定要去做,哪些严禁去做,帮助其确立慎重利用权利与认真履行义务之思想,培育公民对自身负责、对别人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之责任感,从而促成为其多方角度增添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教育应把日常管理当作起点,做到管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大环境建构方面,一方面应当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提升公民的政治热情;另一方面要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张扬正气、鼓励先进、批判错误、揭露丑行,充分利用舆论的作用不断创优社会环境。强化公民意识教育能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造坚实的思想理论支撑。⑥所以,加快推动法治国家建设,要大力强化包含权利义务和法律及道德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

民主法治意识属于公民意识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在我国建设中反映为公民对社会民主与法律制度的认可及拥护,反映为民主与法治的高度一致,公民参与与参加能力的相互一致,知、懂、用法的相互一致。发挥法治规范制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约束能力。法律维护的是公民道德的底线。而各种社会制度要促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以普遍认同,并且维持稳定、连续性,就一定会让国家之法律法规与执行行为较好地反映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公民意识教育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做到法制培育、公德培育相结合。对广大公民来讲,职业道德意识可谓最核心部分的素质。而法律意识可谓底线,公德意识则是升华。道德文明属于公民意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反映为公民对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公民之间关系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及文明标准的自发遵守和拥护。

当今社会,拥有优良的道德文明意识对公民素质来说是最为基本的需要,是不能缺少的重要价值规范。道德文明意识体现着公民经过理性认知,促成文明价值与道德信念由直觉与良心的自由状态走进原则与规范的自发状态,不断提升道德水准与文明素质。⑦培养公民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促进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公民素质全面进步发展的需要。

强化对公民道德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公民自身与全体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是建构法治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道德意识教育属于社会先进文化的中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于公民道德意识教育中居于统领与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主导,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则将失去方向、丢掉根本。

强化法制与公德教育,此称得上公民意识教育的两翼。⑧促使公民正确地认知个体同社会、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意识属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反映为公民对宪法与法律给予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和履行,反映为权利和义务的相互统一。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规范内容强化对公民之公德心的培育,以培育公民对自身对其他人及至对整个社会负责之责任感。

强化协调,构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合力。培育公民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谓一项基础、灵魂工程,是党和国家共同肩负的责任,需要整个社会其他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支持和密切配合。应当将培育公民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需求贯穿于国民教育、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党建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融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反映至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及宣传的各个层面。

要將培养公民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要求反映至制度构架、政策法规建构与社会管理当中,从政策、体制、社会等环境多角度给予有力支持,构成培养公民意识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那些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村镇、单位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先进典型带头兵作用;充分发挥道德文明模范、身边好人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体作用,带领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学习雷锋争做志愿者服务、道德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整治、公民道德文明宣传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公民在参与道德文明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启迪心灵,达到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当代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体系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这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认识、逐渐达成共识的过程,朝夕之功是实现不了的。而只有依赖充分发挥广大公民的参与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够把公民意识教育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有机融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构成大众化的理论性教育,从而增强理论教育之说服力。

公民意识教育可先从小事着手,在细微之中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理论教育应当紧紧贴近公民的关注点,不但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坚持什么、扬弃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也要结合不同群体、不同需要,贯穿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与手段,促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下的公民意识教育走进机关、走进厂矿、走进部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村,最终促成家喻户晓、深得人心的格局,以全面推动我国培养公民意识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郑州财经学院社会科学部)

【注释】

①宋惠敏,孙红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识教育与公民现代人格的生成”,《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10期。

②白琼英:“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期。

③王卓,吴迪:“公民意识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④李异平,李洁玉:“从公民新闻的发展看公民意识的觉醒”,《邵阳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⑤齐秀华:“公民教育视野下品社科课程实施现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⑥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5期。

⑦张一璠:“中国学校公民教育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⑧范广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责编 /韩露(实习)

作者:朱晓燕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论文 篇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摘           要]  以紹兴市几所高校随机抽查500名在校大学生为例,从权利意识、公共精神、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权利与义务意识不对等以及注重强调自我为中心,亟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融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知,包括对以宪法和法律规定为基础的权利和义务的深刻了解,产生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将权利意识、义务感和对国家的责任使命感融合的自我认知。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与该国公民意识的高低息息相关。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社会背景下,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范畴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更是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主导者,其公民意识程度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权利意识

这是公民意识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内容。公民意识产生于民主制度中,这种思想观念包含民主的核心精神,即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的基本权利是永恒的、天赋的。公民拥有的权利不可侵犯。每一位拥有自我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都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否则就是权利意识缺乏的体现。当代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较好地珍视自我拥有的权利。然而,在学会维护个人权利的同时,具备国家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位公民享有权利的前提。权利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不可推卸,不可逃避。若是无视责任的存在,一味逃避责任,或是不尊重个人和他人的权利,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受到消极影响。

(二)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与公民意识概念中包含的实践性息息相关。公民意识的高低直接来源于公民参与政治、经济实践活动中带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公民精神便产生于参与公共生活。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基于共同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内心认同,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服从和遵守。面对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问题的时候,作为大学生,必须根据准则,自觉维护公共整体利益,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

(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不单单只是纯粹的守法,更重要的是公民对国家规章制度的合理、合法性的高度认同。在自觉遵守准则、服从法律尊严的前提下,规范自我行为,同时严以律己,自律才能保证自我权利不受侵犯和具备合格公民素质的重要前提。

(四)国家观念

公民的存在来源于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存在。所以,现代社会成员唯有对自己作为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才是构建囊括政治、经济、道德及法律等各领域公民意识的前提。每一个公民都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参与到国家社会各项事务和活动中,同时作为主人翁,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当代大学生应以国家和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现状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研究,笔者在浙江省绍兴市几所高校内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整个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民意识的内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对党和国家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并且能以国家社会利益为己任。然而,本次调查研究中也显示了不少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离,知行不一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对公民意识、公民教育有所了解,但往往对公民意识的内涵只有一些笼统的认识,对公民的认知渠道仅仅来源于书本,平时对此并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缺乏知、情、意、行的统一。由于多数只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点,并无实际的亲身体验,就不能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了。

(二)缺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在调查是否清楚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时,有62.41%的在校学生表示,对公民权利的了解多于公民义务,对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认知存在失衡。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当代社会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往往在生活中更加关注个人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和保障。在问卷中有关公民权利囊括的五个主要权利方面进行排序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人身权利摆在首位,政治权利则排在最后一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自我权益关注度较高,以自我为中心,但对涉及需要公民个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权利和公民责任感认同感较低。若不及时进行相关教育,很可能会出现无视甚至于躲避作为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的情况。

(三)自我意识强于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体现在对国情的了解、对国家制度、国家形象的自我认同感。大学生往往呈现对国家形象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现今作为东方巨龙、世界大国的地位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但对于国家发生的时事政治,有15.2%的调查者不太关注,所以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较为薄弱,特别是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冲突时,部分调查对象并未意识到个人的发展前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实践方面出现偏差。作为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一个国家的强盛来自每一个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基于履行相关责任义务的内心认同感。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

体现。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問题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公民意识教育落实成功的关键在于知行统一。需要大学生将自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在社会实践中予以验证,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依存关系,才能真正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体会到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我国高校公民意识教育往往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采用传统课堂的教授模式,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强调知识的记忆与梳理,这样教育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公民意识教育可增设形式多样的各种社会实践生活,譬如社区公益活动、组织参加人民代表选举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公民意识的培养。另外,国家和社会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良好的民主环境。

(二)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拥有比较完整的思政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但是该课程的内容设置往往比较理论化,部分实践教学的模块也流于形式。高校注重公民意识教育,但是一般都将公民意识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有学校将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单列出来,作为独立的思想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与公民意识教育既有一定的重合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立足于现代民主社会,强调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如何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未来相统一,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注重切身实践、价值澄清和差异化教学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体现了执政党的意志和思想,具有比较强的灌输性。教育者应在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育内容,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形成。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公民所必备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公民的过程。公民所必备素质包括一个公民在国家政治、经济、道德、社会等范畴的基本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公民所必备意识的精华所在。因此,如何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炼了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体系,为整个社会成员提供了价值准则和行动指南,同时也高度概括了现代民主社会作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能有效促进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提高。不论是爱国、敬业,还是诚信、友善,都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另外,现代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因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背景下,促进两者的融合是提高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大学生面对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少困境:一方面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在日常生活的运用日渐突出,然而高校在公民意识教育中运用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公民意识相关课程的不完善,虽然在校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知晓情况比较理想,但在践行方面较为薄弱。种种困境制约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提高。

在我国高校中,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往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载体,或是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德育课程,渗透到各门学科中,缺乏完整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所以,可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构建中,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有效结合,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教育作用,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学习效果。

合格公民素质的养成关键在于对公民认知的内化和公民社会生活的参与和实践。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公民意识教育的课堂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室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开设一系列实践活动,或是将社会生活作为在校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地,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政治参与等,更加直接生动地感受社会,增进对国家政治体制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公民意识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民教育。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使公民形成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民品德和公民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中的价值引导作用,为公民意识的培育奠定有效的环境基础和制度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福禄.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民教育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45).

[2]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武生智

作者:刘晗琦 胡苗忠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论文 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师范院校公民意识教育

摘 要: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加强公民意识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培养提高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范院校;公民意识;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三个倡导” 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价值要求。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公民意识水平将对今后的学生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范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师范院校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公民作为国家的成员,不仅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也承担着各种社会义务。所谓公民意识即是指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地位和责任的自觉反映,体现了公民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定位。公民意识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主体意识、权责意识、公德意识等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审视当前师范院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可以发现以下诸多问题。

(一)主体意识不强

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但是仍然存在有的学生缺乏主人翁精神,对各种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的情况。主体意识差的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的缺失,社会责任感的淡薄以及价值观的扭曲等问题。如果缺乏主体意识,只看到个人利益,不顾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这样的学生就不可能具备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

(二)权责意识模糊

法制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越来越丰富,但仍然有一些学生只懂法律规定,并未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有的学生不参与社会事务,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有的学生甚至不顾自己的责任义务,为了满足私欲而侵犯他人的权利。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赋予了公民的各种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公民行为的限度和应当承担的义务。因此,必须对超越权利界限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矫治。

(三)公德意识不足

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也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具有公德意识,痛恨和谴责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但是,在师范院校中仍然有一些学生公德修养不高,不屑于将社会公德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事务上,于是,乱扔垃圾、浪费粮食、挤占座位等现象不断出现。大量事实证明,只有深刻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自觉将公德意识转化为日常行动的人,才能不断提升其公民素养。师范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公德水平不仅决定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师范院校公民意识教育至关重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师范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措施

作为将来的人民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必须明确自己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激励、规范和导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熏陶等方面着手建设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一)加强公民意识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师范院校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使各门课程共同发挥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合力。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责任。例如,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自觉形成并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的根本性认识转化为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行动。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中国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事迹,并且从中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应当肩负的重任,激发了学生全面提升其公民意识水平的内在动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需要和社会现实加强联系,针对学生所关心的事物,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区分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树立并坚定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其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师范院校各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也必须重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以自己的言行教授给学生。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应通过专业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全面认识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形成教师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通过各门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对国家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对他人的关心友善,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作为公民应当具备的品格,作为教师应当具有的道德情操。

最后,在教学方式上,应把讲授法、探索法、情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组合、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有获取知识的权利以外,还负有探索知识、积极思考等义务,克服依赖思想。使学生在平等交流、和谐竞争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起责任感和公德心,塑造高尚的品格。

(二)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公民意识知行统一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目前师范院校公民意识教育虽然在课堂中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学生们社会实践经历较少,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困难,导致知行脱节。因此,师范院校应该通过建设实践教育的综合体系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首先,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进入中小学校、社区、田间去接触社会现实,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到的内容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加深对公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其次,在学生的专业实习中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师范院校的学生进入中小学校实习是其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承担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站在讲台上的他们更能深刻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性。面对学生们的各种情况和问题,他们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通过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工作,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把对教师道德品行的抽象理解转化为深刻的感受和体悟,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公民意识水平的提升。最后,应该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实践方式,持续不断加深学生对公民意识的理解。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青年志愿者活动则是帮助大学生深入生活的良好平台。许多的师范院校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对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和对孤寡老人的关爱行动等之后,才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义务,从而更加自觉地把公民意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让大学生深入基层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社区服务等活动,大学生们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鉴别哪些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哪些是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而且让他们亲身体验养成公民意识应该注意的方面和环节,从而自觉地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在点滴的具体事务上。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公民意识的生成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师范院校应该以其厚重的学术氛围,传承的优良品格和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铸就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

首先,师范院校应该加强管理规范化和民主化,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以及作为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当的义务之间的密切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在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其次,学校应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学术讲座等各种方式向学生进行宣传,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从而转化为自觉的公民行为。学生们耳濡目染的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学生每天走过教育家们的画像,反复品味他们的经典话语,回忆他们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辉人生,在学生的心中会不断激发起教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通过校园的广播、报刊、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学生也会深受感染和教育。最后,应当加强班会活动、社团工作、宿舍文明建设等的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发挥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有着较高的热情。通过开展辩论赛、演讲赛等让学生们竞争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公民意识水平。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通过宿舍环境的维护、宿舍管理的参与、宿舍文明的评比,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自己作为宿舍成员应该负有的义务和应当具备的公民素养。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和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提高公民意识水平。

师范院校学生肩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的重任,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努力探索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的途径,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  毛泽东.实践论[M].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297.

作者:刘琳瑜

上一篇: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法论文下一篇: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