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应试论文

2022-04-17

摘 要:笔者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现象进行了调查剖析,分析了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做了一个初步地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逻辑学应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普通逻辑学应试论文 篇1: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生物学概念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思维单元,是理解生物学原理、法则、模型和理论的基础。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任务。

1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能力,轻知识,曲解课标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提倡转变传统教学的价值取向,“由以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定位,认为新课标重视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教学,而概念等知识性的教学无足轻重。笔者在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公开课的教学时,授课教师认为“本节课属于科学方法体验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概念学生早已知晓,不在本节课讨论之列”。这种弱化概念教学的现象普通存在。

1.2 重识记,轻理解,急于求成

目前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依然以识记为主,在概念教学中往往急于求成,为了记住一个概念,不惜多次重复、机械训练。笔者听了一节“减数分裂”公开课,教师讲授“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时,特别强调要学生记住该定义的三个要点:① 是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② 一般来说大小和形态相同;③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学生对定义倒背如流,并能根据定义解答相关的题目。教师满以为学生都明白了,可是下课后好几个学生围着教师问“既然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怎么能算是‘同源’呢?”“姐妹染色体是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它们不是更加‘同源’吗?”。可见,熟记定义并不等于理解概念。学生的认知方式往往是“望文生义”,对于“同源”的含义完全不懂,记住的只是名词和术语,并不是概念本身。以前认为“背熟了、会做题,就是理解了”,完全是一种错觉。

1.3 重讲授,轻动手,不求甚解

目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普通认为只要讲清楚了,学生就听明白了。笔者在听一节“减数分裂”公开课时,减数分裂图片的观察、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分析与概括等过程主要是由教师讲解完成的,教师讲得非常精彩,学生也听得非常认真。到了第二节课学生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时,学生十分茫然,多数学生不能识别同源染色体,也不能判断装片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自然也无法真正理解减数分裂的特点。这种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解,没有经历自主建构、自主理解的过程所形成的概念,往往是与现实实际对不上号的,不能运用于实际的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

1.4 重“知识点”,轻概念体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将生物学概念作为“知识点”孤立地进行教学,忽视生物学概念与生物学原理、规律的联系,不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学生这样得到的概念是零乱的,无序的,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不利于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2 基于问题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对策

2.1 尝试科学探究,亲历概念形成

通过主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概念,既符合知识的发生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形成的概念根深蒂固。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是实现科学探究和概念传递对接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时,教师用魏斯曼预言引入新课:“为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生物可能以一种不同于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这种方式能使得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带着这样一种预测直接进入实验,对比观察蝗虫体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和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让学生仔细辩论染色体,重点比较染色体的变化。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特点比较熟悉,通过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有学生发现了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成对的出现”的现象,教师及时地将成对的染色体命名为“同源染色体”,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它们的行为。又有学生发现了“成对的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学生同时也发现了“姐妹染色体分离”的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断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对“同源染色体”和“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亲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和实验、分析和推断全过程,不仅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有血有肉,科学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2 实施分步建构,经历概念发展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逐次深化、螺旋发展的。多数高中生物学概念比较复杂,而高中阶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要求不像初中阶段那样浅显,需要达到或接近专业人员的理解水平,所以很多概念的教学需要整体规划,在多个课时里分步建构、发展完善。

以“同源染色体”概念为例,期望通过“减数分裂”一课时的学习就理解该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经历4个课时的学习才能真正完成对该概念的理解。在“减数分裂”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一般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在减数分裂时能够进行配对”,这属于事实性概念,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也可以通过讲授让学生记住。“一个来自父方(精子),一个来自母方(卵细胞)”,则需要在“受精作用”一节时,结合受精过程和个体发育的知识,通过启发和诱导学生理解。讲授“染色体变异”一节时,通过分析小黑麦染色体组型提出“异源染色体”的概念,通过对比,学生才真正明白了“同源”的含义:“所谓同源是指来自于同一物种”,至此,“同源染色体”概念的三个要点学生基本理解了。但这并未涵盖“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全部意义,“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也是“同源染色体”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要在讲授“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时,引导学生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部分进一步分析,理解会更加深刻。

2.3 注重例证辨析,深化概念理解

传统的概念教学十分讲究定义的严谨性,试图用精确定义来界定专有名词和术语;但生命现象本身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学概念常常是鲜活的、动态生成的,死扣定义容易把鲜活的生物学概念变成刻板的教条。所以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常常要通过正反例证的辨析来明晰概念的核心内涵、界定概念的外延。

“同源染色体”就是典型的定义型概念,如前所述其定义包括三个要点。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辨析:

(1)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分开之后,是否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2) 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单倍体经过人工诱导形成的二倍体,其性原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

它们都不具有“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属性,如果死扣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它们都不属于同源染色体。学生在辨析此概念时,多数学生认为:①不是同源染色体,而对于②是否是同源染色体争议很大,拿不定主意。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追问:“‘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为谁而生?”回答这一追问就是找出该概念的三个要点中谁是根本属性的过程,也是深化理解该概念的过程。“同源染色体”是用来描述“减数分裂”的概念,所以,“在减数分裂中能够配对和分离”是它的根本属性;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只是同源染色体的普通属性。单倍体经过人工诱导形成的二倍体,其性原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可以“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因此虽然它不符合“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属性,但也是同源染色体。

2.4 运用概念图,建构概念体系

高中生具有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特征,适合于运用概念同化形式进行学习。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在初中阶段积累了不少的生物学概念,当他们遇到新知时,能够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来解释新学习的概念,使新学习的概念纳入到原有的概念体系之中。例如,当学生接触“同源染色体”这一名词时,会很自然地想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等概念并与之进行比较。在完整的学习完这些概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概念图,直观、清晰的揭示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上关于减数分裂的概念是从细胞染色体复制次数、分裂次数、染色体数量变化这个角度来描述的。但如果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数量描述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减数分裂是“生物的遗传”的下位概念,减数分裂不仅仅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保证分配之后各有一套完整的基因,不至于使基因重复或者缺失。同源染色体上有着相同的基因数量和基因顺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能做到遗传物质的平分。

概念的学习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概念网络的建构过程。新授课的学习主要是辨别新旧概念的异同、将新概念整合到原有概念体系中的过程,也是概念体系不断更新和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概念的储存数量越多、概念之间的联系越广泛,对概念的理解就越深刻、接受新概念就越顺利。但概念的学习还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抽取生物学核心概念,保留其中重要的节点和本质联系,形成更为优化的生物学知识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海传,岳丽艳,陈素等.普通逻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5-42.

[2]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

作者:谢虎成

普通逻辑学应试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摘 要:笔者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现象进行了调查剖析,分析了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做了一个初步地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大学之道 教育体系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中国,已从“物质不满足时代”转入“精神不安宁时代”。巨大的社会变革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文化的冲突和价值的震荡,尤其是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精神冲击。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偏颇与不足,中国社会的人文现状,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堪忧,在一些大学生身上,文化失范、道德滑坡、人文素质低下乃至缺失成为现实。

笔者所在课题组曾对学院周边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有46%的学生会看一些文学书,主要是言情小说或家庭小说之类,22%的学生经常看专业书,18%的学生基本不看书。例如,古典文学名著几乎没有学生认真读过,笔者在一个班级曾经问过有谁读过“四大名著”,全班49名学生只有一名同学读过其中的几本,而且不是完整地成套读的,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情节都是通过电视这一途径获知的。对于是否想读《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经典小说时,学生的回答更是令人吃惊。85%的学生说不打算读,他们认为人物虚假,政治成分太强,说教味太浓,不愿意读;65%的学生能说出几句国学经典名句,但却又将意思弄错了;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士也常是混淆、弄错朝代,大学生说他们看历史电视剧时已经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甚至还有几名学生用电视上演的情节来论证自己的历史知识,令人啼笑皆非。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贫乏;对人生、生命的认识残缺;缺少理想信念,情感淡漠;责任感日益虚无;行为举止不规范。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一词最早出于《易经·贲卦》象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此处“人文”一词指的是文明、文化,标志着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现在意义上的“人文”,其本质内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概念。西方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态度,它把人、人的价值放在高于一切的首位。一般地说,“人文”泛指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内在品质,它通过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表现出来,它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的实践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大学》开篇明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经典中的“大学”,虽然与今天所说的“大学”有所不同,但其着意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的宗旨,足以为当代人所遵奉。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使其在人类文化上尽自己作为一分子的责任。

“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教育首先是文化的教育,文化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因此,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方法是实证的。人文教育是关于精神世界的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因而人文思维是直觉、灵感、顿悟、形象的思维,方法是体验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人文文化不仅是知识体系,更是价值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8月29日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就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霍松林先生曾说:“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不打自垮。可见在综合国力中,国民素质起着决定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人文素质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四个方面: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同时,人文素质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五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应从这两个维度同时进行,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构建一个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和教育体系,才能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有的放矢,以避免素质教育的随机性。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式,构建了一个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五项大指标和15个小指标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2.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个六方协同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教育观念,倡导通识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教育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创设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通识教育。多年的应试教育以及学科分类过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由小学、中学一路走进大学,学生为考试、为分数而读书得比较多,所以教师即使想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却不能适应,“推而不动”“启而不发”。高中文理分科,大学专业划分则更细致,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教育,有的院校甚至将高等职业教育直接等同了就业教育,大学重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培育出一批批有能力缺素质的、“会做事不会做人”的“器”才,而不是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做好职业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文理兼修,拓宽专业学习领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纯净的象牙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淡忘了国家、民族意识,失去了对传统的认同感。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论调,在学生群体中拥有相当的市场。旷课迟到、作业抄袭、随意浪费、恶意拖欠学费、求职简历造假“注水”、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学生对英语四、六级的热情远高于学习汉语的热情,可即使让学生写一个简短的汉语应用文却也是句读不知、错字连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生最高目标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以国家社稷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教育内容。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人文素质课程,同时,还要增设以培养人文素质为目的的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改革当前教育方法,在“两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院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笔者在学院目前开设有选修课近百门,其中大多数课程是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如《普通逻辑学》《中国近代文学》《硬笔书法》《唐诗赏析》《社交礼仪》等。

(4)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优化师资队伍,不能只注重教师的学历和“双师素质”,更要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首要是传道,然后是授业、解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更应加强人文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要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下,打破传统、专制、权威、单一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理解、信任的人文价值取向新型师生关系。

(5)创设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与直接承担者,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者。人文教育不仅要教师主动地“教”,更要学生主动地“学”,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发挥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主体作用。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丰富文化活动,学校应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人文讲座,开展学术活动;举办征文、演讲、读书等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中外经典著作;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学生的自我熏陶、自我教育;安排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和“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卫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开展带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班级生活会,培养大学生的优良的人文品质。

(6)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高校要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突出“人性化”,不仅要教书育人,也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009年3月18日,黑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要求高校建设节约型、关爱型、文明型校园。笔者所在学院在“三育人”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点一滴建设节约型校园,一心一意构筑关爱型校园,一言一行彰显文明型校园”的建设“三型校园”活动,推动了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地积极发展,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应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陷,充分发挥高校的各种教育功能,采取有效途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谈.江苏高教,2008,5.

2.林绍雄.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及其经验借鉴.东南亚研究,2009,1.

3.郭世佑.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危机与对策.绍兴文理学院报,2005,12.

4.安娜.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栾英.浅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作者:张海军

普通逻辑学应试论文 篇3:

浅析形式逻辑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摘要]逻辑抽象思维与文学、绘画、审美的形象思维,往往被不少人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历来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以严密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绘画、审美等艺术虽然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体,似乎可以由作者“天馬行空”似地主观臆造,但违背了人类基本思维规律的纯艺术是永远不会被人们所接纳的。

[关键词]形式逻辑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假言连锁推理 矛盾律 同一律

一、抽象的逻辑思维是文学艺术的骨骼与脉络

文学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但是一部久经不衰、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邃的逻辑思维规律。

1.不少文学作品以揭露违反概念外延关系的逻辑规律来讥讽某种愚蠢的行为,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又穷困潦倒,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但是却死要面子不承认是“偷”。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行为时,是指同一个意思,即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孔乙己不承认自己“偷”,却承认自己“窃”,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所以令人发笑。巧妙地使用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使我们的表达生动活泼。如果不懂得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就会贻笑大方。有的作家就是抓住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的笑话,来深刻刻画人物性格,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同时,也揭露了不懂得概念同一关系的愚昧无知。

2.小说、民间故事、诗歌等文学艺术,都要运用逻辑思维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思想境界

《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更是十分注重运用严密而复杂的形式逻辑推理来刻画主人公的足智多谋或者复杂多变的矛盾心理过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中,诸葛亮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伟大人物,他不仅是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料事如神。作者在刻画诸葛亮用兵如神、足智多谋、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轻摇羽扇、决胜千里的形象时,作者以“草船借箭”的民间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写道:“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在此,诸葛亮的思维过程则包含着一个复杂的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如果算定三日后大雾漫天,那么曹操就看不清鸣鼓呐喊的草船实况;

如果曹操看不清鸣鼓呐喊的草船实况,那么就会怕东吴有伏兵;

如果怕东吴有伏兵,那么就会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如果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那么箭就会深深地插入草人;

如果箭深深地插入草人,那么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

如果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那么才敢任三日之限;

所以,如果算定三日后大雾漫天,那么才敢任三日之限。

有一民间故事讲了真假母亲的故事: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告到官府。几位知县大人都很聪明,但断案的方式不一样。一个知县是这样断案的:他把惊堂木狠狠一拍,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不要吵了!来人,把活着的孩子劈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刀斧手举起冷冰冰的屠刀,对着幼小的孩子……“饶恕我吧,大人。把活着的孩子给她吧,可千万不要杀死孩子!”其中一个妇女连忙哀求道。第二个妇女却说:“劈就劈吧,孩子不属于我,你也休想得到!”于是,知县大人就说:“不要杀死婴儿。把孩子给第一个妇女,她是婴儿的真正的母亲!知县的思维过程运用了一个第二格的三段论:

凡婴儿的亲生母亲是不忍心将婴儿劈成两半的;

第二个妇女忍心将婴儿劈成两半;

所以,第二个妇女不是婴儿的亲生母亲。

第二个妇女不是婴儿的亲生母亲,那当然第一个妇女就是婴儿的亲生母亲。这位知县是很有智慧的。

诗歌中的推理必须附隶于具体的形象之上,为抒情服务。离开这一点,诗歌中的推理只能是画蛇添足。文翔《春》:“若是有缘,为何一年一相逢,何处觅芳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若是无缘,为何年年总相逢,回眸一笑中,情意种种,思念重重。” 文翔《春》的思维形式为:

如果是有缘,那么就不应该一年一相逢,何处觅芳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如果是无缘,那么就不应该年年总相逢,回眸一笑中,情意种种,思念重重;

要么有缘,要么无缘;

所以,或者不应该一年一相逢……或者不应该年年总相逢……思念重重。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不少运用二难推理塑造了生动活拨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对人物矛盾心里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可见,二难推理是有助于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的。

元朝的姚燧在一首散曲《越调•凭阑人•寄征衣》写道:“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在这首散曲中,诗人运用了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寄去君衣,则君有了征衣保暖而不还;

如果不寄去君衣,则君没有征衣而会挨冻受寒;

要么寄去君衣,要么不寄去君衣;

所以,或者君不还,或者君又寒。总之,妾身千万难。

在寄不寄征衣问题上,妻子处在左右为难的境地。诗人构思新巧,通过二难推理的形式,把结局聚焦在“难”字上,深切地表达了妻子怀念夫君的复杂心情。读起来有言尽意不尽之妙。这之中就隐含着一段非常典型的复杂构成式二难推理:或者君不还,或者君又寒。而这两种结果都是让妻子难以接受的,所以,妾身千万难。这首散曲写出了“天涯一方”的妻子,在寄征衣的一瞬间微妙曲折、复杂矛盾的心情,不能不说是得力于二难推理的运用。

张养浩是元代的著名词曲作家。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路经潼关,目睹百姓的苦难,心情沉痛地写了《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词:“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兴,国家就大兴土木,刮尽民脂民膏,那么百姓苦;

如果亡,国家兵连祸结,百姓生灵涂炭,那么百姓苦;

要么国家兴,要么国家亡;

所以,百姓苦。

张养浩这首词,深刻揭露了诸侯争霸,战火连绵,封建王朝不断兴亡更替,官阙有毁有成。封建王朝繁荣兴盛则大兴土木,刮尽民脂民膏,老百姓会苦难不堪;封建王朝亡,则会兵祸结连,战乱不断,百姓生灵涂炭。无论兴还是亡,百姓都深受其害。诗人借助于二难推理,疾呼广大百姓的苦难,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向统治阶级,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进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引用苏轼的一首诗来说明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苏轼的诗题名为《琴诗》,共有四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的诗包含着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琴上有琴声,那么琴放在匣中会鸣;

如果琴声在指头上,那么在指头上就能听得到琴声;

或者琴放在匣中不会鸣,或者指头上听不到琴声;

所以,或者琴上没有琴声,或者琴声不在指头上。

苏轼运用诗歌的形式否定了“琴上有琴声”和“声在指头上”这样两种观点,实际上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悦耳的琴声是情感丰富和技巧演练有素的人,通过指头作用于琴玄的结果,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新诗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文翔《春》:“若是有缘,为何一年一相逢,何处觅芳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若是无缘,为何年年总相逢,回眸一笑中,情意种种,思念重重。” 文翔《春》的思维形式为:

如果是有缘,那么就不应该一年一相逢,何处觅芳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如果是无缘,那么就不应该年年总相逢,回眸一笑中,情意种种,思念重重;

要么有缘,要么无缘;

所以,或者不應该一年一相逢……或者不应该年年总相逢……思念重重。

3.巧用逻辑基本规律的艺术创作手法

同一律灵活运用,不仅不违反同一律,反而能大大加强艺术的魅力。

一个富翁大摆宴席为其母的生日祝寿,特邀江南才子唐伯虎前来绘画题诗。他当众挥毫画了一幅《蟠桃献寿图》,紧接着信笔题诗,边写边高声吟诵:“这个婆娘不是人。”这第一句吟完,满座宾客皆惊。富翁一听,勃然大怒。“不是人”,这还了得!竟敢在母亲寿辰当众辱骂!富翁刚想发作,唐伯虎却旁若无人高声吟诵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随之喜形于色,拍手叫好。谁知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又使大家惊得发呆,而富翁一家则个个愤怒,挥舞着拳头,准备痛打唐伯虎。此时,唐伯虎又高声读出了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亲。”“好!好!”满座宾客赞叹不已,一致称赞唐伯虎真不愧为能诗善画的江南第一才子。富翁脸上也有了喜色,开始对诗画赞不绝口。

唐伯虎的祝寿诗看似离题实不离题,看似骂人实为誉人,看似违反同一律却遵守同一律,充分调动了众人的情感,使大家在短时间内随着诗的内容跌宕起伏而由惊(怒)到喜,又由喜到惊(怒),再由惊(怒)到喜,充分享受了美感,这是对同一律的灵活运用。同一律在艺术上的应用,更多的是采取另一种形式,即故意违反同一律,以获得艺术效果。这在相声、小品、笑话、幽默中是常见的。

二、在审美创作、审美欣赏中,也常常要应用形式逻辑的抽象思维

北宋时,选拔画师的方法也像科举考试一样,由皇帝或者主考官出题考试,而画题多半是用一句古诗句。有一次出的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应试者绞尽脑汁,有的画了深山里林木环抱一座寺庙;有的画出密林深处露出寺庙一角;有的画茂密的林木上空,高高飘扬着一幅幡。结果,这些画都没有被皇上选中,因为,考题的关键是一个“藏”字,而这些画在画面上露出了寺,或寺的角,或一幅幡,“藏”得不严实。既要让人看出有古寺,又要“藏”起来,这个矛盾被一位画家天衣无缝地解决了。在他的画上,画出了山峦起伏,林深树密,在山外的弯弯曲曲的小道上,一个和尚在山涧边以桶汲水。作者把寺藏了起来,不露在画面上,但人们可以从一个和尚在山涧边以桶汲水中想象出:深山有古寺,产生“深山藏古寺,钟声犹在耳”的感觉。这幅画得到众人称赞,被皇上选中了。这里,画的作者运用的就是一个三段论:

凡有和尚就有寺庙;

这里有和尚;

所以,这里有寺庙。

又有一次,画院考试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这个考题难住了许多考生,因为香味只能闻,不可看。画面如何表现香味呢?画手们个个挖空心思来表现这个“香”字。有的画手画了马在花丛中飞驰;有的画了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这些作品都被否定了。有一位画家别出心裁,在他的画中,没有美丽的鲜花,只有三四只蝴蝶和蜜蜂紧紧追逐着奔走的马蹄。皇帝赵佶一见这幅画,连连称赞:“妙!”因为这位画家虽然没有画鲜花,但人们完全可以从一群蜂蝶追逐奔走的马蹄中,感觉到马蹄上散发着花香,从而十分巧妙地体现了主题。

在美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审美通感,即在审美过程中,由一种审美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另几种感觉的审美心理现象。这幅画就是由视觉形象转移到嗅觉形象。这种审美感觉的转移包含了两个三段论。

(1)凡沾过花瓣的物体都有花香;(2)凡有花香的物体周围都会有蜂蝶;

马蹄沾(踏)过花瓣;马蹄是有花香的物体;

所以,马蹄上有花香;所以,马蹄周围有蜂蝶。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以清朝诗人查慎行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作画。齐老略作思忖,就信笔在潺潺山溪里点染了一群活泼多姿的蝌蚪,生动体现了“蛙声十里出山泉”的主题。

齐老的这幅艺术佳作运用的是视听通感,即由画面上的视觉形象引起人们听觉形象。人们看见一群活泼多姿的蝌蚪,进而想到了青蛙,仿佛听到了十里蛙声。这里面也包含了两个三段论:

(1)凡有蝌蚪就有青蛙;(2)凡青蛙都会呱呱叫;

这里有蝌蚪;这里有青蛙;

所以,这里附近有青蛙;所以,这里有青蛙呱呱叫声。

如果说在审美创造中包含着三段论推理,那么在审美欣赏、审美判断中就更离不开三段论了。

有一次,东北女作家萧红去看望鲁迅先生。萧红穿着鲜红的上衣和咖啡色的裙子,自己觉得衣服很漂亮。就故意问鲁迅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先生先从上往下看了一看.说:“不大漂亮。”过了一会又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接着,鲁迅先生又说:“你这裙子是咖啡色,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鲁迅先生的审美判断中包含了一个混合三段论推理:

凡颜色配合不好的衣裳都是不漂亮的衣裳;

你的衣裳没有把颜色配合好;

所以,你的衣裳不是漂亮的衣裳。

可见,审美判断、审美欣赏主要运用的是感性直观,但其中也离不开理性思维。但是,审美活动中虽然包含着逻辑推理,但是却不能以逻辑思维代替形象思维。审美,主要的还是形象思维。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融为一体,不露痕迹,才是艺术升华更高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姜成林.普通逻辑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2]金岳霖.形式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顾达峰.形式逻辑新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顾达峰

上一篇:图书馆科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幼儿园德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