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应试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第一篇: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是全面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要步伐的行动纲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规定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因此,实现这种转变就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事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提出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为了使基础教育事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为了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克服当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小平同志在1985年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这里,小平同志将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看做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符合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巨大的人力资源,则可以成为任何国家尤法比拟的优势:是人口负担还是人力资源,主要差别在于人的素质。因此,实现人口负担向人门资源转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民族絮质的过程,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

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熊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首要地位,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无不成为他们的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最近见到一份德国的PETRA关键能力的培养计划,他们指的关键能力,实际就是我们所指的基础素质。这份计划把职业的关键能力概括为五项:任务的组织和实施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和工作方法的使用能力;单独或集体承担责任的责任心;心理和体力的承受能力。PETRA培养计刘就是通过各科教学有计划地培养这五种基础素质。

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也已经接受并且运用了“素质”这一概念。比如,看到某些外国的工业产品质量比用进口的同样的元器件组装的产品质量要高,大家会说是由于我们的某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素质低;看到商业和服务行业服务态.度不好,大家会说是营业员或者是服务员的素质低;看到不遵守交通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讲究公共卫生、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等社会现象,人们又会认为是公民素质低。大家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已经自然地,同时也是紧紧地和人的素质联系在一起。

因此,这里的“素质",已经不再只是指人们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而是泛化成由先天和后天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内在的品质。

因此,改革现行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紧迫的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

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曾经过几次调整,再加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方针的贯彻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反复。这种反复经常表现为:一个阶段重视书本知识、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忽视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能力,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另一阶段则以上一阶段的弊端为改革目标,结果常常又在克服一种倾向的同时导致新的错误倾向产生。这种反复已经给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也给所培养的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素质缺陷。这些历史教训,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全面地、综合地认识教育方针所确定的教育任务、培養目标和培养途径。正如人们认识到衡量国家的实力不能只看某个单项指标而应当看综合国力一样,人的实力也不是由单一品质决定,而是决定于各种品质因素形成的素质结构。所以,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从而避免贯彻教育方针的偏颇和反复,是对建国以来教育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敏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针对“文化大革命”否定学习文化知识的弊端,强调了加强课堂教学,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随奢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布鲁纳、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理论的传播,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能力”和“发展”的重要,提出了不仅要“加强双基”而且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随警教学改革进一步深人,大家又认识到“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就成为更加完整的教育改革目标。由于人们对培养目标内涵认识的丰富,对培养目标内在联系和内化作用认识的加深,特别是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后,“素质教育”这一更为综合、更为深刻的概念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人们加深了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更充分地体现了敏育方针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基础性。

(1)体现了教育功能的前瞻性。

教育娶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它的价值体现于未来。因为教育胞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由教育对象在步人社会后发挥的社会功能的性质与水平来决定。比如,我们评价五六十年代的教育,看的是当年培养出来的人进人社会以后所发挥的作用和表现出来的整体水平。因此,任何追求暂时的、片面的和表面的效果的教育,都不可能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而受教育者在未来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的性质和水平,又取决于他们的素质结构。因而面向未来的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培养真正起能动作用的人的素质。

不同的时代对人的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前瞻性,还表现在要不断对传统的素质结构要求加以调整,并赋予时代的内涵。比如,传统的科学文化素质强调掌握科学知识,但是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就必须使人们掌握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科学方法,具有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意识和奉献、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我们只有相应地调整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可能为下一代打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

(2)体现了教育对象的整体性。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基础的。因此,教育对象是全体适龄公民。在未来的社会里,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是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文艺家以及各种类型的专门人才,也有些人可能是普通劳动者;有些人可能有相对固定的职业,有些人的职业可能不断流动变化;有些人可能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有些人可能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决定奢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薯我们人力资源的水平。因此,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单纯面向能被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学生。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的不同,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要使有差异的个体达到一定的共性要求,同时还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实施九年义务敏育为保证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我们还必须在义务教育的实践中真正体现教育对象整体性的深刻內涵。

(3)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马克思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里的“总和”就是指素质结构。我们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所形成的结构作为现代人的基础隶质。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要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真正打好素质基础,必须.突出全面、突出精要、突出内化。

首先要突出全面。必须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认为,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为严峻的可能是道德危机的挑战。因此,当前相当普遗存在的忽视德膏的倾向和德肓实效性差的问题,就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看觉。必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社会主义好公民的基础素质来培养。同样,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必须克服其他以偏代全、以偏概全的错误倾向。

其次要突出精要。我们必须看到,教育内容庞杂艰深,教学方法重复繁琐,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精要是打好基础的重要条件。现在语文教学学生的负,担很重,有人统计小学解释带点的字的练习就上万个,但结果学生字写不好,话讲不通,文写不顺,基础并没打好。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但并不是占用的时间越多,增加的内容越多,实效性就越强。相反,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到社会对思想道德要求的层次结构,恰当地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才可能真正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第三要突出内化。打好素质基础还必须重视良好素质的内化,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品德、智力、才干、体力的内在质地。人在步人社会以后,当年上学时,考卷上曾经答出过的东西可能会被忘却,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却常常会相伴终生。良好素质的内化要通过科学的教育过程来实现,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过程,没有科学的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素质既不能脱离具体的个体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主体的活动而存在,它是在主体的活动中表现的,实际上也是在主体活动中形成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由此推动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各种良好的素质。

一节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的数学课,不少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先教会学生运算法则,然后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运算,出现了错误再增加若干次练习,最终使学生达到熟练准确。但我听过一节课,在做3加5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从不同颜色的珠子中挑3个红珠和5个黄珠用线穿起来做成珠环,让学生把不同颠色的橡皮泥团成球,挑出3个黄球、5个绿球用竹签穿成一串……学生津津有昧地做薯这些练习。教师说,这节课除了使学生掌握运算法则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辨色力,锻炼他们手指的肌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我觉得这是教师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很生动的例子。

再比如,我们努力创造使每个学生能够单独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的条件,我们强调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这尤疑是必要的,但是不少西方国家的学校却设计了必须几个学生协作才能完成的实验和作业,他们认为只有会协作才能有竞争能力,而这种协作精神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由教育功能的前瞻性、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决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

提出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克服当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现行教育不等于“应试教育”,我国的现行教育有糟许多应当进一步发扬的优良传统。但是现行教育中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敏育”的弊端。“应试敏育”这一概念是对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应试教育”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绝对化,作为教育价值的终极判断的标准。依照这种教育价值观进行的教育必然带来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干扰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扭曲了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使得我国的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

以单纯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不同,有着以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教育目标的短视性。“应试教育"单纯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即考试成绩。在这里不是.说考试成绩与学生的素质无关,而是指考试成绩并不能标志学生的素质水平。由于素质是更为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人的品质,因此,“应试教育”实际成为肤浅的、庸俗化了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教育领域里的弄虚作假现象也屡见不鲜,屡.禁不止,造成教育效果的虚假性,因此有些同志称“应试教育"为“伪教育”。

第二个特点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以现行学科的考试成绩为依据。从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把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立起来,使基础教育实际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由于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用来要求和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尺度也是分数,这就造成:教育难以形成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发展的机制,难以使每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人学率,但由于过分强调升学率、优秀率等指标的考绩作用,使得部分学校或教师有意无意地促使或者放任学习成缋差的学生流失,事实表明,流失的学生距离罪错只有一步之遇。我们走进各地的少年管教所,都可以了解到不少少年成为“应试教育”牺牲品的惨痛教训。

第三个特点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由于以选拔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再加上现行的考试制度不完善,导致学校教育内容实际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教育被大大强化和扭曲,造成为“负教育”。

今年3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国家教委召开的交通大学负责人的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质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

我认为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正是实现教育工作两个重要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战线面临的极为紧迫的任务。

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推进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

改革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由于它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劳动、人事、分配等诸多制度的制约,改革是迫切的,但又是艰巨的,必须积极而稳妥地加以推进。我认为当前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宏观上有管理体制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问题,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等问题;在微观上有学校管理问题,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问题,直至具体到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问题。但这些问题无不由教育思想支配。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朝着预想的方向进行。因此,实现转变的前提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在转变教育思想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以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为武器,结合实际着重在认识上实现三个统一。

一是要把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又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统一于提高民族素质这一伟大的目标中,统一于打好素质基础这一基本任务中。

二是要把群体培养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要认真分析作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结构,这应当是基础教育的群体培养目标。

与此同時,必须看到群体目标最终要落实到不同的学生身上,因此,在落实过程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他们都能在达到基础素质要求的同时,得以发展符合个人特点的素质,以增强个人在未来杜会生活中的特殊适应能力。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是现行大班教学的形式下,教师面对的不能只是一个班,而应是一个个不同的学生。必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因材施教,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三是要把重视教育结果和重视教育过程统一起来。必须高度重视由教育思想支配的教育过程,应当比对考试分数更为百倍关心的是教育过程,及教育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育思想。决不能只要考试成绩好,就一好代百好。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效果,存在于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过程之中。

为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必须将教育思想的学习、宜传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各级领导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对教育思想的广泛学习讨论,很难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中取得认识上的统一而没有较为广泛的思想基础,改革必将遇到重重思想阻力而难以推进。

(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实验。

我们在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的同时,又必须看到,由教育的特点决定,这种改革只能是渐进的。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改革实验取得经验,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反过来以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改革的实践。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进行教育整体改革的过程,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规划和推进。各级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又要便学校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因为学校只有真正成为办学实体,改革才能有宽松的环境,才有可能滑现出推行素质教育、办有特色的学校的典型。地区也才有可能通过积累逐步探索出进行素质教育的规律,创造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

同时,必须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教育评价的研究。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小平同志对现行的考试做了辩证的分析:一则考试是一种重要方法,则不能迷信考试,三则要通过改进使之完善。“应试教育”的根源并不在考试本身,但无疑与现行的考试特别是选拔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之后.我们取消了初小升人高小的选拔考试。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小学升人初中再进行一次选拔和分流从根本上讲已无必要。积极而稳妥地取消小学升人初中的选拔考试,以使九年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段,显然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和对学校的综合评价的研究,以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摆脱桎梏,轻装前进。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来改革课程教材体系,足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环节,必须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体现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基础性和时代性。

(三)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水平以及自身的基础素质水平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的作用。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师范院校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思想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基础素质的培养。“教人先正己”,教师的基础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实际影响,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东北一所小学有一句格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因此,必须把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放在队伍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迎接新世纪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战略目标: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支持之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一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一转变的成果也必将记人我国走向21世纪的辉煌的史册。

作者:陶西平

第二篇: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

作者:明小艳

第三篇: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摘 要: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既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航线,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即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笔者从“坚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自身素养全面发展、坚持教学追求全面重塑”三点出发,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教育追求,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指引纲领。因此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必须坚持落实党和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才能使素质教育更有时代价值;其次教师必须坚持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追求,审视自身的工作效能,积极地进行提升自我;最后教师要重塑教学追求,探索出更加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坚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跟党走是推进应试教走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落实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加强和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

应试教育在特定的时期内的产物,走进了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向前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素质教育最标准的答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回答好这个时代性的任务。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新时代的思维做指导,我们的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的学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更应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积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开展相应的改革工作,把党的各项教育方针依次落实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新时代工作格局。

二、坚持自身素养全面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素质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坚持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顺应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确保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例如,笔者认为党和国家提出的建设“四有好老师”就是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举措。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任,教师应积极落实好党和国家的一切教育部署,坚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指导,做好人民满意,国家放心地教育。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转型,教师个人能力不仅仅要表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更应表现在个人素质的全面重塑上,教师要做好一切准备,带领学生走进新时代。我们要在确立好自身政治站位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个人素质,让教学更有时代价值。一名好老师能够影响一代人,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面对教学。新时代教师教学的核心是专业道德,教书须先教做人,这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三、坚持教学追求全面重塑

教学追求的全面重塑要重塑课程观、育人观、教师观和管理观等,要坚持自身教学追求的全面重塑,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言传与身教的统一等。坚持教学追求的全面重塑要认识到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与要求,无论是教学追求还是教学管理都应积极面对。学校方面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教育管理意识,特别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现代化教学追求充盈于各项教育追求中。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動活泼地发展。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真正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三是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综上所述,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改革的实际行动,才能迎接新的更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忠槐.学校教育如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J].学周刊,2020(29):189-190.

[2]任玉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认真搞好素质教育[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2):48-50.

作者:罗香标

上一篇:玉石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