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教育活动发生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战场是课堂。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才能达到与实习接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1:

论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各学科知识都得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核心是教材教学过程。

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学习素质教育有关理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努力改革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教行思想。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下,大部分教师都在思想中有定型的教学模式,要在思想上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必须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深刻认识现在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改变以前那种教师不厌其烦地讲、灌、填,学生被动地听、记、背,学生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应试教育局面。

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素质发展提高的服务者。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以“学”为中心,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把握教学各个环,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生由“学会”转阳“会学”,变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二、课堂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体现素质教育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片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虽然也讲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学习,不敢超越教师或标准答案。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以“学”为中心,充分体现主体精神,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导趣、导疑、导思、导创,让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1.要制订恰当的目标。我们进行教学,关键是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目标,目标一定要适合学生,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可强求一致。布鲁姆创造目标分类学,其本意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找目标,然后通过学习达到目标,若目标全部由教师制定,很可能造成目标与学生脱节,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学习新知识要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法的应用,由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再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练习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体验尝试的成功,在愿学、乐学中达到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住重点,其目标可让学生自己确定,自已完成,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其自主学习。

2.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诸多的教学活动,如回答问题,阅读教材,演示实验,动手操作,互相讨论等,实施开放性教学策略,开放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①创设“群言堂”的民主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信、安全的学习环境下积极发展。②围绕主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把学生置于“愤”“悱”状念,置于问题的环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去质疑问难。为此,我们提出“让学生大胆提问,师生平等探讨教学内容”的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经过学习、思考,最终自己解决问题。③培养兴趣,寓教于乐。学生能否认真学习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使其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恰当适时地运用表格、图片、漫画、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通过感官充分促进大脑的认知、体会和记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取知识的满足,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兴趣盎然。

3.要启迪学生思维,指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会学”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有关的科学思维方法,启迪思维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①动情引趣。传道是人与人心灵的交往,学生情感大门敞开,学习兴趣浓郁,思维就会活跃。②、设疑攻难。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只有创设问题,以疑引思,以思解疑,才能形成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以求于后的教学局面。③横拓纵延。所谓横拓,就是根据问题情境和事物本质特征,横向搜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阔性。所谓纵延,就是根据问题情境,确定发散源,向事物的纵深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往课堂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横拓纵延,既可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知识结构,又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④辨异求同。在教学中,比较两概念或两类事物异同,便是最为典型的辨异求阅。通过辨异求同,可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

作者:梁远雄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2: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探讨

摘要教育活动发生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战场是课堂。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才能达到与实习接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基于目前中职教育,实习与课堂理论学习的銜接上问题突出,我们应将素质教育更深入的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1 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课堂教学循序渐进,从简单问题入手,强调教法改革,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课堂教学在认知上存在着局限性。“应试”就是这种局限性的根源性。学生被束缚在枯燥理论和标准答案上,对理论学习毫无兴趣,而理论以外的其他诸方面的教育目标则被弱化了。特别是专业课教学,枯燥的理论,死板的答案,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总的来说,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习太被动,课堂上学生只是接受,教师只是填鸭;(2)不能发展学生的全面性。课堂上教师往往着眼于学生听懂、记住的讲授法为主,把教学目标局限在认知领域,而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解题技能熟练方面,而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3)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又不会使用现代媒体教学。造成学生的求知欲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形成了单边的教学活动。(4)不能将课堂与实习中所学相结合。造成学生不重视理论学习,实习中又遇到各种基本理论问题。

因此,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要着重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其次是课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成才;再有就是注意观念的转变和教法的更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真本领。

2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操作原则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优化改进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这就明确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要转变教学观念,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主要的是把握好科学的教学方法,弄清楚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这样才会真正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把握素质教育的关键。

2.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对立统一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也是课堂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相比之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则是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能力不强、素质不高,对理论学习十分厌倦。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处为学生思考问题、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线,最大可能地去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能动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到:(1)了解熟悉学生;(2)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3)弄清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好比是一名高明的导演,其主要任务便是设置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向,恰当的、适时的点拨,引导,启发。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和谐统一,才会开创课堂教学过程的暂新局面,也才会为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教学过程的革新,创造有力的条件。强调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即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和人格的主体,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有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精神,引导他们克服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心理。这意味着教师的“导”就成为更高层面的“教”,这是素质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本人探索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课程“四杆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先自己制作四杆机构,在实操过程中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出口,然后由任课教师集中问题进行分析、引导,让学生掌握了问题的动向以后再次进行实操,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形成了教师重在“导”学生重有“演”的局面,学生全部动了起来,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效果还真不错。

2.2 发展学生的全面性,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具体说来,就是素质型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多维性,要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协调等维度考虑,突破课堂教学目标的片面性,突出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由于人的个体差异,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技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人。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

另外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照顾全体学生的发展,注意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说针对一些差生,我们要适当地降低要求,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才能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相反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相对地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升华。可见,要贯彻全面性,就要注意教学目标层次的安排,做到不落下一名学生。

2.3 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也感到了这一工作实施起来是很艰巨的。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教学僵化格局,不是一朝一夕说抛弃就抛弃得了的。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也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才可能形成,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是一种充满个体创造色彩的劳动,不可能以行政命令来加以制约。这些情况都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因此,我们把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争取从此入手,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的不同,教材内容和目标的不同,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本身就是极大的弘扬学生的个性,必须坚决废止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引导式"。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过程时,必须密切地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状况、不同层次、不同素质,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并且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努力创设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另外,为了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必须懂得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了信息的容量。这种技术和传统的“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相比,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课堂处理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的占有量和处理量自然加大,师生信息的反馈也无形中获得了成倍的增长,这便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在机械类课的教学上尤为明显。例如对周转轮系中较为复杂的差速器的讲解,如果只是画图讲原理是非常困难的,同时这类模型又非常少。这时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模型原理图和效果图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学生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总之,要想获得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积极探索,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求思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扫除思维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从而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沙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2006-2-18.

[2]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施方法.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1-21.

作者:官泓宇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3:

探讨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获知、启智、养能、育德的主渠道,是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学校领导应从课堂教学的方向、容量、难度、结构、时间、方法、气氛等方面加强管理。

第一、管方向

就是保障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管、教、学三方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组织教学、选择教法学法、安排教学步骤、测量评价师生教学效果的依据;也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因素,教学目标制定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的重点不突出,却在枝节上大讲特讲,造成无意义的重复和知识的遗漏,这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的表现。

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制,要求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原理,把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成目标体系,列出本课知识体系纲要。在具体制定时,要在制定与分解总目标、单元分目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统筹安排。课堂教学目标系统的内部结构要清楚,比如对认知目标要按照其水平层次,制定出教学双向的目标,明确关于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还要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目标成为大纲、教材和教师教学思想风格、学生现有基础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具有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网络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一致,通过信息反馈,统一协调教与学的相互关系,矫正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第二、管容量

就是要管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要从教学内容的定量管理入手,保证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人而提高教学效益。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课,容量太小,学生处于知识接受和能力培训的"饥饿"状态,这不仅造成时间浪费和"營养不良",还会滋长学生的惰性;一些课,容量过大,学生应接不暇,囫囵吞枣,造成"消化不良",滋生逆反心理,既伤身体又伤感情。

因此,要管理课堂教学容量的构成要素是否完整,比例是否恰当。课堂教学容量涉及到知识量、能力量、训练量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①"课堂教学容量的确定,要管好课堂容量确定的标准。要使课堂教学容量科学适度,一要根据教学目标系统的总量和教学进度;二要根据学生现有程度、接受能力;三要根据学生现有教学手段。依据这三个标准,对知识量、能力量、训练量整体把握,定量思维,精心算计,合理分配。"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第三、管难度

就是要管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难易程度,要从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的难度管理入手,保证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水平程度使学生可以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管理教学、训练的难易程序,关键是难度的确定。分析如下:

一、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同既定教学目标的关系。完全放弃既定教学目标,一味迎合迁就学生,所教内容超过或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都谈不上高效益。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负担,处理好减负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教学和训练的目标应当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既不过于简单又不太难,应当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要注意序列训练与台阶训练相结合,减缓坡度,一次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最终达标。学生有兴趣和潜能的,应适当加大训练力度。

三、关照学生学习情绪,处理好学习中的焦虑。学生在教学训练中对难易的体验情绪的影响极大。适度(中度)的焦虑对教学和训练不仅无害,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动机,深思熟虑地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益;过度(重试)的焦虑,特别是长期焦虑过度形成的各种习惯反应方式,则对教学危害极大;轻度的焦虑或无一点焦虑则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过与不及对教学效益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注意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处理好既定目标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共性,对大多数学生会或不会的知识点、能力点的教学、训练应当取消。根据修改差异,课堂教学应以异步代替同步教学,分层要求,分类指导。

五、注意学生的潜力和特长,正确处理合格教学与特色教学的关系。要相信不少学生有巨大的潜在能力,能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接受特色课程教育,即使差生也不例外。

第四、管教法

管教法就是管教法、学举,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强化课堂管理,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丰富性、灵活性、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科学的进步是以方法的进步为推动力的。教学方法就是效率,教学方法就是质量,因此我们应强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管理。

通过管理,强制教师树立教学方法意识,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探索、改革、总结、创造,特别是重视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管理手段,强化师生教法学法的选择和优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

对教学方法选择优化的标准,一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要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发展;四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彻底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打天下的窘况,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科学化;五要提高教学效益,实现少时低耗、高效优质。

鉴于不少教师忽视学习指导,因此对教学方法管理的重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开展学习指导,要坚持学习理论指导与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学习理论指导的同时,还要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经历"引起动机,学习知识,模仿,独立操作,熟练操作,扩展迁移"的全过程,从而将学习理论转化为学习能力。

第五、管气氛

从课堂教学心理情绪的管理入手,保证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的积极、和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营造课堂群体心理气氛,要在管向、管量、管度、管序、管时、管法的基础上,采用下列方法:

1.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

群体心理气氛与课堂组织领导形式密切相关。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能动"双流";同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调控抑制个体的不良心理行为,从而维护和巩固良好的课堂群体心理气氛。

2.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

教师学识渊博,救民于水火功底深厚,教法学法得当,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自然容易形成。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以引人入胜的教学艺术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主动交流。这样自然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心态调控。深沉殷切持久的师受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基本条件。教师如果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上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管理与全校教学管理、教研组教学管理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三个层次,它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根基,在实现学习教学管理的整体功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作者:李金龙 李勇

上一篇: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职业中学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