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当今商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国际化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国际化的规模和进程决定了我国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总量。以海信集团开展的国际化进程为例,研究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提出对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进程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将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国际化发展论文 篇1:

辽宁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因素和国际化发展对策

摘要:目前辽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论文首先介绍了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辽宁省中小企业国际化情况;其次通过调研收集数据对辽宁省30家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再次分析了辽宁省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最后从多角度提出提升辽宁省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程度影响因素中小企业辽宁省

一、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在一国的经济增长、吸纳就业、鼓励创新和调整结构中都发挥着积极作。2003年辽宁中小企业数量为6747家,2005—2007年中小企业速度增长较快,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辽宁中小企业增速为431%,2010年的增速仅有196%[1]。近些年,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稳定,2013年辽宁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总体增长水平,成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辽宁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2013年末共有小微企业法人单位31.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5%。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41.5万人,单位资产总计44547.2亿元[2]。同年度,辽宁省制定实施了《创新型中小企业评审认定及管理办法》,全年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750户,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0%,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较2011年提高20.7%,每户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13项[3]。2014年,辽宁九家企业入选福布斯2014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沈阳的“蓝英装备”、鞍山的“森远股份”、鞍山的“聚龙股份”、沈阳的“荣科科技”、瓦房店的“壹桥苗业”5家企业进入福布斯2014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辽宁排在排第七位,在广州、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之后[4]。截至2016年底,辽宁省小微企业发展到65.9万户,占全省企业总量的92.7%,吸纳从业人员达475.5万人[5]。

二、辽宁省中小企业国际化分析

2011年,辽宁省有1500家中小企业加入“万户企业国际行”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加大力度宣传辽宁产品和利用广泛的国际贸易营销网络,从而实现了辽宁外贸出口的平稳增长。2014年,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辽宁省对中小外贸企业在上年度进出口额不超过4500万美元参加其他境外展览会发生的展位费,按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70%比例给予补助[6]。但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辽宁中小微企业活力不足,据统计,2015年1—7月,辽宁省8千余家企业有进出口记录,扣除新增企业1600余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的企业2千余家。其中,2家企业进出口额超过50亿元,仅有26家企业进出口额超过10亿元。众多中小微企业受汇率波动以及订单量减少影响,国际化进程放缓,出现了进出口额低于1000万元的企业高达近7千家,占辽宁省进出口企业总数的9成以上[7]。因此,在2016年,辽宁省政府提出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合作,帮助辽宁省中小企业与沿线国家、地区企业开展合资合作。辽宁省开展了“借方舟出海,助民企走出去”专项行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积极组织民营企业与西姆集团中国方舟平台对接,创新国际合作模式,为辽宁企业“走出去”搭建互利共赢平台,帮助100家以上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8]。

三、辽宁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分析

由于收集数据的有限性,本文2015年调研了辽宁省30家中小企业国际化情况,通过收集数据进行了相关计算。

(一)跨国经营方式

表1为辽宁省30家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方式情况:

图1中ABCDEF是均衡发展的企业外向国际化程度图,而A′B′C′D′E′F′是2015年辽宁省30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图。由此可见,辽宁省30家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方式和人事管理方面外向国际化程度较强,但在海外市场营销战略、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及跨国化指数的发展还处于低层次水平,有待不断发展和提升。

四、辽宁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中小企业缺乏高层次人才和关键技术岗位人才。辽宁很多中小企业的人才中主要在大专和本科层面,而高学历、掌握关键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非常缺乏,在国际业务领域缺乏熟悉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领域的人才。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目前,辽宁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实现企业内部局域网的搭建和外部互聯网,这影响了企业内部信息的流动,办事效率,也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三是中小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制约国际化盈利水平。2015年1—7月,辽宁省加工贸易出口额为604.4亿元,下降22%。辽宁省的加工贸易企业中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因此,加工贸易额的下降大大影响了辽宁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盈利水平[9]。四是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由于中小企业的特质,如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导致辽宁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与浙江等省份相比,辽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验缺乏,这将严重制约辽宁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

五、辽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引导且企业要加强人才管理。政府要进一步引导建立新时期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引导更多的人员流向中小企业。企业自身也要通过薪酬、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培训机会等方面制定人才和管理发展机制。二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目前,辽宁建立以省中小企业信息网为龙头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从而提升辽宁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加快实现创新发展。三是中小企业要提升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辽宁中小企业在稳定加工贸易主阵地的同时,应逐渐承接国外制造业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的转移,从而逐步实现由代加工到代设计再到自有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转变。四是中小企业要“抱团出海”2017年1月6日,辽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盘锦市召开,未来辽宁更多的中小企业需联合起来,抱成团、攥成拳头,拿出好项目开拓国际市场,以多品种来调整市场,全方位构建国际营销布局[10]。

参考文献:

[1]马晓君,郭晓琳.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及政策建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02):46—51.

[2]辽宁经济晒“家底”:48万个单位、215万个体户[R].华商晨报,2015—1—21.

[3]辽宁省重点扶持6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Z].辽宁省科技厅,2014—6—18.

[4]辽宁九家企业入选福布斯2014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Z].辽宁省人民网,2014—1—7.

[5]辽宁省小微企业发展较快,吸纳近476万人就业[Z].新华网,2017—1—24.

[6]关于印发辽宁省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辽财流[R].辽宁省外经贸厅,2015—8—25.

[7]和[9]2015年1—7月辽宁省外贸进出口分析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2015—9—11.

[8]辽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Z].辽宁省人民网,2015—1—29.

[9]辽宁中小企业抢抓机遇“抱团出海”寻商机[Z].凤凰辽宁,2017—1—23.

〔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与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比较研究及辽宁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对策”(课题编号:w2015317);2017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新常态”背景下辽宁出口企业自由贸易协定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测评与优化策略(课题编号:L16AGL013);2017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辽宁省与俄罗斯经贸联动的对策及经贸合作前景分析(课题编号:2017Lslktzd-017);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及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w2014032);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协同集聚视角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研究”(课题编号:L16AJY012)阶段性成果。〕

(张波,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孙铭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教师。成丽,经济学博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作者:张波 孙铭伟 成丽

企业国际化发展论文 篇2: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要素分析及风险应对策略

摘要: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当今商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国际化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国际化的规模和进程决定了我国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总量。以海信集团开展的国际化进程为例,研究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提出对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进程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将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跨国企业;经济全球化

1研究背景

跨国企业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当今商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国际化的规模和进程决定了我国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总量,因此,一个国家想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往来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国际化发展。

自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对贸易总量位于世界前列,这其中就包括很多企业的跨国贸易。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经验,促进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量和质量。

然而,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今形势下国际经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的经营风险增大,各国普遍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加之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导致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此外,在科技的推动下,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价格、质量、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的国际市场环境来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新型贸易壁垒和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选择。根据相关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的贸易壁垒的冲击不断加大(如图1)。

2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2.1企业国际化的含义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在不断发展后会逐渐将生产经营的业务范围扩展到其他国家,逐步形成跨越国界的全球化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国际化进程是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国际化主要分为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管理的全球化以及经营战略的国际化。

2.2企业国际化的特征

企业在决定其经营战略时,通常会对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检测,考核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并且也会对外部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自觉遵循世界经济规律,根据国际惯例办事。企业在价格决定方面通常会考虑市场的需求能力和消费水平。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考虑的最大化利益有所不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招揽精英人才和引进国外管理经验等,来提高企业在国内的经营发展。

3决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

3.1所有权特定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又称为垄断优势,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主要包括资产的所有权优势,具体包含生产设备、厂房、资金、原材料、专利和生产技术能力等。因此,一个企业想要进行跨国贸易,开展企业国际化进程,就必须在生产设备、技术经验、经营管理能力和销售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才能够进行国际化发展。

3.2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化交易主要是企业将采购和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部在企业内进行,有效地避免了恶意竞争的影响,有利于企业统一协调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不必要的竞争。

3.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在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有利条件,具体包括当地政府对待外资的态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劳动力及其成本等。一个跨国企业在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并不一定会进型国际化发展,完全可以选择在国内生产经营,只有当某一国外市场在政策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政府对待外资态度、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等方面具有优势时,才会吸引跨国企业进行投资设厂。

4企业国际化进程分析——以海信集团为例

4.1公司简介

海信集团旗下主要有两个子公司,两家公司都在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地上市,主要经营有海信、科龙和容声等多个品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不仅在国内家电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并远销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4.2海信集团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萌芽阶段(1985-1995)。在国际化萌芽阶段,海信凭借大规模生产获得了所有權特定优势,大规模的产品是的国内市场容量变小,海信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出口贸易,此时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国际化初级阶段(1996-2005)。海信集团通过不断的发展在国内电器行业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凭借庞大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经验开始进行海外贸易探索,主要通过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和建立海外生产工厂。国际化成熟阶段(2006至今)。通过不断的发展,海信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设厂,实现生产和分工的国际化,并且根据集团需要设立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并行发展的全球战略分布新框架。

4.3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分析

(1)优势分析。

海信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其集团注重每一步经营战略,从最初的出口贸易到现在完全的全球化生产经营,海信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学习。海信集团在探索海外设厂之前就做了充分的海外市场调研,将东道国市场在市场规模、需求情况、消费者需求偏好以及政府对外外资的态度等方面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且派遣人员去东道国当地实际考察。

海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已经确定,因此就要着手解决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每个问题。海信集团开展国际化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如何消除中外国家在观念和认知方面的差异。2000年以来,随着企业在国外当地的开展不断深入,文化差异和消费认同的差异就逐渐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与当地相关生产规定不符,当地员工对于薪酬、工作时长不满意等等。海信集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当地生产企业进行了股份改造,允许当地有经营经验的投资者参与公司管理,共同经营,以当地人的工作生活习惯来影响本国员工,并且在容易产生冲突的业务方面主要聘用当地人来经营管理。

(2)劣势分析。

海信集团在开展国际化进程中也暴露了企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定价过高、产品质量不过关、相关技术支持和产品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缺陷。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时间仅有几十年,海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使我国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往往处于劣势。此外,我国在鼓励对外出口和提供信贷方面的政策制度不够完善,相比于国外政府扶持、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使我国企业在产品定价方面竞争力遭到削弱。

此外,海信集团在经营初期,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员工薪酬和公司产品出口补贴方面做得不足,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重要职位的人才流失严重。在产品出口方面,海信没有为了提高产品价格的竞争力而采取出口补贴,导致产品的出口价格偏高。为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海信集团采用了员工激励政策和对出口资金提供优惠利率政策,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来进行机制的调整。

5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进程的建议和面对风险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海信集团的国家化进程进行研究发现,海信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威胁也是目前我国跨国企业所共同需要解决的难题。阻碍我国跨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设施设备、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府对于跨国企业的相关的政策和待遇。国外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

通过以海信集团为例,针对我国跨国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在综合分析研究我国跨国企业在开展国际化进程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结合当下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后得出了相关的可行性建议(如表1)。

5.1合理规划企业国际化布局

相比于国内生产和销售,企业通过开展国际化所取得的利润是前者的几倍之多,企业进行国际化就意味着可以分享全球化大市场,庞大的需求规模和消费者数量,以及大量的资金流动使跨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全球化分工,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将不同的生产部门放置到不同的海外市场中进行,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通过国际化发展,企业间的合作也更加密切,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技術的进步和创新。

5.2善于识别灵活多变的贸易壁垒

目前困扰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就是灵活多变的贸易壁垒,如今的贸易壁垒具有更加隐蔽性、灵活性、歧视性等特点,使得跨国企业难以避免。最近兴起的如包装材料符合环保标准、生物技术检验等新型贸易壁垒使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工艺品等面临着巨额的关税和罚款,给我国的贸易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滞。

近几年来,这几类产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更加明显。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贸易总额已经位于居世界前列,因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用各种措施对我国的国际贸易进行限制,参与跨国贸易的我国大型跨国公司收到了严重的影响。近些年,各种新型贸易壁垒如产品包装绿色标志、原材料环境保护指标、进出口检疫检验等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并且针对性很强,给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5.3制定合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如今的全球化经济市场中,各种复杂的经营风险相继出现,企业不能单单采用一种经营策略,尤其对于跨国企业,由于汇率的波动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更需要针对东道国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经营战。

在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以母公司为中心、以东道国当地为中心和以公司整体的全球化生产为中心的不同经营战略,每一个战略对于企业整体的经营模式、生产规模以及经营管理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应根据当前企业内部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灵活的选择经营战略。

针对汇率风险、核算风险以及东道国文化法律冲突等问题,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汇率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外汇远期、风险对冲、提前签订交割合同等方式来规避汇率波动带给企业的不利影响。针对核算风险,企业可以统一规定所有的子公司均采用同一种汇率稳定的货币来作为结算货币,并且统一规定核算标准,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子公司,要从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角度来集中解决问题。针对文化差异的问题,企业应采取“当地人员聘用制”原则,对于一些岗位,要大胆的采用当地人员,这样做有利于通过提高企业“当地化”的程度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5.4“量体裁衣”——多元化经营战略

随着我国跨国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扶持也越来越完善,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虽然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进程的数量众多,但其中很多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所出口的产品类型单一,一旦受到了不利竞争或出口限制就会给这些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开展国际化的跨国企业,首先,要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和资金运行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开展跨国贸易的规模要量力而为。其次,针对一些中小型跨国企业,要尽量扩大出口产品的类型,以多元化生产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并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此外,对于大型跨国企业来说,经营战略的选择尤为重要,要针对国内国际市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战略的灵活调整,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本并提高贸易总量。

参考文献

[1]保健云.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政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9,142.

[2]崔大沪.后危机时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0,(12):48-49.

[3]赵曙明,高素英,周建,刘建朝.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01):116-122.

[4]郑准,王国顺.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的起源、基本框架与实践意蕴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10):9-16.

[5]周劲波,黄胜.国际社会资本与企业国际化特征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01):46-55+63.

[6]董静,汪立,吴友.风险投资介入与创业企业国际化——基于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7,43(04):120-132.

作者:刘一又 王丽

企业国际化发展论文 篇3:

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探讨

摘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除需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以及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创业辅导体系、技术支持体系、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人才培训服务体系、信用服务体系以及市场拓展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社会服务体系

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还存在许多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除了需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以及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构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面向国际化发展,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受规模限制,一般很难在东道国获得融资。能否在国内顺利解决资金问题,就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环。鉴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以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不完善等现实,应加快建立和完善资金融通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应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加快建立和健全由政府出资启动、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或控股、具有法人资格的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采用会员制等形式组建自我服务、自担风险的互助性担保机构;积极促进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扩大担保贷款规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逐步在全社会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和贸易发展提供有效担保。

要积极稳妥地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比如由政府出资组建政策性或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按股份制原则组建中小企业银行,由民间资本组建典当行等。

进一步拓展现有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和回购租赁业务,扩大出口信贷额度,改善融资结构等。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公司,完善创业投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更直接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将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富针对性的融资服务。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

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经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进一步完善,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制度。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还比较薄弱,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和创业影响很大。为此,要进一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机构。动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社会中介积极参加,为中小企业国际创业和国际化发展提供方案设计、远景规划和可行性论证,为中小企业在申请风险投资、贷款担保以及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法规和外国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咨询和辅导。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孵化体系,为那些处于创业期且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土地及办公场所,协助和扶持创业企业迅速成长,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设备检验、工艺改进等方面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技术体系,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帮助和支持。为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结合我国科研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各类科研院所改制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介机构;促进中小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与对接,成立共同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做好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促进和支持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建设;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测试中心和实验室向中小企业开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其他途径向中小企业及时发布中外科技动态、新产品开发指南和专利成果等;大力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

四、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信息化时代,一个企业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得它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这一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全国性及地区性信息网络体系,健全中小企业行业性信息网络体系,引导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

同时加快对现有信息网络的升级改造,尽快在全社会建立起以中小企业自建网站为基础、以地方性中小企业网为核心、以行业网为补充、国内外联动、快速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可为中小企业发布信息、推介产品,为企业获取国家政策法规、产业导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行业动态、投资融资、产权交易、人才供求、最新科技成果、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市场等信息提供全方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自己收集、分析信息的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人才培训服务体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立人才开发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人才开发和培育,是加快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国内外人才竞争加剧的今天,加快中小企业人才培育,显得尤为迫切。

要紧紧依托大专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需要,对企业员工和经营者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服务;要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培训。积极组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到国外企业考察学习,提高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业介绍所等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选聘和引进人才提供帮助。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人才培训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六、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普遍不高的现实,要尽快建立起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信用使用、信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工商、税务、公安、海关、银行、质检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升企业信用意识,帮助企业开展信用培训和信用管理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增级。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守信奖励、失信惩罚的长效机制,使那些拥有较高信用的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经营时,优先获得社会支持。

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市场拓展服务体系

拓展市场是中小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要对各类商会、行业协会、经贸中介组织等进行资源整

合,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市场拓展战略研究和策略策划,为中小企业组织各类市场拓展论证会、研讨会,提供顾问服务。

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到国外进行市场考察,参加产品展销会、推介会、供货会、交易会等;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开展国际贸易;充分运用中小企业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订货、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同时,大力支持我国跨国经营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原料供应、配件加工、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以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几个问题[J].企业技术进步,2006(9).

2、郎丽华.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下)[J].中国集体经济,2005(3).

3、黄新建,施瑞龙.创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问题与框架分析[J].商业研究,2005(14).

4、張立锋,张军.依托《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J].特区经济,2007(7).

5、王雅超,田夫.商会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J].企业研究,2006(6).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作者为该单位教授)

作者:季开胜

上一篇: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下一篇:软实力武术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