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2022-09-10

1 引言

长期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提高在全球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 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 我国始终加速推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开发, 为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然而,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不同,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下文将通过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方面分析当前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提出有利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环境因素

2.1 政府政策导向

国家或地方政府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态度和支持力度,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经济关联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政府应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在法律制度框架之内, 扩大对外投资领域, 开展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合作,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国发展, 将优质产品和服务输送到国际市场。政府在立项审批、税收制度、金融融资、外汇管制、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服务保障, 对企业树立国际化理念、开展国际经济事务合作、最终走向国际市场将会提供很大帮助。此外, 政府与跨国企业所在的东道国之间在国际贸易、关税等方面的协议, 也都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当地的政策成本和发展程度。

2.2 国内经济环境

企业从国内走向国际, 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这首先要求国内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 在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的条件下, 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国际贸易达到较高水平, 进而带动对企业跨国发展经营需求的增长。就国内而言,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内的企业, 其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较为普遍。同时, 还要求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遵循的经济规律是一致的, 都是按照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 国际市场实际就是各个国家市场关联在一起的更大市场。国内完善的市场体系, 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充分锻炼的平台, 使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积累相关经验, 逐渐走向成熟, 从而在迈向国际化进程中更好更快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则。

2.3 社会和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 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的必要保障。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会遇到融资困难、信息不对称、国际风险、技术更新等各方面的问题, 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解决以上等诸多问题, 则需政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部门的职能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共同引入和提供更全面丰富的服务事项, 打造社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信息咨询、国际投资保险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让企业在节约办事成本的同时享受快捷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 政府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和转变也会对企业国际化提供便利, 例如放宽对外经营权的审批范围, 改变传统的制约对外发展的规则制度, 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等。

2.4 区位优势

区位选择对于企业发展以及实现向国际化的跨越至关重要。区位选择主要考虑区域内政策服务、自然环境、人才资源等。其中人才资源是核心要素, 无论从企业的技术创新, 还是国际化交往, 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和支撑。因此, 区域范围内人才密集度直接影响着企业国际化发展。自然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 好的生活环境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高素质人才落地就业, 促进区域内人才储备的增加。另外, 宽松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 不仅会给企业的运转带来便利, 也会留住丰富的人力资源。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 其周边拥有清华、北大、中科院等数十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有以香山、玉泉山、颐和园、圆明园等为内容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 周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5%, 加上优惠的财税政策和高效的政府配套服务, 园区内各类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优势十分明显。

3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国际环境因素

3.1 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空间。国际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状况、国际分工格局、国别政策、国别经济状况等方面。国际化经营既有发达国家参与, 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与, 其投资规模、方式、范围都有所差别。企业跨国投资经营, 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进出口情况、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等情况, 根据其特点决定适合投资的区域。同时, 东道国对外来投资的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主要包括关税、配额、外汇管制、行政管制、区域限制等贸易和行政保护措施。东道国政府一般来说都允许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 但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 会通过不同程度的政策手段来限制外来企业的投资范围。

3.2 政治和法律体系

首先是政治方面, 国与国之间、国内的政治稳定性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如政权的更迭、领导人的频繁选任、军事政变等, 直接制约着企业在该国的入驻和投资, 甚至会导致投资失败。比如利比亚战争后, 全国陷入民兵武装割据的混乱局面, 使驻扎当地的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国家之间的政治风险如国际关系的好坏、利益冲突等, 均阻碍企业国际化经营。例如2005年, 美国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海油收购优尼科, 最终迫使中海油以“不确定因素”为由撤出。其次是法律方面, 一个企业跨国发展经营, 在做出贸易、投资或咨询服务决策时, 必须依照国际法和国际通行惯例, 必须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这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障。及时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调整, 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必要环节。

3.3 国际市场需求

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主要是将产品、服务、技术等输送到国际市场, 满足国际市场的宏观需求。因此国际市场需求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具体到各个国家地区, 由于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和社会文化的差异,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数量、种类、方式、价格也相应有所不同。例如, 一般而言工业化发展中的国家, 对先进设备和高技术性的中间产品需求度高, 资源输出型的国家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度高, 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则对传统商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度高。企业只有努力顺应市场潮流, 把握住当前国际市场的需求和需求量, 才能准确调整自身的供给和供给量, 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4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为企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为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 政府应尽可能全方位提供支持, 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扩大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规模、提供贷款优惠, 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人才培养, 进而更快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要制定和完善配套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法规政策体系, 从法律的高度保护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要从国家层面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事务合作, 消除对外贸易障碍, 加快推进周边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 拓展企业的国际活动空间。要放宽外汇管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为企业发展节约成本、畅通资金渠道。此外, 要鼓励和引导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帮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国际化行列。

4.2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便利条件

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 从强调管理审批到注重创新服务, 在现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需求进行整合分类, 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为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每个环节提供优质服务。要强化对外经贸的指导性规划、行政服务和监督等方面工作, 积极与企业的沟通, 简化中间流程。要加强国际化信息服务, 拓宽信息来源, 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 全方位多角度提供国际经济法律法规和业务信息, 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交流培养合作, 为企业不断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要建立对外投资保证制度, 鼓励保险公司对国内企业去国外投资开展投资保险, 消除投资者的担心和顾虑, 使投资者更好地开拓国际业务。

4.3 强化企业自身素质, 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在战略上, 企业内部要强化全球化的开放理念, 不断引进和培养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在技术上, 要牢牢把握住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 加强创新研发力度,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 形成产业优势。在管理上, 要构建协调的内部机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形成精干、高效、有凝聚力的团队,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此外很关键的一点, 企业要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要在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应对国际竞争中的风险和危机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 在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下,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较大。这就要求政府积极为本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也要求企业不断提高适应国际化外部环境的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争取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中走得更远。

摘要:当前, 为了跟上经济全球化步伐、为自身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和经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方面分析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因素, 并提出促进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杨, 尼尔・胡德.跨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与经济发展 (中译本)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 李众敏.美国保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实践与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 2012 (10) .

[4] 陈坚.完善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措施体系之思考[J].国际贸易, 2013 (10) .

上一篇: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下一篇:《化工管理》杂志约稿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