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2022-07-03

钉住制度可能成为一国金融危机的诱因,即当一国外汇市场失衡不能通过汇率波动的方式来自动调整,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强制调整到目前为止,从钉住汇率制度走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路径大致有两条:一是在经济改革中主动退出钉住制度、走向自由浮动;二是在危机冲击下,不得不放弃钉住制度,被动走向浮动汇率。前者的代表为波兰;后者的典型是泰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篇1:

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回顾了人民币从1949年中国建立以来至今的汇率机制变化,人民币相对市场化、自由化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分析了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对国际外汇储备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是人民币融入世界货币体系的重要事件。人民币被纳入SDR后影响了各个国家的官方外汇储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占比增大,但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加入SDR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关键词:SDR;国际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外汇市场越发活跃,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多功能,金融结算工具、对冲、国家储备外汇抑制通胀等。各国的货币都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交换使用,其中使用越多的货币对外汇市场产生的影响越大。

一、国际外汇市场现状

根据2019年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全球外汇市场调查显示,在全外汇交易中,美元继续保持第一大货币地位,占比88.3%。欧元排名第二,占比32.3%。日元的交易占比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至16.8%,但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英镑、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的交易量分列全球第四至第七位,占比与2016年基本持平,分别为12.8%、6.8%、5.0%和5.0%。外汇市场常用交易货币的国家往往都具备这样几个因素:综合国力强大、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稳、通胀率低,也这是因为这几个因素,在外汇交易中,这些国家的货币受到交易者的青睐。

外汇市场这个大池子存在着各个国家的货币,这也就意味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都将给整个池子带来波澜。用最简单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以美元为例,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下跌,说明其他货币升值而美元贬值,这样一来表明其他货币更加值钱而美元不值钱,反应迅速的交易者们就会持有其他货币而抛售美元,大量的抛售美元则会加重对美元贬值的影响,虽然这种在外汇市场上的贬值将会被国家政策的其他经济措施所弥补,但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

二、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不断上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日益增加。十多年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攀升,2013年人民币交易量占全球外汇交易量2.2%,排名第九。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的调查显示,2019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使用份额相较于2016年略有上升,占比4.3%,排名与2016年相同,位居第八。虽然与排名靠前的货币相比,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的的使用率还比较低,但是结合中国外汇市场开始较晚的发展来看,这一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

简要回顾中国1949-2019年间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为1949-1978年的29年,是行政定价的单一汇率体制,包括单一浮动官方汇率阶段、单一固定官方汇率阶段和“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单一浮动官定汇率阶段。第二个历史时期为1978-2005年的27年,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探索时期,包含汇率双轨制阶段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探索时期。第三个历史时期为2005年以后,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推进时期。

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对中间价浮动区间,增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使得人民币更加市场化,促进人民币更多的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在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的货币交易份额排名中能够位居第八,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正在往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的使用次数愈加频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交易者所使用,逐步扩大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影响。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自188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上实行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时期,伦敦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在全世界所有货币中是最高的。金本位制度瓦解后,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英镑和美元带来了世界级货币的地位,虽然已经瓦解,但这两种货币的地位在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任然位居头等。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日元、欧元鼎力的局面,一国货币想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自身货币的国际化趋势。接下来将分析人民币被纳入“一篮子”货币(SDR)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影响。

SDR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的记账单位,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人民币加入SDR对于人民币有着明显的广告效应,不仅使人民币在国际业务上大大增强了发展动力,也让更多的国家愿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从而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及影响力。

四、人民币被纳入SDR对国际外汇储备的影响

从整个世界外汇市场来看,人民币被纳入SDR,这最直接的含义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若决定与另一成员国交换SDR单位的话,人民币也是可接受的货币。并且,人民币获得“国际储备货币”的资格,直接意味着在中长期内世界多国的外汇储备将流向人民币。对比来看,在2015年人民币尚未加入SDR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很小,在总额达11.3万亿美元的全球储备资产中仅占约1%;而自2015年12月人民币加入SDR以来,并没有立即引发资金流向人民币,而是在缓慢改变各国在外汇储备中的货币种类及份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中,人民币资产约合2196.2亿美元,在全球外储占比也升至2.01%,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自2016年10月报告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最高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尤其是与美元和欧元资产差距较大(其中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约占62%,欧元占比约20%)。不过,人民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官方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會越来越高。例如,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的国家行为,委内瑞拉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欧洲将五亿欧元的外汇储备,从美元换成了人民币;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宣布将人民币作为可直接贸易的货币,而根据最新的俄罗斯外汇储备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已经飙升了14倍,变成了14.7%。

五、问题与展望

各种数据表明人民币在被入SDR后,对全球国际外汇储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民币正在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一发展过程也相当缓慢,因为人民币成为了世界货币,并不一定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可和使用。有一部分国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货币的可获得性来选取所使用的货币。

人民币成为各国的国际货币储备资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人民币加入SDR只是一个开始,发展经济、保持人民币稳定、扩大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中的使用范围和频率才能增加人民币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顺俊.浅评人民币加入SDR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8(04).

[2] 王睿敏.关于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金融经济,2018(22).

[3] 白玉峰.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3).

[4] 刘东民.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开放的影响[J].领导科学论坛.

[5] 王国刚,林楠.中国外汇市场70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J].经济学动态,2019(10).

作者:李婉月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篇2:

钉住制度如何引发了危机

钉住制度可能成为一国金融危机的诱因,即当一国外汇市场失衡不能通过汇率波动的方式来自动调整,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强制调整

到目前为止,从钉住汇率制度走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路径大致有两条:一是在经济改革中主动退出钉住制度、走向自由浮动;二是在危机冲击下,不得不放弃钉住制度,被动走向浮动汇率。前者的代表为波兰;后者的典型是泰国。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钉住制度可能成为一国金融危机的诱因,即当一国外汇市场失衡不能通过汇率波动的方式来自动调整,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强制调整。泰铢危机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泰铢危机的根源。

在钉住制度下,泰铢升值造成经常项目逆差扩大

1984年6月, 泰国开始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篮子中的主要货币与权重分别为:美元80%-82%、日元11%-13%、西德马克6%-8%。泰国中央银行每天公布泰铢对美元的中心汇率,浮动区间为中心汇率的±0.2%。在此制度安排下,泰铢对美元汇率长期维持在25:1左右,成为实际上的钉住美元制度。

自1985年起,美元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泰铢跟随美元持续走低,泰国由此获得了较大的贬值效应,出口大幅增长,经济快速发展。1986-1994年,泰国出口增长率达到22%,经济增长率达到9.5%,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从1993年起,在“互联网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繁荣,呈现低通胀、高增长。美国良好的基本面造成国际外汇市场发生逆转,1994年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的汇率由贬转升,美元指数持续上行。泰铢不得不跟随美元大幅走高,对泰国出口、进而对泰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1991-1995年泰国出口增长18.9%,1996年大幅下降至-0.2%;1991-1995年泰国经济增长率为8.6%,1996年大幅下跌为5.9%;1994年泰国经常账户逆差为89亿美元,1995年扩大至140亿美元,1996年达到163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4%,8.5%和9.1%,远远超过了3%-4%的国际警戒线。

为了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仓促开放资本市场

从理论上讲,汇率作为外汇市场的价格,具有自动平衡和自动稳步功能。即当一国经常账户出现持续较大逆差时,外汇市场会通过其供求关系的变动,使本币汇率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当一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较大盈余时,外汇市场会通过其供求关系的变动,使本币汇率升值,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泰铢对美元的汇价被人为固定,汇率失去了自动调节功能,无法自动实现市场出清。

当时,面对日益扩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泰国政府不得不快速放开资本市场,通过各种各样政策措施,吸引国外资本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泰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两项政策措施:一是开放离岸金融业务,推出曼谷国际金融安排。在此框架下,凡获批准的商业银行均可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并在泰国境内发放外币贷款。二是企业可以自由对外借款,非居民可以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开立泰铢账户,进行存款、借款和自由汇兑。

钉住制度在稳定汇率的同时也造成短期资本大量流入

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水平波动会增大国外短期资本投机的成本,使国外短期资本在频繁地流入流出时,直接面对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汇率稳定则有可能使货币投机成为一种没有风险或者风险极低的事情。实际上,钉住制度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汇率隐性担保,它降低了汇率风险,降低了投机成本,为国外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大开绿灯。

20世纪90年代,泰国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89-1994年,泰国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从l000亿泰铢迅速增加到15000亿泰铢,四年时间增长了10倍以上。二是国外证券投资大幅增长,1993年国外证券投资超过30亿美元,1995年超过60亿美元,两年时间增长了一倍。三是短期资本大量流入,从1990年起,国际短期资本大幅流入泰国,成为私人部门对外借款迅速增长的主要源泉。1993年,短期资本流入量占国际资本总流入量的比重年均在50%以上。四是大举借入外债,1992年泰国借入外债396亿美元,1996年增加到930亿美元,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0%。

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形成资产价格泡沫

由于泰铢跟随美元持续上行,泰国出口不振,与出口相关的产业投资利润率下降,于是,大量国外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推升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最终形成资产价格泡沫。1993-1996年,泰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了400%左右。泰国股市SET指数于1990年12月触底反弹,1996年1月最高冲至1041.33点,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时期,泰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很快,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到1996年底,泰国共有91家财务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贷款、证券上市、承销、交易、投资顾问等业务,成为泰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证券公司50%以上的资产主要分布在房地产、消费贷款、个人证券投资贷款和证券投资等四个高风险领域。同时,泰国银行业信贷也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市场,1993-1996年,泰国住房贷款总额从3285亿泰铢增加到7055亿泰铢,1997年进一步增加到7932亿泰铢。

资产泡沫破灭形成泰铢贬值预期

1997年,曼谷商业区的房屋价格大幅下跌22%,泰国股票市场的跌幅更是超过60%。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泡沫破灭的直接后果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双双上升。1996年6月,泰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超到1兆亿泰株,不良贷款率达到35.8%。资产泡沫破灭也重创了财务证券公司,一方面它们持有的证券贬值;另一方面,它们在房地产市场和个人证券投资上的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资产泡沫破灭形成泰铢贬值预期。

钉住制度弱化了货币政策逆周期功能,高利率政策使泰国经济雪上加霜

1995年,当泰铢跟随美元大幅升值时,造成出口受挫,经济衰退。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泰国需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泰铢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是,当时泰铢正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为了维持泰铢汇率基本稳定,泰国中央银行被迫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继续提高利率,以防止国际资本外流,维护国际收支平衡。1995年末,泰国国内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达到12%和13.75%,泰铢利率水平不仅为亚洲地区最高,而且超过国际金融平均水平两倍以上。高利率政策进一步抑制了投资和消费,使风雨飘摇的泰国经济雪上加霜。

泰铢保卫战的失败

当美元进入升值通道之后,泰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如果继续维持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有可能置“出口导向型”的泰国经济于死地。虽然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水平调整为大势所趋,但由于担心放弃钉住制度会造成泰铢贬值,增加国内债务负担,造成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泰国政府迟迟不能下定决心。泰国政府希望将钉住制度再维持一段时间,先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再调整汇率制度。然而,历史没有给泰国政府以足够的时间。

1997年初,国际投机资本连续向泰铢发起攻击,泰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化解日益逼近的危机。1997年2月,泰国中央银行在新加坡外汇市场开始了干预行为。这一操作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弹,泰铢汇率快速贬值5%,国际货币投机者对泰铢的攻击从隐蔽转向公开。1997年3月,国际投资者向泰国本地银行借入高达150亿美元的远期泰铢合约;同时在现汇市场大量抛售泰铢,泰铢的贬值压力空前加大,泰国中央银行动用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进行干预,才平息了这次风波。

1997年5月,国际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然后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铢,以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同时大量卖出泰铢的形式突然发难,沽空泰铢,造成泰铢即期汇价急剧下跌,多次冲破泰国中央银行设定的浮动区间,引起市场恐慌。商业银行和企业纷纷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泰铢对美元汇率一度贬值至27:1。面对冲击,泰国中央银行再次动用50亿美元外汇储备进行干预,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并且禁止国内金融机构向外借出泰铢。

1997年6月下旬,泰国外汇市场再次出现剧烈波动,泰铢对美元汇率大幅跌至28:1。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对美元的汇率曾达到33:1,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到1998年7月,泰铢对美元累计贬值了60%。泰铢大幅度贬值迅速波及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最终形成了亚洲金融危机。

总结

一是在钉住制度下,外汇市场不能通过供求关系变动来调节价格趋向,也无法通过价格波动来调整供求关系以实现市场出清。因此,当本币被持续高估时可能造成经济衰退;本币被持续低估时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也就是说,当国际收支失衡不能通过汇率波动的方式来自动调整,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强制调整。

二是一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决定其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如果说一个较为封闭的金融市场与一个较为固定的汇率制度相匹配;那么,一个较为开放的金融市场则需要一个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在开放经济中,汇价波动可以提高短期资本流入的成本;汇率稳定则有可能使货币投机成为一种没有风险或者风险较小的事情。

三是钉住制度弱化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有效性。比如,1993-1994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应当加息,但当时美联储基准利率较低,如果泰国中央银行加息,正利差的扩大将导致国际资本流入,进一步增大泰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于是,泰国中央银行不得不继续实行低利率政策。又如,1995-1996年,泰国经济增长乏力,中央银行应当降息,但当时美联储基准利率较高,如果泰国中央银行降低泰铢利率,负利差的扩大将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加剧经济波动。为此,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泰国中央银行不得不继续实行高利率政策。

四是在钉住制度下,全面放开资本项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在此过程中,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会使商业银行出现过度借贷行为,最后形成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此时,为了保持物价稳定,中央银行可能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高利率会使本国资产更有吸引力,引发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但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可能进一步造成本币高估,形成本币升值压力。高利率与高汇率结合在一起,会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性效应,即造成经常账户逆差,加剧经济衰退,酿成金融危机。

从对泰国案例的分析看,一个国家在全面开放资本市场之前,应当首先实行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因为在钉住制度下,基本稳定的汇率水平会使货币投机成为一件没有风险或者风险极低的事情。并且,在钉住制度下,一国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者的目标。换言之,为了维护钉住制度,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可能造成本币高估或者低估,成为引发国际货币投机的诱因。从理论上讲,钉住汇率制度与资本市场全面开放并存是危险的,它有可能启动这样一个过程:钉住制度→本币高估→出口下降→经常账户逆差→经济衰退→本币贬值压力→金融危机→被迫退出。

作者:王宇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篇3: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分析

【摘  要】在国际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际金融市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品和商务国际性转移、资本国际性转移、黄金输出入、外汇买卖、国际货币运转等都需要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很多融资手段、投资方式和金融活动应运而生,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文章主要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引言

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在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投资方式应运而生,金融活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及风险,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实现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

1.1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

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国际领域中开展国际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活动场所,金融业务活动主要有群众间的金融业务和非群众间的金融业务。从狭义角度进行分析,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国际经济市场主体之间各个时期进行借贷的场所。通常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可以以国家金融方式体现,各项传统经济都需要依赖金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1.2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

(1)性质不同。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成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其中,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是在市场所在国货币开展的活动,如国际信贷、债券业务,市场所在国政府可以管辖各项交易活动;离岸金融市场比较自由,其能够将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政府部门不会限制交易活动。

(2)资金融通期限。从资金融通期限差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划分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其中,货币市场是借贷期不满1年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资本市场是借贷期高于1年的资金融通市场。

(3)经营业务。从经营业务的角度进行划分,国际金融市场被分成资金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和黄金市场。国际外汇市场指的是与外汇相关的交易活动场所,外汇供需双方构成的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业务涉及范围相对较广,根据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分成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根据交易标的的差异可以分成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股票、债券等特殊金融产品有相应的交易市场,与资金和外汇等市场有所不同,被称为证券市场,其交易活动能够在长期资本投资者和资本需求者之间开展,国际黄金市场中主要开展黄金交易活动。

1.3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1)有利于资金的国际化。在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中,生产地域变化比较明显,公司经营方式会根据地区本土文化的需要出现不同的变动,这样企业内部的资金需求会在全球企业中不断调配,满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改变了企业游离资金的配置方式,实现了各项资金的充分利用,为国际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现阶段,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完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全球资本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普及,在多国支付、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实现国际融资的畅通化。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比较强,世界各国国家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现各项闲置资金的有效应用、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出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租用,在长期的发展中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发展成资金汇集场所。

2.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2.1总体形势相对平稳

在国际领域中,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在不断改善,虽然处于稳定的发展环境中,但无法证明国际市场形势发展完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所处位置相对比较复杂,出台的很多政策呈现出多边形特点,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相对薄弱,在受到不良政策信号影响下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2.2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新兴经济体股市疲软、发达经济体,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大变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经济体发展比较缓慢、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力不断增强。因此,流通资金更加趋于发达经济体,使得新兴经济体不断向发达经济体进行流动。

2.3信贷环境结构性分化

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世界经济体资金货币处于政策分化、高速复苏的状态,世界资金利率也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资金结构性分化,很多新兴经济体普遍实行资金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为了压低信贷利率,出现了多次降息的现象。发达经济体也长期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在推出量宽政策的情况下,短时间不会提升基准利率,能够确保国际金融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在本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影响下,新兴经济体无法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第二,发达经济体长期和短期利率分化。目前,发达经济体长期维持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在推出量宽政策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也不能提升基准利率,但发达经济体量宽政策退出信号日益增强,如中长期信贷利率开始上升和回调,很多核心国家国债都得到了一定提高。

3.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分析

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国家的金融市场情况,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不平衡,出现了资本流动变化的问题,在国家未针对资本流入流出采取各项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金融风险。通常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主体是外汇交易商、金融投资者,在套利保值和投机的情况下都将汇率、利率预期作为基础。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商和投资者预期汇率、利率的过程都属于博弈过程,在汇率和利率预期出现差异的情况下,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很大波动。通过分析发现,预期均衡主要是合理预期和预测,其主要是預期或预测现在可得的、与变量未来发展相关的各项信息,市场参与人员需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预测。因此,在投资者、投资商遇到市场实际情况和合理预期不同的情况下,会改变定价策略,通过市场差价获取更多利益,而各个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能够内生地扩大、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4.1美元贬值

随着国际油价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美元的疲态初现端倪。从上世纪70年代的经验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走强,会对作为计价货币的美元产生向下压力,同时也将恶化美国的贸易条件,从而扩大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进而增强美元贬值的压力。美元走势将呈现出贬值状态,以满足自身的经济复苏需求和机构盈利需求,尤其是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需要美元贬值保护美国机构的竞争力。从货币政策预期的角度进行分析,美元利率会出现反转性调整,利率转变方向将有助于美元投资,美元贬值和美元加息有助于实现美元技术和策略的合理控制,这样美元既可以消化技术风险,又能够避免出现有涨有跌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实际需求,保护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刺激相关商品涨价,反之会刺激加息,迎来全盘规划转变。

4.2黄金市场波动起伏上扬

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中,未来将呈现出高涨形势,其主要原因是黄金价格会出现国际投资结构性改革、以投资为主体的结构配置会使得黄金价格出现快速增长,且全球流动性过剩局面会不断扩张,尤其在政策流动性、充足性的影响下,黄金价格将不断增长,还将成为货币竞争和金融战略的基础保障。但是,在技术规律的约束、调节作用下,黄金价格会在短期内快速回升,黄金价格下跌会跌破1000美元,但盘整时间相对较短,全年基本保持在1000美元以上。

4.3石油市场盘整上涨

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际石油市场全年呈现出高水准的发展形势,将达到100美元的价格高点,但石油价格出现了很大波动,最低下跌能够达到60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中,石油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美元、石油储备、石油供给和消费。例如,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伊朗的变化比较明显,受到美国的影响,最终导致石油价格发生很大变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国家政府部门需要清醒地认识国际金融市场,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發展形势制定相应的金融措施,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夏伟亮,王利维.金融危机前后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势、经验与启示[J].华北金融,2017(01):31-35.

[2]赵振伟.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J].时代金融,2017(03):30-31.

[3]刘钊均.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221.

作者:张丽

上一篇:档案工作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城市社区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