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美中国历史建筑论文

2022-04-24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结合传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改造的基本策略:村落场地的梳理、建筑风貌的延续及聚落空间的活化。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为实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来激活村落的内在活力,从而实现山居大美的“小美再生”,并希望以水峪村这个典型案例探索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传统乡村聚落更新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之美中国历史建筑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和谐之美中国历史建筑论文 篇1:

浅议历史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自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巨大的财富。在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保留。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通过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建筑如何传承并融合了历史建筑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历史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2009年5月底,66岁的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成为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祖索尔认为中国的建筑应该历史结合现代。可见历史见证我们今天的成就,保护历史建筑是我们建设新型城市的前提。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土地供应紧张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在旧建筑群中建造新建筑物,因此新、旧建筑共处不可避免。正是这种快速发展和新旧交织的局面,促使我们必须正视旧城改建中的矛盾,把握其中的规律。

1 新旧建筑共存的必然性

虽然,对建筑形式起作用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已经世界化,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也已改变,当代建筑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功能、新的工业化技术、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审美趣味。但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所具有的民族化内涵和对于文化空间独特的表述方式决定了建筑不同于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其他现代物质产品。当传统社会发生转型并逐步进入到現代形态的最初一段时期里,建筑形式在整体上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突变,在生活方式更新、建筑形式寻求创新、引入现代风格的过程中,延续历史传统、保留历史建筑是很自然的。

2 历史建筑传承的误区

当前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大体趋势是好的。但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在修缮、新建过程中也存在功利化、商业化的倾向。某些地方忽视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随意拆毁,新建建筑只是用新材料、新技术去模仿旧形式,企图延续旧结构、旧理念的风格。不过这种单纯的冒仿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建筑设计中有所谓“古要古到底,新要新到家”之说。古到底,强调在方法上应当更为深入、科学地理解和借鉴历史和传统,提倡设计中现代功能、建筑材料和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哲学、美学层面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反对表面化地因袭和模仿传统形式,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综上,新旧建筑的融合成为现代化城市建筑设计中的一大难点,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种建筑设计手法,巧妙的解决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的融合。

3 新旧建筑融合协调的手法

3.1 建筑高度的控制

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整体协调是历史文化街区新旧建筑整合的重点之一。从近几年的建筑发展来看,建筑高度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新的、高大的建筑破坏并取代了历史街区的空间中占统治地位的纪念性或者宗教性建筑统领作用;另一方面,高大的新建筑破坏了原有街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因此高度的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

新建建筑存在于一定的建筑环境中,应当首先尊重周边环境,尊重原有形象,尽量低调处理,不能喧宾夺主,因此高度控制常是新旧建筑协调统一的重要条件。

3.2 体量与旧建筑相称

在许多小体量的旧建筑中不适当地建造一幢大体量的新建筑,常常是不协调的原因所在。在有的群体中间,体量的相称产生均衡的效果,而在有的群体空间中,体量的控制保证了有价值的旧建筑的支配地位。因此,克制体量,化整为零,适当将新建建筑引入地下,从而使新与旧、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3.3 形式与旧建筑呼应

在历史性很强的环境中,新形象与历史文化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脉络关系。该方式是从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角度出发,从形式、尺度、肌理上与之呼应,不采用突出的对比手法,从而达到新旧的协调。这种手法主要沿用经典传统的建筑语汇使新建筑融入历史环境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协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原有建筑物的风格、比例、细部进行分析、比较、简化,从而提取历史片断,再将这种历史片断作为新的元素运用在新建筑的设计中。这样就不会出现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情况下去有一大批假古董应运而生的情况。

3.4 材料的色彩、质感与旧建筑相似

新建筑可以在某些局部或者较大面积的墙体等部位,采用与旧建筑某一部位同一的建筑材料,让人感受到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以相似的色彩、质感来联系新旧建筑,可能是我们最通常采用的手法。有些地区长期以来地方材料的使用使得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具大致相同的材料、色彩和质感,使这一地区的新旧建筑很和谐地融为一体。

3.5 立面构图与旧建筑统一

在新旧建筑的体量、体型都比较协调的同时,立面构图能起到协调两者的作用。另一种十分特殊的作法是将整个旧建筑包容在新建筑立面之中或作为新建筑立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能通过处理上的种种联系或者对比方法的运用,产生戏剧效果,取得新旧建筑的协调统一。

3.6 新建筑作为旧建筑的背景

突出原有建筑,将新建建筑的各种因素都保持低调,摆脱原有建筑的主体形态,可以衬托出历史建筑细部的精美。这时,新建建筑完全成为了原有建筑的陪衬,建筑主从关系十分鲜明。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原有的历史建筑在沿街面没有扩建余地而选择在纵深方向扩建的情况下。这时由于原有街区街道比较狭窄,街道上行人的视线受视角的控制,几乎看不到后方加建的建筑,这样就很好的保持了原有空间的尺度和视觉的连续性。

3.7 历史文化传承的实现

中国历史悠久,各地的文化遗存丰富精彩。建筑物里发生过很多故事,承载的不仅是自身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历史记忆。它们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既包含中国文化共同性的要素,又有地域性、差异性的表达。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就是在建设新建筑物时,在建造形式与外观上套用历史建筑物的外在景观与装饰,让人们在外观上看起来它是具有历史文化的老建筑。其实这是不对的,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应该具有它本身的文化特色,要避免“千城一面”。同时重要的是从自身文化传统里面挖掘特色,梳理清楚城市自身发展的脉络,尊重过往的人、事、物。

现在很多人只考虑建筑的设计,不考虑整体环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也会出问题。有的建筑很漂亮,设计也不错,但接不上这个城市的地气。“和谐之美”是很重要的,不要弄得驴唇不对马嘴。其实历史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些僵硬冰冷的水泥和木材因为有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历史故事的发生而拥有生命。对于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更新和改造时,我们就充分维护城市故有的空间结构和形态,恢复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的原貌。新建筑的插入更新,应是一种顺应城市肌理,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有机整合过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设计手法来协调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差异,使现代建筑可以更好的传承历史建筑中的沉酝,同时也让历史建筑可以更好的呈现在现代建筑中的新颖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林强,梅媚.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2] 阮仪三.现代建筑与传统城市和谐对话——我看苏州博物馆新馆[J].architect,2012,(04).

[3] 柯林·傅里涅著,诸晨炜,孙田译.“解剖怪兽”——格拉茨新艺术馆之挑战[J].时代建筑,2011,(01).

[4] 董艺.历史街区中新建筑实践策略初探[J].同济大学,2010.

[5] 李凯,方婷婷,郑蔷薇.历史街区改造中新旧建筑融合问题初探[J].山西建筑,2013,(08).

作者:邓微

和谐之美中国历史建筑论文 篇2:

“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模式研究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结合传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改造的基本策略:村落场地的梳理、建筑风貌的延续及聚落空间的活化。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为实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来激活村落的内在活力,从而实现山居大美的“小美再生”,并希望以水峪村这个典型案例探索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传统乡村聚落更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聚落;更新模式;小美再生;水峪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2.013

Research on the Renewal Model of Rural Settlements aiming at "Small Beauty Regeneration": Taking Shuiyu Village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LIN Song, WANG Tao

1传统乡村聚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然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更加凸显传统乡村聚落的衰落:村庄产业发展的滞后、人口流失、传统物质空间遗存和文化日益减少甚至濒临消亡。近年来,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在一些决策者和建筑师们的努力下,传统乡村聚落面貌焕然一新,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但是问题依然严峻。

1.1逐渐破损的聚落肌理

近几年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号召,某些村落在更新改造中,只考虑如何提升村落环境品质,规划者只是按政府要求让乡村变得“美丽”,大搞形象工程,而没有考虑到村落最传统的“美”正在逐渐的消失。在大拆大建的改造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原有聚落的传统格局、乡村肌理。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传统村落原风貌破坏得越严重。相反,没有被开发的传统村落,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保留相对还比较完整。

1.2同质化的村落风貌

在保护历史文化的浪潮下,一个个“仿古”式新建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简单复制传统的建筑形态,搭建营造技术粗糙,只是为了表面上看似有统一的传统风貌,甚至在政府主导下,出图示范围墙怎么做、房屋怎么建,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思维。另一个现象,由于现代生活的变化,导致对村民住房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盲目照抄都市住宅风格,大量的现代新式住宅风格被复制到不同村落中,像是走进了一片都市别墅区。传统乡村聚落风貌的 “趋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乡村聚落本土特色的缺失。

1.3缺失活力的公共空间

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自发性就决定它不会像大城市一样集中布置,大多采用分散且灵活的布局方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空心化”现象的加重,连接一些乡村公共空间的道路被破坏,导致这些公共空间的通达性欠佳,慢慢地失去了其当初的秩序与活力,所以现在遭到了荒置,有的甚至成为垃圾场。虽然在乡村更新改造中新建了许多更现代化、更专用性的公共空间,但是现代元素的加入,尤其是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例如通过技术将建筑体量加大、油柏路取代传统乡村砖石铺路,这些都破坏了原有的整个聚落空间秩序,不但没有激发原有空间的潜力,而且也丧失了原有的场所记忆。

2传统乡村聚落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原因

2.1急功近利的建设驱动

传统乡村聚落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特有的本土特色,自发形成的院落空间及乡村田野的自然之美。世间万物都有它生長的固有规律,传统乡村聚落也不例外,其发展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如今人们急切地想瞬间改变村落的面貌,有的政府相关部门可能为了政绩、投资方可能想要投资立见效果,不惜大拆大建,大规模的人为干预已严重破坏了聚落的传统肌理。大规模的“外科手术”已不再适用于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其应遵循渐进式地自内而外的、自下而上的更新原则,以微更新为主,不要破坏其整体性。

2.2乡村风貌的审美意识缺失

在营建过程中当地村民根据现代功能属性盲目加建,由于村民审美意识相对较弱,所以加建过程毫无章程,有的村民甚至为了崇尚财富,选择新建一个都市别墅来取代自己的传统房屋,造成了乡村聚落整体风貌混乱,村民认知出现偏差,缺乏地域性特色。另一方面,政府开始外力干预,呼吁还原村落原始空间和面貌,于是才会有“仿古”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也是由于政府部门审美出现偏差,盲目建设千篇一律的伪古建,忽视了传统聚落的差异性与丰富性。趋同的仿古风会迅速蔓延至周边地区,可能会影响整片区域,所建村落房屋都变成一个模样,它将沿袭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村落独特的建筑文化与建筑语言一刀切割,无视村落中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之美、空间形态的秩序美。

2.3被忽视的场所认同感

所谓场所认同,就是对象或主体对场所的一系列认知、接纳或者拒绝的生理、心理行为[1]。无论是遭到弃用的一些聚落公共空间,还是新建的一些公共空间,都没有激发它们的活力,最本质的原因还是现在人们对这些场所的不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在场所中的活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虽然场所空间可能没有变化,但是对于场所认同的部分对象和需求变化了,导致新建公共空间依然缺乏活力。乡村空间的塑造完全可以依据原有公共空间,根据现在村民和游客的需求,将新的功能置入其中,以小改动而达到空间的活化。

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在特定环境下因地制宜,经历长时间的沉淀,保持一种宜人的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关系。过多外力因素的介入,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所以在乡村聚落的更新改造中,应遵循自组织原则,采用小规模、漸进式的更新手法,这对聚落更新改造至关重要。

3“小美再生”理念的提出与诠释

3.1“小美再生”的理论支撑

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针对一种与事物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和尺度,提出“小的是美好的”思想[2],这符合共生环境观所传达的理论核心思想,强调对场地的最小改造,来表达生态经济学所追求的适度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同样在二战后,德国重建决定走建设中小城镇的思路,并提倡“小即是美”,这是“小美”首次运用在城市规划中。“穷乡僻壤”有企业, 是德国城镇可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4]。同样在传统村落更新过程中,正因有了产业的支撑,才能让村民不离乡就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最终才能让乡村复兴。

吴良镛先生在90年代通过对北京老城区改造项目的实践,提出了“有机更新”学说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引导城市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与生长,在旧城基础上渐进地建立新的秩序,这才是旧城更新发展的正确思路[5]。在近几年,一些学者借助“有机更新”理论,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模式来完成对传统聚落的更新改造,完全顺应乡村原有自然风貌、传统肌理。此理念与自下而上的、可持续的乡村聚落的更新模式不谋而合,为提升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激活传统村落的活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3.2“小美再生”的理念内容

“小美再生”其核心指在乡村聚落更新过程中采用微小的设计手段,以达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之美,最终激活该村落原有的生命力。

“小”即微改造的策略。主要强调村落的设计应在“顺应”其自然发展前提下的一种低干预策略,遵循“自主更新”原则,使其处于一种动态完善之中,这就要求建筑师和规划师在传统村落更新改造的过程中,以村落现状格局为改造基础,避免新建房屋或场所,所用材料就地取材,采取谨慎的设计手法,强调“小而美”的再生策略。

“美”即人—建筑—环境的和谐之美。主要指考虑到场地的影响因素,重新梳理建筑与院子之间的关联脉络,实现从院落的空废到开放重生、公共空间的废弃到重置活力的目标,还原院居山林的惬意生活情境,最终实现山居大美。

4“小美再生”的基本策略

结合“小”“美”的各自内涵,参照国内外优秀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当下传统聚落更新改造所遇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模式的3个针对策略。

4.1村落场地的梳理

传统乡村聚落多依山而建,各个院落房屋多分散布局,彼此之间只有一条尺度较小的路连通,而且建筑庭院相对封闭,已无法满足新的现代居住需求,也不具备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需要对现有道路、院落进行局部梳理。但在梳理过程中应遵循传统的院落格局、保留现状道路肌理,在不破坏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微小改动,打通局部区域,串联整体。在增强院落可达性和通透性的同时,自发形成村落的半私密公共空间。

4.2建筑风貌的延续

每一个乡村传统聚落建筑都是根植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在与自然环境不断融合发展中体现自身的特色风格[6]。在房屋改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建筑主体结构及建筑形体,以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功能对建筑细部进行加建,所用建筑材料最好选择本地的,这样既节约经济成本又有利于建筑整体风貌的延续。传统村落之前的房屋大多都是本地工匠自己搭建的,所以在更新的过程中最好雇佣本地工匠来对房屋进行修建,建筑的本土特色会更加淳朴。

4.3 聚落空间的活化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是一个自发而漫长的过程,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及生态因素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变更和完善,逐渐适应生态环境,循序渐进地形成了现在的尺度宜人的聚落空间[7]。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相对应原有的公共空间失去了最初的设计使用价值,这些空间由于原有功能消失、维护不足、管理不当等原因,大多就此荒废或消失,因此将乡村废弃空间活化利用对于乡村振兴是一个有效的策略[8]。可以将原来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补充和置换,结合休闲文化产业,将传统技艺和民宿体验合理植入聚落空间中,满足村民和游客的现实需要,从而活化原有废弃空间。休闲交流的传统庭院和满载回忆的古树下等公共空间的活化复苏,有利于唤起村民内心深处的历史情感记忆,从而得到满足感和归属感。

5“小美再生”的实例研究:水峪村的聚落更新

水峪村是北京市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16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9]。但水峪村如同众多传统村落一样面临着传统物质空间和文化遗存日益消减的困境,代表了典型山地聚落的普遍现状。水峪村位于北京郊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导致人口流失严重。村落主要现状问题包括:村落内整体建筑质量较差;现状道路通达性较差,多处道路因雨水冲刷成为断头路;公共空间破碎化,整体缺乏系统性;仅存零星住户,尽显衰落颓势(见图1)。

然而,水峪村也具有较高的环境资源和本土文化潜力,如环境资源的深山、老屋、古巷、古树、古碾和本土文化的农作、集市、乡食、手艺、节庆。水峪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传統建筑历史悠久,因此针对水峪村的更新改造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1梳理场地,重现山居大美

水峪村位于山区,交通不发达,村内通行十分不便,所以针对此问题项目组首先对路网进行了梳理(见图2)。现状场地道路游览路线单一,部分建筑可达性差,游客需要走回头路,规划将在场地东南侧新增一条乡村小路,收集村中废旧的石头来铺路,将场地道路疏通为一条环路,达到东西延伸,南北环通,增强村内院落之间的可达性。另外村内场地多不平整,部分院落之间高差过大,为了增强院落之间的联系性及场地的公共性,故使用坡道台阶结合的方式消化高差,并增加丰富的空间体验(见图3)。通过对用地的梳理,力争做到对地形进行最小的干预,运用小手法将这种巨大的高差消化在自然的地形之中,他们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并且每个院落中都发生着各自的故事,是一种优化了的山地院落格局,也重现了山林意象、山居大美。

5.2修补建筑,延续传统特色

传统乡村聚落对于搭建方式和建筑材料始终保持一种自由的态度,不是一味地使用木材、砖墙,更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而更能够表达出强烈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丰富的建筑形式[10]。水峪村拥有历史建筑民居多处,但近几年个别废弃房屋毁坏严重,并且正在使用的房屋根据现代需要随意的加建,导致建筑整体风貌混乱。所以对于房屋的更新改造分两个部分:对于危房决定原地新建,选择本地工匠团队,建筑主体仍采用传统的布局和砖墙承重、木构架屋顶结构形式,使用当地的毛石、木材、小青瓦作为搭建的主要材料,其中不规则的大块毛石夯筑建筑基础,规则的大块毛石砌墙,碎小毛石可以用作建筑外表面墙体抹面(见图4)。当地材料的充分利用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延续建筑传统风貌。对于还在使用的结构坚固的房屋进行微改造,运用传统青砖或者灰色细石粒修缮破损立面和围墙,拆除与建筑立面不搭的加建构筑物,将需要新加的现代设备利用木构建或者绿化植物进行消隐,力争做到村落整体建筑特色的统一。

5.3活化空间,回归古村生活

在水峪村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把院落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优化了他们之间的通透性,提升了外部空间的积极性,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造,追求所谓的高完成度。正如前文一直强调的“设计上的小动作”,主要采取整合某个房间、增设一些连廊步道、打通一些院墙等方式。针对大北院院落改造,首先通过增加围廊来围合支离破碎的院落空间;打通或整理部分围墙,使公共院落与私密院落空间穿插交融;置入功能性玻璃体,使空间更为连续(见图5)。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却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既有的空间格局,从本质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居住品质。院落之间相互关联,延续场所感,将人们带入古村生活的场景中,这种细微的催化进一步带来活力的再现。

6结语

对待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王澍的态度是:“保留传统文化特色是所有建筑师都很关注的问题,但仅仅是保护,传统最终还是会遗失,应考虑如何能让传统‘有生气’地活着。”[11]面对日渐消亡的传统村落,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留下几栋房子,几棵古树,更重要的是对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延续,从而最终实现古村落的活化再生。“小美再生”虽然只是设计上的一系列微小策略,但这些小举措可以对乡村聚落进行引导,从而激活村落的内在生命力,并且在民俗生态旅游的背景下,结合休闲养生、民俗体验、文创培训等多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产业,最终实现传统乡村山水人文和谐共生的“山居大美”。

参考文献:

[1]胡雪松,石克辉,许善.直白场所——“选美中国”引发的思考[J].世界建筑,2006(6):109-111.

[2]E.F.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M].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1989.

[3]王韬.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吴黎明.“小即是美”的德国式城镇化[J].宁波经济(财经观点),2014(6):51.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钟建科.珠海市斗门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段威,张成章.“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研究——以浙江兰溪黄湓村聚落更新为例[J].风景园林,2018,25(5):48-53.

[8]龙彬,宋正江,石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以重庆万盛农村闲置中小学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19,37(8):36-44.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06.

[9]张大玉.北京古村落空间解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10]金通.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11]吴孟婕,金晓依.王澍:建筑里的乡愁[N].浙江日报,2013-12-20(17).

作者:林松 王韬

和谐之美中国历史建筑论文 篇3:

从城市的“脸色”看追求

近些年来,一个时髦的新名词“城市主色调”常常出现在报端,不少城市还为自己城市究竟该制定哪一种“主色调”而争论不休,以至于陷入反复折腾的怪圈难以自拔。

这里所说的城市“主色调”,并不是指单一某种颜色,而是指一定明度、纯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主色调需在城市中占有75%的比例才能起到主导色的作用,辅色调可占20%,点缀色只占5%,这样才能形成稳定、整体的色彩环境。

此外,另一个相关的专有新名词“城市色彩”也成了热门词,它指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

“城市色彩”可分成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其中自然色包括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林、河流、海滨,以及天空和周边的植被等,而人工色则包括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招牌广告、街头设施、玻璃墙、行人服饰等人工产物生成的所有色泽。

而在人工色构成中,还可按物体的属性,再细分为永久色、临时色和流动色。城市各种固定不变的公用和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了永久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等则构成流动色。

总的说来,一个城市给人的视觉体验最关键的是建筑色彩(占60%-70%);其次是路面(包括路边桌椅和电杆、路栏等)、广场色彩;再其次是广告色彩,虽然这一项仅占10%,但是对城市而言非常重要。要想规范城市的色彩,就是要对这几项进行一个科学的综合掌控,然后再把城市当中不适合出现的喧宾夺主的色彩拿掉,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艳度控制”。

城市色彩的“纠错样板”

著名建筑师沙里寧有一句名言:“看看一个城市的‘脸色’,就能知晓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每一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色调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巴黎一直被世人公认为科迎接东京奥运会,当时豪气冲天又急功近利的日本设计者,在新建筑上大量使用反差强烈的饱和色甚至是极色,目的就是为“夺人眼球”。市民和游客面对五彩缤纷的建筑立面或玻璃幕墙、五光十色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及闪烁明灭的霓虹灯和广告,感觉却并不良好:有的埋怨“不顺眼外加刺眼”,有的批评“在色彩上哗众取宠”,还有的自诉出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甚至发生呕吐。

更糟糕的是,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曾经鲜艳夺目的外墙颜色又很快褪尽铅华,城市因此变得一片灰暗和狼藉。由此,日本国内外不少有识之士对东京的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部门开始口诛笔伐,迫使日本官方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规划上的偏差。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官方做出了整顿城市色彩混乱状况的决定,并委托都市色彩研究中心完成了著名的《东京色彩调研报告》,后来该报告成为东京城市色彩规划的最新蓝本,并在国际上被推举为“城市色彩”的“纠错样板”。

色彩规划很有必要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自身的色彩规划,除了在这方面领跑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外,杭州、武汉、广州、澳门、葫芦岛、盘锦、哈尔滨、镇海、温州、福州等大城小城都在努力加入城市“色彩整改”的队列。

北京早在本世纪初就为城市建筑定下了“外墙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的调子,既映衬着皇城根儿的独有庄严气质,又体现着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气势。这种灰色系与四合院和老胡同的传统青灰色和谐一致又相辅相成,造就了北京城独特的“主色调”。此外,北京常刮风沙,暴露在外的缤纷五色往往过不了几年便变得晦暗无光,而灰色系却恰恰可长时间地“抵抗”风沙的侵袭。

哈尔滨在历史上受俄罗斯等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大,其城市的历史建筑色彩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主,因此,该城市色彩规划传承了历史文脉,确定了城市总体色彩以暖色系为主基调,米黄和黄白为城市建筑代表色。在此基础上,调整色彩、明度、饱和度,让哈尔滨形成了色彩丰富、统一和谐的城市建筑色调。

受杭州市规划局的委托,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教授带领他的专业色彩团队,走遍杭州城,拍摄了近3万张建筑色彩的照片,对西湖周边80平方公里的地域进行了关于杭州建筑色彩的专题研究,终于找到了属于杭州的理想主色调一一水墨淡彩,并赢得了政府和广大市民的认可。

在杭州市政府推出的《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中,把杭州的“城市色彩”定为“一卷江南水墨画”。而其中,融合了杭州文脉的灰色,则成为可以体现杭州厚重感的颜色。据介绍,这种灰色系由青灰色、灰绿色、绿色等组成的,具有水墨江南情调的“和谐色”,也成了色彩规划后杭州的主色调。

“城市色彩”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

“城市色彩”的专门研究,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是由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引发的。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是迟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色彩”规划的。总体来说,中国“城市色彩”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

首先,对城市建筑物,特别是新建筑物,由于缺少统一的色彩规划和监督管理,色彩应用十分紊乱,甚至造成不少建筑存在明显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的塑造造成了负面影响。

再如,街头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充满强刺激和侵扰性色彩的“超级广告”,加上商店门口打出的多如牛毛、形状各异、色彩怪诞的灯箱广告,合在一起,既破坏了周边建筑群原有的色彩美,还制造了新一轮的色彩污染,又在整体上扭曲了城市原本美好宁静的人文环境。由此,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科学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城市主色调”“城市色彩”,以促进我国城市色彩建设的健康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运用了“色彩季节理论”(即用最佳色彩来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并制定了城市建筑色彩的长期规划,如巴黎的主体色定为米黄色,伦敦的主体色为土黄色,等等。

与此同时,法国、英国、美国等国还建立了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色彩建设理论学说,如上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大师让·菲利普·郎克罗关于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的“色彩地理学说”称得上是指导城市色彩设计规划的重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一城市色彩是因这个城市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定的民族、文化、习俗等相关因素形成的,它跟生态、历史、社会、经济有很大关系,还跟当下生活在该城的市民们的时尚、喜好和风格搭界。所以不同的相邻城市,即便相隔仅仅一箭之遥,其最匹配的“城市主色调”和“城市色彩”都可能大不同。这样,我们的大城小镇,才可能显得如此个性鲜明、如此多彩多姿!说通俗些,给不同城市做色彩规划,就好比给自然禀赋不同的城市设计与其特质和风格最为协调的漂亮时装。

作者:若水悠然 采菊西篱

上一篇:西北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