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探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农村金融融资体系落后、农村金融立法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创新,使创新举步维艰。因此,应在金融组织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渠道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创新、金融立法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力争使金融创新有所突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探究论文 篇1:

探讨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及发展方向

摘 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逐渐转变成了农村商业银行,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模式的转型,金融改革进行了不断加深,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中,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变成了十分关键的部分。为此,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方向

引言: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金融创新主要是对多个金融要素重组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能够让金融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效益发展、实现科技进步。因为人才、经营观念、制度与科学技术等各项原因,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发展十分缓慢。作为一个农村商业银行,怎么面对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由此,有必要开展金融创新。只有对制度、体系、业务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才可以加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使其获得良好发展。

1创新农村商业银行的必要性

1.1外部环境压力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发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大量外资银行逐渐进到中国市场内,外资银行数量的增加在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活动的同时,对中国本土商业银行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在加大。然而,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探寻还相对较少,农村行业银行发展经济不足,国外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增长非常迅猛,假如不采用良好的处理方式,中國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将会遭受严重的威胁,并且会对中国农业经济与金融的进程形成不良影响。此外,近几年来我国民间金融机构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不断减少,面对重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农村商业银行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改革,提高业务创新成本,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系统的关键地位,经过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挥地方优势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推动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业经济的进程。

1.2自我发展的力量

存款、贷款、结汇等传统的业务模式依旧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关键业务类型,农村商业银行同样如此。然而,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业务种类依旧不能获得农村银行用户的需求。并且,简单的业务构建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单一的利润来源容易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极大,但是外资银行与民营金融机构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在金融模式上维持不断创新。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据了85%,并受到了极大的市场波动影响。面对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业务创新变成了农村商业银行找寻突破与发展的内部动力,为有效促进农村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就有必要积极促进表外业务的发展,将创新当作核心的农村商业银行利润结构,为银行经营发展培养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2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

2.1中西部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根据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具体分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2018年的时候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各个地区的不良贷款率较高,而其他地区的不良贷款率相对稳定。与此同时,我国东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以及比例正在不断减少,然而中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呈上升趋势。

2.2农村商业银行涉农信贷规模增长不断上涨

在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具有较大的投资力度,因此贷款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涉及农贷方面,呈19.23%的增长比率,从2008年到2016年,在这几年来涉及贷款余额从69124亿上升到282336亿,总共上升了213212亿;而农村贷款方面,则具有19.44% 的增长比率,从2008年到2016年,农村贷款金额从55569亿增加到230092亿,上升了174523亿,并且涉农贷款往往集中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中“抽水机”的效用越来越弱。

2.3物理网点的减少和转型

今年来,我们可以逐渐发现周边的银行网点和ATM机正在不断减少,根据我国各银行年报能够看出,截至今年上半年,六大银行网点数量总共减少了1343个,在此其中,农业银行在上半年减少了1149个网点。并且,随着5G网络的来临,各大银行打破了物理制约,并且加入了大数据、生物识别、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的使用。此外,农村商业银行因为自身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与网络优势,促进中间业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然而,目前的农村商业银行中,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中间业务能力销售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并且中间业务还目标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奖励不足等问题,因此无法对客户进行吸引,农村商业银行有必要结合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加强银行的智能化转型,利用智能手段不断强化品牌的宣传、设计和推广,并指导客户全面采用智慧网点进行操作,培养用户黏性,为银行业务发展与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奠定稳定的基础。

3创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体系

银行业务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提高负债业务创新水平、加强资产业务创新、重视中间业务创新这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对以往的存款业务实施创新,经过创新存款工具以及服务方式来对各个用户群体的金融需求进行满足。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积极发展线上银行、个人外汇交易、手机银行等业务。对新的储蓄和融资产品以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创新,从而吸收更多潜在的农村用户,并对现有的用户群体进行稳定;其次,对贷款业务进行创新,为个人和企业用户开发各种类型的业务种类,基于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调查,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发更多全新的信贷产品,经过设计多样化的贷款偿还方法,另外,经过强化信贷分析以及贷款抵押担保,还能增强农村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

3.2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

农村商业银行职员的创新观念是实现业务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农村商业银行的领导人员应该定期召开职员的培训,并组织创新活动,与此同时,还应该采用良好的职员创新思想培养指导,及时调整和更新商业银行职员的知识构建,对职员的创新精神以及能力进行良好培训。为了能够不断挖掘职员的创新精神,企业应该创建有关的金融创新激励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中业务创新具有重大贡献的职员提供福利、奖金、绩效等方面的奖励,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商业银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3.3创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在农村商业银行中,产品主要可以分成开发与销售两个环节。在对金融服务产品进行开发的时候,应该牢牢遵守农村市场导向原则,对农村商业银行优质用户的服务品质进行保证。为了能够落实这些目标,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服务思想,对不同用户的储蓄、投资等各方面需求进行满足。在创新业务产品阶段,企业应该适当财务促销的方式来提升新型金融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益,其主要可以分为优化基层网点服务、开发电子银行办理也以为、拓展业务范围等。经过加强创新产品的销售力度,不断增强金融新产品的覆盖面积。

3.4创新中间业务

创新中间业务,与其他民营金融机构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在政策性、信息化、专业性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通过优势的支撑,有必要对中间业务实行积极地创新,提升市场份额。中间业务是银行中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前景较好,种类繁多,具有大量手续费收入,农村商业银行可逐渐引入以下类型:(1)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电子汇款为代表的电子金融产品。网上银行能够减少银行运营成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现状,落实机构虚拟化,让农村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可以无处不在,让业务活动无时不在,真正为客户实现“三甲”式服务;(2)不断处理具有的环境较差、应用不便利、功能少等各种问题,不断实现环境线上交易功能;(3)不断开发个人理财产品,在各个行业中,个人理财产品属于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并且客户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商业银行应开展代销基金、国债等金融业务,努力打造理财品牌;(4)加强信贷业务的办理;(5)逐步开展资产证券化、咨询、保管箱等各项业务。

3.5完善银行创新环境

通过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环境创新需要和市场信息,对银行成本与业务支出信息、市场信息、同行信息进行收集,农村商业银行有必要先开展内部和外部业务支出的详细统计,掌握支出力度;然后通过分析市场信息,合理分析银行形式,对销售与现金流的具体状况进行了解。另外,外部环境创新还应该对国外银行先进技能进行学习,对国内四大国有银行的业务有点进行了解,融合自身的业务特征,引进先进的业务创新观念,使得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离岸业务发展,使银行业务创新能够有效落实。

结论:综上所述,想要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在社会现状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并充分采用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一体化为农村金融提供发展的机会,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国外农村金融创新的先进经验进行参考,改革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以及办公模式,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利用信息集成以及银行操作系统的数字化来实现对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明媚.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J]. 科学与财富, 2018, 000(003):164-165.

[2]陈刚. 浅谈区域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000(028):267-267.

[3]张栋. 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研究——以无锡农村商业银行为例[D].  2016.

[4]余文燕.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J]. 福建质量管理, 2017, 000(011):97.

[5]余松炎. 商业銀行业务创新的实践及发展建议[J]. 现代商业, 2009, 14(14):31-31.

[6]高雅, 许文君, 张宁,等.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模式探究[C]// 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0.

[7]黄豪佳.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J]. 管理学家, 2014, 000(015):603-603,604.

(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碑林支行 陕西  西安710068)

作者:赵惠侠

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探究论文 篇2:

关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摘要: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农村金融融资体系落后、农村金融立法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创新,使创新举步维艰。因此,应在金融组织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渠道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创新、金融立法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力争使金融创新有所突破。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突出金融创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更好服务于“三农”,是制定各项金融政策以及开展各项金融业务的主旨,亦是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金融创新的必然性

(一)金融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当前以实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经济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必然使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或改造,以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随着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与此相对应,对金融的需要更加突出,特别是对政策性金融的创新要求更加突出。其次,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特色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发展加快,农户小额贷款面进一步扩大并呈现大额化趋势。再次,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农村物流业将迅速发展,对物流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第四,随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村互助组织不断扩大,县域中小企业实力壮大,资信度提高,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增强。第五,随着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以上新情况,迫切要求金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二)金融创新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随着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必将抢占我国各类金融市场。就农村金融领域而言,目前,许多外资金融机构已把投资方向瞄向了中国农村市场,荷兰合作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分别入股杭州联合银行,这标志着外国银行第一次进入中国农村合作银行并在农村市场开拓业务。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也抛出重金支持国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进行农村金融试点工作,旨在占领市场先机。这些外资金融机构普遍运用金融创新产品,注重市场细分化和服务差异化,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将会取得越来越主动的地位。就国内农村金融市场而言,除农村信用社外,邮政储蓄改制重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其储蓄营业网点百分之六、七十分布在农村地区,同时,邮政绿卡发卡量高达1.4亿张,成为广大城乡居民与农民工重要的支付汇兑工具。此外,许多民营资本构成的小额贷款公司也相继成立,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而金融创新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三)金融创新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发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的合力作用。现阶段农业银行改革即将启动,其基本方针是面向三农、商业化运作、整体改制、择机上市。适应改革要求,农业银行应对自身重新定位,即“以县域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全新定位,客观上要求其在沟通城乡、更新经营理念、发展县域业务以及管控风险等方面要有新的举措,而创新乃是必然。与此同时,农发行适应改革需要,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目标。而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进行的,目的就是要强化法人治理,明晰产权关系,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理念、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上加快创新步伐。

二、制约农村金融创新的因素

(一)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就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而言,从表面上看,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既有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正规金融,又有名目繁多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实际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与城市相比非常不完善。首先,政策金融功能缺陷明显,商业金融功能缺位,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不强,所谓“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并未真正建立。对于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而言,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仅仅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单一性、垄断性供给。如河北省某县(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整个农村贷款的90%,这种垄断性供给,出现了一家独大现象,不利于金融创新,使金融创新缺乏内在的动力与活力。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抑制创新的扩张需要

良好的市场发育体系对于创新产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发育迟滞的市场则会成为创新的障碍。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缓慢,绝大多数农村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尚属空白。驻足农村的银行业务也多是传统业务,中间业务产品极少,诸如承兑、贴现、承诺、咨询服务、代收代付等业务在农村很少开展,至于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等业务则更为缺乏,广大农民与农村企业根本享受不到现代金融的便利。这种制度性供给的不足,严重约束了广大市场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抑制了金融创新的动力。此外,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产品市场发展也不对称。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形成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共同繁荣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适应多层次、多需要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阻碍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融资体系落后,抑制了创新的要求

从融资角度来看,金融体系至少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和间接融资的银行体系,两类市场并行乃至交叉发展,促进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带动创新的发展。就当前而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融通多是通过间接融资方式且融资规模小、力度低。农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农民个人的货币结余也只能选择储蓄存款,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

了金融创新。更为严重的是,农村金融市场资金有限并且分散,加之农业资金的“体外循环”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并且有限的农贷资金也未能有效把握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形成了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涉农金融机构难以聚集金融创新所需的资金规模,大大降低了金融创新的效率。

(四)农村金融立法滞后,阻碍了创新的步伐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的立法非常滞后。首先,就农村信用社而言,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内部治理结构、日常运营机制等进行严格、明确的界定,使得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往往在“合作金融”与“商业银行”这两种模式之间“摇摆”。再有,中国对政策性金融也没有相应的立法,结果是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往往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此外,对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小额信贷组织也未有明确的立法。中国民间金融机构复杂多样,虽然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法律地位很不明确和稳定,易出现一些短期或者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无形中累积了大量风险,甚至影响到辖区的金融稳定。对于一些民间的小额信贷组织,目前也缺少法律来规范。央行进行的五个省区的小额信贷试点,目前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境况,这使得央行和银监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来对小额信贷进行有效的监管,上述状况,无疑不利于金融创新。

三、农村金融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金融组织机构创新

1 创新政策性银行运行机制。加大其向农村集体组织提供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准)公共产品所需资金的力度与广度。

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其产权制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3 加快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对农村的市场化支持力度。按照产权股份化方向,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重组,把农业银行整体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4 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开业,应扩大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的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5 做好村镇银行试点工作。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加市场竞争力,有效满足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6 合理引导规范只贷不存的民间小额信贷公司,满足农民临时性、小额资金的需要。

(二)金融服务创新

1 服务理念创新。目前,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的试点、方案陆续出台,金融创新的空间极为广阔。立足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应抓住有利时机、定位于农村市场,尽快在服务方式上创新理念,把金融创新提升到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究金融创新的方式和品种。首先,要坚持“两个取向”,一是要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坚持“双赢”取向,在管控好信贷风险,实现自身效益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其次,要实现“三个转变”。信贷支农方向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努力发现、培育、创新支农平台;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合理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化思想观念,摆脱传统思维模式。再次,要突出“三化建设”,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三化建设”为载体,加大农村金融的支农力度。

2 支农举措创新。一是用活资金,加大信贷投入。支农资金要做到灵活运用,灵活确定“三农”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不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入总量,切实保证对“三农”资金有效需求的供应,确保新增“三农”贷款的比例,扩大“三农”贷款的覆盖面。二是控大抓小,确保支农效益。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满足信用农户的贷款需求。同时,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比例,确保支农效益。三是因势利导,力促结构调整。在顺应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潮流下,借助支农资金的“杠杆”效应,合理引导农村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大力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3 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服务应该围绕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适时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工具,为农户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首先,应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做大、做强,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产业化组织、私人经济组织,可通过农户贷款证、联保贷款、评优授信和开办“高端农户”贷款等方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其次,加快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提升结算速度,提高农村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再次,创新利率工具。针对典型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如由政府担保的、对农民的无抵押贷款,应在专门立法保障下,由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执行特定的优惠利率。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商业化金融机构,应坚持市场化走向,相对放宽其贷款利率,使更多农民获得贷款,从而达到双赢。第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创新相应金融工具,提供各式金融服务。如设立与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相类似的“农民工创业贷款”,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创业;引导农民用好手中的钱,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增值能力,使其将一定比例资金直接用于农村建设发展。

4 金融产品创新。开发支农金融创新产品。如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探索仓单质押贷款等专项贷款品种;探索开发“个人金融套餐”、“个人信贷业务”,拓展个人消费信贷用途,为客户提供诸如耐用消费品贷款、(建)购房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等服务。与此同时,鼓励开展个人创业投资贷款、车主融资贷款等创新业务,建立涉农中小企业项目库,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区经济金融环境与自身经营定位,开发和营销适合农村实际、满足农业发展需要、服务农民的中间业务品种。如开发培育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开发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等。大力发展农村保险、租赁、期货、理财以及代收代付业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三)融资渠道创新

要积极吸引直接投资,积极发展农村金融租赁并充分利用二板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此外,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投融资。一是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中小资本市场,让更多的资金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入农业产业化生产领域。二是允许和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进行融资,鼓励和引导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业务,增加来源、提高支农实力,改善经营效益。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灵活操作货币政策工具,不断调整和优化再贴现资源的分配结构,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票据贴现,扩大票据融资规模,扩大资金供给,缓解农村资金的紧张状况。

(四)风险保障机制创新

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较大,应积极探索建立分散农村金融的风险机制。一是由地方政府和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出资,建立小额农贷担保基金,用于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补偿,同时对部分小额农贷项目提供担保。二是在农户联保的基础上,建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贷款担保中介机构,增强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信心。三是对农户小额信贷形成的亏损,国家给予部分财政贴息,出台一定优惠政策,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提高其风险承受和处置能力。四是对助学贷款给予政策扶持。助学贷款扶持政策应涵盖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所有助学贷款,并将此作为实施农村人才战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五)金融立法创新

农村金融领域的创新还需要国家从法律的层面进行保证。首先,中国应尽快启动合作金融立法,通过立法,总结以往改革经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合作金融政策法制化。通过立法,明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界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民主管理、行业自律管理。其次,加快对民间金融的立法研究。对民间金融的立法应充分考虑其民间性质,根据其自身特点加以规定。立法应体现对民间金融行为的规范,对民间金融范围的限定以及对民间金融行为人社会责任的规定。

责任编辑:艾 岚

作者:刘莉亚

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探究论文 篇3:

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以山东省中小微科技企业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微科技企业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占比较低;企业融资次序呈现出先内后外、由股权融资向债权融资的阶段性特征。企业融资结构落后除了信息不对称、抵押融资难等原因外,企业家知识结构和市场认知度较低、股权市场正外部性缺失、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声誉受损、市场专业化分工不足和产品创新步伐慢等问题,也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及融资选择形成了较强制约。

关键词:融资结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融资环境;问卷调查

一、前言

创新是市场永恒的动力,更是社会进步的源头,中小微科技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决定着一国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未来。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中小微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需要金融创新来筹集创业资本,提高创新能力。同时,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不仅是活跃市场、促进就业的需要,也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再次腾飞的需要。但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效果不尽人意,尽管近几年国家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陆续出台了许多措施和办法,但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状况和融资环境并没有很好的改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融资难与融资结构存在必然联系,正是因为融资难和渠道单一,才导致了中小微科技企业目前的融资次序和融资结构。那么导致中小微科技企业目前融资现状和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潜在影响因素有哪些,需要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但现有对融资难与融资结构的原因探讨成果,多侧重于供给(金融机构)角度的分析,从需求(企业)角度的探讨较少。本文认为,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问题除了金融业发展滞后、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品不足等直接原因外,市场外部性、声誉机制及专业化分工不足等问题是导致其长期面临外部融资约束的主要潜在因素。基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典型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在分析我国科技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从市场外部性、信号和声誉机制及专业化分工角度,探讨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二、文献综述

(一)融资渠道问题

对于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大多研究认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均不通畅,融资约束强,特别是上市融资门槛高,导致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企业融资结构单一。

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银行贷款依然面临较多问题。由于资金安全和按期收回本息是银行贷款考察的首要因素,当前银行普遍要求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专利权无法抵押,可抵押资产不足,再加上经营风险高和信用缺失等特点,导致其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陈玉荣等,2009;陈英杰,2012)。即使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要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而且还会面临贷款手续繁杂、条件苛刻和审批时间长等问题(曹伟,2011)。有些银行还要求企业购买保险或理财产品及办理承兑汇票等要求,额外增加了企业负担。另外,由于中小银行较少,信贷市场竞争不充分,大银行倾向于将资金集中投向优质大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得到足够资金支持(胡晟姣、聂鑫,2011)。

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直接融资面临诸多约束。近几年,我国加快了金融深化改革步伐,创业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及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由于主板市场门槛依然较高,新兴板块发展规模偏小,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股权进行融资,直接融资依然面临诸多障碍(胡晟姣等,2011)。同时,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分割,特别是公司债券发展更为缓慢,都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马秋君,2013)。

(二)融资结构问题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及其成因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融资优序理论(POH)是目前研究和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主要框架,国内学者基于此理论框架做了实证检验,大部分学者都认同先内源后外源的顺序,但是对于外源融资中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顺序存在争议。部分学者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研究结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优序理论(郑兰祥、朱梦颖,2013)。陈晓红、黎璞(2004)在融资优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存在“强制性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优先顺序依次为企业内部积累、各种商业信用或债务、银行债务、股权,这种顺序并非企业偏好所致,而是外部环境强迫使然。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序理论。如胡竹枝(2005)认为,由于风险资本家比企业主掌握更准确的信息,再加上中小企业所有权特征和控制权偏好对其融资决策的重大影响,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正常的融资次序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依次是自我积累、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民间借贷、银行信贷,这与理论中先债务后权益的顺序矛盾。因此,融资次序并非被所有的中小企业所遵循。

融资优序理论之所以存在争议,主要原因是其侧重于对企业短期增量融资行为的分析,忽略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这一缺陷,伯格和乌代尔(Berger和Udell,1998)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解释了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规律,部分弥补了上述缺陷。国内学者应用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进行了解释和检验,研究结果证明了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适用性(郑兰祥、朱梦颖,2013)。但胡小平、冯昕等(2003)认为,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仍然有其局限性,缺少对企业预期利润的分析,他们通过引入预期利润变量进一步完善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框架。

三、中小微科技企业渠道及融资结构

为深入了解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影响因素,我们随机抽取了山东省17地市300多家中小微科技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访谈了其中近20家企业。最后筛选出有效问卷236份,根据问卷统计及访谈情况,获得山东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特征、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等方面情况。

(一)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缺乏对科技型企业概念的权威界定。本文在借鉴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如下:中小微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微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其中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依据参考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

(二)样本基本情况

企业的所有制特征。从样本情况看,国有企业较少,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且股权比较集中。在236户样本企业中,有73.7%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15.7%是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占5.9%、3.4%和0.8%。

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尽管现在关注较多的是新兴行业中的科技企业,但由于现在科技企业类型分布比较广泛,传统行业中也有许多科技类企业,本文没有对科技类企业所属行业做进一步划分,而是按照统计局的分类标准做了行业统计。236户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80.1%,农林牧渔业占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3.4%,批发和零售业占2.1%,其他类企业占6%。

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本文将中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所调查的样本企业成长阶段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9.9%;成熟阶段的比重为23.7%;初创期为5.9%;衰退阶段的比重仅为0.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也在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力度,87.71%的调查企业拥有科技研发团队,平均每家企业拥有13项专利技术。

(三)样本企业融资结构

为考察中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结构,本文将企业融资渠道划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及小额信贷等。内源融资包括自有资金、职工集资或入股及亲朋好友筹资等非正规融资渠道。

由于调查样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融资结构有明显差异,为了掌握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结构,本文通过问题选择和数据填报两种方式,考察了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近4年的融资结构动态变化情况。

1. 不同融资方式选择及重要性排序。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对企业发展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自有资金,63.9%的企业第一资金来源渠道选择的是自有资金;其次是银行贷款,第一资金来源渠道选择银行贷款的企业占比达到34.5%;另外,少量企业的融资主要通过内部职工入股或借款、亲朋好友筹资、私募股权基金等途径解决(见表1)。

分规模类型看,中、小、微科技企业分别选择“自筹资金”为第一资金来源渠道的企业占比依次上升,选择“银行贷款”为第一资金来源渠道的企业占比依次下降,这一方面可能与银行贷款的规模偏好或规模歧视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内源融资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企业必然寻求外部融资,银行贷款成为首选。

2. 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选择及重要性排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存在区别,体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见表2)。具体来看,随着企业发展,自有资金占比逐渐下降,初创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自有资金的依赖程度更强,其次是成长阶段的企业,最后是成熟阶段的企业,三个阶段的企业把自有资金作为最重要融资来源的占比分别为85.7%、66.1%和53.6%;银行贷款占比逐渐上升,将银行贷款列为第一融资来源的企业中,初创、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4.3%、32.7%和46.4%,依次上升;同时,内部职工入股或借款在企业融资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处于初创、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中小微科技企业,分别将“内部职工入股或借款”列为第一融资渠道的企业占比分别为0%、1.8%和5.4%,占比明显增加。上述统计结果说明,随着企业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资金需求规模增加,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增强,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

3. 企业融资来源构成。根据融资来源构成调查统计数据表,本文获得了样本企业近4年的融资来源构成数据(见表3)。统计结果表明,贷款余额在所有融资来源中的数额最大,占据企业所有融资总额的较大比重。其次是自有资金,尽管规模和占比不及贷款,但仍居企业融资来源第二位。融资额居第三位的是内源融资渠道,即职工入股或借款、亲朋筹资等。种子、天使基金或风险投资等股权融资是企业资金来源第四渠道,年均融资额在3亿元左右。股市融资来源资金很少,且每年上市融资额波动较大,除了2014年融资额达到2.69亿元外,其他年份融资额均低于0.5亿元。

统计数据表明,外源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筹资渠道,内源融资中的自有资金是企业资金来源的第二渠道,直接融资渠道正在发挥日益积极作用,但与间接融资渠道相比,对企业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

关于融资结构与融资次序,数据统计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有差异。问卷调查中,企业把内源融资作为第一重要融资来源,银行贷款居第二位,与统计结果顺序相反。本文认为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内源融资在企业成立及发展初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成立初期,很难获得外部贷款支持,内源融资在企业初期发展和逐步成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来源不稳定,申请难度大,导致很多企业将内源融资而不是贷款选为第一融资来源。另外一个原因是,问卷调查与调查表中的数据填报由不同的人完成,问卷调查一般由企业负责人或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填写,数据统计表则由财务部门人员完成,由于内源融资数据来源大多无法体现在财务表上,导致填报数据远小于实际数据。

(四)企业融资目的及融资成本

1. 企业贷款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技术升级改造等。调查显示,87.4%的企业贷款用于流动资金,31.9%的贷款资金用于项目投资,26.1%用于技术改造升级,19.3%用于市场开拓(见表4)。

分规模类型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投向存在明显差异,企业规模越大,其贷款投向项目投资和技术升级改造方面的占比越多,如信贷资金用于项目投资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分别占34.7%、31.2%和6.1%,用于技术升级改造的分别占29.3%、25.4%和21.7%,依次递减。相反,企业规模越小,其用于市场开拓的信贷资金占比越多,信贷资金用于市场开拓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占比分别为18.7%、19.6%和21.7%(见表4)。

分发展阶段看,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项目开发、市场开拓,如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中信贷资金用于项目投资的分别占35.7%和34.5%,用于市场开拓的分别占28.6%和20.6%,均远高于成熟期企业占比;而相对于初创期的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更注重技术升级改造投入,信贷资金投入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0.9%和17.9%,远高于7.1%的初创期企业占比(见表4)。

2. 融资成本上升趋势明显。虽然受宏观调控影响,企业银行借贷成本在2015年第一季度呈现下降态势,但自2012年以来,银行借贷成本和民间借贷成本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银行借贷成本由2012年的7.96%升至2014年的8.21%,提高了25个BP,民间借贷成本一直处于高位,由2012年的18.56%提高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25.52%(见表5)。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我国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结构仍然较为传统和落后,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初创期的企业对自有资金的依赖度尤其明显。二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存在区别,体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和多元化趋势。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对银行贷款融资的依赖性更明显。与贷款相反的是,股权融资与发展阶段呈反向趋势,即企业在初创期得到的股权融资数量最多,后期下降。这与企业融资次序理论及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有一定的差异。三是企业大多在初创期得到第一笔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对改善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有明显帮助。

四、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

尽管近些年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不断加快,金融创新速度显著提升,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融资结构十分落后,特别是权益性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存在问题及其潜在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一)企业家知识结构 、认知水平与融资结构

对于轻资产、成长性好、风险高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而言,股权融资所带来的稳定资本、管理经验及市场渠道对于科技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有助于提升公司声誉和投资价值,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受制于企业家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

一是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了解较少,财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不掌握或不熟悉新的融资渠道和工具,进一步限制了企业对金融工具的应用。调查显示,238家样本企业中,公司董事长(或企业负责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0.9%,具有本科学历的占51.7%,专科或中专学历的占32.4%,初高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占5%。尽管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62.6%,但90%以上的公司负责人为理工科专业出身,金融知识十分匮乏。

二是许多中小微企业负责人不认可当前资本市场。对部分企业访谈中发现,许多公司负责人对资本市场持负面看法,认为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有问题,投机氛围太浓,上市成本太高,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对上市融资不是很积极。

三是企业融资选择受制于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不完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及建设不完善,许多中小微科技企业负责人对于公开权益上市持有怀疑或否定态度,对PE/VC等风险投资也存在较强的排斥心理。调查显示,在目前发展时期,企业最青睐的融资方式排在前三位的仍然是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和亲朋好友筹资,很少有企业选择公开上市、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直接方式(见表6)。即便是27家有股权融资的企业,亦仍然把银行贷款而不是资本市场作为第一重要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及问题较多的现状,企业融资渠道依然狭窄。

(二)股权融资与外部性

从样本情况看,股权融资企业数量少,融资数额低。近四年来,238户科技型中小微样本企业中,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股权交易中心、香港地区及境外挂牌交易的分别有1家、2家、7家、8家和2家,还有3家正在申请新三板,约占调查企业的10%,通过种子、天使基金或PE/VC等股权融资方式完成了81笔股权交易,累计直接融资额只有12.27亿元,远低于银行贷款。

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外部性缺失是股权融资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在发展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中,股权融资相比债务融资更利于公司长远发展,除了财务规范因素外,还包括公司信息透明、管理科学、市场及战略发展等正外部性。但是,根据调查,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不够完善,投机氛围较浓,上市成本高,公开上市及风险投资基金的注入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公司治理、战略规划、市场开拓等正面效应,导致资本市场缺乏良好声誉,正外部性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和发挥。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正外部性没有进入企业的融资决策函数,不被企业所认可。调查显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占26.5%)、财务独立性(占24.5%)、税收(占20.4%)、资金可得性(占14.3%)、便利性(占12.2%)等因素,企业发展、管理及财务规范性等方面都不是企业当前重点考虑的内容,说明股权融资及资本市场的正外部性不被企业所认可。

(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的声誉与小微企业贷款

调查中了解到,由于手续简便、放款速度快,许多小微企业选择从小贷公司融资,同时,部分银行中小客户从小贷公司融入“过桥贷款”,小贷公司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反常的是,在企业填报的实际贷款融资额中,没有关于小贷公司的贷款数据;历次相关调研也能发现,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非存款类放贷机构及中介组织都倾向于向其他金融机构隐瞒客户身份,担心客户名单曝光后将会被银行列入黑名单。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前市场对非存款类放贷组织认识不足,而非小贷公司本身。调研中发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认为小贷公司的客户属于资质较低群体,主观认为其存在较高风险,并将其列入不支持名单。正规金融机构的这一做法不但影响了小贷公司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正常业务,而且损害了其市场声誉,这与政府推出小贷公司以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何保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声誉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四)市场细分与机构选择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小金融机构逐渐增多,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问卷结果表明(见表7),农村商业银行(16%)、农村合作银行或信用社(11.3%)和城市商业银行(10.1%)在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三者合计贷款占样本企业贷款的37.4%,仅有9.7%的样本企业贷款主要来源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说明地方性商业银行正成长为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主力军;同时,分规模来看,企业规模越大,越愿意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而小型和微型企业则更希望得到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支持,特别是微型企业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这一结果说明,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是提高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不二法则,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有助于增强竞争,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国有银行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能满足大中型企业的大额、标准化融资需求;对于需求规模小、分布零散及差异化较大的中小微科技企业,中小金融机构更具成本优势、信息优势和地缘网络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多元化融资体系缺失,使得大量信贷资源集中在全国大型金融机构,市场竞争不充分,专业化服务不足。因此,提高中小微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应该大力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科技银行的作用。

(五)银行业金融创新与科技企业专利权融资

专利是中小微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探讨专利权抵质押融资是解决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的有效路径。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发的专利权抵押融资产品很少,且对中小微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专利权只能作为附属性抵押发放贷款,企业仍需提供有形抵押担保,主要障碍在于专利权价值难以准确评估、无效专利多、流通性差等,致使中小微科技企业无法有效利用专利权融资,形成巨大资源浪费,影响了企业市场融资和技术创新。

虽然小微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与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理念背道而驰,偏好低风险业务的商业银行不是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的首选渠道。但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中体量最大、产品最全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理应在支持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商业银行应摒弃传统思路,根据专利权风险分布特征,研发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专利权产品。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以山东省236家中小微科技企业为调查样本,研究发现:

第一,当前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结构落后,融资渠道单一。一是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占比较低,银行贷款占据企业外源融资的绝对比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存在差别,体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明显增加,并呈多元化趋势。二是企业在初创期得到的股权融资数量最多,后期下降,这与企业融资次序理论及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有一定的差异,股权融资对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明显帮助。三是国有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来源,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正逐渐成长为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同时,小型和微型企业则更希望与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

第二,企业家知识结构和认知偏差、市场外部性缺失等主客观原因,对企业的融资起到了更强的阻碍作用。一是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及市场认知等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工具应用。企业负责人对公开上市及风险投资基金存在抵触和排斥心理,仍然把银行贷款、自有资金等而不是资本市场作为优先选择融资渠道。虽然这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及问题较多有关,但认识上的差距对企业融资形成了更强的约束。二是资本市场的正外部性缺失。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投机性强,缺乏良好声誉,正外部性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和发挥。同时,资本市场的正外部性没有进入企业的融资决策函数,不被企业所认可。三是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受到影响。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建设多元化融资市场有重要意义。正规金融机构对其采取排斥行为,影响了其业务开展,损害了其市场声誉。四是专业化和市场分工是提升市场效率的不二法则,相比大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在满足中小微科技企业方面更具有成本、信息和地缘优势。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可归咎于我国前期中小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多元化融资体系没有形成,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专业化服务不足。五是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商业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不足,导致中小微科技企业无法有效利用专利技术融资,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影响了企业融资,对技术创新也形成不利影响。

(二)主要建议

一是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步伐,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小金融机构是服务小微科技企业的主力军,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有助于改善小微经济的融资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权益性市场融资,增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融合,是未来增量改革的重心,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向。现阶段,大力发展新三板、地方四板、五板股权和债权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各类股权和债权的分级,实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发现功能,吸引不同类别的风险偏好投资者,是解决小微科技企业融资的有效路径。

二是发展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提升其市场规模和声誉,进一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是拓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另一重要途径。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由于不涉及公共权益安全,风险承受度相对较高,应当纳入非审慎监管范围,未来可通过允许该类机构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各类交易所市场满足其大额负债需求,允许其通过一定的杠杆效应提升其市场规模和能力。同时,在资产端允许其实行资产证券化,通过购买、管理和流转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尽管小微科技企业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性,使其不能成为商业银行的首选。但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中体量最大、产品最全一类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理应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商业银行应摒弃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类贷款产品,更加关注科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将企业产品销售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创新产品和服务。

四是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提升中小微科技企业的金融认知水平,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奠定良好基础。企业家的金融认知水平直接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和工具运用,社会相关部门及金融服务机构应该做好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的宣传服务,使企业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正确认识不同融资工具的积极作用和风险水平,正确合理引导企业负责人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和工具,实现金融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五是加强投贷结合,改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于符合金融稳健指标要求的合格金融机构,可以率先放开投贷联动的政策限制,鼓励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对于内控机制相对较弱但拥有丰富地区投资者资源和项目的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可以先通过为PE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迂回方式逐步介入PE业务。另外,城商行还应该抓住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积极利用各种政府优惠,拓展PE业务。同时,明确投贷联动服务于中小微科技企业,优先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解决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成,刘莉.深圳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融资情况调查[J].特区经济,2008,(11).

[2]陈玉荣,王卫星,范俊杰,王文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化解对策[J].财会月刊,2009,(9).

[3]陈杰英.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2,(8).

[4]曹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5]胡晟姣,聂鑫.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

[6]马秋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3,Vol.31(2).

[7]郑兰祥,朱梦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综述[J].铜陵学院学报,2013,(5).

[8]陈晓红,黎璞.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1).

[9]胡竹枝.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10]胡小平,冯昕,邓念国.生命周期、预期利润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经济论坛,2003,(16).

[11]陈建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11).

(责任编辑 刘西顺;校对 GQ,GX)

作者:张立光 李金萍

上一篇:民法消费者信息权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