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17

摘要: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因材施教为目标,提出构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体系。在此系统框架下,定位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解析物流人才能力指标,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涵盖教学评估与人才培养效果评估的双重反馈,设计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多元化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3+1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之路上,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下探索了高等教育阶段共性教育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3+1”教学模式,并形成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说明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3+1”教学模式是一种人才特征鲜明、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3+1”教学模式;应用型

作者简介:张明君(1966-),女,河北滦县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石华(1975-),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院以来一直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2008年在专业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2009年立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学院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培养目标多元化和“3+1”教学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众教育的多样性与我国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同时,这种单一性也限制了高等学校的发展。普通本科高校把人才培养仅仅定位在以就业为出口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太笼统,也不完全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愿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发展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是大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差异,根据学生个人优势的不同,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1.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具有进一步接受应用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知识结构更全面、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

2.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

即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里,“因材施教”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让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扬长补短,向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智力、体力、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获得相对于自身来说最好的发展状态。而要满足上述发展要求,单一的培养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实施多样化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3]

3.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方式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中,学生选择的发展方向是依据学生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既可以选择具有较深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接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发展方向,立足未来继续在专业领域开展应用研究;也可以选择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在某一行业就业;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外国语能力或管理能力,能适应出国学习或综合性就业岗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发展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尊重学生的优良个性,强调努力发现挖掘学生个人优势,强化个人优势培养,引导学生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强调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原则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3+1”教学模式

为破解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学校提出了3年完成共性教育、1年完成个性拓展训练的“3+1”教学模式。前3学年的基础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兼顾学生的多元发展;最后1学年的拓展教学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依据学生的发展方向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教学。

1.三年多元化培养,保证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

大学前3年多元化培养阶段,学校按照各专业的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完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以保证构建较完整的本科生知识结构,并完成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基本训练,实现共性培养。

各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类型则是多元的,在保证共性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方向选择。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和考核划分,对数学、外语及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类教学,实现第一次分流。A类教学针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验教学,培养研究能力;B类教学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复合型人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突出实验和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大学第3学年,学校按人才需求变化及个性发展要求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学生在相应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实现二次分流。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行“3+1”教学模式中,前3年教学阶段采取了如下措施:提前开设专业基础课,加快人才培养节奏并在教学体系中配套改革;搭建全院通识课的网络动态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弹性的修读时间,以减轻学生的学业强度;发挥导师制作用,形成学生学业长效跟踪指导机制;以学风建设引领受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3+1”模式顺利实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3年课程教学节奏快、密度较大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受教者的学习动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一年个性化培养,发展优势特色

大学的最后一年,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优势发展需求以及不同专业方向实施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拓展方案,学生在完成个性化的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两大任务的同时发展个性优势。毕业实践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企业里做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实习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年疏理所学过的知识,在校内参加专业方向或外语拓展班,进行考研或出国深造的准备,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到实验室、实训中心研究或设计产品,以发展个性优势。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将有共同就业方向、专业方向拓展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和专业指导,并安排督导教师指导实践过程。毕业设计项目与企业实践岗位需求对接,与未来的个人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学生在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从本科毕业生到准职业人的成长过渡。总之,最后这一年是使学生个性优势得到最充分发展的阶段,起到给学生向新的目标发起进军前的备战作用,是学生和校方共同为学生达到新的彼岸搭建桥梁。

3.对“3+1”教学模式的认识

城市学院早在2004年就开始尝试“3+1”教学模式,实施至今已有七年。经过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几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对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就业质量还是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都明显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要好,这说明“3+1”教学模式在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面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3+1”教学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办学理念的突出体现。城市学院从建院起就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加强学生到企业实践过程作为实现这一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为此,学院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如和企业组成教学联盟建立大显学院,进行毕业生的定点培训;建立若干短期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实践等等。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把岗位训练等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中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3+1”教学模式中的“1”年就是高校把岗位训练和个人优势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学习社会、适应就业岗位、加强个人优势拓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3”和“1”两个阶段都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的主观发展意愿与培养方案高度匹配,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本观。“3+1”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破解了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3学年的共性教育是多元化人才共性培养的有效方法,1学年的个性拓展实践训练使毕业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力和优势,是解决个性优势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可行方案。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施“3+1”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欢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1.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3+1”的教学模式从试行到推广目前已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持续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广大学生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校的整体学风明显提升。五年来,全院到课率从94%上升至98%以上,学生自主实践、自习率均有稳步提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从教学改革前不足20%提高至68%;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比五年前增长2倍以上,创新实践项目成果显著。

2.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3%以上,居于辽宁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赞誉。2012年学校也荣获“辽宁省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和出国深造的人数几年来持续增长。在刚刚离校的2012届毕业生中,全院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比例为7.5%,其中被“985”、“211”工程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占45%左右,三个试点专业的平均考研率已近20%。

近几年学校赴国外学习的毕业生达到上百名,部分学生进入诸如美国卡内基大学、匹兹堡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名校就读。优秀毕业生已经具有进入国际顶级学府继续深造的实力。

3.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应用型人才特征显著

过去五年中,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师生在校外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展示出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仅2012年一年就获得国家一等奖9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36个、省级奖项153个、市级及其他奖项66个。2011年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夺得微软“创新杯”大赛软件设计项目特等奖,获得中国区总决赛冠军。在2012年“利尔达杯”第二届全国物联网应用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特等奖,“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和“美新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国家一等奖。

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展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3+1”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说明此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本科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基于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思路,更充分体现了教育为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和要求。既尊重学生特长与志趣,又注重满足社会现实需求;既允许学生自愿选择,又有规范和科学的培养计划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全面、系统地从学生、学校、社会和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等结合造就成批量人才成长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方式。[4]“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创新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渠道的多方位拓展都有重要意义。今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要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闯出一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明君,梅彦平,林敏.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23-25.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1,(4):42-44.

[3]任良玉,张吉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6-27.

[4]张迎宏,丛军.现代高等教育条件下因材施教原则的思考[J].林区教学,2008,(11):12-13.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张明君?石华?王鲁云

多元化人才培养论文 篇2:

辽宁省区域经济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体系研究

摘 要: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因材施教为目标,提出构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体系。在此系统框架下,定位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解析物流人才能力指标,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涵盖教学评估与人才培养效果评估的双重反馈,设计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区域经济;多元化培养;物流人才;系統

0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实施途径。针对辽宁地区,“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继续提出和强调“加快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规划”。为扭转辽宁经济发展的困难局面、深化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辽宁省“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与贸易升级、在省内打造31个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东北电子商务中心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辽宁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为物流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其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升级更依赖于物流功能与管理的革新与突破。辽宁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化物流园区布局,推进城乡物流通道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发展冷链、供应链一体化以及共同配送等先进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加快发展产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物流,建立完善适应物流发展的规范和标准体系。人才是强国之本,是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核心价值体现。培养服务于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真正需要的物流人才,是各个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终极目标。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发展和因材施教,对物流人才实现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企业物流3个方向进行专业化、深层次培养,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多元化人才的良性互动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拉动教学,以教学推动实践发展,形成社会发展与教学革新相辅相成的规范性机制。

1 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互动体系的内涵

1.1 总体框架

构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体系,首先从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物流行业发展的实情出发,在深入剖析与掌握社会物流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物流人才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定位,然后有针对性地解析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企业物流人才的专业基础能力指标、创新拓展能力指标、语言能力指标和计算机能力指标。以此为基础,充分考虑物流人才职业能力的成长性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性,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制度、设计和升级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有创新性的实施教学改革,使物流专业的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最后要设计教学与人才培养效果的全面评估体系,检查高等院校是否完成向社会输送专业化物流人才的目标,保证对人才培养工作做出及时的调整。

1.2 运行与保障机制

(1)人才培养制度。为保证该机制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要对物流人才培养工作制定有序的规章程序写入管理制度。专业教研室每学期进行至少2次教学研讨会,集中讨论近期国内外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物流行业的影响,讨论、改革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修订一次教学大纲。每学年进行一次人才效果培养评估效果的调研,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每3年进行一次物流人才需求的社会调研,并且以推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全新规划,并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的计划、途径和方案等。

(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程师,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机制的贯彻者和保障者,要始终坚持建设主动服务于中国国情、区域经济和推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①专业教师实时关注国内外经济及物流行业发展的动态信息,并与理论、实践教学相融合,使教学内容最大化贴近时代发展,重视培养将社会实践转化为教学理论、方法的观念和能力。

②专业教师走入企业学习与调研,切实了解物流行业运营、技术、管理的实践流程与运作,深入调研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理论授课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融入课堂。

③专业教师要通过培训学习和科研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深化物流领域、教育领域方法论的学习与实践,更好地推动物流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引导高素质学生选择继续深化学习、进修,为培养高层次物流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物流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能力指标

物流人才多元化的特色培养是指立足于物流人才需求的具体导向,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大三时分为国际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和物流金融3个专业方向,进行深层次、专业化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结合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辽宁省“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社会物流人才需求为基础,定位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地,国际物流方向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商务及供应链统筹、执行能力的国际物流人才;物流金融方向要培养掌握金融投资、保险结算和设计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能力的物流金融人才;企业物流方向要培养精通企业生产、物流运营和产业集群规划能力的企业物流人才。进一步解析物流人才专业能力指标需求,如图1所示。

3 物流人才多元化培养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物流人才能力需求的指标内涵以及多元化培养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特征,物流人才多元化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采取模块化形式: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加专业复合课程模块,如图2所示。其中,专业复合课程模块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第5学期选定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企业物流3个不同专业方向后,有针对性地设立的限选和选修课程。结合近几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对物流人才能力指标的需求,对课程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调整,为国际物流方向新设置跨境电商、合同法课程,为物流金融方向新设置国际金融、航运金融课程,为企业物流新设置跨境电商和产业经济学课程。如图2所示,通过实践课程对不同的理论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和实践,形成一致化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大二的社会顶岗实习、大四毕业实习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真实物流工作,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将经济社会、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学校,指导教学改革。

4 人才培养效果评估系统

人才培养效果评估系统是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体系中衔接实践与理論的纽带,是系统运行效果的保障,包括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学生大四毕业实习后学生、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估。

(1)教学效果评估。每个学期、每门课程都要由教学专家、上课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新颖性、实践性和丰富性进行评估,主要考察理论与方法是否能够结合社会经济实际、行业发展,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高瞻远瞩。

(2)学生专业能力评估。学生实习后体现出的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效果。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从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层面调研物流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在英语、计算机、专业基础和专业复合、拓展创新方面的能力达标情况。这些反馈信息要严格纳入评估数据库,经过辩证分析,指导教学改革,构成“区域经济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人才培养效果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闭环系统。

5 结语

随着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和物流行业的高层次发展,物流人才需求呈现出紧贴时代发展的全面复合型的特征,如“物流+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物流+供应链金融+保险”“物流+生产运营+产业园区”。物流人才多元化的特色培养体系,即从市场需求入手,分方向进行深层次、专业化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建立多元体系下物流人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人才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解析—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教学改革与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的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体系。由基于国际、国内经济与物流产业现状与趋势的实践指导理论教学,以理论教学丰富与提高物流人才素质,由物流人才素质的提高为物流产业进步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参考文献

[1]姜璐,李玉清,董维春.我国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的互动与共变研究——基于系统耦合关系的视角[J].教育科学,2018,34(3):59-66.

[2]徐丽红.以精准供给破解高校毕业生难题[J].教育科学.2018,34(3):55-60.

[3]江艳,伍应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2,(3):80-82.

作者:唐磊 赵小鹏

多元化人才培养论文 篇3: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互融的改革实践探讨

摘要:提出适合于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学院采用该模式相匹配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给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激励措施。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就业作为学院未来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和促进就业的两个重要板块,探讨两个板块互融的综合改革方案,进一步分析采用该方案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激励措施;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宪杰(1959-),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相然(1963-),男,山东高密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和教育技术研究。(山东 烟台 26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项目编号:FIB070335-B2-13)、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2008GZ080)的研究成果。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高等教育新形势下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或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能否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需要独立学院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各个高校的头等大事,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目前就业环境的影响。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国内很多高校相继出台了多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举措。国务院于2009年3月,专门下发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通知,提出了八项具体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的高等学校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诸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中,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本文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近年来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所采取的具体办法为例,研究和探讨适合于独立学院特点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互融的综合改革方案。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定位

1.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在办学经验、师资队伍素质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与母体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独立学院招生层次属于三本,生源质量低于母体学校,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母体学校理应有所区别。在此之前,独立学院基本上是照搬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大纲、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完全按照母体学校复制,忽视了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学生的差别,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性张扬,人才培养专业口径太窄,知识结构单一,培养的人才适应性差,综合素质低,发展后劲不足,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层次的定位,二是人才培养规格和学院类型的定位。关于培养层次定位问题,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各省招生录取的批次安排在原本科二批和专科之间,即本科三批,这就将独立学院的培养层次定位在本科层次上。关于人才培养规格和学院类型的定位问题,这是由高等学校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创举,根据其产生的背景、运行机制、培养层次、招生批次、受教育对象等特点,其培养规格应定位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贴近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既有本科生专业理论素质,又有高职生操作技能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人才。本科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格也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属于教学型高等学校,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只有在定位合理的前提下,才能确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从目前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上看,独立学院只是参考了教学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具体操作并没有按照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过程加以实施。

2.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

特色并非是不同独立学院之间的不同特点,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潜力,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设置一些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是独立学院在教育市场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建立社会地位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在学科与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应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3.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努力成为地方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提高自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4.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 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等多种行业的重要因素,当然也会影响到山东省。二是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在具备通识的专业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的同时,更加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全方位培养人才。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回避目前独立学院所具有通病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特色定位、区域定位和规格定位等人才培养模式。在不丢弃学院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规范的前提下,我院按照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专通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要确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此同时还要有切合实际的保障措施,以贯彻计划的顺利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应该既能保证教学基本要求,又能发展学生个性,还能保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互动。

我院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过程中,重点培养两类人才。第一类是应用型高级人才,文经学院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学院在确立培养目标与规格时,既要考虑市场的需要,更要考虑生源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特长的张扬,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类是将部分优秀学子着力培养成创新型复合人才和精英型人才。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具体规格上,努力创建三个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完成相关专业基本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通识的基本理论前提下,进一步创建并形成三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第一,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一生双(多)证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人才培养的三个新模式,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包括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教学实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会带来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实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如图1所示。

1.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能降低“基础理论课”规格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在四年学习中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文经学院有相当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不低于母体学校的学生素质,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有信心且有能力选择深造,学校应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条件,圆他们的研究生梦。对于专科层次的学生,为其创造专升本的外部条件,有针对性地加强专升本课程的教学,根据不同专业专升本必考课程进行统一协调督导。

2.一生双(多)证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两(多)个专业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或学科竞赛获奖证书等)。对于不具备精英型、外向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前途的学生,学院为其创造条件,走一生双(多)证的人才培养途径,在每个专业的“限选课”中,增加一组与职业技能有关的课程,在全院通选课中,增加一定数量的职业技能课程。

3.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家庭条件好且素质较高的学生,采用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为其创造出国深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坚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教学模式,广泛与国外优质大学合作办学。打通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国内外)的界限,互相承认学分,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条件。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也不能表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饱和,尽管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困难,但有些企业依然是求贤若渴,有些地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大学生就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高校未来的办学规模和层次,也是检验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和压力如此大的今天,就业工作就成为每所高校的大事。我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中,重点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打造就业、创业链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院发挥独立学院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和高校的智力优势以及与社会、企业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开拓校园经济的资源和市场,为毕业生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指导,解决他们自主创业没有条件、走向社会没有经验的难题,创立了“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大学生自助就业试验园”。

大学生自助就业试验园是以帮扶大学生就业为目的,集研究、指导、经营、管理为一体,引进企业化运作模式的服务性、公益性机构。试验园按“国家扶持、社会参与、学校助推、学生自愿加入、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模式运作,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经营体制和管理办法,可为入园就业的大学生提供项目咨询论证、办理审批手续、争取贷款、法律援助、经营管理指导、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帮助、支撑和服务。试验园是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缓冲带、帮扶特困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援助站、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场、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模式的示范区、拓展教育功能的试验田、实现高素质人才成功创业的助推器。通过创办大学生自助就业试验园的实践,还将深入反思目前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纳入教学体系,拉长教育链条,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和市场实现无缝隙衔接。

2.提高就业指导课规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树立大学生就业的自信心,修正学习目标。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我院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进行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规格,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采用“理论教学+人力资源经理专题讲堂”的教学改革模式,聘请有代表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为特别讲师,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就业状况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视野。

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们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到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针对我院大学生的实际,结合不同的专业属性和方向,详细介绍当前烟台市及周边各市对各专业的需求状况;从用人单位的视角,讲授企业用人规则、标准,求职者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总结了就业成功的三大因素;传授求职方法、技巧,说明求职成功与求职失败者的问题所在;各人力资源经理们还通过自身的创业经历,剖析了大学生创业应做好的几种准备;此外,各人力资源经理还给同学们分析了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为迷茫的同学们指明了获得资格认证的前进道路。

3.广泛挖掘就业资源

我院借鉴湖北省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激励政策,鼓励教职工运用他们的社会资源,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对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教职工给予一定奖励,并按照推荐人数授予“就业贡献奖”。此外,学院还对往届毕业生进行回访,发挥和挖掘往届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开发就业市场。上述两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率。

4.政策与资金支持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到就业、创业链的打造,都需要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我院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文件,帮助大学生就业。出资一百多万元,创办大学生自助就业试验园。学校还为自助就业的大学生准备了2000平方米的办公经营场所,配备了常用办公用品和一些配套设施。

四、实践效果分析

我们把大学生培养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培养出的大学生,需要通过学校给予的各种大学生就业激励措施,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因此,大学生就业激励措施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叠加可作为动态系统的输入,能否就业与创业作为系统的输出。当大学生就业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适时调整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指标,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所以,我们也将该系统称为动态系统(如图1所示)。

通过近年来我院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就业激励措施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板块中,仅2008年,学院在规范教学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就下发了30余份文件;在提高考研率方面,2009年,我院应届毕业生中,考研上线率达到36.4%;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学科竞赛中,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机电产品设计竞赛、广告艺术设计竞赛和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截至目前,学院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5%;由文经学院创办的大学生自助就业试验园已经吸纳107名同学入园。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就业激励措施互融的综合改革方案的付出实施,得益于学院狠抓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构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平台的结果。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王宪杰 李相然

上一篇:基础课职业素养论文下一篇:渠道数字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