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

2022-04-20

摘要: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保障,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 篇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重点开展语言和阅读方面的教学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本文主要是从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措施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积极分析一些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方式和手段,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语文素质;培养措施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这些能力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为后续相应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师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教学,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虽然我国已经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推行了多年,但是考试制度的持续存在又使得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行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将教学的目光全部放在了考点上,只将考试内容大讲特讲,不考的内容则直接略过。这种做法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上拿个高分,因此这些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也过于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当他们离开了老师的指点与引导就完全不会自己思考问题,甚至连基本的预习课文都不能完成,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不到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完全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只单一实行了应试教育。现如今,在高等教育中出现的学生只会死做题,实践能力却差到极点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让今后的孩子们避免重蹈覆辙,小学教师必须尽职尽责,扛起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的大旗,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中贯行。素质教育中的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们听说读写等基本功,更要注重学生们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整体素质的全面培养和熏陶。

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思维方式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是小学生,所以思维能力稍弱,一般以形象性和具象性为主,但也正因为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尚未形成定式,所以只要教师在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思考方式上稍加引导,定有良效。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切忌抛开这些干做题。学生们的这种良好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对于他们后来不管是升学途中抑或是人生道路上,都是解决疑难问题的一剂良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创意情景,然后叫学生来参与活动,亲自演示课文情景;教师还可以在做一些课文相关提问时,尝试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提问,引导同学利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时,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抽象的意象概念理解中感受到课堂的生动活泼非常重要,而这种对学生的吸引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花功夫、费心思,比如脱离常规式的照本宣科,不再对着PPT照念,想更多新颖有趣的课堂模式,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的绝佳途径,为此,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上课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开放甚至创新课堂讲课形式,带动全体同学认真投入课堂,齐动脑、共思考。增强师生互动,将课堂主动权一部分过渡到学生自己手中,这样不但能让本就略为顽皮的小学生上课更加认真投入,让每个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而且还能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情谊。当知识与情愫交叉在一起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思想的个体,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然后有针对性地注重差异发展,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好一些课堂预设准备,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教师应该从“学”入手,“以学论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真诚的语言赞赏学生,激励學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心理素质较差,若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便小学顺风顺水,升上初高中后稍微遇上一点困难挫折也很容易就掉下队来,所以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会在一生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开发都十分重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实,面对挑战勇敢、坚强,出现问题沉着冷静,成绩面前不骄不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教师千万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予同学充分的尊重,对待小学生既不能过于严苛,又不可宠溺纵容,学生应该被教师公正平等地对待,在民主的氛围中协同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潜藏着许多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积极有意识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表扬学生的优异成绩,鼓励学生暂时失利的成绩,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锻炼他们在学习上面对挫折时的意志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教育。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让学生在课外知识中获得新的体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才会逐渐提升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颜峰.试述小学语文教育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4(17):124.

[2]王正友.浅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235.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府城镇百合华侨小学)

作者:尹梅瑛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 篇2: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保障,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素质;情感态度;审美情趣

关于语文素质培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要求,其中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帮助学生实现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一定的语感和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

一、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态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民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小学生只有热爱祖国语文,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学习祖国语文,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并为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语文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1)展示汉字这种方形文字的历史魅力,展示汉字跟随时代变迁的历史进程;(2)通过文字游戏展示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比如给“妈妈、爸爸和弟弟看电影去了”“昨天的比赛火箭队打败了小牛队取得了冠军”等句子加标点,或者改“这家水果店关门了?”中的问号为感叹号,使学生感受加上不同标点和改变标点后句子意思的改变,在自我探索中发现祖国语言的奇妙之处;(3)通过教材中歌颂爱国情结的文章和古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中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忍受折磨,通过顽强斗争,历经五年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教师要充分阐发其中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在熏陶下培养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热爱。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形成

张志公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出语感来。丰富的语言积累,作为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要素之一,它的积累分为课内语言积累和课外语言积累两种。课内语言积累主要是指通过教材文章的学习,掌握常用字和词汇,背诵优秀段落和诗词歌赋,熟悉各种修辞表达。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语文知识的基础地位,语文知识是形成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它能规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加深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火烧云》一文中,带领学生学习巩固新词语“紫檀色”“笑盈盈”等,感受作者对火烧云的形象描述,充分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熟读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外语言积累则主要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实现的。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优秀读物。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言积累,熟读文章优秀段落,在课外阅读中丰富文本的题材和体裁,感受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语感。

三、在实践中完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

语文能力即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语言顺利传递信息的一种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其实就是言语交际过程,这一过程又离不开语文思维。语文思维即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与语言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如,对交际内容的判断、领悟,思路的调整、语言的表达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或者创设合理的情境,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启发学生从“秋天”和“快乐”出发,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对颜色的描述,以及“日积月累”中“天对地,雨对风”的表达技巧,与学生交流在金秋时节做过的事,当一个学生谈起了放风筝的事,大家从买风筝或者做风筝到放风筝的趣味故事开展口语交际,大家讲述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的金秋时光,将快乐的情绪通过有条理、有逻辑的语言感染别人,比一比谁讲得最动听。

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水平,在各年级中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法。在一、二年级时,教师可以通过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为学生构建美好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从而关心自然和生命,通过诵读歌谣和浅显的古诗,为小学生铺开文学的画卷,带领学生进行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三、四年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中形象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和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为学生饱含情感地朗读,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沙群岛风景的优美,从文中优美的语言中学习对海水、岩石和珊瑚的形象描述;在五、六年级时,学习辨别相近词语的不同情感色彩,比较分析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效果,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语文素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吴忠浩.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王团兰

作者:谭翠莲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 篇3:

论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学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自身的力量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另外也靠教师利用手头的教学工具去正面地、积极地告诉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文学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文学鉴赏的能力,也就是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能力;二是写作能力,也就是把自己认为美的东西融化到自己的文章中,传递给别人,让别人能产生共鸣。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汉语有着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内涵博大精深,能把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把祖先留给我们的语言作为一笔财富传承下去。很多人认为学生从出生就接触汉语,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掌握得很熟练,就能随心所欲地应用。实际上,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距离准确、丰富的运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尤其是有些学生带有不同程度的方言,这就更需要教师大力度地培养他们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二、文学能力的培养

文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完成这个任务。文学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文学鉴赏的能力,也就是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能力;二是写作能力,也就是把自己认为美的东西融化到自己的文章中,传递给别人,让别人能产生共鸣。

(一)我们谈谈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学鉴赏是读者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用审美的态度去观照,经过感受、领悟、体验和理解等心理过程,最终从文学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和生活图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思想、道德、情操方面获得教益,并借以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那么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获益呢?

1.大量阅读、培养语感、积累经验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也就是说,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培养情操、提升修养的重要途径,文学鉴赏自然也由此而始。大量的阅读,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定的语感。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时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意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如此。”

2.广泛联想和想象,领悟真谛,提升自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要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作为唯一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在文艺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陆机《文赋》中说“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的《神思篇》中说“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则这样描述:“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由此可见,想象和联想能让学生自由地飞跃于古今中外,读到会心处可以轻轻微笑,读到尽兴处可以击节而歌,读到悲伤处可以泪流满面。

(二)我们再来谈谈写作能力的培养。

1.告诉学生要做个有情有义的人

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启发学生关注身边景、身边人、身边事,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要去发掘一粒平凡石子背后所包蕴的深刻哲理;一滴伤感的眼泪所诉说的青春心事。有情之人,看见落花,会心生时光流走,年华流逝之感,如林黛玉葬花一节,曾让多少人与她一起哀伤落泪;有情之人,校园里的一抹绿,清晨的一缕阳光,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都是充满生机、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有情之人,高树密林里的蝉声,稻花香里的半夜蛙声,午后浓荫里的一曲悠扬的笛声,都让人充满闲情逸致。所以生活处处都是诗,只要拥有一双慧眼,努力去挖掘,就会拥有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就不会感叹生活太单调乏味,下笔就不会无病呻吟。

2.告诉学生写个性张扬的文章

没有个性,所有的城市都是同一幅钢筋水泥的面貌;没有了个性,所有的音乐都是同一种旋律;没有了个性,所有的饭菜都是同一种味道,那么生活不在多姿多彩,工作变得索然无味。而且,人总是有个性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张扬个性,抒发心声是人的本能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青年人处于人生的起航阶段,充满了生命的渴望与憧憬,充满了激情与力量,心中对于爱与美的追寻将永不停歇。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宁都县湛田中学)

作者:李小平

上一篇:手术室医学护理论文下一篇:新课程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