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下大学语文论文

2022-05-01

大学生人文素质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大学生人文精神面临着缺失的困境,以智能手机为工具的“微”时代具有信息空间移动性、主体泛在化和内容碎片化的特点,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提出了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强化人文精神培育队伍以及建设人文学科教育“微”平台的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对策,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大学生人文精神包括自主独立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加之高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面临着缺失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模糊乃至缺位、道德素养弱化、心理状况不佳、缺少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等。

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有助于其全面发展还对大学内涵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当代,以智能手机为工具,“微”媒体代替了传统媒体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形式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信息条件,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精神“微”培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手机“微”时代的特点

(一)信息空间移动性。智能手机移动、便携的特点,重塑了“微”时代网络信息空间,使其具有移动性与即时性的特征。智能手机的可移动性,形成了一个具有移动性和即时性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其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信息得以最大范围的快速传播。以往人们需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进入“微”时代以后,获取信息都媒介在体积和功能上变得更加轻巧而丰富,小小的手机使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获取最新鲜的资讯。而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以及移动硬盘、U盘的广泛应用。也使得人们储存和携带信息的媒介变得更加多元,这些都是信息空间移动性的具象化体现,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样也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大学教师所制作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微课被教师上传到互联网上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打破了以往必须在实体化课堂上学习的局限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而多元。

(二)信息主体的泛在化。在“微”时代里,大学生同时拥有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信息交流、浏览网站等方面无关乎身份地位和文化程度,享有平等的权利,皆可以从自身立场对网络上的所有的信息和事件发表和交流观点,个体的参与热情被极大激发。大学生的思维往往都比较活跃,比较热衷于探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甚至在互联网和微时代的帮助下,已然成为了当前社会实践探讨和关注的主要人群。他们通过微博、头条、百度等搜索引擎了解事件的走向,并且结合自己所学的内容发表看法,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也通过各种APP传播事件,让原本不被重视的事件变得更具有影响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既是事件的讨论者,也是事件的传播者,他们就是信息主体泛在化最具象化的体现。除此之外,随着各大短视频APP的增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微博等途径发布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想要向社会传达的信息,同样也可以利用资深的实力成为网红博主,赢得更多的关注。

(三)信息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化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首先,由于“微”媒介的微容量,使得完整、大容量的信息必须进行片段和碎片处理,切割成许多个碎片以后才能被快速传播。我们以微博为例,如果想通过微博来发布一条信息,那么单条信息是有字数限制的,也就意味着信息发布者在发布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过精简信息内容或者凝练语言,来尽可能地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向世界传递更多的信息。除此之外,很多信息发布者为了能够将信息讲清楚往往需要将一条信息分成很多条琐碎化的信息分几次进行发布,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单条信息的容量往往不大,但是信息的传播速度却大大加快,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加。此外,海量信息时代,人们更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接收碎片化的信息,“微”媒体正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进而对信息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我们在前文中提到手机“微”时代的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空间的移动性,这不仅意味着信息的碎片化和微小化,同样也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信息资讯的时间上的碎片化,比如说有了手机之后,很多学生都会利用手机的便利性,在乘坐地铁或者上洗手间的时候来了解信息资讯,这样使得他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在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和手机,随时都能获取信息资讯。那同样也会给大学教师制作人文精神培育的网课提供一些借鉴,比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时长为5分钟到10分钟的微课,上传到班级群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极大的提升授課效率。

二、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正是由于手机“微”时代具有信息空间的移动性、信息主体的泛在性以及信息内容的碎片化的特点,给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工作提出了机遇与挑战。

(一)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工作的机遇

1.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更丰富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1]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思想政治课以及一些公共课,如大学语文这类课程上。事实上,这些课程是难以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目的,“微”时代出现和发展的例如微信、微博、微课以及微视频等让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例如 “学习强国”开设的“文化”频道,包含大量关于人文知识的内容;“国家人文历史”的官微,通过发布包含“人文地理”、“史家谈兵”和“晚清人与事”等一系列专题文章,向大众普及人文知识,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了知识基础。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也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图片和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料等信息,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人的精神,更加直观的感受一些涉及到人文领域的资料,很多博物馆还开设了虚拟游览博物馆的环节,通过将博物馆的文物以及内在的场景用视频记录下来之后制作成能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 AI影像,让参观者无需去博物馆的实地参观,只要进入互联网,通过博物馆的官方网站的虚拟板块就可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而这对于微时代的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说,也更加有趣味性,而且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

2.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法更多样

手机“微”媒体创新摸索了很多信息传播方法,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多样的方法。信息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传播,满足大学生群体对人文精神培育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得以使人文精神教育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渗透式展开。除此之外,微时代的到来也让大学生成为了人文精神培育的主体和参与者。在既往的传统的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教师会收集资料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进入“微”时代之后,老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制作人文精神培训的课件,成为人文精神培育的参与者。(二)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挑战

1.手机“微”时代的高校工作者应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等。[2]高的信息敏感度和信息道德是高校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有灵敏信息意识的教育工作者能将手机媒体中最新的信息与人文精神培育无缝对接,有崇高的信息道德的教育工作者能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精华的部分,与当下社会热点结合。

2.手机“微”时代海量信息给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增加了新的困难

智能手机是学生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基本实现全覆盖,甚至5G时代的到来,学生可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交流观点,“微”时代碎片化的“快餐”文化,大学生主动或被动的接收片段的信息,加之本身又缺乏相关的人文素养和批判精神,使其难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明辨是非,认清善恶,这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工作增加了新的困难。怎样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驱逐那些错误的、歪曲事实的、搬弄是非的思想垃圾是摆在全社会的难题。[3]

3.传统的人文精神培育模式受到挑战

手机“微”时代信息传播开放即时性动摇了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工作的话语权。由于“微”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传统培育模式的灌输式教育和教育过程的可控性特点,呈现出主动学习和不可控性的趋势。处在“微”时代中,人人都能够在“微”媒体平台中隐瞒自己真实身份信息,正是因为信息传播的大众性和开放性,传统的培育方式已无法全面掌控大学生的真实和实时的思想动态。

三、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策研究

(一)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

要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使其能在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中尽可能的明辨是非,认清善恶。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手机“微”时代的特征,认清现实状况, 加深其理性认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社会阅历往往比较少,但是又容易对一个点时间投入特别多的热情,所以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手机“微”时代的认知存在一些偏差,看到了手机“微”时代所带来的便利性,却没有意识到手机“微”时代的负面影响。所以如果不进行仔细的引导和正确的宣传,就可能发生学生对于手机“微”时代认知上的偏差。其次,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自律意识,做到理性过滤负面信息, 不信谣、传谣更不造谣。因为互联网的信息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影响力也很大,而互联网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一旦出现谣言或者错误的信息,很难第一时间对信息发布者情况以及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而大学生由于三观还未彻底定型,而且本身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他们在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的时候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会因为一些谣言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所以这也需要学校能够针对这一特点,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网络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习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学着用更加客观公正冷静的态度来分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不被谣言所影响。

(二)强化人文精神培育队伍

一方面,高校要设立专门的人文精神培育工作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培育责任,建立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者准入机制,从全校广大师生中广泛吸纳,精心遴选,壮大队伍规模。另一方面,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者也要继续加强自己的“微”信力,扮演人文精神建设先行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微”媒体,例如开通微信个人公众号等,采用适合大学生的“微”话语内容和方式,在话语生成中融合人文情怀,开展人文精神“微”培育。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在人文精神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将学生引入人文精神培育的队伍之中,通过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中来切实的感受到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比如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也可以成为人文素养培训课件的制造者,比如说很多教师都会邀请学生参与到人文素养培训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参与制作过程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念。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和人文素养有关的社团,通过自发组织制作相关的视频资料互联网上进行推广,自觉地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职责。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培育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在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的参与度,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理解。

(三)建设人文学科教育“微”平台

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高校要把握“微”时代特征,顺势而为搭建人文学科教育“微”平台,积极调整现有的人文类课程体系,补充现有的课程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第一,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微"阅读,拓宽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途径,拓展课程内容。现在很多学生都比较善于而且乐于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最新鲜的资讯,并且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比如微博、豆瓣、百度贴吧等,所以这也就要求学校在开展人文教育“微”平台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在信息获取方面的这一关键点和兴趣点。将一些人文类的知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文章或者富有趣味性的漫画,通过学校自己的微博号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和宣传,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内容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善于结合一些在学生中间讨论的比较高的热点实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自觉的成为人文知识的扩散者和传播者。第二,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中,通过制作人文学科的“微”课程,并投放在“微”平台上,为学生自主学习人文知识提供学习资源,有效地提高人文学科教学的灵活性。“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时长较短,内容凝练的互联网课程。它和传统的网络授课以及现实中的授课不同,在授课时间上更加短小,在空间的利用上更加灵活。比如以往现实中的线下授课,一节课在45分钟左右,时间比较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难免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影响,而不会全程全身心的投入到授课过程中,所以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效果。而“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讲解的内容也大多以某一个专题或者重点为主,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比较浓缩,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这段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精华知识,简短的时间也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不必收到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个联网的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学习。

四、结语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一直是一个不变的话题,各高校应紧跟时代潮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的普及,也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法,这样的背景下只有抓住手机“微”时代的特征,优化创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善待自己与他人,担负起社会责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剑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再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8-61.

[2]杨伟康.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赵飛,卢蓉.“微时代”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62-65+88.

课题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建培育研究 2019-ZDJH-363

作者:罗晓霞

大学生人文素质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2:

高校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探讨

摘 要:针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出发,阐述高校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的教育与传播,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加深对地方人文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地情的深入了解,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地方、回报社会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和充实人文知识,树立人文意识,通过有效途径,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图书馆 地方文献 大学生 人文素质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塑造者。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知识资源库和文献信息平台,在学校的育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办好图书馆就等于办好了学校的一半”。纵观图书馆的演进历程,概括地说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文明的殿堂,中外名人的优秀作品和思想文化精髓在这里渗透传承,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知识新技术在这里汇聚传递。毋庸置疑,图书馆在人类知识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也使他们的人文素质和道德观念以及精神境界受到一定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特别是借助图书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献这一资源优势,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利用地方文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

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关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可谓是区域风貌的“百科全书”。地方文献根植于地方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传统,从获取人文知识的层面上来讲,挖掘利用好这些蕴含着丰富的地方人文特点和内容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会,在人文领域各个方面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献资料,对大学生积累人文知识、磨炼意志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塑造健康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被称为知识宝库、第二课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地方文献记载的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体现了一个地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一个地区情况的缩影。地方文献要起到存史、资政、励志的作用,必须在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知识需求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借助地方文献这一“百科全书”,为提升人文素养和促进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认识到图书馆在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图书馆在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所具有的阵地作用,认识到具有人文属性的地方文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更应该利用好图书馆这方人文教育圣地,树立长远眼光,紧跟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找准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地方文献的教育与传播,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地方文献的博大精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扩大文献信息服务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文化引领,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杨叔子曾深刻指出:没有科技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趋于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人文素质都需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行动上的塑造,才能不断提升境界,去领略人类的文明与历史,感受文化的博大与精深,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颖,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勇于挑战,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功利主义思想较浓,自我表现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文化修养和自律意识,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校园里打扮时髦的女生和男生随处可见,高档手机、名牌穿戴令人目不暇接,但老师布置写一篇很平常的文章却语句不通、错字连出。部分大学生热衷于关注娱乐性的事物,对于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以及参加公益行动和该民族优秀文化探索活动热情不高[1]。他们的课余时间几乎被玩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所挤占,许多大学生身陷高科技的“围城”。由于对前人的、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和解读无法深入,没有系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实践[2]。尤其是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夹击下,不少大学生感到困惑迷茫,心灵无所归依[3]。这些现象实在令人堪忧。不少专家呼吁,如不尽快采取果断措施,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教育,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毁掉的一代。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建,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未来。人文素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图书馆作为历史文明的传承单位和重要的文化传播阵地,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学校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服务育人的重任,通过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文献服务,进而对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熏陶,使他们不但具有丰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更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情怀,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3 利用地方文献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研究和特色馆藏建设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已成为各馆的镇馆之宝,被视为衡量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成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作为三大支柱的首要任务。

首先,发挥导读功能的作用,开展地方文献利用活动。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师生获取知识的窗口,处处渗透着智慧和人文的力量,时时产生着启迪人生、塑造心灵的育人效应。大量珍贵的特色馆藏和文献资源,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思想的熏陶和行为的规范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必须利用文献这个特殊载体和教育平台,以其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多样的文献服务模式,加强人文渗透和人文熏陶,通过宣传栏、书评、征文、专题讲座、读书活动等传统教育导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特别是抢占地方文献这个特殊阵地,打造具有深厚底蕴的、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为促进文化交流提供深层次服务。

其次,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地方文献的影响力。高校图书馆作为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之一,应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让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文献,不仅成为镇馆之宝,更应该做好开发利用工作,并通过数字化方式对地方文献进行保护、备存和提供网络利用,更好地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图书馆可通过挖掘文献载体的内容,举办地方文献知识竞赛,创办学生读书社团,开办阅读沙龙,以传统优秀文化、先进思想、道德楷模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人文素质和悦读教育。通过制作人物专辑或选择人文历史事件,举办专题性的展览,领略众多成就卓越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结合时事和社会热点,邀请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专家名人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校友作报告,讲述他们学习成长和创业成功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鲜活的事例,引导教育大学生要志存高远,拼搏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发挥网络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建立开放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已成为学习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只靠书本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重视课上课下的互动和网上网下的贯通,建立交互式网络学习交流平台,使师生随时随地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地方文献共享服务模式,拓展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发挥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作用,与当地政府部门、宣传机构,包括文化局、广电局、志史办、图书馆和学术团体等建立广泛合作共享关系。开放网上文献资源的访问权限,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保证地方文献的人、财、物的投入,使地方文献的建设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建立地方文献微信平台、QQ交流群、网站等,使地方文献在互联网+时代彰显出更大的魅力。

4 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应从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优势出发,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服务模式,主动面对未来的挑战,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独特的视角和途径出发,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思想道德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上下功夫,从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维度出发,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使大学生自觉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纪小丽.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推行策略[J].语文建设,2013(32):30-31.

[2] 过仕明,邸春姝.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51-152.

[3] 万朝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7-8.

作者:纪小丽

大学生人文素质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成为社会共识。本文以一次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当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做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思考;读书环境与氛围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决定了人的健康发展程度,一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则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从生源质量和构成上来说,人文素养可能更为薄弱一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独立学院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采用问卷方式,对全校大一新生进行了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分,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本文从问卷反馈的信息中来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主要从母语基础能力测试、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人文常识的掌握程度、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大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这五个方面设置。从对问卷所做的综合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1.母语基础薄弱,人文常识较为缺乏。问卷中设置了两个关于母语基础字词能力的问题,结果全部答对者分别为40%和9%,这说明大学生对于母语的把握非常薄弱。人类文明进程中所积淀的人文、自然、艺术、中外文化等内容,是形成价值取向、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对于这些文化常识的把握是衡量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从问卷结果来看,54%的学生肯定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3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有7%的学生则认为“基本没用”。调查显示,40%的学生能准确选择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对于最能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唐诗宋词,43%的同学表示能够背诵并掌握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写出一些重要文化现象发生的朝代,主要有五胡乱华、开元盛世、胡服骑射等,五个选项中能够正确回答4个的占21%,正确回答3个的占17%,正确回答2个的为10%,全部错误或空白不答者却占了42%。另一个考察学生对于甲午海战、辛亥革命、秦始皇统一中国等重大历史事件把握的问题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由此看来,同学们虽具备一定的人文基础,但整体情况令人忧心。大学生的人文常识比较缺乏,这也正是迫切需要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所面临的问题。

2.课外阅读功利化,人文底蕴不足。课外阅读能够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自觉的课外阅读就是自觉地接受人类文明进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同学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如何看待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情况究竟如何呢?调查显示,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安排依次是上网、读书、做兼职、上各类辅导班、运动等。在对待课外阅读的问题上,67%的学生认识到“应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素养”,23%的学生认为应该在“精通专业知识基础上,阅读部分经典图书”,也有3%的学生认为“读不读影响不大”,6%的学生则选择“只阅读具有使用价值的书”。针对人文类书籍的阅读,57%的学生表示愿意抽出时间阅读,觉得那是一种享受,27%的学生则表示“愿意,但只是偶尔”,有6%的学生则表示对人文类书籍“没兴趣”。如果把学生选择的课外阅读书籍类型进行排序,从多到少依次为:中外名著、时尚杂志、历史哲学、养生励志、文化随笔、武侠言情、古典诗词及其他。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人的时间被碎片化切割,学习也成为碎片化学习,安安静静地读书成为一种奢侈。同时,由于声像技术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读图和读屏,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注重实用性,用在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类书籍的阅读时间只能越来越少。根据调查,只有27%的学生全部阅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57%的学生只是阅读了其中的一两本,4%的学生则表示没读过,只是通过老师介绍或其他途径有所了解。下面表格中是一些影响深远的中外名著的阅读率统计,也许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3.自我定位模糊,社会认知有待加强。一个人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认知折射出的是人的世界观、道德观以及对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这是一个人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学校、班级开展的义务劳动或社团活动很有意义,“条件允许会积极参加”。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大学期间既要“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练就一项专业技能”,也要“提高个人素质,尽可能完善自我”。在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中,很多同学也都认为“足够的金钱”、“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身修为”是并重的。在对自我生活现状的调查中,43%的学生表示自己“生活充实,有意义有目标”,40%的学生选择“悠闲快乐,没有太多想法”,17%的学生则觉得“生活茫然,比较被动消极”。在被问到是否经常关心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时,33%的学生选择“经常,每天会花较多时间关注”,36%的学生选择了“每天会花一点时间关注”,30%的学生则选择“偶尔,有时间就关注”。在对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生活的压力、个人意志的薄弱等,都可能让一个人走向极端。显然,大学生能够很清醒地意识到来自社会的压力,但对于自己的定位却比较模糊,缺乏生活规划,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茫,这也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重要原因。

二、关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人文素养的缺失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任何个人都是受时代裹挟的生命个体,大学生也不例外。声像、网络等媒体的发展,视听时代的潮流,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的抉择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的大学教育既要清醒地看到这一趋势,但又决不能盲目随波逐流,而是要保持教育者的理性和独立性,充分发挥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引导作用,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1.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做人,做职业人,做有人文素养的职业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剧,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却相对忽略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类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状态,这显然有悖教育的宗旨。一个学校的形象是由一个个学子走向社会后的全面表现建构的,而学子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则是由在校期间的各类课程来建构的。大学教育在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系列文化素质类课程,例如文学、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艺术欣赏、传统文化等,还可以组织一系列人文讲座,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自然的关注,对高尚人格、高尚情操的追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了解学生精神需求,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学生,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同时,又生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无所不在的网络、电视、手机等提供了很多鱼龙混杂的信息。这本身就注定了90后大学生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观念新颖,思维敏锐,追求个性;另一方面,他们对身外世界还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和自律意识,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过分崇尚自我,自由散漫,追求享受玩乐,对生活和未来缺少规划,比较迷惘。时代在发展,教育也一定要与时俱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特点,既要理解,又要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自我和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全的人。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统一起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求索思辨,独立思考,走向健康的成长与发展道路。

3.丰富校园文化,搭建人文活动平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学生对自己母校的心理认同和归依很多是来自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校史教育、社团活动、各种技能大赛等。一个学校从创办到发展的历史,往往凝聚着诸多的艰辛和努力,也汇聚了独特的智慧和传承,自然环境、人文气息、教师风采、学长们的创业等等,这些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校园之间的感情纽带,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母校,比如校史讲座、校园摄影大赛、人事随笔征文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学生社团为大学生组织活动、锻炼实践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鼓励学生组建各种类型的社团,如演讲协会、书法协会、读书沙龙、话剧社、校园乐队等,学校应在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等。再有,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技能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多媒体制作、摄影、应用文写作以及各种专业技能等,这样,把学习、校园活动与生活、就业联系起来,既是生活能力的提高,也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了基本技能。

4.营造读书氛围,建设读书校园。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在书的世界里徜徉,品读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回眸历史,体悟自然,冶炼情操,在纷繁的世界养成自己高雅的人格。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该是提升一个人人文素养的最好途径。通过阅读,同学们不仅能得到专业学习、日常处世与课余生活等方面的引导与启迪,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巩固专业思想,而且会在心中驻存永久的温暖与感动,成为人生中珍贵的成长动力与精神财富。读书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学校要有意识地营造健康的阅读氛围。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阅读的各类优秀图书,教师也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引导学生。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了各层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在一起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乐趣,相互讨论,相互感染,都受益匪浅。

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必能形成一个爱读书的校园风气,沐浴在书香中的大学生活必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母语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研究”(编号:GDKY2011-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卢雪云(1971-),女,硕士,讲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大学语文研究。

作者:卢雪云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论文下一篇:体验式教学中的计算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