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2023-05-04

第一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商老庄乡中心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素质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两者之间的有机整合,把听说读写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商老庄乡中心小学深入开展语文主题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素质。

首先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明确语文主题教学的内涵包括一个中心:以语文教材为中心。三个体系:主题书法体系,主题阅读体系,主题习作体系。然后学校语文教师展开讨论,就本学段学生在语文主题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发表看法。老师们针对书法、阅读、习作等方面的主题教学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为今后语文主题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通过语文主题教学研究,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体系,定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韩道刚)

第二篇: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积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及它强大的美育功能,承载着这方面的重任。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强化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道德素质。其次,要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第三,还要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以此来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

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

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是文学课程考察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提出创新点,以至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课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这个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不仅如此,今后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了尝试。我们设立了“古代文学专题研习工作坊”的课程,共2个学分,每周2课时。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根据古代文学作品选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朝纵深的方向拓展,给学生布置专题,让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下根据专题内容来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通过查资料、准备教案的过程对本专题有了清晰深入的认识。这种方式的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第三篇:学生干部如何提升自身素质

(提纲)

大学生干部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和灵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准,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也是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

一、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养

1、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德”。它是现代人素质的灵魂,也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最重要条件。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对一个人的成才与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德有才,是能才;有才无德,是害才”。因此,作为大学生干部,首先德要合格,即应该比一般同学要有远大的理想,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上要有强烈的上进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作斗争。

新形势对高校大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大学生干部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大学生干部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高校大学生干部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干部提供规范的道德基础。

加强大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原则和方法:选好。选拔学生干部也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原则,在选人上尤其要突出对“德”的要求。用好。引导学生干部热爱自己从事的社会工作,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积极投身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管好。建立健全关于大学生干部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工作监督,将学生干部的“学徳”考察放在首位,促进良好“学徳”的形成。加强管理工作,建立大学生干部档案。做好大学生干部管理的前提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好调研工作,分类建立学生干部档案。

2、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学生干部是各种学生活动的决策者和组织者,组织一次活动,实施一个计划,使学生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作为学生骨干和带头人,经常是各种学生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把广大同学吸引过来,组织、发动起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时还得出面协调,争取哀得上级或相关部门的支持。这都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表达能力。它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两种。作为学生干部,经常要拟定计划、写总结报告及各种汇报材料等,没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很难胜任的。此外,学生干部还要经常主持会议、布置任务、发表讲话、传达指示、汇报工作等等,没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是难以胜任的。要具备以上两个表达能力,关键还是要学好中文。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作为学生干部,应善于通过网络、广播、报纸、黑板、广告栏等各种信息源,及时掌握、收集、分析、反馈各种有效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既能让同学们在第一时间掌握有效信息,又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借助于一些媒体(如BBS)发表或发泄的意见或建议,做好老师与同学的桥梁或信息使者。

社会交往能力。现在学生开展活动已不再局限于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院系、而是经常要跨年级、专业、院系甚至跨学校。学生干部不仅要经常和本班、本年级、本院系、本学校的同学合作,还得与其他班、年段、院系乃至其他学校或社会上的单位等进行共建,如组织班际活动、校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还有些大型的文体、科技等活动的拉赞助工作,都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共生存的时代,更强调与人相容合作共处,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很难有大作为,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中科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说过:爱因斯坦一人拿诺贝尔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大学科和交叉科学的时代,团队精神很重要。在学校,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做人,应当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同样,学生活动、学生工作也不是靠一两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集体的共同智慧,靠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行。而当今大学生普遍个体取向明显,较注重个人奋斗,集体意识弱化,协作精神不够。因此,作为大学生干部应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知人善任能力。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时说:“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民镇国,保证后方安定,我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但我能大胆放心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我胜利了。”可见,能否知人善任,事关工作成效、事业成败。作为学生干部,对部下或同学的个性、特长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知人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人的优势或长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灵魂,是一个集体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青年工作有新的特点,要求大学生干部也应具备创新精神。大学生干部如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没有一点创新精神,工作只能是被动的,开展的活动也是没有新意的,就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也就无法与时俱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因此,作为学生干部应领会、吃透上级组织的精神、意图,从本系、本年级、本班级、本宿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总之,作为学生干部,不仅要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领导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

3、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工作,搞好学习的物质基础。作为学生干部,既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又要抽出时间从事学生工作,还要应付平时自己私人活动,这就意味着学生干部要比一般学生耗费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魄,是很难胜任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作任务的。因此,学生干部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去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

4、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内在的心理因素,它影响着人的意志过程,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发展,事业的成功与非智力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新世纪高校学生干部,如果兴趣狭窄,性格孤僻,情感贫乏,意志薄弱,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主动精神,是根本不可能做好学生工作的。所以,学生干部应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丰富健康的情感,热爱学生工作,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同学,引发他们强烈的感情共鸣。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多方面的求知欲望,掌握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动权。锻炼坚强的意志,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二、学生干部如何提高素质

1、工作意识及培养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在有了正确的工作定位后,学生干部应当不断强化工作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大胆地推进高校青年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个工作意识一般可包括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学习意识,宣传意识,危机意识等,而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等四种意识是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意识的集中体现。

(1)大局意识。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我党四代领导人核心一贯的思想,也是政治意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大局意识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想。高校学生干部是作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实施者,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校学生干部要明确培养大局意识的重要性;顾全大局是维护团结稳定的基础。顾全大局是维护团结稳定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对学生干部而言,从大处着眼,大局就是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学生干部要立志成长报效祖国,要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小处着眼,大局就是搞笑的稳定和发展,学生干部就是要自觉维护搞笑的稳定,用自己努力的工作赢得同学的信任,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架起学校与广大同学间的桥梁,切实为同学成才服务,为学校分忧。强烈的大局意识是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校学生干部应明确自己所处各种环境中角色和应承担的职责。在人的一生中,大学时期是步入社会实现理想最关键时期,每位学生干部都应抱着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学校、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学习。

缺乏大局意识的主要表现;自我意识浓重、责任意识淡化;比如在2003年,蔓延全国的SARS病毒时期,北京的一些大学生干部因为恐惧非典,恐惧隔离,不顾禁令离开学校,从而把SARS病毒的危险也带回了家乡。有的学生干部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遇到困难没有身先士卒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奉献意识低下、角色意识弱化。现实中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挑易推难,只从个人兴趣选择工作,心情好时工作满腔热情,心情不好时推得一干二净,置大局利益于不顾,甚至还高校团体,没有为集体的利益添砖加瓦,而是为小团体的利益勾心斗角,这样的工作室片面的,狭隘的。

大局意识培养途径。学生干部是一些学生组织的管理者,分管一定工作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学生干部要有驾驭全局的意识,有机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处处为同学着想,维护、管理好集体。

1、以爱国情怀激励青年、以崇高理想引导青年;作为学生干部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大局意识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大局意识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2、以先进理论武装青年、以集体观念教育青年;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装头脑,通过真学、会用来提高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每个学生干部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一实践锻炼塑造青年、以探索创新要求青年。实践的工作是锻炼提高学生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完善、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工作中要深入实际,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和培养,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逐步培养优良素质。

(2)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团学组织作为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年学生的先进青年组织,就肩负着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肩上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团学组织必须拥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干部。

作为学生干部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深刻的社会变革使高校团学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校学生干部必须要及时对新事物、新问题做出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和对策。社会变革使高校团学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高校团学工作有许多新的领域要涉足,许多新情况要研究,这使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着新的考验,给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环境变化使高校团学工作面临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生干部来源于普通学生,可以说是“第二职业者”,开展工作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克服更多的困难。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是工作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高校团学工作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文化发展都发生着变化,加之学校与社会的发差和冲击等等,这些都使团学组织的凝聚力和学生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多年来,学生组织的活动形式走向模式化、固定化,有些活动形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活动的内容来讲,虽然学生的需求有不断的增长,但是学生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依旧,工作缺乏延伸和大胆的创新,不能开展一些独具特色的活动满足大家的新需求。从干部个人素质来看,学生干部多有依赖思想,思维上懒散,依赖于管理教师或辅导员的安排。许多学生组织培养的是会办事的能力,而不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工作方法简单;主观能动性不够;探索精神不足。

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坚持开拓创新,强化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高校学生干部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没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思想不求进取,抱残守缺;工作中按部就班,踌躇不前,就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高校学生干部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立志建功立业,强化成才意识;高校学生干部要正确认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利益与付出的关系,克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断强化岗位建功意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应变能力,才能真正有所建树,有所作为。转变思维方式,强化超前意识;有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否则将难以做好一流的工作。”高校团学工作也是如此。高校学生干部要以充分的准备、有效的设计准确地把握未来,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应变能力。总结前人经验,不断探索前进。高校学生干部要随时注意把自己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地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带有规律性、趋向性的东西,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摸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预见必然,预察事变。

(3) 服务意识。

培养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共青团建团宗旨的体现;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青年的内在需求。

缺乏服务意识的表现;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广大学生干部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担任各种社会工作,积极参加学校建设和学生管理,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义务地为集体、为同学服务,成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得力助手,为学习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学生干部在服务意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依赖性强、主动性差;工作适应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

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重视入口把关,在选拔中提高;学生干部的选拔一方面要公开,对各级干部的任职条件、工作任务与职责等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公平,根据学生的学业、工作情况和表现等,将品学兼优、素质高、群众基础扎实的学生选拔到干部岗位上。加强干部培训,在学习中提高;各级团学组织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指导,在工作指导中灌输服务理念。明确认识高校学生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主体,针对一年级学生干部要特别重视,帮助尽快熟悉团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团干部真正做到了解团情、熟悉团情、掌握团情,在此基础上尽快掌握工作方法。提供锻炼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各级团学组织应重视活动这个载体,为更多的学生干部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在活动结束时干部应及时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拓展工作平台,让学生干部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同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全方位的素质。

(4) 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社会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年轻人的合作和亲社会行为是得到社会接受的最重要的性格特征。具有合作性的年轻人更受社会欢迎。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阶梯。合作既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团结。协作,在未来社会更需要。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如果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比尔盖茨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位我工作,只有合作,是我最喜欢和最欣赏的。再比如,中国古代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廉颇负荆请罪,才有了赵国国势的日益强盛。

合作意识培养的途径;确立合作教育思想是培养学生干部合作意识的前提条件:树立崭新的教育功能观;塑造新型的师生合作观;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干部形成合作意识的有力保障。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人类活动的自在性,促使主体间的合作交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在走向自觉,从自发走向自主,因此也对交往中的人际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社会方面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合作环境;从个人方面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以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前提,如宽容、尊重、诚信。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了解、遵循和掌握一下所述的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课堂、活动、家庭是培养学生干部合作意识的主要途径合作式的课堂教学、集体活动及家庭所设置的各种合作情景,是要学生进行操作、体验从而获得认知、情感,并将其所学知识与实践相互对照,相互验证,升华为信念,最终形成意识。而这些使得学生乐而忘返的活动,恰好就是社会希望他们的。

2、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及培养

活动策划能力。策划即筹划、谋划、设计。策划能力指的是学生干部根据活动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进行谋划,设计与确定最佳活动方案的能力。学生干部的策划能力包括一下方面:善于思考的能力;学习调研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捕捉准确信息,积累整合才能练就创意能力;谋划创新的能力;把控预见的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的培养,必须先拥有良好的创意习惯。创意思路决定了策划的水平。 活动执行能力。活动执行能力,指的是相关活动发起人实施开展实际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学生干部的执行能力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成败。活动的执行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准备期、现场执行期和结束收尾期。活动准备期的主要工作是活动的发起、现场剧务(剧本)策划。要求计划严密、思考周全、科学分配。现场执行期的主要工作是统筹组织、责任监督、现场控制、突发事件处理,要求团队合作,冷静应对。结束收尾期的主要工作是清理现场、活动总结以及宣传报道、活动展示等。要求仔细思考善于总结,在肯定成果的同时,能准确找到漏洞,并及时召开会议说明不足,防止下次出现同样的失误。这是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优秀的学生干部除了要具备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外,还应具备写作能力、待人接物能力、语音表达能力等,这些易被忽略的能力,却又是平时工作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干部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干部策划能力、文字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的直观体现。学生干部的写作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公文写作,二是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干部必须掌握的工作能力,公文写作一般包括通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等工作经常遇到的文本写作。团学工作中,及时准确地发布新闻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干部而言,新闻写作较其他能力与素质,相对更薄弱,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新闻不是文学作品,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替代事实的描述。新闻写作主要包括信息和通讯的写作。

待人接物能力。接人待物有三大原则:尊重他人、热情待人、真诚做人。待人接物时的语言与行为,往往可以给人最直观的印象,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有风度的直接依据。而作为学生干部,有较多的社交机会,待人接物时的技巧与礼仪更显重要。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干部必备能力,强有力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干部各方面的发挥,更有助于学生干部建立威信,树立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干部,要善于领会领会领导的意图、同学的意愿、他人的目的,同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一般来说,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提高表达能力。

2、演讲能力的培养。演讲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直观体现,演讲者必须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对演讲领域的深入研究。拥有良好演讲能力的学生干部,对语言非常敏感,十分关注优美语句或是精彩的文本写作。获得演讲能力的优秀演讲者实质是可以随意将个人情绪融入文本所描述的境界,并与听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统筹安排能力。统筹合理地安排工作,寻找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一个学生干部应该思考并实践的问题。工作效率提高了,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和经验。只要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认真思考,任何人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操作:列出个人个人计划,并且用明显的方式提示完成的进度;安排随时可进行的备用任务,尽量不浪费时间;每天定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不要影响主要任务;把所有工作划分事务型和思考型两类,分别对待。

三、工作方法与技巧

1、团队建设。“共同思考者,才能共同决策;共同决策者,才有共同的责任心;有责任心者才能做好工作。”从这句关于团队建设的格言中可以看出,共同思考、共同决策是团队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在学生团队中,要掌握如何实现共同思考和共同决策的方法,关键在于构建团队文化、学会人际沟通、掌握授权规律。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一个团队的文化,决定着它的核心竞争力。团队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凝聚团队成员得到共识与合力,形成和谐的群体关系,高效的完成工作。而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即不断地满足团队成员、服务对象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团队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激发出团队成员的智慧与积极性,促使图案对健康发展的同时,使团队成员和服务对象获得更多的利益,得到全面发展。在团队文化和共同意愿的支配下,团队成员产生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交互行为,并努力自觉地去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以团队的整体利益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文化与愿望成为团队生存和发展以及团队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团队文化构成的第一要素是平等民主;第二要素是信息和知识。在构建团队文化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注重发挥团队负责人的领导作用;要注重团队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团队的学习。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团队成员,团队内的个体必须学会和别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因为团队工作要求集思广益,团队成员间彼此分享信息和智慧,以激发出潜在的团队力量,实现团队1+1>2的优势,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作为学生干部,在人际沟通中应掌握以下几种人际沟通的技巧:懂得尊重别人;做一个出色的交谈者,寻找和对方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看法。从而使对方认同自己,产生一种最初的共鸣。能从对方角度看问题,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学会真诚的赞美他人。学会拒绝,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学会有效地倾听,不要以为为中心,要积极主动的倾听,真诚关注,话要听完全,善于听出弦外之音,对事不对人;

2、个体发展。作为团队管理者,不仅要会使用学生干部,更要为学生干部的提高和发展服务。因此,团队的管理者要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的为团队成员个体发展提供机遇、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何用绩效评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等。对于学生干部而言,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工作方式、成效等,及时总结与反思,在工作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增强个人魅力,树立自己品牌,做好自身发展生涯规划。

3、过程管理。在团学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过程控制对团队活动加以监督和约束,通过细节管理保证团学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通过规范管理来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实现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这就是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这里统称为过程管理中的方法问题。过程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计划的顺利进行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因而控制标准的制定必须以计划和目标为依据。

其次是注重细节管理;学生干部做好细节管理的要求:学生干部要学会灵敏地识别出细节,要学会分析细节背后的内涵,要学会细节、全盘,在细节,要培养细节管理的良好品质。细节管理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讲究以点带面,突破细节本身。讲究对细节本身要传达得细致入微。追求人性化。

最后是规范管理;木桶理论告诉沃恩:木桶盛水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最短的木块,更重要的是各个木块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要是团队这个“木桶”能够多盛水,不但要使各个木块尽量一样长,还要使得各个“木块”非常规则。因此需要对团队及其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下面以学生社团建设为例简述规范管理的方法与过程:建立章程、定期检查,注意学生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注意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化;活动公开、群众参评,注意学生社团的公开化;纵向发展、横向联系,注意学生社团的联通化;求存求精,树立形象,注意学生社团活动的经常化。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法学系的学生。

那么我就先以法律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大家都知道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

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这些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活动。

我们要有权利意识,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接下来我们谈谈在道德方面提升公民素质,我们在平常的学校生活中,要懂得尊师重道,与同学们要友好相处,热爱生活、生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掌握好人际交往能力,平常不要羞羞答答,像个大姑娘。我们要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做一个有道德的川农人。我们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我们不歧视别人,我们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爱护公物,不践踏花花草草......我们爱学校就像爱我们自己。

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来学校读书就要肩负读书的责任,我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呀,不能在学校里百无聊赖地过日子。不能像养老一样地在学校过日子。

紧接着我们来说一下在科普方面提升公民素质。首先,我们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再次,在遇到封建迷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拒绝参加,而且要告诉亲人们这样做的危害,而且,在节假日可以和亲朋好友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不仅能享受天伦之乐,更能学习科学知识。此外,我们可以成为科普工作的志愿者,组成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以讲座、问答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当然我们大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提升公民素质,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因为我相信你们的慧眼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公民素质水平。

最后我谢谢大家啦!

第五篇:创建文明校园 提升学生文明素质[定稿]

“创建文明校园 提升学生文明素质”说明报告

吴都小学始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文明校园的巩固提高工作,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我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全县教育质量的楷模。在创建市级"文明校园"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突出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育人功效。

1、清明节期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学校首先国旗下讲话、电子荧屏等对“网上祭英烈”的意义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宣传,宣传革命烈士的事迹,然后,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组织全体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专题网页,通过网上祭奠英烈,网上鞠躬、献鲜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2、六一期间开展美德少先学习活动。

我们首先开展我校向我校市级美德少年程洋同学的学习活动,然后利用国旗下讲话,程洋同学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广泛开展向全省及全国美德少年的学习活动;充分的利用主题队会,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大屏幕观看全国《百名美德少年事迹展》,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同时依托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我们要求全校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开展集中、交流讨论、投票等活动。

3、七一开展童心向党活动。

各中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利用班队活动结合红歌创作背景、歌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交流分享红歌故事,书写读书心得等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班队会课、音乐课聆听、学习和传唱歌曲。在各中队内开展唱红歌比赛,调动队员学习、传唱红歌的积极性。

4、十一国庆节期间,开展“国旗敬礼”活动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个活动,积极部署我校大队部广泛发动各个中队,踊跃进行网上签名寄语。利用队会时间,组织同学们积极开展主题为“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中队活动。

二、传统创建活动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文明

我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经典诵读、童谣征集、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创建活动。 在全市的童谣征集活动在,我们首先在全校开展优秀童谣评选活动,最后选送了7篇童谣参加全市评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同时加大了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力度,选派了两名年轻的教师参加了全市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为我校进一步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很好的师资力量。

学校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教风严谨的良好局面,师生无违法乱纪行为,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教育质量逐年上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发挥学校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典范,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构建和谐乾县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音体美教研组课改总结下一篇:业务跟单员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