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程素质语文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这一群体普遍语文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差。对此,应有效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情怀及培养完美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应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方式方面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提升该类学生的文化素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工程素质语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工程素质语文教育论文 篇1:

大学语文在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作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求量最大、最多的人才。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各类工科技术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转变,迫切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增加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工科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大学语文作为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过文辞优美的作品,从文化的层面引导大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达到提高他们人文素质的目的。

一、通过开设大学语文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相对于科学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旨在增强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品格,并使其在受教育者的一生中产生作用。

目前,存在于工科大学生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警醒与深思。就工科大学生的现状来看,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学得多而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少,例如缺乏一些人际交往中的起码的礼貌和礼仪;有的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较强,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以至于写不好一份条理清楚的实验报告和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甚至连一份简单的启事或请假条都写不好。一些大学生鄙薄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但不懂一点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也不去读中国历史书籍和古典名著。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文化底蕴,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工科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特别是一些工科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却日渐使人觉得“可怕”,其中既有“百字申请书出现28个错别字”的荒唐,也有本科毕业后写不了论文和科研报告的尴尬。现在社会上,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待业学生日趋增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责怪大学生素质太差,找不到他们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工科人才的培养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

汉语对于国人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言,在国外汉语教育都受到非常高的重视,斯坦福大学课程副主任称华文是第三千年最重要的语文,现在在海外每4天就有一所孔子学院诞生。然而国内很多的工科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却日渐冷漠,这无疑是一种令人痛心的局面。究其原因,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所以要以大学语文来修补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对工科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必然,让他们不要成为爱因斯坦所谴责的只有知识没有人文精神的“技术狗”。但是,这几年汉语教学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后,除却一些文科专业外已经被基本取消,于是工科大学生用在汉语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于出现“学历越高,汉语越差”的现象。基于上述背景等综合因素的考虑,2006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5月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40多所院校把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教育部要求开设大学语文课之举,不由得使人在赞叹之余充满了期待。“语文”两个字,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中国高校的课堂上。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任重而道远,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探讨大学语文与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语文在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重理轻文“已经成为一种无言时尚”的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受到这些变化的严峻挑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种种尴尬局面。甚至很多工科高校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实施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学语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等,通过教育学习使之内化成为学生的人格情操,已经成为高等工科院校语文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工科院校中实施大学语文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增强工科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既能起到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更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爱国情、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创造力的动力源。大学语文教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在为社会群体的奋斗中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当代工科大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肩负起民族振兴与祖国强盛的历史责任。

第二,可以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工科大学生学习汉语有着重要的意义,母语不仅是每一个国人所必需掌握的语言工具,更是一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人之所以有别于外国人,不仅仅在于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外表,更在于我们都使用着同样一种母语,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应该熟悉并熟练掌握自己的民族语言,然后才能论及其他。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只有把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高级情感交往、文体感染能力综合起来,才能称之为母语能力的教育。大学语文不等于“高四教育”,前者是审美教育、感染教育、兴趣教育,而后者是应试教育。大学语文既不同于写作,强调字句篇章的技术、技巧性,也不像文学选读一样,注重故事性、情节性、思想性,而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育。

第三,大学语文可以陶冶工科大学生的情操。工科院校学生的学习任务一般都较繁重,学习生活容易单调刻板,较易引起处于青春期工科大学生精神上的失调,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偶遇挫折就会变得心态失衡,甚至产生过激行为。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净化灵魂、调节心境,使心理结构与智力、道德结构同步前进,有利于促进工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第四,大学语文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范围扩大到工业产品,要求产品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工科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大学语文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作用很大,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大学语文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追求等等,蕴涵着丰富的美育知识,在欣赏传统美文的同时不断的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有利于增强工科大学生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品格、健康的思想情怀,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语文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它能帮助工科大学生增强丰富的人文底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一定的母语读写能力,从而进一步形成深厚的理论素养,这些都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洁.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段志东.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4,(2).

[3]蔡雁彬.论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出路[J].文教资料,2006,(3).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年科研基金项目(00811101);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项目(KJ200628)。

作者简介:高晓玲,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高晓玲

大学生工程素质语文教育论文 篇2:

语文教育视角下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这一群体普遍语文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差。对此,应有效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情怀及培养完美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应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方式方面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提升该类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 大学语文 优化路径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启迪智慧、熏陶情操、普及人文知识的基础性学科,对大学生特别是对语文素质较为欠缺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现状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大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欠缺,对文学作品的知晓情况和阅读量有限,甚至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阅读量仅达到初高中课本所学内容;二是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或措辞不当,或标点符号滥用,或语法错误,要么段落之间逻辑性混乱,要么层次感匮乏,要么错别字屡见不鲜;三是感性思维较局限,想象力不足,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会不深入。总体而言,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堪忧,语文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人文情怀较为淡薄,文化课知识呈现无序性。

二、语文教育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作用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自然科学具有基础学科之根基地位,也兼具社会学科中基础学科的重要角色。大学语文教育乃各大高校之公共基础课,不仅体现为工具性特征,还具备人文性特色。[1]语文教育可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其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感受大家风范,领略数千年文学风骚,既可以透视历史长廊,又能领悟当下各地风土人情,还能透过语言文字外在凝练的美,进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及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水平。进言之,对于一名体育专业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语文教育对其成长成才的作用也可见一斑。大学语文教育不但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也培养文化素养,同时还熏陶情操、开阔视野并锻造高尚的人文情怀。教育部已明文规定,应当增强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水平,使得其通过语文人文知识的汲取、语文文化环境的陶冶、语文文化活动及文化实践的历练,不断提升其思想水平及思想境界,激发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路径

语文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至关重要,各大高校应把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语文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重视其对体育人才所起的基础学科的作用和地位,注重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设置,完善语文教学学科的评价体系。

(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是关键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体系的安排直接决定教学目的及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因此,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系统工程的关键。诚然,大学语文教育有其内在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但课程设置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服务于学生、造福于学生,故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其内容设置应当向体育专业学生适当倾斜。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应当能满足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可以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的专业背景针对性地编排相应的教学内容。[2]比如,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体育运动的作品全部列为精讲作品。学生对该类作品可感性较强,也极具亲切感。在具体讲解语文课文内容时,可紧扣学生掌握的知识背景,或适当穿插些体育史料,既能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灿烂与悠久的文化,又能唤起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或评价某位优秀运动员;或引入某个体育术语。例如,在讲解古代大文豪欧阳修和苏轼注重养生,可以点到为止地穿插其爱好体育运动的事迹,故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谈谈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既能增加学生对其有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体会,而且这些材料大多是有针对性地与该专业学生喜好及感知相似或相近。当然材料的引入与运用应当围绕服务于教学内容的传送,因此需主次分明,既不可代替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也不可进行长篇大论式地探讨,但只要是适可而止的,淳淳引出,稍加点拨,必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实效。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质为保障

语文教师作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线工作者,应当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掌握科学的授课方法及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高屋建瓴地领会教学目标,深挖教学内容编排的合理科学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举一反三地启发教诲学生,多管齐下地采用多种方法,围绕所要阐明的主要问题或主要矛盾,由感性到理性传递信息,可明示之,也可以潜移默化提醒之。或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或点到为止,适当阐述交由学生继续开拓思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提升其人文素质、增强其意志品质、锻造其道德情操而服务。另外,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师队伍在知识层面也提高要求,其应当具备充足的体育知识背景,在平时的教学准备工作中也应随时更新自己的体育知识储备库,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俯拾即是地引出相关体育方面的佐证。

(三)注重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支撑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成效与失效。寻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个性心理及内在需求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主体与对象的良性交流,教学效果才显著。传统的一味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当下具有怀疑精神的大学生群体、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诟病,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漠视学生真正的内在需要,割离理论与实践的无缝接轨,剥夺学生思考空间,弊病诸多。大学语文教育下的人文情怀迫使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退出历史舞台,以崭新方式如采取启发式、讲解式、对话式等新教学方法面世,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切合体育专业学生的趋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摸,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水平,成就感的获得也无疑激发学生对文化课的喜爱,越发投入文化课,形成良性互动。[3]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特别是文化基础较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陶冶其人文情操。语文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应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体系的编排上精心设置,也应当提高语文教师自身师资水平,并使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申建芳.论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4(07).

[2]薛月.大学语文教育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4(07).

[3]滕颖.论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05).

作者:杨木森

大学生工程素质语文教育论文 篇3:

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和审美维度

【提 要】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通识课程,其教育的立足点应该是“人”的完善,因此人文性应该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侧重点。这一人文性教育包括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健全两方面,并将应试教育中人文维度的缺失作为矫正的针对性目标,从而使得大学语文走出教育的深层困境,也使得学生得到真正的“成人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 审美

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属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立与完善对于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2006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要求,体现了在当今网络化和国际化时代国家对于母语教育的重视和提倡。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教育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设立和逐渐增加的各学校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至今,如何定位大学语文教育的角色和作用,始终是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以来,大学语文教育更成为各个大学所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门,争议的焦点关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以及教材的编写、教学教法等,但这归根结底还要与大学语文教育如何自我定位相关。大学语文教育的自我定位,应该与国家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的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要实现综合人才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语文应该起到提高受教育人才通识文化素质的作用,尤其是应该起到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作用。人作为人的尺度,就在于内心具有感受和产生真善美的能力。立足于“人”的培养,这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教育必须要确定下来的基准。

一、當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困境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和大众流行文化成为社会主导文化,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深受影响,具体表现在他们浮躁的内心世界和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可以说当今的大学生正在成为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过于强化,人文价值观念匮乏;人文素养缺失,审美出现偏差;民族意识淡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和短视,缺乏长远人生目标。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出重视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类课程,轻视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汲取,其学习目的以就业时能够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实用技能为主,缺乏对具有延迟性显效和非工具性人文教育的兴趣。

这种对工具性、实用性急功近利的追求,也必然导致大学生们走向虚无主义,正如著名学者钱理群所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在校园中,往往可见大学生们渴望全面迅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达到在社会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他们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和缺乏学习能力,这往往导致了他们就业失败。这种现象折射出大学生们由于缺乏人文教育而导致的基本价值观的错位和极大人文素养的欠缺。人一旦不能成为文化的人,就很可能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这种现实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内心状况,使得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大学“育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对应试教育的突破,聚焦于人文维度的教育观上进行教学,从而与狭隘的应试教育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相对于狭隘教育观中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所对应的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基础上,更应该进一步增加工具性范围之外的人文教育,使得这门课程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因此,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与审美维度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应当引起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应当将之付诸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

二、立足人文维度的教育视野

大学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文学类教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相对于字、词、句的辨析来说,前者更能够培养个体生命的人文气质。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中,往往缺乏了对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人文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反而采用“工程学”的视角与方法对待语文教育。这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批评与伦理学相背离得到经济学时,说经济学的“‘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 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或者‘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类问题。在这里,人类的目标被直接假定,接下来的任务只是寻求实现这些假设目标的最适手段。”

过度强调知识性教学、“工程学”视角与方法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完善来说是不足够的,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充满危险性的。就社会而言,只有大量受过良好人文教育、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知识分子分布于社会之中,才能促进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和谐等社会公共福祉的完善,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对于共同善等价值和追求。这时候,社会中全体人的权利和福利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和实现。

因此,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文字、词、句的精读、精讲,却忽视对学生文化视野进行拓展,缺乏对文章的文化背景进行阐释的做法,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减少和放弃对作为课文的孤立性、知识性学习,进而应该形成促进学生对多种信息全方位接受的教学方式,以获得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预期的目的是让个体可以获得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的也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知识性教学中,往往会采取由授课教师单独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讲者和听者始终是对立两极,从而是灌输——记忆的不断重复循环状态。由于学生在这种教学中总是被动的接受,导致了课堂气氛的枯燥、乏味,也让学生丧失了自主性和能动性,逐渐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放弃灌输式教育,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篇章走出来,把课堂中文章放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中去体会,其中的文化信息应该成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的重点。

大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内容,基本上涉及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在具体人文学科上则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出以往语文学习中拘泥于一诗一文的句读理解方式,要从文化层面上对作品的细节加以讲解,通过文本在授课中挖掘出其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一篇课文可以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可以展现出一段历史中的民俗风情,还可以展现出文本背后的哲学视野……这些是大学语文授课过程中应该全面考量的文学与哲学、艺术、宗教、歷史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内在联系,也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在作品中寻求出的更加丰富的意蕴。只有如此,大学语文教育才能避免重蹈应试教育中片面知识性学习的覆辙。只有站在文化大视野、历史总高度对课程所选作品进行观照,才能够在课堂中让学生们感受到丰富的人文精神,从而营造以作品为点、以文化为面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透过课本,对个体生命的复杂人生和整体人类沧桑命运予以思考,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生哲理思考。

三、彰显审美能力教育的特征,弱化功利主义思维

大学阶段是个体生命人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个体人格迅速趋向独立,逐步开始确定人生目标。因此,大学是个体生命得以“成人”的关键阶段,而“审美”正是人所独具的能力之一。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生命,进而可以养成一个具有美感的社会,因此审美教育是于人、于社会都必不可少的。

大学语文中的审美性教学,应该立足于以美育观点审视和处理课堂所用文本,进而将如何理解美的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早在民国时期,曾经担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强调过美育的重要性,并将之与德、智、体三育相提并论并且作为当时国民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审美教育的最终着眼点是个体人格的完善。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在着“某种上帝般完美的可能性”,审美能力的具足也就意味着个体生命获得自我完全实现的基础。通过美的获得,学生可以进而获得对真、善的感受,因此审美教育还应该具有以美启真、以美悟善的功能。

在以美启真方面,通过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以让学生通过诗人具有美感的眼睛感悟世界,从而展开对人生的理性思索,体味闻一多所说的唐诗“宇宙意识”。“美是真理的光辉”,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的思维导向哲理思考的深度,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理趣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审美的超然情趣中,实现现实个体与理想人格的和谐。

在以美悟善方面,通过对大学语文中屈原创作的楚辞、陶渊明创作的诗文、杜甫等人创作的诗句等文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屈原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品格中、在陶渊明得鱼忘筌式的不与无道政府合作的态度中、在杜甫“穷年忧黎元” 忧道不忧贫的高贵意识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善”之理想的追寻。在以美悟善的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对审美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促使大学生心灵趋向善,这种教学方法正如中国传统儒家所说的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发端来促使人对“仁心”至善的体悟一样。对此,法国的卢梭也指出:人具有审美能力之后,个体心灵才能在接受美的观念之后,进而接受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四、真善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大学语文的必由之路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事业,也就是意味着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人性趋于更加完善、人格趋于更加完美。正缘于此,大学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大学生在精神上进行自身的完善、在道德上进行自我的升华。

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教育,可以使得学生自觉认识到人的精神生命的广博性和深邃性,从而将作为外在他律的社会规范自觉转化为自觉的内在自律,从而彰显人之为人的独特本体性价值。有了这样的能力,大学生就能够在求学阶段乃至整个人生过程中克服基于自然本能的非理性情绪和行为,将自我塑造成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进而组成道德性社会。

因此,以真善美融合为特征的人文性大学语文教育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这种教育中,强调人的知识、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提高,以人为“主体”从而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性,也就真正可以达到席勒所说教育的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最终实现具有“优美的灵魂”的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钱理群2008《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中国长安出版社。

阿玛蒂亚·森2000《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马斯洛《动机和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

张 鹭2015《试论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第8期。

符 涛、李丽2015《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语文建设》第29期。

(通信地址:730070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563000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武汉强 郑宏颖

上一篇: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论文下一篇:创新思维的科学基础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