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我国自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因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已融入到教育中,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中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核心内容。其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肩负信息化教育的重任,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素质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素质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1:

浅谈计算机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环,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素质教育 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研究和实施热潮最初起于基础教育的改革,现在已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使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本质上是能力教育,而计算机教学强调的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将计算机当作信息工具使用,具有独立判断如何使用工具、何时使用工具的能力。

现如今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也都设置成为必修课,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环,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软件做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 “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情况。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大大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二、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

结构思维,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它要求用结构化的思想,把复杂问题进行剖析、分解,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计算机语言程序是模块化的,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模块去解决,是计算机程序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学习,学生们习惯于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久而久之,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学完后,用C语言设计一个应用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搞一个题目,把一个题目分成几个模块,同小组同学再分工去做,一个大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去解决。这种方法既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又容易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是指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计算机语言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在程序设计中,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其次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最后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描述的过程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多个数中求最大数的问题,分析想像拿第一个数和以后的每一个数比,找到多个数中的最大的,把它换到第一个位置,再拿第二个数和以后的各数依次去比,找出第二大的,依此类推。可见用计算机语言经常编写程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意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摈弃了以往数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比如累加程序和大量的赋值语句中使用了X= X+1,这在数学中无法成立的式子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 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 导致学生从小学至初中直至高中,竟还无法窥其现代数学之一斑。而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和创造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长远看,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从大处看,能促进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

参考文献

[1] 艾明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6,3

[2] 刘薇,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刍议,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作者:姚彬

素质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2:

小学计算机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摘 要:我国自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因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已融入到教育中,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中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核心内容。其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肩负信息化教育的重任,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素质教育

1前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摆脱了传统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阻碍。让学生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2计算机技术与素质教育概述

2.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教育中较为重要的载体,对提高教育质量尤为重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处理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具有较高的操作性与实效性,为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21世纪提倡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以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方式,摆脱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我国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与智慧,以此达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较为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能够较好提升学生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3.1课程结构的改革

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网络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各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其中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辅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阶段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这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我国目前教育虽然融合了信息化技术,但是实际教学内容依然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在此种教育环境生长的学生,很难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为此,我国需要对小学教育结构进行有效的革新,并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到小学课程中,讲授一些最为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比如硬件、指法训练以及软件使用等,以此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以及应用能力。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讲授一些简单的信息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3.2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

我国素质教育普及以来,在小学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教师还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实施针对性精讲,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难点多次重复练习,这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掌握与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接受程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有效设置,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需要建立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比如,在小学计算机教材中,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scratch和python程序的学习和编写,通过搭积木拼图方法,对程序编写进行游戏化的学习,以此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计算机教育与scratch和python教学以及程序思维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对分解后各个简单的问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加入创客教育理念,这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可将Scratch软件结合各类机器人套件学习,让学生在动脑的同时也动手操作,初步学会一些感应器的使用,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4提升教师的素质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与技能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并且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核心因素,对素质教育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老师应该有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分不开的。虽然黑板和粉笔在教学中仍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可视的静态或动态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和丰富多彩的图像映入学生眼帘,传入学生耳中,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信息技术教师应善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教师、学生、设备等的特点,将学与玩结合起来,教与兴趣培养结合起来,知识与应用结合起来,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的需要,通过自修、参加各级教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等,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然,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耿丽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41-42.

[2]周程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56-57.

[3]陈丽.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读天下,2016(23):52-53.

作者:王泽海

素质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3:

在计算机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教育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担任了一个很更要的角色。本文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把计算机教育真正纳入学校整体教育的范畴;全面培训,分步推进;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就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体现;素质教育

Quality Education Reflected in Computer Education

Ni Hui

(Police Coast Guard College,Electronics&Technology Department,Ningbo315801,China)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主张、教育方向以及教育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中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特征、教材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计算机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应当把计算机教育真正纳入学校整体教育的范畴。

一方面,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计算机教育作为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项目之一,考核的内容包括:是否保证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数,是否有专职计算机教师,是否有专门的教学场地和必需的教学设施,是否开展了全校性的计算机课外活动,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把计算机教育纳人整体规划,例如: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其它文化课程挤占计算机课的现象,给计算机教师开展计算机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时间、场地、设施、经费等,并从劳动计酬等方面对计算机教师的课外活动工作给予支持。

(三)全面培训,分步推进

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应该每月都分专题组各电脑教师和其它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习研究最新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点促面。通过培训的老师基本能针对学科教学中碰到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自行制作成多媒体软件。他们把多媒体技术带回各自的学校,让它生根、发芽,使到所有教师都认识电脑,会用电脑。各校采取以老带新,以新带老,能者为师,个人钻研与集体辅导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老师们观看电教技术运用的录像,外出参观学习,举办专题讲座,电脑操作考证学习班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强化人人学习电教技术,人人都要考取电脑上岗证。

(4)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及程序设计所体现的有别于常规思维的创造性和成就感,之所以说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是由于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摒弃了以往数学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极具新鲜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计算机教学中的程序设计是以抽象为基础的,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程序的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远优于不会编成的人。

(三)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

(四)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过程。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总结: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自我想象的空间,动笔写写自己的感受。使每一位学生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与共同的探索者,整个教学处在一种互动状态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2003

[2]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年)[Z],2006

[3]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纲要[Z],2006

[4]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素质教育理论丛书[M].第1版.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5]梅纪萍.提高职业学校招生能力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2

作者:倪 慧

上一篇: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瓷器包装艺术风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