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的目标。但目前还存在着缺乏系统、适切的课外阅读材料、缺乏有效引导、缺乏时间保证、缺乏可操作的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本文着力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并力图构建“阅读材料与阅读引导的管理策略”“阅读评价的管理策略”“阅读时间的管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篇1:

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之“亲子作业”与“阅读分享”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做了明确规定,强调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5万字,并多加背诵优秀诗文[1]。阅读影响着低年级学生的文学水平、学习习惯和个人修养,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是本文探究的重点话题。为此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展开课外阅读分享活动,布置亲子课外阅读作业能有效激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亲子作业;阅读分享

引言:

新时代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等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新方向。但当前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家庭学习氛围较差、低年级学生阅读选择较为缺乏,此种因素影响了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借助于课外阅读亲子作业和课外阅读分享活动能拉近亲子距离,共同营造趣味、温馨的阅读环境,助力课外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布置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亲子作业

美国阅读研究推广专家吉姆·崔利斯曾提过:“或许你有一箱箱珠宝或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2]。”不少教育学者也公开表明亲子阅读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共同营造亲子阅读氛围,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和视野的拓展。考虑到不少低年级学生家长工作较为繁忙,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布置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亲子作业是家校共同思考的问题。

1.亲子课外阅读读物选择。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亲子作业的布置需要择优选择阅读读物,而阅读课本的选择要结合新课程要求和低年级学生的兴趣需求,以此最大限度地激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可提前与家长联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生成20本课外阅读书目,包含《和大人一起读》《读读童谣和儿歌》《一只想飞的猫》《小狗的小房子》《小鲤鱼跳龙门》《孤独的小螃蟹》《“歪脑袋”木头桩》《神笔马良》《金波作品选》《七色花》《愿望的实现》《广府童谣氹氹转》《口罩里的春天》《桂花雨》《萝卜老师》《动物世界的漫游者》《外婆家的马》等课外阅读经典书目。有条件的家长可全部订阅、购买,促使低年级小学生有书可读。

2.亲子课外阅读环境营造。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大,亲子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从旁指导,指导学生家长如何营造浓厚的家庭课外阅读氛围。一是独立的阅读环境,家长可在书房、阳台、卧室等地开辟一个专门适合亲子阅读的环境,打造特有的读书角,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家长陪伴。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亲子课外阅读有助于监督、指导学生,同时为低年级学生树立阅读榜样,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陪伴需求。

3.布置课外阅读亲子作业。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亲子作业的目的是拉近亲子关系,为低年级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树立阅读榜樣,以此潜移默化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文学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构建独立人格。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亲子作业时得科学、合理、高效,考虑到阅读时间、阅读方法、阅读质量。为此教师可制定如下表格,并引导家长严格督促学生,一同展开亲子阅读。

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认识生字词、学习优美字词句的阶段,所以在语文课外阅读亲子作业表中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词语和佳句习得,同时确保低年级学生阅读有效果。在阅读时间、阅读方法、阅读质量等方面,教师皆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和家长受教育情况予以调整。

二、开展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分享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重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小学生在参与、体验、阅读中养成习惯[3]。”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多集中在诗词歌赋、寓言、童话故事和文学名著中,为了有效落实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激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多加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分享活动,在趣味多样的阅读分享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阅读分享活动中习得丰富阅读方法和技巧等,以此助力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1.趣味亲子阅读分享活动。在落实家校共育理念下,教师可率先与家长联系,在做好家长工作后确定时间展开亲子趣味阅读分享活动。亲子阅读分享活动可分为“线上+线下”,具体如下:(1)线上亲子阅读分享主要以评选投票和分享专栏为主。教师可在本校的微信公众号中开辟“书香家庭”的投票,学生家长将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照片、阅读摘录成果等传到后台,吸引人投票,最终在半月或一月期限下选出“书香家庭”、“书香少年”、“趣味书虫”等称号。与此同时后台“亲子阅读分享专栏”中每位学生家长和学生还可推荐自己目前正在阅读的课外书目,为其他学生家长做有效参考。(2)线下亲子阅读分享活动主要以“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亲子手抄报”、“亲子书籍漂流”等为主。如班级黑板报是全体学生+家长+教师一同参与,共同确定阅读板报主题;主题班会主要是拉近家校距离,在亲子共同参与下扩大课外阅读分享活动的宣传;亲子手抄报旨在检验亲子课外阅读的最终成果,并最终评选创意奖、优秀奖等;亲子书籍漂流是每名学生家长在亲子共读一本书后,可将书籍“漂流”到班级其他家长手中,相当于课外书籍的重复利用,减少家庭购买课外书籍的费用。

2.趣味班级阅读分享活动。教师可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倾向,展开班级趣味阅读分享活动。阅读分享活动主要以“我来演你来猜”、“故事诗朗诵”、“阅读趣味竞赛”、“阅读故事接龙”等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自身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优秀诗文、童话、故事等,再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如“我来演你来猜”即学生们分小组比拼,以“你画我猜”、“肢体模仿”的形式阐述课外阅读文章,助力低年级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和思维的强化;“阅读故事接龙”即确定阅读书目后由学生一人接一句,最终形成一篇全新的阅读感悟,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素养等培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质量决定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自身人文修养、性格三观的构建。小学阶段教师可通过课外阅读亲子作业和课外阅读分享活动来抓牢抓实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引导亲子共同阅读、阅读分享,在激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领会"要",知"适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4):127.

[2]张秋霞.借助电子绘本拓展阅读渠道[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9,(8):58.

[3]杨瑞玉.拓宽阅读视野,提高语文能力[J].课外语文(上),2017,(1):171.

作者:郑越秀

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小学生课外阅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的目标。但目前还存在着缺乏系统、适切的课外阅读材料、缺乏有效引导、缺乏时间保证、缺乏可操作的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本文着力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并力图构建“阅读材料与阅读引导的管理策略”“阅读评价的管理策略”“阅读时间的管理”。

关键词:课外阅读;引导评价;管理策略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这是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的名言。的确,儿童的精神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同时,儿童阅读对于小语学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母语教育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的目标。

我们有了开展儿童课外阅读的共识,有了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阶段目标指引,所以各地“书香校园”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在深入考察各个“书香校园”过程中发现,儿童阅读普及与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在于常规管理的缺失。主要有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缺乏系统、适切的课外阅读材料。学校和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成型的儿童阅读课程资源。第二,缺乏有效引导。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家长和老师自身缺乏阅读需求,难以对学生进行长期、有效引导。第三,缺乏时间保证。大量的学科学习和特长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时间;电脑、电视等快餐文化又无孔不入地侵占学生的娱乐休息时间。这样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第四,缺乏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如果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科学考量与评估,学生在阅读中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只是带着消遣性质的快餐式“感性阅读”;如果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这又很容易导致孩子“走马观花”摘抄式阅读。因为缺乏完整的、多重对话的阅读过程,学生无法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所以是低效的。

基于现状,湖南桃江县漳江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管理策略研究”(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组认为在后课改时代,学校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引导、阅读时间、阅读评价的常规管理,实现课外阅读管理与学科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

一、阅读材料与阅读引导的管理策略

其核心策略是:“编撰阶梯《阅读手册》,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适切的阅读课程资源,促进老师引领学生读、师生共同读、学生知性阅读,实现对学生阅读材料与阅读引导常规管理。”

我校“课外阅读管理策略研究”课题组老师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从数千册童书中精选近四十多本(套)适合各学段阅读的经典名著,并认真研读每一本,呕心沥血编写了一套低(小学一、二年级)中(小学三、四年级)高(小学五、六年级)阶梯《阅读手册》。其内容由诵读部分、阅读部分、阅读量统计表、阅读检测题四部分组成。

1. 诵读部分

低年级内容:古诗词四十首、《三字经》。

中年级内容:古诗词四十首、《弟子规》、文言文寓言四则。

高年级内容:古诗词四十首、《论语》、现代诗歌、美文十篇、古文五篇。

“诵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指南,分别收纳古诗词四十首,再辅之以适切的内容,诵读量均达到或略超过《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要求。

2. 阅读部分

低年级所列书目14本,其中绘本7本,中外童话5本。阅读量合计17万字。

中年级所列书目14本,均为中外儿童文学名著。阅读量合计140万字。

高年级所列书目14本,除文学作品外,还有科学、历史类著作。合计260万字。

“阅读材料”挑选原则是:文学经典为主原则;与教材有关联原则;名家名篇原则;中外兼顾原则;文理兼修原则;图文并茂原则。

所列每一本书都有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所撰写的“阅读导航”。“阅读导航”由“阅读导引”“阅读思考”“阅读活动”三部分组成。

“阅读导引”是激发学生有兴趣、有目标阅读的一个索引。其中或有书本内容简介,或有趣味情节索引,或有主人公性格命运揭示,或有著名人物对该书的中肯评价,或有作者简介,等等。“阅读思考”指引学生初读后,进行有价值的批注、探讨、积累,逐步把握文本主旨,为“阅读检测”做准备。“阅读活动”再次阅读相关章节后后开展一系列趣味活动,并与人共享阅读成果。活动设计一般依据学段儿童兴趣、能力特点,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互动性。

老师编撰“阅读导航”的过程就是老师认真阅读、反复咀嚼书本的过程,就是老师从书中筛选、提取合适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探究的过程,从而实现“老师引领学生读”。学生在“阅读导航”引领下的阅读不再是带着消遣性质的快餐式“感性阅读”,也不再是走马观花“摘抄式阅读”,而是完整的、具有反思咀嚼的阅读。因为具备了多重对话的阅读过程,学生能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二、阅读评价的管理策略

其核心策略是:“采用多元评价策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科学考量和评估,以阅读量为评价依据对学生做出:阅读量超标、达标、未达标等级评定。”《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关于课外阅读评价的建议:“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查其阅读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 我们边实践,边研究,摸索出一套可供不同学段师生自主选择的评价体系。

(一)多元评价

1. 阅读检测

课外阅读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对语感、语素等要素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细微评价。我们决定采用开卷定时检测,即学生开卷作答,40分钟完成,85分合格。阶梯《阅读手册》中推荐的每一本书都制定了阅读检测题。检测题分学段确定题型,低段题型主要有:连线题、画图题、判断题、选择题、互动题。中、高段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判断题、互动题、积累题。“连线题”“填空题”重在检测学生是否细心、认真阅读;“选择题”“判断题”主要检测学生是否完整阅读,是否具备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判断的阅读能力;“互动题”则主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是否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累题”主要引导学生对精彩语言的感悟与积累。这些检测题与“阅读思考”一脉相承,因为有了阅读思考的奠基,学生检测时不会觉得困难。此种评价方式适合于低、中、高段绘本、经典名著整本书的阅读评价,具有省时、简便、高效的特点。

2. 阅读交流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成为儿童阅读最佳阅读方式便是人类群体中的“共生效应”。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的方式互相切磋,使阅读成为共同磨刀的过程,成为锻炼彼此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过程。从而实现从“感性阅读”向“知性阅读”的跨越。我们常进行的阅读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阅读课交流。“阅读交流课”是阅读工程的重中之重。而对学生阅读来说,是加油站,通过交流给学生补充能量,保持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课上课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阅读交流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学套路,在阅读课上,我们主要关注:①交流内容:交流内容因学段而异,应难易适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低段以朗读、讲故事为主;中段以积累词汇、语段,复述精彩情节,谈论人物为主;高段以概括大意,领悟作品主题,品析作品语言、表达方法、主要人物,仿作及写读后感为主。② 交流方法:低段可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小组活动为辅;中段教师可设计启发性问题交由学生小组讨论,争取整体参与,为学生提供机会,班级交流时小组推荐代表发言,促进认识深入,阅读理解再上档次;高段教师应充分放手,利用好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教师当好主持人。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在阅读中因为作品的丰富内涵,引发内心情感的震撼,以及因为作品而引发的联想和思考,产生有话要说的欲望和冲动,在此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让学生把内心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述出来,就成了一篇“我以我手写我心”的优秀作文。

(2)课前交流。阅读交流课适合整本书的交流,而课前交流则适合片段的交流。每节语文课课前花3—5分钟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交流对书中人物、书中经典台词的感悟,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短小的剧本表演,或诵读诗歌、美文……通过考查个人、小组交流的形式和交流的内容给予适切评价和指导。

(3)阅读成果展示。我们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自制书签”漂流活动,阅读手抄报评比活动,“我心中的偶像”故事会,“我喜欢的一本课外书”演讲赛,创意阅读卡评比赛,等等。这些展示活动旨在为学生的阅读实践、交流提供广阔平台,常态化开展这些活动,必然助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学校课题组还编排了一套“漳江小学文化韵律操”,四节操以黄帝内经四季养生说“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命名:“ 春之发”“夏之长 ”“秋之收”“冬之藏”。孩子们在大课间活动时边吟诵《三字经》边做手语动作,边诵读《少年中国说》边打儿童拳。儒雅、恭淑的气度,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以天下苍生为担当的爱国情怀便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滋养出来。

(二)科学评价

我们把学生参与检测活动合格后的阅读量依次记录在《阅读手册》上的“阅读量统计表”中,每一期进行一次小结,每一学段进行一次总结。通过把“阅读统计表”上的数据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关于课外阅读的量化数据进行比对,很快就能得出评估等级:超标、达标、未达标。“阅读统计表”如实记录着学生每一时段阅读情况。为客观、科学评估每一个学生每一学段的阅读量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以阅读量为评价依据进行评价,实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科学考量和评估。

三、阅读时间的管理

古人云:读书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意思是骑在马上可以看书(现在指旅途中),睡在枕头上可以看书;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书。引申的意思是阅读时间是不固定的,只要你想读书,时间总能挤出来。但是,小学生阅读习惯还在形成期,对阅读的兴趣还在培养期,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做了科学管理。其核心策略是:“每周阅读日集中指导、交流,每天阅读时分散阅读,专时专用,自主管理。”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作后盾,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

1. 阅读日集中指导

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课外阅读变成地下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的空间阅读——每天至少保证留一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校把每周二确定为我校的“课外阅读日”。这天的早读是课外诵读时间,下午第一节课是课外阅读课。

(1)课外诵读时间。“课外阅读日”早读学生带上《阅读手册》和相应的诵读教材在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经典诵读。每次的内容不多,一首诗、一篇短文或一节韵文等,或集体朗诵,或各自背诵。

(2)课外阅读课。“课外阅读日”这天的下午第一节课是课外阅读课,学生带上“共读”书目开展阅读。阅读课分为四种类型:阅读指导课、自主阅读课、阅读交流课、阅读检测课。“共读”书目阅读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阅读周期。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备课、上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每天分散阅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21天养成,所以尽早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坚持每天不间断的阅读,最终让学生真正成为掌控自己阅读时间的主人。

(1)午间阅读。每天午饭后学校安排半个小时阅读时间。这段时间学生自主管理:每班选出4名“名书香种子”,须是阅读兴趣浓、阅读习惯好、阅读面广且自制力强的学生,能在学生中间起到良好的阅读效应。两名派往对应检查班级,两名留在本班起示范引领作用。在午间阅读时间起点到达工作岗位,其主要职责是用自己良好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守时惜时观念引领同学自觉阅读,其次是实事求是向大队部检查干部汇报登点班级的阅读情况。读书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阅读进度自主阅读,由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不得做任何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并保持室内安静,让学生养成静心读书的好习惯。

(2)家庭阅读。我们倡导有条件的家庭要为孩子配备单独的学习室,学习室中要配备图书柜。我们还倡导家长给孩子做阅读的榜样,经常带孩子逛逛书店,给孩子买书,也给自己买书;给孩子订一份喜欢的期刊,也给自己或家人订一份期刊;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30分钟)是全家人在一起阅读的,那样的时光是温馨的,是宁静的,是能滋养全家人心灵的鸡汤。把看课外书作为每一天的必修课,并鼓励进行亲子阅读。让学生将阅读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以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

作者:佘协华 裴云 刘丽

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实现阅读的“华丽转身”

摘 要:阅读是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只有扩大阅读的范围并充实其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不能只限于课内阅读,也要重视课外阅读。以小学一年级为例,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何选择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内容,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从文本到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周素英(1970—),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它与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低年级的教师把关注点集中在了阅读教学上,其真正的关注点是课文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的依托是课堂教学。其实,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内,课外的阅读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与实施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呢?笔者结合小学一年级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

一、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非常重要。首先,课外阅读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识记汉字的阶段,课内的阅读量较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习得更多的汉字,增加他们的识字量。识字是一个简单却枯燥的学习过程,如果强迫学生去认字,这样的识字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识字活动产生反感,甚至排斥。通过日常的阅读,学生会慢慢地积累汉字,在不知不觉之中习得许多汉字。课外阅读帮助积累了更多的汉字,学生在课内的阅读也会变得轻松,课内外阅读相辅相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有所提高。

其次,课外阅读增知益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阅读是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只有扩大阅读的范围并充实阅读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学生的智育得到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会自然会得到提高。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最后,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低年级学生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正是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这正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要求的。那么如何“教”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呢?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但需要“教”,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在正面、积极的思想、人物的影响下,自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熏陶,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

二、正确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

首先,低年级学生应以阅读绘本为主。绘本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呈现,文字比较少,所以对于作者的要求更高,绘本的文字都是经过推敲、锤炼的,而且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寓意,目的在于启发孩子们思考图画背后的内容。阅读这样的读物,有利于学生阅读感悟力的培养。另外,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倘若一开始就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扼杀了,学生怎能对课内阅读教学产生兴趣?绘本有丰富的图画、精简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情节,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绘本可以作为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主要书籍类型。绘本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只停留于图画的表象上,而应该学会思考图画所隐藏的含义。绘本的阅读不应以数量取胜,而是要力争理解每一本看过的绘本,日积月累,学生阅读时理解力、感悟力便会有很大提升。

其次,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泛灵性”,他们常常会赋予一些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甚至是感情或意志,而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物体以人的感情,所以童话故事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内心,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数量颇丰,倘若本本阅读、篇篇浏览,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童话故事的阅读应以泛读为主。例如,闻名世界的《安徒生童话》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手,安徒生后期的作品多以批判现实为主,在幻想出来的世界中赤裸裸地批判现实中的人与事。像安徒生的第二类作品,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教师应该挑选他的前期作品,这一类作品富有诗意,在字里行间体现了温暖的人道主义,洋溢着幽默欢快的情感,能让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感到快乐,受到优秀道德的濡染,比如《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

最后,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近几年的“国学热”,表明现今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学,开始重新审视国学的重要性。国学著作的范围宽广,低年级的学生应如何取舍呢?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可先从儒家经典入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多是寄深刻见解于古朴简洁的语言之中,既有对学习方法的归纳,也有对道德品行的规劝。当然,低年级学生理解古代诗文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初始阶段应以诵读为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将每一个字词都弄懂,只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诵读,特别经典的篇目可要求背诵。就小学一年级而言,如《大学》里的经典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再如“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等,句意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句子就可要求学生背诵。

三、阅读应从文本走向实践

阅读,不应仅只注重文本阅读,还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学到了某种能力,某种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的能力。倘若阅读只是教会学生文本的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部分使命。如何让学生把通过阅读课文所习得的阅读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去,这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这正是文本到实践的“华丽转身”。作为语文老师,笔者每天都会固定地布置一项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在家阅读半小时,每节语文课会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按学号顺序,请学生上台来讲一讲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所得,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讲一个故事,背诵一首古诗,或者诵读一两句经典名句。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慢慢地爱上了阅读,也爱交流分享他们阅读的方法和内容。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外阅读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课外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陶冶其性情,使其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其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明福,张荣辉.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乐连珠.小学快速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9).

[3]朱绍禹,庄文中.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李小叶)

作者:周素英

上一篇: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下一篇:素质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