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

2022-04-23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整体的、全面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认识世界、社会和人类,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理解、尊重、平等的观念看待世界文明。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问题。要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联系现实,学会自主研究和体验,不断完善和升华情感水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 篇1:

规范与实证:审计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摘要:实证审计已成为当前西方审计研究的主流范式。然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各有所长,互相渗透,彻底规范化或彻底实证化的审计是不可能。本文认为,规范与实证应该优势互补,实现一定程度的结合。根据具体国情我国目前的审计研究应该以规范为主,实证为辅。

关键词:规范 实证 审计研究 方法 思考

一、引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认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掌握科学、适当的研究方法,才能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审计研究中“规范”与“实证”之争由来已久,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界急待解决的严峻课题。真正意义上的审计理论研究以罗伯特·K·奠茨和侯赛因-A·夏拉夫在1961年出版的《审计哲学》为标志。从此至20世纪70年代是传统的研究时期,这一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称为“规范研究”(NormativeStudy)。这个时期的研究通常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审计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实证研究”(PositiveSludy)异军突起。经济学成为实证理论的主要推动力量,实证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金融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进人审计研究领域。1976年,詹森(Jensen)发表《罗切斯特学派宣言》,反对以特定价值判断为指导的传统研究方法,提倡要建立实证研究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实证研究方法已成为西方会计和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主流派。美国会计学会资深期刊《会计评论》(AccountingReview)刊发文章的基本标准是“该成果是对会计思想做出重大贡献”(EPS,1988)。该期刊偏好具有实务相关性的论文:“纯规范眭或描述性的论文一般不会被接受”(EPS,1978)。其他声望较高的会计类期刊,如《会计地平线》(AccountingHorizons)、《会计与经济杂志》(Journal nfaccounting andEconomics)、《会计论丛》(IssuesinAccounting)也不接受纯理论性的文章、论述方法论问题的文章或论述不使用大规模样本检验的文章(鲍勃·瑞安,1992)。1999年我国才出现第一篇实证审计文章,成果相对来说也少些。但是,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审计实证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等领域得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研究结论。

二、“规范”与“实证”审计的博弈分析

(一)规范审计研究的优缺点根据“休谟铡刀”的论断,我们认为,规范审计研究是探讨关于审计“应该是什么”的方法论,它通过一系列审计准则的规范性要求,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审计实践应该是什么。(1)规范审计研究的优点。一是研究方法成熟。归纳法或演绎法是规范审计研究主流方法,这两种方法发展历史悠久,逻辑性强,容易掌握,易于理解。二是适用范围较广。规范法可以不受预定的模式束缚,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上。既能适应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也能适应审计基本概念及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既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审计理论或审计行为(毛洪涛,2003)。三是研究结论针对性较强。规范审计一般围绕确立的审计课题去搜集相关资料,继而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结论,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陈玲,2004)。(2)规范审计研究的缺陷。一是价值不中立。规范审计研究强调价值判断,研究者的个人价值偏好会影响所搜集的资料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进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二是逻辑前提缺乏检验。规范审计研究强调证实性而不强调证伪性。但为证实论点所依据的逻辑起点假设却未经过验证,很多理论,仍属于学术上的推论。推导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假设,如果前提假设错误,则结论就成为空中楼阁。三是定性描述难以识别审计问题的本质现象。规范审计研究无论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都是侧重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纯粹的定性分析难以揭示事物间微妙的区别和联系,难以深入剖析各种审计现象的规律性,其结论因不具备可检验性而降低可信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证审计的优缺点 实证审计研究是描述关于审计现象“是什么”的方法论,它为解释现行审计实践和预测未来审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1)实证审计研究的优点。一是精确具体。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审计突出数学在建模和数据分析中的作用(黄海玉,2002),通过定量深入剖析各种经济现象的规律性,既能使人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具体化和精确化,又可减少由于概念、运算手段等方面的不确切而产生的无谓争论。数学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超越现实的观察,并推导出新结果,发现直觉无法获得的关联关系,从数据中最大程度地吸取有用信息,减少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从而提升审计学理论的科学性,特别是其具体论断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基于这一点,使得监管部门有可能摆脱审计寻租、政治游说等道德观念的外部性困扰,在审计理论的许多论断上达到某种一致性,并且在其立场上保持某种中立性。二是拓宽了审计研究领域。实证审计重视对审计主体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大量引进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为解释和预测审计实务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把审计研究的领域扩展到资本市场研究,如审计意见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从而使我们对审计理论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三是遏制学术腐败。实证审计不做重复性研究,每项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为所研究领域增添新内容、创造新理论。实证研究为防止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扭转不良学术风气提供平台。四是突出预测功能。实证审计得到的结论不仅阐释观察到的审计现象,而且还对未观察到的审计现象和那些虽已发生,但尚未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获得系统性证据加以证实的现象实施审计预测。五是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证审计从审计假设人手,对规范审计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进行检验,进而证实或证伪规范审计研究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与当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趋同,研究目标侧重现实,而不是理想,紧密结合审计实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2)实证审计研究的缺陷。一是经验检验与理论分析脱节。任何经验研究的设计都要求理论构建,实证理论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包括理论假设(Christenson,1982),而很多理论假设都是基于代理理论假设和新古典经济学。在代理理论研究中,决策者通常被假定为效用晟大化者,并且其行动被置于一个竞争性市场系统内(BobRyan,1992)。这些假定(assumption)并为公式化可接受实证(经验)检验的假设(hypotheses)。他们在研究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决策条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中心是经济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观念。虽然经济理性观念为严谨的数学分析提供出发点,但是经济理性的基本条件已经成为争论的主题(Bell,1981)。作为行为动机基础的“效用最大化”观念和作为交易发生的组织场所的市场理论是植根于经济理性的两个基本条件。现有大量的经验证据显示,个人不具备边际分析(效用最大化的条件)理

性,完备的有效市场也不存在。二是核心论断的应然性。在实证审计的结论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关于审计问题的预测论断。预测是指向未来的。经济活动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审计理论的预测只能说明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是概率极大的,但它仍是或然的、应然的。“事实本身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马歇尔语)“事实自身不会说话。”(萨缪尔森语)若想要事实说话,就必须对其加以说明或解释。而作为“经济人”的审计学者,在进行实证审计研究的过程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个人偏好所带来的先人为主的干扰,解释者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掺杂其中。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着客观独立的经验证据,一切经验证据都是受评价者的背景知识或世界观的影响。于是,对同一事实往往会有不同的说明或解释。如Wines(1994)以澳大利亚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与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相关性滨证检验结果表明,非审计服务收入与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负相关。Barkess和Simnett(1994)也使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为样本,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却是是非审计费用和非标准意见的发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三是论证工具缺陷。首先,数学的优势以及数学大规模运用依然不足以消解审计学科属性上的困惑。严格地说,审计是一门问题导向的学科,问题的惟一来源只能是现实的经济运行,数学方法是对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经济理论本身。经济是—个数据生成过程(Datageneratingprocess),是一个复杂的、不可逆的非实验系统。无法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多次重复的实验,从而得到多组随机的实现值。而实证审计在运用数学分析时,只能将某个确定的经济变量值看成是某个随机过程的一个实现值。其次,作为审计研究工具的数学本身也具有先天性理论缺陷。从2500多年前芝诺悖论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起,到非欧几何、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罗、罗素悖论,经历数次灾难性打击之后,数学理论自身缺乏坚实的逻辑基础以及某些核心范畴难以严格定义的事实已愈益被数学家承认(王晓林,2003)。我们无奈的接受“数学只是人造的高度精密的符号系统”这样一个事实。这种符号系统与众不同的特征和最大逻辑特权就是它的彻底透明性,因此,就其论证过程和结论的严谨性而言,数学比言语的符号体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也有属人性和应然性。因为数学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同义反复的系统。从数学在审计理论中的应用看,也带有无法避免的应然性。数学符号体系的理想性是其根本原因。运用精确的公式、模型表述某些经济现象的前提,是舍弃对象的特殊性质,把它们在理想的条件下平面化。最后,运用抽样方法采集数据时存在抽样误差:运用数学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假说检验,推断总体时存在推断误差。因此,有限的样本很难充分模拟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四是有些研究对象难以量化。数学的用途是广泛有效的,但绝不是万能的。实证研究是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经济规律,模拟经济运行的,但经济规律本身是相当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也是错综的,很多是难以用数学公式准确表述的。数学语言的缺陷在于过于抽象,很难描述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将经济规律简单化、公式化,其运行结果往往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有时是可以接受的,有时则与实际运行结果不相符合。审计问题涉及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变量因素,这些变量因素含义比较模糊,性质难以准确界定,因而难以量化。而现在的实证审计往往利用替代变量来表示,如独立性以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意见的数量为替代变量,审计调整作为审计师应有职业谨慎的替代变量。这样的模型将审计非人性化,将经济活动中人的活动机械化、程式化,其效果可向而知。五是会计现象和审计行为不具备可重复性。实证研究的前提假设是研究对象具有可重复性,而审计研究不可能寻觅到像自然科学那样容易受控制的实验对象,没有硬科学的实验检验标准,它往往依靠复杂的统计技术替代实验室来获取数据,由实验测定转为现象统计,因此不可能在满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上的证实。缺乏可重复性致使实证审计缺乏可检验性,这是实证审计科学性上瑕疵。六是时间上的滞后性。实证审计必须等到某各种会计、审计问题出现很长实践,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时,才能得以实施,如非审计业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审计意见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反映等。使实证审计理论的指导和预测作用受到影响。

三、“规范”与“实证”审计科学分析

(一)“规范”与“实证”审计的学科地位 实证审计成为西方审计研究的主流,乃是不争的事实。实证审计得以空前发展具有诸多合理性。规范性审计研究没有能够取得与实证审计相比肩的显赫地位。然而,它的顽强存在和自主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如中国。如黑格尔所说,凡存在的总是具有某种合理性,具有某种合理性的就能够存在。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规范审计也具有存在的理由。然而,很多学者追求“纯粹”的实证或规范,视两者水火不容。在实证和规范之间,不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价值判断是无所不在和无可避免的,没有一定的目的或价值就不可能有经济假说的验证,将价值判断作为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增强经济分析的客观性(朱成全,2005)。科学哲学认为应该综合地利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历史,尤其从孔德实证主义到库恩的规范(或范式)理论这段历史便证明了这一点。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劳丹就认为,价值本来就内在于科学的结构,也只有使之纳入科学的内在结构,才能更好地解释科学的合理性。他认为方法、理论和价值(目标)在科学中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从而就形成了科学的网状结构模型。正如马克·布劳格所说,所有科学假说都有哲学的、社会的和甚至是政治的含意,这可以使科学家在估价支持或者反对某个假说时有偏见。马克斯·韦伯认为,思想意识的偏见会偷偷地潜入社会科学家对研究问题的选择,甚至会使科学家从事实证据中作出的推论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乃至其所提出的实际忠告会带有隐藏的价值判断。由于审计研究的是经济运行及其规律性,这就不可能像物理、化学那样能进行受控实验,而只能使用逻辑推理、统计归纳等认识方法来进行研究。在经济分析中就不可避免地渗透着研究者诸如价值判断等的主观因素。

(二)“规范”与“实证”审计的科学分析 (1)审计难以彻底规范化。审计难以彻底规范化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规范分析所必需的演绎的前提应是经过实证检验的。由规范分析所得到的成果也必须经过实证检验;规范分析结论的说明要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不仅要以事实为根据,而且要使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其结论,规范分析的深化要借助于实证分析。如审计师的独立性问题曾经被认为是典型的规范性理论,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研究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实证化,甚至产生了许多专门研究独立性的实证工具;二是经济规律虽然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但它也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如果违背其规律性,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取得成功。审计理论要成为对人们有用的工具,就必须揭示这些规律。就此而言,经济理论也要有实证性;三是“彻底规范”的审计理论一旦进入

审计实践,必定陷入完全无用的困境。因为,它根本没有事实依据。(2)审计难以彻底实证化。海尔布伦纳(1973)认为没有规范分析。就没有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的研究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愿望去执行其任务,而不会没有利害考虑的,即审计学者不可能摆脱其价值判断的影响。实证分析应在规范分析的前提下进行。这是因为审计检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被实证检验了的假定或前提,其重要目的是将包括经济政策建议在内的规范经济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审计实践的进行。当研究人员指出了经济问题的可能途径时,他已经是在进行规范分析了。这就是说,只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研究人员就在规定着未来政策等的选择范围和方法,含有强烈的规范成分;当研究人员孜孜不倦地对大量假设命题进行证实时,他在潜意识中就渴望着赋予这些假设命题的普遍意义。简言之,对实证分析来说,无论是问题的选择,还是方法的采用、成果的形成等都或多或少带有规范的成分。实证分析离不开规范分析至少有四个原因:一是实证分析的大量问题来自规范,并为规范目标服务。如当前许多实证分析就是为了回答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对审计师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应如何解决这一规范问题为目的;二是实证分析中推理的逻辑取向是由规范分析确定的。例如,对于审计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确定市场集中度计算指标的“逻辑取向”就是一种规范。早期学界以客户数量为指标,后期多以客户的收入为计算口径;三是实证分析所用的重要概念常是“规范”出来的。如在审计质量的研究中,Myere,Myers&Omer(2003)以已审财务信息中可操控应计利润的程度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DeAngelo(1981)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为指标,陈海明、李东(2004)用事务所声誉来衡量,Francis(1984)以审计收费来表示。此外还包括审计诉讼的频率(Palmrose,1988),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例(原红旗、李海建,2003)等指标,对于审计质量的界定完全是一种规范。四是实证检验离不开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数据检验并不意味着就是实践的最终检验,受样本的数量和数据质量的制约,数据检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来自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数据检验只是审计实践的一部分,要达到审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势必以这些被实证检验了的假设为前提去进行规范研究,将包括审计政策建议在内的规范审计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审计实践的进行。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规范分析应当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以规范分析为前提条件,规范分析是为了更好的实证分析,两者是相互渗透的。

四、我国审计理论研究范式的选择:基于现实的思考

(一)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基于以上分析,既然规范与实证各具特色,那么偏废任何一方均非善策。理想的选择是消除两者之间的对峙状态,承认彼此的存在价值,并促经两者实现一定程度的结合。经济活动既有客观性的一面,又有主观性的一面,二者缺一不可,相互缠绕,相互制约。审计实践规律的刚性制约,又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审计学要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规范性。从认识路线上看,规范审计研究代表了审计人员对审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而实证审计研究则代表了审计人员对审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两条路线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对审计问题本质规律的认识;从质和量的关系来看,问题的质和量是密不可分的。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而量是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数量的规定性。质是量的基础,并对量起制约作用;量是质的必要条件,任何事物都有其数量界限。实证审计侧重定量研究,规范审计侧重定性研究,定性分析是基础,在研究中起预见和指导作用;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精确化,在研究中起着证实和纠错作用。审计理论研究应该是两者方法的统一,这样既确保了审计理论构建的逻辑相关性和紧密性,又为审计理论的真实性和精确性提供了检验依据,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规范为主,实证为辅 在我国规范研究一直是审计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实证审计研究较少,这种状况有其现实的合理性。(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实证审计必须以经济理论和运行机制及经济行为作为研究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离开了理论分析的指导,审计研究很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理论不仅指西方经济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但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尚未最终讨论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而,目前的实证审计大都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所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虽然有些西方经济理论假设适用于改革时期的中国,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直接将西方现有的模型应用于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忽略了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历史和现状,从而也就忽视了实证分析完整的理论基础,致使对经济行为的解释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甚至得出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2)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比弗(Beaver)认为,美国实证审计研究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化,机构投资者比重较大,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反观中国的公司治理,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股权交易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尚不发达。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一股独大”和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监事会职能缺位。大股东根据上市公司业绩状况,决定给予“抽血”或“输血”。从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上市公司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从方法论上影响实证审计研究的可信性。(3)我国企业经济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的准确、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到实证分析的精确性。目前,由于我国统计水平不高,不仅可供直接使用的数据很少,口径不一的现象多,而且已有的数据的可容性、连续性和可比性都存在较大问题。我国的会计规范变迁较为频繁,加之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明显的“政策市”,股价变动多与政策出台有关,这些情况也严重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在问卷型调查中,非应答(non response)问题可能严重,有40%的应答者就算幸运。由于保密性质,有些数据只能以高度加总的形式公布,不能告诉我们有关微观单位的情况,而这些才是研究的目标。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受到利益机制驱动,以权扰数、以数谋益等违法行为滋长、漫延,加之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一大流弊,会计造假前仆后继,数据的真实性大大折扣。把虚假的数据放进即使正确的模型中,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可信的。(4)实证的现实预测效果不尽人意。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都尝试采用实证模型进行经济预测,但预测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仅以股票价格的预测为例,股市可以说是数据资料很充分,很准确,也很有条件根据各种资料拟合计量经济模型的场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试图运用高深的随机微分方程和非参数统计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问题,但至今收教甚微;另一方面,盛行于股票市场的股市行情分析软件,始终无法准确预测股票市场走势(李志强、詹锋,2003)。股票市场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更为复杂的经济运行的拟合。

(三)量体裁衣,相题立格 研究方法只有能否解决问题之分,而无优劣之分。笔者认为,选择以哪一种为主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审计研究的对象确定。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如为了验证事务所变更是否会影响审计意见,就宜采用数理统计模型,收集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验证,而无法单纯用归纳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而审计假设、审计理论结构、审计本质等问题的则不易采用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对过去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时候的研究宜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Bt时期内,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性效应十分明显,非会计信息对市场的影响较大,监督的机制不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故而数理统计研究意义不大。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出台、证券市场的发展,实证审计研究的环境和实践条件日趋成熟,实证研究的数量也应该逐渐增多。

(编辑 聂慧丽)

作者:田利军 叶陈毅

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 篇2:

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整体的、全面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认识世界、社会和人类,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理解、尊重、平等的观念看待世界文明。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问题。要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联系现实,学会自主研究和体验,不断完善和升华情感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正确认识世界 世界意识

历史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在一个风云变幻、纷繁复杂而又日趋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客观地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已经成为学校历史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事实上,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仍然与这一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整体的、全面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认识世界、社会和人类;要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学会用理解、尊重、平等的观念看待世界文明;要懂得合作和共赢,关注人类共有环境,热爱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认识世界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程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文化政治制度及生活方式。第二,要让学生以宽广的胸襟、世界的眼光,认识世界的一体化和多样化,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第三,要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的贡献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树立平等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第四,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对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世界冲突、和平与发展等重大问题予以关注,形成懂得尊重、懂得共享、懂得合作、懂得担当的世界意识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历史学家赵亚夫先生指出,“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教育,是有关社会认识和历史认识观念的教育”。时代特点和历史教育的使命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1.让学生用全球的视野认识中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学中,让学生既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也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这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增强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认同,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价值观念。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两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结构限制,以专题“古代的中国与世界——手工业和商业”形式让学生展开研究。学生借助于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了中国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也了解了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进而了解了世界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学生认识到,一方面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曾吸收借鉴许多国家的先进文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又不同程度地、以持久的魅力影响了世界。

在近代史的学习中,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历史是中国的屈辱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还是资本主义血腥和肮脏的发家史。学习这部分内容,应该结合晚清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清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冲突,明确资本主义是当时的进步潮流,中国落后于世界必然要被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通过这样古今中外的历史联系,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经济曲折发展、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开放后的中国如何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并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去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运用跨学科的方法综合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世界的能力。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视角和历史分析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例如,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仅仅从历史发展本身入手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中国内陆为主、幅员辽阔与古希腊海洋为主、岛屿林立的地理环境,结合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古代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加强学生的世界意识,需要师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需要师生搜集、阅读和分析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发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解释历史与现实的问题;需要师生、生生共同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

3.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世界的现状和未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基本理念时提出:“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今天的高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各国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世界里,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历史与时事热点的联系,加强世界意识教育,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可以体现历史教学的真正活力。从思想教育功能上看,历史教学只有结合时事热点,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才能发挥其史鉴功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看,是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从具体的史、事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阐释历史问题,发现历史规律。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两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否认侵华事实等时事热点问题,分析这些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外原因,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本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端”“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本质,让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

4.运用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提高历史学科素养,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认识世界。在中学阶段,可以让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从全球的视野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要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又能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理解、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文明与发展,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从而培养自己国际协作观和全球史观。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多渠道、多角度了解中外历史,以提高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和体验,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去伪存真,了解历史的真相。教学中笔者迫切地感受到,由于对世界缺乏直接的了解,受历史教材编排和传统观点的影响,学生对当今世界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发展,教会学生运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种学习资源去自主学习,从而广泛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各国历史和文明,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优劣之分。今天的世界需要彼此尊重、包容,需要建立平等的政治经济新秩序,远离战争,各国人民才能共享人类尊严及和平生活。

世界的发展是多样的,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性,各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尊重这样的选择。“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或胸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和国家归属感、具有欣赏和辨别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能够传承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人”,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这要求高中学生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同一性,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学习、吸收、弘扬人类文明成果,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人类和平和文明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作者:马维林

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 篇3:

提升国贸本科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摘 要: 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挑战。为理论联系实践且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际经济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随着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类核心课程之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为理论联系实践且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结构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最关键的决定作用。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交叉后严重、结构不合理。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同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金融等课程交叉重复太多,都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和安排不合理。

2.学生的专业素质薄弱。要求学生先修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安排,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使得学生专业素质基础较薄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和国际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

3.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欠缺。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多数老师都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多数从毕业学校进入到工作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忽略了这门课程要求有较强实践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的问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上课时老师偏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课堂参与,缺乏启发和引导学生系统而深刻地思考现实问题。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和“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手段不丰富。当前多媒体教学课堂的大量信息量输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消化,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仅充当播放者的角色,缺乏更具体详尽的讲解和师生互动。

二、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为宗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共同努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理论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预测和创新等实力;确定了“加强理论、注重实践、突出主干、强调参与”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注重基础理论讲解的同时,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教学思想的改革,明确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科学调整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和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已修和先修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重点介绍,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帮助学生认知和构建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框架。根據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的新动向,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就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新动向、新发展在专业教师间展开交流,将已经定型的研究成果要求纳入授课内容中,以保证教学内容能跟得上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步伐。通过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教案检查、相互听课和评议,把教学内容是否得到更新、是否包含学科发展的新内容作为教师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使教学内容的改革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3.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教生、生生、课内外的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交流、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搜集一些典型的国际经济学实践案例进行解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加强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坚持不懈地采取“老带新”制度,实现对年青教师的“传、帮、带”。

5.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及实验室为依托,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正在加紧制作中,大部分章节已能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的大纲、讲稿、试题库等教学文件已全部采用电脑排版、打印。在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课程网站,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课程的相关课件、案例库、习题集、参考资料等全部教学内容整合进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结语

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循环的过程,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坤林.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2(1).

[2]胡静寅.国际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7).

[3]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5).

作者:高昊

上一篇:发展福利性质中国旅游论文下一篇: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