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问题思考论文

2022-04-17

[摘要]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对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合作问题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合作问题思考论文 篇1: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

摘要:基于国际产业转移与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文章旨在探讨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从而获得推动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产业结构协同演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珠三角;欠发达地区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9-07-09

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成为继日本、亚洲新兴经济体之后又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活跃区域,珠三角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并带动广东经济总量跃居全国首位。进入21世纪,珠三角地区面临内外发展问题困扰,土地约束、劳动成本上升与“招工难”,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外部市场条件恶化等问题日益凸现,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压力也开始显现。为了克服要素成本上升和拓展腹地,2004年泛珠三角“9+2”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由《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搭建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贸洽谈会”加快了珠三角地区向周边省份的产业转移步伐(刘力,2006)。

与此同时,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促进广东欠发达地区(北部山区与东西两冀)的经济发展、缩小广东省内区域差距,早在2005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冀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简称“推动产业转移意见”),并开创性地提出了“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政府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区域帮扶发展模式。2008年5月底,广东省政府又出台《关于推进我省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简称“双转移决定”)。根据省“双转移决定”提出的“双转移”战略目标,珠三角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升级,缩小区域差距,这些目标是否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通过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否可以有效地缓解广东省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是否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实现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深入剖析以上问题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一、相关研究综述与基本概念界定

(一)产业转移相关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研究命题。国际产业转移是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伴随现象,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美国学者弗农(1966)和刘易斯(1984),日本学者小岛清(1987)和牛丸元(1999)等对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及其对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等都有经典研究结论(刘力,200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在东西差距不断扩大背景下,我国学者依据国际产业转移规律与我国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事实,提出了梯度开发理论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探讨一国内部存在区域发展水平差距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以及在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西部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聂华林,2000;陈建军,2002),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与产业扩散问题(陈建军,2002),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产业扩散问题(钟钧,2005;刘卓平,2006;闫小培,2007),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产业转移问题(刘满平,2004;毛艳华,2005),开展的相关研究为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提供了积极启示。广东“双转移战略”与珠三角产业转移是一个既包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背景,又有政府干预及政策推动省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过程,且广东的产业转移过程也伴随产业升级现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目标,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密切关联,因此,深入研究此命题,不仅丰富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实践样本,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亦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基于以上研究综述,产业转移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间,亦可以发生在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本文界定产业转移首先是基于国际产业转移背景,所谓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在跨国生产资本流动条件下,发达国家以生产制造为主的经济活动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迁移,并推动资本输出与输入双方的产业结构变化及产业结构整体(协同)演进过程。而本文所探讨的产业转移,亦可以称为区域产业转移,是指由生产资本流动引起的经济活动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规模迁移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转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跨国生产资本流动引起的。产业转移也可以发生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间,并引起区域双方产业结构变化及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整体演进过程。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往往是国家间与国内不同区域间产业转移现象相互叠加的结果。

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也显示,产业转移过程必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发达国家或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出,而新产业成长过程则推动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则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而加速本国或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因而产业转移过程对转出地与转入地具有双向促进产业升级的功能。而本文所研究的产业升级过程即是指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具体包括:(1)三次产业中的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第二产业内部的制造业比重上升,(3)制造业内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4)第三产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上升。

二、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关联机制

(一)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驱动力分析

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为特点的珠三角经济,近年来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劳动成本上升,土地约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导致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利润空间压缩,加上外部市场的动荡,给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扰。

1.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内部压力。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在于劳动成本低,土地供给丰富,加之地缘优势成为港资与台资进人内地的首选区域,并推动欧美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张。自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以及此后的“招工难”现象持续不断,特别是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法》进一步使珠三角地区的用工成本上升问题凸现出来。然而,受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珠三角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停产倒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招工难”问题,而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暂缓实施新《劳动法》对于缓解企业用工成本压力也是一项有效措施。

根据一项关于“珠三角企业迁移原因”的调查问卷,34%的珠三角企业认为生产成本上升(包括劳动成本与土地成本)是导致企业迁移的主要原因,但

65%的企业认为珠三角地区仍然是国内首选的投资地区(刘力,2008)。根据河源市政府提供的投资成本对比表(表1),在最低用工成本方面,河源虽比珠三角地区低280元,而我们对河源、肇庆、清远等产业转移园区企业的走访调研结果显示,当地普通劳动力用工成本约为1000~1200元,与珠三角地区企业用工成本相当,而这一结论也在对珠三角地区的港资企业走访调研中获得证实。其中,社保标准较低是劳动成本节约的主要方面,尽管在河源等山区投资建厂可以节省水电费,但相对增加的物流成本也是企业迁移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的被访企业表示实际推动企业迁移的生产成本因素是土地约束而非劳动成本节约。珠三角面积仅占广东省的23.4%,2007年的GDP则占广东全省的79.7%。近年来,随着珠三角经济规模的扩张,土地约束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企业调查显示珠三角仍然是投资建厂的首选区域,但许多项目却不能“落地”也是事实。事实上,许多大型投资项目落户毗邻珠三角地区的肇庆、河源等地,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如亚洲铝业集团是肇庆承接的最大宗产业转移项目,原亚铝在佛山南海的工厂总占地仅为300亩,迁移肇庆高新区后占地扩大到1万亩,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脱胎换骨”,成为亚洲铝业行业的龙头老大。

2.广东产业升级的外部压力。

珠三角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一方面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外部市场动荡的周期性影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首当其冲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此外,来自周边国家低劳动成本的竞争,也使加工贸易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窄小。对于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者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加工贸易而言,通过产业转移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著名的“芭芘娃娃产业链故事”描述了加工贸易的价值链构成(郎咸平,2008),其中属于加工贸易环节的产值份额仅占芭芘娃娃产业链总价值的1/10,即10美元中的1美元,这其中还有0.65美元的原材料成本,而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的劳动与土地等成本也只有0.35美元,这其中还要考虑加工贸易产品外销过程增加的物流成本。由此可见,珠三角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将是首选出路。加工贸易转型与升级,一是要走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以缓解国际市场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二是要从以外销为主的市场模式逐步转向内外兼顾,逐步拓展国内市场渠道,稳定国内销售道,缓解外部市场动荡的压力;三是通过走品牌开发之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三种途径的最终目标都是通过产业升级来化解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风险。

3.政策推动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1)广东促进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

2004年启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了广东向周边省份的产业转移进程。为了使产业转移效应惠及到本省欠发达地区,2005年广东在省内出台了“推动产业转移意见”,意见决定自2005年起,广东省财政对已通过省级认定的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所在地级市定额补助4000万元(分两年安排),用于补贴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出台的“双转移决定”,进一步规划2008-2012年省财政投入400亿元,用于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的贷款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以及促进我省的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等。截至2009年一季度,全省已认定32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其中示范性园区9个。已投入开发资金236.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1亿元,利税17.27亿元,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也初步显现(谢思佳,2009)。

(2)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政策协调

广东省实施“双转移战略”目标定位之一,即是珠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实现“腾笼换鸟”和产业升级。所谓“腾笼换鸟”,是指珠三角地区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与低附加值产业,腾出空间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为了配合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2008年7月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未来广东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将珠三角定位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区。2008年9月又分别出台《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二)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联动机制

1.基于企业迁移的分析视角。

根据“珠三角企业迁移原因”的调查问卷,有43%的企业表示企业迁移原因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刘力,2008)。同样,根据我们对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入园企业的走访调查,从珠三角地区搬迁到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并不是把在珠三角淘汰的落后产能直接搬到了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由于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初期都把环保标准放到第一位,环保“一票否决”,环评不达标项目将被拒绝入园。另一方面,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设厂,通常都是采取增资扩建形式,大多数企业是在2003年以后搬迁入园的,新增投资的设备技术普遍高于在珠三角地区的原有工厂,换言之,珠三角没有把落后产能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而是珠三角地区富有活力的企业迁移较多。因此,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层次并不低,如肇庆、河源、清远等地的产业转移园区都是整合原来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加速工业化过程中可以实现与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效对接。

2.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减量效应”;(2)受土地约束,部分低附加值新增项目与原有企业的投资扩容难以“落地”,转而选择产业转移园区投资或其他省的投资,由于新增投资项目减少,就会影响或减缓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或可将其称为“刹车效应”;(3)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推动下,珠三角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性地引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上述的“减量效应”与“刹车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推动珠三角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

3.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

对产业转移园区的企业调查显示,近年来,产业转移园区的人园企业来源:一是珠三角新增投资或迁移企业,二是欧美日国家或港台投资企业,三是国内其他沿海省份。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来看,距离珠三角2小时交通半径以内的产业转移园区相对发展较好。之所以越来越多企业选择毗邻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园区投资建厂,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

的产业集聚效应与综合服务优势,弥补园区产业配套不足问题,二是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相对较好,本地的集聚与规模效应也开始显现,因而,在毗邻珠三角的肇庆、清远、河源等产业转移园区已步入良性发展态势,自我累积循环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转移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如河源产业转移园区2008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并带动本地就业与服务业发展,这是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促进地方产业升级的进一步体现。工业经济增长带动地方服务业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整合发展,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及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并带动房地产业发展和城市消费水平提升。欠发达地区城市的二三产业比重上升,步入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三)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协同演进

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珠三角地区已进人工业化后期阶段,广东欠发达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刘力,2009)。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珠三角尚未完成工业化,因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力犹存。而广东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刚刚起步。也因珠三角的土地约束,同时承接来自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尽管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差距,但因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使其产业结构演化具有同步性,又因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使两地产业升级具有联动性,我们将其称之为区域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协同演进是推动广东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高化的系统力量。现实背景下,由于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同步承接产业转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因而空间政策协调对于广东协调区域发展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区域公正”政策目标

广东“双转移战略”旨在通过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果将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解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是值得怀疑的,至少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就珠三角的发展基础、现有经济规模、产业基础以及主导产业层次而言,以目前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态势,欠发达地区很难实现赶超。然而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区域公正”角度考虑,欠发达地区追求“区域公正”的目标在于:一是区域公平发展权利,二是居民公平福利。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提供区域公平发展权利,但欠发达地区却难以祈盼经济发展效率,因为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珠三角地区具有发展效率优势。追求居民公平福利是区域公正的根本目标,如果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过程不能有效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就需要通过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以弥补当地居民的福利缺失,而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因此,广东省实施“双转移战略”需要明确欠发达地区所需要的“区域公正”的根本目标在于提供公民基本福利的均等化。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扩散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并非是比较优势的丧失,而是土地约束问题,珠三角仍然是企业首选的投资环境之一,如果珠三角地区缺少发展空间,那么企业就会选择毗邻珠三角地区,从这一意义上讲,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具有近距离扩散特征,且是市场机制引导结果。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加强毗邻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积极承接珠三角的产业扩散并带动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跟进。换言之,在毗邻珠三角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进程,或可以实现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因为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可以充分保障这些地区的发展效率。

(三)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进程

承接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加速工业化,一方面吸收本地就业,拉动本地消费。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欠发达地区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思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吸收就业需要有本地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一是优先安置园区开发过程中的被征地农民,二是促进本地(本省)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这种本地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在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希望看到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也带动流动人口大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现象,无论从城市基础设施,还是环境承载力方面,广东欠发达地区都无法与珠三角城市相比。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应是中小城市为导向的,以宜居城市为目标,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目标是提供居民的安居乐业和改善福利,引人工业项目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目标与环境容量,不以追求所谓的大城市经济效率为目标。

(四)按“区域统筹”规划广东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

按市场规律引导的珠三角产业转移是以近域扩散为特点,在珠三角2小时交通半径以内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显著,超过此半径,则明显受物流成本制约,因时间成本与物流成本增加将导致珠三角地区集聚经济的辐射效应锐减,其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韶关、梅州等地的产业转移园区发展相对缓慢就反映了这一规律。基于对上述规律的认识,对我省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需要有科学规划,划出优先转移地区、逐步转移地区等。进一步考虑产业转移过程中,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规律,也需要对广东省的产业空间布局有总体规划,规划各地区的主导产业,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引导重点领域,并制定与空间布局规划相一致的考核指标,避免“双转移战略”的政策目标“一刀切”,以及地方政府的盲目招商与恶性竞争导致的行政资源的过渡及无效使用现象。

(五)省财政扶持政策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也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

“双转移战略”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与劳动力培训提供财政扶持资金,这体现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公正”目标。然而,省财政扶持资金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建设则是基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的,旨在为欠发达地区提高造血功能。上述分析表明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是不一致的,如果在欠发达地区统一实施相同的财政扶持政策,其扶持效果则会大不相同。而在“双转移战略”中出台的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的竞争性扶持政策中,对于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的地区将会增加5亿10亿元的财政扶持,这虽然是强调效率原则,但却有扩大欠发达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内部会造成新的不平衡。因此,在省财政扶持政策中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公正”出发,以缩小区域居民福利差距为导向,对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区域应逐步减少对其财政扶持力度,而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不足区域,则要持续增加对这类地区的扶持力度,最终以实现广东省居民基本福利均等化为目标,这是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追求的根本目标。

注释:

①2008年10月~2009年6月期间,笔者参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区域经济创新团队关于我省“双转移战略”实施情况调研,以及参与广东省统战部与九三学社相关主题调研获得的企业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陈建军.2002区域产业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

陈建军.2002.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08).

郎咸平.2008.产业链阴谋[M].北京:东方出版社.

刘满平.2004.“泛珠江”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

刘力,李钧.2006.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资本流动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06).

刘力,张健.2008.珠三角企业迁移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10).

刘力,杨琴.2009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与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考[J].城市(03).

刘卓平,杨英2006.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05).

毛艳华.2005.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和协调机制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聂华林,赵超.2000.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

谢思佳,刘茜.2009.“双转移”未对环境造成破坏[EB/OL]-http://finance.southcn.com/nfjj.content/2009-05/26/content_5189562.htm.

钟韵,林耿.2005.珠江三角洲产业扩散机制初探[J],开放导报(07).

(责任编校 春 晓)

作者:刘 力

经济合作问题思考论文 篇2:

关于发展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思考

[摘要]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对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农业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市场日益强大的竞争压力,我国农业传统的分散耕种方式势必无法适应这种崭新的竞争格局。作为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实现我国农业的突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涵的界定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现象,作为一种代替个体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进行交易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本身并不反映特定的所有制关系,发达国家可以用,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用。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广大农民及社会其他方面把资金、劳动、技术等联合起来,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成大量从事经营或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我们把这一类组织称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之所以谓之“新”,是相对于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农村合作社而言的。传统的农业合作,首要目标是改造小农生产,限制和取消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和家庭经营。而这种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则允许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农民仍然是独立的生产者,但此时独立的农户已提高了群体竞争力,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一种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社员提供市场交易上的必要服务,进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竞争力。对外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对内是以服务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盈余一部分根据社员与组织发生交易额的多少,按比例返回给社员,一部分用于发展经济合作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一类介于企业和社团之间的准企业组织。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农民自愿自助自我服务的产物。

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已有各类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0万个,其中比较规范的合作组织有15万个,组织成员数量达到了2363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显示出很强的活力。例如,北京郊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885个,仅2002年一年就新建立新型经济合作组织583个,相当于前几年发展总数的1/3;入社农民达到22.3万户,占全市农民人口的1/3。

从兴办主体来看,既有农民自己组建的(主要是依托农村中的“能人”牵头兴办的经济合作组织),又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涉农经济技术部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和供销部门领办的经济合作组织,还有“公司+农户”等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据2005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对17省的调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以农民牵头领办的(包括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比例占46.8%;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牵头领办的占13.9%;依托涉农部门、乡村干部领办的(主要包括农技推广、七站八所、基层供销合作社)占35.2%;其他形式兴办的约占4.1%。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日益得到政府重视,许多地方已把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受到来自各种政策的制约,导致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尤其需要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些地方政府为鼓励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落到实处,使农民享受不到应有的好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对“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认识不清。有的认为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违背;有的以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又是一大二公的“合作化”,甚至“谈合色变”。二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和保障,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善的合作组织法,法律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没有法律法规作保障,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法人登记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此外,由于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性质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关系不明晰。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分别在工商、民政、农业等部门登记注册,这给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活动带来种种不便,哪个部门都能管,哪个部门都不愿意管,致使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与保护,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三是缺乏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当前的农村,资金仍然是稀缺的生产要素,而以城市为导向的金融体系,使得大部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扩大经营规模,没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导致社员交纳股金的差异,客观上要求突破一人一票的限制,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一人一票”管理制度已经影响到股金的吸收,这无疑会打击一些社员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四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影响着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效率。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利益机制主要是为社员提供服务和盈余按交易额返还,然而,目前许多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利益机制主要体现在为社员提供服务,而盈余返还则比较少,有的仅仅实现股金分红。在内部组织管理方面,相当一部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集中在少数“能人”手里,民主管理受到了严重影响。一部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没有彻底分离,组织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章程,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系不直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人员缺乏。有的产权制度比较混乱,宗旨模糊,职责不清,再加上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气氛不够,导致组织内部缺乏活力。一旦发生权、责、利纠纷,就会影响到经济合作组织的存续与

健康发展。五是人才不足。农村领域缺乏真正懂得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机理并能很好地与实际相联系的专业人才,也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领导人才,更缺乏能凝聚和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农民企业家人才。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三、对发展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定位政府在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国以往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官办色彩较浓,政府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致使有的经济合作组织成为介于官商之间的组织,有的甚至成为了基层政府或部门致富的工具。这种状况导致了各级政府决策层在组织创新和改革方面的政策实施力度严重不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发展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是其取得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在清晰的产权制度之下,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明晰产权制度,是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取得发展的前提。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及改革环境。首先,要加紧制订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法规,赋予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合法身份,解决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工商登记问题,使其名正言顺地与其他合作组织平等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目前,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工商登记中尚未取得单独的企业法人资格,影响了合作组织业务的扩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希望依法登记,但又怕按普通企业纳税,心理矛盾重重。为此,应以不同于社团法人和企业法人的合作社法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并在税收方面予以进一步优惠。其次,要加大政府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税收、信贷支持力度。在财政方面,各地区应统筹管理,专款专用,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同时,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额度,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基金,用于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合作组织的生产发展、技术推广、贷款贴息、教育培训等。

(三)积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政府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供的资金支持是有限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从长远来看,必须开放农村的资金市场,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解决各类新兴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工作中的资金融通问题。

(四)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促进传统和新型两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资源的对接。传统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因此,不论从其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还是其他各种组织资源等方面,都无法适应现时代的发展。然而,对待传统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资源(如人力资源,组织网络,物质资产等),我们应该在改造的前提之下尽最大可能去充分地利用,这样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也使广大农民对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亲切感,这无疑能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两种资源的对接,并不是出于理念上的选择,而是现实的需要。

(五)因事设人、人尽其才,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在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岗位。任何组织的运行都是通过一定的工作岗位进行的,岗位设置的合理与否对组织运行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应把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内部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部门,授权其根据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分析提出调整岗位设置的意见,并把岗位分析评价、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等工作做深做细,使组织在配备使用人员时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二是实现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组织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岗位上,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力。要切实改变目前人员适应上的僵化、不合理状况,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三是为组织内部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承认人的价值是激发人的活力的内在要求,只有根据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不同给予员工相应的评价与回报,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创造性,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发展各种新型的以农民为独立市场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点。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种新型组织形式,从而由各方利益代表与政府一起决定产品的生产布局、结构和数量,这将是中国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小山,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

[2]傅晨,“新一代合作社”: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2003。(6)

[3]游旭平,中国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现代化创新[J],云南社会科学,2004,(5)

[4]董莲蓉,企业化是农业组织创新的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5)

[5]孙克强,对当前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比较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

[6]李先德,法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J],世界农业,200l,(3)

[7]孔详智,聚焦“三农”:180位专家学者破解“三农”难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刘文友,袁勇艺,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业合作社,2003,(9)

[9]朱博文,杨涛,马敬桂,经济转型期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意义[J],农村改革与发展,2003,(4)

[责任编辑:荷叶]

作者:彭南珍

经济合作问题思考论文 篇3:

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繁荣农村经济

摘 要: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繁荣农村经济,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在法律上肯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地位,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农民是合作经济组织主人的原则,制定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对策

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小农经济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尽快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领广大农民走出小农经济的狭小天地,走向现代农业的广阔市场,增大广大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一、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竞争能力的强弱与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向关系。我国许多农产品竞争不强,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有直接关系。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很难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相适应,很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而通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架通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客服分散的小市场与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抵御农产品经营的市场风险,就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增收的难度不断增大。而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进入市场难。如果农民自愿组织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就可以让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实现产前统一购进农业生产资料。产中实施技术指导,产后组织精深加工。最后统一销售,由于专业生产合作社出售的产品主要是直销大中城市或生产加工厂家,中间经营环节少,因而出售价格都高于当地市场价,从而有效地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3、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应该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农户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为抵御市场风险建立了一个平台,解决好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生产分散化和非组织化问题,才能确保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高度商品化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单一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矛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户走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经营道路,是一批品牌产品和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农业的生产化经营。

在新世纪新阶段,为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过程中,正面临着以下问题。

二、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来源存在约束性。资金不足是制约合作组织更快发展的一大瓶颈。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农民的资金大都是自有资产和民间借贷形成筹集的,每年靠国家金融机构正常渠道的贷款达不到15%,而且产前扶持资金若遇农户欠收或遭受自然灾害就无法收回。

2、法律制度存在滞后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只有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章程,才能确定每个合作社的行为准则和责权利关系。目前,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运行,目前尚没有法律依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一种社会团体,还是一种经营实体,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还没有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组织的内在发展不规范,在经营运作及责权利分配等方面碰到了诸多困难。

3、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多数没有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不清,加之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民主气氛不浓厚等问题,协会会长,秘书长等大多未经会员选举产生,而由乡镇直接任命,成员大多为村干部,为体现出“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建会原则,致使内部缺乏活力,即使有的合作组织有规章制度,但也不是完全照章办事,有些合作组织内部运作不规范,其标准化生产、产品加工和市场开阔能力都很低;利益机构不够健全,对于经营亏损出现的风险,缺乏妥善的处理办法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4、外部环境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以至于没有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摆在应有的位置,同时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不顺,农业,民政,工商,科协等多个部门参与管理,职责不清协调不够,再加上缺乏权威部门实施监督等原因,使得国家政策出现空白或一些政策无法落实到位,导致了一些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以健康发展。

三、繁荣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思路与对策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的“领头雁”作用,对深化新的农村发展思路、规范民间群众组织的运作起到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法律上肯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地位,要想完善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法,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将其规范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别于工业企业的经营性组织,规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范围,理顺管理体质;尽快通过立法对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定义、成立的条件、主体资格的确认、内部治理结构和利益调整机制等方面加以规范,为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立法的基础上引导、监督和规范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

2、要健全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管理的基础。经济合作组织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组织到运作、从管理到分配,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建立必要的、规范的生产经营制度,约束和规范农户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其次,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成员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再者,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组织除了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民返回一部分流通或加工环节的增值利润,有条件的经济合作组织应该实行股份制,实行股金分红,坚持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最后建立相应的积累机制。

3、要坚持农民是合作经济合作组织主人翁的原则。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动员更多的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并由会员产生领导,而不是由党政机关指定或兼任,以保证组织的主要领导是真正能代表农民利益、有农业产业经验的社会人士应坚持农民加会自愿,出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从长远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只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发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才能构成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依托。

4、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训人才。首先,对领导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导。其次,对合作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对理事长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组织的原则、管理办法、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懂得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合作組织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再者,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以拓宽组织的销售半径,全方位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增加农产品的销量。最后,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加强宏观指导,制定扶持经济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在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首先,财政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当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年度预算支出中安排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专项资金,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的某些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农产品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或出口,财政供给与补贴。其次,信贷扶持。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最后,税收扶持。由于其性质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其产品的销售也具有农业经营的特征,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产、销售自己的产品及其加工品,应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参考文献

【1】秦宏毅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跨越历史之重 【J】. 经济师

【2】赵安顺 随机分形思想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启示 【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3】池明学 对我国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几点思考 【J】.延边大学学报

作者:周媛

上一篇:区域高速公路经济论文下一篇:西部经济增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