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论文

2022-04-23

摘要: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还是工作学习,都与信息时代接轨,一切都便利起来,富有科技性。但是,这样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弊端,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上提出的“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累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和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城乡规划涵盖的内容已从物质形态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必修的设计类课程却未能进行及时调整。在新形势下,针对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完善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将低年级设计类课程纳入城乡规划教育体系。

关键词: 城乡规划    设计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正式将乡、村庄规划纳入规划体系,标志我国城市规划事业进入崭新时代,随着新法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城乡规划学”设为一级学科,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体现为从原有注重规划设计技术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等联系更紧密的城乡统筹人居环境大学科[1],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必然会进一步加快我国城乡规划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高校将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涵盖的内容更广泛和更具科学性,作为主干课的设计类课程也急需改革,以适应从原有建筑学下属二级学科到城乡规划学下属课程的改革。

1.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和一级学科的确立,并不是简单“市”到“乡”字面的改变,打破长期以来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基础上的“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所造成的对乡村的忽视和法律层面的“不对等”,导致乡村的无序发展、资源性“洗劫”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城乡规划的确立,是30多年来“城”、“乡”对立发展导致乡村衰落惨痛教训的启迪,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对国家“城乡统筹”战略的落实。城乡规划是以城乡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科学,其学科理论是建立在对城乡问题研究基础上的系统科学集成[2],纠正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只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主体的缺陷。

2.目前我国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952年同济大学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183所高校设有该专业[3]。随着新法的实施和一级学科的设立,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主要是基于建筑学专业基础的办学方式,设计类课程按照原有建筑学下属二级学科进行设置,导致目前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存在一些弊端,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

2.1设计类课程忽视乡村规划。

传统的城市规划作为建筑学的二级学科长期深受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城市是规划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因此,课程体系、专业知识体系都是围绕“城市”构建的,作为每个学期设置的设计类课程(每学期约96-118学时)教学体系也围绕“城市”为范畴展开,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等较全面涵盖了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规划类型,但未涉及乡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随着“城市规划”更名为“城乡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地方将需要更多的村镇规划的建设人才,然而,目前很多毕业生很难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因为已掌握的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原理、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并不适应广袤的乡村地区。而以解决城市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农村问题,规划成果和现实差距过大,造成“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局面或乡村失去活力、千篇一律的现象。正如霍华德所言,城市和乡村各有优缺点,譬如: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的城市而言,环境品质的提升和绿化体系的完善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而对于拥有天然氧吧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供居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是乡村规划中考虑的重点。只能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将乡村规划、小城镇规划和“城、乡”整体观的思想落实到设计课中,是当务之急。

2.2传统教学背景下低年级设计类课程急需改变。

传统城市规划作为建筑学的二级学科和长期受“城市是扩大的建筑”的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形成了低年级的(本科教育前2-3年)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一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是设计课课程体系一部分,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服务,起着循序渐进的作用。对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低年级的设计课是为高年级的城乡规划设计服务的,服务对象不同,却采用了相同的模式,造成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接触高年级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时,很迷茫,无法适应从单个到城市的转变,无法从微观尺度扩展到宏观尺度,这种教育模式值得商榷。

这种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城市和建筑的紧密联系,但忽视了城乡规划专业的特殊性,造成内容前后脱节,整个设计类课程衔接困难,连贯性不强,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类关系较弱,并未达到城乡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目的。原因:一是尺度跨越太大,先小后大地认识空间的方法是正确的,设计类空间的认识从别墅、幼儿园逐步扩展到复杂的中小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展览馆等,紧接着是10公顷左右用地的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学生需要从1∶100-1∶200的比例适应1∶1000-1∶2000比例的空间,从中可以看到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之间是一个“突变”,缺少建筑到规划之间的过渡环节,造成学生从微观尺度过渡到宏观尺度的困惑;其二,未考虑城乡规划专业的特殊性对建筑设计的要求。采用与建筑学相同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建筑单体和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注重建筑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和形体的设计,而不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是怎样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如何引导和限制建筑设计的?建筑的定位、规模、容积率、建筑密度是如何确定的?建筑与规划是怎样的关系?这些是城乡规划专业关注的重点,这些内容的缺失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

2.3偏重技术性训练。

传统的城市规划作为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设计类课程注重城市物质空间的形体规划,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偏重学生设计技巧、构思能力和图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设计的艺术创新能力,适合建筑学一级学科下传统城市规划专业的要求,因为传统城市规划是实现计划的手段,规划主要是工程性和技术性领域的“物质性”设计,而非政策工具[4],却无法满足现代城乡规划需要其他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过多关注图纸的效果和方案的新、奇,方案的主观性比较强,不能熟练地运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方案的科学编制,更不会定性、定量地评判方案的优劣。学生都迷于方案的“炫技”,过于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很少考虑规划为谁而做?很少考虑如何将公平性、公共利益渗透于设计中?学生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却失去了现代城乡规划除此以外的能力,譬如:沟通协商的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身专业素质的能力。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已从物质形态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从规划技术拓展到公共政策的规划时期[5],偏重技术性训练的物质规划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涵盖现代城乡规划的学科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

3.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3.1完善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框架。

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如火如荼开展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一直被忽视的村镇规划成为规划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国家急需一大批村镇规划建设的人才。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应将“城、乡”整体的规划思想贯穿到课程中,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发展,将乡村规划、小城镇规划纳入到设计课中,使得教育体系除了满足城市规划之外,同样适应国家进行美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3.2低年级设计类课程脱离建筑学背景,纳入城乡规划教育体系。

3.2.1低年级设计类课程在城乡规划专业中培养目标

在新形势下,低年级设计类课程采用与建筑学同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科的发展,对于城乡规划而言,低年级设计课是设计类课程重要的基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处理空间的能力,认识城市,掌握设计方法和对规划思维的训练,最终为高年级的规划设计服务。因此,除了建筑思维的训练外,更需要将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要求和知识体系融入到教学中,以城乡规划专业的视角进行建筑设计。

3.2.2低年级设计类课程教学重点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低年级的设计课除了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空间能力外,更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本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为何做设计?为谁做设计?理解建筑空间物质属性之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属性。根据培养目标,可以从下几个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规划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规划设计课进行更好的衔接:(1)在低年级的设计课中,引入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将规划设计条件的解读容纳到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的关系,城乡规划管理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作用。通过对设计条件的解读,譬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思考建筑美学价值之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注重调查分析,要求学生从城市层面对基地的区位、交通、周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依托项目进一步解读规划设计条件,以及解读规划设计条件制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城乡规划的工作方式;(3)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弱化与城乡规划设计关系不强的内容,例如建筑设计中的材料、构造、水、电等方面。分析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环境对建筑物造型、体量、风格、高度和色彩等的影响,使得建筑和谐地融入在城市中。

3.2.3低年级设计类课程内容设置

针对低年级到高年级设计课尺度跨域大、衔接不自然的问题,低年级的设计类课程内容应根据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大一设计课中,除了基本的技法训练外,还增加城市认识、城市空间和城市规划条件等内容;合理安排建筑设计的类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前增加一个住宅组团和住宅建筑单体的设计,为高年级的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3.3教学方法。

城乡规划是融政策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传统“手把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城乡规划专业除空间规划能力之外其他能力(沟通协商的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专业素质的能力)的培养。在设计课中,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以设计课为中心,结合设置相关理论课,建立一心多面的模式,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经济学中的产业规划、GIS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需打破传统单向、封闭的教学向双向、开放的教学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4.结语

国家对“城乡统筹”战略的落实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培养规划师主力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抓住机遇,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急需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脱离建筑学背景,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将主干设计类课程纳入城乡规划教育体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7-54.

[2]袁奇峰,陈世栋.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2012(9):5-10.

[3]方程.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发展道路探索[J].规划师,2013(11):101-104.

[4]赵民.“公共政策”导向下“城市规划教育”的若干思考[J].规划师,2009(1):17-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基金项目:校级教研项目(2014JXYJ27)

作者:方群莉

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论文 篇2:

回归自然,自然成长

摘  要: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还是工作学习,都与信息时代接轨,一切都便利起来,富有科技性。但是,这样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弊端,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上提出的“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累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上可以看出,针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教育方式为主,与目前的城市化教育进程存在偏差,如今的信息化、互联网、电子科技等技术的普及,让许多的家庭和儿童都偏离了自然的轨道,在面临儿童的教育中,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儿童回归自然教育的实践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能为幼儿提供怎样的帮助呢?

关键词:回归自然;成长;自然教育;实践

Return to nature and grow naturall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Natural Education

ZHOU Beilei  (Beisha kindergarten,Yangzhai Town,Funing County,Yanche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幼兒园是孩子身心发展的第一教学环节,这里是孩子的启蒙地,是儿童成长很关键的一步。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普遍情况,以幼儿发展回归自然为重心,以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摒弃部分科技化的渗入,倾听自然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利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进行探究和实验,明确幼儿教育的方向,促进幼儿的自然发展。

1.“自然教育,回归自然”的定位与目标

自然教育是以目前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所引发的构想,要求如今的儿童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体验、感知、互动等于自然连接的过程,并且在儿童追求兴趣与发展的同时结合自然界的定律去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这是一种从小培养孩子亲近自然、乐于探索自然、热爱生命、善于面对生活的美好品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

2.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普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开展自然活动的资源途径受限制。目前许多幼儿园以自然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普及不是特别全面,一方面是有资源缺乏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对“回归自然”的认知不够充分,在对儿童进行主题活动的时候,对于顺应儿童的天性很难把控,并且能够作为参考的对象不多,给回归自然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教育方式上科技化的发展与回归自然存在矛盾。城市化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平日里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信息化的资源,上课时用到的多媒体、播放音乐的音乐设备、平日最常用的智能手机等,都在与“回归自然”相互碰撞,存在矛盾。如何在这样科技化的生活环境中,让儿童回归自然属性,需要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断探究与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3)没有倾听儿童真实的内心声音。如今很多教育机构,都是强制性的告诉孩子,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没有去真实了解过孩子的内心想法,当孩子产生内心需求的时候,教育工作者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直接告知孩子这样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没有培养孩子天性的发展,没有了解孩子的真正所需,而是顺应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的需要,把建立更科技化的时代重任从小就压在孩子身上,告诉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从现在起就好好学习等等一系列的“教育思维”,直接性的阻碍了孩子与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受。

3.开展自然教育的发展步骤与过程

(1)教师应该具备自然教育的素养。首先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自然教育的改观,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模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心,所以,教师必须具备强大的自然教育素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孩子回归自然。更好的促进自然教育的发展。

比如,在施展教育之前,教师需要主动的去了解幼儿园附近的一些自然环境,一些具备自然属性的公园以及场所,要去探索各种各样的绿植的生长发展和特征,并记录下来。教育部门应该以“回归自然”为主题,进行对教育工作的宣导,进行一系列的教研培训,增加教师们亲近自然的机会,多多开展一些户外的自然游戏体验,还可以要求班级每周开展一次自然的主题教育,让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在教育中感受自然,亲近自然。

(2)创建亲近自然的教育环境。为了让孩子更加的接近自然,教育机构应该在对儿童的自然发展基础上,建立一些利于儿童回归自然的户外环境设施,因为,在室内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约束,孩子们无法展开天性进行“真正”的回归自然,但是要在户外的教育中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让孩子们能够最大程度的放开自己的思维和天性,去真实的感受自然环境。

比如,建立一些攀爬架,设置户外的娱乐项目,为儿童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设施,让儿童能够更加的与自然零距离接触。为儿童建立种植园,培养孩子的种植能力,也能促进孩子对自然植物的认知和了解,并且在进行种植教育的时候,给孩子普及更多的自然知识,让孩子形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观念。并且可以让孩子在对自然植物的照料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品质,能够促进孩子更好的自然探究。

(3)有效延伸大自然的课堂。通过对教师的自然教育素养的培养,幼儿园对户外设施的创立与建设,为幼儿接近自然提供了一系列教育途径。这一步步的优化,都在逐渐的完善自然教育的要求,幼儿园可以在结合以上这些基础上,深入的延伸大自然的课堂,让幼儿在自由活动、自然观察、感知体验、自然游戏四个方面进行对自然教育的深度认识。在自然教育的环境中,让孩子亲自用眼睛、用手、用心灵等感官去感受自然,去接近自然,多多创造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拉近自然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带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途中,培养儿童对户外环境的热爱,更加自然的与自然相处,屏蔽外界“科技化的声音”,让孩子的身心都处于自然环境的陶醉中,促进孩子的自然发展。

比如,幼儿园可以每周组织一次户外的教育活动,用半天的时间,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让孩子去观察花草樹木的生长,记录他们生长的特性,让孩子近距离的观察昆虫与大自然环境里的生物,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结构,感知自然属性下的生活,让孩子对大自然的结构更加了解。

(4)打开通往自然的“大门”。除了对孩子自然天性的培养,还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幼儿园可以结合做游戏的方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的主题,用“游戏体验”的形式提高孩子对自然生活的经验。在进行主题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孩子的天性以及发展特点制定几个游戏主题,让孩子自主选择,自主构建自然的学习品质。

比如,教师可以让孩子观察花草的生长,从对花草的种植、施肥、浇水、除虫上有深度的了解,并且让孩子记录花草的生长过程,中途遇到的一些有趣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作为“园艺日记”的模式,去培养孩子的种植与观察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孩子更加直接的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自然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当下电子产品和各种攀比及补习班的影响下,能让孩子有机会走进大自然,在真实的体验中与大自然产生深度链接,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学到一些知识,是有困难的。在开展对孩子的自然教育中,我们要多去询问孩子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再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此外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及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确保安全和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放手让他们去做,不要急于对孩子做出的行为作出好与坏的评判,保留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下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吕平仙,吴建芬.刍议如何构建有效的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J].才智,2019(21):51

[2]范艳丽.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森林公园儿童活动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3]李鑫,虞依娜.国内外自然教育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2017,39(11):12-18+23

[4]贺晓红.家园共育生命生态还原本体—幼儿园“户外自然体验”亲子社团活动之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7-19+23

[5]焦荣华.儿童的自然教育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16

[6]张晗.走向共同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作者:周蓓雷

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论文 篇3:

浅谈低碳设计的风景园林规则

【摘要】本文从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产生背景入手,主要对低碳园林的概念、特点、原则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设计;风景园林;规则;分析

一、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产生背景

人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在一七五零年左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巨大的跨越,步入了工业时代,很多的工厂大量被建设,人类前进的脚步与环境发生巨大矛盾。工业、交通对于不能再生能源的巨大消耗,同时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的排放气体。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已经渐渐成为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人们希望可以生活在环境良好的城市,提升自身所在的城市环境品质。所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质量,将其生态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可以说低碳风景园林建设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也为改善目前的情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低碳风景园林的建设是如今园林营造工程中最为热门的研究话题。

二、低碳园林的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针对于城市的美化以及空气的净化主要都采用了园林建设的手段来实现,但面对如今这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局势,仅仅依靠这样的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的

美化以及对空气的净化俨然是难以实现的。应该逐步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到园林建设之中,这即是所谓的“低碳园林” 。什么是低碳园林呢?第一,低碳园林在设计方面始终都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园林的能耗以及减少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低碳园林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下,能够有效的让水土资源实现循环使用,从而让园林景观形成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循环体系。第二,低碳园林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建筑材料以及添加剂等,都要做到无污染。景观绿化的建造始终都是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

1、低碳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能源消耗

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从最初阶段的施工到后期的拆除、维护等都会消耗很多资源。要进行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首先在材料的选取上应就近选材,这样可以避免长途运输带来的能源损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碳的排放量;其次,在建设材料的使用中,尽量使用更多的低碳材料,替代诸如钢筋水泥这样的高碳材料;再次,可以利用一些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能源,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来发电供园林中的照明用电等;此外,在园林规划的时候,要让其生命周期得到延续,减少其再建造的成本,以此来减少能源消耗;最后,避免仅仅是为了追求外观的效果而采用一些浪费资源却不能带来实用功能的设计,比如大片的玻璃等设计。

2、提高风景园林营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像木材、钢材、水泥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可重复利用价值不高,在城市的变迁中,园林也要随之更新,而这些无法重复利用的材料只有被拆除,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建造低碳园林,一定要使用低碳材料、可重复使用材料等,这些材料在施工前后都可以进行再利用,当园林随着城市更新而要重新布局的时候,就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材料,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增强园林的碳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园林的碳汇功能,就是要利用园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植物内部的碳,并储存于土壤中,还可以使空气得到净化。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可以很大程度上对空气中的温室气体进行净化,实现固碳和减碳,在风景园林的整体规划上,减少大面积的草坪广场,更多地建设绿色生态景观,增加城市园林的碳汇能力。根据测算,草坪每年吸收大约860kg/hm 2 碳当量、针叶林每年吸收大约920kg/hm 2 碳当量,而林木每生长1m 3 ,平均将吸收1.8t的二氧化碳。根据这样的测算,可以看出无论是保护湿地、植树造林,还是提高城市绿化率、集约利用土地等,实际上都是固碳减碳的过程。而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所提倡的即是对绿色植物碳汇功能的充分利用。低碳风景园林在营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的碳汇功能,对以下几个方面足够重视:一是少建草坪广场与大面积硬地广场等;二是限建耗能较高的人工喷泉或瀑布等;三是多建生态景观、多建有助于增氧以及能够减少热岛效应的林荫地等;四是尽量保留自然河水、湖水、山体等的原始位置。风景园林的碳汇功能必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4、减少园林建设的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团体日常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它通常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会留下相关的碳足迹:所开的车、拥有的住房和土地、采暖的方式、吃的食物等。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一些可以方便地测算出个人碳足迹的软件,并且同时提供抵消这些碳足迹的方案。充分理解风景园林营建过程中的碳足迹,将有助于园林设计师认真思考低碳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营造。风景园林项目的每一个要素在它们的执行和维护阶段都存在相应碳足迹,因此项目的发展应该经过严格的碳评估以控制其碳排放量,该评估不但应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还需持续到项目实施之后的跟踪测量,以确定这些项目既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又没有过量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从而确保该项目将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符合“低碳”的要求。

四、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原则

由上述可见,在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的营造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特点。然而,在营造风景园林功能特点的同时要想保证风景园林营造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此对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原则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够为更好的落实低碳思想而做出一些贡献。

1、碳材料选择坚持碳友好的原则

在低碳园林营造过程中,对于建造材料的选择要坚持碳友好的原则,对碳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即尽可能的使用少碳材料和环境友好的绿色环保材料。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从由材料所处的地域因素,材料生产厂家,生产工艺等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综合评判和选择。

2、技术和能源的创新性原则

要想做好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除了要坚持以上原则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创新性的原则。单纯的节约能源是不够的,有了新的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低碳。所以,我国风景园林景觀建设领域的相关人士一方面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吸取他国的长处,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研究新的低碳技术和方法。所以,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众多原则中,要加强对技术和能源创新性原则的重视和研究。

3、减少能源消耗

首先,在选择建设材料时,尽可能就近,可减少长途运输的能源消耗,同时,使用低碳材料取代高碳材料,减少风景园林的碳排放量。其次,强化可再生资源能源,比如雨水收集、中水灌溉、新能源的运用,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如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予以照明;加强可自然降解环保材料的选用;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取代精加工面材;废物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显、传统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以低碳为目标的风景园林营造将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风景园林领域的专业人士还要加强对低碳理念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使得低碳理念深入到风景园林建设的每一个方面,从而为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芸,李静,张浪.低碳园林的营建原则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17)

[2] 胡维佳,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2011(06)

[3] 刘颖.景观设计与低碳[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8)

[4] 于家利.黑龙江风景园林建设的弊端与发展方向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169.

作者:甘付平

上一篇: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下一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