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改进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具体而言,需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效,深入剖析、探索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蓬勃发展和推动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策略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医学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调研报告

摘要:医学类高职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但大部分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掌握要求远高于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理念,用人文思想、人文方法解决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因此,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现阶段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开设情况、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等方面对医学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调研,认为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欠缺,建议医学类高職学校要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观念,通过思政课等人文精神课程的开展,多方位校园载体建设等深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提升医学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调研;思政课

一、前言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2019年度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类资助项目。该课题的研究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目的,结合医学生的专业以及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对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进行研究,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两层意义。

(二) 当前社会研究现状

从目前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主要从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培养策略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普通高校学生,并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但针对医学类高职学校如何从思政课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是有限的,并且关注度也不够。

(三) 研究背景和思路

本研究从医学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思政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不充分的问题出发,基于文献梳理和研究综述形成选题。之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分析新时代医学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情感特点、思维特点、认知特点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总结出其人文素质缺失的因素,同时对高职院校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体系、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原因分析,从教育工作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为着眼点,思考和探索出新时代医学高职学生思政课人文精神培育的新途径。

(四) 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期形成两篇论文和一篇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内容主要是关于此次课题的主要调查、访谈资料的整理;论文主要针对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进行剖析,对思政课渗透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实施提出新的思路。本课题可以应用到本校的思政课教学中,通过调整思路、调整方法等途经切实做好本校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同时加强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有机结合,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水平的医学生人才。本课题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高职院校,对全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都是有效的促进。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 调研对象

访谈对象的选取:本次访谈选取人文精神领域研究专家一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一线教师两名,同时选取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医生一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护士一名进行访谈。通过开放性访谈调查现阶段医学类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和意见建议,同时也旨在调查受访者对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受访者参与教育的情况、受访者对现阶段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的评价、受访者对思政课中体现人文精神培养的需求、问题、缺陷,以及意见和建议等。

问卷调查样本的选取:随机选取三所医学类高职学校2019级、2020级学生共518名进行调查。具体包括:四川护理职业学院2019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104名,2020级三年制大专影像专业学生58名、药学专业70名。成都铁路卫生学校2019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60名、2020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74名。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2019级五年制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84名,2020级五年制高职药剂专业学生68名。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学生对现今思政课程教育的接受情况,了解人文精神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否发挥了相应的功效,剖析医学类高职学生关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需求。

(二) 调研工具

设计“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人文精神培养”的访谈提纲和“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人文精神培养调查问卷”。访谈范围包括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人文精神的价值、实践中的优缺点及建议,共设置了11个问题。调查问卷则主要调查了解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人文行为表现现状等情况,包括结构化调查和开放式调查,共设置了17道选择题。

(三) 调研方法

此次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学类高职学生思政课人文精神培养现状的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医疗教育领域知名的专家1名、思政工作一线教师2名、三甲医院医疗工作者2名,展开访谈调查,调查受访者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对现阶段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开设情况、人文精神培养现状提出看法和建议。同时面向三所学校2019级和2020级不同专业学生共计发放518份调查问卷,回收510份,回收率98.46%,其中有效问卷510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上为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很好地建议。

三、访谈提纲及问卷设计

(一)访谈提纲设计

通过开放性访谈问卷的设计,本研究旨在从医疗领域专家、一线思政工作者及医疗工作者处获得其对当前思政课培养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看法。本研究以医疗领域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可以充分了解当前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同时对我国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提供建议。作为本次访谈对象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直接接触,在教学实践中更能发现当前思政课对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能从实践中归纳实用性建议。本研究以医疗工作者为访谈对象,从而从社会角度了解医护工作者对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提出的要求,为思政课的设计提供了实践指导。

(二) 问卷结构化分析

结合概念的梳理和研究的目的,本次问卷采用他评问卷方式,因为在结构化调查中也需要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判断,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从内容上包括以下4个部分:一是对思政课中人文精神内容、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现阶段思政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感知程度。如:你是否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思政教育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方针政策?A.熟悉; B.知道一些; C.听说过,具体不清楚; D.不知道。調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提问,如:是否可以举例说明哪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确定被调查者是否真正了解。二是对思政课设置人文精神内容的态度倾向,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现阶段思政课中人文精神内容设置情况的态度倾向,以间接了解现阶段思政课人文精神培养实效。如:你对思政课程中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A.理论概念 B.案例解说 C.实践操作 D.都不感兴趣。如果被调查者回答某选项,则需通过进一步解释该选项的原因,以确定答案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是对思政课人文精神培养实效的行为调查。用于了解被调查者在学习思政课程后将学习的知识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工作的人文精神和行为的程度。如:如果身边的人有困难需要帮助你会?A.伸出援手 B.不理会,如果伸出援手,你愿意帮助的对象是?A.同学 B.老师 C.陌生人 D.都可以。四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评价。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接受思政课教育后自我人文精神形成有效性主观评价。如:我觉得在学习了相关思政课程后,对我帮助?A.作用很大 B.有一点作用 C.没有作用。

四、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了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

(一)被调查者缺乏对当前思政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正确认知。调查资料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并不知道思政课中蕴含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不了解国家关于思政课注重人文精神的方针政策。通过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学校在课程开设时重智育轻德育,思政课程相对较少,而教师在思政课中对人文精神的渗透力度不够,教师未能系统的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思想。同时,由于思政课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力度较低,导致学生并不重视人文教育。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相背离的,表明当今高职学生的培养是重智育轻德育,没有立人先立德的概念,仅凭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差是片面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培养虽然满足了教育的智育部分,却和教育的初衷相差甚远。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培养医学类高职学生在道德方面有所建树,让其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让卫生行业运转安全的保证,而如今职业教育的偏向充分说明了医学类高职学校的教育重点偏颇,教育中人文精神意识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第二,思政课对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成效较差。调查结果中有46.44%的高职学生明确表示自己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金钱和权利,自我享乐,以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在调查中有54.28%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可上可不上,思政课形如躯壳。通过对19级的调查结果与20级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通过一年思政课程的学习,被调查者对人文精神的认知并没有明显提高,思政课对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没有显著性的成效。

第三,被调查者人文精神意识薄弱。调查结果显示:在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32.30%的高职学生选择不予理睬,14.34%学生会直接伸出援手;另外在对医学类学生道德品质进行调查时发现,44.12%学生不会将荣誉让给同学,23.35%的高职学生认为同学是竞争对手。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医学类高职学生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信奉个人主义,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只有自己得到的利益才是自己的,品德财富不是他们认为的利益。认为在现如今无需在意他人的看法,得到荣誉和实惠才是最重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功利主义价值观极其鲜明。

第四,思政课设计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31.36%的被调查者未参加过与人文精神培养有关的思政实践活动。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是阻碍医学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

五、调研结论及建议

(一) 调研结论

本研究在调查对象选取时便考虑到对医学类高职学校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成果进行检验分析。选取20级学生作为实验组,19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结果发现,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意识,但思政课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成效还是不明显。加之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与本科生相比较低, 特别是理科类专业学生和对口单招班学生尤为缺乏人文精神培养意识,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现状一般,素质教育需多方力量来共同推进。

(二) 建议

从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不难看出,人文精神思想和理论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教育工作更是深受其影响。新时代对教育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填鸭式”教学早已不可取。医学类高职学生大多会在毕业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工作,这类工作不仅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还要求他们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学校应注重思政课等公共基础和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形成人文精神。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重视校园文化载体、网络载体、实践载体等建设。策划组织人文精神主题活动、社团,在校园各个角落做好意识引导,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横幅标语、文化墙、校园广播、网络通讯工具,抢占人文精神建设阵地。并开展多方位、多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方式上进行多样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编著.走进心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案例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5.01.

[2]卢少华,刘长敏主编.把德育做成科学事业人文事业、艺术事业[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03.

[3]王东莉等著.德育人文关怀实践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12.

[4]康振海,李海新主编.春风化雨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读本[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6.11.

[5]杨鑫铨著.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走向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体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7.01.

[6]高金生著.让医院走向人文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09.

[7]杨琳.德育对话情境及其创设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5.

课题名称:《新时代卫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RSZD01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作者:杨梅 江涛

医学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提高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摘 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改进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具体而言,需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效,深入剖析、探索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蓬勃发展和推动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01

一、加強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医学类高校而言,根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思想道德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再结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该认识到由于医学专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性,医学类高职院校所要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专业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可靠的卫生技术人才。这需要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重视对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重视伦理问题,使其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责任。

二、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从学生素质层面来看,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复杂多样的独特性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追求,但在入党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政治思想呈现矛盾性;在价值取向上趋向“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集体主义意识薄弱,普遍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专业学习的态度总体较为端正,但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力和自律性;职业发展上,其社会责任意识淡化、职业使命感不强,多数学生存在热心与冷漠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矛盾心态。可见,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下,围绕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转变思想价值观念,重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勇于肩负起救死扶伤、为病患服务的责任,这是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成长成才道路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落实的一项长期任务。

(二)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成效欠佳

由于高职院校承载着职业教育的使命,加之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形势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大多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出发点,更注重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更多以专业教育、技能操作训练为主,较为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的熏陶。此外,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而言,也存在着人员单一、师资薄弱等问题。具体来说,基于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导向,大多数专业课教师认为其任务就是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涉及甚少。而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受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教育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也表现出对学生吸引力不够的情况,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弱化;另一方面,以高校辅导员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教师,大部分辅导员能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教育,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局限,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三、提高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长效机制。由此可见,提高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效,并从这三方面深入剖析和探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蓬勃发展、推动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策略方法。

(一)发动全员育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的有效合力

1.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一位教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一员。在他们中强化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于日常教学之中。特别是基于医学类专业“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教师如果能发挥其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学生一定能“亲其师而行其道“,在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上得到有力提升。

2.发挥主渠道教师队伍的正面教育作用。首先,对传统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改革与创新,对 “抬头率”不高、“人到心未到”等普遍问题进行反思,结合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改变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程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力争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扎实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在管理与服务中育人。

3.将学生家长纳入全员育人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大学生都已是成年人,但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仍处于进一步构建并趋于稳定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时期依然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正向引导。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联系,借助学生家长的积极教育影响,促进相关工作开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达到协同育人的良好成效。

(二)重视全过程育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广泛的贯穿力

医学类高职院校与一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同,学制为三年,前两年时间用于学生进行在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一年时间用于完成实习顶岗和就业工作。基于医学专业学生的严格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每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运用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升工作效果。

1.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做好新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心理适应教育等内容,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和融入大学生活,降低焦虑、紧张等不适感。在这一阶段,将加强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通过入党启蒙、医学生宣誓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为发展祖国卫生事业和保障人类身心健康作贡献的使命感。

2.把握在校学习时期,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的培养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时期,在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的教育工作中,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原则,促进学生成为品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医疗人才。

3.加强实训实习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本科高校相比,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育的优势主要在于学生的动手实践优势,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当利用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的机会,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稳扎实干、敬畏生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责任感,使其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责任。

(三)实施全方位育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的长期影响力

1.营造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积极结合医学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风采大赛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打造校园活动品牌,不断开展校园文化创新。学生能在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展示自己、锻炼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2.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首先,注重专业理论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帮助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深入认知国情、了解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其次,支持学生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暑期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多提供机会让学生真正走进群众、接触病患,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

3.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开展育人工作。网络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是把“双刃剑”,这一发展和变化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少困惑,不少教育工作者“谈网色变”。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生的思想和关注点在哪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该指向哪里。在新形势下,应该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途径,充分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优化网络环境,以网络为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宋苏英. 加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0(9):23-25.

[2] 方秋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类高职教育全过程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84-85.

[3] 熊梅,姚小波.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 西昌学院学报,2016(2):32-33.

作者:曾旭红

医学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 篇3:

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较改革之前有着较大差异。该课题调查分析了医学类高职生的养成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大学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与社会进行交接的一个媒介,是否能够在大学中培养好自己的良好的素质教育与行为习惯,关系到能否顺利的融入社会,是否能够最全面的发掘自身潜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开展养成教育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该文将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遵守约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 养成教育 培养路径

1 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1.1 医学类职业院校的特殊性

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源质量受限,人才培养专业技能指向性较强,自身的控制力薄弱,从而导致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作为一名医学类高职生,在毕业后作为一名服务群众的医务人员,本身的工作性质就具有特殊性与专业性。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问题更是被放大了数倍,医学类学生本身就被要求技能基本功扎实,需要大量的技能培训,需要养成一些专门的医学职业道德,学生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养成教育。

1.2 学生自身对养成教育的忽视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养成教育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懂何谓养成教育,对养成教育缺乏兴趣了解。因此,他们不能够认识到养成教育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随着学生自身心智的不断增长,学生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生们普遍存在不愿意听从学校管理者一些格式化语言的问题,自身控制力不足,但他们按章办事的意识与能力已基本形成。这就形成了一种没有要求就不去做事情的一种现象。

1.3 学校对于养成教育的重视性

在学校中,对于学生们的养成教育往往是很薄弱的一环,大部分职业院校中,往往没有对应的课程,学生们对于养成教育的了解通常是片面的、不准确的,这是学校对于学生们养成教育的忽视与不重视所造成的影响,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养成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对于这类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2 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路径

2.1 规范校内制度, 强化养成教育

在学习上,高校通过学籍管理、学分管理、课程管理等一些策略来引领学生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业与任务,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多种能力与兴趣爱好,彰显自己的个性;在行为习惯上可以制定大学生的一些基本准则与规章制度;在思想意识上,可以一起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思想觉悟,组织一些相应的讨论活动,在平时要建立可以健全团课制度、建立党课制度、干部选拔培养制度等。在建立活动遵照“六定”原则:定活动目标、定活动内容、定活动形式、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人员。每次活动内涵要深远,活动目标要建立在新时代大学生成才标准上进行举行,活动内容要丰富,避免无事可做的情况,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并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要进行一些新颖化的活动组织,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要选择一个恰当时间地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参与活动的对象。每一次活动要有计划,要事先制定好活动的策划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

其实,无论是规章制度、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都应当在和谐的情况下进行改进。通过改变与创新,我们才能造就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环境,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耳濡目染,体验感悟,享受校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制订考评计划,全方位开展教育

对于医学类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必须结合医学高职教育的特点,调整培养对象的特殊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结合医学教育的职业特点, 加大力度改革教材和课程体系, 建造出一种深化专业素质教育、强化医学职业技能训练、重视教学实践的环节、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理性合理安排的新课程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为目标, 加强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工作,既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校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让学生在批评声和鼓励声中不断改进和成长,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所存在的不足。对一些自身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学校既要耐心与之沟通,也要采取多鼓励,多激励的方法,善于发掘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在未来作为一名基础医务人员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的有耐心与信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同样,对一些对待批评态度不好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们不能置之不问也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在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引导和鼓励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加以改正。

确立一个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最终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通过师生互评多收集意见,进行定期的反馈,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解决,切实关心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这种多方面的考查评分体系,是学生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样也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方式。

2.3 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言传身教,带动养成教育

面对医学类高职学生这样特殊的教育群体, 必须要让他们对高职教育政策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定位,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素质。通过完善教师教学培养制度和通过选课制度、教学评估、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 激励教师不断扩展和创新知识结构,加强自身能力发展,以此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创造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类高职教师队伍。只有教师自己本身素质的有效提高,才能够做到育人,才能够将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为高质量人才。我们要将重点放在青年教师的培训上,青年教师是年轻的血液,只有他们能力提高了,养成教育才能够不断推进。对于青年教师的培训我们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参讲带教相结合, 使用请進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增强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根基,同样也是医学类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供给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知、情、意、行”4个方面促进医学类高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校园里,无论哪一门课程,任课的教师都有进行养成教育的职责,养成教育应该是所有教职工全部参加的一项工程。只有养成教育的工作成功的进行,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俞伟忠.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才智,2013(24):41.

[2] 石磊.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报,2010(3):54-57.

[3] 宋强玲.医学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8(6):3.

[4] 李娟.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管理师资育人,2017(22):191.

作者:赵霄

上一篇:家务劳动的法学经济研究论文下一篇: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