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2022-07-03

王通讯,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导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投入人才研究,中国人才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最为紧缺的宝贵资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1: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科技创新是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教育不仅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创新,埋下科学的种子。而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下简称“科学思想方法”)则是学会创新的必要条件。学校的课堂则是掌握思想方法的主阵地。

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市“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之一,北京市在科技人才队伍方面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市科协作为首都地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首都地区科技创新力量方面责无旁贷。依据《北京市科协深化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围绕如何全面推进科学思想方法的传播与普及,推动科学思想方法与学校课程相互融合,促进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由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牵头,组织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学科教育专家及知名中学的一线教师,针对如何将科学思想方法融入课堂,从“课程、教师、学生、评价、学校”五个角度,以“五个一批”为抓手,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逐步探索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经验。

开发一批学科思维课程,为“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提供教学素材

科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家在探究未知领域、推动科技创新的思维工具。我国的科学教育一直有重视科学思想方法的传统。但与知识教学相比,对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方法碎片化、思想方法与知识脱节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科学思想方法教学资源,具有明确指向的科学思想方法靶向资源则更是稀缺。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利用在京科技人才队伍方面的优势条件,组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基础学科的一流科学家、高校教师、高新科技企业的杰出工程师等长期奋战在科学研究一线的专家贡献出他们的智慧,从长期科研实践中提炼出各个学科的主要科学思想方法。然后,与基础教育教研员、一线教师一起研究,在科学思想方法的构架下,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重新审视学科的主要内容,由学科教育专家进行顶层设计,梳理学科思想方面的脉络,将科学思想方法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系列面向教师、科技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思维课程,为科学思想方法进入课堂奠定基础。

培养一批种子教师,为“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提供不竭动力

科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凝练的精华,但要把这些精华从科学家的头脑里传递给学生,靠科学家直接面对学生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因为科学家本身有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任务,无法直接面对大量的青少年;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发展有阶段性,教育也有其自身规律,需要合适的教学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必须在教学经验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师中培育一批种子教师,成为科学家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种子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方法,对青少年的认识发展程度有准确的把握。经过与相关专家的交流研讨或科学思想方法的专门培训,提高他们对本学科体系的认识水平,加深其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从而能较好地把科学思想方法融入教学体系,走进课堂实践,以符合基础教育规律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同时,种子教师队伍还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同行交流等方式实现“链式反应”,不断壮大。

在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已组织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基础学科“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系列研究、研讨、工作坊和专门课程开发过程中,各学科已经逐步形成了种子教师团队,随着课程的推广和培训活动的开展,种子教师队伍将不断扩大,让科学思想方法进入课堂的工作由点带面,渐次铺开。

培育一批拔尖学生,为“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树立榜样示范

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全部学生齐头并进的过程,而是在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同时,发现有天赋、有兴趣的“好苗子”,并将其输送到有利于其个人成长,也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培养体系中去,这也是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

选拔一批拔尖学生,一方面能为同龄人做出榜样,产生带动效应,让更多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从事科学;另一方面他们和被他们带动的群体,则是未来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

“强基计划”的推出明确了我国要在各个基础学科领域进行拔尖人才培养的方向。基础学科人才的储备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正确的科学思想方法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当代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加强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科技后备人才储备。这也是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选择五大基础学科作为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工作切入点的主要原因。

开发一批评价诊断工具,为“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保驾导航

对教和学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诊断性评价是引导教学,推动科学思想方法能在课堂持久落地、真正生根的保证。因此,需要开发一批明确指向科学思想方法的诊断性工具,特别是诊断性测试卷。通过考试评价引导教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进一步夯实在课堂教学当中加强科学思想方法培养的基础。要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在评价中的作用,从不同视角进行评价。

通过对种子教师的引导,在考核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依据反馈效果,进一步对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供导向和指南。依据科学思想方法课程及其教学情况,有侧重点地把科学思想方法的内容融合在学生各阶段的考试评价之中,逐步实现科学思想方法可教、可学、可评的目标。

建立一批特色学校,为“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创设良好氛围

科学思想方法培育是一件系统工程,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渠道,但主阵地是学校和课堂。教师、学生、课程,也必须在学校的组织体系之下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学校的统筹协调下,不同学科的课堂之间还可以产生联系和协同,在课堂中破除学科之间的壁垒,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放头脑,形成整体认识,加深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建立一批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科学思想方法的特色学校,为课程落地的实践提供机会,为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支撑,为拔尖学生的培育提供平台,是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的保障,也是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战略目标的正确途径。

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将通过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市多所优质中学开展强强联合,为科学思想方法特色学校的建设进行新探索,并将通过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学生选拔等多维度多层次的协作,进一步推动该工作的进展。

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离不开科学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未来,在北京市科协的战略方向指引下,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将通过“五个一批”系列项目,从供给侧丰富课程资源,从需求侧引导课程建设;同时培养种子教师,培育拔尖学生,推动特色校建設,进一步加强科教融合,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促进科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以培育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创新型后备人才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世界,掌握了科学思想方法也就拿到了解决未知问题的“金钥匙”。“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由课程、教师、学生、评价、学校“五个一批”撒下的“星星之火”,未来必将在课堂中渐渐形成“燎原之势”,以“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为抓手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经验将在更广范围内开花结果,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张晓虎

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2: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模式

王通讯,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导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投入人才研究,中国人才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最为紧缺的宝贵资源。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呢?学者研究认为,重在学术传承的“导师制”、重在实际应用的“项目制”和重在前沿探索的“创意制”是主要的三种培养模式。

“导师制”是以导师为中心,重在导师的指导,在师徒互动过程中,学生成为能够传承导师衣钵又不断创新的人才。在数学界、物理学界、医学界,“名师出高徒”的培养模式成绩比较突出。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间,美国共有115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3是靠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

美国社会学家朱可曼教授对这种人才链延续的内在机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认为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师徒双方能不能做到“双边对称”。“双边”指的是导师这一边与学生那一边;“对称”指的是道德人品、学识学力以及治学方略三个方面的对称。道德人品对称了,学生方能得到导师的信任,后者才愿意将其最为宝贵的治学经验传授给前者;学识学力对称了,学生才可能将导师的学术思想继承下来、传递下去;治学方略正确了,学生才能够开辟出不同于导师的道路,从而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这三条只要有一条不能够达到对称,都会影响到培养成效,导致人才链的中断。

著名科学家费米有9位弟子获得诺贝尔奖,李政道曾深情地回忆说:“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时,导师费米每周都要花半天时间和我单独聊天,凡是基础性的重要问题,我们都会深入讨论,这些指导使我终生受益。”显然,在这种一对一培养模式中,导师的主动性、主导性很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在这里,自主选择、双方默契是最为重要的;反过来,“计划经济”、上级任命往往很难起到作用。

“项目制”是指在组织有计划的领导下,把具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后学,安排到一个项目、一项任务或者一个重大工程里学习、磨练、提高。现在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依托重大工程培养青年人才”。

专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年学者孙锐说:“实践表明,一名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组合。静态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专业培训获得,而动态的创造性能力则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培养。”

以我国航天系统的人才培养为例,孙家栋院士就特别推崇这种模式,他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把有潜力的好苗子放到不同型号和单位项目进行多岗位锻炼,注重在重点型号研制、重大技术攻关中培养创新人才”。令人可喜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00多名正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者近60%,平均年龄只有44岁;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正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仅38岁;月球探测工程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青年人达到70%。这说明,我国航天人才的培养已经创造出自己的成功模式。具体说,就是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的“五步曲”:一是“工程牵引,培养骨干”(即项目对接,踏上平台);二是“长期积累,培养专才”(即“十年法则”,纵向深入);三是“一专多能,培育将才”(即多岗锻炼,复合发展);四是“艰苦历练,造就帅才”(即经受磨练,坚强意志);五是“重德修身,成就大家”(即修身养性,领悟大道)。

“创意制”不是围绕某个项目,而是围绕人才本身的有价值的创意,逐步深入,终有突破,所以也有学者称之为“人才导向”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国家或基金会等投资于有价值的探索性研究。

英国医学研究会支持的生物系统分子结构研究,20年间出现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研究只是以人才的创意为导向,不以任何人的指令为遵循,凭借的是有洞察力的学者对有价值的人的创意的选择与支持,然后给以资金保障。显然,在这里“洞察力先于应用”。

德国最强大的科学支持计划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一般将其称之为“基础性”研究支持项目。对一个国家来说,对这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保持一定的投资比例,这是非常重要的。

探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科技领导部门和人才领导部门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只有在思想上对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持有全局性的、清晰的认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自觉性,才能自觉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使科技创新人才更多地涌现出来,成长起来。(责任编辑/张天明)

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3:

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体制等的巨大差异,使不同国家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理念、模式和成效等方面显得参差不齐。总结和借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起步较早的高等教育强国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理念,必然会给我国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

[作者简介]蒋瑛,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讲师,上海 200062

[文献标识码]A

在创新成为个人与国家生存和发展支柱的今天,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愈发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而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体制等的巨大差异,使不同国家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理念、模式和成效等方面显得参差不齐。因此,总结和借鉴典型高等教育强国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理念,必然会给我国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提供有益参考。

一、美国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特别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无论是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来看,还是从取得的成效来看,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变革、大跨越、大发展,其适应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

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动力来源于危机意识。从1958年苏联卫星上天对美国社会形成巨大的思想冲击,美国每隔一段时期就反省教育,发起教育革新。20世纪80年代,《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潜力》等报告引起人们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关注和批评。1998年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明确提出“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一种综合教育”,“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拥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经验。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政治上富于创造性的领袖”,由此,又一次开启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重构。由此可见。美国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参赛者”的角色而非“领跑者”的角色来理性关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状况,政府直接参与,比较差距,寻求突破,在危机中找到发展的支撑点。

2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实践体系为牵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完善的实践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个体系包括工程实践、创业实践等众多成分,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美国,实践课程的课时是必须得到保证的,实践环节在课程计划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以上,如伊利诺伊大学为34%,斯坦福大学为36%,南加州大学为32%。

3 以高效的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为前提。创新作为一种思维或行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张扬个性的过程,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各类科技创新和诺贝尔奖项的超级大国,高效的高校招生选拔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美国高校招生具有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多元综合评价的特点。每所高校都拥有足够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培养目标的需求,不拘一格地招收学员。在这一主旨的指引下,招生统一考试的成绩并不是录取新生的唯一条件或参照标准。相反,名校更加看重学生的能力、特长以及兴趣等。在这种多元的机制或体系下,学生的个性被包容,特长被放大,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更易脱颖而出。

 4 充足的教研经费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在美国,充裕的高等教育经费和高效率、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费筹措模式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公立大学50%以上的经费都来自政府(特别是州政府),私立大学也有约17%的经费来自政府,政府拨款在美国二元化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占主导或基础地位。除此之外,众多的非营利组织、基金会、宗教组织、协会、研究会、工会等社会组织,以及教育团体和企业,为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捐赠充足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的基金会约4000个,基金总额近4000亿美元。大小林立、各具特色的基金会,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研人员开放,尤其对年轻的教研人员给予特别的支持,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申请。多渠道的教研经费来源,为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充裕的资金保障,为大学以及教研人员从事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更新教研设施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形成了比较优越的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物质环境。

二、英国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的高等教育为英国近代的工业科技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形势,传统教育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1979年,是英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英国又颁布了“能力教育宣言”,认为英国的教育机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宣言”号召下,社会各界积极呼吁对现有的高校教育进行改革,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僵化的教育模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直到今天,英国众多高校仍然以“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为宗旨,并在它的指导下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 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英国目前已经形成一种共识,靠学校教育一劳永逸地生活和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创新能力。为了能够激发人们终身学习的热情,以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经济形势波动、工业发展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变化,英国甚至提出了“工业大学”这一全新的培训教育模式,它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大学,是“为工人继续学习提供的大学”。在这种教育体系下,个人可以根据不断发展的创新能力要求,通过入校学习或网络远程教学等形式,随时随地接受知识体系的更新,将终身学习变成一种常态,并且受到政策的鼓励和体制的支持。这种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保证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在学院制基础上实行密切师生关系的导师制。以牛津大学为例,牛津大学由彼此相互独立的40所学院组成,每所学院的师生都可以自由交流,学院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它与学校的关系和美国联邦体制之下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有点相似。正是这种高度的自治权,使得各学院受到的干扰较小,彼此之间能形成一个强大而又独立的学术圈子。导师分为两种——学习导师和生活导师,各自负责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每个导师大约带12~16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

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导师在某一门课程上只对几个学生进行悉心的辅导教学,有充裕的时间与每一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发展潜力等都能被发现;同时,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相互切磋学习心得,既开拓了眼界,又增强了创新能力。导师制被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从古至今,从牛津大学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导师制功不可没。

3 变革新形势下的学科结构。英国大学的学科设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到古典人才培养理念的制约,十分注重开设传统科目和强化学生的心智训练。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新公共管理思潮对英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冲击,使课程结构的变革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因此,与美国大学实施普通教育的模式不同,英国许多院校纷纷选择扩大学科领域,改变过分注重专业学习的教学模式,把传统覆盖面较窄的单学科院系转型为多学科、跨学科群院系。这种复合型院系设置很好地融合了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使学生在突破学科范围限制的前提下获取专门知识。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同一个课堂上共同教授一门交叉课程,从而使学生拓宽学业基础,获得深厚的知识积淀。

三、法国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欧洲发展的一体化和教育交流的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法国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多面性或者多学科的综合培养模式,并成功摆脱传统的知识积累模式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限制,实行张弛有度的教育模式。

1 高等教育以跨学科教育为主导。跨学科教育可以弥补社会分工给人带来的局限,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类认知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发展。跨学科教育方式一直是法国高校在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指导原则。早在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方向法》就确定了大学自治、参与和多学科性办学原则,要求高校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展以多学科融合和交叉为特征的教学与科研;1989年《教育方针法》又进一步规定,高等教育作为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应当适应社会的变化而迅速变化,保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与平衡,使人才培养更具适应性和创造性。时至今日,仍在沿用这种教育方式。法国的跨学科教育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学科、非技术学科和能力训练等方面。通过跨学科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型人才所必须的科学文化视野、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多领域交叉的复杂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

 2 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创新型专才。法国创新教育的特色主要是专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在生源的选择、教育内容的设置、教育氛围的营造、教育手段的选择等各方面都有周全的设计。以巴黎中央理工大学为例:在生源选择上严格把关,以高质量的生源保证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在培养方法上,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在入学的前两年,不分专业,注重通过广泛的理工科基础知识打牢学生的理工学科功底。两年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选择主攻方向。同时,学校为学生参与实践搭建广阔平台,推荐学生到一些公司企业亲身体验项目创意、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此外,学校还注重支持各种学生社团的发展,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使之成为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大环境。法国的高校在科学研究、与企业互动等方面都积极主张与外界多交流、沟通,具有极大的开放性。通过向科学研究开放、向地方政府开放、向社会经济界开放,努力构建欧洲大空间。在法国,包括高校在内的全部科学、文化和专业性国家机构都赋有科学研究的使命,绝大多数的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师和研究员的双重使命。通过一些科研混合单位的中介,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80%的科研任务,是在大学领域完成的。向科研开放的制度,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成长氛围,增加了大学学习期间体验创新和研究的机会。同时,大学与各级地方政府建立起伙伴关系,以高等教育辅助各省、城市、大区经济发展的形式获取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的资金和装备的回报。此外,通过建立大学与社会经济力量之间的互相联系,发展专业化课程、大学参与企业的继续教育行动等,强化了创新教育转化为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的力度。

四、日本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日本把21世纪科技政策的目标由追赶世界领先水平转向力争领导世界潮流;同时,为了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全球化的挑战,确保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规划和举措。可见,日本已经把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放在科技立国的重要战略地位。

1 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时期延伸到中小学阶段。根据日本文部科技省调查报告转引的一项有关中学生未来志向的比较研究显示,与中、美、韩等国相比,日本中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不高,科学家或工程师很难成为青少年未来职业的第一选择。针对这个现象,日本政府在2004年7月提出的《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中强调,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而对于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抓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具体方式,如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必须有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设施实地参观的项目;学校必须定期邀请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校举办讲座,言传身教,增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学校必须通过举办各种科研活动,发掘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青少年并重点培养。

 2 通过“三识”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入精神动力。所谓“三识”,就是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成功意识。日本这个国家一直比较注意忧患意识教育,这与它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与它所拥有自然资源的匮乏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来,日本就注重宣传自身的先天条件的不足,使得每个国民不忘危机的存在,期冀由此激发民众的奋发之情。即使是生活富裕的今天,日本的教育内容依然不忘居安思危,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竞争的世界生存,并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二战后,日本始终奉行“教育优先”和“智慧创新立国”的方针,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高校教育的首位。当然,日本的这种教育模式是卓有成效的,日本的各种工业产品走俏世界便是最好的证明。可以说,“三识”教育为日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社会思想基础。

3 高度重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日本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科研训练,很早就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通过高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与生产科研单位取得直接联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联合研究制度、合作研究制度、合同研究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机制。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日本引进了德国的讲座制和美国的

研究生院制,创建了美国式本土研究生院,进一步发展以官方主导为实质和特征的“产官学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其中,“工业实验室”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研中心和教育基地。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提供资金、课题和就业机会,研究生负责科研项目;而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又能转化为企业的产出率,使企业对研究生教育抱有更大热情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五、国外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

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牵引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这种良性互动中,虽然各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的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却蕴含着一些共性特征。

1 在培养目标上:能力本位。强化素质。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围绕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因此,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国外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在强调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突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普遍把促进学生从具有能力到承担责任作为本科生教育的最高目的,尤其强调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等,以增强创新型人才对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在培养理念上:学生本位,包容个性。无论教学模式和手段如何更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始终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为此,美国大学率先在20世纪末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国外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格外注重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磨练自信与进取的人格品质,并将个性化当作一个非常突出的价值取向。如牛津大学提出了“尊重个性、独立思考、触类旁通、提倡创新”这一最基本的办学理念,在考试中废除标准答案,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激励发明创造,训练学生去寻找并吸收知识。俄罗斯在教育改革中提出了个性化、人性化、人道化、个别化的教育改革思路,同样体现了个性化的改革取向。

3 在培养途径上:实践本位。学研相济。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上,欧美许多创新型国家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甚至构建了从国家、学校一直到企业的一套完整体系。欧美等国家的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一般都与企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这些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课堂传授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源自生产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一企业一高校的良性互动,帮助学生夯实科研能力。国外高等教育普遍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在高校引入市场机制,努力构建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学生除了学完必修课程之外,还可以在相应的企业单位从事和自己专业研究有关的科研活动,达到积累实战经验的目的。

4 在培养方法上:推陈出新,提倡互动。目前,国外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打破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听记”模式,改用案例分析为主的“思辨”模式,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剖析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要求教师合理设问,又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不迷信现有结论,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同时,它要求学生必须全情投入,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剖析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和参与讨论的热情。这些方面也正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此外,有些大学推行小班教学。比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1999~2000学年共开设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l%的课程为只有1名学生的课程,31%的课程为2—8名学生的课程,21%的课程为9~15名学生的课程。小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推行小班教学也可以强化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5 在课程设置上:夯实基础,开拓思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设置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创新能力发展要求是国外大学选择课程结构和内容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外高校已经明确提出在强化通识学科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学科的教育。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打破学科门类的严格限制,进一步加大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设置力度,通过教学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认知图式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把传统覆盖面较窄的单学科院系转型为多学科、跨学科群院系。这种跨学科课程设置和复合型院系设置很好地融合了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使学生在突破学科范围限制的前提下获取专门知识,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六、国外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由于我国创新教育的起步较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尚不成熟。因此,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探索,给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1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中国惯用的守成性和维持性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我们要从国外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得到启示,改革原有的灌输式、传授式等被动教学方式,采用引导式、研辩式等新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体责任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整个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这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承担跨学科教学的重任,还要能够真正触及理论前沿,要兼顾教学与研究的不同方面。

2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搭建广阔实践平台。针对中国课程结构设置中内容零散、知识局限性大、方法论类课程缺失的现状,我们可以强化文理互补,突出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与渗透性,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与综合性。我们应当摒弃简单知识或方法的机械式拼凑,着眼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学科之间的整体性,把基础类课程、方法类综合课程和跨学科核心课程融合在一起,构建系统综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同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和能力训练的比例,在高校引入市场机制,促成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各类层次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构建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全面人格素养。针对中国目前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和功利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应当引入对情感态度、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弥补现有评价体系只能考核识记能力和描述能力的不足。通过全面的考核方式弥补素质教育的短板,帮助学生协调智力、生理和心理三者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素养,增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愿望,提升创新型人才对未来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蒋 瑛

上一篇:无线有线电视台管理论文下一篇:新媒体时代体育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