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骨干培养的思考论文

2022-04-27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探索和创新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并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增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培养模式。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科技骨干培养的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业科技骨干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1:

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挖掘人才创新潜力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分析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形式和要求,提出了政策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说明只有配套一定的对人才支持政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良性发展。

关键词 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不仅需要优越的基础条件,更需要有创新力的研究团队[1]。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学术成果的竞争,更是人才队伍之间的竞争。只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一定的优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才能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1 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1.1 利用好政策,实施好计划

作为国家级人才计划,不论在科研启动经费,还是个人待遇,以及居留、出入境、子女教育方面都有相应的“特需”政策,一些优势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这些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也带来了相应的科技资源[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青年英才引进计划与培养工程为契机,坚持国内外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加强了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支持力度,全面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国际一流科研理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1.2 立足本室实际,实施个性化的人才举措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人才计划,是普适性的人才计划,是抓高端、抓重点的人才计划,但无论在引进、遴选、培养方面都不可能完全覆盖全院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部。因此,各重点实验室有必要在人才计划的基础上,立足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际,客观地分析,制定个性化的人才举措,丰富和完善人才计划体系[3]。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借助研究所的人才制度,通过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的办法,引进国内外的高端人才。通过特聘教授制度,吸引国外的顶级高端人才,例如外专千人、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际知名的专家来实验室定期指导工作。同时借助农科院的青年英才计划,引进国内外的优秀高端人才来实验室开展工作,完善实验室的人才链条。

2 实施人才工程,建设好人才队伍

2.1 坚持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人才等各层次人才协调发展

建设好人才队伍,必须首先建设好人才梯队和团队。科技领军人次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以重大产出为向导。在政策、资源、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优先推荐入选国家人才计划[4]。中青年科技骨干是人才队伍的主体,既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的主力,又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领军人才,既需要给位子,又需要给资源,既需要推一把,又需要鼓励加油,创造机会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实践中锻炼、成长、提高[5]。青年人才是生产力,是明天的希望,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战士,这支队伍要遴选好,把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遴选出来。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做到各层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系统推进。

2.2 必须坚持科技、支撑和管理各支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科研人员是重点实验室发展的主力军,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关注点,当然也是实验室投入资源和精力最多的队伍。但是实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维护人员也是科研团队不可缺少的力量,建设好这支管理队伍,首先要考虑的是给予存在感、归属感、稳定感,做到与科技人员相应的薪酬体系[6]。管理队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指挥者,大部分管理岗位最好有科研经验和专业化的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为了能够系统地服务科研人员,经常开展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轮岗、借调等形式,提供管理服务水平[7]。

2.3 立足培养,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汇聚学术队伍,追求学术卓越,培养拔尖人才的地方,有很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技骨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于新学科领域、新的科研任务,可以引进急需的人才作补充,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8-9]。引进的人才更需要重点培养,让他们尽快適应文化和环境,带领队伍完成科技创新的任务,还要做好研究生培养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在培养上下更多的功夫,为其配齐配好团队,营造良好的人才氛围,让领军人才集中精力搞创新[10]。

3 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3.1 注重国家级高端人才的培养

国家级高端人次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水平的象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潜力评选院士、杰出青年的潜力专家重点培育[11]。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自主课题设立重点自主研究课题,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重大应用前景的、国家资助不足的潜力项目进行重点资助,目的在加速高水平论文和成果的培育和孵化。

3.2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

青年人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希望,为了加快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遴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12]。重点实验室出台了培养举措,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提出并实施了青年人才(40岁以下)培养系列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青年科技人才提升计划、优秀青年人才跨越计划和重大成果培育计划)。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成长导师配备、发展基金资助、重大成果培育等全方面的培养方案,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快速成长,加快科技创新。

3.3 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国际植保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实验室发展需求,采取多种方式从国内外引进领军人才和青年科研骨干。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以及实验室设立的人才引进基金等政策,按需设岗,引进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人次、学术带头人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专家。

3.4 人性化的管理体制

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不仅要提高生活待遇,而且要建立起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13]。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励职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重点实验室完善健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严格的定编、定岗、定职、定责,在用人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体系,平等竞争,合理流动,逐步优化科研队伍结构[14]。植物病虫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定的人均经费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在分配制度方面体现了实验室对科研人员的公平性和从某种程度上调动了科研类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重点实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里和凝聚力。在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使用、流动等方面,制定出综合性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4 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

4.1 加上国家级人才快速增長

“十二五”以来,植物病虫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充分的解读人才培育政策,通过引进和培育壮大实验室的人才队伍。截至2018年底,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131人,研究员56人、副研究员45人,其中PI 31人。实验室各类人才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五”以来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国家级高端人才越来越多。

4.2 促进高水平论文的产出

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速了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论文的产出。“十二五”以来,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如表2所示,说明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二五”以来研究水分提升很快,尤其是IF>5.0的SCI论文总数“十三五”的前3年时间已经是“十二五”期间的论文的1.6倍,并且“十三五”期间实验室IF>9.0的论文就有19篇。由此说明,团队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研究成果,对实验室高水平论文的产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4.3 提高了学科的影响力

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的稳步的发展,促进了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基础性研究与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吴孔明院士团队的“Bt棉花种植提升生态系统中天敌控害功能”研究结果于2012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国际著名的昆虫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Bruce Tabashnik教授认为该成果在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研究成果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万方浩研究员团队开展的“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监控技术”成果引起美英等国际同行关注,美国科学新视点的专业焦点新闻认为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扩散“耦合”机制的揭示对引领入侵生物学扩散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并获邀在国际昆虫学领域著名期刊昆虫学年评撰写题为“中国外来农业昆虫入侵与治理”的综述文章。王国梁教授团队2015年2月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的题为“RhoGAP蛋白SPIN6通过与SPL11和OsRac1相互作用负调控水稻细胞程序化死亡和先天免疫”的论文,被选为该刊创刊10年来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发现。这些都说明了队伍的建设对提高实验室的学科影响力有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一流实验室建设的的重要因素。植物病虫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方,利用国家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对人才的重视,立足实验室的实际,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和重点工作,力争把实验室的研究队伍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 朱建峰.构建全面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31-333.

[2] 付晋平.浅谈事业单位人才流失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367.

[3] 徐毅.浅析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17):39-40.

[4] 余家友,张德科,夏玲,等.创新机制狠抓落实 努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3):5-9.

[5] 许国安,赵庆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06-109.

[6] 缪世林.和谐视域中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问题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3-125.

[7] 赵晓洁,乔琪,王鹏,等.改革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科研及教学质量[J].教学研究,2016,39(6):101-104.

[8] 李林法.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122-125.

[9] 姚志刚.实验队伍稳定发展的一些举措[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214-216.

[10] 张闯.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8(6):20-22.

[11] 甘晖.破解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7(5):7-10.

[12] 蔡淑萍,陈智栋,杨燕,等.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16-117.

[13] 张震宇,刘倩.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J].投资与合作,2011(8):219-220.

[14] 刘涛,魏延迪,刘建安,等.浅议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建设管理工作: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8(2):42-45.

作者:陈东莉

农业科技骨干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探索和创新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并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增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后,经过十多年较快的发展,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型研究生侧重培养学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应侧重培养实践、应用和技术能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研究生教育规律,建立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种业发展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北京承办世界种子大会,北京种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北京种业科技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但是与国外种业的科研及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种业总体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体制刚刚起步。种子产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种子经营三大组成部分。目前,在新品种研发与种子经营的中间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种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种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单一技术人才已难以适应种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对种业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北京种业的发展需求,北京农学院2013年新增种业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以期为种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北京农学院种业领域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运作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和模式类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中一般强调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忽略了研究生分类培养中应该突出的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在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习实践环节等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避免模仿学术学位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容易、实际培养环节与生产应用结合紧密以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时间往往长于专业硕士,从而导致学生和社会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低于学术硕士,有些学生不愿报考和接受调剂,工作单位接收研究生就业时也不能正确对待,造成一些错误的理解,使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环境的形成,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知。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

种业领域作为新增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是北京都市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农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

(一)完善培養方案和课程体系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主要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技能侧重应用型的特点。

应该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我校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主干课中开设的《种业产业化》课程,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我校修订的种业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校外农业推广实践或实验室实践工作,突出了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并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要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保障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2014年北京举办世界种子大会期间,北京农学院积极赞助、支持并全程参与了会议的召开,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强化了对外协同和服务行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会议期间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会场志愿服务、展台布置、宣传资料设计展示以及与国内外不同类型种业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开阔了视野,实践了专业知识,并锻炼了实践能力。

(三)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和种业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种业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推广销售在我国没有合理的整合发展,造成种业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种业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要能反映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种业领域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可以从国内知名高等农业院校和研究单位引进高级人才,加强师资团队梯队建设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实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树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遴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推广教授系列的导师指导农业推广的硕士。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教师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并与相关基层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鼓励申报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提高实践经验,为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的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五)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交流合作。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从基层或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中选聘,担任专职或兼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注重协同培养,选择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和校外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在校外与众多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北京市各级种子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六)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协同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研究生必须接受正确的指导、教育和管理,才能达到培养目标、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各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安排研究生结合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了解、接触科研及其应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完善就业服务和指导,从而满足农业技术推广、开发、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广斌,王永静.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石河子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J].研究生教育教学,2013,(6):82-85.

[2]谭书敏,程孝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模式与机制改革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4,(4):154-158.

[3]李力,颜勇,王林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5):55-57.

[4]蒋覃德.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种业发展对策(上)[J].种子科技,2005,(3):125-128.

[5]秦发兰,胡承孝.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50-54.

[6]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77-80.

作者:尚巧霞 吴春霞 陆家兰 李润枝

农业科技骨干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3:

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摘 要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才的培养历来受到重视。长期以来专业课的教授目的大多以传播知识为重点,在专业课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欠缺较为突出。以目前农业高校专业课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为着眼点,从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师的个人人文素质、学生特点和就业形势4个方面分析了农学专业课中人文素质培养缺乏的原因。提出在农学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素质培养的4条途径:(1)改进教学内容,将文史哲地学科精华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中;(2)改进教学手段;(3)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4)加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 高等教育;农学专业课;人文素质培养;农科大学生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908.1432.040.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9/8 14:32:44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因而农业教育历来受到重视。大农学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其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植物生产、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和农产品流通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毕业后可以在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有关生产实践、技术研发和推广、企业经营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在这一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的教授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专业课的教授目的大多以传播知识为重点,往往忽视了对培养全方位人才的作用,尤其是在专业课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欠缺较为突出[1]。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应只满足于对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目前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专业培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无疑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生人文知识匮乏,对历史、文学和优良传统等知之甚少;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心理素质普遍较差,承受打击能力弱;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素质存在心理障碍等,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性状不容乐观。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这一现象在农业专业教育中更为突出。专业课是高校课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比例较大,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位将极大地影响人才的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如果没有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其发挥的作用将大打折扣,本文就目前农业高校专业课人文素质教育概况进行分析探讨,期望为逐步改善这一现状提供参考。

1 农学专业课中人文素质培养缺乏的原因分析

1.1 课程内容和体系

农业专业知识的更新相对于工业、医学等而言较慢,尤其是其中植物栽培等方面,大多是长期的经验积累,很难有吸引人的新亮点,加之知识点零碎,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陷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也无所适从,教授知识丰富而收效甚微[2]。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农业大学生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无疑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也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1.2 教师个人人文素质

大学生4年期间60%以上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专业课老师素质的高低无疑是影响专业课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身教胜于言传,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培养的作用不言而喻。但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数年数十年才会体现出来。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目前对于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工作较为薄弱。当前高等教育中一个大的障碍是教师没有明确奋斗目标,对于学生的引领更是无法谈及。这一问题和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工作认同感缺失、监管体系不完善、考核体系不合理等多种因素有关,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解决。

1.3 学生特点

当代大学生已由80后过渡到90后,普遍存在的共性缺点包括依赖思想严重,独立能力差;吃苦耐劳能力差,心里承受能力弱;自信心强,自律性差;期望值高,动手能力弱等问题。这对于农业专业课的教学而言恰恰是致命的不足。绝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或到农业企业就业,怕苦思想是重要因素。大学生自我期待值高,眼高手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想成就宏图伟业,但又不愿脚踏实地,这也充分体现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考试靠突击硬背,田间实践能躲则躲、怕脏怕累。这些情况又进一步恶化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极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1.4 就业形势

农业生产企业一般存在地区偏远,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等问题。农科大学生普遍认为到农业生产企业缺少提高锻炼机会,个人发展空间有限。高不成低不就是当代农业大学生找工作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农业企业急需高素质人才,另一面是学生又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专业课教学中很少涉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当代农业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缺乏实践经验,适应社会能力差,专业课的理论性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变成工作资本,这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的。21世纪的中国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可能达数百万,近年来各种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以前的冷门逐渐成为热点,这一现象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2 在农学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2.1 改进教学内容,将文史哲地学科精华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中

科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创造者,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对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改进是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的先决条件。不具备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没有科学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无本之源,二者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关键。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中国农业有长达八九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原始农业的焚林开荒和刀耕火种发展到现代农业,期间孕育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易经》、《史记》等名篇均有关于农业的记载,这些知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无疑将有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和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典型的人文素质培养。《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指出人文学科研究人类活动的历史,并观察被人类经验和想象所塑造的对象,因此人类文明的全部精华都可以拿来做人文教育的素材,农业专业课亦是如此。如果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融入人文教育内容,不断探索人文教育与农业专业教育的最佳结合,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将会更显著。

将文史哲和地理学科的精华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中需找准切入点,大学生已经过12年的基础教育培养,具备了初步的人文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思考方法,这是在农业专业课中开展人文教育的基础,无需为增加人文知识授课知识点而刻意增加课题学时,做到抛砖引玉即可。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历史为切入点。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工具的革新、人口的迁移、朝代的更迭,期间各种历史事件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影响,这些知识的介绍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很大,也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2)以文学为切入点。关于农业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广泛的借鉴并引入专业课的教学中将有助于各个方面的人文素质培养。如“春种一料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描写了农民负担沉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民疾苦的感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而《诗经》中的“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则提示学生,农业生产发展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3)以地理为切入点。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结合地理知识加以分析讲解不仅是课程自身的要求,也可增加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扩充见闻,拓展眼界,可谓一举多得。(4)以当今重大事件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如在讲授作物育种方法中可以结合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讲解我国太空辐射育种成就。

2.2 改进教学手段

现代高校的主流教学方法已由板书和挂图等过渡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应用为发掘农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之间的连接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教学资料的收集、素材的整理编辑,还是讲授的形式等均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利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可以极为便利地获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教学内容的改进,辅之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突破以往农业专业课教学的单调、枯燥,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用重大。

注重社会实践对提高农科学生人文素质至关重要。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民情和自身价值,农科专业课必须尽可能鼓励,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农业相关领域的生产经营过程,充分体验农事操作的艰辛、了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其正确的职业观。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切实体会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掌握人际沟通的相关技巧。对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课程论文等其他实践环节也应充分加以重视。实验课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着重加强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第一手经验的同时,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受失败和挫折之后感受成功,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实验课环节中应增加学生自主的设计部分,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检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此外,实验还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手段,实验课往往会分组完成,这就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而且要具备合作协调能力。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方式,随时开展专业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如采用启发式教学、研究形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手段[4-10]。考试方法的改革也是这一领域中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11]。

2.3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

任何课程教育最终都要人去执行,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无疑是专业课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教师更易获得学生的尊敬,进而自觉效仿,教师的品行、学识、胸襟和气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甚至会使其受益终生,同时又要注意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地,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科学知识给学生是老师的最基本职责,行为规范、做人准则的教授也是重点。教师首先要具备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这样才会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的人文素质至少应包括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学要有热情,要能够放下身段和学生平起平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培养其质疑精神。在教学过程不断磨砺自身,提高修养。

2.4 加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就业指导

教师应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介绍国家相关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这对农科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当前政府各部门均很重视对农业的扶持,为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创造了诸多条件,如设立创业基金、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等给予资金支持;在企业注册、户口迁移等方面给予保障支持;为大学生投身农业创业解决后顾之忧。高校和政府经常举行农科大学生就业创业招聘会,加强服务,为其投身农业生产铺路搭桥。这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很多,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大多不了解,也缺乏了解的渠道,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相关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加以宣传,为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营造良好氛围。

3 展望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独依靠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程显然无法完成,教师的个人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必须充分重视的现实。目前应该将这项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专业课作为高校讲授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大多学生和老师均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分配的课时也相对较多,将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优势毋庸置疑。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同学科相互渗透,人才竞争与合作共同发展,未来的教育必将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己任,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初衷。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其具有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素质更是关键。农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农业人才的重任,在专业课教授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岳晓光.非德育学科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德育缺失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80-81.

[2] 金文林,潘金豹.农学专业课及骨干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J].高等农业教育,2002,(2):50-52.

[3] 王在贵,刘朝良.农业类高校专业课程启发式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21-9422.

[4] 王慧,谢依玲,张光新,等.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角度谈专业课教学的改进[J].化工高等教育,2012,(2):12-14.

[5] 高玉杰,董荣业,刘泽华.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激发活力培养兴趣[J].中国轻工教育,2009,(2):69-71.

[6] 景金玉.农学专业课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352.

[7] 刘红光,曾发林,刘竟.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09,3(5):78-82.

[8] 王建辉,王达明.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0,(30):128.

[9] 王坤发,沈卓.浅谈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4,(12):82-83.

[10] 余昌俊,王绍柏,刘雪梅.强化农类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278-279.

[11] 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10,(2):14-17.

(责任编辑:丁志祥)

作者:张志忠 吴菁华

上一篇:新形势下班主任队伍建设论文下一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