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法”教师多进行一些“绿色科研”──针对语文教学实际的科研能对改变这一现状起较大的作用。“语文教学法”教师进行“绿色科研”,可以从直接到中小学教授语文课、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论文 篇1:

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中)

【摘 要】 本文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阐述:语文味教学法创造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世界;语文味教学法之静态构成及学理依据;语文味教学法各要素之动态组合及其原则。

【关 键 词】 语文味;教学法;教学语言

【作者简介】 程少堂,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华南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全国中语界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

一、语文味教学法创造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世界

说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法,与语文味教学法所创造的两个重要新概念有关,这两个新概念是:教学主题和价值推送。这里我们先说教学主题,关于价值推送,在本章后面论述文化选点时再作专门论述。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主题,一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二是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所谓课文主题,是指语文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课文思想内容的核心。

过去,我们的教学理论只有课文主题的概念,并没有教学主题的概念。但根据语文味教学思想,语文教师应该像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过程当成艺术作品来打造。课堂教学过程既然是一个艺术作品,当然就应该有自己的主题,我们把这个主题称为教学主题。所谓教学主题,是指课文主题和师生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相熔铸之后,所形成的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教学主题与课文主题当然密切相关,它来自于课文主题(否则教学就是脱离文本),又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根据语文味教学法,只有在课文主题之外打造出新的教学主题的语文教学,才会产生审美意境,也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算真正成为审美过程。下面谈谈我们提出这样看法的理论依据。

根据叶朗先生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的多数思想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意和象的统一,或者说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统一产生审美意境,即产生美。叶朗、朱光潜、宗白华等当代美学家均持这种观点。根据这种美学观,从本体论或存在论的角度来看,中国语文教学存在“三个教学世界”。

世界Ⅰ——客观性的教学世界。具体说,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是或基本上只是如同镜子一样反映文本的思想内容,教师主体只是作为文本的诠释者。笔者把这种有“象”无“意”的教学称之为语文教学世界Ⅰ。这种教学由于“没有温度”,缺乏有深度、有力度、有灵魂共鸣度的感染力,因而是不美的教学,也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语文教师职业怠倦感强的主要原因。

世界Ⅱ——主观性的教学世界。就是极少数语文教师在进行或常常进行一种过分的主观性教学。这里的“过分”,既是事实评价,也是价值评价。“过分”具体表现为:教师把文本当成“工具”(多数是当成发泄对现实不满的工具),并利用这种“工具”,进行脱离文本或对文本进行过度阐释的教学。笔者把这种教学称之为语文教学世界Ⅱ。这种教学是“温度过高”即“发烧”(有时可能还接近“发疯”)的教学。

世界Ⅲ——主客观统一的教学世界。这种教学,强调语文教学面对的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象”,师生的生命体验是“意”。意与象的结合,就形成语文教学的意境。在这种语文教学世界中,教师像艺术家打造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当成艺术作品来打造。在进行这样教学的语文教师看来,一堂语文课,也应该像艺术家的作品一样有自己的独特主题,这一主题,既不能仅仅从文本中来(当然文本是基础),也不应该只是从主体的内心来,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熔铸。也正是由于这种“有机”,赋予语文教学过程一种生命之美,即意境之美。语文味教学法,主张的就是这种主客观有机统一的教学法。显然,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渗透(个体和族群)生命体验的教学,因而是“热”的教学,是一种创造美或趋向美的教学。(这正是我们提出“文人语文”的根据之所在。)这样的教学,当然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同时也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的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从而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静态构成及学理依据

从静态角度看,语文味教学法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大元素构成。这也就是目前许多人熟知的“一语三文”。

语文味教学法为何由“一语三文”四大元素构成,而不是由“一语一文”(即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一语双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构成?

首先,“一语三文”的提出是回应语文教学实践的呼唤。 2002年,语文味的发轫之作《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大型公开课便是如此。这堂课以及它的实录均产生很大影响,也引起多家媒体广泛讨论,弹赞皆有。但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这堂课被共推为我国新课改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课例。成都七中教师母红梅曾在网上评价这堂课称:“这堂课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王荣生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对这节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但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这堂《荷花淀》全息着以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所有重要元素的萌芽。此后对于这堂课也有着“语文味教学法教出的课虽好却无法复制”的声音。毕竟,大部分一线教师学习模仿一种教学法需要依靠一些比较明晰、简易的操作程序。自此,笔者开始了对语文味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探索到2007年4月主讲的全市性公开课《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开始成型,到2012年《沁园春·雪》一课成熟。这个“型”,就是“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框架。

其次,语文课文化不可缺位。曾祥芹先生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文化是一种“深刻的思想”,但他又认为文化“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性内涵,它总是通过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等具体语文形态体现出来”,所以不主张将其单独列出。我们不明白曾祥芹先生何以如此冷落“文化”。按曾祥芹先生的推论,语言也不应该单独列出,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哪里有脱离文章文学的孤零零的语言?依据同样推断甚至也可以说,文章、文学也不应单独列出,因为哪里有离开语言的“文章”与“文学”?

今天我们依然认为:文化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要素单独列出。这可以用全息理论加以解释。所谓全息,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由此可知:语文教学是从一篇篇课文教学开始的,并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活动的连续进行而完成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相对于整体的教学,正如胚胎相对于动物一样,具有胚胎性。换言之,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包括单个文本和单元文本),都是全息的(即包含着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文化等各方面的语文知识)。由此可以推论,既然关于“语文是什么”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三种观点长期相持不下,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而每一篇课文都是整个语文知识的全息元,或者说是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根据现代人文学术分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分别是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和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文本而言,最好有点全息观,即对文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照。换言之,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课文,它既可以是文章的,也可以是文学的,同时还可以是文化的,语言则更是作为载体渗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语文味教学流派对文章、文学与文化采用了这样的解释:这里的文章,包括文章规律、文章的信息、文章体式等;这里的文学,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

十多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单独列出文化内容进行教学,已成历史潮流,是不能够否定得了的,也是合理的。而且我们坚信,“一语三文”的提出不仅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间的发展,它更会显示出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语文味教学法各要素之动态组合及其原则

2007年,笔者在《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这一公开课上提出语文味教学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时候,对“一语三文”四个要素并没有“选择的痛苦”或“选择的犹豫”,但对如何认识这四个要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排列它们的顺序,确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开始,笔者曾想过用这样的数学公式来表达“一语三文”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公式的局限。因为这样的数学公式只能表明,这四个要素之间是一种彼此独立、互不交融的并列关系,而这显然不符合我对语文教学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之间关系的看法。在2007年撰写语文版《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时,把“一语三文”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表述为: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见该书第93页) 。以此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章、文学、文化的交融性。

现在,我们主张这样表述: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或语文=(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

这一表述蕴含着这样的理念: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既说明了语言需要渗透到文章、文学、文化各要素之中,它是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基点和中心点,同时又强调文章、文学、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强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2013年12月19日,笔者在深圳市大鹏、龙岗两区向来自两个区的近800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做了《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专题报告。报告中,笔者详细解读了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模式,指出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并且特别强调,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有教师觉得这样是把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地位“降级”了。笔者的回答很坚定: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是“文学”不重要,而是“文章”比“文学”更重要。在这点上,我们很赞成曾祥芹先生的观点:“文章知识是语文知识网络的主体”,“文章思维能力是语文智能的重心”,“文章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把文章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语文教育规律所决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要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把“文学”抬得过高,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语文味教学法是一个开放系统。语文味“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除了“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或“语文=(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主模式之外,它还有许多由“一语三文”变化而来的变式或副模式。根据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原理,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要素之间,理应可以有24种排列方式。但是,设计语文教学过程与程序,不能机械地搞排列组合,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排列方式,何况有些组合不一定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对掌握语文味“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而言,主要着力点应放在掌握其“全面模式”(或“交融模式”)与“重点模式”上。所谓“全面模式”(或“交融模式”),即“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或“语文=(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而所谓“重点模式”,是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一些变式。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在给川师大文学院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当代名师教学艺术研究》之“程少堂语文教学艺术”一部分中,通过研究的课例指出,程少堂的语文味教学“一语三文”教学模式除了主模式之外,还存在有不少变式结构。他认为“一语三文”的变式结构,来自于对文章、文学、文化的不同细读侧重,分别构成以下变式:

1.以文章为视角的细读结构:语言——变换——赏析。

2.以文学为视角的细读结构:审美——把玩——创造。

3.以文化为视角的细读结构:精神——感召——升华。

许书明教授还认为,对单独的文本或一个单元的文本做语言、文章、文学的探讨,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但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做文化意蕴的探讨,是语文味教学流派的个性特点。

现在有人以反对教学模式为新潮,实则反模式就是反教育。教学、教育需要模式,但我们要反对模式化,模式化即匠化与僵化,其本质是对模式的反动和扼杀。“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语文味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语文味教学法所践行的原则是:一个理念,多种(元)模式,组(综)合运用,突破超越。语文教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人无法”、“法无定法”,所以在语文味课堂上不仅存在主模式与副模式,而且实际存在一个模式群,从而保证了依据语文味教学理念进行的语文教学,是既有章法而又灵动的,是温煦、优雅而有深度的,也就是美的。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作者:程少堂

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论文 篇2:

浅议“语文教学法”教师“绿色科研”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法”教师多进行一些“绿色科研”──针对语文教学实际的科研能对改变这一现状起较大的作用。“语文教学法”教师进行“绿色科研”,可以从直接到中小学教授语文课、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教师;绿色科研;针对实际;直接授课

近几年,“绿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如“绿色食品”“绿色网吧”中的“绿色”有健康、无污染之意,“绿色校园”“绿色课堂”大体可用“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诠释,这里既包括物质的内涵,也包括人文的意蕴。董菊初提出了“语文教学法”教师“绿色科研”的概念,今就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语文教学法”教师的“绿色科研”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绿色科研”的含义:“绿色科研”就是在确知的理论指导下,研究者主动地通过实践来研究未知部分(实际上就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那个部分),以进一步丰富理论的科研活动。依次相推,“语文教学法”教师的“绿色科研”就是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文学科课程论与教学论理论的指导下,深入语文教学实际,解决语文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科研活动。

二、“语文教学法”教师“绿色科研”的实施

明确了“绿色科研”的意义,就必须考虑到“绿色科研”的实施,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法”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实施“绿色科研”。

(一)少指手画脚,到第一线授课

课改伊始,新课程理念确实使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眼前一 亮”,可是,课堂变化究竟如何呢?确实是“热热闹闹”,效果究竟如何呢?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无人能作肯定的回答。据我们所知,“语文教学法”教师会下基层,即深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去“指手画脚”的──现场评课。不错,参与中小学语文课堂评议,确实能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为自己的科研、教学,也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取得第一手资料。但是,毕竟有隔靴搔痒之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研究它,必须有理有据,要有丰富的课例。但是,别人的教学案例毕竟是别人的,总难与自己融为一体。我们的“绿色科研”,提倡“语文教学法”教师既能“说”又能“练”,即深入浅出地学习理论,直接到中小学兼课,或者是阶段性授课。一方面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或深刻理解展示给中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尝尝“梨子”的滋味,并找出还需改进的地方。“叶圣陶主张中学语文教师要‘下水’作文,那么,我们教学法教师是否应该‘下水’教学呢?我想,不仅应该,而且十分必要的。”如能实实在在地“下水”,就能有效地回答以上问题,这样的“绿色科研”,必能提高教学指导的针对性。笔者作为“语文教学法”教师,不久前,就“重出江湖,亲自操刀”,到一所中学上了一节“如何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的作文教学示范课,在当地的有关语文教师、教育硕士以及师范本科生中造成较大影响。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我的文章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坐在书斋里写出来的”。再如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魏书生等著名语文教育家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实践“做”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法”教师少指手画脚,勤深入基层;去基层不是指导工作而是亲自操刀,取得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有道是“实践出真知”。

(二)深入实际,研究具体的“过程和方法”

上文说过,实现“三个维度”的关键是对“过程和方法”的把握,就“绿色科研”而言,就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方法”上。具体来说,就是不要被那些吓人的名词术语所慑服,也不要用那些舶来的超现实的理论吓唬人,应该脚踏实地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例如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是最佳教学过程?一个课时教学的起承转合、一篇课文教学的起承转合与一个单元教学的起承转合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在不可能自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利用按内容组元的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进行有效的单元教学活动?什么样的讨论法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学生有用的方法?教学中究竟应该设法让学生“动”还是让学生“得”,也就是说究竟应该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或者两者并重?文章教学与文学作品教学的异同处有哪些?“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否一无是处?究竟应该怎样教语法修辞?作文教学究竟应该制订怎样的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让学生学会看图作文?是否有必要专门开设“口语交际”课?三年、一年、一学期的教学计划该怎样制订?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提高后进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怎样在应试教学的夹缝中进行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研究的“课例”可以从特级教师的教案中来,也可以从平时评课积累的“课例”中来,但无论如何都“隔”了一层。只有自己亲自授课的案例,引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少崇洋媚外,勤挖掘传统

用理论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来验证、丰富理论,这就是正确的“绿色科研”的研究方法。效率是“绿色科研”的生命线,具体来说,要少追赶时髦、少崇洋媚外,要充分挖掘我国宝贵的母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提高效率服务。

对于语文教学,我们有悠久的历史,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的“诵读熏陶法”等许多适应汉语言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具有民族传统的教育理论,而不是盲目引进,以免“水土不服”。

客观地说,“语文教学法”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是语文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能真正意义上把三夹板的“夹层”变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就会使自己的业务更加纯青,而且使自己的科研结出硕果,实现“双赢”。另外,在这里需要聲明的是,提倡“语文教学法”教师进行“绿色科研”,并没有否定理论研究的意思。

(编辑:龙贤东)

作者:杭冬仙

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论文 篇3: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类专业为培养师范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需的文化能力和专业素养而设立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一门课程。目前大部分师范类专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都以专业理论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这种课堂教学的方式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学生对讲授过的内容仍然不能有效地掌握,这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教学创新,必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积极作用。本文从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基本概述、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依据“问题导向”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问题解决;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

对于认知能力不完全的小学生而言,老师的教学能力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师范生在从事老师职业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这门课程通过教学理论与实践课堂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教给师范生如何正确地应对小学语文教学这门课程,并使师范生学会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基本概述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对学习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机械学习,另外一个是有意义学习,其意义是说在人类的六大认知过程中,只有记忆是属于机械学习,而其他的理解、运用、分析、评价以及创造都属于有意义学习。同样,问题解决这一概念依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有意义学习,旨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知识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知识进一步的掌握了解,保证在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对问题的理解、运用分析与评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也需要机械学习来促进迁移能力。故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人类的六大认知过程。

第二,问题解决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实际生活问题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激发学生产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扩展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在课堂的理论基础上增加实际问题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创造性精神。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老旧模式,老师按照教材的编排讲授课程是主要特点。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繁杂,大部分老师都维持着以往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以一对多授课讲解的模式向学生传授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老师往往在课堂中占着主导地位;对问题自问自答,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学生也因为这种情况过分依赖老师,不能自主地思考问题。这种背景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够主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积极,课堂气氛极差,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准确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技巧与方法。

第二,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小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课程,在课堂上听取的知识点在课下应加强联系。而大部分学生由于课程的枯燥乏味,一味地坚持着课上好好听讲课下不需练习的理念,并没有办法掌握课程的精髓。尤其现在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远大于学习,自制力不好的学生难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缺失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教学注定是失败的。

第三,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教材的准备程度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目前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将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所能涉及的识字写字、阅读及口语交际、作文及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教育知识融入其中,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较多问题与评价等融入其中。教材呈现给老师的大多方面是突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质、具体实施方面、知识体系各方面。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学熟练度训练及教学组织方面的能力,此类教材尚缺乏真正的实践指导的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味地依靠教材,并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没有过多的实践理论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关键误区。

第四,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设备。学校的硬件设施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教室数量的有限。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只能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在多媒体的放映中了解课本知识。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的效果差,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对学生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结果。

三、依据“问题解决”导向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利用问题导向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应从最简单基础的问题开始,这是学习新知识最基本的一个顺序,也是最为合理有效的方式。在围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在夯实语文教学法的基础知识,为下面更加深奥的探究做好基础的准备。例如,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视频——用来对比识字与不识字在生活中的差异,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对视频的观后感。这一点主要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让学生对知识点消解陌生感,切实地感受到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让师范生感到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担当精神。在小组进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这一知识点只是纯理论的讲解可能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通过一个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利用问题将知识点展开在学生面前,通过调动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法当中有很多基础知识点被大家所忽略或者是走马观花地糊弄过去,根本意识不到基础知识对未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所以,通过“问题解决”导向的过程还会引起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重视,认识到自己对某处知识点认知理解的不足之处。

第二,利用问题展开课堂教学。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堂课的好坏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一大半。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很难吸引到学生们的目光,导致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设计好课堂的开场白成了关键点。比如在识字教学设计板块,教学法老师先不讲解识字教学的理念、策略、方法、流程,而是拿出一个案例提问:“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天地人》这一课的教学,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设计呢?”通过这样的一个对学生的提问,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顺利地进入到本项目的教学当中。问题导向的原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自觉地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发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建立一个思维脉络。

第三,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师应当积极准备和筹划,将问题导向原则积极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作为教师的经验主动分享给学生。凭空地要求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学以致用未免太难,教师应预先准备问题的解决即理论应用的途径,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应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逐个环节解决问题的同时,将这种行为上升至问题导向,经过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学生便学会用学过的知识点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在头脑中建立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使教学效率的提升体现在教学环节每个角落里。教师素质好坏以及行为准则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的职业能力。教师对本课程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而灵活,结合课堂实践当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符合学生的发展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当中持续创新,教师本身的威望就会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也就有自信。为了提高教师高效的教学能力,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讲座,听取专家人士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上的经验。通过这样的途径,持续帮助教师改进方案,使教学方案贴近学生学习心理,确保课堂环境可以发挥带动效果,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驾驭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进步。教师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当中同学生加强交流,更进一步掌握学情,提高教师设计问题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日益更新的大爆炸时代,作为核心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教学上要紧跟时代,满堂灌的讲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当前国家对师范专业的认证工作正在铺开,师范专业的学校都在反思每个课程在学生“毕业要求”上的贡献,从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以解决小学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思路,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  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

[2]张屹,董学敏,陈蓓蕾,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APT教学对小学生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4).

[3]多召军,赵蔚,李玉斌,等.問题解决学习视角下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8(2).

[4]成小娟,张文兰,李宝.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基于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7(4).

作者简介:陈创献,1969年生,广东阳江人,讲师,中文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法、古代诗歌文学、外国文学、阅读与写作等。

作者:陈创献

上一篇: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金融改革紧迫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