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21

[抽要]计算机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化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重要手段的内部审计,在工作环境,控制内容,监督形式,技术手段等方面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篇1: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管理也逐渐趋于完善。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的审计也实现了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就是将电子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处理方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审计方式。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审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当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与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审计;大数据技术;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发展。审计业务的处理模式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所成就,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审计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审计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审计。通常包括组织实施审计业务、进行审计业务管理的监督评价和咨询的全过程。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所发布的《全球技术审计指南》中,审计信息化主要包括有信息技术控制、信息技术审计、信息技术漏洞管理等。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1.企业规模的扩大加大了审计工作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市场环境日益稳定。这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势必要不断扩大规模,从而也就加大了审计的工作量。然而企业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为了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需要创新审计模式,实现审计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审计的质量。

2.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都已经运用了信息技术

目前,在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中,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企业的财务数据也由纸质的换成了电子凭证,各项操作都开始使用系统软件,这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带来了新的风险,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隐蔽性,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避免出现这种风险。

3.有利于企业实现全面的内部控制

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企业全方位地进行内部控制,不再仅仅从某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经营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动态的审计,提高了审计的准确性,也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提供依据。

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视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提起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甚至有的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审计,审计只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并不会带来效益。只是将审计留在浅层次的数据处理上,这样的认知错误,就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

首先,当前是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加大了企业的审计难度。企业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其次,缺乏专业的人才,在企业的审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只对财务管理熟知,而缺乏对审计的了解;最后,虽然有的企业积极进行了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相应的应用软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形同虚设,仍有用传统手工进行审计的现象。

3.企业经营发展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同步

随着企业经营发展不断变化,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视。许多的软件公司也是研发出了很多版本的审计软件且功能齐全。但是,现阶段对于企业审计软件开发来说,其市场普遍不高,这就导致许多的审计系统在后期的维护、系统升级等方面投入很少,造成了许多审计和财务管理不匹配的情况发生。这些情况都直接说明了企业在建立审计信息化系统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间接给审计工作造成了许多困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工作质量还不高。

4.信息系统对风险监控能力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应用,审计信息数据也是大量增多,被审计的对象为应对审计监察其手段也是花样百出。现阶段,许多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对于风险并不能准确做出判断,这就导致审计管理工作非常困难。

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对策研究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来说,其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效率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

1.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信息门户的建设,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交通。同时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而言,其可以通过审计信息门户平台进行信息材料上传,审计信息发布等相关的操作。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审计信息门户平台进行资料下载,查看信息等。其次,建设审计集成信息系统。审计集成信息系统可以采用自动集成的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实现标准化流程,把审计相关的文件进行模板化,同时规范审计依据,集成化数据信息,对于审计信息进行多样化的查询方式,实现更加灵活的配置和沟通。再次,建设审计查询信息平台。其可以帮助企业在ERP背景下对于审计的各个功能进行实时综合查询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条件,让企业对于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都非常清楚,同时减少了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内部自动化审计工作。最后,建设审计预警系统。其建设目的就是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加强对于审计工作中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自动预警以及分析等,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2.不斷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布局建设。其主要是加强企业内部统筹规划布局的管理思想。对于企业内部基建而言,首先要不断完善内部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交流,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另外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信息系统在财务以及其他信息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第二,建设审计基础信息理论。其是企业在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第三,建设信息化的风险控制机制。把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到企业风险防控中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审计的相关标准,同时也对企业审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第四,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时,离不开人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一是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引进;二是要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综合性强的高素質人才,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与建设。第五,加强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审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软件系统。现阶段,审计系统主要是针对审计工作业务以及外部所需综合查询进行系统建设。

五、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学会使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避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同时,企业要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本篇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结合企业内部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镇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8(16):72-73.

[2]李军涛.集团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3):34-35.

[3]张剑.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219.

[4]楼斌.我国企业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3):70.

[5]何克飞.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J].当代经济,2011(24):10-11.

[6]周嘉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56-57.

作者简介:胡雨村(1958.03- ),男,汉族,天津市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建设管理、工程审计

作者:胡雨村 杨兆越 杨宁

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篇2: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思考

[抽要]计算机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化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重要手段的内部审计,在工作环境,控制内容,监督形式,技术手段等方面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 内部审计 工作思路

作者:马 睿

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篇3: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思考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呈现出爆发增长并逐渐渗入各行各业。基于信息化的大背景,大数据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广泛运用,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大数据审计作为一种新型内部审计手段,具备独特的优势,将其运用到企业内部审计中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但是它也为内部审计带来了一定不确定性,进而增加其审计风险。论文就大数据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大数据审计;企事业单位

1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發展,信息已然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正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其在企事业单位管理领域的大范围应用,更是较大程度上带动了企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模块,对企业的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主动适应信息化飞速发展,并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事业单位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紧密关系着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和内部审计模块的创新与发展。由此,大数据审计应运而生,其作为一种新型审计模式,与传统审计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接纳和广泛运用。

2 大数据审计的特点

2.1 审计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内审人员需要依靠人工来实施现场审计,审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场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大数据审计主要依靠审计软件来实施,大部分审计程序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实施,现场审计已不再是内部审计的唯一途径。此外,大数据审计对审计人员以及审计资料实施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安全。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通常为事后审计。大数据审计通过将信息系统与企业数据平台之间恰当对接,及时抓取数据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及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预警,很好地实现了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内部审计的模式转变,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上的创新。借助于大数据审计平台,内审人员能够实现在线审计,多维度确定审计范围。

2.2 审计效率得到提高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依托于样本的抽取。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经营指标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根据潜在风险点筛选出相关样本。随后,通过翻阅大量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账簿以及业务档案资料进行查证核实,开展样本分析工作,最后总结出整体风险。整个审计过程最耗费时间和人力的就是数据获取和分析阶段。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需要从各个系统逐一调取数据并进行透视匹配及分类汇总,这样处理过的数据方可供审计人员进行恰当运用分析。而这一过程通常是耗时又耗力,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大数据审计模式下,如审计抽样、数据处理等审计程序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来自动完成。通过计算机审核及分析程序来替代减轻手工审核分析工作,可有效克服传统审计模式的弊端,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内审工作的效率。

2.3 审计质量显著提高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基于会计核算业务开展审计。大数据审计下审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财务到业务,再从业务到财务,最终上升至管理层面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内审人员能够实现远程审计事前调查,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预留更充分的时间,进而更全面地查找出审计疑点并进行深入调查,科学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主管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在线管理审计项目的实时进展情况,随时进行审计资料的传输和审计工作的指导沟通,进而实现对项目审计质量的实时管控。借助于大数据审计平台,审计底稿的制作更加便捷和规范,审计证据和资料的留存也更加安全和完整,内审人员可以预留更多的精力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挖掘出更多潜在风险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3 大数据审计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

3.1 审计信息化新增的内审工作难度

大数据审计改变了传统手工数据的处理方式,精简了岗位,提高了内审工作的效率。然而,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我国中小型企业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较薄弱,很多内审人员未能及时了解并顺应当前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习惯性地采用原有传统审计思维和审计模式。有些内审人员短期内对审计信息化的应用还不能够很好适应,实际操作起来也会产生不小的困难。我国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财会专业出身,其对财务报表审计以及与财务相关的内控审计比较擅长,而缺乏信息化审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内审人员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大数据审计能力表现不足,加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此外,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审计还处于初步发展建设阶段,审计软件还不够成熟,使用周期也相对较短,市场容量亦过于狭小。因此,专业审计软件的开发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这无形中也为信息化審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2 审计信息化产生的潜在风险因素

审计信息化下,内部审计环境日益变化,潜藏着诸多风险,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一是系统风险。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审计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一旦计算机系统某个环节发生错误,则该错误将会被反复复制和循环,且不易被发现,进而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风险。通常,企业的信息系统设计的越复杂,那么其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愈大,对内审工作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二是数据风险。审计信息化下,数据大多是计算机自动处理后的结果,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由于目前内部审计领域对于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尚未成熟,系统开发也处于基础阶段,在数据采集上通过接口对接,可能会产生数据遗漏的风险,且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发现舞弊风险,甚至会产生与人为分析相互矛盾的结果。

三是网络安全风险。审计信息化下,审计资料多为电子数据,如果没有较为安全且稳定的信息系统,审计数据极易被篡改、窃取和丢失。

此外,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入侵以及人为利用计算机舞弊给内审工作带来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小觑。

4 大数据审计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4.1 完善审计信息系统,加强审计软件研发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大数据。为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专业审计软件的开发,将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与内审工作集中至一个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科学集中化管理。良好的审计软件是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有机集成,中小企业应加大对专业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引进或自主研发高性能、多功能的审计软件,并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开发相应的模型,提高审计软件的适用性。审计软件的开发应注重数据安全管理,可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对电子数据实施实时监控,防止数据被滥用和篡改。同时,企业需对员工的权限实行详细划分、分类管理,严格控制个人相对应的权限,提高信息资源的相关性和安全性。

4.2 更新内部审计理念,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内审人员需要认识到大数据审计将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员工应当及时更新审计思想观念,发散审计思维,树立信息化的意识,顺应新的大数据审计模式。大数据审计对内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注重对内审人员的多维度培养。内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稽核审计、经营管理等知识,还应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审计软件和大数据管理系统。企业应广纳兼备金融经济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和风控能力,使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金融信息大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国珍,赵婧.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2013(22):98-100.

【2】孙雅苓.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探析[J].时代金融,2018(05):122-123.

【3】李瑶.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阻力研究[J].商讯,2019(16):113-115.

【4】应晓霞,彭兰香.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J].财会研究,2017(10):27-31.

【5】张秀莲.大数据时代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9(06):38-39.

【6】刘珂.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7):89-90+80.

【7】丘少敏.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J].财经界,2018(10):88-89.

作者:崔永

上一篇: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