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深入推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流教育理念。在教育革新的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加入到逐步优化和变革的行列中。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和问題,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篇1: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摘要:随着创新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从而改善课堂状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提出了创新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来说,需要对课堂内容、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逐渐培养其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策略

引言

当前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旧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无疑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难以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为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紧紧把握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科学、全面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积极采用高效化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提高教学实效。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在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数学教学难以收获最佳成果。教师想要数学教学效率产生实质性突破,必须先明确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加以优化。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总结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欠缺趣味性,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低迷。兴趣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并且不断钻研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手段刻板,造成学生趣味性不强的实际弊端,不但无法点燃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也会导致课堂氛围趋向僵化。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很难产生自主学习行为,从而影响数学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第二,教师采用的引导手段欠缺启发性,学生的思维张力不强。小学生接受系统化数学教育的时间尚短,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游离状态,教师必须加强启发和引导,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是结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现状,教师还存在着一些思想意识形态的禁锢,所实施的教学手段欠缺启发性,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致使学生的思维张力难以得到显著的强化,降低中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二、对中小学数学教育进行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抽象思维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也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重点在于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去除事物的物理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研究对象的全部思维过程。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不仅是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也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思想之一。然而从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教师对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他们通常是直接将数学知识的本质呈现给学生,而沒有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不但很难经历事物从具体背景中抽象得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的过程,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严重的理解压力。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效果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创设多媒体情境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非常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也顺应新课标构建智慧课堂的思想指导。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信息资源,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具象化地感知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应用的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另一方面也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智慧元素,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自主能动性。

(二)提供自主探索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去完成自主学习。要想更好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一些数学题难度较大,教师需要把握引导的力度,不能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也不能在解题过程中因为缺乏适度的引导而失去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建立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题目,小组成员安排应当保持阶梯式原则,给其他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为能力较差的学生解答疑惑。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只有在数学学习中敢于参与课堂互动、敢于进行课堂提问,才能更有成效地参与其中。为此,教师必须采用同等视角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可否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等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同等的重视。另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还应该巧妙创设合作情境,科学、全面地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巧妙创设合作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及应用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以分组学习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就数学知识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究,最大程度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

(三)引入思维导图,开展前置性学习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数字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的方向,将教学中一些杂乱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中心化、一体化,这也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点零散的问题。在中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学习之中。在当下社会,微课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教学途径之一,而运用微课开展教学也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应用范围不太广泛,教师通过将思维导图与微课进行结合能够将思维导图可视化,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四)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教师采用的引导策略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心能动性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活性的有效激发,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处于初步构建时期,这对教师实施有效引导策略来讲是有利的,教师只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就能顺利驱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以及探索欲。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发学生好奇心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也能拓展学生探索数学的深度与广度。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奥妙,同时有效地展开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而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发展主题的变化,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教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再结合创新的内涵和实际要求来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亮.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37.

[2]叶小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4):72.

[3]王天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6):103.

[4]吴晓珊.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阅读能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8(38):100.

[5]顾红兰.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建议[J].环球市场,2017(10):1.

作者简介:邹简 (2000.01-) 女 ,汉族,江苏省宿迁市,盐城师范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

作者:邹简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深入推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流教育理念。在教育革新的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加入到逐步优化和变革的行列中。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和问題,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问题研究

引言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别于学生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能够让学生在充满未知与趣味的数学世界中学习合作探索数学问题的模式。合作学习是现如今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积极性,还能够完成新课程改革中有关合作学习的相关要求,是中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有效实现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关合作学习的相关问题

1.合作学习的题型设计不太合理

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相关教学题型时,并未全方位地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致使设计出的题型与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能力不匹配。并且由于学生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特点,一些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有关题型时,并未将学生的差异性也考虑在内,造成有些学生无法按质按量的完成合作学习,因而无法有效的巩固和内化相关数学知识,同时压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

2.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过程的设计不合理

很多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都认识到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然而由于教师并未深入思考和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具体时间和呈现细节等问题。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应用小组讨论亦或是同桌间进行探讨,且一些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之前并未完整的梳理讨论的相关内容,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相互讨论环节成效达不到预期。同时,由于学生对于讨论的主题理解的偏差,使得谈论偏题甚远的现象出现。另外,还可能因为部分学生思绪活跃而在某一个无关重要的细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讨论而并没深入探究原本的主题,这也会大大降低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效率。

二、中小学数学教师增强中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策略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成长阶段,因而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可以引入合作式学习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和表达欲,使学生在互动性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出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推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成效提升,继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由于在整个合作学习的探究进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引导者和旁观者,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过多地干预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将打断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一长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惰性,十分不利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互动学习任务,太过简单的题型设置不利于学生深入思索,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困难的题型设置又容易减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教师唯有创设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任务和题型,才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2.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

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摆到主体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最强感受便是教师的威严感,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不愿意迈进与教师交流的步伐,造成师生关系较为疏远。此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扼制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师生了解和沟通,教师不能准确和及时的掌握学生的疑问,自然也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法,阻碍了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问,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方能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数轴》的相关知识学时,可以携带一个生活中实际使用的温度计,并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相同的温度计,让学生先进行仔细的观察,随后引入数轴的概念,同时应用温度计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呈现出数轴的形式,并应用温度计上的初始温度、刻度与温度发生变化的方向,向学生形象地介绍数轴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仔细对比实物理解教师的讲解,并适时地走进小组指导学生。随后布置一个口述题型,让小组交流探讨,展开合作学习。如此,既能在教学的基础上拉近师生关系,还能为师生下一步的互动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教师引导学生搭建合作学习小组

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搭建合作学习小组,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与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分组,便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实现更好的自我提升。并且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数学学习方法。由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扮演领路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自主完成数学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内化和沉淀数学知识,以及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视野的目的,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师生的互动,则有助于创建更为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多种丰富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数学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靖雪.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6(15):16.

[2] 李渺,喻平,唐剑岚,黄晓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之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5):11-15.

[3] 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02):74-79.

作者:侯永红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篇3: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中数學教师必须要做到三点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任务评价

[文献标识码]A

何谓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教师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运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当中,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近年来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进行了较为细致且深入的探究,且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具体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首先要做的是科学分组,这里所说的科学分组主要是指:(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应以异质为基本原则;(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控制在2~6人;(3)小组成员内应进行科学分工,包括组长、发言员、记录员等。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也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但取得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不科学的合作学习分组往往是造成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例如,在以往观课的过程中,一名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将5名学生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其在小组内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由于组员人数较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了较为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事实上,对该问题的合作探究仅需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即可,小组内的两名成员可以通过相互提问、相互提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所以说,科学分组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分组,具体如何实施仍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二、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最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科学布置,若数学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够科学,则很难收到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这里所说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主要是指任务的布置应把握好难易程度,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执教《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时,经过基本阶段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在具体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对于遇到合作探究难点的小组我也会适时予以指导,通过几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一致认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确定,并有效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对,f(-x)与,f(x)的关系进行有效确定,得出最终结论:假如f(-x)=f(x)抑或是f(-x)-f(x)=0,则f(x)为偶函数;假如f(-x)=-f(x)抑或是f(-x)+f(x)=0,则f(x)为奇函数。

高中数学教师布置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应在教室内巡视,如果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大,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予以有效指导,及时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难度,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如果有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局限于上述两个重要步骤,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了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高中数学教师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还应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

一般而言,可以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自评,自评的内容主要包括:(1)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情况;(2)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学生的配合情况;(3)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情况等,自评结束后,还可以展开小组内成员间的互评,让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从而让各小组成员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最后,再由数学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体性评价,教师评价应做到有奖有罚,有褒有贬,要清晰指出不同学生、不同小组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表现及不良表现。

为了尽可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成果,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制作自评表格、互评表格让学生填写,从而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实际表现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今,国内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家的观点也较为类似,为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多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仍深深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仍有很多问题要探讨,在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作者:刘丰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