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受到美、英等西方国家成功运用绩效预算管理方法的影响,我国在推行绩效预算管理的进程中,也逐步建立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为行政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活力源泉。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完善和健全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论文 篇1:

浅议如何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摘 要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文章从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财政监督、信息公开等方面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预算执行 预算编制 绩效管理 财政监督 信息公开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预算规范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预算编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预算执行则是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方针政策的过程。只有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切实提高执行力,才能更及时、更安全、更有效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为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等方面的职能作用,需要综合运用税收、公共投资、补贴、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而这些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最终都会体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的执行上。必须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预算收支执行,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分析,着力创新预算执行管理机制,健全预算执行管理手段和监控机制,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使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当前预算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不够具体。即在编制年度预算前,对全年工作缺乏充分的预测与详细的规划,编制的预算先天不足,再加上年度中间开展计划外工作或上新项目时不考虑年初经费预算,致使年初预算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导致年度中间预算追加频繁,使单位在很多时候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二)部門预算管理还不够严格、规范,有些单位领导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财经法纪观念比较淡薄,对财政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不够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控制体系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此在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如何,也缺乏系统考核机制,从而增加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编制是一项非常严肃复杂的工作,因此,搞好预算编制,应安排足够的时间,按照严格的程序,遵循统一性、完整性、年度性、可靠性、公开性和分类性原则,在充分调查论证和必要的民主程序上,通盘考虑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规范、准确、完整、效益。要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科学测定收入支出规模,细化预算支出,使预算资金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增加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减少预算追加的弹性和预算支出的随意性;增强综合预算观念,完善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所有财政资金的预算控制,强化计划管理,确保各项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切实规范预算收支行为。

(二)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财政预算体系。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的原则,科学编制完整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要逐步建立体系完整、内容全面、运转高效的预算编制机制,逐步达到“有预算才能支出,无预算不能支出”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库,全面掌握预算单位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定额标准体系,完善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质量。 (三)推进财政绩效管理。落实绩效责任,在收入方面提质增效;在支出方面,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与结果运用考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编实绩效预算,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项目遴选机制,把好资金分配“入口关”;监控绩效运行,建立资金绩效进度监督机制;建立常态化的财政重点再评价工作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和绩效问责机制。

(四)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高预算执行水平。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财政专户,进一步清理撤并财政专户,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电子化采购范围,研究批量采购试行办法;研究制定资产配置标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物仓建设,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强化资产日常监管,推广应用资产条形码。

(五)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从技术、人员、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督导单位规范会计核算、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夯实财务会计管理基础,全面规范财经管理秩序。加强对重大财政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评审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探索具有合力的财政监督机制和体系,把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审计监督同自身监督整合起来,增强财经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六)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完善财政预、决算信息和政策制度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重点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财政民生支出公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1]邹晓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会计之友:中旬刊.2018(3).

作者:田亚雷

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论文 篇2:

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受到美、英等西方国家成功运用绩效预算管理方法的影响,我国在推行绩效预算管理的进程中,也逐步建立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为行政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活力源泉。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完善和健全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

行政单位的部门预算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表现模式,是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将财政宗旨表达和体现出来,不仅促进了行政单位自身的长足发展,也为政府制定政策、方针和方向提供了指标性的参考工具。从现实情况看,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还不够成熟,仍然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本文将在分析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完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的良好对策,从而促进行政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更上新台阶。

一、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绩效意识比较薄弱。近些年来,尽管我国行政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工作中,但由于受传统意义的管理体制以及经济观念的影响,很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仍缺乏足够重视,部门预算的分配情况和数据编制一直被视为关注的重点,但对预算数据支出情况的绩效评价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和重视,存在只重视项目资金的申请,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益、忽略资金产出量所带来的效果等,并且常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归属为财务部门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与理念。

2.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够为工作开展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从本质上说,预算绩效评价最终的目标是将财政支出的评价作为基础前提,对单位的工作质量、产生效益以及公共财产等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被评价对象的选择、评价方法、绩效目标、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以及评价职责的定位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也缺乏完善,造成了“评价不评价一个样、结果好不好一个样”的不良局面,无法使评价体系真正地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而服务,也不利于行政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的发展。

3.评价分析缺乏全面。一般情况下,根据考核指标来进行分类,行政单位的绩效评价包括了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其中,业务考评主要包括目标完成情况、业务活动立项目标合理性和项目验收的有效性等方面,而财务考评则涵盖了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信息质量等。由此可见,业务考评充分反映了单位预算支出的最终结果,是整个评价的关键和重点。但实际工作中多数行政单位仍以财务性指标和业务合规性指标为主,重心偏向于反映财务支出情况和项目管理状况,忽略了对项目的定量、定性以及全面动态性的评价,使得绩效评价的信息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完善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的途径

1.搭好框架,重视设立绩效评价机构

要想构建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思想重视是关键。具体来讲,一是在思想重视方面,要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单位各项资产管理的保障和基础,对资金的统筹安排与单位的预算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會计人员要对预算编制的内容做到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在预算编制方面,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必须符合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进程,这就要求单位负责人要不断地深化宣传和教导,通过专题会议、主题培训等形式将绩效评价思想融入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去,做到事半功倍;三是在绩效评价方面,要及时成立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协调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以及日常工作,根据职能的要求,实行分工责任制,促使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内里,逐步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行政单位实行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在于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但从行政单位的性质及实际分析来看,其支出并不像企业那样具有直接性的经济效益,较难运用单一的产出、成本和效率等指标进行简单评估。因此,要逐步完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当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实际出发。

(1)从项目入手。选取与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及部门职能息息相关、跟社会效益紧密相连的项目作为考评对象,从而研究制定合理的项目预算绩效考评指标,项目的目标与指标设置要有直接意义上的联系。

(2)多研究归纳。财政部门应当针对行政单位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或不同项目、不同特点等因素,将具有共性意义的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抽取,加快研究和制定具有共性的指标,促使绩效考评结果能够体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可比性和不同年度之间的纵向可比性。对于个性评价指标,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绩效目标以及考评对象的特征进行研究制定,并保证其持续稳定性和连贯性。

(3)结合实际。要将定量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参考,将定性指标作为辅助对象,对确实难以量化的影响以及支出效果应当运用定性指标去衡量,以强化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操作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单位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在完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切忌人云亦云,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促使制定的指标体系真正地为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而服务。

3.制度约束,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1)要建立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和机制,对于在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与行政单位要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较强的整改方案,从而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

(2)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和预算资金分配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在安排以后年度预算时,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要将往年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对实施效果相对较差的项目进行减少或取消资金分配数额,不断优化和调整本部门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结构和发展走向。

(3)要尝试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发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合理的范围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引导更多的人员参与到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去,促使预算支出更具透明度和真实度。

4.有效监督,确保绩效评价全过程科学合理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与财政监督应贯穿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可实行项目前期设计概算管理、财政全程介入监督以及事后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检查的工作形式,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效性。及时有效地监督能够对绩效评价的最新情况作出总结,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合理参照。同时,运用适度的管理方法,确保评价工作顺利进行。行政单位在绩效评价工作中,不仅要邀请相关的专家针对绩效评价的最新情况给予专业性的评估,还要鼓励全员积极参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保证绩效评价监督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在监督绩效执行过程中,不仅可以合理地运用民众评议的调查问卷,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中立的舆论调查机构进行辅助评估,以便增强评估的科学性。

5.法律保障,加快推进绩效评价法制化

要想顺利推进绩效管理,法律保障是必要环节。应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将预算支出绩效的程序、目的、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结果运用等固定下来,在法律框架的引领下,行政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评价的范围、时间安排和工作程序作出具體性的规定和说明,制定项目单位自评、财政部门考评及主管部门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不断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

三、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促使行政单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改革和完善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为单位的管理效能与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坚实的保障。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利于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方式和途径,从而为行政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活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傅道忠:《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制度及其借鉴》.经济问题.2006(05).

[2]江世英:《财政预算绩效考评思考》.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3]闯佳妮:《行政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东北大学.2010(06).

[4]孙克竞:《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06).

作者:程翀

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论文 篇3:

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

摘 要:本篇文章首先对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进行阐述,从预算编制缺少合理性、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评价机制缺少完备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优化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视角;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构建

身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业单位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具备了引导市场发展的作用,而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和完善,不仅可以给事业单位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促进社会效益的稳定提升。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给予预算绩效管理高度注重,本片文章就结合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作用进行阐述,结合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一、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落实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整体质量,增加预算部门支出职责,同时还能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实现公共资源分配的优化,节省一定经济支出,从而满足财政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需求,给推动优化、科学、公正政府建设提供了现实性的作用[1]。

当前,针对我国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绩效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首先,各个预算部门应该结合年度规划申请的预算绩效标准,在申请以后,还要给予财政等部门高度配合,做好绩效标准评估工作。其次,预算部门还要结合绩效标准,根据预算执行状况开展预算追踪工作。另外,各个预算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等,应该依照预算标准,合理运用评估方式,对事业单位资金应用状况进行合理核查和评估。最后,事业单位还要结合相关规定,落实预算内绩效管理工作,和普通企业存在主要的差异就在于,事业单位预算绩效应该注重资金应用的合理性、高效性以及规范性。

二、当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算编制作为落实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预算绩效管理整体支配。但是因为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因此工作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并且大多数编制工作人员因为职责配置缺少确定性,并且编制能力有限,财经法律意识普遍偏低,导致预算编制缺少完备性,财务信息失真等现象出现。由于预算编制缺少合理性,导致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整体管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而给事业单位的今后发展带来了约制和阻碍。

(二)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要想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标准的全面落实提供保证,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导致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无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高[2]。并且,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考核方面,没有给以高度重视,考核标准缺少科学性,考核精准性以及客观性比较匮乏,导致考核结果落实不到实处的现象时常发生,进而无法将预算绩效管理的自身作用进行全面发挥。

(三)绩效评价机制缺少完备性

开展管理评价反馈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预算绩效管理质量进行检测,同时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但是,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落实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时,都没有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评估制度,即使有关部门已经构建了财政经济支出绩效考核制度,同时给建立了绩效考核评估标准,但是在指标阐述以及说明方面,存在一定的笼统性以及模糊性,因此,在落实预算绩效考评工作时,常常伴随着主观性色彩,进而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差强人意,缺少约制性。

(四)绩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开始得到了各个领域全面应用,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多数企业开始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内部管理工作中,实现了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但是,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办公系统更新效率比较迟缓,并且大部分的质量以及数据也主要采用复印的方式来获取,无法实现远程填写。同时,由于管理以及查找方式比较滞后,从而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精准性无法得到保障。这就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比较迟缓,同时管理水平偏低。

三、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优化措施

(一)提升预算编制流程的合理性

预算编制流程具备合理性,可以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便利条件,并且还能提升预算管理整体水平。因此,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式,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真实状况,选择满足其标准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且构建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目的,给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提供依据。此外,还要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知识的培训力度,使预算编制工作人员载重掌握高效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主动和单位各个部门进行实时沟通,对各个部门的真实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在规范编制的条件下落实预算编制工作。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古话说的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落实,就要制定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管理机制的约制下,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让分散的力量集中在一处,真正做好有劲一处使,从而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效力。因此,为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首先就要建立完备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同时对各个部门以及职工的职责进行确定,采用激励政策的方式,把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和单位职工的绩效进行融合,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从而提升事业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3]。

(三)制定高效的管理评价机制

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单位员工的工作情况有所掌握的主要方式,构建一套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调动单位员工工作潜力,从单位内容实现有劲一处使的效果。但是,要想保证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具备完善性,首先就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从而确保考核工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把预算绩效管理决策、落实以及监管等工作内容都列入到考核范畴中,并且融合一些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效果等考核,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监管制度,让考核工作具备较强的信服力。

(四)提升信息化管理整体水平

内部控制有关条例中明确指出,把经济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等内容融合到事业单位信息系统中,可以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影响,保证信息安全。因此,事业单位也应该将原始的管理理念进行转变,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设备,引入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把信息技术具备的数据收集、整理、评估以及管理等方面优势进行高效发挥,从而实现对人工漏洞弥补的效果[4]。同时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方式,实现财务资源的传递和共享,进而提升事业单位职工的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保证事业单位穩定运作,这对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内部控制背景下,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将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就要对预算编制流程进行规划,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引入现代化技术,从而给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坤.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索[J].财会学习,2017,(06):258.

[2]刘俊.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6,(01):41-43.

[3]张英慧.内部控制体系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7):20-21.

[4]朱克文.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15):256.

作者简介:

韩淑芹,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

作者:韩淑芹

上一篇:体育证券投资毕业论文下一篇:人声艺术声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