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19

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分别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预算审查结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健全支出绩效考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论文 篇1: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要点

当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在收支财政资金的时候需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使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本文主要论述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要点,结合当今我国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建议,使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得到完善。

当前很多企业都比较重视绩效评价工作,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探索公共财政支出的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验。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地方高校专项资金,这也是财政绩效主要的评价对象。当前很多企业都是刚开始实施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缺乏工作经验,存在很多的漏洞。这就需要利用财政装箱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概述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指的就是通过个人或者集体的努力获得成绩,如果是共公部门,绩效指的就是工作人员通过自身努力在工作当中获得益处。通过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目的,对于工作产生一定的责任感。

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发生改变,实施绩效评价可以使管理者明确工作的局限性,促进绩效评估的发展。正是因为绩效评价的不足从而促进绩效管理更好的发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需要突出绩效观念,使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政府部门改革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就是资金预算。

在政府资金预算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着绩效问题,通过不断的证明和实践,实施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具有很大的意义。结合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规律,可以明确当前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实施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改革。当前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的管理效率比较低,这就需要对于资金预算绩效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情况为基础,建立政府部门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政府部门的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适用性,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创新我国政府部门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步骤

对于西方国家的预算绩效管理经验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开展的具体步骤。被评价对象在预期内可以获得的效果就是绩效目标,在后期进行跟踪绩效的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就是绩效目标,利用绩效目标可以有效地评价绩效,并且实现自我评价,申报管理绩效目标的时候,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对于目标进行定期额外,掌握目标的特征,结合目标制定的原则要求,将绩效标准准确地表达出来,以目标逻辑结构为基础,从而对于目标内容进行完整的设计。预算绩效管理的首先措施就是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做到切实可行,通过反复的探究使其可以符合当今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在各个方面都要定量化的描述,为后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是污水处理项目,在制定绩效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投入目标和管理目标以及产出目标,但是不能促进污水处理项目顺利的开展下去,需要做到环保和节约。

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绩效跟踪,开展绩效跟踪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进行监管,主要就是掌握时机执行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到解决得到方案。在调查申报目标的时候,需要揭示发现的重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将预算进行调整,避免浪费大量的资金,并且开始干预管理,促进整个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下去,从而达到最初的绩效目标。

实施绩效自评价和绩效评价的过程等中,需要以评价标准为基础,利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绩效目标过程中各个方面获得的效果。这是落实绩效绩效责任的主要核心,可以有效促进财政管理的改革。这就需要重视这个环节,发挥出绩效自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实际作用。

绩效管理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果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这个环节直接关系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发挥着决定作用,也决定着公众的实际满意程度,因此需要重视结构的应用实施。例如污水处理企业在实现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污水处理厂可以正常的运行,水质要达到我国的A级水平。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制定科学的制度。要想发挥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作用,需要是指科学的制度。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缺乏管理经验,比较西方国家,我国欠缺制度保障。企业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吸收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人才,针对已经入职的人员需要加强培训,使其业务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设计制度和流程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各种成功的经验。以自身单位特点为基础,设计出科学的制度体系。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结合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管控和绩效评价,要想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将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建立责任制度,避免发生问题的时候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加强内部监督,避免利用财政资金的过程中出现挪用的情况。管理人员可以以绩效评价制度为基础,明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就是为了指导预算管控。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结果进行有效的调整,這样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单纯就是项目的完成数量,也要这种完成的水平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要点进行全面的论述,从而促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变得更加完善,避免浪费大量的资金,为我国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

作者:杨慧琳

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对政府性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分别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预算审查结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健全支出绩效考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结果要求。它确保预算支出结果导向,注重支出的责任和效率,重视预算支出成本的节约和单位效率的提高,要求政府部门在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支出和结果。但是,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政府性资金预算编制或审批不规范,影响政府性资金有效监管

一是部分地区尚未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而是由市国资委将管辖企业应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协议企业留用,这不利于国有资本收益的合理分配及使用。二是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外资金预算未报人大审批,造成部分政府性资金脱离人大监管。三是上级专项补助的预算编制率不高。

(二)财政收支进度普遍不均衡

通常每年1月份的财政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是同期支出占全年支出比重的5倍左右,而12月份的该比重却仅为1/5。

(三)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如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仍采取以收定支的方式。一方面由于现行财政统筹比例较低,难以有效集合非税收入形成资金合力,进而统筹安排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各执收单位缺乏相应的支出项目安排计划,而导致大量资金沉淀在执收单位,影响了财政分配的公平性及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建设资金审批与监管仍需加强

调查发现,由于部分地区建设资金分配管理缺乏制度规范,跟踪问效机制尚不到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未经审批调整,擅自扩大建设规模;二是个别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变更较大;三是自筹资金不到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四是个别项目存在小项目大预算,套取财政资金问题等。

(五)国有资产监管及经营收益管理有待完善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未经财政部门审批备案,脱离财政监督。二是在没有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个别单位国有资产被企业无偿占用,也未收缴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费,造成了国有资产收益流失。三是部分单位未及时清缴对外投资收益,长期挂账,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不及时。四是部分区县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国有资产收益率偏低。

(六)政府性结余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是年末财政资金连续结转量较大。二是预算结余资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统筹安排。三是预算单位资金结余过大,造成大量政府性资金沉淀于各结算单位。各结算单位资金结余过大,无法实现集中统一调度,不利于政府性资金的统筹管理与科学安排,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结余资金统筹使用的力度仍显不足,部分单位结余资金仍未编入下年度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结余资金的使用与安排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结果导向,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促进公共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要内容

预算绩效管理注重支出的责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部门的支出责任意识,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预算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内容,是效率观念的拓展和提升,是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预算绩效管理更加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促进财政工作从“重分配”向“重管理”“重绩效”转变,解决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和支出责任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管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财政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的规范性

一是拓展预算编制范围,对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尽快按照要求纳入预算管理,并报人大审批,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二是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继续加大预算的统筹力度,预算编制时要对政府性资金进行综合考虑,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加强政府性资金使用管理,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一是建立分工明晰、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资金分配、使用、监督机制,明确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和财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为资金的规范分配、有效使用、严格监督提供制度保证。二是进一步梳理各种专项资金,按照便于管理、集约分配和提高效率的原则,明确投资方向、突出投资重点、优化投资方式,尽量放大财政投资对社会投资的乘数效应,逐步解决财政专项资金多头管理,零星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制定资金投入产出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减少政府性资金沉淀

一是财政部门要提前代编预算下达时间,为部门执行预算提供条件。同时,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控,督促部门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率,减少资金沉淀。二是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力度,并重点清理结转时间长、没有具体项目的结余资金,以及事实上已经形成净结余的资金,并纳入财政统筹管理安排。三是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对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和审批,对大额结余结转资金改变原用途的,要报经政府批准。

(作者单位:济南市审计局)

作者:崔倩

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论文 篇3: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实践与成效

[摘要]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在促进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阐述了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设立情况、管理做法、实施成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基层科普 专项资金 管理实践 成效

近年来,福建省越来越重视基层科普工作,不断加大对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2006年起,在省科协年度部门预算中设立了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从省级财政性资金中安排,专门用于奖补扶持基层开展科普相关工作,年度规模从2006年的100万元发展至2011年的1420万元。该专项资金管理遵循统筹兼顾、规范管理、专款专用和绩效评价的原则,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

1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2011年,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包含4个分专项:一是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从2006年起设立,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补助基层科普车(含科普大篷车)和科普专用设备的购置更新、科普网站建设等,提升市、县(区)科协自身能力。二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从2007年起设立,2007~2009年每年安排250万元,2010年起每年安排320万元,用于奖励和补助在农村基层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基层科普相关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促进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2007年由省级财政追加安排、从2008年起设立,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科普惠农宣传栏、服务站建设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及奖补省科普先进县(市)、乡镇,增强农村科普宣传和培训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从2010年起设立,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市、县(区)科普场馆布展设计、展品设备购置及配套设施建设,旨在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协等部门关于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规划(2010~2012年)的通知》,推动市、县(区)科普场馆建设,提升基层科普展教能力和水平。

2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和不断扬弃创新,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2007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奖补资金使用和管理的通知》。2008年,省科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通知》,该文件制定了《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管理制度》、《福建省科普惠农宣传栏建设标准》、《福建省科普惠农宣传员管理制度》。2009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的意见》。2011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共设总则、目标与原则、申报与评选、组织实施、表彰奖励、资金管理等六章共四十二条,规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的用途、开支范围、预算申报审批程序等,明确了专项资金由获得奖补资金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所在的县(市、区)科协、财政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县(市、区)财政局统一拨付到县(市、区)科协,实行报账制管理,同时强调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2 规范项目申报评定程序

根据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所含各分专项的不同用途,在项目申报表中设置相关支出绩效目标内容,组织基层规范申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申报范围面向农村基层,符合《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各县(市、区)科协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填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等申报材料,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设区市科协和财政部门。设区市科协和财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各县(市、区)推荐名单进行复核,提出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省科协和省财政厅。省科协和省财政厅根据各设区市的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深入调研,审查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评选出福建省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在省级媒体公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予以表彰奖补。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申报范围是县(市、区)科协,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范围是市、县(区)科协,要申请上述专项资金补助,须向省科协提交申报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经审核、汇总后,提交专题会议研究评审。会上评定通过的补助项目及金额由省财政厅和省科协联合下达到有关市、县(区)科协和财政部门。

2.3 加强项目执行跟踪监控

重视开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执行过程以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调研,采集相关信息并加以汇总分析,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程、资金支出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经验,纠正偏差。2008年,省科协印发《关于报送科普惠农兴计划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通知》,要求获得2006年、2007年奖补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填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情况填报表》并附上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材料。2009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填报〈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表〉的通知》,对2007年、2008年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2011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开展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检查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获得2010年专项补助资金的单位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支出绩效进行认真自查自评,填报《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表》并附上专项资金到位、支出、结余相关财务凭证复印件,同时省科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调研。2012年,省科协印发《关于报送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的通知》,要求获得2010年、2011年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且未正式上报项目总结报告的单位填报《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表》,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实地调研,现场检查、核实所报项目支出绩效运行信息。

2.4 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积极开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根据财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被选定为2009年、2010年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按规定编报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了试点项目事后评价,报送了自评材料。2012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开展2011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选定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作为2011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开展项目事中评价,要求各有关县(市、区)科协负责组织辖区内获得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奖补的单位和个人认真开展支出绩效自评,报送《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基础表》、《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和绩效自评报告;在基层自评的基础上,省科协撰写了《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按时报送给财政部门。

3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主要成效

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06年~2011年已累计组织实施1054个项目,共安排下达补助资金5490万元。通过该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励基层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提升了福建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3.1 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至2011年底,全省已投入使用的市、县(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共有28个,比2009年增加5个;建筑总面积67002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2513平方米,培训活动室面积6056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3535平方米;拥有常设展品7023件,比2009年增加1059件;全年参观(培训)人数达42.7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16.1万人次。此外,还有在建的市、县(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10个。

3.2 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至2011年底,市、县(区)建成科普宣传栏(画廊)9376个,科普展示单元总长度71532米,分别比2008年增长43.5%、22.4%;建成科普活动站(室)7789个,建筑面积221672平方米,全年参加活动(培训)111.9万人次,分别比2008年增长54.1%、52.6%和68.9%;建立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86个,比2005年增长40.2%。2012年1月,省科协主办的“建设万个科普惠农宣传栏”项目被列入2012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937.2万元用于支持新建科普惠农宣传栏3124个。2006年~2012年,全省共有5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有13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省科协和省财政厅表彰。

3.3 科普网站建设和科普车配置力度进一步加强

至2011年底,市、县(区)科协建有科普网站71个,比2005年增加53个(增长近3倍);浏览人数328.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72.8万人次(增长近5倍);配置汽车115辆,比2005年增加38辆。目前,全省各市、县(区)科协基本上配齐了科普车,福州市、三明市、建阳市等还配置了科普大篷车,2011年科普大篷车下乡205次。

3.4 农民科技培训成效明显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通过近几年的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技能强、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增强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2007年~2011年,全省农函大结业学员达16.8万人次,年均结业学员3.36万人次。2008年~2011年,全省各市、县(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共计18741次,培训174.7万人次,年均举办4685次、培训43.7万人次。

3.5 全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福建省第二次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福建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4.4%,高出同期全国1.13个百分点,比2004年福建省第一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测算出的比例提高了2.11个百分点。

4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项目补助力度偏小,影响规模效应的发挥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3.9万元,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4.3万元,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4.7万元,项目补助力度偏小,规模效应不明显。尽管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35.7万元,而实际上新建一个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就需要数千万元、上亿元,若包括展教装备费用,则所需建设资金规模就更大。一些科技馆虽已竣工,但缺乏展品设备,即使获得专项资金补助,对其科普展教功能的充实完善难有较大改观。

4.2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树立

预算绩效管理是根据绩效理念,由设定明确的支出绩效目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起来等环节组成的不断循环的综合过程。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在全国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开展不平衡,一些基层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不甚了解,对其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未树立绩效理念,对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的产出和结果重视不够,导致部分项目执行进展不理想。

4.3 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考核验收工作比较薄弱,目前仅出台《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尚未出台统一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绩效指标的设定、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采用等仍处于初始探索中,绩效评价定性指标的计分存在人为因素较多,定量分析缺乏基础性数据资料,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亟待加强。

5 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1年,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各级预算单位要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5.1 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要充分认识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将绩效理念融入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骨干力量参与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作用,形成分配资金运用绩效、使用资金讲究绩效的机制。

5.2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业务新、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综合性工作,要加强对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其业务素质,尽快建立一支既懂项目管理、又掌握国家政策,既熟悉财政财务专业知识、又擅长信息处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

5.3 积极实践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要积极探索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事前科学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跟踪监控绩效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多方借鉴,设计完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5.4 注重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基层科普专项资金促进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要加快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的项目储备库建设,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重视探索建立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绩效运行信息,监控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通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促使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最大化、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最佳化。优化扩大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规模,加大项目补助力度,集中财力解决主要问题,继续重点支持科普场馆建设,为基层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李毅,白志平,智荣卿.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1(64):69-73.

[3] 孙克竞.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林晖

上一篇:会计战略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区域电子商务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