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认识国有经济经营预算论文

2022-04-30

【摘要】所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反映政府出资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资本性支出的预算,即对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经营性国有资本收支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的工具,反映国有资本所有者与国有资本经营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和再投资关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度认识国有经济经营预算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度认识国有经济经营预算论文 篇1:

上海、深圳、北京、武汉、广州五城市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情况及启示

【摘要】目前,我国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尚无统一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意见,亟待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制度。本文介绍了成功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且模式鲜明的先进城市的经验,以资借鉴。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是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全国各地根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自身实际,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各具特色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本文将介绍上海等地的先进做法。

一、五城市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工作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模式

五城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沪深模式”,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政公共预算相分离,各自独立运作,共同组成政府复式预算,实行“一个体系,两个层次”的管理。也就是说,“一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资本经营预算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两个层次”。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主体。第二种是“北京模式”,即国资部门负责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收缴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收益资金比照社保基金的管理方式,在财政开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户、列收列支,不参与平衡一般财政预算,注重保持国有资本预算管理的相对独立性。第三种是“穗武模式”,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财政公共预算的一部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国资部门负责收益的收缴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管理。

1.沪深模式

上海市从1996年开始研究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2005年1月,上海市政府批转上海市国资委制订的《上海市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试行办法》(沪府发[2005]33号),标志着上海市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及预算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到2006年全面铺开。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实行“一个体系,两个层次”的管理,即“一个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分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市本级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个层次”。其中,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又分为产业集团、政府投资公司、科研院所三种类型进行管理。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主体,其中本级预算由市国资委独立编制,主要根据收缴的国有资本收益安排支出预算;企业集团级预算主要由各集团公司编制,市国资委负责审批和监督执行。收益主要用于国有经济发展,包括科教兴市、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适当安排部分资金解决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和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必要支出以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必要支出。目前,该市对出资企业资本性收益暂按净利润20%的比例收取。

深圳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从1997年起步,原由各授权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主体编制国有资产收益预算,市国资办只负责汇总并向人大报告。2004年,该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撤消了授权资产经营公司,市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能,成为国有资产收益预算的管理主体,独立编制市本级国有资产收益预算。该市对出资企业未要求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只是通过事先审核企业财务预算的方式实施监管和考核。目前,深圳国有资本收益预算与公共预算分开,国有资本收益预算和决算工作由市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该市对出资企业资本性收益按不低于净利润30%的比例收取。

2.北京模式

北京市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单独编制,主要包括国有资本收支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两部分。从政府角度讲,建立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由国有资本收入预算和国有资本支出预算组成。国有资本收入预算包括国有资本收益、融资收入、政府其他预算结转收入和其他收入;国有资本支出预算包括国有资本再投入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国有资本收益的收缴监管、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编制工作,其草案经市政府审核、批准后执行,其预算执行、调整和决算工作由国资委负责。国有资本收支预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参照基金管理方式,列收列支,不和财政公共预算相互平衡,收益收缴落实情况与企业经营者的年薪挂钩;从企业角度讲,建立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国资委所属各企业国有权益变动预算、收益预算、投资预算、资产处置预算等。

3.穗武模式

武汉市从2002年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2005年全面展开。其预算管理分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营运公司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两个层次。前三年的全市预算主要是根据各营运公司预算汇总后编制,2005年实行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办法后,全市预算由市本级预算和营运公司汇总预算组成,经市政府审核,纳入财政预算,并向人大报告后执行。其中,市本级预算由市国资委根据收益收缴情况编制,其国有资本收益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根据国资部门确定的支出进度拨款并负责监管。营运公司预算由各公司编制,市国资委负责审核和监督执行。目前,该市对出资企业资本性收益按净利润30%的比例收取。

广州市从2001年起开展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在市国资委成立之前均由财政直接收缴。2005年市国资委成立后,由市国资委负责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并开始编制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管理模式与武汉市相同,均纳入财政预算,由国资部门负责国有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对出资企业层面的预算管理方式与深圳市相同。目前,该市对出资企业资本性收益按净利润20%的比例收取。

(二)国有资本收益的相关处理

1.征收主体

从其它城市的情况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地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的征收工作,如北京、深圳等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国有资本收益,个别地方像湖北省试点地区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国有资本收益。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征收主体,更具有利条件。

2.收缴范围

各地征缴范围均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另外,个别地方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也一并纳入征缴范围。

3.收缴比例

征收比例确定标准不一。从调查情况看,五市均考虑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对企业税后利润确定不同的征收比例,如深圳市按不低于企业税后利润的30%征收,北京市按企业税后利润的20%征收。

4.缴拨方式

拨付方式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建立与财政账户平行的国资收益账户,像上海、深圳等地;第二种是将国资收益纳入财政账户,比照基金账户管理,列收列支,不参与平衡一般预算,像北京市;第三种是将国资收益纳入财政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像武汉、广州等地。

二、五城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启示

(一)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与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重视、支持密不可分

上海、深圳、武汉等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家普遍认识到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有利于政府职能转换和政企分开,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因此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深圳市在1995年就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部门负责收取、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收益。其他城市也都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或收益收缴的文件,虽然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明确了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和使用的主体为国资委,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稳步推进是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有效方式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是探索性、开创性较强的工作,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涉及到和多个部门及企业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矛盾比较多,工作难度大。上海、深圳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探索从十年前开始,试点摸索了很长时间,近两年才全面铺开;广州、武汉开展此项工作也经过了四、五年的摸索和实践,近期才开始实施收益收缴。回顾各市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历程,基本上都经过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虚到实、从数字汇总到实际收缴等几个阶段,在收入范围上主要包括直接出资企业的产(股)权转让收入、股利分红收入或税后净利润。虽然从理论上讲,出资人对所出资企业的税后利润有全额所有权,但是目前各市收缴水平也都只是在企业净利润的20%-30%之间,且在实践中按照“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的原则安排支出,国资委收缴的收益基本上都统筹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等支出。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企业逐步接受出资人管理的概念,逐步提高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认识,容易得到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深圳市按照全市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将累计收缴的数十亿元国有资本收益以资本金的形式投向重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其他城市也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进行了国有经济的存量调整和增量投资,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先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再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建立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制度创新工作,应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从近期看,具有出资人身份的政府要履行职责,加强对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和管理,落实和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宜先收缴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支付国有企业改革成本。从远期看,市级要建立国有资本收支预算与相关政策体系,作为政府复式预算的组成部分,逐步建立规范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四)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资委行使出资人权利,加强对出资企业监管的一项基础工作。从企业的发展规划、经营运作到考核评价都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联。本着“规划管方向、预算管流向、考核管导向”的工作思路,上海市将规划、预算、考核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三个重要突破口,并且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作为核心环节,依据规划审核预算草案,通过预算确定考核指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连规划、下关考核,实现了对企业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其他城市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也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仅摸清了企业家底,掌握了企业资本的运营状况,而且有效地控制了盲目投融资和任意扩大成本费用开支等现象,防范了风险,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业绩考核和对经营者的奖惩提供了依据。

(五)公开、科学的决策程序是顺利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关键环节

五城市在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中大多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成立了预算管理处,并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在预算编制和审核上都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编制草案、审核调整、下达执行、决算审计等全过程均实行逐级审核、监督、检查。上海和深圳市还设立了专门的预算委员会,聘请专家或专业人士对企业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预决算进行年度审计;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经市政府审批并向人大报告,接受人大的监督和审计部门的检查。广州和武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市政府批准后并入财政预算,同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

(六)便于操作、讲究实效是顺利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重要保证

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外部涉及到与财政、企业等部门的关系,在内部涉及到与规划、考评等处室的关系,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否则,部门、处室之间容易产生相互扯皮现象,企业之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上海和深圳市在预算审核过程中,明确各处室的职责分工,下达预算前事先征求相关处室意见,保证了预算编制与规划、考评的相互衔接和一致性;在报表填报过程中,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软件,使企业只填报一次财务数据,就自动生成财务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两套报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深圳市为了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政公共预算中国有资本收益科目相衔接,每年象征性地划转2.5亿元国资收益在财政预算中列收列支。广州和武汉市本着“少争论、做实事”的态度,积极在现有框架下寻求与财政部门的最佳结合点,国资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收益收缴和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安排预算支出;在现阶段,财政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收益的统一管理和对预算支出的监督,既保证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实施,又符合非税收入统一管理的要求。

作者:赵尔军

高度认识国有经济经营预算论文 篇2:

关于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所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反映政府出资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资本性支出的预算,即对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经营性国有资本收支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的工具,反映国有资本所有者与国有资本经营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和再投资关系。其目的是通过计划,反映和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活动,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的根本性重组,确保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当前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通过预算真正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搭造起一个信息平台。

【关键词】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 调查

一、现阶段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长期以来,县市财政部门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没有单独编列预算和进行管理,而是与经常性预算收支一起,混收、混用、混管,这种作法无法体现出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两种职能及其两类收支活动的运行特征。如何尽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单独反映国有资本经营活动状况,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再投资的有计划进行,已成当务之急。因此,现阶段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点。

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职能范围发生了较大的转换,国有企业日益成为独立参与市场活动的、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而相应要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财政预算作为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保障国家发挥其职能的工具,自然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而进行相应的改进,使政府以不同身份行使的职能反映为预算上不同性质的收支,就是要分别建立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负责对企业实行有效的产权制约、引导和监控,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承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法律责任。

2、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效益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设立,有助于对国有资产实行资本经营,促进国有资产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充分流动与优化组合,最大限度提高国有资本的营运效率,发挥国有资本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此外,通过设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还有助于对财政投资按其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克服过去在建设性预算条件下,由于公益性投资与经营性投资不分而导致的财政对基础性设施投入不足问题,促进国有资产运营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由于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所有者缺位”现象,如产权界定时存在产权代表不确定,产权交易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资产经营中所有者权益无保障等。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资产收益和产权变动等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可以抑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应有权益。

4、有利于公共财政预算框架体系的建立

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决算的全过程监控,更有效地实行国有资产进退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通过人大监督,真正为社会公众行使国有资产经营情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搭建起一个信息平台。作为政府预算框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使政府预算的完整性不仅没有被肢解,反而得到了加强。

5、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有资本经营的财务计划,反映了计划期内国有资本的经营目标,要按预算管理程序上报各级政府,并在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产生法律效力,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和责任的明确。

二、武穴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基本情况

从2006年开始,武穴市相继出台了《武穴市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暂行办法》、《武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武穴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200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和《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借鉴外地经验,武穴市初步建立了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考评等各种环节相结合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据统计,武穴市现有控股企业12家,控股资产达6202.86万元;参股企业4家,参股资产达728.97万元;纯国有企业13家,资产总数为1.60亿元。其中:工业企业11家,农业企业3家,粮食企业11家,金融担保企业2家,贸易企业2家,按现行市场价值资产总额突破3.5亿元。200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11764万元,其中:利润收入500万元,产权转让收入1126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11464万元,其中:制造业1186万元,建筑业425万元,商业流通事务1303万元,其他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8000万元。

2、主要做法

根据《湖北省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湖北省财政厅《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试行办法》(财企[2008]16号)等文件规定,武穴市起草了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办法(试行),落实了2009年武穴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明确了武穴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工作分工、编制原则和具体内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编制和审批、预算的执行、预算职责分工和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一级企业)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主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转让净收入;国有独资企业清算净收入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净收入;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包括:资本性支出,包括各级政府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追加资本的支出和购买企业国有股份等支出;费用性支出,用于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方面的支出;其他支出,包括同级政府决定的重大工程支出,补充社会保障经费支出等。主要作法是:一是建立了国有资产收益预决算制度。出台了《关于武穴市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办法》,使国有资本预算收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做好国有资本金预算工作提供了前提。二是明确了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和预算主体。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为武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监管的企业(以下简称市属企业)。市财政局为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市国资局为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以下简称市级预算单位),负责编制本单位所监管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三是制订了国有资本收益预算编制原则。第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留有余地。第二,效益优先。在强调国有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础上,主张国有资产收益更多的投向能实现保值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资本项目。第三、遵循国家和地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减少国有资本退出领域的支出。四是规定了国有资产收益来源和使用范围。国有资产收益来源包括资本性收益和产权转让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使用范围包括资本性支出、企业改革成本支出和其他支出。五是建立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度初,国有企业编制上一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报市国资局。国有独资企业按照市国资局的批复意见决定利润分配,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提请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国有产权代表按照市国资局的批复意见,在股东大会上表达意见和行使表决权。六是建立了国有资产收益上缴责任制度。国有企业每年应上缴利润(股利、红利)在规定的时间内缴清。同时将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和考核结合起来,凡未经批准欠缴利润或不按规定程序决定分配利润的,年度内不享受财政各项扶持政策。

3、取得的成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践,带来了四大良好效应,增强了企业责任意识,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了宏观调控手段,有效扶持了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大的企业,助推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通过国有资本金收缴和加大国有资本金投入,提高了国有控股地位。一是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增强了担保公司的担保实力。全市50家企业累计获得担保融资达3.5亿元,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下,大大地缓解了一大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中小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得到了稳步发展。二是扶持了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是通过有偿、无偿、注入资本方式扶持科技创新发展性企业上市。三是增强了城投公司实力。为了搞好工业园区建设,两年向城市投资公司注入资本金1亿元,使城市投资公司的投融资平台得到了充分发挥。2009年,该公司通过增强资本实力,得到各家银行融资3亿元,为全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奠定了发展基础。四是灵活运作了国有资本。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将应交利润、应交国有股股利、股息并未作为重点,更侧重资本运作,选择适当时机增减国有股权(股份)。适时减持、增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在资本运作、广济药业国有股权总体不变的情况下,取得国有资本经营净收入2.84亿元,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大大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本收益的构成问题

从理论上说,国有资本收益应包括国有资本所有权的各种所得,如税后利润,股息和红利,出售收入等。但是,在实践中国有资本收益并不容易界定清楚。如对于垄断国有企业,尤其是自然垄断企业,其利润中哪些是垄断带来的?哪些是经营者良好经营带来的?垄断带来的利润应该全部归为国有资本收益,而由经营者良好经营带来的利润,则需要在经营者、职工和国家之间进行分配。两种利润混在一起,经营者可能具有很大的机会主义动机攫取本属于国家的收益。

2、国有资本收益的性质问题

国有资本的所有者是全民,其收益也必须归全民。但由于全民不能像股票持有者那样直接获得股票收益,也不能在不满意企业绩效时“用脚投票”,而只能依靠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间接受益,因此,国有资本收益必须纳入国库,然后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才能回归于全民。这就是说,国有资本收益属于国库收入,这一性质必须明确,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国有资产的滥用、流失和错误配置。而且,国有资本收益不明,其不合理使用还可能被披上合理化的外衣。

3、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问题

地方政府国资委只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或者代理人,不是最终的所有者,因此,国资委不应具有国有资本收益使用的法定权利。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应由人大代表“用手投票”,即人大代表有权就上一年度的国有资本收益使用情况和本年度的使用计划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然后由财政部门和政府国资委负责实施。作为代理人,地方政府国资委不能以任何理由直接截留国有资本收益。

4、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问题

国有资本收益留归企业使用已经实行了20多年,具有相当的路径依赖性,在收取时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障碍,或者因收益界定不清而不能完整地收上来。对此,应在对国有资本收益进行严格、科学地界定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化的收益收取程序和组织体系。一旦发现问题,行为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四、对策及建议

1、预算编制坚持“四项原则”

一是效益优先的原则,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二是综合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积极稳健,实事求是,以收定支,加强风险控制;三是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兼顾长远目标,要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四是权、责、利对等的原则,落实好预算执行单位及其负责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出资人考核企业负责人业绩、选择企业负责人提供依据。

2、明确经营预算投入方向

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支出也主要用于社会公用事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有资本取得的投资收益和产权转让收入,主要用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一是要重点投入到国有企业的追加资本、增购股份等资本性支出,扶优扶强,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支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资源战略投资等发展经费支出;三是支持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等改革经费支出。

3、维护好国家所有者权益

武穴市今后国有资本收益主要包括:企业税后利润和国有股东分得的股息和股利、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收益、国有产权转让、股权转让、清算等国有资本处置收入、公共预算中划转的、专门用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资金、依法可以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其他项目。财政、国资应该站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的高度,努力做到不漏收、错收和少收。

4、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管

一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者必纠;二是要规范账户设置、资产收支行为、对外投资活动,严禁弄虚作假;三是要建立定期报表和不定期督查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严格对企业经营者保值增值责任考核。要落实国有资本收益预算,必须建立和完善保值增值责任考核办法,要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实现利税、国有资本收益及上缴红利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并与企业经营者收入挂钩,奖惩兑现,增强责任感,激发积极性,以便做好过去一直游离在预算外的财政蛋糕。

5、制定相应配套措施

一是建立定期考核和评价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企业领导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与企业年薪制等收入分配政策挂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认真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国资委要加大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宣传力度,认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及时培训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监事会成员和财务人员,统一思想认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搞好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三是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国资委、财政及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的监事会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资本投向和投入的指导和监管,严格管理,规范运作,确保经营预算工作在政府统一监管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运行。

作者:邓崇璟

高度认识国有经济经营预算论文 篇3:

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构想

【摘要】在公共财政基本理念的指引下,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公共财政制度,应该能够促进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的解决。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要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使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构建规范化的政府收入体系,建立适宜的税制;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使政府间财力、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构建高效的财政政策调控体系,提高财政效率。

【关键词】公共财政 理念 制度 构想

中国财政改革的公共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但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决定了当前财政改革的难度可谓前所未有。为此,需要在明确“公共财政”理念和制度的基础之上,坚持改革方向,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公共财政理念

一方面,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必须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制度不必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公共财政改革又不能简单地以中国特色为借口,置“公共财政”的共性于不顾,与公共财政改革目标背道而驰。为此,需要深入地理解公共财政,避免 “走回头路”。改革往往是在困难甚至危机出现时比较容易进行。一旦危机或困难过去,改革的初衷就可能被忽略。只有深入认识“公共财政”的本义,“咬定青山不放松”,财政改革的公共化趋势才能得以保持。

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公共财政制度应能在公平、效率与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之上。市场能做的,就应该让市场去做。现实中的市场失效之处,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效率就会更高。因为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有可能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况且,政府干预也可能有“政府失灵”现象的发生。这样,公共财政最多只能在是市场失效的范围内活动。这解决的是公共财政在效率上的第一层次问题,即资源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公共财政在效率上的第二层次问题是政府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公平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就是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也不能解决公平问题。越是有效运行的市场,越是维持最初的公平状况。公平问题只能依靠政府。财政收支的调整,可直接影响公平状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人们往往对公平有不同的认识。公共财政是在社会可接受的“公平观”下进行活动的。经济稳定问题同样是市场自身所能解决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不是市场的正常运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一定的自然失业率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周期会对充分就业带来冲击。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就业。物价问题,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各种市场主体本能的反应,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市场的正常运行难免出现顺差和逆差。政府收支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周期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低起伏,甚至出现大起大落现象,而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熨平经济周期,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公共财政基本理念的指引下,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公共财政制度应该能够促进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的解决。下文探讨中国式的公共财政制度。

构想之一: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

财政改革是否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收支计划,提供了政府活动的基本信息。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且政府预算资金的配置能为公众所接受,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福利。政府预算制度包括编制、执行、监督三方面的内容。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都应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

广为市场经济国家接受的现代政府预算编制五原则分别是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年度性和统一性。年度性与统一性比较容易达到。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是预算编制中需要着重加以注意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密切相关。不够完整的收支数字即使是准确的,也不足以全面反映政府经济活动。当前中国应特别强调预算的公开性与完整性。政府预算的内容除了极少数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外,应及时向社会公布,使之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政府的所有收支经济活动,都应该在政府预算中得到反映。符合上述五原则的政府预算,须经立法机构审批,才有法律效力。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贯彻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预算收支数额与使用方向。预算监督应从合规性入手,逐步向绩效预算靠拢。基于中国现实,应结合国家的法治化与民主化进程,逐步推进人大的预算监督工作。关于中国政府预算,应注意到中国的国情。大量盈利性国有经济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是发达国家所没有的,也是中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特殊性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编制中会遇到众多技术难题。统一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综合反映分散的国有经济财务信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分利的分配如何进行,企业分红比例的确定依据是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还是国家对国有经济的定位)等等,都是难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编制良好的预算,还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顺利和高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加强政府预算监督。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提高预算透明度,还存在技术障碍和体制障碍。在全面提高财政透明度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行全口径预算(综合预算),建立最低标准信息披露制度,为更大范围的预算改革做好准备工作。同时,还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的编制工作。

构想之二:构建规范化的政府收入体系

规范化的政府收入体系中,各种收入的取得都应该是以法律为依据的,且立法符合法治精神。从形式上看,规范化的政府收入体系中,税收应占主导地位。这个目标中国已经达到,但税制尚需进一步改善。

在商品税体系中,增值税避免了重复征税,是最为中性的一个税种。2009年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增值税还需要扩大征收范围,以从根本上解决营业税在现实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在多数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属于主体税种,且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不足7%,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由于现金交易的普遍性、税收征管基础条件的局限性,使得个人所得税制的选择必须立足现实环境,寻找适宜的税制,并努力创造条件,向更加公平的综合所得税制过渡。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还应对资源税制作进一步改革,并建立环境保护税制,推动绿色税制的形成。资源税制改革,还需要和国有资源开发的补偿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形成相应的公共产权收入。另外,中国大量非税收入还需要分类简并,特别是一些与税收形式相似的收费或附加费,应改为税或者取消。

在政府收入体系的完善上,需要高度重视公共产权收入。公共产权收入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问题。中国不仅有大量盈利性国有经济,还有国有资源、国有土地,所形成的收入属于公共产权收入,应该在政府收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构想之三: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应能激励各级政府,并在各级政府间形成财力、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格局。

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应从养人养机构转向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各国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都不尽相同,且在不同级别政府之间有模糊地带,因此事权和支出的确定性比如何具体划分更为重要。收入的划分也是如此。虽然对于地方来说,财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是地方较多地依靠自身收入会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感,这是收入划分中应特别注意的。

“对口支援”促进了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这种制度缺乏规范性,不利于相关财政资金效率的提高。为此,中国应将“对口支援”转变为横向转移支付,建立起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税收返还是尊重既得利益的产物,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到取消的时候了。取消税收返还之后,地方因此减少的财力通过重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而加以统筹解决。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应更加公开透明。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各类转移支付应通过统一的公式进行科学的测算。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需要建立中央财政拨款专家委员会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理事会,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提供支持。

分级的财政体制需要有正式的地方债,否则就会出现形式多样的不规范的地方债,反而提高了地方债务风险。没有正式的地方债,更容易出现地方财政的软预算约束,最终这些责任都可能转嫁给中央政府,加剧财政风险。

中国还应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应因地制宜。财政体制只要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就应该得到实施。不能期望财政的省直管县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财政的省直管县改革还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

构想之四:构建高效的财政政策调控体系

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说明中国已经建立起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下仍需进一步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以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这主要表现在增强自动稳定器作用、加快财政政策决策机制转变、确立财政规则和健全财政制度上。

增强自动稳定器作用。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难免会有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而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发挥不会有此类时滞,可更直接地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反应。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发挥需要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累进税制在税制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中国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税制结构调整,增强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发挥。

加快财政政策决策机制转变。与西方许多国家不同,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体制意味着,一旦形成共识,启动政治程序所耗费的时间较短,这是一种独特的优势。但与任何国家一样,公共决策都需要充分的信息,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在决策过程中,同样存在认识时滞。缩短认识时滞,需要尽可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决策,涉及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在宏观经济预测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和宏观经济学尚待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更多的是因时而变的政策。中国政府部门集中了大量宏观经济数据。受制于繁文缛节,政府部门往往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此同时,社会上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却面临研究基础数据缺乏的问题。这是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且无益于公共决策水平的提高。为此,应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尽可能公布各种政府信息,让社会各界充分参与各种问题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的选择项,从而提高宏观经济预测水平,降低财政政策的决策成本,为财政政策选择提供基础,更好地让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发挥积极作用。

确立财政规则和健全财政制度。确立财政规则,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仍然至关重要。凯恩斯革命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摆脱了年度财政收支平衡的约束,但是保证周期性财政收支平衡仍应是一国财政政策选择时所应注意的。赤字规模的控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欧盟的赤字率不超过3%和公债占GDP之比不超过60%的财政规则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但是该规则对赤字和公债规模的限制做法是有意义的。中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确定不同的赤字和公债规模控制目标。重要的是,当确立规则之后,需要着重防范规则流于形式。这也是中国确立财政规则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时所需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往往意味着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健全的政府财政,有利于财政政策灵活性的提高。评价中国政府财政的健全性,一方面需要注意中国政府存在大量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现实,这是最大的财政风险;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中国在公共产权上的特殊性,否则难以准确评估中国应对财政风险的能力。

中国国有经济规模较大,国有经济部门占据了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中国土地是国有的,矿产等资源是国有的,这意味着中国应对财政风险时所能动用的资源是西方国家所难以比拟的。简单地用西方的财政健全指标,难以准确反映中国的财政风险。当务之急是启动中国政府总财富项目研究,以较为科学的方法,测算中国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为具有特色中国的财政政策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应与财政政策配合,在宏观经济稳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主权财富基金有助于财政稳定,为长期支出需求储备财政盈余,当然,主权财富基金要发挥作用,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财政框架。(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者:杨志勇

上一篇:我国出口贸易利益流失问题论文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