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经营经济贸易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逐步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建厂,为了迎合当地市场的需求,纷纷尝试在东道国进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改革。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差异等诸多障碍的存在,本土化道路实现效率极为低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本地化经营经济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地化经营经济贸易论文 篇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金融合作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现今,该倡议已贯穿60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涉及多个行业。由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及资源条件存在差异,出现了较多金融方面的发展机会,为相关国家及地区提供发展平台。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邻国,环境及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也正在快速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中哈间有了更多的金融合作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中哈两国金融合作现状,并分析金融合作中现存的问题,针对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哈金融;问题;对策

在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景。目前,我国与沿线的国家及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在多个行业领域开展金融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联系的媒介,其加强了我国与亚太、欧洲等地区的互通,是多国的共同发展策略,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增加了更多经济合作伙伴。在2017年5月我国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会议中提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合作,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其推动了国家及地区的发展。

哈萨克斯坦同中国相邻,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借助自身的优势,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经济规模逐渐扩大。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良好的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加深了中哈之间的紧密交流。两者除在经济方面进行合作外,还十分关注政治合作。中哈之间的资源存在互补性,因两国的各行各业均存在优劣势,所以,中哈之间的合作对彼此非常重要,关于如何加强中哈间的金融合作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金融合作现状

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中亚地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根据我国商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中哈的贸易合作在近年间实现持续增长。根据我国海关的相关统计,2018年,中哈贸易增长了10.47%,金额为198.85亿美元。其中,中国在哈萨克斯坦进口金额为85.35亿美元,在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金额为113.50亿美元。2019年1月到6月,在两国边境实现了32.8亿美元的贸易金额。其中,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金额为8.0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4.8亿美元。通过对贸易数据分析,在中国与中亚五个国家的贸易额中,哈萨克斯坦位于首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伙伴。

在合作商品类别的角度分析,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矿产、石油等资源,这些都是中国所缺少的商品。中哈之间的资源具有较强的优劣互补性,通过双方合作,实现资源最大化,促进两国的快速发展。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中国应努力同哈萨克斯坦之间构建互补型的合作關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中哈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紧密,霍尔果斯贸易物流中心也逐渐成为繁忙的国际经济中心。目前,中哈间的优先发展方向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的重点在能源方面,在农业技术、商业贸易等领域也存在合作项目。无论哪个领域的合作项目都需要资金,需要在金融平台上进行贸易活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金融合作凸显的问题分析

1.金融合作受地缘政治影响

由于中亚地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大量的资源,但民族及宗教种类众多,关系较为复杂,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在欧亚地缘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些年,在中亚五国自然资源的大量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需求增大,在油气资源购买中具有较多的竞争对手,主要有美国、俄罗斯。因各国在哈萨克斯坦存在不同的需求与利益,使得在该地区有多种类型的机构组织,例如:欧亚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2.金融合作政策不完善

中哈之间签署的合作协议,涉及微观方面,也涉及宏观方面。合作的项目主要涉及投资、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但因双方有效沟通较少,使得部分项目还未开展,项目无法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部分合同因缺少约束能力使得工作效率较低。

3.金融合作本地化深入不足

金融合作本地化不够,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中国缺少全面了解中哈经济市场的专业人才,针对中哈经济市场管理的人才较少,对两国的企业并购情况了解不足,阻碍了两国的合作交流。此外,精通金融并掌握哈萨克斯坦语言的人才有限,使得国内企业的经营规模及范围受到影响。目前,中资的金融机构市场有限,在两国的客户大多为中国人,缺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中资的金融机构对当地法规、文化等缺乏了解,签订的部分项目与当地文化或法律相违背,导致项目被迫停工,提高了双方合作的风险。

4.贸易结算不利于我国企业议价

受到中哈两国间的贸易产品类型影响,在两国合作中通常使用美元付款。由于中国在机电类等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方面与美国等国家仍存在差距,中国机电类的产品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量较小,哈萨克斯坦在中国主要进口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例如:原材料、纺织品等。在进口角度分析,中国在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口能源类产品,其属于刚性需求,经对进出口产品性质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在议价方面存在劣势。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哈金融合作的积极对策

1.加强金融合作的沟通与互信

第一,增强两国的政治信任。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契机,中哈双方应建立并提高彼此的政治信任,两国可派遣更多的专业学者,进行政治及学业交流,中国应大力宣传合作理念,解除两国间存在的疑问,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第二,中哈两国应加强金融交流。随着两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两国经济政策的外溢性也会逐渐加强,所以,应多提供两国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的交流机会,共享有利信息,实现高效合作;第三,两国间建立健全的金融合作政策体系。增加两国合作途径,增大合作领域,例如:保险、货币清算等,还要促进倡议与合作框架的结合;第四,增加中资的金融机构在两国市场的业务。与两国本地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可对两国本地的企业发放贷款,从而扩大市场范围;第五,加强网上支付力度。现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任务,努力推荐互联网金融机构为双方的支付合作者,进而降低中哈间交易成本,节约双方支付时间,提高付款效率。随着经济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支付供应商可以选择银行卡清算、第三方等。区域金融机构及政府主导着“一带一路”,大力宣传互联网支付方式,开发支付新模式,为“一带一路”的金融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2.制定有效的金融贸易政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中哈贸易交往中存在较大机遇,但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产品出口量仍相对较少。哈薩克斯坦为中国邻国,中国可以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相连,相比于中国其他省份,新疆省同其有更多的经济交易往来,要加强中哈间的金融合作,应重点关注新疆省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合作。分析贸易引力模型可知,中哈两国的金融合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语言、边界等,处理好相关因素将会促进两国的合作,例如:制定双方满意的边境贸易政策,将会提升经济贸易效率,还会减少中哈间的贸易壁垒。我国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鼓励国内公司出口产品到哈萨克斯坦。具体的方案有:对国内企业提供相应的出口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减少出口限制,为出口的企业提供补助。通过相关政策可知,国家对出口企业的大力支持,期望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强本地化合作能力

中资金融机构应尽快融合中哈经济市场,提高工作的本地化水平,维持中哈两国间的交流及合作发展。第一,培养相关人才。中哈间的合作交流需要人才的支撑,中国应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对工作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工作者在相关的语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为两国的合作奠定基础;第二,充分利用在哈萨克斯坦的华人华侨资源,聘请在哈萨克斯坦的华人华侨作为合作纽带,扩大中哈经济市场的规模,促进双方的金融合作;第三,多与当地相关机构交流。因当地的机构对本地较为熟悉,中资金融机构若要增加对当地的了解,可以与当地的会计事务所、税务机构进行交流,通过沟通合作,帮助中资金融机构降低市场风险;第四,增加中资金融机构与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因当地金融机构对本地市场较熟悉,具有成熟的机构设置,且成立时间较久,可与政府监管机构等组织建立合作,实现经济共赢。

4.构建离岸人民币金融合作服务

积极发展大宗产品人民币计价。首先,应积极与中亚等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的外汇储备优势,为金融合作奠定基础。提高大宗产品的人民币计价资产占比,在国际中,努力获得大宗产品的定价权。其次,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简称合作中心)是全球第一个跨境经济贸易区,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将其构建成避税型离岸金融基地,该基地提供免税、低税等优惠政策,形成不受约束、自由交易的金融市场。提高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能力,发挥货币的乘数效应,提高离岸市场的流动性;第三,促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货币直接挂牌或促进形成直接汇率机制。推广人民币在哈萨克斯坦的使用;第四,充分利用两国合作优惠政策,构建人民币与多国货币的外汇交易机构,提高人民币的使用率,推动人们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进行兑换;第五,推动哈萨克斯坦构建人民币离岸市场。促进哈萨克斯坦建设金融中心,央行应提出有效政策,加深两国的货币金融合作,支持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国家金融合作提供条件,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5.加强金融合作风险调控

首先,风险控制进行严格的监督,将风险控制的标准提高。为便于合作可相对提升人民币的交易占比;采用减少币种错配的方法,这对双方的金融合作都有着一定的益处;就目前来说,一般的汇率波动风险可以得到控制,但总会存在特殊情况,当风险难以规避,可采取实行实物交割的方式进行控制。中国与国外有着很多经典的合作方式,比如在中资银行对委内瑞拉贷款的合作中,委内瑞拉申请中资银行的贷款,在中资银行向委内瑞拉提供贷款时,又可以得到委内瑞拉提供的石油。其次,融入多种金融工具。比如期权、期货、保险,都可以在双方合作时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投资的安全性,还可以把汇率波动的风险降低。最后,严格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指中资金融机构对于当地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委托咨询、公开信息、实地调查等都是深入了解这些内容的有效方法,中资金融机构待到合适的时机,便可开展金融合作。

四、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过程中,有较多地方值得仔细研究。通过分析中哈金融合作,可以得出双方的贸易水平相对较低,两国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贸易发展潜能,双方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枢纽,进一步加强合作联系,双方应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将深化双方金融合作机制作为重点,促进金融合作,不断推陈出新,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的支付体系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好基础,共同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使得双方共享合作成果,达成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叶前林,刘海玉.“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进展、新挑战与新举措[J].对外经贸实务,2019(2):56-59.

[2]张春宇,朱鹤,刘桂君.“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现状、特点、问题及建议[J].国际税收,2018(4):6-10.

[3]姚佳,陈丽婷.中国与中亚五国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和路径设计[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6):79-85.

[4]张银山,刘琦平,张栋.人民币作为中亚地区“锚货币”的思考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2017(9):9-15.

作者简介:黄雅芳(1986.11- ),女,新疆伊宁县人,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黄雅芳

本地化经营经济贸易论文 篇2: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研究

摘 要:随着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逐步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建厂,为了迎合当地市场的需求,纷纷尝试在东道国进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改革。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差异等诸多障碍的存在,本土化道路实现效率极为低下。本文首先剖析了我国跨国公司和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现状,然后重点从人员配置和具体措施两方面,对公司员工和本土员工的选派、培训和绩效薪酬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

一、我国跨国公司和海外投资的发展概况

随着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走出去”总战略的提出,我国跨国公司逐步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方式。中国的对外开放体系朝着纵向和深向并行发展,跨国公司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根据每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在1979年中国仅有4家境外非金融企业,2001年中国大陆的跨国经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79家,2014年以后便稳定在6000多家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对境外直接投资量也达到107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是,跨国公司作为直接参与全球经济链的载体,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还是偏低。

根据OECD的预测,在全球162个经济体中,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位列112名。并且在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中,有45%的海外企业是面临零利润或亏损状态的。下面借助2018年我国十大跨国公司的相关参数,做具体说明。

数据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推出的分析报告。跨国指数按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海外资产/总资产+海外员工数量/员工总数)/3×100%计算得出。

从跨国指数来看,我国跨国公司在整体上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中低段发展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方式单一,境外筹资能力弱,大部分境外企业依旧靠着母公司的运转资本金存活,不善于在东道国金融中心进行融资活动。部分跨国公司对于投资动机过分短视,子公司间缺乏一致性配合,导致海外投资的整体效益较低。

二、我国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现状分析

一般跨国公司会从五个方面进行本土化改革,即研发本土化、营销本土化、生产本土化、文化本土化和人力资源本土化。企业的日常运作都离不开人的管理,因此人力资源本土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的人力资源本土化是指子公司发展前期使外派员工不断适应当地情况,后期逐步让东道主国的员工代替上来的过程。我国现存大部分跨国公司在海外人力资源本土化水平不高,本土化过程中困难重重。

首先,跨国公司在实施跨国经营时,大多企业对企业的文化建设没有赋予一定的重视,本土化意识淡薄。尽管这些公司也会选择外派人员对本土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但是由于外派人员缺乏专业性,培训方式失当,不注重与本土员工的需求结合,使得当地员工难以与公司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导致人员本土化管理的失败。

其次,缺乏高素质人才也是跨国企业常常遇到的难题。当子公司的目标市场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该地区的人才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决定人力资本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企业将难以招募到受到高等教育的建设性人才,这将制约跨国公司在此市场上的进一步拓展。

第三,绩效考核和薪酬配置不合理。由于跨国公司的特殊性,其外派员工和本土员工有双重评定标准,这便导致两者间平均薪酬差距过大,本地员工的晋升渠道被压制等问题,造成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障碍。

三、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动因

跨国公司的核心在于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最优化和成本最小化。但是由于市场的差异性,公司必须对不同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开发出最适宜的产品。只有本地人最了解当地市场的行情,最能胜任此工作的必定是本地人,因此人力资源本土化是跨国公司的必然之举。此外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原因还在于:

1.降低跨国经营成本

虽然外派的本國员工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运营方式更加熟悉,但是从经济角度打算,长期聘用外方人员并不是最佳方案。既需要划拨出国的经费补贴、报销来往机票旅费,也需要在人员选聘和培训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实行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过程中,雇佣的当地员工也会大幅度增长。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公司财务支出,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子公司人才紧缺的问题。

2.提高国际化形象

境外子公司的本土化、特色化、透明化战略,不单单能取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外来企业形象,使得当地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本公司的服务和产品。东道国员工的增多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当地资源和发展机遇,子公司也会对当地消费者偏好、风俗人情、办事习惯有更明确的认知,利于把握市场的风向标。

四、实施战略

1.战略理论的选择

(1)国际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①早期——民族中心法

在本土化早期阶段,母公司需要不断向东道国子公司输送人才、转移资金和制定管理机制,母国员工对于这些事最熟悉的,因此在前期国际公司会派本国员工任职东道国企业的所有枢纽部门,以便与总部可以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帮助子公司在陌生环境站稳脚跟。但是随着公司发展,长期大量使用外派员工不利于成本降低。因此,这种理论不适合长期使用。

②中期——多中心法

多中心法是一种相对折中、适用范围普遍的战略理论,总部要职由本国员工担任,子公司关键岗位从当地员工中选聘。这样一来,外派人员开始回调,公司内部的当地员工人数增多,子公司基本独立于总部运营,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状况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营销、物流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政策。

③后期——全球中心法

全球中心法应该是最高效、最理想化的一种战略,它完全淡化了国别、种族对于人力资源的影响,采用“唯才是用”的核心理念。如果此战略能够有效执行,必定会给企业培养出一支具有全球化思维的团队。但是该战略对于企业、东道国和人员自身的要求是极高的,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跨国管理经验作为基础,东道国的国际政策必须包容开放,允许企业接受外派高层的管理,因此这种方式适合于后期发展成熟的跨国企业。

(2)跨文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研究的是如何避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目的在于找出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实现有效经营。跨文化管理理论包括本土化策略、文化移植策略、文化嫁接策略、文化融合策略和文化规避策略五种,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需求和价值观。除了本土化策略,文化嫁接策略可以看作高层次的本土化方式,其人力资源政策是基于母公司的框架基础,海外公司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详细措施。

2.具体实际措施

(1)设置公司内部国际化培训机构

不论如何进行人员配置,国际企业必须采取全球战略和企业文化相辅的人才开发与培训计划。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工作技能,也是为了让外派员工更加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和法律道德。针对子公司人员的培训和开发计划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语言培训

熟练地使用东道国的语言,与客户进行交流和商务谈判时都会更加顺利,也容易获知当地的市场和政策信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外派员没有东道国语言基础,企业可以事先进行专门的语言入门培训,帮助员工掌握一些日常交际用语,保证他们可以达到自学的地步。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员外派之前,要求员工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语言培训工作,聘请专业的培训老师或者去周边知名语言类大学进行学习。

②工作任务及工作环境培训

在赴任前,母公司要将子公司详细的薪酬和晋升策略、工作安排和任务等也进行阐明,使得员工明确自己在新公司的职能定位。同时也要借助跨文化培训,也被称作“文化意识培训”,向企业员工提供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提高外派员工与当地员工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还会给员工提供短期的当地考察的机会,有利于员工进行更加真切合理地判断。

(2)打造企业的国际性团队

想要在海外迅速占领市场,需要有一支具备全球化思维的国际团队,他们来自不同文化,精通多国语言,愿意接受频繁的工作变迁,使企业真正做到“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小米公司,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国际营销团队和技能,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使得海外销量不断攀升。为了打造这样一支核心队伍,企业必须给予不同阶层的经理更多的海外任职经历,实行充分的灵活性管理和开放性任务,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们不断磨合。

(3)绩效薪酬体系合理化

一般来说,外派员工的薪酬结构包括四方面:基本工资、艰苦补贴、海外任职津贴和福利。现行基本工资可通过现行费率法和资金平衡法计算,资金平衡法是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出发,给予外派人员与国内同职位的人具有相同的购买力;现行费率法是将外派人员与东道国的工资体系挂钩,以当地市场费率为基础,以调查结果为基准,使得外派人员和当地人员待遇相等。东道国员工工资的制定政策要和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和法律法规相符,这就要求子公司必须对当地的基本工资和薪酬体系做初步调查,工资水平不能过分低于或高于平均薪酬水平。其他的额外補贴,企业要在保证公平、合法的基础上,根据外派人员的业绩和地区政策而定。

五、结语

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差异等诸多障碍,人力资源本土化过程充满挑战。跨国公司首先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就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东道国当地的环境进行初步调查,选择是否进行扩展。只有该市场是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才是可行的。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关键便在于如何确保外派人员和东道国员工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减少员工流失。

参考文献:

[1]唐甜甜,王维成.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04):123-128.

[2]王勇,黄新建,刘艳.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3).

[3]陈凌宇,魏立群.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05).

[4]马昕,曹希绅.跨国公司执行力管理中国本土化模型的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2):173-187.

[5]葛培波,刘靖.跨国公司的人才战略[J].商业研究,2002(20):119-120.

[6]陈园,张军辉.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分析[J].企业经济,2004(09):120-121.

[7]郭葆春.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7(01):70-73.

作者简介:叶贝(1997- ),女,汉族,江苏泰兴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6级本科生,国际商务专业

作者:叶贝 宗心泉

本地化经营经济贸易论文 篇3: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摘 要: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难题依旧存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国际需求收紧,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加重,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加剧。基于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和全球经济发展长期失衡的局面,2020年5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中国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国内大循环,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起点和发展目标,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出口企业在此背景下进行出口产品转内销,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和创新商务运营模式,推动“双循环”下出口企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双循环;对外贸易;出口企业;新冠肺炎疫情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动因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形势持续变动,国内经济发展面对诸多困难,面对如此处境,中国政府顺应时代的变化,适时地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體以实现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来助推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的“双循环”新发展布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前提条件是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首先,我国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取得较大成果,内生结构性问题得到缓解,经济发展韧性不断提升。其次,我国的科创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依赖度也逐渐降低。此外,我国现阶段通过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为自身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大循环中。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关键原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长期失衡局面。美国为应对自身的贸易逆差,在世界范围内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并引发了一波反向全球化浪潮。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财富分配不平等现象持续扩大,全球总需求持续降低,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艰险,外部需求也展现出乏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得找到一个解决方案重新打开对外开放格局。这意味着要通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实行国内国际的资源互补,完成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的良性互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再全球化。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要面临的外部处境愈发严峻,这是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外部因素。由于新冠疫情暴发且在全球广泛传播,世界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在国际层面,新冠疫情已波及到世界的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世界经济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短期内将难以复苏。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阻碍了国际贸易,我国的供应链、产业链一度出现“断链”、“卡链”的现象。同时,中美关系陷入建交以来最困难时期,推动国内大循环良性运行刻不容缓。

二、我国出口企业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布局,进一步分析了新发展布局的关键作用。这是2013年首提“经济新常态”以来,来自国家高层关于经济发展格局的最新定调,体现的是决策层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对未来发展格局的展望。

1.新常态下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变化

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在当时国际市场需求乏力的宏观背景下,走进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格局。中国自加入WTO后,关税水平整体下降,出口货物便利性逐渐提升。此外,中国还在区域贸易协定中为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不断增加贸易量作出了巨大努力。在引进外资方面,中国在政策上创造条件给外资经营提供便利,并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由于吸收国外投资和借入国外资金的数额不断增长,外资企业更倾向于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厂,这无疑推动了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势头。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和贸易布局中的问题开始慢慢显露。首先,贸易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不足,导致产品贸易逆差持续增长。其次,中国拥有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逐步消失,传统劳动力资源等生产成本急剧提升,吸引外资的传统优势不复存在,许多外资企业工厂选择到劳动力更廉价的东南亚及印度地区建厂,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地位遭受撼动。同时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世界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贸易遭受进一步冲击。

在此背景下,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格局。改善中国在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分布、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此格局下,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一些落后或过剩的产能进行逐步转移或淘汰。产业转型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全国各省市着力于将资源合理分配以促进产业完成合理布局。内需不断增加,国内的消费潜力被逐渐释放,在此背景下许多出口企业转为内销企业。

新常态下的出口贸易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我国出口产品在技术上与传统技术强国相比有着明显劣势。其次,出口产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对外的竞争优势减弱。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存在着许多未知变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消费者需求动力不足,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这些不利的局面仍是我国当前贸易发展需要面对的,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新冠疫情背景下出口企业的发展困境

2019年底以来,一场突然的新冠疫情席卷了世界,并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蔓延,威胁着大众生命安全的同时使世界经济严重衰退风险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伴随着国际社会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其严重影响了世界贸易和国际间的经济合作。由于新冠疫情,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生产活动大大削弱,供应链和全球市场需求被严重影响,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区域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短时间内大幅减少,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新冠疫情影响的范围广并且持续时间长,到目前为止还无法预知新冠疫情何时能够结束,这表明其对全球的经济和贸易产生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从目前来看,新冠疫情不可避免地对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1)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受挫

世界各国为应对新冠疫情的蔓延,实施了一定的管制措施。经过进行一系列严格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中国的疫情控制速度和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在继续开展卫生监测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各地区及时有序地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但管制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出口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员工返岗及日常防护面临着诸多问题。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预防费用增加。运输费用因物流的堵塞而抬高,我国企业出口成本也随之上涨,无法维持原来的优势。为了预防疫情,控制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国际检测检疫程序变得更加复杂和严格,全球产业供应链严重受阻,甚至出现供应链中断的情况。出口企业在这一系列的影响下,需要努力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

(2)出口产品国际需求下降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受到了持续性的负面冲击,各国的生产供给在疫情的影响下减少,全球需求持续萎缩、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国际市场上各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降低。突如其来的疫情及其蔓延导致全球的消费能力下降,对原材料和中间商品的需求降低,相关外贸企业的国际订单减少,销售渠道相对过窄的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受到极大的影响。疫情的冲击使本处于不太景气的全球经济蒙上了衰退的阴影,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区都出現了经济衰退的趋势。可见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复苏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更加复杂和持续变化的海外市场需求,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为全球衰退和贸易下降的长期影响做好准备。

(3)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变化

新冠疫情改变了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使其出现本地化、区域化的趋势。新冠疫情冲击了全球的生产链和供应链,使其出现分割甚至断裂的现象,威胁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也同样威胁着跨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开始思考全球生产链、供应链的风险以及各自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再单纯追求节约成本,而是打算逐渐脱离外部产业链和排斥他国供应链。这种情况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本地化和区域化现象日益明显。

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我国生产和供应部分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我国产业门类相对于其他国家比较齐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出口企业无法依靠自身的技术在世界市场上获得足够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依赖外国进口情况严重,科技创新水平仍然滞后。

(4)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贸易壁垒处于历史高位,当前世界的贸易保护主义被放大,少数国家为了自我利益破坏国际自由贸易的规则体系,加剧了国际贸易下行的压力。全球疫情防控给一直想抑制中国贸易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此情况下,部分西方国家以及美国都纷纷对我国实施经济制裁,意图全方位压制中国经济。他们大幅提高进口检验检疫标准和通关门槛,甚至出现排斥中国产品的行为。而在可见的未来,这种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打压会持续进行。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将愈加困难。

三、双循环新发展背景下出口企业的机遇

基于新冠疫情的不断蔓延,外部需求不断走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部环境形势充满不确定性,推动出口企业走向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迫在眉睫。

经济双循环意味着不以经济外循环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我国经济外循环受阻而周转不畅的情况下,依靠出口实现经济发展变得困难。必须以解决被外国“卡脖子”为目标,从我国经济内循环出发,着重满足国内需求,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不遗余力地推动创新,提高国内科技水平。出口企业在此背景下进行出口产品转内销、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和创新商务运营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面前的困境,推动“双循环”下出口企业的新发展。

1.出口产品转内销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出口企业在出口形势上异常严峻。他国对我国的经济制裁以及国际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无疑都是我国出口企业要面临的挑战。产品订单取消造成的库存积压给予了我国外贸企业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逆全球化势力抬头的背景下,出口转内销是渡过难关的可行途径。在2020年6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各地方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多渠道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使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建议出口企业积极将出口产品转内销,通过各种途径使出口产品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出口企业拓展国内销售渠道,有利于企业持久稳步发展,也有助于我国转向内需为主的高质量发展。

2.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新冠疫情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本地化、区域化的趋势,使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愈加突显。在疫情过后,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会重归正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内循环的破坏可能不会一直持续,但可以确定的是,国际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会一直存在。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降低我国的贸易风险。要想体现出出口产业优势,必须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完善产业的整体出口结构,以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立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出口企业应及时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科研力度,着力于产品的开发,有效提高出口质量,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3.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

在国际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且潜在风险大的局面下,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国外断供情况出现,我国的出口业务在国际上被严重限制,基于国际市场建立的产业结构难以进一步发展。根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需要更多关注于国内循环的发展。出口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立足国内资源优势补齐技术上、设备上和产品的短板,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对传统的出口产业进行改造,以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出口企业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调整产能布局,用深化改革的方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调整。

4.创新商务运营模式

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进入严格的疫情防控情况下,国内的企业走不出去,国外的企业走不进来,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正常的进出口贸易进行。国际交往受限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创新商务运营的模式,积极探索与国外客户取得沟通的方式,更多地通过线上开辟客户市场和产品市场。通过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化的形式来驱动产品的营销,并改造自身传统的运营思路,创新商务运营模式。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本身也要求更好地重视国际贸易市场,实现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贯通、自由切换。所以增强出口企业商务运营的灵活度能够很好地应对一些国际突发事件,提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之间的转换贯通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志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四个基本议题——基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J].大连干部学刊,2020,36(12):5-11.

[2]赵平,丁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1):38-39.

[3]严森.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双循环”下如何提高出口质量[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2):42-43.

[4]刘永立.经济内循环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外资,2020(23):44-45.

[5]黄利宏.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20):86-87.

作者简介:李宛澄(1999.12- ),女,汉族,广东省佛山人,湖北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在读

作者:李宛澄

上一篇:网管系统与有线电视论文下一篇:校长素质与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