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促进我国各行业迅速发展。针对我国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随之创新发展,这样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更细致的研究,提高财务内控管理能力,助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在文中对财务内控管理对策展开分析探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现代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篇1: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始独立面对市场。面临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农村信用社要真正实现向现代金融业的转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内部管理。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已成为现代金融业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信用社 财务管理 金融改革

农村信用合作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现状

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其正处在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向现代财务管理转型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指标体系不科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信用社存贷款、资本结构、风险控制、财务分析所占比例较低,缺乏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财务工作进行衡量。目前,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衡量其经营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削弱了对信用社的监管,制约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2.财务管理权力严重分散,责、权、利不统一。信用社没有独立的财产和主体资格,开展重大财务活动必须由上级授权。财务工作者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称,以财务决策为中心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财务管理仍然属于以计划为中心的传统管理。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薄弱 。目前,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者主要是县乡行政任命的主任和财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普遍老化,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现代财务理论变化缺乏必要了解,无法应对变幻的理财环境。另外,财务管理人员结构不能更新,导致信用社分部报表不完善,财务报告不规范,目前所披露业绩基本上都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损益表,信息披露不完全,一般只提供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缺乏相关性,不能为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预警信号。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对策

1.加强会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健全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会计记账、账务处理和经营成果要完全独立,遵循规范化、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和安全谨慎原则,建立并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按照业务工作程序和授权,健全、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同时,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其次,在财务费用管理上下功夫,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减少经营成本,将农村信用社盘活资产存量与优化增量结合起来,注重“新”与“老”的统一,在发展中清收和消化不良贷款。最后,督促农村信用社加强财务收支管理,扭亏增盈。

2.实行责任会计管理,完善经营机制。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它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信用社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

(1)划分责任中心,确定权责范围。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可将农村信用联合划为以下6个责任中心:以计划、资金、部门为主体的成本责任中心,负责筹集资金和优化负债结构;以信贷部门为主体的利润责任中心,负责贷款投放、信贷资金保全、利息的及时收回,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结算和经营目标综合考核责任中心,负责各项经营目标的规划、监控、考核,使全面预算得以贯彻落实;以行政、工会等部门为主体的后勤责任中心,在精打细算的前提下为职工提供工作、生活保障;以审计、监察、保卫等部门为主体的安全保障责任中心,负责纠错防弊,为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以人事、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人力资源责任中心,负责干部的选拔、业务考核和职工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

(2)确定责任目标。责任目标是责任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应当完成的经营任务,是全社总体经营目标的一部分,规定每个责任中心相应的责任目标以及完成一个责任中心相应的每个责任中心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工作任务落实,保证全社总体经营目标按质按量完成。

(3)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差异调查。成本控制报告将使人们注意到偏离目标的表现,但它只是指出问题的线索。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原因,分清责任,才能采取纠正行动,收到降低成本的实效。

(4)考评业绩编写业务报告。每个责任中心都应编写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以使每个责任中心了解自己的工作成绩与不足,也使社领导了解各个责任中心的表现和预算数与实际完成数的差异,以便及时调控,促进下阶段能够按所计划目标改进,更好地完成经营目标。

3.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管理素质 选聘高素质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财务管理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信息。以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吸引和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以进一步规范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坚持和完善信用社财务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基础建设,抓好短训、轮训、函授、自学等多类型培训工作。同时紧密联系专业学历教育实际,切实促进财会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政策,增强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金曦,张昭.完善银行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议.现代金融.2006(3)

[2]魏东云.浅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革.现代金融.2006(9)

作者:邓蕾

现代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促进我国各行业迅速发展。针对我国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随之创新发展,这样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更细致的研究,提高财务内控管理能力,助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在文中对财务内控管理对策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对策

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为事业单位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考验。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有效落实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这成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应当重视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为了实现事业单位效益最大化,其应重视起财务内控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内控控制体系,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意义

(一)提升事业单位工作质量

事业单位采用财务内控手段,严格规范落实各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顺利开展。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各项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为社会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和公共产品。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

不同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有所区别,如行政事业单位是以服务为主,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其工作的重点内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事业的服务质量,助力服務型政府的建设。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避免了各类违规问题的产生,如资金滥用、挪用资金等等,有效提高了对事业单位的管控力度,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为百姓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三)助力财务改革的推行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会有效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会计管理等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有效提高了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财务管理综合能力。此外,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实施,能够确保财税改革政策有效落实,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开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财税改革政策的引导下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水平。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对策

(一)提高财务内控意识,创设良好财务内控环境

财务内控作为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其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不难看出,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层和基层职工对财务内控管理认识不足,参与意识薄弱,其没有认识到财务内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由于事业单位对财务内控管理的不重视,使得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基于此,为了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形势下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在事业单位内部创造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事业单位在具体落实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更新观念,对财务内控管理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对单位内部财务内控检查工作。其次,作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做好内控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工作中做好财务审核与财务管控工作。最后,事业单位要根据财务内控管理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健全财务内控体系,适应现代财务内控需求

在市场体系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新的要求,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重视起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滞后,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在财务管控体系不健全,从而导致预算、收支、资产等业务的控制工作无法全面有效落实,这对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会对以后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新环境下的事业单位要持续发展,就要重视起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从而确保其可以满足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求。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构建,要满足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规定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从而可以实现各部门间互相制衡,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效率,提高对内控控制管理的重视,事业单位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系统,将财务工作流程简化,制定明确业务目标,从而不断优化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程序。

(三)财务内控全面监管,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新环境下的视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重视起对财务内控的监管,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现状不难看出,仍然存在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监管不到位,内控管理工作效应受限,加之相关管理人员对内控工作了解不够全面,在内控工作执行中不熟悉,如预算业务、收支业务和资产业务等,这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虽然不同的事业单位在组织结构和规模方面存在差异性,内部设立的管理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其内控监管制度的需求是一样的。事业单位要加大财务内控管理监督力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的作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要根据相关规定明确财务内控监督部门职责,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内控进度管理机制,有效提高财务内控管理水平。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在发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解决,事业单位要结合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功能,全面监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

(四)健全内部责任体系,形成互相监督工作机制

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开展,存在严重的职责混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按部就班,甚至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职责分工不明确,存在个别岗位没有按照内控制规范设置。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经营目标不明确,而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以领导意志转移,而没有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个人,从而造成个别人员岗位职责变更较为混乱。基于此,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实施,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内控责任体系,避免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责任人,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出财务内控管理作用。此外,事业单位要建立职务分离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要求,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互相监督工作机制,同时责任追究制度作为附加也尤为重要,在明确每个岗位的权限和职责的基础上,建立追加制度和奖罚制度,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处于低效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莉.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时代金融(中旬),2018,(5):246,250.

[2]曾子珊.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5):97-98.

[3]李彩梅.浅谈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J].中国民商,2020,(12):129,132.

[4]七里初姆.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经营者,2019,33(18):85-86.

作者:易丽娟

现代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篇3:

关于建筑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今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利润率低,已是行业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摆脱传统的发展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企业管理精细化势在必行,财务管理精细化又是其关键一环,实施全过程全流程动态闭环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控制,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变化,2019年及以后的两三年,我国经济都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一言概之“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正处于行业洗牌前期,建筑企业早已进入微利时代,同时管理模式粗放将会使大批的建筑企业面临淘汰,立足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管理精细化是关键,财务管理精细化又是其核心。

一、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理念,是摒弃粗放式,从管理的宏观到微观层面进行细化,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控制风险,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又反映企业整体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所谓“经营者应具备财务意识,财务者应树立经营理念”。财务管理精细化不再是通常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出具等经营数据的事后归纳总结,而是能够为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剖析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进的先进的管理方式。

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存在的问题阐述

(一)未樹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全面管理理念,忽视全过程及全员的管理

目前建筑企业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未形成根植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及全员的全面管理理念。就建筑企业而言,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从项目投标承接到施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施工项目消耗成本的多少以及获得利润的高低都在施工过程中悄然而定,换而言之,即由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效果的优劣决定。现行的财务管理未做到与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无法提供动态的事前预测、事中检控制、事后的评价、支持性财务数据。例如,建筑企业采购施工材料,首先,材料的成本信息标准不统一,财务信息数据无法有效地与采购环节相衔接,无法及时有效地更新统计。其次,建筑业营改增后,不同税率发票对于项目的税负平衡点的影响、发票的合规性,业务的三流一致性,供应商的优劣筛选等一系列财务信息没有融入到业务流程中,财务部门犹如一个独立封闭体系,从业务流程中被剥离,无法从财税角度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全员参与式管理意识淡薄,财务人员通常是职能导向型,片面地认为财务只是“管账”、“记录员”,未曾将财务定位为“业务伙伴”,同时其他业务部门与财务沟通积极性也不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似乎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各司其职,各安其命。

(二)缺乏高效的组织架构、健全的财务管理财务制度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架构多呈现金字塔型,信息无法高效、快速和通畅传达,无法跨部门作业,信息传递层次又过多,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信息反应较慢,财务数据无法对企业运营流程形成动态数据的全覆盖,以职能型为导向的传统财务组织架构也满足不了全流程的需要。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财务核算不规范,无法为财务管理精细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财务人员水平需要提高,缺少绩效考核制度

建筑企业管理方式粗放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囿于循规蹈矩,对企业业务流程不熟悉,惯于凭借自身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决策,没有形成从台后走向台前的意识,提前介入前期成本的策划。财务管理精细化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实现,但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各环节建立激励人的高效绩效考核机制及措施。

三、我国建筑企业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实现业财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全面财务管理

贯彻企业全面财务管理理念,业财融合是一强心剂。财务数据应将企业经营中的业务流、资金流和数据流有机融合,建立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交互式综合性信息处理平台,为企业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者与员工提供作出决策的信息。首先,梳理企业经营的各价值链环节,有增加企业价值的经营活动,如招投标、采购、工程施工、后期保修,也有涉及设计、财务、人事等支持性活动,财务的数据应服务于各价值链环节的活动,通常会计科目及会计要素对于非专业人员晦涩难懂,财务数据应融合“业务语言”,多维度与经营业务无缝衔接。其次,对每一关键环节实现有效跟踪与监控。最后,凭借现代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搭建一个独特的大数据分析架构,使财务数据渗透到企业经营业务的细枝末节,一方面确保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充分透明,细化信息的颗粒度,让更多的管理者、员工成为信息的使用者,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报表的重构,传统的财务报表通常是“事后报告”,融合了经营数据的管理型财务报表更能刻画出一个企业经营的状况。例如,就合同管理环节而言,从合同的询价、报价评估、谈判、审核、签订、执行、签订后的付款到财务核算、印花税缴纳和履约情况跟踪,借助现代财务管理软件,建立开发合同管理财务信息化共享平台,将财务管理延伸到采购、建设、后评估等环节,形成有效的闭合管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建立流程型组织架构,梳理清晰的财务管理制度

传统的职能型财务组织架构已无法适应新流程的需要,应建立扁平化、反应敏捷快速、各经营条线与行政综合条线的相贯通的流程型财务组织架构,与传统职能型组织相比,流程型财务组织模糊了组织部门的界限,组建流程组,流程组成员不仅包括财务人员,还包括相关的业务人员,流程型财务组织具体包括预算、筹资、营运、投资和资金等。

确立各项基础性指标,规范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梳理各项财务核算管理制度,诸如企业会计核算、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筹资、投资管理制度、财务风险及业绩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此外财务内部各部门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完善企业财务体系。

(三)建立严密的内控制度,有效落实内审措施

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是推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有力制度保障。建筑企业工程点较多、场所不固定,产品多样性,施工周期较长,财务内控制度应根据行业特征来创建企业风险数据库,推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首先,每一个财务人员都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工作权利,不得跨越职权且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加强重要资料保管、确保资料的可追溯性,加强定期盘点制度、材料出库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其次,将内控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企业文化内在力量强化内控,潜移默化影响员工。再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内控制度的核心,摒弃传统的“计划赶不上变化”预算理念,强调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交互性、实时性,为企业内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执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實现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弥补内控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解决。譬如,建筑企业劳务用工风险问题,随着农民工实名制的推行,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劳务用工合同签订所涉及的法律条款及后续工资的结算,都需要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点,并通过内审来监督。避免用工的随意性对企业成本管控产生不利影响。

(四)提升企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建设健全的财务绩效评定系统

一方面定期组织员工在岗培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与业务部门交流学习,引导财务人员参与前期的成本策划;定期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另一方面通过绩效考评来鼓励和惩罚员工的财务行为,并与员工薪酬挂钩,通过公平透明的绩效考评让企业的期望和员工的期待合而为一。传统的财务评估指标,如收入、利润、现金流量以及各种财务比率是建立在财务会计资料基础之上,具有滞后性,偏重短期利益。最近几年,薪资考核体系,EVA考核体系、平衡计分卡等绩效管理理论层出不穷。譬如平衡计分卡在保留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三个非财务指标维度,通过四个维度的相互结合和补充,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全面考核员工绩效,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克服传统评价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员工的学习成长,提升业务素养,最终持续改善企业的长远获利能力。

四、结语

精细化财务管理将财务的视角拓展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三个阶段,树立动态的全面财务管理理念,建立严密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内审措施,最后通过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更好的促进企业的精细化发展,激励员工,从而把企业转变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的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张应春.管理是蓝海: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2]王德敏.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3]姜铭.关于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3(11).

[4]闫俊.建筑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2015(12).

[5]宁会.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对建筑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J].财经界,2018(04).

(作者单位:苏州广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蔡莉

上一篇:高龄产妇孕期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课堂提问初中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