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探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依据生态建筑设计指南,对生态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阐明不同生态设计原则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实践。生态建筑的实践不仅仅是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健康、舒适、美观、高效、环保的居住、办公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探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探究论文 篇1: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运用探究

摘要:现阶段,由于人为污染以及资源枯竭带来的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我们的居住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减少环境破坏的同时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这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在建筑领域,基于长期审查和大量实验,我们提倡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以减少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这不仅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运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运用;

1 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目前,因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带来的后果愈发严重,如极地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城市雾霾和沙尘暴等现象都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相关。自然环境被破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很多研究者都开始反思,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是否有办法既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的诞生初衷。根据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价值,这意味着要在此阶段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另外,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需要得到适当回收,以达到建设舒适且环保的建筑目的。

2  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理念

2.1  舒适化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物舒适功能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不断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和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2.2  运用自然体系设计理念

将建筑物周围的绿植、水源和空气等外部环境与建筑本身设计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自然环境元素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环境,还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不仅环保,而且节省了建筑成本,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可以减少电灯照明增加自然光的采光,来减轻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光污染。通过将周围水源、自然通风等元素与建筑中的高科技相结合,可以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的智能生活环境。

2.3  自我调节“生命体特征”理念

就摩天大楼的“生命周期”而言,它显示出了与生物生命的类似点:决策过程→设计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拆除过程,这与生物的生长、成熟、衰老到死亡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摩天大楼的设计也应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清洁的生态学功能。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进行室温控制,从而大幅度减少建筑物在日常使用中废气或废料的排放。

3 我国生态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3.1  对生态建筑的理解不足

目前,国内对高层建筑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观点,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生态学和建筑学理念。通过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的有机结合,使生态建筑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建筑绿化调节方面的作用,使建筑物内部的植物等元素能够更好地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建筑研究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建筑的重要性,甚至根本没有理解清楚生态建筑的概念。

3.2  对农村生态建筑系统的研究不够

目前,生态建筑系统在农村的研究略显不足,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主要在大城市的生态学研究方面,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各个相关学科进行整合,整理成为生态建筑的理论,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植物环境工程在人居住环境中的作用,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系统的研究。

3.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的生态建筑学研究主要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的,在思想传播上积极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但这些论文缺乏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设计原则及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缺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和实际工程实践模式的分析。

4 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学的实际措施

4.1  建筑设计要突出绿色主题

绿色主题意味着与环境和谐共处。生态建筑设计通过优化现有自然资源以有效利用环保建筑材料来减少总体能源消耗。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周围环境与主体建筑的高度融合,在确保建筑物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新的绿色建筑材料和尖端的建筑技术,从而实现房屋的低能耗设计。例如,在墙壁设计中,墙壁的内部、外部和中心都可以填充环保隔热材料,为高层建筑物的外墙提供隔热保护,并可以加强建筑物墙壁的稳定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工人需要重视废料的回收利用,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2 空间生态建设

空间生态建筑是高層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使用到的重要的生态建筑学模式,能够使建筑物与周围的建筑之间形成统一的整体。在开展高层建筑物宏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整体调整来使建筑设计满足人们居住舒适安全的需求。因此,在开展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人的身体对建筑物的适应能力,同时与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相结合。例如,在一些温度较高的地区,需要通过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储水装置才能保证建筑物用水方便,同时完成对温度的有效控制,使建筑物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完成对自身的调节。炎热地区也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物周围植被面积的方式对建筑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调节当地的气候环境,避免由于耗水量大而形成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植被也能够被用在水分储藏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植被来应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空间生态建设。

4.3  整体生态建设

生态建筑学的使用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对整个高层建筑物进行考虑,从而通过高效的建筑能量协调为自然环境提供更加合理地转换,保证整个建筑区域内部的整体和谐发展。例如,一些干燥地区的高层建筑设计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开展相应的水系统设计,使水循环能够完美地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在区域内,所有的水资源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湿气处理来完成水能补给工作,从而使建筑区域内部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4  循环节能建设

循环节能是生态建筑学中的重要理念,也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要的设计思路。首先,设计师需要提出废物利用的良好方案,使建筑工程中的废物得到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建立循环系统的方式使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并且使一部分垃圾再次用到建筑工程中。其次,要做到能源的循环。在建筑工程中,除了水循环系统外,建筑工程还能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光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落实建筑工程的节能循环理念。如在高层建筑顶部设置太阳能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为高层建筑内部空间提供热量;通过建设良好的高层建筑水循环系统,使高层建筑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在高层建筑物上进行植物的种植,使高层建筑物更好地实现绿化,实现对能源的充分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学是未来高层建筑过程中所能用到的重要的生态理念,能够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为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有效指导,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原则及建设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希望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泽.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99-200.

[2] 李皖林.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133-135.

[3] 郑啟翔.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学的效果[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77-179.

[4] 陈威.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 2018(10).188-189.

作者:江涛

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探究论文 篇2:

关于生态建筑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依据生态建筑设计指南,对生态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阐明不同生态设计原则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实践。生态建筑的实践不仅仅是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健康、舒适、美观、高效、环保的居住、办公环境。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前言

据悉,生态建筑的出现已有多年历史,但对于我国来说,生态建筑的设计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设中,仍需不断地发展、创新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能长效稳定的发展,才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生态建筑的内涵、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提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探讨。

一、生态建筑设计指南

生态建筑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其综合了建筑技术学、当代建筑学、生态学、人工环境学等很多方面的成果,主要特点是:参与团队协作紧密、运用大量的绿色技术手段、依据生态建筑设计指南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实践。生态建筑的设计不是一堆绿色技术的堆砌,它需要综合考虑人、环境和经济的关系。生态建筑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为了便于实践,可通过以下几个原则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指南:

(1)尊重建筑场地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及文化脉络,修复或保护生态栖息地。

(2)减少因建筑建造和运营对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3)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可能应用可再生能源。

(4)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高效节能、节水设备,先进合理的机电系统。

(5)增加公众参与、用户调查工作、完善建筑空间布局,尽可能使用灵活隔断。

(6)增强适用性技术意识。

(7)重视旧建筑材料回收循环或再利用、重视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

二、生态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某市创新楼(以下简称创新楼)位于市中心,建筑场地周边有大量既有建筑。创新楼属于旧楼拆除新建,原址建筑为换热站、食堂和停车场。创新楼设计目标是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办公楼,从设计伊始就统筹考虑它的生态性能,比如它的建造对周边生态的影响,是否是城市有机的补充等等。本文依据生态建筑设计指南,对创新楼进行分析,具体阐明不同生态设计原则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实践。

1.建筑场地生态修复

原址建筑为换热站、食堂和停车场,除建筑基地外,场地基本采用硬质铺装,绿化少,生态系统困乏。新建建筑场地在减小建筑开发基底的同时,增加了场地绿化面积,增加了屋顶绿化,丰富和提升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绿化采用本地植物进行复合绿化,不仅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且增强了绿化的抗虫、抗旱能力。

2.减少建筑建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的建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是否对周边的住宅有日照遮挡,是否对紧邻道路产生光污染。

(2)是否对周边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局部区域的风速过大或静风、涡流等等。

(3)是否增加了区域环境的热岛效应,是否增加地上停车面积需求。

(4)是否对周边的雨水径流产生影响。针对以上提到的4个方面,本案例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控制和解决的:(1)把周边住宅及相邻的公共建筑纳入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日照模拟分析,在满足周边建筑及自身建筑日照需求的条件下确定项目体型。通过对项目所用玻璃幕墙反射比性能参数的控制,减小其对紧邻道路光污染的影响。(2)利用CFD模拟软件计算项目周边风环境,通过改变项目布局,控制其对周边风环境的影响。(3)减少基地面积开发面积,增加场地透水铺装及场地绿化面积,大大减少场地热岛效应。把停车场设置在建筑地下,地上仅设置临时停车车位,并提供遮荫措施,大大减少了地上停车所需面积,这一措施不仅减少了热岛效应,而且减小了场地雨水径流系数和达到了人车有效分流。(4)在室外场地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把屋面和广场的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和景观用水,且地面广场大量采用透水铺装,大大减少了项目场地雨水径流,且减少了市政用水,增加了浅层水含量。

3.被动技术及可再生能源

创新楼不仅是一个绿色三星级的办公楼,而且是一个被动式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示范的项目。从设计伊始就坚持被动优先、再生能源为优的设计原则。被动式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把办公核心区域设置在外区,机电用房及卫生间设置在内区,增加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面积;通过在外窗设置反光板,增加室内的采光面积。

(2)屋顶大面积设置了屋顶绿化,在改善屋顶围护结构性能的同时,对环境固碳也起到积极作用。

(3)通过控制高侧窗的开启大小,利用室内外热压和风压作用,来控制过度季节的室内通风。

(4)建筑遮阳通过对立面得热分析,在西立面中大、小办公室和开间办公室邻近的侧窗外设置可调外遮阳。本项目的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太阳能生活热水、太阳能空调和地下车库太阳能光导管照明系统三个方面。

4.高效、可靠的节能及节水系统和设备

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技术分析,选用了适宜的能源控制系统、先进的供冷系統及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主要系统为:

(1)节电光源只能照明控制;

(2)电梯能源再生系统;

(3)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4)太阳能空调与电制冷系统;

(5)空调凝水回收及中水利用系统。

5.公共参与、灵活隔断布置

本项目的用户主要是设计总院的工作人员,从建筑方案就开始对各个工作人员进行需求调研,并对项目周边的居民进行了走访,使公共参与整个方案中,通过各方需求,进行方案优化和调整;创新楼以开场办公为主,会议室的隔断采用容易拆移的灵活隔断,对以后的改造提供了方便,减小垃圾的产生。

6.旧建筑材料回收循环或再利用

本项目旧建筑的混凝土拆除后进行废物循环再利用,通过工厂碾碎再加工,生成再生混凝土重新使用;旧建筑拆除的玻璃、金属及可能回收的废弃物通过收集进行出售,制定并实施垃圾管理计划。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楼是生态建筑示范项目,依据生态建筑设计指南,通过合理的主动和被动技术的运用,先进的科学分析工具,使得这一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案例得以实现,从某个意义来说,这个项目不仅是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更是一个生态建筑实践的典范。生态建筑是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基本内涵,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关系、节能、技术应用以及舒适空间的营造等设计原理,并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包括整体设计、灵活设计以及高效无污染等方式,以此发挥生态建筑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尼宁.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2]李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

[3]谢秋凤.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门窗,2014.

[4]周霄.倪怡玲.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究[J]低碳世界,2014.

[5]刘强.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现代园艺,2012.

作者:姜爱荣

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探究论文 篇3: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

摘 要: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近几年应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推动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提升了经济水平,但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例如建筑垃圾增加、噪音污染等,为了让我国的建筑行业同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使用生态化模式,能够减少很多的环境问题。本文首先从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概念、原则、特征、意义几方面进行整体的概述,并结合我国当前建筑设计的现状深入探究生态化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发展提出一些策略,进而推动我国建筑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策略

引言

工业时代的来临使得发展与环境的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在破坏环境消耗资源中寻求发展,例如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就是不断的消耗能源和资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加快,加之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内心的享受,因此生态化模式逐渐应用到建筑设计上,把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设计的重点。所谓的生态化就是在生物圈里不断的循环利用,这种模式以保护环境为中心,在我国生态化模式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新旧设计思想的碰撞、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都是要迎接的挑战,本文基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一些有关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1.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概述

1.1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概念

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阐述的是建筑的生态系统,体现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通过对建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设计、协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模式基于生态学原理、环境保护工程、土木工程等很多学科的知识,这种模式的建筑设计能够为人类建设出高质量、舒适、悠美的居住环境。

1.2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原则

要保证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成功运用就必须遵守下面几个原则: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个原则是生态化模式的根本,所谓的生态化就要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第二,节能型原则,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使得人类开始认识到能源利用的重要性,生态化模式就是要保证建筑能源的合理充分的循环利用,避免浪费,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呼应。第三,舒适性原则,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层次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生态化模式的建筑设计能够让居住者感受到内心的渴望,达到人们对舒适的向往。

1.3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特征

作为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模式,生态化建筑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生态化模式是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能够体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相比国内其他建筑模式来说更受人类的青睐,与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一致,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

第二,生态化模式应用过程中采用新型无污染、可再生的材料和能源,与生态化发展向匹配。

第三,生态化模式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设计上更加个性化,能够展现出设计的艺术内涵,例如马来西亚的那亚大厦是生态化模式的成果(如图1.1马来西亚的那亚大厦),该建筑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构造细部使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从而使室内不至于完全被封闭,被围和的房间形成一个核心桶,通过交流空间的设置消除了黑暗空间,这些都是生态化的体现。

2. 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经应用成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导致生态花的建筑设计不能广泛的应用,至今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建筑设计生态化缺乏理论基础

我国对于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从概念阶段向初级阶段发展,关于生态化的研究很欠缺,很多学术研究没有创新,对于生态建筑缺乏一定的理解,很多建筑从业人员认为生态设计就是搞绿化建设,其实这种思路是不全面的偏离了生态化的真正内涵,真正的生态化模式的建筑是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的。

2.2建筑设计生态化缺乏广泛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模式不仅仅缺乏理论的研究同时也缺乏大量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找出生态化模式运用过程中的不足,才能不断的创新设计,才能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策略

3.1建筑布局的生态化

建筑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之初,也可以说是建筑的结构,这一部分是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优秀的建筑布局是建筑工程持续发展的基石。要将生态化模式应用到建筑布局中首先要对施工地址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环境做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保在满足建筑施工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使用,进而实现生态化。其次将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建筑当中,运用高新材料例如对于建筑的墙体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能够节约资源并且还能够提升保温效果和视觉效果,不仅能够为建筑的最终效果加分,还能够促进建筑的生态化发展。

3.2建筑能源的生态化

建筑能源的生态化是指建筑施工中在运用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能够更好推动生态化建设,保护环境。例如在墙体上安置太阳能板用来加热洗澡水,阳光这种可再生资源可以大量的运用而不枯竭并且没有产生其他污染环境的物质,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可靠能源。

3.3建筑利用的生态化

所谓的建筑利用就是拆除舊建筑物时运用合理的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产生的固体废物合理的利用,对于能够二次利用的物品不要损坏减少资源的浪费,在以往的建筑拆除过程中会伴随着噪音污染、空气扬尘污染、固体废物垃圾等环境问题,而生态化的建筑利用是将建筑的固体垃圾用来修路、填坑等充分利用减少垃圾,对于空气扬尘可采用除尘设施或者喷洒水雾等方式减少扬尘。旧的建筑物拆进行合理化的利用和改造是生态化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3.4施工技术的生态化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施工技术是实现生态化建筑的重要途径,施工技术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材料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要符合行业标准,并且在选购和使用上避免浪费,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规划使用。其次施工技术要求节能减排,要结合项目基本情况,制定出减低能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的施工方案。最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施工过程制定出环保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模式是我国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标志,在建筑過程中充分体现了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于建筑行业有重要的意义,今后生态化模式的建筑会层出不穷,运用先进的技术设计出新型的建筑,希望本文的分析和总结能够丰富建筑生态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推进生态化建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兴戴. 基于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23).

[2]关忠慧.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5(11).

[3]朱小溪,胡进,惠秋景.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J].视界.2015(3).

[4]章孝青.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J].建筑设计.2017(1).

[5]付钰,卢健.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J].设计.2016(6).

[6]杨云.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

作者:唐晧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德育生活化中的班主任工作论文